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的解剖结构之欧阳家百创编
《朝花夕拾》主要人物评析表之欧阳家百创编

《朝花夕拾》主要人物评析
艺术手法:
1、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
如描写百草园致,绘声绘色,令人神
往。
2、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3、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
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4、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
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
如在《父亲》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5、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
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皮肤的解剖结构

皮肤的解剖结构一皮肤就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重量约占人体的14%-16% 面积约为1、5-2平方米(小孩0、21平方米)表皮层厚度约0、7-2毫米真皮厚度约3、5毫米皮下组织的厚度约为15、5-25厘米眼睑处约0、6毫米(1\注身体各部位的皮肤厚度不完全相同,眼睑与阴道处皮肤最薄,手掌,足底处皮肤最厚、2\皮肤的PH值,,,,,,,,,,,)?二皮肤的构造(一)表皮层:位于皮肤最外层,由底层到表面次序为:1基底层:就是表皮层各细胞的生化之源,具有分裂繁殖能力,由一层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含有黑色素细胞2有棘层:有许多感觉神经末梢,可感觉外界的条件刺激,就是表皮层中最厚的一层,由10-15层含细胞核的有生命的细胞组成并逐渐向扁平细胞演变、3颗粒层:由2-3层扁平接近死亡的细胞组成,经过变化,成为颗粒状的角质物,具有折射光纤的作用、4透明层:由数层透明细胞组成,可反射阳光,防止水分被吸收与散发,只分布于手掌与脚掌、5角质层:由15-20层扁平的死亡细胞组成,由角质蛋白在一起,起到防护的作用,防止水分蒸发,预防破裂、(二)真皮层:乳头层与网状层1.乳头层(真皮浅层)2.网状层(真皮深层)(此层含网a状纤维:有许多分支,相互交织成网状、B弹力纤维:由无定形的弹力蛋白缠绕在胶原纤维之间、弹力纤维使皮肤具有弹性,受牵拉后易恢复原状、C 胶原纤维:胶原纤维就是真皮结缔组织的主要成份、胶原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可使皮肤承受较大拉力,但缺乏弹性、胶原纤维的亲水性很强,具有较强的吸水功能、)(三)皮下组织(脂肪层):由松散的结缔组织组成,含许多脂肪构成,有动脉静脉及末梢知觉神经、保护其中的神经,血管,及肌肉,骨骼等免受外来机械性损伤,储存热量、皮下组织的功能:1可以隔热绝缘2包覆肌肉与骨骼,可以缓冲,减少伤害、3以多余脂肪的形式储存能量,并作为身体能量的来源、三皮肤的作用1呼吸作用2吸收作用3分泌作用4排泄作用5保护作用6调节体温作用7感知作用四皮肤的附属器官皮肤的生理功能:1保护作用:皮肤可保护身体避免潜在的有害物质或环境、对机械性的伤害对物理性的伤害对化学性的伤害对生物性的伤害2热的调节:在体温调控方面,其中一部分就是可有皮肤流汗来散热、3吸收作用:皮肤吸收外界物质主要有三个途径,即角质层,毛囊皮脂腺与汗孔、影响皮肤吸收的原因外界温度,湿度的影响外用药剂的类型皮肤内的含水量皮肤的损伤年龄及性别的不同不同的部位4分泌与排泄的作用:影响汗腺分泌的因素:温度,精神与饮食、影响皮脂腺分泌皮脂的因素:性腺内分泌因素、5感觉作用:触觉,冷觉,温觉,痛觉,压觉等、皮肤的组成成分皮肤主要由:水,蛋白质,脂肪酸与无机盐组成,其中水分约占皮肤总量的50%-70%;蛋白质约占皮肤问题的25%;脂肪酸与无机盐占皮肤总量的3%第二课人体解剖学一定义:研究人体结构的一门科学目的:了解五脏六腑与皮肤的关系、二人体八大系统1运动系统:人体体积最大的系统、就是由骨骼与肌肉组成、作用:a人体的支架b保护身体的内脏c参与人体的运动d造血功能骨骼:可分为颅骨(面颅骨与脑颅骨),躯干骨,四肢骨a脑颅骨:顶骨,枕骨,蝶骨,颞骨,筛骨b面颅骨:上颌骨,下颌骨,鼻骨,鼻甲骨,泪骨,鄂骨,颧骨,梨骨,舌骨躯干骨分为:脊柱(脊椎) 与锁骨脊柱(脊椎) 肋骨24根,12对,其中10对前后连接起来,2对游离、锁骨2块胸骨2块,肩甲骨2块,髋骨1块,耻骨2根四肢骨分为上肢骨与下肢骨a上肢骨:肱骨,尺骨,挠骨(内尺外挠)b下肢骨:胫骨,腓骨,股骨(内胫外腓)肌肉可分为:随意肌,不随意肌与心肌a随意肌(横纹肌):占人体总重量的4%、易疲劳,受意志支配、例四肢、肩、颈、胸、背、腿b不随意肌(平滑肌)不易疲劳,其活动活动不受意志支配、例胃的环肌,小肠的平滑肌,内脏,呼吸道,尿道c心肌:心脏独有的肌肉、2呼吸系统:帮助呼吸完成呼吸的(如鼻,咽,喉、气官,肺,皮肤,支气管) 3消化系统:分为物理消化与化学消化、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功能消化含消化腺与消化气管消化腺:唾液腺,胰腺,胃腺(辅助食物消化的)消化管:口腔,食道,小肠,大肠,肛门,胃(食物通过的管道)4排泄系统: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把代谢最终产物向体体外排除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系统由:肾脏,膀胱,尿道,肺,皮肤组成、5内分泌系统:由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组成、外分泌腺:有导管的腺体、(例汗腺,皮脂腺,唾液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的腺体(甲状腺,脑下垂体,肾上腺,胰腺(内外皆可、)性腺)注:甲状腺:促进脂肪的分解(肥胖的原因)6神经系统:就是人体所有最重要的系统之一、由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组成、中枢神经:主要在脑部,包括在脑与脊髓、周围神经(末梢神经):包括血液循环,淋巴系统、传达信号到中枢系统、7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与淋巴系统第三课中医基础理论人体三宝:精,气,神(生命物质起源于精;生命能量有赖于气;生命活力表现为神.)一精分为先天之精与水谷之精.也就是身体的根本.先天之精(父母遗传的,它就是生命之根)即肾精水谷之精:出生后所吸收的营养.补充先天之精的重要来源,有了它我们的先天之精才能不亏,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二气1定义:气就是一种瞧不见,但就是绝对存在的一个单位.古人认为气就是构成世界的基础的物质,气的运动变化就是产生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始基.中医学中把人体瞧成自然界的一部分,并运用气的运动变化来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气就是不断运动着具有很强活力的微物质,就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2中医中的气还分为:正气与邪气正气:促使人的生理功能正常.邪气:破坏正常生理功能运转的3气的生成与运动气来源有三方面: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化的水谷精气与自然办的清气.4气的功能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营养作用f气化作用三神神在人体三宝中就是最重要的,因为它统领着精与气,就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四血1的生成:血要由营气与津液所组成.营气与津液都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因此饮食营养的优劣与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都直接影响着血液的生化.2血的功能:血循行于脉中,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滋润作用.3血的循行:血在脉中运行不息,流布于全身,为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提供丰富的营养,供给需要.4血的作用:排走废物提供营养气化作用五津液津液:津液就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总称,包括各腑组织器官内在体液其正常分泌物,如肺津,肾水与涕,泪等.津液的功能:津液具在滋润与濡养的功能.津液渗入血脉,成为血洗的组成部分,具有滋养与滑润血脉的作用.津液调节机体阴阳的相对与平衡,在自身的代谢.程中通过汗液与尿液,将机体各处代谢产物不断排出体外,所以对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小肠大肠膀胱胃三焦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八纲辩证: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六五脏与五行的关系五方东南西北中五季春夏秋冬长夏五行木火金水土五脏肝心肺肾脾五腑胆小肠大肠膀胱胃五色青赤白黑黄五官眼舌鼻耳,二阴口唇五气风署燥寒湿五志恕喜悲恐惊五味酸苦辛咸甜五体胫血脉皮毛骨肌肉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A肝具有贮藏与调节血液的功能.主升主动及疏泻与调畅气机.肝在五行中属木,通于春气,春为四季之始,阳气始发.B心。
运动解剖学名词解释之欧阳家百创编

名词解释:欧阳家百(2021.03.07)1、额状面:是按冠状轴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
2、矢状面:是按矢状轴方向,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
3、水平面:是指与水平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
4、正中面:经过人体正中的矢状面,简称正中面,它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
5、矢状轴:为前后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人体长轴相垂直的轴。
6、额状轴:为左右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人体长轴相垂直的轴。
7、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的细胞群体。
8、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组织集合体。
9、系统:是由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许多器官结合在一起,构成互相配合,并完成连续性生理功能的器官群体。
(人体有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内分泌系统等九大系统——括号内的内容可以不写,下同。
)10、细胞:由原生质组成,是构成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
,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11、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的非细胞物质,位于细胞与细胞之间。
(主要由基质和纤维组成。
它参与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起支持、联络、营养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12、染色质:是细胞分裂间期时细胞核内分布不甚均匀、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它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13、染色体: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的表现形式。
14、内皮:是衬贴在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细胞游离面平滑,细胞很薄,有利于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和物质交换)。
15、骨单位:是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的大量的长柱状结构,由若干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围绕中央管构成。
16、骨松质:位于骺及其它类型骨板的内部,由许多片状或杆状互相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
17、骨密质:位于长骨、短骨和扁骨的表面,质地坚硬。
18、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每个肌节由1/2明带+暗带+1/2明带组成。
皮肤解剖与功能

皮肤解剖与功能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对皮肤的解剖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介绍。
一、皮肤的解剖结构皮肤主要由三层组成: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1. 表皮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由多层角质细胞构成。
这些细胞富含角蛋白,能起到保护、防止水分流失以及抵御外部环境侵害等功能。
此外,表皮中还存在着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它们负责皮肤的色素生成。
2. 真皮真皮位于表皮之下,是皮肤的中间层。
它由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构成,同时还包含了汗腺、毛囊、血管和神经末梢等结构。
真皮起到支撑、保护和传递感觉的作用。
此外,真皮中还存在着重要的结构——皮肤附件,如指纹、指甲和汗腺等。
3. 皮下组织皮下组织是皮肤最内层,主要由脂肪细胞组成。
它作为保护层,起到保持体温、储存能量和缓冲外部压力的作用。
二、皮肤的功能皮肤作为人体的外部屏障,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
1. 保护功能皮肤通过其层层结构和特殊细胞,提供强有力的保护,防止外部环境对人体组织的伤害。
表皮中的角质层能防止水分流失和细菌感染,而真皮中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则能提供弹性和耐力,使皮肤具有抵御外力的能力。
2. 感知功能皮肤是人体感觉系统的一部分,能够感知外部刺激和环境变化。
真皮中的神经末梢能够接受疼痛、温度、触觉和压力等信号,并传递给大脑,使人体能够作出相应的反应。
3. 分泌功能皮肤具有重要的分泌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汗腺的分泌作用。
通过排汗,皮肤能够调节体温、排出体内废物和毒素。
4. 吸收功能皮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吸收功能,可以吸收外界的某些物质,如药物和化妆品。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使用药膏或护肤品时会选择涂抹在皮肤表面的原因。
5. 免疫功能皮肤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表皮中的角质层和免疫细胞共同组成了皮肤的免疫防御系统,能够识别和攻击入侵的病原体,从而保护人体免受细菌和病毒感染。
三、总结皮肤是一个复杂的器官,具有多种重要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它不仅是人体的外部屏障,起到保护作用,还能感知外界刺激、分泌汗液、吸收物质和发挥免疫功能。
皮肤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病理

毛发
由角质组成的细丝,具有保护、调 节体温和触觉感知的作用。
汗腺
分泌汗液,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03
02
皮脂腺
分泌油脂,具有滋润皮肤和毛发的 作用。
指甲和趾甲
保护指(趾)头末端,具有防止损 伤的作用。
04
02 皮肤生理功能Fra bibliotek保护作用
01
皮肤作为人体的最外层,能够抵御外界物理、化学和
生物因素的侵害,如紫外线、细菌和病毒等。
04 皮肤疾病
湿疹
定义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肿、瘙 痒、水疱和脱屑等症状。
病因
湿疹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过敏等因素有 关。
治疗
湿疹的治疗主要包括避免诱发因素、使用抗炎药物、 局部免疫调节剂等。
银屑病
定义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 皮肤上出现红色斑块,表面有银白色鳞屑。
棘层
由多角形细胞组成,具有再生和修复的功能。
真皮层
乳头层
由结缔组织纤维和细胞组成,具有输 送营养物质和排泄废物的作用。
网状层
由粗大的结缔组织纤维和细胞组成, 具有支撑皮肤结构和维持皮肤弹性的 作用。
皮下组织
脂肪细胞
储存能量,具有保温和缓冲外力的作用。
结缔组织纤维
维持皮下组织的结构和稳定性。
皮肤附属器官
皮肤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病理
目录
• 皮肤解剖结构 • 皮肤生理功能 • 皮肤病理学 • 皮肤疾病
01 皮肤解剖结构
表皮层
角质层
由角质细胞和细胞间脂质组成,具有保护、 保湿和防止水分流失的作用。
透明层
位于角质层下方,由扁平的透明细胞组成, 具有防止水分和电解质通过的作用。
皮肤的解剖和组织结构

4. 汗液的成分 水分 电解质(钠、钾、氯化物、 尿素) 糖原 粘蛋白
小汗腺
5. 汗液的性质 酸性(PH4.5 ~ 5.5) 无色无味 水分含量大,占99%
6. 显性出汗 and 不显性出汗
小汗腺
7. 汗液的功能 a. 调节体温 b. 排泄人体代谢产物 c. 与皮脂合成皮脂膜,润泽皮 肤
8. 影响汗液分泌的因素 a. 温度 b. 湿度 c. 神经情志
皮脂腺
1. 位置 —— 位于真皮毛 囊与立毛肌的夹角内, 开口于毛囊上部,呈梨 形;
2. 分布 —— 头面部和躯 干部含量最多(400~ 900个/cm2),掌跖部位 与足背部无皮脂腺.
皮脂腺
3. 皮脂的成分 甘油三酯(占50%) 甘油二酯 胆固醇 蜡酯 鲨烯 并含有棒状杆菌. 酵母菌. 螨虫等
网状层
皮脂腺 汗腺 毛发 爪甲
表皮(epidermis)
1. 表皮来源于外胚层,是皮肤 中最薄的一层,厚0.07 ~ 1.5 mm
2. 表皮属于复层鳞状上皮组织 3. 表皮内无血管分布 4. 表皮有自愈的功能 5. 表皮分为五层(由外向内):
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 层、基底层。
1.角质层(stratum corneum)
• 皮肤的厚度平均厚度约0.5-4mm(不包括皮下组织)。 • 皮肤的颜色受种族、年龄、性别、外界因素影响。 • 皮肤表面的结构皮沟、皮嵴、皮野 • 皮肤的切线
皮肤的解剖结构之欧阳文创编

皮肤的解剖结构一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重量约占人体的14%-16% 面积约为1.5-2平方米(小孩0.21平方米)表皮层厚度约0.7-2毫米真皮厚度约3.5毫米皮下组织的厚度约为15.5-25厘米眼睑处约0.6毫米(1\注身体各部位的皮肤厚度不完全相同,眼睑与阴道处皮肤最薄,手掌,足底处皮肤最厚.2\皮肤的PH值,,,,,,,,,,,)?二皮肤的构造(一)表皮层:位于皮肤最外层,由底层到表面次序为:1基底层:是表皮层各细胞的生化之源,具有分裂繁殖能力,由一层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含有黑色素细胞2有棘层:有许多感觉神经末梢,可感觉外界的条件刺激,是表皮层中最厚的一层,由10-15层含细胞核的有生命的细胞组成并逐渐向扁平细胞演变.3颗粒层:由2-3层扁平接近死亡的细胞组成,经过变化,成为颗粒状的角质物,具有折射光纤的作用.4透明层:由数层透明细胞组成,可反射阳光,防止水分被吸收和散发,只分布于手掌和脚掌.5角质层:由15-20层扁平的死亡细胞组成,由角质蛋白在一起,起到防护的作用,防止水分蒸发,预防破裂.(二)真皮层:乳头层和网状层1.乳头层(真皮浅层)2.网状层(真皮深层)(此层含网a状纤维:有许多分支,相互交织成网状.B弹力纤维:由无定形的弹力蛋白缠绕在胶原纤维之间.弹力纤维使皮肤具有弹性,受牵拉后易恢复原状.C胶原纤维:胶原纤维是真皮结缔组织的主要成份.胶原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可使皮肤承受较大拉力,但缺乏弹性.胶原纤维的亲水性很强,具有较强的吸水功能.)(三)皮下组织(脂肪层):由松散的结缔组织组成,含许多脂肪构成,有动脉静脉及末梢知觉神经.保护其中的神经,血管,及肌肉,骨骼等免受外来机械性损伤,储存热量.皮下组织的功能:1可以隔热绝缘2包覆肌肉与骨骼,可以缓冲,减少伤害.3以多余脂肪的形式储存能量,并作为身体能量的来源.三皮肤的作用1呼吸作用2吸收作用3分泌作用4排泄作用5保护作用6调节体温作用7感知作用四皮肤的附属器官皮肤的生理功能:1保护作用:皮肤可保护身体避免潜在的有害物质或环境.对机械性的伤害对物理性的伤害对化学性的伤害对生物性的伤害2热的调节:在体温调控方面,其中一部分是可有皮肤流汗来散热.3吸收作用:皮肤吸收外界物质主要有三个途径,即角质层,毛囊皮脂腺和汗孔.影响皮肤吸收的原因外界温度,湿度的影响外用药剂的类型皮肤内的含水量皮肤的损伤年龄及性别的不同不同的部位4分泌和排泄的作用:影响汗腺分泌的因素:温度,精神和饮食.影响皮脂腺分泌皮脂的因素:性腺内分泌因素.5感觉作用:触觉,冷觉,温觉,痛觉,压觉等.皮肤的组成成分皮肤主要由:水,蛋白质,脂肪酸和无机盐组成,其中水分约占皮肤总量的50%-70%;蛋白质约占皮肤问题的25%;脂肪酸和无机盐占皮肤总量的3%第二课人体解剖学一定义:研究人体结构的一门科学目的:了解五脏六腑与皮肤的关系.二人体八大系统1运动系统:人体体积最大的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作用:a人体的支架b保护身体的内脏c参与人体的运动d造血功能骨骼:可分为颅骨(面颅骨和脑颅骨),躯干骨,四肢骨a脑颅骨:顶骨,枕骨,蝶骨,颞骨,筛骨b面颅骨:上颌骨,下颌骨,鼻骨,鼻甲骨,泪骨,鄂骨,颧骨,梨骨,舌骨躯干骨分为:脊柱(脊椎) 和锁骨脊柱(脊椎) 肋骨24根,12对,其中10对前后连接起来,2对游离.锁骨2块胸骨2块,肩甲骨2块,髋骨1块,耻骨2根四肢骨分为上肢骨和下肢骨a上肢骨:肱骨,尺骨,挠骨(内尺外挠)b下肢骨:胫骨,腓骨,股骨(内胫外腓)肌肉可分为:随意肌,不随意肌和心肌a随意肌(横纹肌):占人体总重量的4%.易疲劳,受意志支配.例四肢.肩.颈.胸.背.腿b不随意肌(平滑肌)不易疲劳,其活动活动不受意志支配.例胃的环肌,小肠的平滑肌,内脏,呼吸道,尿道c心肌:心脏独有的肌肉.2呼吸系统:帮助呼吸完成呼吸的(如鼻,咽,喉.气官,肺,皮肤,支气管)3消化系统:分为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功能消化含消化腺和消化气管消化腺:唾液腺,胰腺,胃腺(辅助食物消化的)消化管:口腔,食道,小肠,大肠,肛门,胃(食物通过的管道)4排泄系统: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把代谢最终产物向体体外排除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系统由:肾脏,膀胱,尿道,肺,皮肤组成.5内分泌系统:由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组成.外分泌腺:有导管的腺体.(例汗腺,皮脂腺,唾液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的腺体(甲状腺,脑下垂体,肾上腺,胰腺(内外皆可.)性腺)注:甲状腺:促进脂肪的分解(肥胖的原因)6神经系统:是人体所有最重要的系统之一.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组成.中枢神经:主要在脑部,包括在脑和脊髓.周围神经(末梢神经):包括血液循环,淋巴系统.传达信号到中枢系统.7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第三课中医基础理论人体三宝:精,气,神(生命物质起源于精;生命能量有赖于气;生命活力表现为神.)一精分为先天之精和水谷之精.也是身体的根本.先天之精(父母遗传的,它是生命之根)即肾精水谷之精:出生后所吸收的营养.补充先天之精的重要来源,有了它我们的先天之精才能不亏,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二气1定义:气是一种看不见,但是绝对存在的一个单位.古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基础的物质,气的运动变化是产生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始基.中医学中把人体看成自然界的一部分,并运用气的运动变化来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气是不断运动着具有很强活力的微物质,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2中医中的气还分为:正气和邪气正气:促使人的生理功能正常.邪气:破坏正常生理功能运转的3气的生成与运动气来源有三方面: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化的水谷精气和自然办的清气.4气的功能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营养作用f 气化作用三神神在人体三宝中是最重要的,因为它统领着精和气,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四血1的生成:血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营气和津液都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因此饮食营养的优劣和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都直接影响着血液的生化.2血的功能:血循行于脉中,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滋润作用.3血的循行:血在脉中运行不息,流布于全身,为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提供丰富的营养,供给需要.4血的作用:排走废物提供营养气化作用五津液津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总称,包括各腑组织器官内在体液其正常分泌物,如肺津,肾水和涕,泪等.津液的功能:津液具在滋润和濡养的功能.津液渗入血脉,成为血洗的组成部分,具有滋养和滑润血脉的作用.津液调节机体阴阳的相对和平衡,在自身的代谢.程中通过汗液和尿液,将机体各处代谢产物不断排出体外,所以对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小肠大肠膀胱胃三焦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八纲辩证: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六五脏与五行的关系五方东南西北中五季春夏秋冬长夏五行木火金水土五脏肝心肺肾脾五腑胆小肠大肠膀胱胃五色青赤白黑黄五官眼舌鼻耳,二阴口唇五气风署燥寒湿五志恕喜悲恐惊五味酸苦辛咸甜五体胫血脉皮毛骨肌肉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A肝具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主升主动及疏泻和调畅气机.肝在五行中属木,通于春气,春为四季之始,阳气始发.B心。
解剖背诵顺口溜之欧阳学创编

解剖一些解剖学口诀!解剖学12对脑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划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走及副舌下全。
(最后一句改为“迷副舌下神经全”,背起来更舒服,你们说呢?)股静脉(V)、股动脉(A)和股神经(N)在股三角内的排列正好构成van(行李车)这个英语单词连接椎骨的韧带主要有五种,其中长韧带有三条(棘上韧带、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短韧带有两条(黄韧带和棘间韧带),可概括为“三长两短”眼球的结构一孔(瞳孔)、二体(晶状体、玻璃体)、三层膜(外膜、中膜、内膜)8块腕骨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
腹主动脉的分支肾上中肾动加睾丸[女性为卵巢动脉],肠上肠下腹腔干。
解剖歌诀1. 运动系统全身骨全身骨头虽难记,抓住要点就容易;头颅躯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开记;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
各部椎骨特点椎骨外形不规范,各有特点记心间;颈椎体小棘发叉,横突有孔很明显;胸椎两侧有肋凹,棘突迭瓦下斜尖;腰椎特点体积大,棘突后伸宽双扁。
胸骨歌诀胸骨形似一把剑,上柄中体下刀尖;柄体交界胸骨角,平对二肋是特点。
颅骨歌诀颅骨二十三块整,脑面颅骨要分清;脑颅八块围颅腔,腔内藏脑很适应;额枕筛蝶各一块,成对有二颞和顶;面颅十五居前下,上颌位居正当中;上方鼻骨各一对,两侧颧骨连颧弓;后腭内甲各一块,犁骨膈于鼻腔中;下颌舌骨各一块,全部颅骨均有名。
鼻旁窦歌诀鼻旁窦骨内藏,都有开口通鼻腔;内含空气减额重,发音共鸣如音箱;上颌窦腔最为大,开口较高引不畅;各窦名称要熟记,开口位置莫遗忘;病人有了鼻窦炎,请你诊断心不慌。
脊柱的韧带歌诀脊柱韧带,三长两短;腰椎穿刺,棘上棘间;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脊柱形态歌诀前观脊柱有特点,上细下粗尾部尖;粗粗细细有道理,承受压力密相关;翻过脊柱后面观,棘突连成一条线;颈短胸斜腰平伸,大椎棘突有特点;前后观过侧面观,四个弯曲很明显;胸骶弯曲凸向后,颈腰二曲凸向前;身体直立减震荡,线条大方又美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的解剖结构
欧阳家百(2021.03.07)
一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重量约占人体的14%-16% 面积约为1.5-2平方米(小孩0.21平方米)
表皮层厚度约0.7-2毫米真皮厚度约3.5毫米
皮下组织的厚度约为15.5-25厘米眼睑处约0.6毫米
(1\注身体各部位的皮肤厚度不完全相同,眼睑与阴道处皮肤最薄,手掌,足底处皮肤最厚.
2\皮肤的PH值,,,,,,,,,,,)?
二皮肤的构造
(一)表皮层:位于皮肤最外层,由底层到表面次序为:
1基底层:是表皮层各细胞的生化之源,具有分裂繁殖能力,由一层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含有黑色素细胞
2有棘层:有许多感觉神经末梢,可感觉外界的条件刺激,是表皮层中最厚的一层,由10-15层含细胞核的有生命的细胞组成并逐渐向扁平细胞演变.
3颗粒层:由2-3层扁平接近死亡的细胞组成,经过变化,成为颗粒状
的角质物,具有折射光纤的作用.
4透明层:由数层透明细胞组成,可反射阳光,防止水分被吸收和散发,只分布于手掌和脚掌.
5角质层:由15-20层扁平的死亡细胞组成,由角质蛋白在一起,起到防护的作用,防止水分蒸发,预防破裂.
(二)真皮层:乳头层和网状层
1.乳头层(真皮浅层)
2.网状层(真皮深层)
(此层含网a状纤维:有许多分支,相互交织成网状.
B弹力纤维:由无定形的弹力蛋白缠绕在胶原纤维之间.弹力纤维使皮肤具有弹性,受牵拉后易恢复原状.
C胶原纤维:胶原纤维是真皮结缔组织的主要成份.胶原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可使皮肤承受较大拉力,但缺乏弹性.胶原纤维的亲水性很强,具有较强的吸水功能.)
(三)皮下组织(脂肪层):由松散的结缔组织组成,含许多脂肪构成,有动脉静脉及末梢知觉神经.保护其中的神经,血管,及肌肉,骨骼等免受外来机械性损伤,储存热量.
皮下组织的功能:
1可以隔热绝缘
2包覆肌肉与骨骼,可以缓冲,减少伤害.
3以多余脂肪的形式储存能量,并作为身体能量的来源.
三皮肤的作用
1呼吸作用2吸收作用3分泌作用4排泄作用5保护作用6调节体温作用7感知作用
四皮肤的附属器官
皮肤的生理功能:
1保护作用:皮肤可保护身体避免潜在的有害物质或环境.
对机械性的伤害
对物理性的伤害
对化学性的伤害
对生物性的伤害
2热的调节:在体温调控方面,其中一部分是可有皮肤流汗来散热.
3吸收作用:皮肤吸收外界物质主要有三个途径,即角质层,毛囊皮脂腺和汗孔.
影响皮肤吸收的原因
外界温度,湿度的影响
外用药剂的类型
皮肤内的含水量
皮肤的损伤
年龄及性别的不同
不同的部位
4分泌和排泄的作用:
影响汗腺分泌的因素:温度,精神和饮食.
影响皮脂腺分泌皮脂的因素:性腺内分泌因素.
5感觉作用:触觉,冷觉,温觉,痛觉,压觉等.
皮肤的组成成分
皮肤主要由:水,蛋白质,脂肪酸和无机盐组成,其中水分约占皮肤总量的50%-70%;蛋白质约占皮肤问题的25%;脂肪酸和无机盐占皮肤总量的3%
第二课人体解剖学
一定义:研究人体结构的一门科学
目的:了解五脏六腑与皮肤的关系.
二人体八大系统
1运动系统:人体体积最大的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作用:
a人体的支架
b保护身体的内脏
c参与人体的运动
d造血功能
骨骼:可分为颅骨(面颅骨和脑颅骨),躯干骨,四肢骨
a脑颅骨:顶骨,枕骨,蝶骨,颞骨,筛骨
b面颅骨:上颌骨,下颌骨,鼻骨,鼻甲骨,泪骨,鄂骨,颧骨,梨骨,舌骨
躯干骨分为:脊柱(脊椎) 和锁骨
脊柱(脊椎) 肋骨24根,12对,其中10对前后连接起来,2对游离.
锁骨2块胸骨2块,肩甲骨2块,髋骨1块,耻骨2根
四肢骨分为上肢骨和下肢骨
a上肢骨:肱骨,尺骨,挠骨(内尺外挠)
b下肢骨:胫骨,腓骨,股骨(内胫外腓)
肌肉可分为:随意肌,不随意肌和心肌
a随意肌(横纹肌):占人体总重量的4%.易疲劳,受意志支配.例四肢.肩.颈.胸.背.腿
b不随意肌(平滑肌)不易疲劳,其活动活动不受意志支配.例
胃的环肌,小肠的平滑肌,内脏,呼吸道,尿道
c心肌:心脏独有的肌肉.
2呼吸系统:帮助呼吸完成呼吸的(如鼻,咽,喉.气官,肺,皮肤,支气管) 3消化系统:分为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功能
消化含消化腺和消化气管
消化腺:唾液腺,胰腺,胃腺(辅助食物消化的)
消化管:口腔,食道,小肠,大肠,肛门,胃(食物通过的管道)
4排泄系统: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把代谢最终产物向体体外排除的过程叫做排泄.
排泄系统由:肾脏,膀胱,尿道,肺,皮肤组成.
5内分泌系统:由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组成.
外分泌腺:有导管的腺体.(例汗腺,皮脂腺,唾液腺)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的腺体(甲状腺,脑下垂体,肾上腺,胰腺(内外皆可.)性腺)
注:甲状腺:促进脂肪的分解(肥胖的原因)
6神经系统:是人体所有最重要的系统之一.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组成.
中枢神经:主要在脑部,包括在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末梢神经):包括血液循环,淋巴系统.传达信号到中枢系统. 7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
第三课中医基础理论
人体三宝:精,气,神(生命物质起源于精;生命能量有赖于气;生命活力表现为神.)
一精分为先天之精和水谷之精.也是身体的根本.
先天之精(父母遗传的,它是生命之根)即肾精
水谷之精:出生后所吸收的营养.补充先天之精的重要来源,有
了它我们的先天之精才能不亏,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气
1定义:气是一种看不见,但是绝对存在的一个单位.古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基础的物质,气的运动变化是产生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始基.中医学中把人体看成自然界的一部分,并运用气的运动变化来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气是不断运动着具有很强活力的微物质,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2中医中的气还分为:正气和邪气
正气:促使人的生理功能正常.
邪气:破坏正常生理功能运转的
3气的生成与运动
气来源有三方面: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化的水谷精气和自然办的清气.
4气的功能
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营养作用f气化作用
三神
神在人体三宝中是最重要的,因为它统领着精和气,是精神,意
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
四血
1的生成:血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
营气和津液都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因此饮食营养的优劣和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都直接影响着血液的生化.
2血的功能:血循行于脉中,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滋润作用.
3血的循行:血在脉中运行不息,流布于全身,为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提供丰富的营养,供给需要.
4血的作用:排走废物提供营养气化作用
五津液
津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总称,包括各腑组织器官内在体液其正常分泌物,如肺津,肾水和涕,泪等.
津液的功能:津液具在滋润和濡养的功能.津液渗入血脉,成为血洗的组成部分,具有滋养和滑润血脉的作用.津液调节机体阴阳的相对和平衡,在自身的代谢.程中通过汗液和尿液,将机体各处代谢产物不断排出体外,所以对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大肠膀胱胃三焦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八纲辩证: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六五脏与五行的关系
五方东南西北中
五季春夏秋冬长夏
五行木火金水土
五脏肝心肺肾脾
五腑胆小肠大肠膀胱胃
五色青赤白黑黄
五官眼舌鼻耳,二阴口唇
五气风署燥寒湿
五志恕喜悲恐惊
五味酸苦辛咸甜
五体胫血脉皮毛骨肌肉
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A肝具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主升主动及疏泻和调畅气机.肝在五行中属木,通于春气,春为四季之始,阳气始发.
B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