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二代_著名建筑师简介

合集下载

建筑五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密斯赖特阿尔瓦

建筑五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密斯赖特阿尔瓦

现代建筑五大师——对格罗皮乌斯、柯布、密斯、赖特、阿尔托的分析内容摘要: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阿尔瓦·阿尔托作为现代建筑的五位大师坚决反对复古,创时代之新,他们的建筑有新功能、新技术,形式符合抽象的几何美学,他们承认建筑的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性,认为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并提出了要反对外加装饰的建筑表现形式。

他们确定了现代建筑的为现代建筑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关键词:功能空间异同有机人情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初期,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许多国家中复古主义建筑仍然相当流行,并且出现了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等流派,它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和解决当代建筑发展所涉及的许多根本性的问题。

由于战后初期欧洲各国的经济困难状况,促进了讲求实效的倾向,抑制了片面追求形式的复古主义作法;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带来更多的新的建筑类型,要求建筑师突破陈规。

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方面的进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走出学院派的象牙之塔;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祸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在世人心理上引起强烈震动。

人心思变,大战后社会思想意识各个领域内都出现许多新学说和新流派,建筑界也是思潮澎湃。

新观念、新方案、新学派层出不穷。

这一切都未现代建筑的出现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现代主义自30年代起迅速向世界其他各地区传播,终于成为20世纪中叶现代建筑中的主导潮流。

现代建筑派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和法国的勒·柯布西耶为代表的欧洲先锋派,他们是现代运动的主力。

另一是以美国赖特为代表的有机建筑派。

此外有一些派别人数并不多单十分重要,他们在建筑观点上特别是在建筑与社会和时代的关系上,赞成欧洲的现代建筑派,也参加了他们发起的CIAM组织,但在设计手法上则倾向于有机性。

世界第二代 著名建筑师简介

世界第二代 著名建筑师简介

孟加拉国达卡国民议会厅

1957 宾夕法尼 亚州费城大学 理查兹医学研 究大楼
1960 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 索克 研究中心
1967 新罕布什尔埃克塞特菲利 普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
伦佐· 皮亚诺

皮亚诺注重建筑艺术、技 术以及建筑周围环境的结 合。他的建筑思想严谨而 抒情,在对传统的继承和 改造方面,大胆创新勇于 突破。皮亚诺用现代主义 的表现手法实现了人、建 筑和环境完美的和谐,并 以热诚的态度关注着建筑 的可居住性与可持续发展 性。
道格拉斯住宅犹如天然的杰作,清新脱俗, 一尘不染。 室外的楼梯和高耸的烟囱,还有横向的顶, 透明的玻璃窗,构成了它的所有。 室外平台面对着大海,充分享天泽,蓝蓝 的海,轻盈的楼梯,纤细的栏杆——还是 纯净。

罗马千禧教堂
荷兰海牙市政厅及中心图书馆
荷兰海牙市政厅及中心图书馆
世界著名建筑师及建筑作品
路易· 康

美国现代建筑师。路易· 康发展 了建筑设计中的哲学概念,认 为盲目崇拜技术和程式化设计 会使建筑缺乏立面特征,主张 每个建筑题目必须有特殊的约 束性。他的作品坚实厚重,不 表露结构功能,开创了新的流 派。他在设计中成功的运用了 光线的变化,是建筑设计中光 影运用的开拓者。





“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正统现代主义的清教徒式的道 德说教所吓服了。 我喜欢建筑要素的混杂,而不要‘纯净’; 宁愿一锅煮,而不要清爽的; 宁要歪扭变形的,而不要‘直截了当’的; 宁要暧昧不定,而不要条理分明、刚愎、无人性、 枯燥和所谓的‘有趣’; 我宁愿要世代相传的东西,也不耍‘经过设计’的; 要随和包容,不要排他性; 宁可丰盛过度,也不要简单化、发育不全和维新派 头; 宁要自相矛盾、模棱两可,也不要直率和一目了然; 我赞赏凌乱而有生气甚于明确统一。 我容许违反前提的推理,我宣布赞成二元论。”

哈普林

哈普林

伊拉·凯勒水景广场 伊拉 凯勒水景广场 该设计非常注重人与环境的融合。 该设计非常注重人与环境的融合。跌水部分 可供人们嬉水。 可供人们嬉水。在跌水池最外侧的大瀑布的池底 到堰口处做了1.1m高的护栏, 1.1m高的护栏 到堰口处做了1.1m高的护栏,同时将堰口宽度 做成0.6m以确保人们的安全。大水池位置最低, 0.6m以确保人们的安全 做成0.6m以确保人们的安全。大水池位置最低, 与第三大街路面仅有1m的高差。 1m的高差 与第三大街路面仅有1m的高差。从路面拾级而 下所到达的浮于水面的平台既可作为近观大瀑布 的最佳位置,又可成为以大瀑布为背景、 的最佳位置,又可成为以大瀑布为背景、以大台 阶为看台的舞台。 阶为看台的舞台。
大自然是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Halprin)许多作品的重要灵感 大自然是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Halprin)许多作品的重要灵感 (LawrenceHalprin) 之源。在深刻理解大自然及其秩序、过程与形式的基础上,他以一种艺 之源。在深刻理解大自然及其秩序、过程与形式的基础上, 术抽象的手段再现了自然的精神,而不是简单地移植或模仿。 术抽象的手段再现了自然的精神,而不是简单地移植或模仿。
高速公路公园 1966年 哈普林出版了《高速公路》 1966年,哈普林出版了《高速公路》 (Freeways)一书,讨论了高速公路所带来 Freeways)一书, 的问题, 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未来提出一些解决办 不久,受西雅图公园管理委员会的邀请, 法。不久,受西雅图公园管理委员会的邀请, 哈普林在西雅图市中心设计了一个跨越高速公 路的绿地, 路的绿地,使市中心的两个部分重新联系了起 来。他充分利用地形,再次使用巨大的块状混 他充分利用地形, 凝土构造物和喷水, 凝土构造物和喷水,创造了一个水流峡谷的印 将车辆交通带来的噪音隐没于水声中。 象,将车辆交通带来的噪音隐没于水声中。

建筑大师戴念慈

建筑大师戴念慈

建筑大师戴念慈田仁合建101-1 学号2010645011191人物简介戴念慈(1920-1991),建筑设计大师,他是继梁思成、杨廷宝等人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建筑师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新古典主义的代表。

戴念慈的设计作品众多,自学生时代起,他便喜爱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赖特,从最初的简单模仿,到领悟真谛,戴念慈彻底理解了“通过现代技术手段,使古老的传统重新活跃起来”的涵义,让文化传统迸发生命力。

戴念慈一生做过很多最具传统建筑特色的作品,主要作品有北京展览馆——红星高照、阙里宾舍、北京饭店西楼、北京中央党校、杭州和青岛的毛泽东别墅、斯里兰卡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等。

2主要作品简析2.1北京饭店西楼戴念慈的新设计选择与北京饭店老楼中最具特色的元素,使新老建筑仿佛连为一体正中的大门廊高达三层,五开间,布满雕饰,顶层以圆卷廊替代了旧楼顶部的圆券窗,强化了顶部的虚实对比,这些设计都使西楼显得更为典雅与庄重,与旧楼又有所区别。

西楼的西侧不远即为紫禁城,为与古老的建筑风格相呼应,设计师在屋顶采用小坡檐,两端处理成二重檐楼阁式,四角各建有一个重檐攒尖顶小亭子,体现了当时所要求的民族形式。

西楼的外墙饰面为水刷石,选用一种北京本地产的暗红色毛石,经粉碎后打到墙面上,不退色,不掉皮,既具有石头的质感,而又比花岗石便宜很多。

暗红色的石质墙面与故宫的红墙相协调,庄重而又内敛。

戴念慈选择了北京饭店老楼中最具特色的元素,如圆拱大窗、凸窗、铁花栏杆阳台等,加以搭配重组,运用于新楼设计,同时将檐口、窗洞上下线等与老楼找齐,使新老建筑仿佛连为一体,外观协调。

同时,他强调西楼的对称感和体量感。

西楼的设计也有不足之处,如门厅与宴会厅之间缺乏过度。

客人进门后,来不及脱衣帽即达正厅,宾主仓促相遇,显得有些窘促,周恩来总理曾为此提出批评。

试想当时戴念慈仅30岁出头,或许根本没有亲历过重大的外交场面,不了解礼仪程式。

实践出真知,这对大师也是适用的。

世界著名建筑师及其代表作

世界著名建筑师及其代表作
合几何空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
1965 美国康涅狄格达里恩史密斯住宅
道格拉斯住宅
1983 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高级美术馆
1986 纽约威彻斯特郡住宅
1994 荷兰海牙市政厅及中心图书馆
罗马千禧教堂
巴塞罗那现代艺术馆
后现代主义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
国家美术馆东馆
北京香山饭店
• 日本MIHO博物馆
美国达拉斯音乐厅
德国历史博物馆
格罗皮乌斯

格罗皮乌斯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他是现代主义建 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 办人。 1883年5月18日生于柏林, 1969年7月5日卒于美国波士顿。
罗比住宅
帝国饭店
流 水 ( 考 夫 曼 ) 别 墅
阿尔瓦-阿尔托
• 阿尔瓦·阿尔托(1898~1976)是芬兰现代建筑师,人情化 建筑理论的倡导者,同时也是一位设计大师及艺术家。
• 阿尔托的创作范围广泛,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到市政中 心设计,从民用建筑到工业建筑,从室内装修到家具和灯 具以及日用工艺品的设计,无所不包。
柯布西耶中心
印度昌迪加尔法院
未 来 城 市
的 设 想 方

密斯-凡-德-罗
• 密斯凡德罗 • 密斯·凡·德罗是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
包豪斯的第三任校长。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出生 于德国,后入美国籍。 "少就是多" "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 • "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 风格特点:密斯擅用钢结构和大片玻璃墙 代表作: –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吐根哈特住宅、海滨大厦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梅耶· 梅住宅 1920年
梅耶· 梅住宅
1920年
芝加哥学派——设计展示 Chicago School
梅耶· 梅住宅
1920年
梅耶· 梅住宅 1920年
芝加哥学派——设计展示 Chicago School
2)Unity Temple Oak Park,伊利诺伊州,美国,1904-1907 Unity Temple是为芝加哥郊区Oak Park的一位派教徒而设计的教堂。赖特


路易.沙利文 Louis Sullivan 1856~1904
芝加哥学派——设计展示 Chicago School

代表建筑:
第一拉埃特大厦 First Leiter Building, Chicago William le Baron Jenney 1879
6
芝加哥学派——设计展示 Chicago School
纽约的这个古根海姆艺术馆属于赖特最后的设计之一。早在1943年最早的
草图就出来了,而建筑却直到1959年赖特死后一会儿才建成。
这个展览馆的的主动机是一个绕中心大厅螺旋而上的画廊。游客从入口大厅 坐电梯达顶层然后慢慢顺着画廊溜达下来。内部空间靠中央大厅顶端的大玻 璃穹顶和画作顶部的狭缝采天光。与赖特那些融汇在风景中的住宅设计相对, 这个建筑不朝其周围环境开放。它将游客的注意力全部引向内部空间。
芝加哥学派——设计展示 Chicago School
芝加哥学派——设计展示 Chicago School
芝加哥学派——设计展示 Chicago School
芝加哥学派——设计展示 Chicago School
芝加哥学派——设计展示 Chicago School
(3)所罗门•R•古根海姆艺术馆 纽约,美国,1943-1946,1955-1959

出生于浙江的明星张开济,张开济1912年出生于上海,浙江杭州人。我国第二代著

出生于浙江的明星张开济,张开济1912年出生于上海,浙江杭州人。我国第二代著

出生于浙江的明星张开济,张开济1912年出生于上海,浙江杭州人。

我国第二代著张开济。

张开济。

张开济1912年出生于上海。

浙江杭州人。

我国第二代著名建筑师。

第一批全国设计大师之一。

曾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在我国建筑界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他曾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市土建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市政协常委兼城建组组长。

北京市科协常委等职。

中文名,张开济。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12年。

逝世日期,20XX年9月28日。

职业,建筑师。

毕业院校,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

主要成就,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第五届副理事长,建筑设计大师。

人物生平。

张开济。

1912年生于上海。

原籍杭州。

1935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

曾任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北京市政府建筑顾问。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1990年被建设部授予“建筑大师”称号。

获得中国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建国前曾在上海。

南京。

成都。

重庆等地建筑事务所任建筑师。

建国后。

历任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

总建筑师。

高级建筑师。

中国建筑学会第五届副理事长。

第六届常务理事。

曾任北京市政府建筑顾问。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他曾设计天安门观礼台。

革命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

钓鱼台国宾馆。

北京天文馆。

三里河“四部一会”建筑群。

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济南南郊宾馆群等工程。

1951年与孙靖完婚。

于20XX年9月28日在北京逝世。

享年95岁。

1949年。

张开济从上海来到北京。

开始人生与事业的新起点。

经朋友介绍。

他认识了贤淑端庄的孙靖。

孙靖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伯父是中国最早的留学生。

解放前。

孙家在今天的史家胡同有两个大宅院。

可谓旺族。

新中国成立前夕。

孙靖随姐姐。

姐夫一起赴台湾。

后辗转到了广州。

以后回到北京。

相识不久。

二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那一年。

张开济39岁。

孙靖28岁。

从此开始了相濡以沫55年携手同行的生活。

婚后。

特别是有了孩子后。

孙靖放弃了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伟人

建筑工程施工伟人

建筑工程施工伟人第一位建筑工程施工的伟人是杰出的建筑师伦勃朗。

伦勃朗生活在17世纪的荷兰,是欧洲最杰出的建筑师之一。

他设计了许多著名的建筑,如阿姆斯特丹市政厅和海牙宫。

伦勃朗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创新和想象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对建筑的热爱和才华,使他成为了建筑行业的一代宗师。

第二位建筑工程施工的伟人是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柯布西耶是20世纪著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他设计了许多标志性的建筑,如普利茅斯艺术学院和巴黎圣母院。

柯布西耶的建筑理念是“形式即功能”,他致力于打破传统的建筑风格,引领了现代建筑的发展。

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不仅在设计上独具匠心,在功能和实用性上也十分出色,为建筑工程领域树立了榜样。

第三位建筑工程施工的伟人是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赖特是20世纪最杰出的建筑师之一,他设计了许多著名的建筑,如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博物馆和美洲科研分析所。

赖特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现代主义的精神和理念,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致力于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创造出了许多美轮美奂的建筑作品。

赖特的建筑思想和创新精神,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了以上这几位建筑工程施工的伟人,还有许多杰出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他们为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才华和热情,推动了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建筑工程施工的伟人们,在他们的努力和奉献下,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更美好的城市和社会。

让我们向这些建筑工程施工的伟人们致敬,感谢他们为建筑事业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正统现代主义的清教徒式的道 德说教所吓服了。 我喜欢建筑要素的混杂,而不要‘纯净’; 宁愿一锅煮,而不要清爽的; 宁要歪扭变形的,而不要‘直截了当’的; 宁要暧昧不定,而不要条理分明、刚愎、无人性、 枯燥和所谓的‘有趣’; 我宁愿要世代相传的东西,也不耍‘经过设计’的; 要随和包容,不要排他性; 宁可丰盛过度,也不要简单化、发育不全和维新派 头; 宁要自相矛盾、模棱两可,也不要直率和一目了然; 我赞赏凌乱而有生气甚于明确统一。 我容许违反前提的推理,我宣布赞成二元论。”
迈克尔· 格雷夫斯
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同时也是 一位工业设计师。格雷夫斯首先以 一种色彩斑驳、构图稚拙的建筑绘 画,而不是以其建筑设计作品在公 众中获得了最初的声誉。 有人认为,他的建筑创作是他的绘画作品的继续与发展,充满着 色块的堆砌,犹如大笔涂抹的舞台布景。迈克尔· 格雷夫斯的 代表作品有波特兰市政厅和佛罗里达天鹅饭店,这两座建筑 都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 格雷夫斯是个全才,除了建筑,他还热衷于家具陈设,涉足用 品、首饰、钟表及至餐具设计,范围十分广泛。
世界著名建筑师及建筑作品
路易· 康

美国现代建筑师。路易· 康发展 了建筑设计中的哲学概念,认 为盲目崇拜技术和程式化设计 会使建筑缺乏立面特征,主张 每个建筑题目必须有特殊的约 束性。他的作品坚实厚重,不 表露结构功能,开创了新的流 派。他在设计中成功的运用了 光线的变化,是建筑设计中光 影运用的开拓者。
日本大阪关西国际机场
日本大阪关西国际机场
罗马综合音乐厅
罗马综合音乐厅
保罗· 克利中心
保罗· 克利(Paul Klee)中心
菲利普· 约翰逊
美国建筑师,建筑理论 家。 约翰逊的早期作品明显 受密斯· 德· 范· 罗的影响; 50年代中期开始由密斯 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
费城母亲之家
伦敦国家美术馆

迪斯尼世界天鹅旅馆和海豚旅馆
迪斯尼世界天鹅旅馆和海豚旅馆
KASUMI研究培训中心
辛辛那提大学 工程研究中心
波特兰市政厅
罗伯特· 文丘里
罗伯特· 文丘里的作品与著作与 20世纪美国建筑设计的功能主 义主流分庭抗礼,成为建筑界 中非正统分子的机智而又明晰 的代言人。他的著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1966年)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宣言。 他反对密斯· 德· 范· 罗的名言“少就是多”,认为 “少就是光秃秃”。他认为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群 众不懂,而群众喜欢的建筑往往形式平凡、活泼, 装饰性强,又具有隐喻性。于是过去认为是低级 趣味和追求刺激的市井文化得以在学术舞台上立
法国蓬皮 杜中心


吉恩· 玛丽· 吉巴澳文化中心
中心由十座大小不同、功能各异的“房子”组成, 用作卡那文化(Kanak Culture)的研究基地。 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村落,有自己的道路、草 木和公共活动场所等,虽坐落在岸上却与海洋紧 密相连。设计上着重于考虑利用空气的自然流动, 以及使用现代设计手法表达太平洋传统文化,并 充分体现人类学家的重大贡献。

休斯顿美国银行
美国宾夕法 尼亚州匹兹 堡PPG总部
美国纽约电话 与电报公司大 厦
加利佛尼亚州加登格罗夫水晶大 教堂
理查德· 迈耶
美国建筑师,现代建筑中白色派的重要代表。

迈耶的作品以“顺应自然”的理论为基础, 他表面材料常用白色,以绿色的自然景物 衬托,使人觉得清新、脱俗。他善于利用 白色表达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 在建筑内部运用垂直空间和天然光线在建 筑上的反射达到富于光影的效果。他以新 的观点解释旧的建筑语汇,并重新组合于 几何空间。他特别主张回复到20年代荷兰 风格派和勒· 柯布西耶倡导的立体主义构图 和光影变化,强调面的穿插,讲究纯净的 建筑空间和体量。
道格拉斯住宅犹如天然的杰作,清新脱俗, 一尘不染。 室外的楼梯和高耸的烟囱,还有横向的顶, 透明的玻璃窗,构成了它的所有。 室外平台面对着大海,充分享天泽,蓝蓝 的海,轻盈的楼梯,纤细的栏杆——还是 纯净。

罗马千禧教堂
荷兰海牙市政厅及中心图书馆
荷Hale Waihona Puke 海牙市政厅及中心图书馆孟加拉国达卡国民议会厅

1957 宾夕法尼 亚州费城大学 理查兹医学研 究大楼
1960 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 索克 研究中心
1967 新罕布什尔埃克塞特菲利 普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
伦佐· 皮亚诺

皮亚诺注重建筑艺术、技 术以及建筑周围环境的结 合。他的建筑思想严谨而 抒情,在对传统的继承和 改造方面,大胆创新勇于 突破。皮亚诺用现代主义 的表现手法实现了人、建 筑和环境完美的和谐,并 以热诚的态度关注着建筑 的可居住性与可持续发展 性。

正如为皮亚诺撰写了生平传记的作家皮 特· 布坎南所言,皮亚诺的伟大之处在于: 他的建筑作品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与其 他建筑师一望即知的建筑模式不同,皮亚 诺作品的识别标志是它们没有识别标志,他 的作品没有浮夸的表情,透露出稀有而温 暖的人文精神,执着地关心着天空、大地 和人的内心,在一味张扬个性、标榜自我 的大潮流下显得冷静而清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