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厂安全知识
焦化工厂安全生产要点

焦化工厂安全生产要点焦化工厂是指以煤炭为主要原料进行作业的工厂,主要生产焦炭和各种化工产品。
由于焦化工艺涉及到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所以安全生产尤为重要。
以下是焦化工厂安全生产的要点:1.建设安全环境:焦化工厂必须建设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工厂场地和厂房,并配备相应的通风、消防、应急救援等设施设备。
同时,要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监测,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焦化工厂应制定全面的安全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包括火灾事故防控、危险品操作、应急处理等。
同时,要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3.管理危险品:焦化生产涉及到一些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所以要严格管理危险品的购买、存储、使用和出售。
员工必须接受相应的培训,了解危险品的属性、操作方法和应急措施。
4.加强火灾防控:焦化工厂易发生火灾事故,因此要加强火灾防控工作。
要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要加强对易燃物品的管理,防止其泄漏、堆积或过度储存;要加强对火源的控制,禁止在危险区域使用明火,确保用火单位的用火安全。
5.安全生产责任制:焦化工厂应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作用,形成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
6.建立风险评估制度:焦化工厂应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对工艺流程、设备设施、操作作业等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控制。
8.加强应急管理:焦化工厂应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组织制定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要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提供必要的救援物资。
综上所述,焦化工厂的安全生产要点包括:建设安全环境、加强安全培训、管理危险品、加强火灾防控、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加强巡查和检修、加强应急管理。
只有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确保焦化工厂的安全生产,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焦化厂安全知识

焦化厂安全知识焦化生产以洗精煤为主要原料,经过焦炉高温干馏和有关的化工过程处理后,生产出不同粒度的焦炭、煤气和多种化学产品;其中焦炭占总产量的75%左右,而且主要是大于25毫米粒度的冶金焦;焦化生产的化学产品,其品种随各厂综合利用和加工深度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综合利用较差的焦化厂,只开发几种或10多种;综合利用较好的焦化厂,可开发40~50种;全国焦化厂产品品种可达100余种,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染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轻、化工业以及国防工业等部门;焦化厂各车间随着生产工艺的不同,事故性质也明显的不同;备煤车间以皮带运输机事故和煤埋窒息为主,炼焦车间以机械、车辆伤害、高温、烟、尘为主,而回收、精苯、焦油等化学车间则以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为主;所以各车间的安全防护措施各有其侧重点;皮带运输机事故的预防焦化厂皮带运输机是运输煤、焦炭的主要工具之一;皮带机在运转中容易发生打滑、跑偏、皮带撕裂、漏斗堵塞等事故,在处理故障和清扫时发生绞人事故的情况也不少;预防措施①采用触线紧急刹车检测装置;一旦皮带工触及皮带触线,皮带机迅速停止运转,防止将人绞入皮带;②采用皮带跑偏检测、调整装置;它能检测皮带的跑偏程度,当接收到电气控制系统的驱动信号时,能调整皮带逆着跑偏方向运动,以消除皮带跑偏;③采用打滑检测,调整装置;其作用是在皮带机尾轮转速降到额定转速的85%以下时,发出打滑自动调整信号;接收到电气控制系统的驱动信号,能将松香蜡打到皮带机头轮上,以增加摩擦力,从而消除皮带打滑现象;④采用防撕裂检测装置;当发生皮带撕裂,可立即停车;⑤防止漏斗堵塞;当物料装满至一定位置时,振打机构开始工作;将物料振下;⑥皮带机清扫、检修等作业,应在皮带机停止运转的情况下进行;煤埋窒息事故的预防国内焦化厂所有贮煤槽的漏嘴都设计成倒圆锥形或倒角锥形,其横截面积收缩率越来越大,往往使煤在其中流动受阻;如果煤因潮湿而流动粘性较大,槽中的煤只有中心的筒形部分能够流动,有时甚至完全棚住不下,采用各种方式振动,也无济于事;流动受阻的这部分煤,常因过期变质而不适合炼焦使用,因此必须用人工进行处理,往往就在处理过程中,人员被塌下的煤埋住以致窒息死亡;近年来,贮槽漏嘴的几何形状,已由原来的圆锥、角锥形改为双曲线形;这样,煤流动的截面收缩率虽然没有改变,但减少了煤流阻力,使槽内煤流情况大为改善,也就不再需要人工清扫处理,从而基本杜绝煤埋窒息事故;如果偶尔还需对贮煤槽进行人工清扫,下槽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并有专人监护,清扫时禁止在悬煤下探煤;焦炉高温的防护炼焦炉是一个内部温度达1300~1350℃的大型高温窑炉,表面散热量较大;特别是炉顶和机焦侧操作平台等处,操作工人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必须在近距离1~2米面对大面积的高温焦炭达1100~1200℃或炉墙的辐射下进行作业;对于高温环境的防护,近年来开发了一些新技术,主要有:①隔热炉盖,夏季可使炉盖表面温度降低120~140℃;②上升管气化冷却,可使上升这表面温度下降240℃左右;③新型隔热材料,如废气盘、蓄热室封墙等新近还有硅酸铝纤维隔热;以上这些措施,不但降低对人体的危害,而且可收到节能效果;焦炉烟、尘的防治焦化厂的烟尘和粉尘绝大部分来自炼焦炉;炼焦炉装煤时,煤与高温炉墙接触后立即分解产生黄色烟尘从装煤口和装煤车煤斗、上升管、桥管接头、大小炉门等处冒出;据资料记载,每生产1吨焦炭约排出6千克左右的烟尘;目前治理烟尘、粉尘的措施①在焦侧安装巨大抽尘系统,比较彻底地解决推焦的粉尘问题;②采用干法熄焦,由于熄焦是在密闭系统中由循环惰性气体冷却焦炭,系统内部与大气隔绝,所以也可大大减少粉尘的散发;③采用除尘熄焦塔,在传统的湿法熄焦塔中设置粉尘捕集器,使熄焦带出的粉尘减少60~70%;④利用高压氨水无烟装煤,替代过去的蒸汽喷射无烟装煤;由于大部分焦化厂的蒸汽压力无法保证,不能发挥无烟装煤作用,改用高压氨水后,喷射压力有了保证,而且效果比蒸汽为佳;在双集气管的条件下,装煤时几乎可以完全不冒烟;火灾和爆炸的预防在焦化厂回收车间、精苯车间和焦油车间,加工生产大量易燃可燃液体,其中有些属于一级易燃液体,如粗苯、苯初馏分、苯、甲苯、二甲苯和吡啶等,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就可能酿成毁灭性的事故;所以必须有完备的防火防爆措施;主要的防范措施有:①严格划分动火区与防火区;防火区严禁烟火,包括每个人的防火;禁止任何人携带火种进入防火区,禁止穿、带、使用可能产生火花的衣服、鞋和工具;非经特殊批准并采取特殊防范措施,不准在防火区进行动火检修作业;防火区应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有关设备管道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②严防泄漏和气体散发;一级易燃液体或温度高于闪点的易燃、可燃液体,其液面上的空气本身就是爆炸性混合物;为防止产生这种混合物逸散,必须对易燃、可燃液体贮槽进行定期检查;输送泵及管道均应严密不漏;各贮槽或生产装置的放散管,应装置阻火器;③要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大中型焦化厂一般设有专门消防站和泡沫站;中毒的预防焦化厂使用、处理和生产的物料,不但易燃易爆,而且容易引起中毒事故;其主要毒物有一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酚、沥青、氰化氢和硫化氢等;防止中毒的措施主要是防止毒物泄漏;进入有毒物质的容器、设备和管线等内部检修,必须首先对其进行彻底清洗,并经取样分析,确认内部空气符合车间空气容许浓度后,才可进行工作;肺癌的预防煤高温干馏时生成大量的稠环化合物可使人致癌,其3,4-苯并茈是公认的强致癌物质;国际公认的癌症高发地区的癌症发病率为10万分之5,而焦化厂的癌症发病率为10万分之167至227;其中最严重的是沥青焦炉工人,癌症发病率高达10万分之560;在各种癌症中以肺癌最多;中国现已确定焦炉工人肺癌为职业病;预防肺癌的关键是防止烟尘的散发以及减少人与烟尘接触的机会;消灭烟尘,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操作是根本途径;焊接职业防护在焊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有害烟尘、弧光辐射、高频电磁场等,都有可能使焊工发生尘肺、慢性中毒、血液疾病、电光眼病和皮肤病等职业病,严重地危害着焊工及有关生产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下面介绍几种主要危害及防护办法;焊接的辐射危害有:可见强光、不可见红外线和紫外线等,除电子束焊接会产生X射线外,其它焊接作业不会生产影响生殖机能一类的辐射线;气焊和电焊时可用护目玻璃,减弱电弧光的刺目和过滤紫外线和红外线;氮弧焊时,弧光最强,辐射强度也最大,紫外线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臭氧,工作时除要带护目眼镜外,还应戴口罩、面罩,穿戴好防护手套、脚盖、帆布工作服;焊接过程中,由于高温使焊接部位的金属、焊条药皮、污垢、油漆等、蒸发或燃烧,形成烟雾状的蒸汽,粉尘,会引起中毒;有色金属的烟雾,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如人体吸入这些烟雾后会引起锰中毒;因此在焊接时必须采用有效措施,如戴口罩、装通风或吸尘设备等;采用低尘少害的焊条;采用自动焊代替手工焊;高频电磁场是高频振荡器产生的,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为150kHZ~260kHZ,电压为2000V~3000V,以帮助引燃电弧;高频电磁场会使人头晕、疲乏;应采取如下防护措施:减少高频电磁场的作用时间,引燃电弧后立即切断高频电源,焊炬和焊接电缆用金属编织线屏蔽;焊件接地;焊接车间的噪声主要是等离子喷涂与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它的大小取决于不同的气体流量、气体性质、场地情况及焊枪喷嘴的口径;这类噪声大多数都在100dB 以上;1、高频电磁辐射高频电磁辐射是伴随着氩弧焊接和等离子焊接的扩大应用产生的;当等离子焊和氩弧焊采用高频振荡器引弧时,振荡器要产生强烈的高频振荡,击穿钍钨极与喷嘴之间的空气隙,引燃等离子弧;另外,又有一部分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辐射,形成了高频电磁场,对局部环境造成污染;高频电磁辐射强度取决于高频设备的输出功率、高频设备的工作频率、高频振荡器的距离、设备以及传输线路有无屏蔽;2、光辐射在各种焊接工艺中,特别是各种明弧焊、保护不好的隐弧焊以及处于造渣阶段的电渣焊,都要产生外露电弧,形成光辐射;光辐射的强度取决于以下因素: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方法,距施焊点的距离以及相对位置,防护方法;3、焊接车间污染对操作者的危害焊接职业病的发生是各种焊接污染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焊工职业病包括焊工尘肺、锰中毒、氟中毒、金属烟热及电光性眼炎等;其中化学污染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的医学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胸闷、气短以及有时咯血;物理污染的医学临床表现则多种多样;噪声可导致操作者烦躁、头痛;高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主要作用为神经衰弱综合症,例如头昏、头痛、乏力、心悸、消瘦、脱发等;焊接过程中光辐射会导致电光性眼炎的发生,轻者眼部不适、有异物感,重者眼部有烧灼感和剧痛;焊工职业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焊接烟尘和气体的浓度与性质及其污染程度,焊工接触有害污染的机会和持续时间,焊工个体体质与个人防护状况,焊工所处生产环境的优劣以及各种有害因素的相互作用;只有在焊工作业环境很差或缺乏劳动保护情况下长期作业,才有引起职业病的可能;4、焊接车间污染的防范、治理及发展方向预防焊接车间污染的3条途径是污染源的控制、传播途径的治理、个人防护;污染源的控制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各污染种类和数量取决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操作者的技术能力;生产工艺的优化选择不同的焊接工艺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有很大的区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选用成熟的隐弧焊代替明弧焊,可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设备的改进在生产工艺确定的前提下,应选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应采用低尘低毒焊条,以降低烟尘浓度和毒性;在选购新设备时,应注重设备的环保性能,多选用配有净化部件的一体化设备;提高操作者技术水平高水平的焊接工人在焊接过程中能够熟练、灵活地执行操作规章,如不断观察焊条烘干程度、焊条倾斜角度、焊条长短及焊件位置情况,并作出相应的技术调整;与非熟练工相比,发尘量减少20%以上,焊接速度快10%,且焊接质量好;传播途径治理焊接烟尘及有害气体的控制焊接烟尘及有害气体的治理在传播途径上的控制方式有2种:全面通风和局部排风;全面通风也称稀释通风,它是用清洁空气稀释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使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不超过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同时不断地将污染空气排至室外或收集净化;全面通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2种方式3;在国外,对于户外焊接作业或敞开的空间焊接,一般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对于室内作业通常采用机械通风方式;通过安装在墙上或天花板上的轴流风机,把车间内焊烟排出室外,或者经过净化器净化后在车间内循环使用,达到使车间烟尘浓度降低的目的;循环被净化的空气,解决了车间内的能量损失,此种方式在国外普遍采用;局部排风是对局部气流进行治理,使局部工作地点不受有害物的污染,保持良好的空气环境;一般局部排风机组由集气罩、风管、净化系统和风机4部分组成;局部排风按集气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式局部排风系统和移动式局部排风系统;固定式局部排风系统主要用于操作地点和工人操作方式固定的大型焊接生产车间,可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性固定集气罩的位置;移动式局部排风系统工作状态相对灵活,可根据不同的工况,采用不同的工作姿态,保证处理效率及操作人员的便利;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的净化系统通常采用袋式或静电除尘与吸附剂相结合的净化方式,处理效率高、工作状态稳定;噪声控制焊接车间的噪声主要为反射声;因此,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车间内的墙壁上布置吸声材料;在空间布置吸声体,可降低噪声30dB左右;高频电磁辐射控制施焊工作应当保证工件接地良好;同时加强通风降温,控制作业场所的温度和湿度;光辐射的控制焊接工位应设置防护屏,防护屏多为灰色或黑色;车间墙体表面采用吸收材料装饰;以上2项措施均可起到减少弧光的反射、保护操作者眼睛健康的作用;个人防护在一些特定的场所如水下、高空中、罐中或船仓中进行焊接工作时,由于受到场所的限制,整体防护难以实现,这时,个人防护成为主要的防护措施;个人防护用品根据各种危害因素的特点设计,针对性强、种类多,如面罩、头盔、防护眼镜、安全帽、耳罩、口罩等;焊接车间的污染种类多,应从污染源、传播途径、个人防护3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污染的治理应结合车间工位的具体情况制定方案,不能脱离实际,影响正常的生产操作;治理方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各种污染的治理方式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设计采用一体化设备、设施,从而达到减少场地占用、节约投资的目的;电弧焊接时,焊条的焊芯、药皮和金属母材在电弧高温下熔化、蒸发、氧化、凝集,产生大量金用氧化物及其他物质的烟尘;长期吸入可引起焊工尘肺,吸入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还可引起金用烟尘热;氧化锰是电焊烟尘中的重要毒物,长期高浓度吸入可引起慢性锰中毒;焊接时弧区周围还会形成多种有害气体,可产生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是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最高;焊接电弧是一种很强的光源,能产生中、短波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在引弧的瞬间2——3秒有高频电磁场存在;等离子喷焊可产生90——123分贝的强噪声;非熔化极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使用钛钨棒电极,能放出α、β、Υ三种射线;氨知识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为了促进对液氨危害和处置措施的了解,本文特介绍液氨的理化特性、中毒处置、泄漏处置和燃烧爆炸处置4个方面的基础知识;一、氨的理化性质分子式:NH3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分子量:液氨相对密度水=1:25℃CAS编号:7664-41-7自燃点:℃熔点℃:爆炸极限:16%~25%沸点℃:1%水溶液PH值:蒸气压:882kPa20℃二、中毒处置一毒性及中毒机理液氨人类经口TDLo:ml/kg液氨人类吸入LCLo:5000ppm/5m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二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1.吸入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1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3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2.皮肤和眼睛接触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三急救措施1.清除污染如果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激症状,则不需要清除污染;假如接触的是液氨,并且衣服已被污染,应将衣服脱下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如果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以上;如在冲洗时发生眼睑痉挛,应慢慢滴入1~2滴%奥布卡因,继续充分冲洗;如患者戴有隐形眼镜,又容易取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的话,应取下隐形眼镜;应对接触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冲洗皮肤和头发时要注意保护眼睛;2.病人复苏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出污染区,对病人进行复苏三步法气道、呼吸、循环:气道: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呼吸:检查病人是否呼吸,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循环:检查脉搏,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3.初步治疗氨中毒无特效解毒药,应采用支持治疗;如果接触浓度≥500ppm,并出现眼刺激、肺水肿的症状,则推荐采取以下措施:先喷5次地塞米松用定量吸入器,然后每5分钟喷两次,直至到达医院急症室为止;如果接触浓度≥1500ppm,应建立静脉通路,并静脉注射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或等量类固醇;注意:在临床对照研究中,皮质类固醇的作用尚未证实;对氨吸入者,应给湿化空气或氧气;如有缺氧症状,应给湿化氧气;如果呼吸窘迫,应考虑进行气管插管;当病人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如条件许可,应施行环甲状软骨切开术;对有支气管痉挛的病人,可给支气管扩张剂喷雾,如叔丁喘宁;如皮肤接触氨,会引起化学烧伤,可按热烧伤处理:适当补液,给止痛剂,维持体温,用消毒垫或清洁床单覆盖伤面;如果皮肤接触高压液氨,要注意冻伤;误服者给饮牛奶,有腐蚀症状时忌洗胃;眼污染后立即用流动清水或凉开水冲洗至少10分钟;皮肤污染时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30分钟;三、泄漏处置1.少量泄漏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2.大量泄漏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泄漏处置人员应穿全身防护服,戴呼吸设备;消除附近火源;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道,增强通风;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要喷雾状水,以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的流向,但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受限空间;清洗以后,在储存和再使用前要将所有的保护性服装和设备洗消;四、燃烧爆炸处置1.燃烧爆炸特性常温下氨是一种可燃气体,但较难点燃;爆炸极限为16%~25%,最易引燃浓度为1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时的浓度为%;2.火灾处理措施在贮存及运输使用过程中,如发生火灾应采取以下措施:1报警:迅速向当地119消防、政府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2隔离、疏散、转移遇险人员到安全区域,建立500米左右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并迅速撤离无关人员;3消防人员进入火场前,应穿着防化服,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氨气易穿透衣物,且易溶于水,消防人员要注意对人体排汗量大的部位,如生殖器官、腋下、肛门等部位的防护;4小火灾时用干粉或CO2灭火器,大火灾时用水幕、雾状水或常规泡沫;5储罐火灾时,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6切勿直接对泄漏口或安全阀门喷水,防止产生冻结;7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变色时应尽快撤离,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甲苯知识甲苯; Toluene; Methylbenzene; CAS:108-88-3理化性质无色有折射力的易挥发的液体,气味似苯;分子式C7-H8;分子量;相对密度20/4℃;熔点。
焦化厂安全基本要求

焦化厂安全基本要求焦化厂是一种常见的重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焦炭和煤气等产品。
由于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各种危险品和高温高压设备,焦化厂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防火安全、化学品管理、工艺装备安全等方面,介绍焦化厂的安全基本要求。
一、防火安全1. 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焦化厂应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泵、水池、消防报警系统等。
各类消防设施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 严格控制明火:焦化厂严禁在生产区域和储存区域使用明火,尽量使用无火源设备。
对于需要使用明火进行作业的情况,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如设置防火屏障等。
3. 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焦化厂应定期组织消防演练,以提高员工应急处理火灾的能力和自救逃生技能。
二、化学品管理1. 建立完善的化学品管理制度:焦化厂应建立化学品管理制度,明确化学品的购买、使用、储存、处置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储存设施:焦化厂应建立化学品储存设施的台账,定期检查和维护储存设施的完好性,确保化学品储存的安全性。
3. 加强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焦化厂应建立完善的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应急处理措施,提高应急处理的效果。
三、工艺装备安全1. 及时维护和检修设备:焦化厂应定期对工艺装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焦化厂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确保工艺装备的安全运行。
3. 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焦化厂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工艺装备安全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四、环境保护1. 合规排放废气和废水:焦化厂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合规排放废气和废水。
对于产生的废气和废水要经过适当的处理和排放。
2. 定期检查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焦化厂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处理废气废水。
3. 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焦化厂应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焦化厂消防安全知识

焦化厂消防安全知识焦化厂是一种炼焦企业,主要生产炼焦煤,雾化煤,焦油等产品。
由于焦化生产过程中有很高的温度和压力,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因此焦化厂的消防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焦化厂的消防安全知识。
一、焦化厂火灾的危害性焦化厂火灾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伤亡:焦化厂是一个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一旦发生火灾,人员逃生困难,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2.物质财产损失:焦化厂的设备和原材料非常昂贵,一旦发生火灾,设备和原材料都会被烧毁,造成巨大的物质财产损失。
3.环境污染:焦化厂的燃烧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一旦发生火灾,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进一步释放,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二、焦化厂火灾原因焦化厂火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故障:焦化厂的设备经常处于高温高压环境,长期使用容易出现老化、损坏等问题,一旦设备发生故障,就有可能引发火灾。
2.操作失误:焦化厂的生产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来操作,如果操作不当,就容易引起火灾。
3.电气原因:焦化厂中大量使用电气设备,如果电气设备漏电、短路、过载等问题,就有可能引发火灾。
4.火源接触:焦化厂中存在大量火源,如明火、高温设备等,如果火源接触易燃易爆物质,就容易引发火灾。
三、焦化厂消防设施为了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焦化厂必须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
焦化厂的消防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布局:焦化厂内应合理设置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以便及时进行灭火。
2.灭火器材:焦化厂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不同类型的灭火器用于灭火场所的不同,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3.消防水源:焦化厂应有充足的消防水源,水源要与设备、建筑物相对应,以保证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供水。
4.自动报警:焦化厂应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旦发生火灾,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以便进行紧急处理。
5.逃生通道:焦化厂的建筑物内应设置合适的逃生通道,通道宽度要满足人员疏散的需要,通道要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
焦化安全规程

焦化安全规程一、引言。
焦化是煤炭加工的重要环节,但同时也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
为了保障焦化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制定并严格执行焦化安全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对焦化安全规程进行详细说明,以期为焦化生产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二、人员安全。
1. 所有进入焦化生产区域的人员必须穿戴符合标准的防护装备,包括头盔、防护眼镜、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解开防护装备或私自更换。
2. 焦化生产区域内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
3.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严禁未经培训人员擅自进行操作。
4. 在紧急情况下,人员应迅速撤离现场,并按照预定的撤离路线有序撤离,不得擅自返回危险区域。
三、设备安全。
1. 所有焦化生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严禁带病运行。
2.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设备参数或操作方式。
3. 设备周围必须保持通道畅通,严禁堆放杂物,以确保设备运行时的安全操作空间。
4.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安全培训,了解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救援措施。
四、化学品安全。
1. 所有使用化学品的人员必须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危害以及安全操作规程,严禁私自调配或混用化学品。
2. 化学品的储存必须符合相关规定,禁止将化学品暴露在阳光下或高温环境中。
3. 化学品使用过程中必须穿戴防护装备,严禁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五、环境安全。
1. 焦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排放,严禁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2. 对于产生的固体废物,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严禁随意丢弃或倾倒。
六、紧急救援。
1. 焦化生产区域必须配备完善的紧急救援设施和装备,并定期进行演练,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2. 所有人员必须了解紧急救援的流程和方法,能够熟练使用紧急救援装备进行自救和互救。
七、结语。
焦化安全规程是保障焦化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只有严格执行规程,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焦化厂安全生产

焦化厂安全生产
焦化厂是以煤焦化为主要生产工艺的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焦炭、煤气和煤焦油等产品。
由于焦化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所以焦化厂的安全生产非常重要。
在焦化厂进行安全生产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对焦油气体的处理和利用。
焦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焦油气体,其中含有若干有毒有害物质。
焦化厂应建立焦油气体处理设施,如焦油气回收装置和焦油煤气净化设备,确保焦油气体的处理和利用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其次,要加强对焦炉安全的控制。
焦炉是焦化厂的核心设备,也是安全事故的高发区。
焦化厂应建立完善的焦炉检修和维护制度,定期对焦炉进行检查,确保焦炉的安全运行。
同时,要做好焦炉的排气系统和煤气爆炸防护设施的维护,确保爆炸事故的预防。
此外,要加强对煤炭的储存和运输的管理。
煤炭是焦化的原料,其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
焦化厂应建立健全的煤炭储存和运输管理制度,确保煤炭的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对煤炭的堆放和运输设施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最后,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焦化厂的安全生产离不开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焦化厂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员工要熟悉并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掌握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技能,
确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总之,焦化厂的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和方面。
只有加强对焦油气体处理和利用、焦炉安全控制、煤炭储存和运输管理以及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的管理,才能实现焦化厂的安全生产目标,确保员工和企业的安全。
焦化厂工艺及安全知识

焦化厂工艺及安全知识焦化厂工艺及安全知识有哪些焦化厂工艺及安全知识包括:1.焦化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焦化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选择及其布置、厂房建筑、工艺管道设计。
2.安全生产管理:包括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设施、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治理、危险源辨识与预防、应急预案等。
3.消防安全管理:包括消防组织及制度、消防设施、消防检查、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
4.职业病预防:包括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等。
5.应急预案演练:包括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应急预案演练实施、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评估等。
此外,焦化厂工艺及安全知识还包括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责任制等相关内容。
焦化厂工艺及安全知识包括哪些焦化厂工艺及安全知识包括:1.焦化生产工艺技术:焦化生产工艺技术包括焦化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煤的预处理、配煤、熄焦、焦化废水处理、气体净化、炉渣处理、装卸料、运输等。
2.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包括生产设备安全、安全设施、安全检查、事故处理、职业病防护等。
3.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作业指导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应急预案等。
4.安全标识:安全标识包括安全警示标识、安全标牌、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等。
5.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包括应急预案演练、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预案实施等。
6.职业病防护:职业病防护包括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病防护用品等。
7.消防安全:消防安全包括消防设施、消防器材、消防演练、火灾扑救等。
8.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包括废水处理、废气排放、噪声控制、固废处理等。
以上是焦化厂工艺及安全知识的主要内容。
焦化厂(煤化工企业)45个安全基础知识问答详解

焦化厂(煤化工企业)45个安全基础知识问答详解1、什么是安全?答:安全是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
2、什么是危险?答:广义的危险概念是指超出人的控制之外的某种潜在的环境条件,也就是指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性,狭义的危险是指一个系统存在的不安全的可能性及其程度。
3、什么是事故?答:事故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4、什么是危险源?答: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5、什么是事故隐患?答:事故隐患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6、什么是本质安全?答: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7、什么是安全生产?答:安全生产是指通过人-机-环境三者的和谐运作,使社会生产活动中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
8、什么是特种作业?答: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9、什么是触电事故?答:触电事故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使肌肉产生突然收缩效应,产生痉挛、疼痛、昏迷、心室颤动等。
给人体造成损伤甚至造成死亡。
10、什么是机械安全?答:机械安全有二层意思,一、是指机械设备本身应符合安全要求,二、是指机械设备的操作者在操作时应符合安全要求。
11、什么是点火源?答:点火源是指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12、部分警示标志13、从业人员享有的安全生产的权利是:(1)、有获得安全保障、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的权利。
(2)、有对危险因素和防范应急措施的知情权。
(3)、有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4)、有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权。
(5)、有在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的权利。
14、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是:(1)、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化厂安全知识焦化生产以洗精煤为主要原料,经过焦炉高温干馏和有关的化工过程处理后,生产出不同粒度的焦炭、煤气和多种化学产品。
其中焦炭占总产量的75%左右,而且主要是大于25毫米粒度的冶金焦。
焦化生产的化学产品,其品种随各厂综合利用和加工深度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
综合利用较差的焦化厂,只开发几种或10多种;综合利用较好的焦化厂,可开发40~50种。
全国焦化厂产品品种可达100余种,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染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轻、化工业以及国防工业等部门。
焦化厂各车间随着生产工艺的不同,事故性质也明显的不同。
备煤车间以皮带运输机事故和煤埋窒息为主,炼焦车间以机械、车辆伤害、高温、烟、尘为主,而回收、精苯、焦油等化学车间则以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为主。
所以各车间的安全防护措施各有其侧重点。
皮带运输机事故的预防焦化厂皮带运输机是运输煤、焦炭的主要工具之一。
皮带机在运转中容易发生打滑、跑偏、皮带撕裂、漏斗堵塞等事故,在处理故障和清扫时发生绞人事故的情况也不少。
预防措施①采用触线紧急刹车检测装置。
一旦皮带工触及皮带触线,皮带机迅速停止运转,防止将人绞入皮带;②采用皮带跑偏检测、调整装置。
它能检测皮带的跑偏程度,当接收到电气控制系统的驱动信号时,能调整皮带逆着跑偏方向运动,以消除皮带跑偏;③采用打滑检测,调整装置。
其作用是在皮带机尾轮转速降到额定转速的85%以下时,发出打滑自动调整信号;接收到电气控制系统的驱动信号,能将松香蜡打到皮带机头轮上,以增加摩擦力,从而消除皮带打滑现象;④采用防撕裂检测装置。
当发生皮带撕裂,可立即停车;⑤防止漏斗堵塞。
当物料装满至一定位置时,振打机构开始工作;将物料振下;⑥皮带机清扫、检修等作业,应在皮带机停止运转的情况下进行。
煤埋窒息事故的预防国内焦化厂所有贮煤槽的漏嘴都设计成倒圆锥形或倒角锥形,其横截面积收缩率越来越大,往往使煤在其中流动受阻。
如果煤因潮湿而流动粘性较大,槽中的煤只有中心的筒形部分能够流动,有时甚至完全棚住不下,采用各种方式振动,也无济于事。
流动受阻的这部分煤,常因过期变质而不适合炼焦使用,因此必须用人工进行处理,往往就在处理过程中,人员被塌下的煤埋住以致窒息死亡。
近年来,贮槽漏嘴的几何形状,已由原来的圆锥、角锥形改为双曲线形。
这样,煤流动的截面收缩率虽然没有改变,但减少了煤流阻力,使槽内煤流情况大为改善,也就不再需要人工清扫处理,从而基本杜绝煤埋窒息事故。
如果偶尔还需对贮煤槽进行人工清扫,下槽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并有专人监护,清扫时禁止在悬煤下探煤。
焦炉高温的防护炼焦炉是一个内部温度达1300~1350℃的大型高温窑炉,表面散热量较大。
特别是炉顶和机焦侧操作平台等处,操作工人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必须在近距离(1~2米)面对大面积的高温焦炭(达1100~1200℃)或炉墙的辐射下进行作业。
对于高温环境的防护,近年来开发了一些新技术,主要有:①隔热炉盖,夏季可使炉盖表面温度降低120~140℃;②上升管气化冷却,可使上升这表面温度下降240℃左右;③新型隔热材料,如废气盘、蓄热室封墙等新近还有硅酸铝纤维隔热。
以上这些措施,不但降低对人体的危害,而且可收到节能效果。
焦炉烟、尘的防治焦化厂的烟尘和粉尘绝大部分来自炼焦炉。
炼焦炉装煤时,煤与高温炉墙接触后立即分解产生黄色烟尘从装煤口和装煤车煤斗、上升管、桥管接头、大小炉门等处冒出。
据资料记载,每生产1吨焦炭约排出6千克左右的烟尘。
目前治理烟尘、粉尘的措施①在焦侧安装巨大抽尘系统,比较彻底地解决推焦的粉尘问题;②采用干法熄焦,由于熄焦是在密闭系统中由循环惰性气体冷却焦炭,系统内部与大气隔绝,所以也可大大减少粉尘的散发;③采用除尘熄焦塔,在传统的湿法熄焦塔中设置粉尘捕集器,使熄焦带出的粉尘减少60~70%;④利用高压氨水无烟装煤,替代过去的蒸汽喷射无烟装煤。
由于大部分焦化厂的蒸汽压力无法保证,不能发挥无烟装煤作用,改用高压氨水后,喷射压力有了保证,而且效果比蒸汽为佳。
在双集气管的条件下,装煤时几乎可以完全不冒烟。
火灾和爆炸的预防在焦化厂回收车间、精苯车间和焦油车间,加工生产大量易燃可燃液体,其中有些属于一级易燃液体,如粗苯、苯初馏分、苯、甲苯、二甲苯和吡啶等,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就可能酿成毁灭性的事故。
所以必须有完备的防火防爆措施。
主要的防范措施有:①严格划分动火区与防火区。
防火区严禁烟火,包括每个人的防火。
禁止任何人携带火种进入防火区,禁止穿、带、使用可能产生火花的衣服、鞋和工具。
非经特殊批准并采取特殊防范措施,不准在防火区进行动火检修作业。
防火区应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有关设备管道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②严防泄漏和气体散发。
一级易燃液体或温度高于闪点的易燃、可燃液体,其液面上的空气本身就是爆炸性混合物。
为防止产生这种混合物逸散,必须对易燃、可燃液体贮槽进行定期检查;输送泵及管道均应严密不漏;各贮槽或生产装置的放散管,应装置阻火器;③要有完善的消防设施。
大中型焦化厂一般设有专门消防站和泡沫站。
中毒的预防焦化厂使用、处理和生产的物料,不但易燃易爆,而且容易引起中毒事故。
其主要毒物有一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酚、沥青、氰化氢和硫化氢等。
防止中毒的措施主要是防止毒物泄漏。
进入有毒物质的容器、设备和管线等内部检修,必须首先对其进行彻底清洗,并经取样分析,确认内部空气符合车间空气容许浓度后,才可进行工作。
肺癌的预防煤高温干馏时生成大量的稠环化合物可使人致癌,其3,4-苯并茈是公认的强致癌物质。
国际公认的癌症高发地区的癌症发病率为10万分之5,而焦化厂的癌症发病率为10万分之167至227。
其中最严重的是沥青焦炉工人,癌症发病率高达10万分之560。
在各种癌症中以肺癌最多。
中国现已确定焦炉工人肺癌为职业病。
预防肺癌的关键是防止烟尘的散发以及减少人与烟尘接触的机会。
消灭烟尘,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操作是根本途径。
焊接职业防护在焊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有害烟尘、弧光辐射、高频电磁场等,都有可能使焊工发生尘肺、慢性中毒、血液疾病、电光眼病和皮肤病等职业病,严重地危害着焊工及有关生产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危害及防护办法。
焊接的辐射危害有:可见强光、不可见红外线和紫外线等,除电子束焊接会产生X射线外,其它焊接作业不会生产影响生殖机能一类的辐射线。
气焊和电焊时可用护目玻璃,减弱电弧光的刺目和过滤紫外线和红外线。
氮弧焊时,弧光最强,辐射强度也最大,紫外线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臭氧,工作时除要带护目眼镜外,还应戴口罩、面罩,穿戴好防护手套、脚盖、帆布工作服。
焊接过程中,由于高温使焊接部位的金属、焊条药皮、污垢、油漆等、蒸发或燃烧,形成烟雾状的蒸汽,粉尘,会引起中毒。
有色金属的烟雾,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如人体吸入这些烟雾后会引起锰中毒。
因此在焊接时必须采用有效措施,如戴口罩、装通风或吸尘设备等;采用低尘少害的焊条;采用自动焊代替手工焊。
高频电磁场是高频振荡器产生的,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为150kHZ~260kHZ,电压为2000V~3000V,以帮助引燃电弧。
高频电磁场会使人头晕、疲乏。
应采取如下防护措施:减少高频电磁场的作用时间,引燃电弧后立即切断高频电源,焊炬和焊接电缆用金属编织线屏蔽;焊件接地。
焊接车间的噪声主要是等离子喷涂与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
它的大小取决于不同的气体流量、气体性质、场地情况及焊枪喷嘴的口径。
这类噪声大多数都在100dB以上。
1、高频电磁辐射高频电磁辐射是伴随着氩弧焊接和等离子焊接的扩大应用产生的。
当等离子焊和氩弧焊采用高频振荡器引弧时,振荡器要产生强烈的高频振荡,击穿钍钨极与喷嘴之间的空气隙,引燃等离子弧。
另外,又有一部分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辐射,形成了高频电磁场,对局部环境造成污染。
高频电磁辐射强度取决于高频设备的输出功率、高频设备的工作频率、高频振荡器的距离、设备以及传输线路有无屏蔽。
2、光辐射在各种焊接工艺中,特别是各种明弧焊、保护不好的隐弧焊以及处于造渣阶段的电渣焊,都要产生外露电弧,形成光辐射。
光辐射的强度取决于以下因素: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方法,距施焊点的距离以及相对位置,防护方法。
3、焊接车间污染对操作者的危害焊接职业病的发生是各种焊接污染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焊工职业病包括焊工尘肺、锰中毒、氟中毒、金属烟热及电光性眼炎等。
其中化学污染(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的医学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胸闷、气短以及有时咯血。
物理污染的医学临床表现则多种多样。
噪声可导致操作者烦躁、头痛;高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主要作用为神经衰弱综合症,例如头昏、头痛、乏力、心悸、消瘦、脱发等;焊接过程中光辐射会导致电光性眼炎的发生,轻者眼部不适、有异物感,重者眼部有烧灼感和剧痛。
焊工职业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焊接烟尘和气体的浓度与性质及其污染程度,焊工接触有害污染的机会和持续时间,焊工个体体质与个人防护状况,焊工所处生产环境的优劣以及各种有害因素的相互作用。
只有在焊工作业环境很差或缺乏劳动保护情况下长期作业,才有引起职业病的可能。
4、焊接车间污染的防范、治理及发展方向预防焊接车间污染的3条途径是污染源的控制、传播途径的治理、个人防护。
4.1 污染源的控制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各污染种类和数量取决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操作者的技术能力。
4.1.1 生产工艺的优化选择不同的焊接工艺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有很大的区别。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选用成熟的隐弧焊代替明弧焊,可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4.1.2 设备的改进在生产工艺确定的前提下,应选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
应采用低尘低毒焊条,以降低烟尘浓度和毒性。
在选购新设备时,应注重设备的环保性能,多选用配有净化部件的一体化设备。
4.1.3 提高操作者技术水平高水平的焊接工人在焊接过程中能够熟练、灵活地执行操作规章,如不断观察焊条烘干程度、焊条倾斜角度、焊条长短及焊件位置情况,并作出相应的技术调整。
与非熟练工相比,发尘量减少20%以上,焊接速度快10%,且焊接质量好。
4.2 传播途径治理4.2.1 焊接烟尘及有害气体的控制焊接烟尘及有害气体的治理在传播途径上的控制方式有2种:全面通风和局部排风。
全面通风也称稀释通风,它是用清洁空气稀释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使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不超过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同时不断地将污染空气排至室外或收集净化。
全面通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2种方式[3]。
在国外,对于户外焊接作业或敞开的空间焊接,一般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对于室内作业通常采用机械通风方式。
通过安装在墙上或天花板上的轴流风机,把车间内焊烟排出室外,或者经过净化器净化后在车间内循环使用,达到使车间烟尘浓度降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