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课件(全套).pdf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复习课件

高一历史必修一单元复习课件
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B )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6.秦朝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
差别在于( A )
A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B地方对皇帝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C是否与封国制并存 D郡县长官在所辖区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7.在某校一次公开课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
9.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般表现在君权对相权的 分割,以及君主建立有效的权力转移和分散机
制上。下列有关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沿革的史实
中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C )
A汉武帝组建内外朝 B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 C元朝行省制度的实行 D明清分别设置内阁
军机处
10.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侍从顾问, 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
四、选官制度
汉: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至明清(1905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周幽王为博宠妃一笑
点燃烽火,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应( A )
A 分封制
B宗法制
C 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2.秦朝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能是( C )
12.今天,我们经常听到和使用“创新”一词,“创新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根据所学
知识判断秦始皇的哪些措施属于首创( C )
①确立皇帝制度
②推行郡县制
③修筑长城
④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在九品中正制这一选官制度下, 官场被
哪一阶层垄断( C )
A皇帝 B地主 C世家大族 D丞相
加强君权的共同措施是( B )
A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B分割宰相权力来加强君权 C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1课件:1-6-2罗马人的法律 44张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1课件:1-6-2罗马人的法律  44张
专题6 第2讲
2.(2)资产阶级法学
必修一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易错易混提示 1.中国古代统治者巩固统治的基本手段是加强中央集 权,而罗马的统治者则是完善法律制度,历代皇帝的最主要的 政绩也体现在对法律发展的贡献上。 2.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对 立的。
必修一
专题6 第2讲
必修一
专题6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2.万民法 (1)背景:罗马帝国的扩张使统治领域扩大,境内民族复 杂。 (2)内容:注重________及财产等经济和________。 (3)特点:________且实用有效。 (4)意义: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 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必修一
专题6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解析】材料限制了高利贷的剥削程度,有利于调节债务 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A、B、C三项的结论无法从材料信息 中得出。
【答案】D
必修一
专题6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5.(2007· 广东· 16)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 地位,因为它( )
【答案】D
必修一
专题6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例2】
(2010· 福建文综,19)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 )
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必修一
专题6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必修一
专题6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பைடு நூலக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到4单元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到4单元复习课件

5.英美两国政体有何异同?(不同点)
国家政体 国家元首 美国总统制 英国君主立宪
总统 选举产生 任期制 有
国王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的任期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政府首脑
世袭 终身制

总统
总统任命 总统
政府的产生
国家的权力中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废除宰相制
内阁: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 立内阁 明成祖正式设
清雍正帝设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宰相制和内阁制有何区别?
宰相 权力来源 宰相制度赋予 内阁首辅 皇帝个人信任
职责
任免
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要经皇帝及大臣 直接由皇帝意愿 商议 决定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 产物
选民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1、政治上: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 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是历史 的进步。 2、经济上: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强有 力的政治保障,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 一步发展。
3、对世界的影响: 提供了一种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发展的范例。
6.中英两国政治制度比较
中国 国体 政体
重点:掌握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发展过程及其 对罗马政权统治的维系作用。 难点:认识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及其现实价值。
概念 发展 习惯法 成文法 公民法: 《十二铜表法》罗 马 法过程
万民法:《民法大全》 核心内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对罗马的作用 评价
对后世的影响
局限 (实质)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 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2.体现的原则:
联邦制原则:中央权利很大。各州保留了较大 的自主权。 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互相制约,中央与地方分权。 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都由民选产生。

高一历史必修一最全课件

高一历史必修一最全课件

为何统一的大任最后由秦始皇完成, 是偶然还是必然?
归纳总结
一 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战 乱频仍,人民渴望安宁,统一成为历史潮流 2、各国竞争,纷纷变法图强,秦国的有效变法 (商鞅变法)极大地提升了秦国实力 3、韩非子法家学说影响到秦王嬴政的大政方针 4、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伟略
温故知新
•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怎样的? 夏: 出现了传子制度和公共权力 商 : 内服、外服制 周: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 周的政治制度与夏商相比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诸侯尽西来。
---李白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 也。 ——夏曾佑
对我们今天政治改革有何启发?
• 坚持中央集权领导 ,但必须发扬民主集中 制,防止个人独裁专断。 • 充分发挥中央集体领导的政府效能,加大改革 开放的力度和经济的发展。 • 发扬民主政治、加强法制建设、以法治国、 体恤民情、人文关怀。
训练巩固
D. 防止大臣专权
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咸阳
公元前221年 定都咸阳

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自主探究
请结合课本总结:
面对广阔的领土,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政治制 度来加强统治,保证统一?(归纳概括)
阅读下列材料 皇位世袭 材料1:“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 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 (1) 打破贵族分封制 ,它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2) 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 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 生了重要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总复习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总复习课件

一、鸦片战争
1、 历史背景
(1)英国:工业革命、国力强盛 中国:腐朽落后、危机四伏
(2)中英贸易:中国出超(原因) (3)英国:走私鸦片(目的、危害) (4)中国:禁烟打击了鸦片贸易 2、原因 (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开拓市场、掠夺原料(必然性) (2)直接原因:禁烟运动(可能性)
评 评 理
问题7:有人认为,林则徐偏激的禁烟运动激 化了中英矛盾,如果没有虎门销烟,就不会爆 发鸦片战争。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解题方法:一判断;二说理;三结论 (1)此观点错误。 (2)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工业革 命的开展,急需掠夺原料和抢占商品市场;虎 门销烟只是为英国发动侵略战争找到借口,是 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即使没有虎门销烟,英 国侵略中国战争迟早要发生。 (3)此观点忽视了战争爆发的必然性,没有 透过现象看本质。
落后必遭挨打
单位:千万元
战前中英贸易图示
1
0
1818年
英国输华总值
1820年
1827年
1831年
中国输英总值
根据上述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问题2: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贸易状况如何?分析其原因。 问题3:英国为改变这种贸易状况,采取什么途径? 背景2: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背景3: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一、鸦片战争
1、历史背景
2、原因
3、经过(重大事件)
时间起止: 1840~1842 开始地点: 广东珠江口 被占领土: 香港岛 自发斗争: 三元里人民抗英 殉国将领: 海龄…… 清政府态度: 抵抗不力 屈辱求和
4、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等
1842年8月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一轮复习 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一轮复习 ppt课件
人类社会更替简况
阶级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奴隶主-奴隶平民 封建地主-人民(农民)
少数人 统治
资本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社会
近现代史
多数人统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一 轮复习
必修一目录
中国
西方
古代 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近代 4、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
2、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墓,……,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
墓除草添土者,焚楮(chǔ)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该材料中的习俗 • A. 起源于明朝中期
D B. 仅流传于中国北方
• C. 受外来文化影响 D. 受宗法制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一 轮复习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试说明: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 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2、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 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 之,势之 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 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 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郡县制具有巩固国家 统一的进步性。
三公九卿制具有历 史的进步性。
3、三公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分工明确,行政效率高。
丞相位高权重。新的较完备的 官僚制度。
决策的失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一 轮复习
由来 春秋战国已有
郡 内容 在全国设36郡,郡(守)县(令)长官

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僚政治)。

作用
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 了中央集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一 轮复习
阅读材料,联系课文,获取信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总复习课件(共5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总复习课件(共59张PPT)

考点三
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爱国军民英勇斗争的事迹
原因
经过
结果及意义
人 三元里人 民 民抗英 自 发 反割台斗 的争 斗
争 义和团 运动
爱 左宗棠收 国 复新疆 官 兵 反 抗 黄海战役
①列强的侵略, ②清府卑躬屈膝
《马关条约》签 订,割占台湾
民族危机空前 严重
①边疆出现新危 机②阿古柏侵略 新疆③俄国趁机 出兵
爱国力量
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史实
中国共产党
①九一八后立即发表抗日宣言; ② 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 ③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东北军民 组织抗日义勇军--→ 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⑴蔡廷锴蒋光鼐率十九路军淞沪抗战迫使日军三易主帅。 ⑵长城抗战——①安德馨营山海关殉国;②二十九军宋哲元部
总的趋势:削弱相权与将权,强化皇权
(二)地方行政制度沿袭与变化(了解)

汉初
汉中后期
(郡、县) (郡、国并行) (州、郡、县)


北宋
(州、县) (道·州县) (路·州县)
(藩镇)


(省、路、府、州、县) (布政司、府、县)

(省、道、府、县)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西汉
(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
运 动
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意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基础
中 成立条件(阶级、思想、组织、外部) 国 共 产 成立标志:中共一大(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党 成 立 中共二大(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过程

高中历史必修一历史期末复习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历史期末复习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历史期末复习课 件
汇报人: 202X-01-03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近代史 • 中国现代史 • 世界史
01
中国古代史
夏商西周时期
总结词
早期政治制度
详细描述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初创时期,主要形成了以宗法制和分封制 为核心的政治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
总结词
社会变革与思想活跃
中国现代史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探索时期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初步探索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 ,通过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 国确立。
初步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 索阶段,虽然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时期
01
改革开放的启动与深入
02
•·
03
04
改革开放的启动:十一届三中 全会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 放政策,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
阶段。
深入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面貌
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
新时代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 机遇和挑战。
发展目标: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推动经济 、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04
世界史
古代世界史
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
总结词
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详细描述
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中国战败后被迫与日本签订《 马关条约》。这一事件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戊戌变法是康有 为等维新派推动的一场政治改革运动,旨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