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合集下载

焊接工艺顺序

焊接工艺顺序

补办的焊接顺序
2
1
3
以上面的示图为例
遵守焊接顺序,保证焊接的连续性
型材的对接焊焊接顺序
3 3 1 2 2
4
以上面的示图为例
遵守焊接顺序,保证焊接的连续性
十字对接焊 焊接顺序
2 2 3 1
焊接保留 150-300气刨后 Nhomakorabea磨 清理缺陷
气刨后打磨 清理缺陷
4
4 1 5 2
焊接保留 150-300
焊接保留 150-300
3
以上面的示图为例 遵守焊接顺序,保证焊接的连续性
长距离焊接 焊接顺序
2 6 7 4 1 2 3 4 4 8 5 1 9
退焊 焊接法
跳焊 焊接法 遵守焊接顺序,保证焊接的连续性
焊接工艺顺序


-- 焊接顺序的目的 -- 焊接顺序的原则 -- 常见的焊接顺序
• 焊接顺序的目的:
-- 削弱焊接应力的集中,保证焊接的连续性和防止变形
• 焊接顺序的原则:
-- 广义原则:
1、 焊接时尽量减少热输入量和尽量减少填充金属 ; 2、组焊结构应合理分配各个组单元,并进行合理的组对焊接; 3、位于构件刚性最大的部位最后焊接; 4、由中间向两侧对称进行焊接; 5、先焊对接焊缝,然后焊角焊缝; 6、先焊短焊缝,后焊长焊缝; 7、先焊对接焊缝,后焊环焊缝; 8、当存在焊接应力时,先焊拉应力区,后焊剪应力和压应力 区; 9、当对变形有特殊限制时,可采用分段退焊法,
-- 局部接头的焊接顺序原则 由中向外焊,有下向上焊,从焊渣多的地方焊起,
• 常见 的接头焊接顺序
“T”字对接焊的焊接顺序
气刨后打磨 清理缺陷 气刨后打磨 清理缺陷
1 1

焊接顺序与焊接变形

焊接顺序与焊接变形
焊接变形与焊接顺序
单条焊缝板列焊接顺序
结构件焊接顺序原则
总原则:先内后外,先横(立)后纵(平)。 ◆ 先焊上下盖板内的焊缝,后焊裸露在表面的焊缝; ◆ 垂直焊缝与水平焊缝相交时,先焊垂直焊缝; ◆ 平行焊缝同时同方向焊接,尽量采用对称焊接,焊缝分布不 对称时先焊焊缝较少的一侧; ◆ 长焊缝采取从中间向两端分段退焊(大于800mm); ◆ 多层焊时,各层之间的焊缝方向应相反,其接头应相互错开。 ◆ 对接焊缝先焊平对接焊缝,后焊横对接焊缝,最后焊立对接 焊缝。有坡口的焊缝先焊,无坡口饿焊缝后焊; ◆ 角接焊缝的焊接顺序为:先焊立角焊缝,后焊平角焊缝。仰 角焊缝最好能够翻转变成平角焊缝。
焊接顺序实例
焊接顺序实例

选择焊接顺序的一般原则

选择焊接顺序的一般原则

焊接顺序的基本原则在船体建造中,为了减小船体结构的变形和应力,正确选择和严格遵守焊接顺序,是保证船体焊接质量的重要措施。

由于船体结构复杂,各类型的船体结构也不一样,因此焊接顺序也有所不同。

所谓焊接顺序就是减小结构变形,降低焊接残余应力并使其分布合理的按一定次序进行焊接的过程。

船体结构焊接顺序的基本原则是:(1)船体外板、甲板的拼缝,一般应先焊横向焊缝(短焊缝),后焊纵向焊缝(长焊缝),见图14-1,对具有中心线且左右对称的构件,应该左右对称地进行焊接,最好是双数焊工同时进行,避免构件中心线产生移位。

埋弧焊一般为先纵缝后横缝。

(2)构件中如同时存在对接缝和角接缝时,则应先焊对接缝,后焊角接缝。

如同时存在立焊缝和平焊缝,则应先焊立焊缝,后焊平焊缝。

所有焊缝应采取由中向左右,由中向艏艉,由下往上的焊接次序。

(3)凡靠近总段和分段合拢处的板缝和角焊缝应留出200~300毫米暂不焊,以利船台装配对接,待分段、总段合拢后再进行焊接。

(4)手工焊时长度≤1000毫米可采用连续直通焊,≥1000毫米时采用分中逐步退焊法或分段逐步退焊法等方法,参照第十三章焊接应力与变形的图13-35。

(5)在结构中同时存在厚板与薄板构件时,先焊收缩量大的厚板多层焊,后焊薄板单层焊缝。

多层焊时,各层的焊接方向最好要相反,各层焊缝的接头应相互错开。

或采用分段焊法,见图14-2。

焊缝的接头不应处在纵横焊缝的交叉点。

(6)刚性较大的接缝,如立体分段的对接接缝(大接头),焊接过程不应间断,应力求迅速连续完成。

(7)分段接头T形、十字形交叉对接焊缝的焊接顺序:T字形对接焊缝可采用直接先焊好横焊缝(立焊),后焊纵焊缝(横焊),见图14-3(a)。

也可以采用图14-4(b)所示的顺序,在交叉处两边各留出200~300毫米,待以后最后焊接,这可防止在交叉部位由于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缝。

同样横缝叉开的T字形交叉对接焊缝的焊接顺序,见图14-3(d)。

十字形对接焊缝的焊接顺序,见图14-3(c)。

焊接变形的控制与矫正

焊接变形的控制与矫正

焊接变形的控制与矫正1、改进焊接设计(1)尽量减少焊缝数量在设计焊缝结构时应当避免不要的焊缝,尽量选用型钢、冲压件代替焊接件、以减少肋板数量来减少焊接和矫正变形的工作量。

(2)合理选择焊缝形状及尺寸对于板厚较大份额对接接头应选X型坡口代替V型坡口。

减少熔敷金属总量以减少焊接变形。

在保证有足够能力的条件下,应尽量选用较小的焊缝尺寸。

对于不需要进行强度计算的T形接头,应选用工艺上合理的最小焊脚尺寸。

并且采用断续焊缝比连续焊缝更能减少变形。

当按设计计算确定T形接头角焊缝时,应采用连续焊缝,不应采用与之等强的断续焊缝,并应采用双面连续焊缝代替等强度的单面连续焊缝,以减小焊角尺寸。

对于受力较大的T形或十字接头,在保证相同强度的条件下,应采用开破口的角焊缝,这样比一般角焊缝可大大减少焊缝金属、减少焊缝变形量。

(3)合理设计结构形式及焊缝位置设计结构时应考虑焊接工作量最小以及部件总装时的焊接变形量最小。

对于薄板结构,应选合适的板厚、减少骨架间距及焊角尺寸,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减少波浪变形。

此外,还应尽量避免设计曲线形结构。

因为采用平面可使固定状态下的焊接装备比较简单,易于控制焊接变形。

由于焊缝的横向收缩通常比纵向收缩显著,因此应尽量将焊缝布置在平行于要求焊接变形量最小的方向。

焊缝的位置应尽量靠近截面中心轴,并且尽量对称于该中心轴,以减少结构的弯曲变形。

2、采取工艺措施(1)反变形焊前将构件装配成具有与焊接变形相反方向的预先反变形。

反变形的大小应以能抵消焊后形成的变形为准。

这种预制的反变形可以是弹性的、塑性的或弹塑性的。

(2)刚性固定将构件加以固定来限制焊接变形,对于刚度小的结构,可以采用胎卡具或临时支承等措施,增加该结构在焊接时的刚度,以减少焊接变形量。

结构的刚度越大,利用刚性固定法控制弯曲变形的效果较差,而对角变形及波浪形较为有效。

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减少焊接变形,但同时却又增加了焊接应力。

(3)选用合理的焊接方法及焊接参数选用能量密度较高的焊接方法,可以减少焊接变形。

法兰的质量控制及焊接变形

法兰的质量控制及焊接变形

法兰的质量控制及焊接变形法兰作为主要连接件被广泛应用,虽然其结构比较简单, 但在合理选用材料、焊条配制、焊接质量控制等制造全过程均进行了严格的要求。

在焊接时, 由于焊缝横向收缩易引起法兰的变形, 给随后的机械加工或装配带来不便, 为矫正焊接变形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难于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法兰在焊接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 控制法兰的焊接质量和焊接变形。

1 规范要求当采用钢板制作法兰时, 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板应经超声检测, 无分层缺陷, 钢板表面不得有气泡、结疤、裂纹、折叠、夹杂和压入的氧化铁皮;(2) 应沿钢板轧制方向切割出板条、弯制、对焊成圆环, 并使钢板表面成为环的侧面;(3) 圆环的对接接头应采用全焊透结构;(4) 圆环的对接接头应经焊后热处理及100%射线或超声检测。

(5)Q235B 钢板不得用作毒性程度为高度或极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法兰; 法兰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制作时,厚度大于50mm勺Q245R Q345R钢板应在正火状态下使用。

2 制作、焊接及热处理首先, 下料前查看材料勺质量保证书且材料标记齐全, 按所需法兰勺厚度, 直径沿钢板轧制方向放出法兰条状展开线, 法兰内、外径为钢板两侧面。

当法兰直径较大时, 可按法兰展开长度的1/2 或1/3 等分块放线, 留出加工余量, 检查放线尺寸准确无误后移植材料标记。

其次,按划线进行切割, 并应将每块条形板的两端开出焊接坡口并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加工其坡口。

待坡口加工完毕后, 进加热炉火焰加热, 随之上卷板机卷制成环状, 将其对接接头处焊接牢固后空冷。

要合理选用焊条, 如法兰所用材料为Q235B、Q235G Q245R时,焊条牌号可以选用J426或J427;如法兰所用材料为Q345R寸,焊条牌号可选用J507或J506;当焊接接头拘束度大时,可选用抗裂性能好的焊条施焊,如J507RH或J506RH焊条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烘干, 烘干温度按表1, 经烘干后的焊条从烘干箱取出后, 放入保温筒内, 当需要焊接时方可从保温筒内取出使用, 但放入保温筒内的焊条在使用期间应保持焊条所需的温度, 保证法兰焊接接头的焊接质量和强度,使焊缝的内外表面少出气孔和裂纹。

防止和减少焊接残余变形与应力的措施

防止和减少焊接残余变形与应力的措施

防止和减少焊接残余变形与应力的措施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焊接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还是建筑工程,在这些领域中,焊接都是不可或缺的连接工艺。

然而,随之而来的焊接残余变形与应力问题也愈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变形与应力,不仅会影响工件的外观质量,还可能引发裂纹和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其使用性能和寿命。

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焊接残余变形与应力,成为了焊接工艺中的重要课题。

1.选材:材料的选择对于焊接残余变形和应力的控制至关重要。

在焊接过程中,通常会选择具有较高熔点和较小线膨胀系数的材料,以减少焊接时热影响区的热变形;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

2.焊接方式:合理选择焊接方式是减少焊接残余变形和应力的关键。

一般来说,采用低热输入、低变形的焊接方式,例如脉冲焊、激光焊等,能够有效降低焊接工件的残余变形和应力。

3.焊接顺序:合理规划焊接顺序也是减少残余变形和应力的重要手段。

通常情况下,应该首先焊接边缘,然后逐渐向内焊接,以减少焊接区域的热输入,降低残余变形和应力。

4.预热和后热处理:在一些情况下,通过预热和后热处理也能有效减少焊接残余变形和应力。

预热能够降低材料的硬度,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后热处理则能够通过回火或退火处理,消除残余应力,提高焊接接头的韧性和稳定性。

5.夹具和辅助装置:采用合理的夹具和辅助装置也能有效减少焊接残余变形和应力。

夹具的设计应在尽量避免约束工件的能够保证焊接接头的稳固性;而辅助装置则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减少工件在焊接过程中的变形。

总结回顾:在焊接工艺中,预防和减少焊接残余变形与应力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合理选材、焊接方式、焊接顺序、预热和后热处理、夹具和辅助装置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焊接过程中的残余变形和应力,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和稳定性。

个人观点:作为焊接工艺的重要环节,防止和减少焊接残余变形与应力对于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钢结构中工字钢焊接变形控制

钢结构中工字钢焊接变形控制

\ /厂
接头 形
式及尺





一般

相对少
寸 参 考 《 钢结
构焊接 技术规
图 1工字钢焊接顺序 图 工装工作 图
图 2刚性 固定 及船 型焊
1 . 工 装 2 . 工 件

, 、 一
程》
0 { 5
接 头 形
式及尺 寸参考 相对少 《 钢结 构焊接 技术规 程
些措 施 。
关键词 : 工字钢 ; 焊接 ; 变形 ; 控制
【 中图分类号 】 T 4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5— 3 5 7 3 ( 2 0 1 4 ) 0 3— 0 0 7 8 — 0 1
表1 坡 口 形 式
在焊接过程 中对工 件进行 了局 部 的、 不均 匀 的加热 焊缝 及 其 附近 的金属在焊 接高 温 的作 用下 膨胀 , 受到 周 围未 加 热金 属
有效地降低工件的焊接扭 曲程度 。 五、 刚性 固定 每隔 5 0 0—6 0 0 m m用夹具强制将工件 固定 在工装上 , 然后 采 用船形焊接施焊 , 如 2所示 。在工件 完全冷 却 以后 松开夹 具 , 这 时工件的变形要 比在 自由状态 下焊 接 时发生 的 变形 要小 , 而 且 船形焊接能有效地提高焊缝 的质量 。
①焊接方法 ; ②焊缝填充金属尽量少 ;
⑨ 避免产生缺陷 ; ④减 少残余焊接变形与应力 ; ⑤有利于焊接防护 ; ⑥焊工操作方便 ;
坡I : 1 设计方案有三种 , 如表 1 所示 。
} 。 :
坡口形式 加工 变形 焊接 浯根 材料 用重 备注

焊接结构件焊接变形的控制

焊接结构件焊接变形的控制

焊接结构件焊接变形的控制摘要:在机械工程中,焊接作为一种重要的加工技术特别是在水泵和油源等油品的生产中,在结构焊接生产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在焊接环境合适的情况下,适当地调整焊接规范和焊接工艺可以减少焊接结构件的变形量。

基于此,本文对焊接变形的影响因素以及焊接结构件焊接变形控制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焊接变形;机械制造;措施1 焊接变形的影响因素1.1 焊缝在结构中的位置焊缝在焊接结构中的位置不对称,往往是造成结构整体弯曲变形的主要因素。

当焊缝处在焊件中性轴的一侧时,焊件在焊后将向焊缝一侧弯曲,且焊缝距离中性轴越远,焊件就越易产生弯曲变形。

在整个焊接结构中,如中性轴两侧焊缝的数目各不同,且焊缝距中性轴的距离也各不相同,也易引起结构的弯曲变形。

1.2 材料因素的影响材料对于焊接变形的影响不仅和焊接材料有关,而且和母材也有关系。

材料的热能参数和力学性能参数都对焊接变形的产生过程有重要的影响。

其中热能参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热传导系数上,一般热传导系数越小,温度梯度越大,焊接变形越显著。

力学性能对焊接变形的影响比较复杂,热膨胀系数的影响最为明显,随着热膨胀系数的增加焊接变形相应增加。

同时材料在高温区的屈服极限和弹性模量及其随温度的变化率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随着弹性模量的增大,焊接变形随之减少而较高的屈服极限会引起较高的残余应力,焊接结构存储的变形能量也会因此而增大,从而可能促使脆性断裂,此外,由于塑性应变较小且塑性区范围不大,因而焊接变形得以减少。

2 焊接结构件焊接变形控制的措施2.1 焊接结构件设计方面在焊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焊缝的数量。

但是如果焊接机械条件有限的情况,又要求结构件强度高,那么在焊接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焊缝就无法避免了。

焊缝出现的数量少,在焊接中需要的热量相对也会较少一些,可以节省工时和焊接材料,可以提高焊接效率。

在焊接的同时,也要选择好合适的焊缝尺寸。

在整个焊接过程中,要优先考虑对接焊缝,因为对接焊缝的受力情况是最好的,出现的变形也较少,一般来说焊缝尺寸越大,里面填充的焊接材料就越多,在焊接时需要的热量就越大,同时也影响焊缝收缩时的压力,从而造成的结果就是焊接变形了,且焊缝数量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前
焊后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散热法
• 散热法又称强迫冷却法。 • 散热法是指在焊接部位放置铜垫板或用水冷却
焊接部位背面,把焊接部位的热量迅速散去, 使焊缝附近受热面积大大减小,以达到减少焊 接变形的目的。 • 散热法不适于具有淬火倾向的产品,否则焊接 时易产生裂纹。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c) b)
• 3)与焊接层次有关:多层焊时每层焊缝所产生的 压缩塑性变形比单层焊时小。
• 4)与温度有关:焊件的原始温度提高,焊后纵向 收缩量增大
• 5)与材料性质有关:线膨胀系数大的材料,焊后 纵向收缩量大。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横向收缩变形的影响因素
• 1)与热输入有关:横向收缩变形随焊接热输入增大而 增加。
焊接变形的控制
• 产生变形的原因 • 焊接变形的危害 • 焊接变形的种类和影响因素 • 焊接变形的控制 • 焊接变形的矫正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产生变形的原因
焊接时,熔化的金属及近缝区母材受 热膨胀,产生塑性变形。凝固时,焊缝 和近缝区金属收缩。从而产生纵向和横 向内应力,此内应力为拉应力。使焊缝 纵向和横向收缩,从而使焊件产生变形。 由于焊接时热胀冷缩是必然的,所以焊 接时产生变形是必然的。我们只能控制 但不能完全消除焊接变形。
好能够翻转变成平角焊缝。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焊接顺序的目的与原则
• 焊接顺序的目的:
-- 削弱焊接应力的集中,保证焊接的连续性和防止变形
焊焊缝较少的一侧; ◆ 长焊缝采取从中间向两端分段退焊(大于800mm); ◆ 多层焊时,各层之间的焊缝方向应相反,其接头应相互错开。 ◆ 对接焊缝先焊平对接焊缝,后焊横对接焊缝,最后焊立对接焊缝。有
坡口的焊缝先焊,无坡口饿焊缝后焊; ◆ 角接焊缝的焊接顺序为:先焊立角焊缝,后焊平角焊缝。仰角焊缝最
• 4)与焊接顺序有关:焊接顺序也会影响角变形的 大小。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弯曲变形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焊缝的纵向收缩引起的弯曲变形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焊缝横向收缩引起的弯曲变形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弯曲变形的影响因素
• 主要影响因素就是焊缝位置的不对称,导 致受力不均衡,出现弯曲。
• 当焊缝位置对称或接近于截面中性轴,则 弯曲变形就比较小。
散热法示意图 a)水浸法散热 b)散热垫法散热 c) 喷水法散热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热平衡法
• 当焊接某些焊缝不对称布置的结构时,焊 后往往会产生弯曲变形。如果在与焊缝的 位置上采用气体火焰与焊接同步加热,使 加热区和焊缝产生同样的膨胀变形,焊后 其一致收缩,则可以防止弯曲变形。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焊接变形的危害
• 1)影响焊件的精度及使用性能; • 2)降低装配质量,甚至使产品报废; • 3)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 • 4)影响焊件的美观; • 5)提高制造成本。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焊接变形的种类和影响因素
焊接变形的种类: • 1 收缩变形 • 2 角变形 • 3 弯曲变形 • 4 失稳变形(波浪变形) • 5 扭曲变形。
小得多。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角变形
a)
b)
c)
几种接头的角变形
a)堆焊 b)对接接头 c)T形接头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角变形的影响因素
• 1)与板厚有关:当热输入一定时,板厚越大,角 变形越大;
• 2)与热输入有关:板厚一定,热输入增大,角变 形也增;
• 3)与坡口形式有关:对接接头坡口截面不对称的 焊缝,其角变形大;坡口角度越大,角变形越大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失稳变形(波浪变形)
• 对于薄板件焊接,由于焊缝的收缩会使 板面失稳变成波浪形。如下图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扭曲变形
• 对于梁式结构或细长构件,由于焊接顺序、焊接方 向或装配原因焊后截面向不同的方向倾斜造成构件 扭曲变形。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焊接变形的控制
• 控制变形的方法: 1、合理选择焊接方法和焊接规范 2、刚性固定法 3、反变形法 4、散热法 5、热平衡法 6、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合理选择焊接方法和焊接规范
• 选用线能量较低的焊接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焊 接变形。例如采用CO2半自动焊来代替气焊和手 工电弧焊,不但效率高,而且可以减少薄板结构 的变形 。
• 焊接电流电压越大,焊件的受热量越大,变形也 就越大。对于焊缝不对称的细长构件而言,有时 可以通过选用适当的线能量,而不必用任何反变 形或夹具克服挠曲变形 。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收缩变形
• (1)纵向收缩变形:沿焊缝轴线方向尺寸 的缩短
• (2)横向收缩变形:沿垂直于焊缝轴线方 向尺寸的缩短。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纵向收缩变形的影响因素
• 1)与截面积有关:焊件的截面积越大,焊件的纵 向收缩量越小
• 2)与长度有关:焊缝的长度越长,焊件的纵向收 缩量越大
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
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 • 先两端,后中间; • 先内部,后外部; • 先焊短焊缝,后焊长焊缝; • 先焊焊缝少的一侧,再焊焊缝多的一侧; • 对称焊缝保证对称,同向; • 长焊缝分段倒退焊。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结构件焊接顺序原则
总原则:先内后外,先横(立)后纵(平)。 ◆ 先焊上下盖板内的焊缝,后焊裸露在表面的焊缝; ◆ 垂直焊缝与水平焊缝相交时,先焊垂直焊缝; ◆ 平行焊缝同时同方向焊接,尽量采用对称焊接,焊缝分布不对称时先
• 2)与间隙有关:装配间隙增加,横向收缩也增加。 • 3)与焊接长度有关:焊缝的横向收缩沿焊接方向由小
到大,逐渐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便趋于稳定。 • 4)与拘束程度有关:定位焊缝越长,横向收缩变形量
就越小 • 5)与金属填充量有关:对接接头的横向收缩量随焊缝
金属量的增加而增加大的。 • 6)与焊缝形式有关:角焊缝的横向收缩要比对接焊缝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刚性固定法
• 1)将焊件固定在刚性平台上 • 2)将焊件组合成刚度更大或对称的结构 • 3)利用焊接夹具增加结构的刚度和拘束 • 4)利用临时支撑增加结构的拘束。
焊接变形控制焊接顺序
反变形法
• 根据生产实践中已发生变形的规律,预先将焊 件向相反方向制成变形或预留变形收缩量再进 行焊接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