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 感觉器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生理学8第八章-感觉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8第八章-感觉系统

§3
光感受器
• 以下有5张不同的色盲测试图。应在3秒钟内选出 答案,最长不得超过10秒钟。
方形
三角形 五角星
方形\三角形
圆形\圆形 圆形\方形
圆形
三角形
五角星
方形
三角形
圆形
方形\三角形
圆形\三角形
方形\圆形
§3
光感受器
②双极细胞:居中层, 将感光细胞(视细胞) 的神经冲动传导至内 层的节细胞。 ③节细胞:其轴突向 眼球后方的视神经盘 汇集,然后穿出眼球 壁,形成视神经。
§3
光感受器
3、视网膜(内膜) • 视网膜的前1/3, 无感光作用,称视 网膜盲部; • 视网膜的后2/3, 有感光作用,称视 网膜视部。
§3
光感受器
• 视网膜视部可分2层: 内层——神经层 外层——色素上皮层 • 两层之间连接疏松。 • 若在病理情况下此两 层发生分离、脱落, 即临床上所称“视网 膜脱落”。
§2
化学感觉器
• 大多数味蕾位于舌乳突 (肉眼可见的小突起)里。
• 味蕾由凹陷在舌乳突粘膜 里的数团味细胞和支持细 胞组成,味细胞表面有微 绒毛突出于味孔。
• 当化学物质与微绒毛结合 时,味细胞产生神经冲动, 通过感觉神经传入大脑, 从而产生味觉。
§2
化学感觉器


甜 咸
• 有4种类型的味觉:酸、甜、 苦和咸。 • 负责4种味觉的味蕾分别集 中在舌的不同部位。 • 因此,舌的不同部位对不同 味刺激的敏感程度不一样。 • 中国对味觉的分类:酸、甜、 苦、辣、咸、鲜、涩。 • 辣味:食物成分刺激口腔粘 膜、鼻腔粘膜、皮肤和三叉 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痛觉。 • 涩味:食物成分刺激口腔, 使蛋白质凝固时而产生的一 种收敛感觉。

生理学-感觉器官

生理学-感觉器官

二、视网膜的感光换能装置
(二)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分别构成暗视觉和明视觉系统
二、视网膜的感光换能装置
(二)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分别构成暗视觉和明视觉系统
二、视网膜的感光换能装置
(三)双视觉系统的特点 • 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分布特点
视网膜中央凹处只有视锥细胞,所以分辨力高,而光敏感性差;周 边部主要是视杆细胞,因而分辨力低,但光敏感性高,这与人眼视 觉的特点相一致
二、视网膜的感光换能装置
(三)双视觉系统的特点
• 视杆细胞具有聚合现象而视锥细胞没有
• 视杆系统有较高的聚合程度,即多 个视杆细胞同一个双极细胞联系, 而多个双极细胞再同一个神经节细 胞联系;这样的聚合系统具有较强 的总和多个弱刺激的能力,实现司 暗光觉的功能
• 视锥系统的聚合程度较小,在中央 凹处甚至是单线联系(即一个视锥细 胞只同一个双极细胞联系,而这个 双极细胞也只同一个神经节细胞联 系),这与它有较高的精细分辨能力 相一致
放,这是其抑制血栓形成的另一药理) • 消炎(原因尚不清楚)
④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 胃肠道损伤 • 凝血功能不足者慎用(可以用对乙酰氨基酚(专一的
PGE2阻断剂)代替)
二、深感觉(本体感觉)
• 本体感觉包括位置觉和运动觉
(一)感受器
• 肌梭 (1)适宜刺激:骨骼肌的长度,运动状态 (2)作用:产生本体感觉,引起牵张反射
三、躯体感觉的传导通路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
背根传入神经 ↓ 脊髓 ↓ 直接沿脊髓的薄束和 楔束上行 ↓ 薄束核和楔束核换元 ↓ 沿内侧丘系上行 ↓ 丘脑
特点:先上行再交叉
注意:本体感觉除上行到丘脑外, 还可直接沿薄/楔束上行到小脑。
三、躯体感觉的传导通路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眼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眼

• 眼球筋膜鞘(Tenon囊)
• 眶脂体与眼球之间的薄
而是致密的纤维膜
眶脂体 眶隔
第三节 眼的血管和神经
一、眼动脉 • 起点:颈内动脉 • 分支: • 视网膜中央动脉
走行于视神经内 通过视神经盘, 分为四支
眼动脉
视网膜鼻侧上动脉 视网膜鼻侧下动脉 视网膜颞侧上动脉 视网膜颞侧下动脉
眼动脉
视网膜颞侧上动脉
皮下组织疏松, 眼睑水肿
• 睑内侧韧带 • 睑外侧韧带
二、结膜Conjunctiva
• 覆盖在眼球的前面和 结膜穹隆
眼睑的后面。
睑结膜
• 光滑透明,富含血管
• 睑结膜
球结膜
• 球结膜
• 结膜穹隆
• 结膜囊
三、泪器Lacrimal apparatus
(一)泪腺 位置:泪腺窝内
泪腺
10-20条排汇管 作用:冲洗 睑结膜
脉络膜
内膜
虹膜部 睫状体部 脉络膜部
角膜cornea
位于:前 1/6
特点: 无色 透明 无血管
神经丰富 屈光作用 角膜营养 角膜损伤
巩膜sclera
位于:后 5/6 前接角膜缘,后
与视神经的硬膜鞘相 续 乳白色不透明纤维膜, 厚而坚韧
角膜缘 巩膜静脉窦
巩膜静脉窦 Ciliary Muscle
睫状肌
简答: 1 试述眼球的折光装置。 2 用箭头表示泪液循环和房水循环。 3 试述眼外肌的作用和神经支配。
4 眼球壁及眼球内容物的组成功能, 眼副器的组成
名词解释: 黄斑、中央凹、视神经盘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眼球壁与眼球内容物。 2 眼外肌的作用与神经支配。 难点: 晶状体的调节与房水的循环

解剖生理之感觉器

解剖生理之感觉器

鼓膜 上1/4:松弛部 下3/4:紧张部
松弛部
鼓膜脐 紧张部
砧骨 锤骨
光锥
第二节 中耳
鼓室 一.鼓室:
第二节 中耳
鼓室
二.鼓室的内容物:
三块听小骨: 锤骨,砧骨,镫骨

砧 骨

镫 骨
第二节 中耳
咽鼓管 1. 分部: 软骨部和骨部 2. 幼儿的咽鼓管 特点:短而宽,略 呈水平位
指(趾)甲 甲体
甲体
甲床
甲根
甲母质,是甲的生长区。
甲皱襞
甲沟
甲皱襞
甲床 甲沟 甲根
甲母质
角质层
多层扁平角质C→干硬的死C,无核、无细胞器,内含嗜酸性 的角蛋白。具有吸收水分、耐酸碱、抗摩擦的作用。 合理定期去角质:约14天。
真皮
乳头层
结缔组织凸向表皮,形成真皮乳头, 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如触 觉小体、游离神经末梢等。
网状层
由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交织成网状, 含有小血管、淋巴管、神经、毛囊、 皮脂腺、汗腺和环层小体等。
视锥细胞中分别含有对红、绿、蓝三种光线敏感的视色素。 当一定波长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时,以一定的比例使三种视锥细胞 分别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这样的信息传至中枢,就产生某一种颜 色的感觉。
色盲和色弱
缺乏某种视锥细胞—色盲 多为先天因素 视锥细胞功能减弱—色弱 多为后天因素
色盲和色弱
缺乏某种视锥细胞—色盲 多为先天因素 视锥细胞功能减弱—色弱 多为后天因素
结膜上穹 结膜下穹
泪器
1. 泪腺 2. 泪道: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泪腺 泪点
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下鼻甲
眼球外肌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PPT课件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官PPT课件

.
20
(二) 眼球的内容物
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它们和角膜共同构成了眼的屈光系统。
1、眼房和房水 (1) 眼房: 眼前房
眼后房
(2)房水
屈光
作 用
营养角膜、晶状体
维持眼压
.
21
(二) 眼球的内容物
房水循环: 睫状体产生 眼后房
瞳孔
眼前房 虹膜角膜角隙
巩膜静脉窦
睫前静脉
眼静脉
.
22
2、晶状体
眼球 eyeball
眼球壁 中膜: 虹膜iris 睫状体ciliary body 脉络膜choroid 内膜: 视网膜retina
房水aqueous humor 眼内容物 晶状体lens
玻璃体vitreous body
眼附属器 眼睑、泪器、眼外肌、眶脂体、眶筋膜 accessory organs of eyeball
温度和渗透压等刺激。(颈静脉小球、颈静脉窦)
2、外感受器exteroceptor 分布在皮肤、鼻腔和口腔粘膜、视器和听器
等处,接受触、压、痛、温度、光和声等物理和化学刺激
3、本体感受器proproceptor 分布在肌肉、肌腱、关节、韧带和内耳
平衡器等处,接受机体运动和平衡变化时产生的刺激。
.
3
视器与位听器
9
eyeball眼球的组成
Fibrous Tunic纤维膜 (outer layer)外膜
角膜 cornea 巩膜 sclera
wall
Vascular Tunic血管膜 (middle layer)中膜
虹膜 iris 睫状体 ciliary body 脉络膜 choroid
Nervous Tunic视网膜 (inner layer)内膜

人体解剖学--感官-视器

人体解剖学--感官-视器
鼓膜张肌 声强过大时肌收缩,鼓膜紧张,阻止 镫骨肌 : 较强振动传到传导 主要途径
传导性 耳聋
减弱
感音性 耳聋
减弱
骨导 正常声波传导中 作用甚微
增强
减弱

(一)结构









螺旋器结构
(二)内耳感音功能
● 基底膜振动和行波理论
声波引起鼓膜振动→中耳听骨链→卵圆窗→ 前庭阶外淋巴→基底膜上下振动:以行波方式 从蜗底向蜗顶传播,同时振幅也逐渐加大,到基 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以后则很快衰减。 基底膜的最大振幅区为兴奋区,该部位的毛细胞 受到刺激而兴奋,从而引起不同音调的感觉。
2.感光细胞层 外段呈圆盘状
重叠成层,感光 色素镶嵌在盘膜 中,是光-电转换 产生感受器电位 的关键部位。
产生的感受器 电位以电紧张方 式扩布到终足。
1. 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
• 视紫红质(rhodopsin)(视蛋白opsin+视黄醛retinal) • 视蛋白:348个AA,7次跨膜α螺旋 • 视黄醛:一种视觉色素,为维生素A的醛,与蛋白质结
第十章 感觉器官
概述
➢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稍的特殊结构,能接受内、外 环境各种特定的刺激,并将其转换为神经 冲动。
➢感觉器官:感受器+辅助装置,主要包括 视器、前庭蜗器、嗅器、味器。
感觉器
视器
Visual organ
视器概述
位置: 眼眶内 构成: 眼球+附器 功能: 视觉
Eye is the window of the soul !
光电换能过程如下: 在暗处,外段膜的cGMP门控Na+通道保持开放构型; 在光照条件下,光量子为膜盘膜上的视色素吸收,遂激活与其偶联的G蛋 白,后者进一步激活磷酸二酯酶(PDE),PDE使cGMP裂解为非活性 产物GMP,结果降低了cGMP的水平,导致钠通道关闭,光感受器超极 化。

正常人体解剖学-第八章-感觉器

正常人体解剖学-第八章-感觉器
第八章 感觉器(Sensory organs)
一、视器 二、前庭蜗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1
解剖组胚教研室
一 感觉器的组成
感觉器是由感受器及其副器(辅助装置)
组成。
二 感觉器的功能
感觉器的功能是接受各种类型的刺激 并将相 应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 这些神经冲动经过特定的 神经传导通路传到大脑皮层的一定部位 产生特定 感觉从而建立机体与内外界环境间的联系。
(三) 泪器(lacrimal apparatus)
泪腺
成组
泪点
泪腺 泪小管
泪小管 泪道
泪囊
泪囊
鼻泪管
泪点
鼻泪管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36
解剖组胚教研室
眼泪的产生及排出途径
泪腺分泌泪液 结膜囊
上、下泪点 上、下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下鼻道
.
黑龙江中医药37大学 解剖组胚教研室
(四) 眼球外肌:名称及作用
2. 本体感受器:分布在肌肉、肌腱、关节、 韧带、内耳平衡器。
3. 外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鼻腔和口腔粘膜、 视器、听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5
解剖组胚教研室
第一节 视器
Visual organ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6
解剖组胚教研室
一 眼球(eyeball)
眼球的外形 球形
前、后极 赤道
眼轴
视轴(optic axis)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2
解剖组胚教研室
刺激
概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解剖组胚教研室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感受并换能)
(整合并产生感觉 )

感觉器官(人体解剖生理学)

感觉器官(人体解剖生理学)
•耵聍腺——分泌耵聍
三、鼓膜
半透明,椭圆形
倾斜,与外耳道下壁约成45° 角。
砧骨
上1/4:松弛部 下3/4:紧张部
锤纹 紧张部 光锥
锤骨头
松弛部
鼓膜脐
• 鼓室 • 咽鼓管 • 乳突小房
中耳
一、鼓室
(一)鼓室的6个壁: 上壁: 盖壁 下壁: 颈静脉壁 前壁: 颈动脉壁 后壁: 乳突壁 外侧壁:鼓膜壁 内侧壁:迷路壁
动物种系
功 适宜刺激 能 光敏感度 作 分辨力 用 专司视觉
视力
鸡、爬虫类仅有视锥细胞 鼠、猫头鹰仅有视杆细胞
强光
弱光
低(强光→兴奋)
高(弱光→兴奋)
强(分辨微细结构)
弱(分辨粗大轮廓)
明视觉 + 色觉 强
暗视觉 + 黑白觉 弱
一、视器的结构
组 眼球 成 眼副器
眼球









眼球的构造
角膜
膜壶腹:壶腹嵴—平衡觉感受器 (旋转变速运动)
膜壶腹
声波传导的途径
气传导
传导性耳聋:外耳鼓膜和中耳 听小骨链损伤。
神经性耳聋:内耳螺旋器、蜗神经 和中枢神经病变。
1.气传导
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⑴主要途径: 外耳道 ↓ 鼓膜 ↓ 听骨链 ↓ 卵圆窗膜 ↓ 内耳
⑵次要途径: 外耳道→鼓膜→鼓室空气→圆窗膜→内耳
本章我们主要学习视器和前庭蜗器。
一、视觉的形成
视觉的形成是由眼、视神经和视觉中枢共同完成 的。
光波
可见光(400-750nm )
眼折光系统 将物体发出的光波成像于视网膜
眼感光系统 将光波转变为电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的屈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二、眼副器
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等 对眼球有保护、运动和支持作用
1.眼睑 形态结构
上睑、下睑、睑裂、 内眦、外眦、睑缘、 睫毛、 功能 保护眼球
2.结膜 一层富含血管的薄而
透明粘膜。 睑结膜、球结膜、结
膜穹隆(上、下)。
3.泪器
组成:泪腺+泪道
前 庭阶的外淋巴→前庭膜→蜗管的内淋巴→基 底膜→螺旋器→蜗神经→中枢神经→大脑皮

螺旋器毛细胞扫描电镜
(二)骨传导 声波经颅骨(骨迷路)传入内耳的过程。 声波→颅骨→骨迷路→前庭阶和骨阶的外淋 巴→蜗管的内淋巴→基底膜→螺旋器→蜗神
经 →中枢神经→大脑皮质听觉中枢
第四节 皮肤
人体最大的器官,约占成人体重量的16%, 总面积约为1.2-2.2㎡。
玩一玩: 找盲点:捂住左眼,正对画面 慢慢靠近红十字,再慢慢远离 移到一定远时,蓝点消失了 这就是你眼睛的盲点
视神经 节细胞
光刺激
双极细胞 视锥(杆)细胞
(二)眼球内容物
1.房水 眼房:位于晶状体与角膜之间的间隙。 前房、后房 房水:充填于眼房中的无色透明液体。 房水的循环: 睫状体产生→眼后房→眼前房→虹膜角膜角
后骨半 规管
外骨半 规管
前庭阶
骨阶 蜗管
(二)膜迷路 1.椭圆囊和球囊 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感受直线变速
运动。 2.半规管 壶腹嵴:感受曲线运动 3.蜗管 螺旋器(Corti器):听觉感受器
(三)内耳道
四、声波的传导途径
(一)空气传导 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经听小骨链和 前庭窗传入内耳的过程。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链→前庭窗→
一、外耳
1.耳廓 弹性软骨和结缔组织为支架,外覆皮肤 和皮下组织。耳垂-常用的采血部位。
2.外耳道 外耳门至鼓膜的一段弯曲通道,约2.5cm 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部
3.鼓膜 椭圆形半透明的薄膜。
上1/4为松弛部粉红色,下3/4为紧张部灰白色
耳廓
外耳道 耳垂
镫骨 半规管
锤骨 砧骨
前庭
耳蜗
三、眼的血管和神经
1.血管 动脉—眼动脉 静脉:通过眼上、下静脉回流,无静脉瓣
2.神经 三叉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等
第三节 前庭蜗器
耳,位觉和听觉器官
耳廓
外耳 外耳道 鼓膜

鼓室
庭 中耳 咽鼓管

乳突小房和乳突窦

骨迷路 骨半规管
前庭
内耳
耳蜗
传导部分 感受部分
膜迷路
膜半规管 椭圆囊和球囊 蜗管
→虹膜角膜角隙→巩膜静脉窦→眼静脉 房水的作用:维持眼内压;营养角膜和晶状
体;屈光作用。循环发生障碍,引起眼内压增 高—青光眼。
角膜 虹膜角膜角 巩膜静脉窦前房眼静脉虹膜
瞳孔
睫状体 后房
晶状体
2.晶状体 无色透明;双凸透镜状;
有弹性,无血管和神经, 表面包有晶状体囊。
屈光。 晶状体发生混浊-白内障 3.玻璃体 无色透明胶状物质。 折光和支撑视网膜。
三、内耳
位于颞骨岩部内,结构复杂,称迷路。 骨迷路:颞骨内的骨性隧道
内耳 膜迷路:套在骨迷路内的膜性小管和小囊 (一)骨迷路 1.骨半规管:3个“C”形互成直角排列的小管 2.前庭:前通耳蜗,后通3个骨半规管 3.耳蜗
形如蜗牛,由蜗轴+蜗螺旋管(2.5)组成
前骨半 规管
骨壶腹
前庭窗 前庭 蜗窗
内感受器:分布于心脏、血管等处 感受来自这些器官的压温渗透酸碱变化等刺激
本体感受器:分布于肌、肌腱、关节和内耳 感受躯体运动、肌张力和头部位置变化等刺激
(2)按其特化程度分:
普通感受器:感受痛、温度、触觉 特殊感受器:感受嗅、视、听、平衡
第二节 眼(视器)
组成
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 保护、运动、支持
具有屏障保护、感受刺激、调节体温、排 泄和吸收等功能。
THANKS!
丰富血管
色素细胞 后2/3-脉络膜:含丰富血管和色素细胞,营养眼球,
吸收眼内分散光线
微细结构
内膜 视网膜
贴附于血 管膜内面
前-虹膜部 盲部 中-睫状体部 无感光作用
外-色素上皮层 吸光,避免强光
视细胞
内- 双极细胞
后-视部:盲点、黄斑(中央凹)神经层 节细胞
眼轴: 视轴:
视神经盘:视网膜 后部中点稍鼻侧, 不能感光,称为生 理盲点。 黄斑:距视神经盘 3.5mm,是明视力 最精确及辨色最敏 锐的部位。
鼓膜 鼓室 咽骨管
鼓膜
二、中耳
1.鼓室 一不规则腔隙,有6个壁。 3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借关节连 成链,将声波的振动传入内耳。 2.咽鼓管 连通咽腔与鼓室的通道,平时闭合,吞咽、 哈欠或喷嚏时开放,使鼓室与外界气压平衡。 3.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乳突窦:介于乳突小房与鼓室之间的腔隙。 乳突小房:颞骨乳突黑的许多的含气小腔。
泪液的生成与回流:
泪腺分泌→结膜上 穹的外侧部→结膜囊 →泪点→泪小管→泪 囊→鼻泪管→下鼻道 粘膜
泪液的作用:冲洗异物; 润滑角膜;杀灭细菌。
4.眼外肌 共7块,1块提上睑 + 6块运动眼球
向上外 (下斜肌)
向外 (外直肌)
向下外 (上斜肌)
向上内 (上直肌)
向内 (内直肌)
向下内 (下直肌)
感觉器
第一节 概 述
一、感觉器
能够感受特定刺激的器官,
感受器+附属结构组成。
主要有眼、耳,皮肤也与感觉功能有关。
二、感受器
1.定义: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
门感受刺激的结构。
2.构造:感觉神经纤维的末梢装置
3.功能:刺激
神经冲动
4.分类 (1)按所在部位和刺激的来源分:
外感受器:分布于皮肤、粘膜、眼、耳等 感受来自外界环境的痛温触压光声等刺激
后5/6-巩膜:乳白色,不透明,与角膜交界处深 部有一环形小管-巩膜静脉窦,房水入静脉
中膜 前-虹膜:圆盘形,中有圆孔-瞳孔-光线入眼通道
血管膜 放射状-瞳孔开大肌-缩大,环形-瞳孔括约肌-缩小
眼 球 壁
疏松结缔 中-睫状体:虹膜外后方增厚处,借若干睫状小带与 组织构成 晶状体相连;睫状肌-调节晶状体曲度。产生房水
眼球 + 眼副器
感受光波刺激 将光波转变为神经冲动 传入视觉中枢 产生视觉
一、眼球 位于眼眶内 后端借视神经连于间脑
眼 外膜
球 中膜 壁 内膜 眼球
眼 房水
内 容
晶状体
物 玻璃体
(一)眼球壁
外膜 纤维膜
致密结缔 组织构成
前1/6-角膜:略向前凸,无色透明,无血管, 有丰富感觉神经末梢。光线可透,有屈光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