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事例

合集下载

大学生创业成功故事10个

大学生创业成功故事10个
“你是学校的英雄!”
网上商城就是个大型的虚拟市场,只有深入其中,才能发现商机。杨甫刚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泡在这个市场里,看看人家的店铺都在卖什么。经过一番调查,他发现网络销售排行第一的是化妆品,于是,他决定再次转方向卖化妆品。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杨甫刚其实对化妆品一窍不通,但他天天泡相关的论坛、在网上寻找资料,硬是把自己“泡”成了化妆品专家。
成绩平平的学生,这超出了很多老师的预料。
大学生创业的“带头大哥”
更大的变化接踵而来。贾少华开始在各种公开场合提倡学生创业。“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及时抓住这个机会!”通过杨甫刚的成功经历,贾少华认为:这一低门槛、低投入、低风险、回报快的创业模式易于操作和推广,加之学校就处在义乌这一全球小商品批零中心,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贾少华于是拍板,在全校举办“明日网商”淘宝网店大赛。2008年4月的这场比赛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业热情,在义乌这个“60%的家庭都拥有营业执照”的城市里,义乌工商学院的大学生创业蔚然成风。
2007年4月,在朋友的推荐下,杨甫刚开始转战淘宝,而他所拥有的创业成本只是1辆自行车与500块生活费。在淘宝网申请了账号后,他拿出了身上仅有的500元钱,又向同学借了1000元钱,凭着这1500元钱,来到商贸城进货。开始经营自己的网上店铺。
杨甫刚先是找到了同学的妈妈,在她那里进了五六百元的健身球、瑜伽垫。还有一个供货商是在网上认识的,是义乌人,比他大一岁,他告诉那个供货商人自己是学生,没有钱。那个供货商倒也直爽,告诉他说去拿货就好了。
而杨甫刚则认为父亲的想法已经过时了。在他读高中的2003年,被称为“扩招就业元年”,媒体上开始出现“失业大学毕业生达50万”的悚人报道,北大毕业生街头卖肉亦掀起轩然大波,高学历不再必然意味着体面工作和精英身份。

大学生创业成功典例3个

大学生创业成功典例3个

大学生创业成功典例3个创业就是赚钱,人要有梦想,需要敢闯敢干。

这是很多年轻创业者的内心写照。

那么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大学生创业成功典例3个,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创业成功典例一:大学生卖菜打造农业观光园销售额超200万从不懂农业的大学生到现在已经拥有超过200亩的农业观光园,销售额超过200万元的农业品牌公司。

这个由5位大学生创业打造起来的农业品牌“东方锄禾”,靠着团队的才干和坚持,将事业越做越大。

摆摊卖菜了解市场需求1985年出生的吴书柱和1986年出生的龙运海都是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的学生,一个学市场营销,一个学电子商务。

2010年,来自农村的吴书柱毕业后想要自己创业,他率先开始关注璧山。

为了了解市场需求、积累农业知识,他们在农贸市场门口摆摊卖过十多天的菜。

发现市民对安全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却苦于无处购买,而绝大多数农民似乎还没看到这一市场需求。

于是,他俩决定创办农业公司,教农民种好卖的菜,帮农民卖菜。

四处推销打开蔬菜销路在璧山农委的帮助下,2010年8月19日他们正式成立了公司。

有29家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了合作。

然而,卖菜挣的钱少之又少,龙运海又想出新招——大批量的收购农产品,销售给各餐馆和食堂。

不过,对于没有任何人脉积累和关系网络的大学生而言,销售过程异常艰难。

龙运海说,因为他们的菜从璧山运过来,比当地的菜便宜,遭到当地菜贩子不满,但他们没有放弃。

媒体帮助赢来创业转机2012年,受天气影响,蔬菜价格一降再降,龙运海收来的农作物以低于成本价还卖不出去,几乎把他逼到了绝境。

无奈之下,龙运海想到了求助媒体,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他们的蔬菜不仅卖了出去,而且还和大学城几所高校的食堂有了长期的合作。

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龙运海通过流转农民土地,开办“东方锄禾”观光农业园。

今年春,龙运海将璧山城郊流转的200多亩土地打造成草莓等蔬果种植园,教授农民养殖生态猪、土鸡等家禽。

十大年轻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

十大年轻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

十大年轻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大学生选择创业的道路,他们以勇气和梦想为驱动,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文将为您介绍十大年轻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从中可以看到年轻人的创业激情和智慧。

案例一:马云和阿里巴巴马云是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之一。

在1999年,当马云还是一位英语教师的时候,他与朋友一起创办了阿里巴巴。

该公司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涵盖了B2B、B2C和C2C 领域。

案例二:扎克伯格和Facebook马克·扎克伯格是世界知名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的创始人。

他在哈佛大学的宿舍里创建了这个平台,通过提供一个连接世界各地人们的平台,Facebook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

案例三:杨洪武和杨氏太极杨洪武是中国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也是杨氏太极的创始人。

他在学习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将其注入了现代化的理念和经营模式。

他的努力使得太极拳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认可。

案例四:李彦宏和百度李彦宏是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的创始人之一。

在2000年,李彦宏与他的团队创办了百度并致力于提供最优质的搜索服务。

如今,百度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巨头之一。

案例五:马化腾和腾讯马化腾是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的创始人之一。

腾讯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公司之一,其产品涵盖了社交媒体、在线游戏、支付等多个领域。

马化腾的创业故事激励着许多年轻人。

案例六:埃隆·马斯克和特斯拉埃隆·马斯克是特斯拉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位伟大的商业家和工程师。

特斯拉的创新技术和高品质产品使得马斯克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口碑和市场份额。

案例七:王兴和美团王兴是中国最大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美团的创始人之一。

美团通过提供外卖、酒店预订、电影票等多种服务,快速崛起成为中国市场的巨头,王兴的智慧和勇气在其中功不可没。

案例八:杨致远和滴滴出行杨致远是中国最大的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的创始人之一。

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事例

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事例

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事例创业,一定要有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感觉,或者是万马奔腾的感觉。

看看那些大学生创业的事迹,感受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

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大学生自己创业的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事例篇190后大学生校园创业一天毛利1000多是谁说90后是狂妄堕落又腐败的一代,是谁说90后的孩子都不踏实能干,这样的90后你见过吗?大学生创业,校园开餐厅。

没有人会想到90后会自主去创业,那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位90后大学生是怎样去创业的。

“同学你好,请问你要吃点什么,我们的美味悠长汤品都是熬制了3个小时的。

”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一脸文气的范宏伟拿着菜单、端着盘子在小店里忙活着。

他是南京林业大学的大三学生,同时也是这家“美味悠长快餐加盟店”中餐馆的老板。

2月29日开张以来,每天中午,慕名而来的师生会将小店挤得水泄不通。

他是店老板把一间小门面房装修得挺高雅中午12:30左右,南林大美食街香樟苑一家名为“美味悠长快餐加盟店”的中西合璧的餐馆门口,排起了长队。

“听同学推荐说这里环境不错,饭也好吃,而且不贵。

”一位排队等候的同学说。

这间只有20多平米的小门面房,只能容纳21人就坐。

别看空间局促,内部装修却有模有样,米黄色的墙纸、柔和的灯光、墙体四周的烤漆玻璃,整体环境显得挺高雅。

由于还在试营业阶段,美味悠长快餐加盟店只有七八种餐品,例如萝卜排骨饭、鸡腿汉堡、玉米排骨饭……价格从10至12元不等。

“我们的美味悠长汤品都是要熬制3小时的。

”面对每一位光顾的客人,店老板范宏伟都热情推荐着,“我一下课就赶过来了,中午人多,我得帮着搭把手。

”南林大高分子专业的姚立正是第二次来店里吃饭了。

“10块钱能吃到一顿美味营养的套餐,很实惠了。

”他还是大学生南林大的老师在微博上力挺他美味悠长快餐加盟店老板范宏伟还有一个身份——南林大人文学院社会工作系的大三学生。

去年11月,他就开始张罗着要开一家自己的餐饮店。

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案例

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案例

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案例创业就是赚钱,人要有梦想,需要敢闯敢干。

这是很多年轻创业者的内心写照。

看看那些大学生创业的案例,感受他们的精神,坚定自己的创业决心。

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案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案例一叶蕾:复旦美女微博开花店年收入百万叶蕾,复旦毕业生,国企工作,却毅然辞职开始在网上开花店当起了卖花姑娘。

2年的时间,从网店到实体店,在初期光鲜花的营业额就能稳定在6万左右。

美丽的女孩、漂亮的花束、优雅的花店、带着梦想的生活方式……这也许是许多90后、90后年轻人最为向往的生活。

没钱开店互联网来帮忙2011年大学毕业,两年时间换了两个单位,还是没能让叶蕾产生归属感。

从复旦大学法律系毕业的叶蕾,起初在国企上班,名校学历、稳定的工作加上姣好的形象,令周遭羡慕不已。

但是,她的心却另有所系。

2013年,她毅然辞职,和另一个漂亮的女孩合伙在网上开起了虚拟花店,取名“樱庭花町”。

生意刚开始的时候,也经历了彷徨和低谷,但两个女孩却一直在坚持自己的梦想。

“当我接触花店这一行,带给我的兴奋和新鲜感是前所未有的,我相信我在做的事情是一个朝阳产业,有很好的前景。

”叶蕾说。

当初叶蕾借助网络编织创业梦的时候,最大的压力不是别的,而是来自她的父母。

“父母都是很传统的人,在他们看来,卖花跟卖水果、卖菜一样,不是名牌大学毕业出来应该做的体面工作。

所以最初他们不愿意我辞职。

”叶蕾说。

“我们是毅然决然的,而且立志做一个不一样的花店。

”叶蕾认真地解释道,“我们走的是私人定制情感路线,为有故事的客户量身打造不一样的花。

我们摒弃了传统花店的搭配与包装方式,不论是花的设计或是包装手法,都是源于花艺师对顾客故事的理解,以及对生活和美的见解。

”就这样,叶蕾开始利用微博建立自己的“据点”,倾听客户订花故事,制作独一无二的私人定制花束。

今年3月,叶蕾接到了一个订单,“是一位先生想要送花给他在咖啡店一见钟情的女性,但只知道对方穿一件蓝色的裙子,拿着奔驰车钥匙。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事例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事例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事例关于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事例有哪些呢?一直以来,创业者特质都被认为是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外众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创业者特质进行诠释。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事例,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事例篇一:在校大学生的炸鸡创业梦之路张光炎,是江西理工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一家炸鸡店的老板。

近日,在赣州的一家团购网站上,一家新入驻的名叫“功夫炸鸡”的美食店,生意特别的火爆,仅一个月就售出了2000多份炸鸡。

在校大学生老板张光炎说,这是他大学生创业梦的第一步。

心存创业梦找老同学合伙“一直以来,创业是我的梦法,但以前苦于没有资金,想法得不到实现,便从兼职开始做起。

”张光炎回忆,从大一开始,他就利用课余时间先后做了好几份兼职,“我在校内送过桶装水、在食堂打过菜、在寝室开过小卖部,也在校外发过传单、做过婚庆、卖过保险”。

虽然挣的钱不多,但在他看来,这些经历都是他宝贵的财富。

2014年的暑假,张光炎带着创业的念头,找到了高中同学李河林,没想到两个人的创业想法一拍即合。

“我们想的一样,而且又是多年的好兄弟,年轻嘛,就应该在外面多闯荡闯荡。

”就这样,李河林辞去了工作了半年多的国企单位的工作,来到了赣州,和张光炎一起在江西理工大学对面租了一个小门面开起了炸鸡店。

运用专业的知识打开销路炸鸡店开起来了,但生意却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好,“刚开始我认为是新店开张,曝光率还不高,所以没人买,可半个多月过去了,生意还是没有多大的起色,这让我感觉很对不起合伙的老同学和姐姐。

”于是,张光炎买来了营销方面的书籍,利用课余时间几乎跑遍了学校、商场附近的小吃店,向生意好的小吃店“取经”,并找到了几个要好的朋友帮忙在学校宣传推广自己的炸鸡店。

那段时间,张光炎和李河林几乎每晚都会失眠。

传统的方法难以打开销路,张光炎最后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专业——电子商务。

为什么不能在电子商务方面做些尝试呢?带着试一试的心态,张光炎联系了一家团购网,把自己的炸鸡在网站以每份1元钱的超低价推销。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精选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精选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精选对于创业来说,新的路可能在别人不敢走的地方,也可能在别人不愿走的地方,看看那些大学生创业的实例,学习他们的方法,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成功道路。

店铺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篇1大学生做校园旅游营收百万去年夏季从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毕业的林金培,如今已拥有7家实体门店、30多名员工。

今年3月,他和其他3所高校的6名大学生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专注于做“高校中间渠道商”,“商家让利给我们,我们再让利给大学生,从中获取微薄利润”。

该公司运营半年来,营业额超过800万元,利润近百万元。

而这一切,都得从他大二时当在校学生代理说起。

从代理校园旅游起步2008年6月22日星期日期末到了,大家都忙于准备复习考试。

我的校园旅游代理市场也开始进入淡季。

掐指算算自己做这个学生代理也有半年多了,收获还不小。

去年10月,我花了两周时间在校门口察看,发现周末两天就有15辆旅游巴士从这里出团,按每辆车40人计算的话,就有600人出游。

一个7000多人的学校,周末就有近10%的学生出游,可见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潜力之大。

我想代理校园旅游市场应该不错,于是就上门找旅游公司谈。

在校园占据份额最少的那家旅行社给我的返点最高,我决定给他们拉生意。

万事开头难。

第一个星期,靠朋友的关系仅仅成交了一单。

从第二周开始,我在校园贴海报、在路边发传单,课后挨个宿舍推销自己的“产品”,渐渐地有人开始主动联系我,并陆续接到一些集体出游的单子。

其中2006级土木工程专业200人集体出游,是我接到的最大一单,单笔就赚了1200多元。

前两个月,总共接了20多单集体出游,有了6000多元的收入,也算是“第一桶金”吧!这个学期初,我在学校成立了见习与创业协会,自任会长。

我们的协会像是一支创业团队,设有市场部、网络部、宣传部,40多名协会成员平时参与旅游代理业务。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不到半年时间就有盈利4万多元,同时还增设了驾校报名项目。

创业创新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分析

创业创新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分析

创业创新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分析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成为了社会中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创业创新的浪潮中,有些人凭借着独特的创意和勇敢的决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成功的大学生创业案例,探讨他们成功的原因,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案例一:李明的互联网创业之路李明是某985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

大学期间,他对互联网技术充满热情,并且关注着市场上的互联网新兴趋势。

毕业后,他看准了社交电商领域的发展潜力,坚决决定创办自己的互联网公司。

李明在创业初期,凭借着自己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敏锐度,迅速搭建了一支优秀的团队,共同开发出一款结合社交和电商的创新产品。

通过巧妙的市场策略和产品创新,他们很快吸引了大量用户,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李明成功的秘诀在于他敏锐地抓住了市场机会,并且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迅速实现了产品的落地。

此外,他还重视团队建设,善于团结员工的力量,使整个公司的执行力大大增强。

案例二:王芳的创新教育项目王芳是一位教育学专业的大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关注着教育领域的发展动态。

毕业后,她深入调研发现,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的需求。

于是,她决定创办一家专注于创新教育的公司。

王芳的创新教育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开发一系列启发性的教育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发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她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将课程推广到全国各地,并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王芳的成功经验在于她对教育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对教育创新的强烈愿望。

她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打造出了与传统教育模式差异化的项目,成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案例三:刘强的绿色科技创业刘强是一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对环保事业充满热爱。

毕业后,他决定创办一家专注于绿色科技的创业公司,致力于提供环保解决方案。

刘强的公司通过吸纳一些在环保领域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专家,研发出一系列高效节能的环保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事例
开一家店,在大学生中还算是稀奇事。

这位电脑店的老板赵凯被同学戏称“凯爷”。

大一时赵凯敏锐地发现了学生二手电脑的巨大市场,迅速投入资金和时间精力,坚持了一年多以后,终于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现如今的赵凯准备联合其他院校的同学,一起开店做连锁二手电脑店,想要形成一个资源共享网络市场。

从二手电脑起步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高中时赵凯开始兼职,一开始在小餐馆里刷盘子、端菜,后来去了杭州服装批发市场的仓库里干活,夏天杭州四十多摄氏度的温度
让赵凯总是汗如雨下。

大一下学期赵凯看到学校二手电脑的市场,立刻用在打工时攒下的所有的积蓄,在学校的创业孵化基地里开了一家20平米的小店,
创业之初,小店经营范围只是维修、出租、台式二手电脑及零配件。

开店之初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货源,于是赵凯就跑到百脑汇:“一家一家、一层一层的跑,找到质量好、价格优惠的就先合作,
等到后面合作时间长了,把那些不好的合作商踢掉再换好的合作商。


找好货源之后,赵凯说:“一般忙的时候只有在中午,一下课就赶紧跑到店里,经常中午来不及吃饭,就只好早上多吃一点!”这样
的忙碌让赵凯的胃经常不舒服。

“上课经常打瞌睡,有时会忙到夜
里一两点,关店十点多回去还要整理东西”,赵凯打趣的说。

在这样的坚持中电脑店逐渐走上了正轨,并准备发展其他院校做连锁。

赵凯是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所以对艺术培训方面比较敏感。

大二下学期他敏锐地察觉到现在家长对于孩子除学习之外的艺术培训需求。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面对的问题太多,最困难的就是师资力量。

赵凯之前认为什么事情只要自己去做就可以完成,但经历过很
多事情之后才明白团体的力量更大。

现在招募了一个合伙人和自己
共闯商海,合伙人主要是负责机构的师资力量。

而自己则主要负责
场地、宣传和价格控制等,赵凯说:“其实前期宣传最困难,每一
个字都要我去扣,每一张图片都要我去看”。

现在暑假期间昌河培训机构已经呱呱落地,招收十几名学生了。

赵凯告诉我们:“虽然今年招收的学生只能保本,但是这是一个长
期的计划。

我相信我从安徽舞蹈协会等一些很有名的机构找的老师,教学质量很高,吸引的学生一定会一年比一年多!”
唐雷、于飞克、程卫:三名大学生合伙开轰趴馆(轰趴别墅)年入800万
近年来,一种新兴的聚会场所别墅“轰趴馆”在长沙悄然兴起,成为年轻人聚会的首选。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生唐雷、于飞克看准
商机,从大四起就与朋友合伙租别墅,提供给大学生开“轰趴”。

两年来,他们已经在湖南、陕西、江西、贵州等地租下10套别墅,
年营业额近800万元。

三人大二开始合伙创业
两年租10套别墅,还注册了公司
“我们采取提前一周预约的模式,周末基本场场都是满的。

”程卫表示。

今年初,他们注册了一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多家企业
签订了合作协议。

两年来,他们已经在湖南、陕西、江西、贵州等
地租下10套别墅,年营业额近800万元。

记者打开大众点评网,搜索“别墅轰趴”,即出现50多户商家,大多分布于毗邻高校。

“以前同学聚会,吃饭在一个地方、唱歌又
去另一个地方,有时候需要转场几次。

”来参加别墅聚会的湖南商
学院大一学生李琴告诉记者,别墅聚会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可以迎合
每个人的口味,大家基本上都能在这个大空间里找到自己喜欢的娱
乐项目。

“以往很多人都认为别墅消费难以承受,而现在别墅却以
一种低姿态悄然走进市民的生活,成为长沙娱乐新风尚。

”唐雷表示,别墅聚会目前在湖南认知度越来越高。

通过网络打造品牌
“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选择就业还是创业?”面对记者的问题,三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还是会选择创业”。

“创业就像打怪兽,活
着就要有血性。

”对于这三个90后大学生来说,创业带来的挑战与
未知让他们热血澎湃。

对话
记者:之前的创业经历对你们目前的事业有何帮助或启发?
于飞克:对于我们的创业成长,大学期间的教育培训创业经历给了我们一个对创业相对深入与实际的认识,也完成了我们的原始资
金积累。

这段经历给了我们历练,在事业上给了我们一个全局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