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6课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 (共24张PPT)

中日民族
(3)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共产党 配 合 支 持 国民党
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人民战争路线) 建立根据地 游击战争 敌后战场 影 响:严重威胁日军后方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单 纯靠政府和军队)大兵团作战 节 淞沪会战 片面 节 太原会战 正面战场 败 抗战 徐州会战 退 路线 武汉会战
第16课
抗日战争
义勇军进行曲
视频1
课标要求 *列举侵华日军犯下的罪行 *简述中国军民抗战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 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探讨抗战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 历史地位。
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 19世纪60年代 侵略台湾 1894—1895年 发动侵华甲午战争,割占台湾及其附属 岛屿、澎湖列岛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 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 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历 史 地 位
从中国反侵略斗争史看
第一次完全胜利
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从世界范围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2.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 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3.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 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4.在二战任何阶段,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始终牵制和消耗 着日 本陆军的绝对主力。直到抗战末期,日本陆军还有64% 被牵制 在中国战场上。 5.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人,占日军二战期 间伤亡人数的70%……这样一组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人民的巨大牺 牲:伤亡3500余万人,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3)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共产党 配 合 支 持 国民党
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人民战争路线) 建立根据地 游击战争 敌后战场 影 响:严重威胁日军后方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单 纯靠政府和军队)大兵团作战 节 淞沪会战 片面 节 太原会战 正面战场 败 抗战 徐州会战 退 路线 武汉会战
第16课
抗日战争
义勇军进行曲
视频1
课标要求 *列举侵华日军犯下的罪行 *简述中国军民抗战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 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探讨抗战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 历史地位。
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 19世纪60年代 侵略台湾 1894—1895年 发动侵华甲午战争,割占台湾及其附属 岛屿、澎湖列岛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 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 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历 史 地 位
从中国反侵略斗争史看
第一次完全胜利
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从世界范围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2.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 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3.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 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4.在二战任何阶段,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始终牵制和消耗 着日 本陆军的绝对主力。直到抗战末期,日本陆军还有64% 被牵制 在中国战场上。 5.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人,占日军二战期 间伤亡人数的70%……这样一组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人民的巨大牺 牲:伤亡3500余万人,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ppt课件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是怎样进行全民族抗 战的?
• 1.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对日本全面侵 华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组 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人民奋起抗战。
• 2.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1937年8月, 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 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此后, 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 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 日的前线。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所在地陕甘宁 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第16课 抗日战争
全民族的抗战
• 1.背景 东北三省 • (1)“九一八”事变:中国 _________沦为日本 的殖民地。 华北地区 • (2)华北事变:________日趋殖民地化,民族 卢沟桥 危机加深。 全面侵华战争 北平 • (3)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宛 天津 平城和________,或称“七七事变”。日本 ______________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
• 2.实现 •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 止内战,组成 ________________战线,全国 抗日民族统一 军民奋起抗战。
• 3.概况 1937 ________ • (1)中共的敌后战场抗战:①路线: 年秋,中共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 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 __________ 全面抗战 路线。②作战方针: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 抗日根据地 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 ______________,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 前线。
• 2.中国远征军 • (1)背景:1942年年初,日军由泰国、缅甸侵 云南 入我国______。 滇缅公路 • (2)目的:确保 __________这条国际交通线。 缅甸 • (3)战况:①中国远征军救出被日军在 ______ 英美 包围的英军七千多人。② 1945年年初,在 侵缅日军 ______ 军队的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 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课件 (共25张PPT)

国 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片面抗战路线
(1)内容: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 (2)原因: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
本性决定
在抗日战争中,我们中国军队共在几个 战场上协同作战?
• ① 正面战场 • ② 敌后战场 • ③ 国外战场
自主学习
淞沪会战
国民党 正面战场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国 内 战 场
相相 互互 依配 存合
人 无 信 而 不 交”。 诚 信 是 公 民 道德规 范的基 本要求 。在我 们的伦 理道德 观念中 ,“诚信 ”的核 心是强 调 忠 诚 ,主 要 包涵朋 友的信 义、爱 人的忠 贞、君 臣的忠 实等。 孔子把 教育的 目标定
位于培养 “ 士 ” ,亦 即 君子,且 以毕生 精力致 力于此 。孔子 认为君 子
民族矛盾 1931九一八
1935华北事变
次要地位 1937卢沟桥事变
3.具体表现
(1)中共敌后战场
①制订:
内容: 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 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②实施: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 地. ③结果: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2)
国 民 党 正 面 战 场 的 抗 战
记住暴行后我们今天该怎么办?
牢记历史,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 义死灰复燃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 尊重历史,崇尚和平,面向未来
敌后战场 的抗战
从1937年11月晋察冀边区成立至1938年10月,
八发路 展军到1作5战万百1余5团0人0,大余成次战为,(华歼1北敌9抗日4战0伪年的军主)5万力余军人。,部队
南京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
日军的滔天罪行
潘家峪惨案小档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课件 (共21张PPT)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 苏里”号举行。第二天9月3日,举国欢庆,放假一天,悬旗3天, 也因此我们把抗战胜利纪念日定为9月3日。
空白演示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空白演示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全民族抗战思维导图
中国远征军
国际 战场
淞沪会战
片面抗战 路线
全面抗战 路线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国民党 正面战场
共产党 敌后战场
国内 战场
百 团 大 战
平型关大捷
家国情怀
一、坚持民族利益至上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爱国情怀; 二、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三、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 四、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民族自强信念;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史料实证
教育部表示,教材修 改要求将8年抗战一 律改为14年抗战,全 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 强调“九一八”事变 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前后贯通的整体,应 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 统、准确体现。
空白演示
时空观念
局部侵华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2年,一· 二八事变 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16课抗日战争 优秀课件(共30张ppt)

材料二、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1931 年日本经济危机达到了顶点。……日本统治集团为了摆脱严重的 政治和经济危机,从各方面加紧侵华战争的准备。……完全听命 于军部的广田弘毅组阁,实行全面的法西斯化。
——《高中历史教学参考》(必修2)
经济危机冲击,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膨胀
——远东国用际于军挂人事肉法的庭铁钩中国大被法日军官细梅菌汝弹杀璈死的中国青年
二、全面侵华与全民族的抗战
(一)标志: 卢沟桥事变 (1937.7.7) (二)前提: 国共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时间:1937年9月 2.合作方式:党外合作
中国的抗战 一条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全面抗战: 1937—1945
抗 战
的时间19,38为年6坚月持—1持0月久,抗日战军占创领造武了汉。条件。
武汉会战
193自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的8年中,中华民国 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6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 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 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损失殆尽。
抗 战场
阵地战、正规战:四大会战
日
相相
民
互互
族 统 一
依配 存合 共产党敌
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全民族一切力 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战
后战场
线
游击战,开 辟抗日根据
百团大战 (1940年)
地
国外战场
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打通国际援 华交通线(1942—1945年)
1.正面战场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上海相继失守。
问题探究
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什么将 侵略的矛头再次指向中国?
——《高中历史教学参考》(必修2)
经济危机冲击,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膨胀
——远东国用际于军挂人事肉法的庭铁钩中国大被法日军官细梅菌汝弹杀璈死的中国青年
二、全面侵华与全民族的抗战
(一)标志: 卢沟桥事变 (1937.7.7) (二)前提: 国共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时间:1937年9月 2.合作方式:党外合作
中国的抗战 一条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全面抗战: 1937—1945
抗 战
的时间19,38为年6坚月持—1持0月久,抗日战军占创领造武了汉。条件。
武汉会战
193自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的8年中,中华民国 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6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 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 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损失殆尽。
抗 战场
阵地战、正规战:四大会战
日
相相
民
互互
族 统 一
依配 存合 共产党敌
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全民族一切力 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战
后战场
线
游击战,开 辟抗日根据
百团大战 (1940年)
地
国外战场
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打通国际援 华交通线(1942—1945年)
1.正面战场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上海相继失守。
问题探究
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什么将 侵略的矛头再次指向中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件(共33张PPT)

抗战形式:会战战役 著名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 正面战场(国民党) 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片面抗战路线
作用:一定程度上阻击日军 但丧失大片领土 抗战形式:抗日根据地
著名战役:平型关大捷 敌后战场(共产党) 百团大战
全面抗战路线
作用: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片面抗战路线
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 原因: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
抗战胜利的历史教训: 1.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 2.坚决反对日本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3.尊重历史,崇尚和平,面向未来
抗战胜利的特点: 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 4.中共在抗战中起中流砥柱作用 5.以弱胜强 6.持久性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二、全民族抗战
1937年8月 淞沪会战
陈诚将军
陆军大将松井石根
1937年9月 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
阎锡山将军
林彪将军
1938年1月 徐州会战
台儿庄大捷
李宗仁将军
白崇禧将军
1938年6月 武汉会战
首都:南京
武汉
重庆
1938年10月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冈村宁次
二、全民族抗战
潘家峪惨案 日军驻唐山部队屠杀了全村1537人中 的1230人。这是日军实施“三光政策” 的一个典型罪证。
731部队
三、日军的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 (细菌战)
“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 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之态度,静待国 际公理之判断。”
共产党认识到挽救民族危机只能
华北事变
片面抗战路线
作用:一定程度上阻击日军 但丧失大片领土 抗战形式:抗日根据地
著名战役:平型关大捷 敌后战场(共产党) 百团大战
全面抗战路线
作用: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片面抗战路线
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 原因: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
抗战胜利的历史教训: 1.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 2.坚决反对日本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3.尊重历史,崇尚和平,面向未来
抗战胜利的特点: 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 4.中共在抗战中起中流砥柱作用 5.以弱胜强 6.持久性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二、全民族抗战
1937年8月 淞沪会战
陈诚将军
陆军大将松井石根
1937年9月 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
阎锡山将军
林彪将军
1938年1月 徐州会战
台儿庄大捷
李宗仁将军
白崇禧将军
1938年6月 武汉会战
首都:南京
武汉
重庆
1938年10月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冈村宁次
二、全民族抗战
潘家峪惨案 日军驻唐山部队屠杀了全村1537人中 的1230人。这是日军实施“三光政策” 的一个典型罪证。
731部队
三、日军的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 (细菌战)
“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 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之态度,静待国 际公理之判断。”
共产党认识到挽救民族危机只能
华北事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共21张PPT)

民
族
矛
盾
上
升
为
主
要
矛
盾
日
本 全
日本侵华步骤 局部 全面
面 侵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华
的
标
志
பைடு நூலகம்
全
民
族
抗
战
的
开
始
2、 日 本 侵 华 的 原 因
根本原因:日摆本脱资困本境主的义对发策展的困境和
历史原因: 历史原因:“大陆政策” (蓄
谋已久)
现实原因: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
膨胀
有 利
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
太原会战
武汉会战
徐州会战
淞沪会 战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暴行之一: 屠杀中国百姓
暴 1941年1月25日 行 日军制造潘家峪惨案,死难者1200余人 之 二
暴 行 之 三
731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
731部队用的骨锯
用于挂人肉的铁钩 被日军细菌弹杀死的中国青年
三、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
2、国际方面: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支持
3、日本方面: 非正义的法西斯侵略战争
“……
我们不会忘记给予中国抗日战争道义和物质等方面 支持的国家和国际友人,不会忘记在南京大屠杀和其他 惨案中为中国难民提供帮助的外国朋友,不会忘记与中 国军队并肩作战并为中国运送战略物资而冒险开辟驼峰 航线的美国飞虎队,不会忘记不远万里前来中国救死扶 伤的外国医护人员,不会忘记真实报导和宣传中国抗战 业绩的外国记者,不会忘记为中国抗战胜利付出过心血 的外国军事顾问及其他方面人士,更不会忘记在中国东 北战场上英勇献身的苏军烈士! ”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共35张PPT)

2.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
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 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谈一谈:
今天我们怎么处理中日关系?
强以 国经 力济 。建 设 为 中 心 , 增
珍 惜 和 平 , 反 对 战 争
第16课 抗日战争
——东方雄狮的“怒吼”
《东京审判》
一、什么叫抗日战争?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为旗帜,中华民族反抗日 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 分(开始最早,结束最晚,时间最 长的反法西斯战争)。
第一篇章 全民族的抗战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 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国歌》
同 仇 敌 忾 共 筑 长 城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侵华史实一览表 时间
1894年—1895年
史实
结果
中日甲午战争 签定《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签定《辛丑条约》 日俄战争 扩张东北
1900年
1904年—1905年 一战期间 1925年 1928年
《二十一条》 足以灭亡中国 五卅惨案 济南惨案
九一八事变及其后日军动向
中国方面重要情况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 中国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全民族抗战开始, 为防御阶段。 为相持阶段, 中共成抗战的中流砥柱。 为反攻阶段, 全民族抗战取得彻底胜利。
策动华北事变, 妄图占领华北五省。
卢沟桥事变爆发, 全面侵华开始, 占领中国大片领土。 调整侵华政策, 建立汪伪政府。 逐步失败, 直至无条件投降。
1942年 日军在 冀中地 区用毒 气弹杀 死的中 国儿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实现: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 3.前期概况
• (1)敌后战场
• ①中国共产党制定人了民_战_争__________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 ②八路军、新四军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抗日争根,据建地 立
______________。
• (3)有利条件:中国国内的局势为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尚未 做好充分的准备,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
• 『辨析』 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 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之下的地区,主要是抗击日本的 侵略。而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 的地区,主要是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1.学习本课按“两条路线”“三个战
课前自主学习
• 一、全民族的抗战 …………① • 1.背景 • (华1)北局地民部族区侵危日华机趋:殖从民19化31,九年一___八___事___变_______________加__深开。始,东北沦陷,
卢沟桥事变
• (2)全面侵华:1937年日本发动_抗_日__民_族__统_一__战_线___,北平、天 津相继失守。
•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屠杀中国 军民超过三十万人。
• 2.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日军在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 杀害一千二百多人。
七三一部队
• 3.进行细菌战:在中国东北成立“______________”,用 中国活人做试验。
• 三、抗战的胜利
• 『点拨』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行党内合作。第二次则是党 外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共产党员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国 民党,国民党在国内影响较大,以国民党为主体。第二次 国共合作是以两个党派的形式合作,两个党派是平等的。
• ②『思考』 1940年国民政府嘉奖八路军的电报指出: “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 奖……”
徐州会战
• (2)正面战场: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
____________、武汉会平型战关等多次重大战役。 • 4.结果
• (1)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__________、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 但失去了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片地区。
• (2)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
课堂探究研析
•主题一 抗日战争的特点
• 1.渐进性。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人民局部抗战。七七 事变之后,中国人民开始全面抗战。
• 2.民族性。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 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 3.双重性。从斗争性质上看,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 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日军作战,解救出被围英军7000多人;1945年初,在英美 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 3.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 条件投降。
• …………③
• 4.胜利意义 • (1)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外得来反侵略对____________斗
争的完全胜利。 • (2)大大增强反法了西全斯国战争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 1.敌后战场
彭德怀
• (1)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华北地区,__________指挥; 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②
• (2)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 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 2.国外战场 • (1)目的:为确保滇__缅______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 (2)概况:1942年初,中国政府派遣远缅征甸军到________,同
• 国民政府嘉奖八路军的原因是什么?
• [答案] 提示: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
• ③『阐释』 中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原因 • (1)中国抗战的正义性。 • (2)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主的全民族抗战。 • (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 • (4)爱国华侨和国际进步力量的支持。 • (5)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军队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 (6)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持。争时期的著名歌曲之一,描述 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被日军占领,东北居民的 苦难和对收复失地的期望。时隔八十多年,当我们再次唱 响这首歌曲时,依然能感受到东北人民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 东北人民为何会背井离乡到处流浪?又是何时回到故乡的 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去感受中国曾经遭受的 苦难以及广大人民的英勇斗争吧!
• 4.两个战场并存。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开 辟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 5.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 党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和持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决定性地消耗了日军的 力量,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十六课 抗日战争
1
新课情境导入
2
学习目标诠解
3
课前自主学习
4
课堂探究研析
5
随堂达标训练
6
课时作业
新课情境导入
•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 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 (3)是世界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 ①『阐释』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原因
• (1)侵华是日本既定国策:1927年“东方会议”制定侵华方 针。
• (2)经济危机的打击: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打 击严重,日本希望通过战争来摆脱困境,转嫁危机,并建 立法西斯专政。
学习目标诠解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重点难点】
1.列举侵华日军的 罪行。
1.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 献及地位;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2.简述中国军民十 2.难点: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 四年抗日战争的主要 点及成因。 史实,理解全民族团 结抗战的重要性。 【学法导引】
• 3.前期概况
• (1)敌后战场
• ①中国共产党制定人了民_战_争__________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 ②八路军、新四军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抗日争根,据建地 立
______________。
• (3)有利条件:中国国内的局势为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尚未 做好充分的准备,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
• 『辨析』 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 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之下的地区,主要是抗击日本的 侵略。而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 的地区,主要是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1.学习本课按“两条路线”“三个战
课前自主学习
• 一、全民族的抗战 …………① • 1.背景 • (华1)北局地民部族区侵危日华机趋:殖从民19化31,九年一___八___事___变_______________加__深开。始,东北沦陷,
卢沟桥事变
• (2)全面侵华:1937年日本发动_抗_日__民_族__统_一__战_线___,北平、天 津相继失守。
•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屠杀中国 军民超过三十万人。
• 2.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日军在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 杀害一千二百多人。
七三一部队
• 3.进行细菌战:在中国东北成立“______________”,用 中国活人做试验。
• 三、抗战的胜利
• 『点拨』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行党内合作。第二次则是党 外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共产党员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国 民党,国民党在国内影响较大,以国民党为主体。第二次 国共合作是以两个党派的形式合作,两个党派是平等的。
• ②『思考』 1940年国民政府嘉奖八路军的电报指出: “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 奖……”
徐州会战
• (2)正面战场: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
____________、武汉会平型战关等多次重大战役。 • 4.结果
• (1)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__________、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 但失去了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片地区。
• (2)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
课堂探究研析
•主题一 抗日战争的特点
• 1.渐进性。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人民局部抗战。七七 事变之后,中国人民开始全面抗战。
• 2.民族性。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 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 3.双重性。从斗争性质上看,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 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日军作战,解救出被围英军7000多人;1945年初,在英美 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 3.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 条件投降。
• …………③
• 4.胜利意义 • (1)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外得来反侵略对____________斗
争的完全胜利。 • (2)大大增强反法了西全斯国战争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 1.敌后战场
彭德怀
• (1)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华北地区,__________指挥; 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②
• (2)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 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 2.国外战场 • (1)目的:为确保滇__缅______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 (2)概况:1942年初,中国政府派遣远缅征甸军到________,同
• 国民政府嘉奖八路军的原因是什么?
• [答案] 提示: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
• ③『阐释』 中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原因 • (1)中国抗战的正义性。 • (2)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主的全民族抗战。 • (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 • (4)爱国华侨和国际进步力量的支持。 • (5)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军队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 (6)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持。争时期的著名歌曲之一,描述 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被日军占领,东北居民的 苦难和对收复失地的期望。时隔八十多年,当我们再次唱 响这首歌曲时,依然能感受到东北人民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 东北人民为何会背井离乡到处流浪?又是何时回到故乡的 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去感受中国曾经遭受的 苦难以及广大人民的英勇斗争吧!
• 4.两个战场并存。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开 辟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 5.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 党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和持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决定性地消耗了日军的 力量,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十六课 抗日战争
1
新课情境导入
2
学习目标诠解
3
课前自主学习
4
课堂探究研析
5
随堂达标训练
6
课时作业
新课情境导入
•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 野的大豆高梁。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 (3)是世界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 ①『阐释』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原因
• (1)侵华是日本既定国策:1927年“东方会议”制定侵华方 针。
• (2)经济危机的打击: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打 击严重,日本希望通过战争来摆脱困境,转嫁危机,并建 立法西斯专政。
学习目标诠解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重点难点】
1.列举侵华日军的 罪行。
1.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 献及地位;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2.简述中国军民十 2.难点: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 四年抗日战争的主要 点及成因。 史实,理解全民族团 结抗战的重要性。 【学法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