有关氧气的试题

有关氧气的试题
有关氧气的试题

有关氧气的试题

1.【广东揭阳】理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木灰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2.【广东肇庆】()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A.氢气 B.氧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3.【广西贵港】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为解决登顶人员的呼吸困难,应携带的物质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

4.【海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氮气 D.氧气

5.【海南】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A.铁丝 B.木炭 C.白磷 D.硫粉

6.【河南】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7.【黑龙江】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8.【湖北黄石】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9.【湖北咸宁】下列关于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B.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含氧的化合物可能不是氧化物

10.【湖北宜昌】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11.【江苏南通】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12.【江苏苏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带火星的术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河北】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 (填物质类别)。

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将天然水变成纯水的方法是。利用蒸发原

理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实验室蒸发食盐水时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②酒精灯③漏斗④玻璃棒⑤量筒⑥蒸发皿

2.【黑龙江】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氧气,有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并盛了半盆自来水,用罐头瓶(带玻璃片)装满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还有同学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了高锰酸钾作原料。

由于自带仪器不够用,又有同学准备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借用一些仪器。问:

①还需借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收集的气体是O

2

3.【福建福州】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该反应原理,

可选择图10中 (填标号,下同)与组装一套

..制取氧气的装置。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你所组装的上述制取氧气的装置(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理由是。

4.【福建晋江】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5.【福建三明】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⑴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a ;b 。

用A装置制取某种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

⑵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标号);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氧气,应如何验满?。

⑶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得。其化学

方程式为。收集氢气的装置可选用或。(填标号) 6.【江苏盐城】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A.电解水 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

E.

(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右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此时发

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下:

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甲”或“乙”);

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气体应从(选填“a”或“b”)端导入。7.【广东肇庆】现有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⑤的名称是;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填序号)。

(2)如果用加热KMnO

4

的方法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应选仪器(填序号)。

(3)如果用H

2O

2

分解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最好选用仪器(填序号);其化学方程式

为:;这种装置还可以用来制CO

2

,其收集气体的方法为法。

(4)比较(2)和(3)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好选用方法(3)的原因是。

(5)把上面分解KMnO

4

制取氧气的仪器装配好后,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为:。

8.【海南】现有下列几种常见实验装置

(1)写出D装置中a的仪器名称;

(2)用双氧水(H

2O

2

)溶液和MnO

2

作用制取氧气(包括收集装置),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

9.【河南】下图是实验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收集氧气时不宜用D装置,其原因是什么?

(3)将B、C装置连接后可制取多种气体,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并用简单的方法验证所得的气体。

10.【湖北宜昌】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填序号,

下同)。

(2) 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2NO+O

2==2NO

2

,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不能用

...的装

置是(填序号)。

(3) 按图F作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我观察到的现象有(只答一条),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4) 实验室里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出现

.....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是。11.【江苏常州】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化学仪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仪器F的名称:;

(2)写出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制取大量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最好选用上述哪些仪器:(填字母);

(3)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的目的是:

(4)实验室通常用如右图所示的洗气装置对氧气进行干燥,

里面填装的药品可以是:(填字母)。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生石灰 D.氯化钠固体

12.【江苏徐州】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 ;b 。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

3

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

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4)小芳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5)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填空与简答 1.(1)Fe 2O 3+3CO

2Fe+3CO 2 (2)①③2.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橡皮塞、导管。(少填一种不得分);

将带火量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复燃,表明收集的气体是O 2 。

三、实验与探究3. (1)酒精灯 试管 (2)2H 2O 2

2H 2O +O 2 ↑ B D (3)CaCO 3+2HCl==CaCl 2+

H 2O +CO 2 能 反应物的状态都是固体和液体,且都无需加热;生成的气体密度都比空气大,都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4.(1)a .酒精灯 b .铁架台 (2) B ; 催化(3)2KMnO 4K 2MnO 4+MnO 2+O 2 ↑ (4)氧

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5.⑴试管;酒精灯 ⑵A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⑶ Zn+H 2SO 4ZnSO 4+H 2↑ C ;D

6.⑴加热氯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等

⑵①试管 ②集气瓶 以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

试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造成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或导管)⑶甲 浓硫酸 a 7.(1)试管 ① (2)(2分)③⑦ (3)(④⑤⑥

2H 2O 2

2H 2O+O 2↑ 向上排空气

(4)双氧水分解产物没有污染(或分解产物是水和氧气),而高锰酸钾分解产物有污染

(5)将导管插入水中,用手握住(或点燃酒精灯微热)试管,如果导管口有少量气泡逸出、放开手后能在导

管中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8.(1)集气瓶 (2)B C D

9.(1)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或2KClO 3

2KCl+3O 2↑(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 (3)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或2H 2O 2

2H 2O+O 2↑ 等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明(指出用澄清的石灰水即可得分)或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即可证明(指出用带火星的木条即可得分)等

10.2H 2O 2

2H 2O+O 2↑(或2KClO 3

2KCl+3O 2↑或2KMnO 4

K 2MnO 4+MnO 2+O 2↑);B (或A ); B

和C (或B 、C );剧烈燃烧(或火星四射或生成黑色固体或放出热量);3Fe+2O 2Fe 3O 4生成的二氧化

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或盐酸浓度较高,挥发出了氯化氢气体或石灰水变质或二氧化碳的量很少)

11.(1)铁架台 (2)2H 2O 2

2H 2O+O 2↑ ACDEG 或BCDEFG (3)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炸裂集气瓶(4)

AC

12.(1)分液漏斗;试管(2)2H 2O 2

2H 2O + O 2↑ (3)B ;E (4)集气瓶内液面上升,溶液变为红色(5)

3CuO+2NH 3 3Cu+N 2+3H 2O ;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制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本节教材分成: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三部分。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物质的性质。氧气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并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物质(单质和化合物)概念的一个系统模式。为以后探索别的物质如氢气、二氧化碳等做铺垫,教给学生认识物质性质的程序。 (二)、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1、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 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途又体现性质的辨证关系。基本能力目标: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和综合分析能力。使他们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极其变化规律的 科学方法。 ??? 情感目标: 1、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2、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四)、教学用具 演示实验:?? [ 实验2-2 ] 至[ 实验2-5 ] 多媒体课件:(1)氧气的物理性质动画,(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录像,(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录像,(4) 二、说教法: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设疑—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根据目标设疑,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教给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 2、互动式教学法?? 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抢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3、知识竞赛法?? 这符合初中生争强好胜、集体感和荣誉感强的特点。在抢答竞赛中,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高,有利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4、质疑释疑? 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 三、说学法: 1、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其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完整版)氧气安全基础知识试题

判断题(每题一分共20 分) 1. 工作压力大于0.1MPa 以上的阀门,严禁采用闸阀;√ 2. 氧气管道严禁采用折皱弯头,弯头内壁应平滑,无锐边、毛刺及焊瘤√ 3. .工作压力为0.1MPa 以上的压力或流量调节阀的材料,应采用不锈钢或铜基合√ 4. 氧气与乙炔胶管可以混用和代用,可以用氧气吹除乙炔胶管的堵塞物。同时,应随时检查和消除焊割炬的 漏气堵塞等缺陷,防止在胶管内形成氧气与乙炔混合气;错× 5. 如果发生回火倒燃进入氧气胶管的现象,则不可继续使用,必须更换。因为回火常常将胶管内胶层烧坏, 压缩纯氧又是强烈的氧化剂,若再继续使用必将失去原来正常的安全性√ 6. 脱脂剂易挥发,应当贮存在密封容器中,放在阴凉通风、无阳光直射并远离火源处√ 7. 四氯化碳、二氯乙烷和三氯乙烯均有毒,所以操作应在露天或通风的敞棚内进行√ 8. 压缩氧气接触到少量的油脂不会剧烈燃烧而引发爆炸× 9. 氧气软管由胶管内、外胶层和中间棉织纤维层组成,整个胶管需经过特别的化学处理,以防止其高度燃烧 性。胶管的制造、保存、运输和使用应注意下列安全要求:胶管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阻燃特性√ 10. 四氯化碳虽不燃烧,但遇灼热物体时即分解而生成光气,因此禁止吸烟及严禁一切火种 11. 氧气机器加装过滤器,开闭阀门动作要缓慢√ 12. 氧气管道着火时,应立即切断上侧气源√ 13. 如果对氧气软管或单向阀的更换应用氮气对软管及单向阀进行吹扫,以免软管内的杂质堵塞管路,发生安 全事故√ 14. 维修氧气阀门及管道的备件可以使用橡胶垫。错 15. 在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 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惩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入氧浓 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烈性抽搐、昏迷、呼吸 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 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 左右)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强扩散。对√ 16. 在保存、运输和使用胶管时必须注意维护,保持胶管的清洁和不受损坏;如:避免阳光照射,雨雪浸淋、 防止与酸、碱、油类及其它有机溶剂等影响胶管质量的物质接触。存放温度为-15-401℃,距离热源应不少于 1M ,如果由于保存和使用时维护不善,或胶管使用日久老化脆硬,这些胶管硫磺质被分解出来,常常会因此引 起回火爆炸事故。√ 17. 四氯化碳对人体是有毒的。它是脂肪的溶剂,有强有力的麻醉作用,且易被皮肤吸收√ 18. 生产车间要保持整洁。油纱头、油抹布等应定时清除,润滑油应贮存在隔离处所,废油要及时收集处理, 接触氧气的工人手上或衣服上沾染油脂应随时洗净或将衣服换掉,以免发生危险; 19. 制氧的整个过程大都包括以下 5 个主要阶段: ①空气中灰尘和杂质的净除;②空气经压缩机压缩;③除去压缩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④氮氧分离;⑥ 产品的贮存和运输。 20. 非有关人员可以擅自进入变电室及没有围棚的变压器室内。错 21. 电工必须定时作漏电安全检查和接地检查。√ 22.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三种:电击、电伤和电磁场伤害。√ 23.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24.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用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指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 25. 一般认为: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危险性比较大,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危险性最大。所以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 26. 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 27. 由于绝缘破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都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

氧气雾化吸入的护理

氧气雾化吸入的护理 一、氧气雾化吸入的定义: 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目的 1.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和水肿。 2.解痉。 3.稀化痰液,帮助祛痰。 三、用物雾化吸入器,氧气吸入装置1套(不用温化瓶)或压缩空气机1套。 四、常用药物及其作用 1.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2.解痉药物,如氨茶碱,舒喘灵等。 3.稀化痰液帮助祛痰,如α-糜蛋白酶、易咳净(痰易净)等。 4.减轻水肿,如地塞米松等。 五、氧气雾化吸入法操作流程 1、护士洗手,戴口罩,核对医嘱。 2、氧气雾化吸入器连接完好,不漏气。抽吸并稀释药液在5ml以内,注入雾化器,药量在规定刻度内。 3、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患儿,作好解释,以取得合

作。初次治疗,应教给患儿家属使用方法。 4、连接氧气装置与雾化器,氧气湿化瓶内不放水,调节氧流量达6~8L/min,一般10-15分钟即可将5ml药液雾化完毕 5、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指导患儿手持雾化器,口含嘴放入口中,嘱患儿紧闭口唇深吸气,呼气用鼻,使药液充分到达支气管及肺部,更好地发挥药效。如此反复至药液吸完。 6、吸入完毕,取下雾化器,关闭氧气开关。清理用物,将雾化器放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然后再清洁、擦干、物归原处,备用。 7、协助病人清洁口腔,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8、观察氧气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洗手并记录。 六、做氧气雾化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雾化器应垂直拿。婴幼儿可抱起,用面罩罩住口鼻;成年患者应坐起用口含吸嘴,在吸入的同时应做深吸气,使气雾充分到达支气管和肺内。 2.氧流量调至4~5升/分,请不要擅自调节氧流量,禁止在有氧设备附近吸烟或燃明火。 3.雾化前半小时尽量不进食,避免雾化吸入过程中气雾刺激,引起呕吐。 4.年龄较小患儿应保持安静,避免哭吵。 5.每次雾化完后要及时洗脸,或用湿毛巾抹干净口鼻部留下

朝花夕拾中考试题 含答案

朝花夕拾中考试题含答案 一.(常德市)运用你课外阅读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2分) 《》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其中《》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日本求学的一段生活。 二.(南京市)在图书馆,新生小琳想借一本名著,你向她推荐《朝花夕拾》。下列不能 ..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3分) 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我喜欢这本书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 C.这书可有意思了,比如鲁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看迎神赛会后偷罗汉豆,很好玩。 D.这书像人物画廊,有迷信而善良的保姆长妈妈,还有严谨而正直的老师藤野先生……三.《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下列题目。 1.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1);我们记 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2)。(2分) 2.《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 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四(北京市)名著阅读(3分) 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①》《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②(地名)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③的想法。 五 (阜新市)名著阅读。(2分)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 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六(沈阳市)走近名著(3分) 他向我和蔼地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选段中的“他”是。 附选择题10题 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A、形象好看 B、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2《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氧气、乙炔使用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氧气、乙炔使用安全技术措施(标 准版)

氧气、乙炔使用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施工单位:电气修理车间、 总负责人:车间主任 项目负责人:电气维修班班长 施工人员组成:气焊工 一、氧气瓶 1、氧气瓶上不准有油脂,同时不准戴有油脂的手套去拿氧气瓶。 2、搬用氧气瓶时注意轻放,防止瓶口碰坏。 3、禁止将氧气瓶放在靠近火源的地方,采暖期要放在距暖气片1米以外的地方,夏季不准放在阳光下,用过之后放在指定的地方。 4、氧气瓶不能与乙炔瓶放在一起,两者之间距离至少相距10米。 5、将压力调节器与氧气瓶连前,应当吹泄气瓶气门,并检查接管头的螺丝是否正确,同时必须查看是否有油脂当吹泄气门时,操作者站在气门管接头的侧面,与压力调节器连接时,应慢慢的开启,每转一下均为一周的四分之一,以保证能在必要时立即关闭,当气门发生

故障时,应有专业人员修理。 6、使用氧气时,不能把气全部用完,压力表所示压力不得小于 0.5g/cm2. 二、乙炔瓶 1、不允许在烈日下暴晒乙炔瓶。 2、不允许在有明火的地方开启乙炔瓶的阀门。 三、回火防止器 1、回火防止器的结构,要与乙炔压力及用量相适应,必须安全可靠。 2、回火防止器每天至少清除污垢一次。 3、一个防火器只允许一个焊工工作。 4、在停止使用乙炔时必须关上乙炔导管上的阀门。 四、氧气瓶的压力调节器 1、将压力调节器装好后,应将压力调节器调到所需的工作压力。 2、在冬季时应注意压力调节器冻结,在万一冻结的情况下,应采用热水或蒸汽加温,绝对禁止用明火烘烤。 3、压力调节器的压力表失灵,无铅封或安全阀不可靠时禁止使用。 五、输氧气管

雾化吸入练习题

第五章吸入疗法 一填空题 1.雾化吸入常选用(抗生素)、(祛痰药)、(平喘药)、(糖皮质激 素)几类药物。难 2.超声雾化吸入的特点是:雾量(大小可调节)、雾滴(细小而 均匀),病人感觉(温暖舒适)。中偏难 3.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 随(呼吸进入)呼吸道。难 二.选择题 1. 超声雾化吸入常用稀释痰液的药物是( B )偏难 A.庆大霉素 B.胰凝蛋白酶 C.氨茶碱 D.地塞米松 E.沙丁胺醇 2. 超声雾化罐内放药液稀释至( E )易 A.2-5ml B.6-10ml C.10-20ml D.20-30ml E.30-50ml 3. 超声雾化器的特点不包括。( A )难 A.利用高速气流输出雾滴 B.雾滴小而均匀 C.雾量大小可调节 D.气雾温暖 E.药液可吸入终末支气管 4.在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中,下述错误的是。( D )偏难 A.使用前检查机器性能 B.机器和雾化罐型号要一致 C.晶体换能 器和透声膜应轻按 D.水槽和雾化罐中应加温水 E.需连续使用时,应间隔30分钟

5.方女士,为哮喘发作病人,做超声雾化吸入,护士在操作中不妥的是( D )难 A.解释、核对 B.接通电源,调定时间20分钟 C.将口含嘴放入病人口中,嘱闭口深吸气 D.若水槽内水温超过30O C立即换水 E.雾化完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 6.盛先生,62岁,患慢性支气管炎,最近咳嗽加剧,痰粘稠,伴呼吸困难,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其治疗的目的不包括( E )易 A.消除炎症 B.减轻咳嗽 C.稀释痰液 D.帮助祛痰 E.促进食欲 7.护士指导病人做雾化吸入疗法时,操作不妥的是( C )难 A.先解释说明目的 B.开电源调雾量 C.嘱病人张口深呼吸 D.吸 入时间为15分钟 E.完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 8.氧气雾化吸入,其气流量调至。( C )易 A.2-4L/min B.4-6L/min C.6-10L/min D.12-14L/min E.10-16L/min 9.护士给病人氧气雾化吸入时,操作不当的是.( D )易 A.先讲解示范 B.协助病人漱口 C.将药液稀释至5ml D.嘱病人吸气时食指松开 E.嘱病人用鼻呼吸 三.是非题 1.护士在进行给病人O2雾化吸入操作时,应嘱病人吸气时手指堵上

2019中考真题名著阅读汇编朝花夕拾

2019中考真题名著阅读汇编《朝花夕拾》

2019中考真题名著阅读汇编(1)【2019湖南邵阳】名著阅读 “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直到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1)这段文字出自鲁迅的《》(作品名称) (2)结合作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第二部分: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9湖南邵阳】名著阅读 “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直到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1)这段文字出自鲁迅的《》(作品名称) (2)结合作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示例】(1)《狗?猫?鼠》 (2)《狗?猫?鼠》借着对猫的讽刺和对童年隐鼠被害的故事,表达了对猫的厌恶和仇视,同时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基础知识。解答此题,要根据语段内容判断出处,再结合题目要求。这段话是出自鲁迅先生《狗?猫?鼠》中对猫的描写。 (2)本题考查名著赏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原著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所创作,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以下是选段原文: 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

专题训练空气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中考冲刺专题1 空气、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中考命题要点】收集及检空气的成分、组成的测定原理及应用,氧气的性 质及用途,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验。 一、选择题)1、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下列哪种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D、稀有气体B、二氧化碳C、水 蒸气A、一氧化碳)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稀有气体、氧气C、二氧化碳 D A、氮气 B )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 气 B 、氧气供给呼吸,他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 、夏天鱼 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减少 D )4、物质在氧 气中燃烧的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红磷:大量白烟D、铁丝:火星四射 B A、木炭:发出白光、硫粉:淡蓝色火焰 C )属于()5、今年春天,不痛寻常的低温导致北极上空差点出现臭氧洞。臭氧(O3D、稀有气体、氧气 A B、空气污染物C、 有机物)、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物质R应该选用 ( 6 C、木炭D、红磷、铁片 A B、硫粉)7、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 的自然资源、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任能保持洁净 B1% ,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A B、常用氮气做食品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凡是无色、澄清透明的液体都是液体 C 、稀有气体又叫惰性气体,是因为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保护气 D 9、下列 关于空气中个组成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只有在点燃的情况下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成分 C、空气中的氮气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1 / 7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D )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10、相同质量的H、CH42最少、H最多,CH A、CO最多,H最少B422最少CH最多,CO、H最多,CO最少D、C42)11、根据下图所示 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氧气、乙炔应知考试试卷

河南华电金源管道有限公司 氧气、乙炔安全操作应知考试题 班组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40分) 1、氧气瓶主要附件()、()、()。 2、()是为了防止气瓶瓶阀在搬运过程中被撞击而损坏。 3、双表头氧气减压器,其中()显示的是钢瓶内的压力,()显示氧气出口端的压力。 4、氧气瓶储存室内()。 5、使用乙炔气瓶的场所,现场存放不得超过()瓶。 6、乙炔气瓶应装设专用的()、()。 7、乙炔减压器与瓶阀的链接必须()。 8、乙炔气瓶在使用前压力表、回火器安装齐全,并有() 9、根据最新《气体焊接设备焊接、切割和类似作业用橡胶软管》(GB/T2550-2016)规定氧气橡胶软管颜色为(),乙炔橡胶软管颜色为()。 10、焊割炬使用时点火时宜先开启()调节手轮,后开启()调节时候轮。 11、发现回火,应立即关闭()阀门,然后关闭()和预热氧阀门,并使割矩充分冷却后, 吹尽余灰方可使用。 12、开启乙炔气瓶时,动作应缓慢,不要超过()圈,一般情况下只开启()圈。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氧气瓶总开关,关闭时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阀门。() 2、氧气瓶可以与可燃气体气瓶同室储存。() 3、可以用压缩氧气进行通风换气或吹扫清理。() 4、与电焊一起作业时,为防止瓶体带电,应在瓶底加绝缘垫。() 5、乙炔气瓶可以倒放。() 6、要用专用扳手开启乙炔气瓶,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前方() 7、乙炔瓶阀冬天冻结,可以用60℃的水解冻。() 8、氧气、乙炔胶管可以代用() 9、气焊如发现火焰突然回缩并听到“嘶嘶”声,就是回火的象征() 10、工作时,开启乙炔气瓶上的瓶阀扳手应留在瓶阀上,以便在偶然发生事故时能迅速关闭阀门。()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常规氧气瓶压力上限为() A、20Mp B、5Mp C、15Mp

(完整版)雾化吸入疗法试题答案.

雾化吸入疗法试题答案 [选择题] [A型题] 1、使用超声雾化器时,水槽内的水温超过多少温度时,要及时换冷蒸馏水:(B) A、70℃ B、60℃ C、80℃ D、45℃ E、40℃ 2、超声雾化器产生超声波声能的部件是:(C) A、超声波发生器 B、透声膜 C、晶体换能器 D、雾化罐 E、雾化器电子元件 3、蒸汽吸入法的原理是:(B) A、虹吸原理 B、空吸原理 C、急速气流 D、超声波声能 E、超声波性能 4、关于雾化吸入药物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庆大霉素可消除呼吸道炎症 B、a-糜蛋白酶可稀化痰液 C、地塞米松可减轻呼吸道粘膜水肿 D、舒喘灵可帮助祛痰 E、氨茶碱可解除支气管痉挛 5、行氧气雾化吸入时,其氧流量应调节为:(C) A、4~5L/min B、3~5L/min C、6~8L/min D、10L/min E、9L/min 6、超声雾化吸入后,不需消毒的物品是:(A) A、水槽 B、雾化罐 C、螺纹管 D、口含嘴 E、面罩 7、超声雾化器雾滴的直径小于多少时,液体变成细微的雾滴随深吸气而进入肺泡:(A) A、5μm B、5mm C、10μm D、8μm E、10mm 8、超声雾化吸入法的目的不包括:(E) A、减轻咳嗽 B、稀化痰液,帮助祛痰 C、湿化呼吸道 D、解除支气管痉挛 E、治疗肺癌 9、蒸汽吸入时,吸入器距离人口鼻约多少厘米左右为宜:(A) A、10cm B、15cm C、20cm D、25cm E、30cm 10、超声雾化治疗完毕,应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是防止损坏:(D) A、雾化器 B、透声膜 C、晶体换能器 D、电子管 E、灯丝 11、以下关于氧气雾化吸入法的注意事项,叙述错误的是:(E) A、雾化器内的药液须浸没弯管的底部 B、湿化瓶内勿盛水 C、病人在吸入的同行时应作深吸气 D、操作时严禁接触烟火 E、吸入毕,关闭氧气开关,再取出雾化器 12、雾化吸入的常用药物不包括:(E) A、庆大霉素 B、氨茶碱 C、a-糜蛋白酶 D、地塞米松 E、洛贝林 [X型题] 1、使用射流式雾化吸入时应注意:(AB) A、“四防”即防震、防火、防油、防热 B、面罩或口含嘴专人专用,用后消毒清洁晾干备用 C、COPD患者停止雾化后,口含嘴经消毒后可带回家备用 D、一般能用于吸氧的氧气表均可用作氧气雾化吸入 E、出雾不足时将氧流量调高 2、超声雾化器的特点是:(BCDE) A、声能转为电能,将药液加热吸入后感到舒适 B、药液雾滴小而均匀 C、药液温度接近体温 D、雾量大小可以调节 E、药液可被吸到终末支气管及肺泡 3、下列哪些属于超声雾化器的结构:(ACDE) A、超声波发生器 B、蒸汽吸入器 C、水槽 D、雾化罐 E、螺纹管和口含嘴 4、行超声雾化吸入时应注意:(ABCE) A、使用前检查机器各部有无松动、脱落 B、水槽与雾化罐各部注意轻拿轻放 C、水槽及雾化罐中切忌加温水或热水 D、若要连续使用,中间须间歇2小时 E、每次使用完毕,雾化罐及口含嘴需清洁、消毒 5、雾化吸入前应评估患者的:(ABCDE) A、年龄 B、病情 C、意识状态 D、配合能力 E、过敏史 6、雾化吸入时应告知患者的内容包括:(ACDE) A、吸入目的 B、压力 C、药物作用 D、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 E、配合方法 7、雾化吸入时,除了评估患者的年龄、意识状态、病情、呼吸及痰液外还应评估患者:(ABD) A、药物过敏史 B、生活自理及自行排痰能力 C、昏迷患者不必评估其认知及合作程度 D、选用口含嘴或面罩 E、COPD患者不宜用超声雾化吸入,可选择射流式雾化器雾化[名词解释] 1、蒸汽吸入疗法:是将液体加热,使之成为蒸汽后,再由呼吸道吸入的治疗方法。 2、雾化吸入疗法:利用氧气或压缩空气的压力,使药液形成雾状吸入呼吸道达到治疗的目的。 [判断题] 1、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 2、雾化吸入疗法是将药液以液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从知识结构来说:氧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把它放在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课,以作为学习物质性质和结构的起始点,为进一步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提供事实材料,是教材编写的成功之处。本节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知识——氧气的用途入手,引出氧气的物理性质,进一步通过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总结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层层深入,符合初中学生从感性理解上升到理性理解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教育论的元认知规律。 从水平培养来说:从看图理解氧气的用途开始,到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到闻氧气的气味,再到观察木炭、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能够说教材深入浅出,为后面几节氢气、碳及其化合物等内容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思维模式。 从情感培养来说: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理解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近三周的学习,对化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能够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和分析归纳水平,但是初三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水平还不够,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严格管理。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水平。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理解作为依托,能够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以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持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氧气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氧气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氧气本身不能燃烧,但它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为活跃的助燃气体,属于强氧化剂。 2.氧气与一切可燃物可进行燃烧,纯度越高,压力越大,愈危险。 3.各种油脂与高压氧气接触,就会发生激烈的氧化反应而迅速燃烧甚至爆炸。 4.氧气与氢、乙炔、甲烷、煤气、天然气等可燃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容易发生爆炸。 5.氧气的爆炸有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两种。 二、简答题 1.氧气管道发生爆炸有哪些原因? 答:(1)管道内的铁锈、粉尘、焊渣与管道内壁或阀口摩擦产生高温发生燃烧。 (2)管道内或阀门存在油脂、橡胶等低燃点的物质,在局部高温下引燃。 (3)绝热压缩产生的高温使可燃物燃烧。 (4)高压纯氧中可燃物的燃点降低是氧气管道阀门燃烧的诱因。 2.管道氧气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答:(1)开关氧气阀门时应缓慢进行,操作人员应站在阀门的侧面,开启时听到气流声后停止开启阀门,待气流声减弱或停止后再全开氧

气阀门,以防止送气时流速和压差过大。 (2)严禁用氧气吹刷管道或用氧气试漏、试压。 (3)实行操作票制度,事先对操作目的、方法、条件作出较详细的说明和规定。 (4)直径大于70mm的手动氧气阀门,当阀前后压差缩小到0.3MPa 以内时才允许操作。 3.管道氧气维护保养注意事项 答:(1)氧气管道要经常检查维护,除锈刷漆,每3~5年一次。(2)管路上的安全阀、压力表,要定期校验,1年1次。 (3)完善接地装置。 (4)动火作业前,应进行置换,吹扫,吹出气体中氧含量在18%~23%时为合格。 (5)阀门、法兰、垫片及管材、管件选用应符合《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16912-1997)的有关规定。 (6)建立技术档案,培训操作,检修,维护人员。

气道护理试题及答案

9月份气道护理考试题 科室: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0分) 1.缺氧时,突出的临床表现是______ A.皮肤湿冷,尿量减少 B.面色潮红,脉搏洪大 C.辗转反侧,呻吟不止 D.烦躁不安,口唇发绀 E.头晕眼花,血压下降 2.下列哪项不是给氧的适应证的是_______ A.气胸 B.肺水肿 C.急性胃炎 D.安眠药中毒 E.哮喘 3.装氧气表前,先打开总开关是为了________ A.检查氧气筒内是否有氧气 B.了解气体流出是否通畅 C.估计筒内氧气流量 D.测知筒内氧气压力 E.清洁气门,避免灰尘吹入氧气表内 4.开、关氧气表正确顺序的是________。 A.开总开关一开流量表一关总开关一关流量表一放余氧 B.开流量表一开总开关一关流量表一关总开关 C.开总开关一开流量表一关流量表一关总开关一放余氧 D.开流量表一开总开关一关总开关一关流量表一放余氧 E.开总开关一开流量表—_关流量表一关总开关

5.在吸氧过程中,调整氧流量的方法是_______ A.直接调节流量开关 B直接调节总开关 C.拔出鼻导管调节流量 D.关总开关,再调流量 E.分开鼻导管与流量表连接处,调节流量后再接好 6.鼻导管给氧,氧流量4L/min时,氧浓度为_______ A.37% B.29% C.33% D.25% E.36% 7.下列关于氧气筒的存放,错误的是____D。 A.做到防震,防火、防油、防热 B.搬运时避免撞倒,以防爆炸 C.距火炉5m,距暖气lm D.螺旋口上定期上油,以免生锈 E.分别悬挂“空”或“满”的标志 8.某肺心病患者,伴呼吸衰竭、呼吸困难,并出现精神症状,给氧方法是_______ A.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 B.加压给氧 C.乙醇湿化给氧 D.低流量间断给氧 E.高流量、高浓度持续给氧 9.鼻导管给氧,导管插入长度为:______ 10.A. 鼻尖至耳垂B.鼻尖至耳垂的1/2 C.鼻尖至耳垂的1/3 D.鼻尖至耳垂的2/3 E.鼻翼至耳垂 10.下列情况哪项不是缺氧的主要临床表现:______ A.烦躁不安,脉搏增快 B.喘息、鼻翼扇动 C.四肢末梢紫绀 D.血压下降 E.神志不清

朝花夕拾中考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中考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中考题及答案 【篇一:朝花夕拾复习题(中考)】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等。 二、写作背景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尽管生活艰苦,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呆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 三、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 2020-04-27 说课稿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从知识结构来说:氧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教材把它放在自然科学第四册第一章第一节课,以作为学习物质性质和结构的起始点,为进一步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提供事实材料,是教材编写的成功之处。本节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知识——氧气的用途入手,引出氧气的物理性质,进一步通过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总结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层层深入,符合初中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教育论的元认知规律。从能力培养来说:从看图认识氧气的用途开始,到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到闻氧气的气味,再到观察木炭、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后面几节氢气、碳及其化合物等内容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思维模式。从情感培养来说: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认识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但是初二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严格管理。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氧气的用途。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初步了解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了解氧化剂。 2、情感目标通过有关氧气性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自然的精神。 3、技能目标初步掌握闻气体的操作方法掌握观察和表达化学反应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初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观察和分析综合能力。难点:氧化反应和氧化剂以及实验现象的描述。五、学法的指导氧气是在自然科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本节课学法指导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人的正常感观习惯,指导学生先按色、嗅、味、状态的顺序去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再通过自主阅读去了解氧气的溶解性和密度等物理性质,培养学生形成一个观察以及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正确习惯顺序。对氧气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维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通过碳、硫、铁与氧气的反应事实,归纳得出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再一次得到升华。总之本节课的学法形成,对以后学习氢气、二氧化碳、碳单质以及酸、碱、盐等具体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因此在学法上重在指导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正确的思维习惯。六、教学方法的确定旧的、传统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发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教授,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呈现、组织和传递知识的过程,学生的任务就是像“海绵”一样地尽可能多地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当前的教育理念,则倾向于将学习看成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转化和修正教师所提供的信息,然后以一种具有个

氧气乙炔安全技术试题答案

氧气乙炔安全技术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随意拆弃和解除; 2、;踩踏管道、专人; 3、物料; 4、化纤织物;5.热保护、过载; 6.自然通风、照明、通道、有效灭火器材; 7.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止血包扎、固定、伤员搬运。 二、判断题 1、√ 2、√ 3、√ 4、√ 5. √; 6. ×;7. . ×;8. ×9. √;10.×;11.√; 三、选择题 1. B 2、C 3、A 4、A 5. B 6. C 7. B 8. B 9. B 10. A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在焊接工作中如何控制和消除火源引起火灾或爆炸 答:⑴、氧气瓶的开关要缓缓打开,然后再开启减压器;⑵、防止氢气、乙炔、液化石油气产生静电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⑶、在焊接、切割作业时,防范金属氧化焊渣到处飞溅引起火灾、爆炸;⑷、热传导也是焊接、切割作业中引起火灾、爆炸的又一途径,在进行作业时,一定要注意相连的另一方是否有危险品存在;⑸、焊接、切割作业结束后,要认真对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下的火种,避免造成后患。 2:在作业现场,发现乙炔气瓶漏气,如何处置 答:1.最先发现漏气的人员要大声呼喊,使作业现场的负责人和周围的人员得知出现漏气事故。同时关闭瓶阀,禁止用火。 2.若漏气部位是瓶阀与阀座连接处或瓶阀压帽处,关闭瓶阀也不能堵漏时,应立即: (1)除有关人员以外,其他一切人员都要向上风侧撤离现场; (2)若气瓶是在室内使用的,应将气瓶移到通风良好并无火源的安全场所;如移至室外有困难,则将气瓶移到无火源和门窗开启的地方; (3)在气瓶周围6一10 m处用绳索设隔离区并挂警示语牌,派令人在隔离区外监视,不准任何火种(包括传呼机、手机、对讲机、照像机)接近 (4)若气瓶周围环境和条件,不允许让气瓶继续泄漏时,应与消防队联系,报告现场状况,请求支援,以防发生危险。 3.在移动漏气瓶时,要保持气瓶直立,不允许卧放滚动。 4.在与有关单位和部门联系的同时,既要注意附近的火种,又要不间断的往气瓶上浇水导除泄漏时发生的静电,以防静电引起着火。 5.在监视漏气瓶时,身边一定要备有灭火器和灭火用水等,以便在着火时及时灭火。 6.由于金属工具的碰击和带钉鞋所产生的火花,有使乙炔着火的危险,要严加防范。 7.在无一切火源和不断向漏气瓶上浇水的情况卜,让漏气瓶继续泄漏至泄尽为止,是不会发生着火危险的。 3、乙炔气瓶易发生泄漏的部位是哪里 (1)压帽的阀杆孔处;(2)瓶阀出入曰处(即阀芯与阀芯座); (3)瓶阀与阀座处; (4)瓶阀易熔合金塞处。 五、论述操作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怎样保证氧气瓶的安全使用 答:⑴、氧气瓶禁止与油脂接触。当焊工手或手套、扳手上沾有油污时,应先擦洗干净然后再接触气瓶;⑵、氧气瓶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远离明火与热源,其安全距离应在10m以上,与乙炔瓶的距离不小于3m;⑶、冬季使用氧气瓶,如遇瓶阀或减压器冻结,可用开水或蒸汽解冻,禁止明火烘烤;⑷、氧气瓶内的氧气不应用尽,要求保留以上的余压,防止其

氧气雾化吸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

氧气雾化吸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单位及科室:被考核人:主考教师:考核日期: 项目操作要领分值扣分细则扣分评分 核对 (5分)医嘱、患者、药物 5 不全面,缺一项各 -2.5 评估 (8分)1、病情、年龄、意识、呼吸及痰液、过敏史等 2、对雾化吸入的认知及合作程度 3、自理及自行排痰情况 8 评估不全面各-2 告知 (5分)1、治疗原因、操作方法、药物的主要作用及副 作用 2、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教会配合方法 3、治疗过程注意事项 1.5 1.5 2 告知不全各-1 操作前准备(10分)1、操作者:仪表符合要求、洗手、戴口罩 2、环境:安全,符合操作要求 3、用物:雾化装置一套、氧筒,正确安装氧气 装置,并检查性能 4、患者:取舒适的体位,漱口 2.5 2.5 2.5 2.5 1、仪表不符合要求,未洗手、 未戴口罩 2、环境欠佳,不符合操作要 求 3、备物不齐,放置不合理, 安装错误,未检查氧筒性 能 4、体位欠佳,未漱口 -2.5 -2.5 -2.5 -2.5 操作过程 (60分)1、安全与舒适环境: (1)环境:无火险隐患及易燃易爆物品 (2)注意安全,认真查对(讲明查对内容) 5 5 1、不注意安全 2、无认真查对 -5 -5 2、实施 (1)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药名 (2)洗手、配药、再次核对药物 (3)接氧,调节氧流量6—8L/ML,接雾化装置, 检查性能(中心供氧室,应逐渐旋开氧气 开关,至合适角度) (4)将面罩放于患者口上或将口含嘴放入其口 中,指导患者用鼻呼吸,口含吸嘴吸气, 进行深呼吸,到所有药液雾化吸入完毕 (5)吸毕:取出雾化器,关闭氧气 7 7 10 10 6 1、未核对,漏一项 2、未洗手,吸药不规范,剂 量不准确,吸药后无再核对 3、连接不正确,流量不对, 未检查性能,中心氧开流量不 对 4、未指导或指导方法不对 5、颠倒不对 各-2 各-2 各-5 各-5 各-2 3、观察与记录 (1)观察病人反应,记录雾化后效果(呼吸、 吸痰)及反应 (2)观察呼吸情况,防窒息,勿喷到眼睛 5 5 缺一项 各 -2.5 操作后(4分)整理: 1、患者:协助患者擦干面部,漱口,整理 床单位 2、用物:一人一套,温水清洗晾干 2 2 1、未擦干面部,未漱口 2、用物处不当 -2 -2 操作质量 (8分)1、态度:严肃认真、关心病人 2、要求:稳重、轻柔、熟练、准确 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 4、操作时间:20分钟 2.5 2.5 3 1、缺一项 2、违反无菌原则,程序 错 3、超时1分钟 各-2 各 -2.5 -3 总分100

安全生产技术专项练习试题合集修订稿

安全生产技术专项练习 试题合集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第?101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氧气瓶是焊接设备之一,因其瓶内的压力可高达1.5?MPa,具有较大的爆炸危险。因此在使用氧气瓶应注意安全事项。其中对这些安全事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瓶及其氧气表等附件应保持完好 B.氧气操作人员不应穿有油污的工作服、手套,不得使用有油污的工具 C.氧气瓶内的氧气不能全部用尽,充气前应留有50~100?kPa的压力 D.氧气瓶应远离高温场所和明火,夏季应避免阳光直射 正确答案:C, 第?102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在电焊作业的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中,对于为了防止电焊引起火灾、爆炸,应注意的一些安全要求表述不正确的是()。 A.离焊接作业点5m以内不得有乙炔发生器或氧气瓶,10m.以内及下方不得有易燃物品 B.不得在储存汽油、煤油等易燃物品的容器上进行焊接作业 C.焊接管子时,管子两端应当打开,并不得有易燃物品 D.不得带压焊接压力容器 正确答案:A, 第?103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在触电事故中,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状态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称为()。 A.间接接触电击 B.直接接触电击 C.正常状态下的电击 D.非正常状态下的电击 正确答案:A, 第?104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列设备中,属于高频介质加热设备的是()。 A.高频淬火设备 B.绝缘材料干燥设备 C.高频焊接设备 D.高频热焊机 正确答案:B, 第?105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绝缘是触电事故预防技术中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之一,其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的,并且绝缘的电气指标主要是绝缘电阻。在任何情况下绝缘的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Ω,同时应符合专业标准的规定。 A.500 B.1?000 C.1?500 D.2?000 正确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