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片吸虫病
寄生虫03布氏姜片吸虫(肠吸虫)

中间宿主:扁卷螺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1 二、生活史
水生植物媒介 1
荸荠 菱角 茭白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2 二、生活史 布氏姜片吸虫活囊蚴 请观看“姜片虫活囊蚴”视频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4 四、实验诊断 粪便检查找虫卵。 直接涂片法,因虫卵大,产卵量大,故检出率高,易诊断。 改良加藤法可作定性检查。 免疫学方法可作为辅助诊断。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5
五、流行与防治
地理分布
内含卵细胞 1 个,卵黄细胞 20~40 个。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8 二、生活史 姜片虫生活史图
1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9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来自主小肠; 中间宿主:扁卷螺; 传播媒介:水生植物,如茭白、菱角和荸荠等;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因生食含活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 成虫寿命:最长可达 4 年半; 保虫宿主:猪。
1 布氏姜片吸虫成虫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5 一、形态 长椭圆形,背腹扁平,姜片状;活体为肉红色,体表有皮棘; 长 20~75 mm,宽 8~20 mm,厚为 0.5~3 mm。 腹吸盘呈漏斗状,较口吸盘大 4~5 倍,肠支分 2 支。 睾丸 2 个,高度分支。子宫盘曲在卵巢和腹吸盘之间。
1 系从水生植物表面刷洗、沉淀获取的活动虫体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幻灯片 13 三、致病
姜片虫病疾病研究报告

姜片虫病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布氏姜片虫病,布斯克姜片吸虫病所属部位:腹部就诊科室:传染科病症体征:维生素缺乏,腹痛,腹泻,食欲缺乏,营养不良疾病介绍:姜片虫病是怎么回事?姜片虫病是由布氏姜片吸虫,简称姜片虫,寄生于人,猪肠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临床以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成虫虫体较大,吸盘发达,吸附力强,造成的肠机械性损伤较其他肠道吸虫明显,数量多时还可覆盖肠壁,妨碍吸收与消化,其代谢产物被吸收后可引起变态反应,被吸附的粘膜可发生炎症,出血,水肿,坏死,脱落以至溃疡症状体征:姜片虫病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姜片虫病的病因介绍:潜伏期1~3个月。
轻度感染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中、重度者可出现食欲缺乏、腹痛、间歇性腹泻(多为消化不良粪便)、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腹痛常位于上腹部与右季肋下部,少数在脐周,发生于早晨空腹或饭后,以腹痛为主,偶有剧痛与绞痛。
患者常有肠鸣音亢进、肠蠕动增强、肠胀气。
不少患者有自动排虫或吐虫史。
儿童常有神经症状如夜间睡眠不好、磨牙、抽搐等。
少数患者因长期腹泻、严重营养不良可产生水肿和腹水。
重度晚期患者可发生衰竭、虚脱或继发肺部、肠道细菌感染,造成死亡。
偶有虫体集结成团导致肠梗阻者。
凡在姜片虫病流行区,有生食水生植物史,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者,均应考虑本病。
确诊有赖于粪便中检出姜片虫卵,一次粪便3张涂片多可获阳性结果,虫卵少者可用甲醛-乙醚法浓缩集卵,以提高检出率。
化验检查:姜片虫病要做什么检查?以下就是姜片虫病的检查介绍:姜片虫病辅助检查:各种虫卵浓缩法可提高检出率。
但诊断为姜片虫病还需考虑寄生的虫数和临床表现,前者可用计卵法得到粗略的印象。
患者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常轻度下降,白细胞计数稍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至 10%~20%,偶达40%。
粪便隐血试验偶呈阳性反应。
取粪便用直接涂片法或沉淀集卵法可找到姜片虫卵,前者对轻度感染者易漏诊,后者可提高检出率。
亦可采用定量透明法(即改良加藤涂片法),即可定性又可作虫卵计数。
姜片吸虫卵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姜片吸虫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2. 学习姜片吸虫卵的形态学特点。
3. 掌握显微镜下观察姜片吸虫卵的方法。
4. 分析姜片吸虫卵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二、实验原理姜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主要通过食用含有姜片吸虫囊蚴的淡水螺类而感染人体。
姜片吸虫卵是进行寄生虫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实验通过观察姜片吸虫卵的形态特征,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为姜片吸虫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或兔。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酒精灯、剪刀、镊子等。
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10%甲醛溶液、盐酸酒精溶液等。
四、实验方法1. 选取健康小鼠或兔,进行实验感染。
2. 感染后一定时间,采集实验动物粪便。
3. 将粪便样品稀释,进行离心处理,获取姜片吸虫卵。
4. 将姜片吸虫卵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0%甲醛溶液固定。
5. 用显微镜观察姜片吸虫卵的形态特征。
五、实验结果1. 姜片吸虫卵为椭圆形,大小约为130-140μm×60-80μm。
2. 卵壳厚,卵壳表面有纵脊和横脊。
3. 卵黄细胞位于卵的一端,卵黄细胞较大,约占卵体积的1/3。
4. 卵内含有1-2个卵黄球。
六、实验讨论1. 姜片吸虫卵具有典型的椭圆形,卵壳厚,卵黄细胞大等特点,这些特征有助于与其他寄生虫卵进行鉴别。
2. 姜片吸虫卵的卵黄球数量较少,与华支睾吸虫卵等其他吸虫卵有所区别。
3. 通过观察姜片吸虫卵的形态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姜片吸虫病的感染情况。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观察姜片吸虫卵的形态特征,掌握了显微镜下观察姜片吸虫卵的方法,为姜片吸虫病的诊断提供了依据。
八、实验体会1.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姜片吸虫生物学特性的了解。
2. 学会了显微镜下观察姜片吸虫卵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
3. 认识到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增强了自我防护意识。
九、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姜片吸虫病

姜片吸虫病
姜片吸虫病是由布氏姜片吸虫寄生于猪、人、兔等小肠内的一种人畜共患吸虫病。
1.病原及流行病学
病原为布氏姜片吸虫,猪发生姜片吸虫病主要是由于吃入被姜片吸虫的幼虫(囊蚴阶段)
污染的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仙、满江红、浮萍等而感染。
囊蚴进入猪体内约需3个月发育至成虫,虫体在猪体内的寿命为9~13个月,在人体内的寿命可达4年以上。
2.临床症状
猪感染后出现食欲减退,眼粘膜苍白、消瘦和发育不良,被毛稀疏无光泽,粪便稀薄,混有粘液,有的猪出现体温略有升高,而精神状况良好。
3.诊断
根据曾给猪生喂浮莲、水仙、满江红、浮萍等水生植物,猪只贫血、消瘦,营养不良,被毛粗乱等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从粪便中检测出虫卵。
4.防治
(1)预防在流行区,应加强粪便的管理,可堆积发酵杀死虫卵。
不生喂(食)水生植物,青饲料应加热杀灭囊蚴或经青贮发酵后喂猪。
在每年秋末冬初比较干燥季节,挖塘泥积肥,晒干塘泥,以杀灭螺蛳。
低洼地区,塘水不易排尽时,选用2~10mg/kg的硫酸铜,0.1%的生石灰灭螺。
每年春、秋两季对猪只驱虫。
(2)治疗敌百虫,80~100mg/kg体重,一次口服。
吡喹酮,按30mg/kg体重,一次口服。
氯氰碘柳胺钠,按5~10mg/kg体重,口服或皮下注射。
硫双二氯酚,剂量为60~100mg/kg体重,混在少量精料中喂服。
硝硫氰胺,按10mg/kg 体重,一次口服。
猪姜片吸虫病.doc

猪姜片吸虫病概述:姜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姜片属的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buski)寄生于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吸虫病。
本病主要流行于亚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随着商品化生产以及饲养管理方法的改善,不再直接采用新鲜的水生植物喂,因而许多地区的感染率明显下降。
【病原形态】姜片吸虫新鲜时为肉红色,肥厚,是吸虫类中最大的一种,形似斜切的姜片,故称姜片吸虫。
腹吸盘强大,在虫体的前方,与口吸盘十分靠近。
两条肠管弯曲,但不分枝,伸达虫体后端。
睾丸2个,分枝,前后排列在虫体后部的中央。
卵巢一个,分枝,位于虫体中部稍偏前方。
卵比较大,淡黄色,长椭圆形或卵圆形,卵壳很薄,有卵盖。
卵内含有一个卵细胞。
【生活史】姜片吸虫需要一个中间宿主--扁卷螺,并以水生植物为媒介物完成其发育史。
成虫寄生在的十二指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落入水中,毛蚴逸出。
毛蚴侵入螺体后,发育为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和尾蚴。
尾蚴从扁卷螺体内逸出,很快地附在水浮莲、日本水仙、满江红、浮萍、无根萍等各种水生植物的茎和叶上,形成囊蚴。
吞吃含有囊蚴的水生植物或成熟的尾蚴而遭到感染。
由毛蚴侵入螺体至尾蚴逸出,在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平均需要50天。
囊蚴进入体内发育至成虫,共需3个月。
虫体在体内的寿命为9~13个月。
在人体内的寿命可达4年以上。
【流行病学】姜片吸虫病是地方性流行病,主要发生于以水生喂的地区。
人常因生食菱角等水生植物而感染。
【致病作用和病变】姜片吸虫以强大的口吸盘和腹吸盘紧紧吸住肠粘膜,使吸着部位发生机械性损伤,引起肠炎,肠粘膜脱落,出血甚至发生脓肿。
感染强度高时可能对肠道造成机械性阻塞,甚至引起肠破裂或肠套叠而死亡。
由于虫体大,虫体吸取大量养料,使病畜呈现贫血、消瘦和营养不良现象。
虫体代谢产物被动物吸收后,可使动物发生贫血和水肿。
【症状】幼发育不良,被毛稀疏无光泽;精神沉郁,低头,流口涎,眼粘膜苍白,呆滞。
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但有时有饥饿感。
第八节布氏姜片吸虫

本病的传染源除病人外,染病的猪 也为重要传染源。感染方式为经口感 染,因生食带有囊蚴的菱角、荸荠等 而感染,或饮用有囊蚴污染的生水而
感染。囊蚴在干燥环境中不易存活。
感染者以5~20岁的青少年儿童多见。
6.防治
1) 中药槟榔和广木香,水煎剂。 2) (1) (2)加强人畜粪便管理: (3) (4)普查普治: ,
1、形态
成虫
虫体硕大肥厚,肉红色,背腹扁平, 前尖后钝,近椭圆形,大小约为20~ 75×8~20×0.5~3mm,体表有棘。 口吸盘在体前端,腹吸盘紧靠口吸盘 之后,其肌肉发达呈漏斗状,约为口 吸盘4~5倍。两肠支呈波浪状沿虫体 两侧下行至虫体后端,末端盲管状。 雌雄同体,两个睾丸高度分支呈珊瑚 状,前后排列于体后半部。卵巢呈分 支状,子宫管状,盘曲在卵巢与腹吸 盘间,无受精囊,有劳氏管,卵黄腺 发达,广泛分布于虫体两侧。
3. 致 病
成虫: 机械性刺激、过敏反应,炎症、 水肿、点状出血及形成溃疡和脓 肿,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 胀和消化不良等症状;重度感染 者可出现消瘦、贫血、甚至出现 腹水等症状。儿童患者常出现程 度不同的智力减退,生长发育迟 缓。
4.实验诊断: 1) 病原学诊断 检查虫卵可确诊。 由于姜片虫产卵多且卵大,一 般生理盐水涂片多可查见虫卵, 也可用沉淀法集卵,要注意和 肝片形吸虫卵相鉴别,后者人 体感染较少见。如呕吐物或粪 便中排出姜片虫者也可确诊。
由于姜片虫产卵多且卵大一由于姜片虫产卵多且卵大一般生理盐水涂片多可查见虫卵般生理盐水涂片多可查见虫卵也可用沉淀法集卵要注意和也可用沉淀法集卵要注意和肝片形吸虫卵相鉴别后者人肝片形吸虫卵相鉴别后者人体感染较少见
第八节布氏姜片吸虫
(Fasciolopsis buski)
《猪姜片吸虫病》课件

改善饲养环境
保持猪舍的清洁和干燥 ,减少粪便的堆积,降
低感染的风险。
饲料和水源管理
确保猪只获得清洁、安 全的水源和饲料,避免 因摄入受污染的水和食
物而感染。
生物安全措施
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 施,如限制人员和物品 的进出,减少交叉感染
的可能性。
控制策略
药物治疗
一旦发现感染,应立即使用针 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以清除
尾蚴从螺体逸出后,附着在水生 植物上形成囊蚴,猪食入囊蚴后
感染发病。
02 猪姜片吸虫病的临床症状
急性型症状
腹泻
频繁水样腹泻,有 时带有粘液和血液 。
呕吐
恶心呕吐,吐出食 物和胆汁。
发热
体温升高,可达3940℃,持续数天。
腹痛
腹部疼痛,尤其是 脐周和下腹部。
体重下降
由于食欲不振和腹 泻,体重迅速下降 。
慢性型症状
01
02
03
04
营养不良
由于长期食欲不振和腹泻,导 致营养不良、消瘦和贫血。
腹痛
长期腹部疼痛,影响日常生活 和工作。
肠道功能紊乱
肠道蠕动不规律,时而腹泻时 而便秘。
免疫力下降
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如肺炎、 心脏疾病等。
并发症
和溃疡,导 致肠道出血。
肠道穿孔
严重时肠道发生穿孔,引 起腹膜炎和败血症。
THANKS 感谢观看
地理分布
姜片吸虫病主要分布在亚洲、欧 洲和北美洲的部分地区,与当地
的水生植物和水体环境有关。
免疫学研究
免疫逃避机制
姜片吸虫能通过产生免疫抑制因子或抗原变异等方式逃避宿主免 疫攻击。
免疫应答机制
研究表明,猪的免疫应答主要依赖于细胞免疫,如巨噬细胞和T淋 巴细胞等对姜片吸虫的清除。
姜片吸虫病和前后盘吸虫病

猪小肠内姜片吸虫
Fasciolopsis buski emerging from perforation site of ileum 回肠
八、治疗-Treatment
➢ 硫双二氯酚:按60-100 mg/kg体重剂量,一次性拌 料喂服
➢ 硝硫氰胺:按3-6 mg/kg体重剂量,一次性拌料喂服 ➢ 硝硫氰醚:按20-30 mg/kg体重剂量,一次性喂服 ➢ 吡喹酮:按30-50 mg/kg体重剂量,一次性喂服
A large number of flukes found in a rumen
Rumen flukes attached to the rumen mucous membrane; the white circle shows where a worm was removed
四、致病作用-pathogenic role
五、临床症状 Clinical signs
➢少量感染不不显症状,大量寄生时,病猪表现消瘦、 发育不良和肠炎等症状。吸盘吸着之处由于机械性刺 激和毒素的作用而引起肠黏膜发炎,肿胀、腹痛、下 痢,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虫体寄生过多(多至数 百条)时,往往发生肠阻塞,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死 亡。
Minor infections are sometimes asymptomatic.
➢Liver tissue are generally damaged extensively, indicated by swelling 肿胀, haemorrhage 出血, discolouration 变色, necrosis 坏死, bile duct hyperplasia 增生, and fibrosis 纤维化
➢前后盘吸虫以它强大的吸盘固着在瘤胃的黏膜上, 会引起瘤胃局部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片吸虫病
诊断方案
本病是由布氏姜片吸虫寄生于猪和人的小肠内,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尤其带虫和患病的猪和人的粪便管理不当,进入水中
,水中又有中间宿主扁卷螺,使毛蚴发育成尾蚴,尾蚴离开螺体,附在水生植物上,变为囊蚴,
以后随水生植物喂猪,猪吃了囊蚴而感染本病和流行。
(2)猪吃到囊蚴经过胃和小肠,囊壁溶解童虫逸出,附在小肠粘膜上发育成虫;因此,临床上可见病
猪呕吐、下痢、腹痛、消瘦、贫血、水肿,严重的可引起小肠阻塞,或肠破裂、肠套叠。
(3)剖检可见小肠粘膜发炎、水肿、点状出血和溃疡;直接涂片,或用粪便反复沉淀法找到虫体或虫
卵即可诊断。
防治方案
(1)搞好粪便管理,灭螺和猪群的驱虫。
(2)吡喹酮30--50毫升/公斤体重,一次混料喂服。
(3)别丁(硫双二氯酚)70--100毫升/公斤体重,一次混料喂服。
(4)硝硫氰胺10毫升/公斤体重,一次混料喂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