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训练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完整版)修改病句专项练习附答案

中考语文(完整版)修改病句专项练习附答案一、初中语文试卷修改病句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担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内hán。
在战争年代,不畏枪林弹雨,流血牺牲,是一种担当;在和平年代,做好本职工作,竭尽才智,也是一种担当。
在今天这个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担当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当代中国青年幸运的是,没有屈原时代“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窘境,也没有李白时代“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喟叹,我们的青春年华正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面临着难得的人生________(A.遭遇B.际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广大青年铺就了前进道路,提供了纵横驰骋的平台。
广大青年应该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不断提升自我,担当时代重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hán窘境内________(2)从第②段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空格(只填序号)。
我们的青春年华正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面临着难得的人生________(A.遭遇B.际遇)。
(3)写出第②段中“平台”一词在文段中的意思。
(4)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2.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
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固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
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3.下面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①给自己一个希望,就能活出一份精彩,命运之神青睐的是勇于进取、勇于拼搏。
②近年来,我省各中小学逐步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4.修改下面病句。
(1)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初中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训练及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改病句1.下面语段中,画线的①②两句中存在语病,第③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一一加以改正。
①太阳太热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
②我预料这几年国外,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
③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
【答案】①“热烈”改为“强烈”;②将“这几年”与“国外”位置互换,或在“国外”的后面加上“的生活”;③最后一个逗号改为顿号,因为此句中标点的层次为:①分号,②逗号,③顿号。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语病修改和标点符号用法的考查。
第一处用词不当,太阳光不能是“热烈”而应该改为“强烈”;第二句中“ 这几天”与“国外”位置颠倒,应该互换,语序不当,或者在“国外”的后面加上“的生活”。
成分残缺。
第三处中的“安慰你”和“鼓励你”是并列关系的短语,中间应该用顿号。
【点评】本题是对修改病句和标点符号用法的考查。
分清病句的几种常见的类型和搞清标点符号使用规则是做此类题目的关键。
2.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与发达地区相比,①重庆中小学生存在矮个多、胖墩多、近视眼多等。
挑食、偏食,②形成了一部分学生营养摄入不足,不利于长高。
而过多的食用高油、高热和高糖食品,会让无法消耗的能量转化成脂肪,积蓄在体内,形成“胖墩”身材。
学生近视眼越来越多,一方面与他们的胡萝卜素、维生素等缺乏有关,另一方面,课业负担和娱乐负担造成用眼过度,③影响危害了视力健康。
④有关部门已专门对这一现状进行研究和调查,并寻找相应对策。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________。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3)第③处词语赘余,应删去________。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________。
【答案】(1)特征(2)形成;导致(3)影响(4)调查和研究【解析】【分析】(1)因为题干中有提示,所以相对来讲,降低了修改的难度。
【精品】中考 语文 修改病句训练试题含答案

【精品】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训练试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改病句1.下面这段文字的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今年4月15日起,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②征集活动将连续举行5届,每届评出10首歌曲进入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候选歌曲。
③这些候选歌曲广泛经过各界群众传唱,最终确定一首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歌曲,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歌。
【答案】①介词不当,“在”改为“从”,或删去“在”;②搭配不当,“进入”改为“作为”;③词序不当,“广泛”移至“传唱”前,或删去“广泛”【解析】【分析】本题是对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考查。
要仔细阅读每一个句子,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辨析病句的几种方法,先找出有语病的句子,再把它改正过来。
本题有三处错误:①介词不当,“在”改为“从”,或删去“在”;②搭配不当,“进入”改为“作为”;③词序不当,“广泛”移至“传唱”前,或删去“广泛”。
【点评】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
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2.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
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
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1)第②句修改意见:________;(2)第③句修改意见:________。
【答案】(1)把“搭建”改为“提供”(把“搭建”改为“提供”,在“一个平台”前加“搭建了”)(2)把“运用语文”和“学习语文”互换位置【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改病句1.下面文段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病句的序号改正。
①倡导环保理念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得到了我市市民的积极响应。
②有的市民指出了一些浪费资源的不良现象,③同时呼吁人们良好的节能习惯。
【答案】序号:③改正:成分残缺,缺少谓语,在“良好”前加“养成”或“培养”。
【解析】【分析】序号:③改正:成分残缺,缺少谓语,在“良好”前加“养成”或“培养”。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
修改病句不仅要求发现问题,更要求作出相应的修改。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尤其是在选择题时,不能满足于找出病因,而且要进行修改,多加练习。
2.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读书是年轻人心智培养、性格创造、人生引导的重要途径。
②阅读电子书也好,阅读纸质书也罢,尽管形式不同,但可以殊途同归,关键是要被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
③我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电子阅读的兴起,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
④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年轻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
(2)第②处结构混乱,应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
(3)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后加上________。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与________互换位置。
【答案】(1)创造;塑造(2)被;把(3)补充;的目的(4)全社会;学校【解析】【分析】⑴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
“性格创造”搭配不当,也属用词错误。
初中中考 语文 修改病句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

初中中考语文修改病句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改病句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①读书是长期的一个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
②因此,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
③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2)第③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答案】(1)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
(2)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①句语序不当,应该把“一个”放在“是”的后面,改为“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
(2)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掌握和运用情况。
第③句中句号的位置有误,应该放在引号的里边。
故答案为:⑴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
⑵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⑵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作文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和书写位置,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2.下面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修改。
①《水浒》生动地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②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答案】①在结尾加上“的过程”。
②删掉“过于”。
【解析】【分析】①残缺宾语。
改为“《水浒》生动地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过程”。
②语意重复。
溺爱:对自己的孩子过分宠爱。
改为“父母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新初中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训练及答案

新初中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改病句1.下面文字有三处语病,请找出两处并修改。
①五十年前,雷锋以其平凡的人生实践,矗立起了人生价值的最高坐标。
②但市场经济大潮下滋生的个人主义、享乐之风不仅对助人为乐、奉献他人的价值观念遭受了极大冲击,③而且加重了当下伦理失范、首先滑坡,④以至于看见跌倒老人不扶,成为当下中国道德选择的难题!【答案】第②句;将“对”改为“使”(或将“遭受”改为“造成”);第③句;在“滑坡”后加“的程度”;第④句;在“不扶”前加“扶”(或“扶还是”)【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病句的修改能力。
第②句用词不当,应根据句意表明的受动与使动关系更换词语;第③句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应根据句意添加;第④句自相矛盾,既然是“难题”就应该是面临两难的选择性问题,因此应将“不扶”改为具有选择关系的“扶不扶”。
【点评】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
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A这段时间,从业界到社会大众,一些围绕企业的“缺芯少魂”之痛深入思考。
现实警示我们,无论一家企业规模有多大,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就会掌握在别人手里。
B一个国家的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一定得靠自力更生。
信息技术是目前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
近年来,我国在信息技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没有完全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瓶颈制约。
C面对现实,我们既不可夜郎自大,而不能妄自菲薄。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说到底要靠我们自己奋发有为,加速打造“中国芯”,以自主创新重塑技术格局。
①画线句A存在语序不当的语病,应该把“________”与“________”互换位置。
新部编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

新部编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改病句1.下面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作横线上。
①为丰富课余生活,学校请来有教学经验的一位我国年轻钢琴家为同学们作报告。
②李代沫因吸毒入狱,他不仅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而且他的粉丝对此也深表遗憾。
【答案】①为丰富课余生活,学校请来我国一位有教学经验的年轻钢琴家为同学们做报告。
②李代沫因吸毒入狱,不仅他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而且他的粉丝对此也深表遗憾。
【解析】【分析】①语序不当,多重定语语序不当,应该为“为丰富课余生活,学校请来我国一位有教学经验的年轻钢琴家为同学们做报告”;②语序不当,这里关联词连接词的两个句子的主语不一样,“他”应该在“不仅”的后面。
答案:①为丰富课余生活,学校请来我国一位有教学经验的年轻钢琴家为同学们做报告。
②李代沫因吸毒入狱,不仅他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而且他的粉丝对此也深表遗憾。
【点评】此题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
句子一般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成分残缺一般主要表现在主、谓、宾和修饰成分的残缺。
句子成分赘余,指句子中出现了表达相同意思,起相同作用的成分或不必要的成分。
一组关联词后面的是同一主语,则主语位于第一个关联词前;不是同一主语,则主语分别位于关联词后。
多重定语的顺序:领属性定语、数量短语、动宾短语、形容词短语、名词短语。
2.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②古人写信,内容包罗万象,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
③在书信中,人们议论时政、品尝诗文、训诫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讨论物价等等。
④所以,书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
(1)第①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与________互换位置。
(2)第②处结构混乱,应将________删去。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________把改为________。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改病句训练试题及解析

新部编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训练试题及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改病句1.下面语段存在语病,请按要求改正。
①当我们骑马越过崇山峻岭驶向阿根廷一侧的时候,在参天大树形成的绿色拱顶下碰上了一个障碍。
②那是一棵大树的根,③它阻断了我们的去路,比我们的坐骑还高。
④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动用了斧子,才得以通过。
【答案】第①句;改法:把“当我们”改为“我们在”,或者在“在参天”或“碰上了”,前面加上“我们”。
第③句;改法:把“比我们的坐骑还高”放在“阻断了我们的去路”前面。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病句修改的考查。
这里既有成分残缺的错误,(滥用介词,淹没了主语),也有语序不当造成的表达混乱。
明确病句种类并能进行辨析是中考的基本要求。
考生必须熟悉这类题目。
【点评】解答病句题的方法如下:1.语感审读法。
2.筋脉梳理法。
3.逻辑分析法。
4.造句类比法。
5.规律标志法。
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2.按要求修改下面的短文。
①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
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
而现在,《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②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地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愁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③ 在诗歌这种古老文字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
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训练试题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改病句1.为更好地了解民风民俗,传承传统文化,班级组织了“寻访端午习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观点论辩】现在,很多青少年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不感兴趣,却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
请就这一情况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2)【材料探究】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时至今日,人们仍在讨论该如何保护这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请根据提示修改下列材料。
【甲】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习俗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的原因,与目前的社会环境有关。
在丰富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方面,【乙】民间机构和媒体应通过举办各类活动,精心制作节目,让大家都来观看传统文化习俗。
还有学者认为,在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中融入端午元素,会产生多种积极影响:既能向大量外国游客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又能让国内游客在各地都感受到端午文化习俗的魅力。
而这一工作需由政府部门牵头,投入才会更有保障,文化精髓才不易被误解或歪曲,因而更容易形成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①【甲】处画线句子句式杂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3)【习俗联想】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
(只填序号)①银花火树开元夜②避恶遍插茱萸枝③几处笙歌留朗月④角粽投江祭诗魂元宵节:上联:________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端午节: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下联:________中秋节:上联:________下联:万家箫管乐中秋重阳节:上联:延年畅饮菊花酒下联:________【答案】(1)我们应当重视传统文化。
理由:①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充分展示了民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②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发扬;③有利于亲情、乡情、民族情感的培养;④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的凝聚力;⑤有利于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
(2)删掉“的原因”;观看;关注(3)①;④;③;②【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题虽然没有固定的答案,但也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观点要明确,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要围绕“文化传承”“民族凝聚力”等阐述理由;③语言要连贯、准确。
(2)【甲】主谓搭配不当,应将“的原因”删掉。
【乙】动宾搭配不当,可将“观看”改为“关注”。
(3)①元夜即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灯节;②“插茱萸”是重阳节习俗;③“朗月”写的是中秋节,因为中秋节有赏月习俗,④“吃粽子”是端午节习俗。
故答案为:即农历正月十五元夜,又称上元节、灯节故答案为:⑴我们应当重视传统文化。
理由:①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充分展示了民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②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发扬;③有利于亲情、乡情、民族情感的培养;④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的凝聚力;⑤有利于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
⑵删掉“的原因”;观看;关注⑶① ;④ ;③;②【点评】⑴本题考查表达观点的能力,其实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要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注意观点要鲜明,理由要充分,让人信服,语言准确、连贯。
⑵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语法角度、语感角度等。
语法角度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运用补法、删法和换法进行合理修改即可。
⑶本题考查对节日习俗的积累,属于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科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迹、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
当然也可从对联的角度进行分析。
2.下面一段文字有两处语病。
请先将病句找出来,然后进行修改。
①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②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③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答案】第②句有语病,修改意见:删掉“的过程”;第③句有语病,修改意见:删掉“能否”。
【解析】【分析】②搭配不当,“享受”和“过程”搭配不当,应删去“过程”,这样“享受”和“成果”就搭配恰当了。
③两面对一面,前面是“能否”是两个方面,后面只有一个方面,可删掉“能否”,这样前后就平衡了。
故答案为:第②句有语病,修改意见:删掉“的过程”;第③句有语病,修改意见:删掉“能否”。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病句类型的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国内第一套自主研发的高中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即将出版,预计今秋开学正式进入学校课堂,开展大规模新课程实验。
北京市通州、大兴全区以及海淀、丰台部分学校将使用这个版本的教材。
记者从国家级传统文化课题研究小组获悉,由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承担资源整合与编著工作的这套教材共有4册,供高中一、二年级使用。
高一学习《论语》、《孟子》,高二学习《大学·中庸》和《道德经》。
其中《道德经》为原文全本讲解,另外三册则是按主题归类讲解。
如《大学·中庸》一册,分为“慎独”“齐家”“格物致知”“中和”“为政”等章节。
这样的编排体例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入清晰地把握经典,也更能适应高中课堂实际教学的需要。
(1)将材料的内容,概括为一句话新闻。
(2)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1)首套国学高中教材今秋走进课堂,将原文全本讲解《道德经》。
(2)宾语残缺。
在“把握经典”后面添加“的思想内涵”。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病辨析修改能力。
一句话新闻要抓住新闻的导语部分,用什么人+做什么事的格式来回答。
(1)首套国学高中教材今秋走进课堂,将原文全本讲解《道德经》。
(2)宾语残缺。
在“把握经典”后面添加“的思想内涵”。
【点评】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4.指出下面病句的毛病并修改。
①中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②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③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④扬州市歌《茉莉花》具有鲜艳的地方色彩。
【答案】①“分享”与“苦恼”搭配不当,应改为“分担”;②“无时无刻”与“都”搭配不当,应将“都”改为“不”;③“生活水平”与“增强”搭配不当,应将“增强”改为“提高”;④“鲜艳”与“地方色彩”搭配不当,应改为“浓郁”。
【解析】【分析】本题是病句修改的考查。
首先要明白病句的类型有哪些,然后结合句子“诊断”出具体有什么语病,在此基础上来进行修改。
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
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
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找出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
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先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本题是对搭配不当类型的考查。
【点评】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在结构(搭配、多余残缺、语序、杂糅)、语意(歧义、自相矛盾、指代不明、不合逻辑)上的常见语病类型。
5.下段话中的四句话有语病或不得体,请加以改正。
感谢各位参加我13岁生日晚会。
①看见桌上放着的许多大家送来的生日礼物,②我不禁回忆起了从前的往事。
我尤其想起了我的同桌张晓波,③他是一个多么好的小胖墩啊!他为了帮助我学习数学,竟然放弃了参加奥赛的赛前训练。
在他的帮助下,④我在数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答案】①大家送来的许多生日礼物。
②回忆起从前的事。
③多么好的伙伴、多么好的同学等。
④我在数学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优异的成绩)。
【解析】【分析】本题是对病句的修改。
第一句语序混乱,第二句“回忆“与”往事“重复。
第三句称对方为”小胖墩“不得体。
第四句”巨大成就“用词不当。
【点评】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
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
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找出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
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先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6.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然后在其余三个有语病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加以修改。
A.沙尘暴从蒙古一些沙漠周边的退化草场和旱地刮起,途经河北,到达京津。
B.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冰雪消融,九寨沟的盎然生机又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C.考场内学生们沙沙地答着题,考场外家长们无时无刻都在期盼着自己的孩子满面春风地走出来。
D.看到一个个党员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忘我地工作,使我很受教育。
(1)没有语病的一句是________(2)________句应改为:________。
【答案】(1)A(2)B;“春天来了,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九寨沟的盎然生机又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C句应改为:“考场内学生们沙沙地答着题,考场外家长们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自己的孩子满面春风地走出来。
”D句应改为:“看到一个个党员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忘我地工作,我很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