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AE赛车悬架设计
FSAE赛车悬架的优化设计及分析

2、阻尼:阻尼的大小直接影响赛车的反弹速度和行驶平顺性。阻尼过大, 赛车反弹过快,会影响赛车的操控性和稳定性;阻尼过小,则会导致赛车行驶平 顺性降低。
3、几何形状:悬架的几何形状决定了赛车在不同行驶状态下的性能表现。 例如,多连杆悬架可以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稳定性,但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更 复杂的结构设计。
二、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悬架的设 计
1、确定悬架类型: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通常采用麦弗逊式独立悬架,这种悬 架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占用空间小等优点。
2、选择合适的材料:考虑到赛车的轻量化和刚度需求,通常会选择高强度 铝合金作为悬架的主要材料。
3、确定弹簧刚度和阻尼:弹簧刚度需要根据赛车重量和赛道特性进行选择, 而阻尼则需根据驾驶风格和赛道条件进行调整。
1、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前期准备
在制造阶段,首先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前期准备,包括加工制造、组装等。 要确保各个零部件的尺寸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对材料和加工工艺进行严 格把关,确保赛车制造的质量。Biblioteka 2、安装动力装置和其他附件
在制造过程中,要安装发动机、变速器等动力装置,并连接相关管路和附件。 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同时要确保管路和线路 的布置合理,不会影响赛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二、FSAE赛车悬架设计
FSAE赛车的悬架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赛车性能的要求和实际行驶情况。一般来 说,FSAE赛车的悬架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刚度:悬架的刚度是决定赛车操控性和舒适性的关键因素。刚度过高会 导致赛车过于僵硬,操控性虽然好,但舒适性会降低;刚度过低则会导致赛车过 于软弱,操控性降低,同时也会影响赛车的稳定性。
2、性能测试与评估:在完成悬架设计后,需要进行实际的性能测试和评估。 这包括在实验室进行振动测试、刚度测试等,以及在赛道上进行实际的驾驶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对设计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FSA E)悬架优化设计

p r o c e s s ,t h e l a t e r a l s l i p p a g e i s s e l e c t e d 3 S t h e o b j e c t i v e f u n c t i o n t o c o mp a r e a l l F r o n t Wh e e l Al i g n me n t
第2 9 卷第 4 期
黑
龙
江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Vo 1 . 2 9 。 No . 4 Au g ., 2 0 o f He i l o n g j i a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Te c h n o l o g y
中 图分 类 号 : U4 6 3 . 3 3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1 — 4 6 7 9 ( 2 0 1 5 ) 0 4 — 0 0 2 7 — 0 5
Opt i mi z a t i o n d e s i g n o f t he s u s p e nt i o n s y s t e m o f FS AE v e hi c l e MA J i n g - j u n , YE Yu — t i a n , GUI Ha o , QI NG To n g , C UI Ho n g — y a o
利用 A DAMS , 根据整车性 能对悬架进 行建模和优化设计 。在优化过程 中, 选择侧 向滑移量为 目标 函数 , 对 比了优 化
前 后各前轮定位参数随车轮上下摆 动的变化 , 证 明了优化后悬架 系统 的正 确性 。为 了解决 由加工 、 装配 和变形产生
的定位参数误差 , 设计 出悬架定 位参 数的调节机构 。通过该机构 中的一对 螺纹连接 , 实现 了推力杆长 度的调节 。文 中设计满足大赛 的相关规定 。 关键词 : F S AE; 悬架系统 ; A D AMS ; 定位参数 ; 调节 机构
FSAE赛车双横臂式前悬架设计-任务书

[15]Milliken, William F./ Milliken, Douglas L.Race Car Vehicle Dynamics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2005 6
[10]孙丽,何仁,张园园扭杆式双横臂独立悬架改型设计与运动特性分析,江苏大学,淮阴工学院 2009
[12]刘虹,王其东, 基于ADAMS双横臂独立悬架的运动学仿真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13]王其东,赵韩,李岩,祝少春,汽车双横臂式独立悬架机构运动特性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开轮/开舱
使用排量不超过610cc的四冲程汽油机
安装内径20mm的进气限流阀
轴距不小于1525mm
轮辋不小于8英寸
必须能够制动全部四个车轮
悬架行程不小于50.8mm(2英寸)
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弹性元件选择、导向机构以及减震器等参数确定,及缓冲块、横向稳定杆等设计。
[7]王其东.赵韩.李岩汽车双横臂式独立悬架机构运动特性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6
[8]李军.邢俊文ADAMS实例教程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0-80
[9]叶鸣强,王耘,胡树根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双横臂独立前悬架振动仿真分析及参数优化, 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2005
[3]陈家瑞,汽车构造(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5
[4]喻凡. 郭孔辉 ,车辆悬架的最优与自校正控制. 汽车工程 ,1998 4:193 —200.
FSAE赛车双横臂悬架优化设计

3运动学仿 真分析
将激振 台架上下激振位移设置为 4 使 左右车轮 同步 0 mm, 上下跳动 , 计算悬架主要性能参数 的变化规律。 车轮定位参数随车轮跳动的变化曲线 , 图 3 如 所示 。 外倾角变化范 围为( 1 3 - . )8 m。车轮跳动时外倾 一 . ~ 0 6 。 0m 9 2 / 角的变化对车辆的稳态响应特性等有很大 的影响 所 以应 尽量 , 减少车轮相对车身跳 动时的外倾角变化 。 内倾角变化范 围为( .  ̄ .7 。 0i 3 4 4 ) 8 l 3 8 1 ' l m。内倾角影响转 向盘
/ ● j、 hr● _1 +1 1、 1 , “ i i ¨ ● ~ … ¨ w …
中图分类号 :H 6 U 6 . 文献标识码 : T 1 ,4 3 3 3 A
1 『 弓 言
悬架系统是汽车的重要部件 ,双横臂独立悬架是 现代 汽车
定 和 全 有 重 的 响。 性安性着要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 4轮距 随车轮跳动的变化曲线
由上述分析可知 , 外倾 角 、 内倾角 、 前束角 3个参数在悬架
跳动行程范围内变化较大, 需要进行优化。
4多 目标优化设计
多 目标 优化 问题 的求解方法一般有线性加权和法 、 平方和
图 2双横臂悬架仿真模型
加权法 、 序列最优化法和各种遗传 、 进化算法等『, 于各种求解 1基 O l
图 2所示 。
车轮跳动行程/ m m
图 3车轮定位参数随车轮跳动的变化曲线
轮距随车轮跳动的变化曲线 , 如图 4 所示。轮距 的变化范围
FSAE赛车双叉臂悬架的优化设计

Abstract: To research the handling stability of racing cars,the double wishbone front suspension of FSAE racing car is modeled and simulated based on the software ADAMS ( Automatic Dynamics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 ; and the suspension structure is modified. Aiming at the change of TOE,the proper hard points are selected to be the variables and optimization is realized based on ADAMS / Insight. The car’s handling stability is improved greatly. The essay is helpful in designing the front suspension of racing car.
44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
第 26 卷
E 为上摆臂后铰链; 点 F 为上摆臂前铰链; 点 H 为减 震器上支点; 点 L 为减震器下支点; 点 P 为转向节与 主销 DA 的交点; 点 G 为轮心; 点 N 为转向拉杆外侧 球铰中心; 点 M 为转向拉杆内端点。悬架上下摆臂 与车架间有 2 个弹性衬套联结,运动学分析时为转 动铰链,上下摆臂与转向节以球铰相连,减震器下端 与下摆臂以圆柱铰相连,上端与车架以弹性衬套相 连,运动学分析时以万向节铰链相连,转向拉杆与转 向节以球铰相连,内端点以万向节与转向系统相连, 悬架弹簧和减震器同轴线布置。
FSAE赛车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设计

a n d 3 D mo d e l Wa S b u i l t b y u s i n g CAT I A s o f t wa r e . Ba s e d O i l ANS YS Wo r k b e n c h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s i mu l a t i o n p l a f t o m ,t r h e i f n i t e e l e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3 1 4 2 . 2 0 1 3 . 0 8 . 0 0 5
F S AE赛车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设计
王 军, 赵 世 明, 陈少 杰, 李文珊 , 康 一帆
( 2 1 0 0 3 1江苏省 南京市 南 京农业大学 工学院) [ 摘要 ] 双横臂 独立悬架对 F S A E赛车行驶平顺性 、 操纵稳 定性和安全性有 着重要影响 。依 据 F S A E大学生 方程 式大赛规则及参 照经验值对 包括轮 距、 轴距在 内的整 车参数 进行确定 。对轮胎、 轮辋 等部件进行选择 。 设 计悬 架立柱、 摇 臂部件 。 并 利用 C A T I A软件进行 三维模 型的 建立。基 于 A N S Y S/ Wo r k b e n c h协 同仿真 平 台. 对在 转向和制动复合 工况下的前 立柱进行 有限元分析 。 分析结果表 明 , 满足材料 的强度要求。 设 计的双 横臂 独立 悬架为车辆悬架 系统 的结构优 化和轻量化设 计提供 了参考 。 [ 关键 词] A E ; 双横臂独立悬架 ; 有限元分析 ; A N s Y s , r k b e n c h [ 中图分类号]U 4 6 3 . 3 3 1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 编号 ]1 6 7 3 — 3 1 4 2 ( 2 0 1 3 ) 0 8 — 0 0 1 7 — 0 4
FSAE悬架几何设计说明

FSAE悬架几何设计总结一、赛车基本参数的确定1■轮距与轴距的确定轮距与轴距目前并无确定的方法精确计算,比较常见的是参考国外所给出的一个经验公式:B = KL式中,B为轮距,L为轴距,K为经验系数,查相关资料得知K 一般取0.656~0.806以下为各个参数值影响与限制条件:1) 轮距:①在合理的情况下,轮距应当尽可能大,轮距越大,转向时横向负载转移越小,有利于提高车子的稳定性,但太大则需要提供很大的转向力。
②由于驱动轮轮距窄有利于车子出弯提速,故后轮轮距一般比前轮轮距小。
④⑤⑥⑦2) 轴距:①长轴距会比短轴距有更小的载荷转移,对于车子稳定性、受力情况较好。
②轴距越大,整车的质量也就越大,并且还需考虑车子上各个部件的安装问题,一般要考虑人机工程学、发动机的大小与布置,轮胎宽度与悬架上下A臂的安装要求。
参考往年学校车队与其他车队的数据,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轴距定为1600mm 前后轮距分别为1250/1200mm2.其他参数的确定对于质心高度与轴荷比,由于这和各个部件的安装设计和后期的装配有关,此处参考去年数据确定。
以下则为基本参数的数据表:、前悬架设计1,正视图几何在正视图几何中设计参数的确定如下面所述:1) 车轮外倾角(wheel-camber-angle) 前轮外倾角的影响:①一定的角度能够产生回正力矩。
②太大会使转向困难。
③参考R.C.V.D,当外倾角在-5时具有最大的侧向力④一般取正值,以补偿因车重而下压使得外倾角向负值变化的趋势,应使得车子在行驶过程中轮胎能够与地面更多的均匀的接触,减少个别地方磨损严重的现象。
⑤负的外倾角能够增加车子过弯时的稳定性,此处与轮胎的磨损相制约,与进行相应的取舍。
查看相关论文,得知前轮外倾角一般为- 2到4 ,此处初定为2 ,后期会设计调 整装置,对前轮的外倾角进行调节2)底盘侧倾角(chassis-roll-angle )此处尚缺少理论依据,查阅相关资料,初定为 33)等效摆臂长度(fvsa ) 参考R.C.V.D , fvsa 由以下公式计算:rollcamber 二 wheel 一 camber 一 anglechassis - roll - angle式中:t = trackwidth ,为轮距,前轮为 1250mm ,后轮为 1200mm 。
FSAE电动赛车多连杆式后悬架结构设计与分析中期报告

1)本毕业设计对FSAE赛车后悬架的结构及特点进行比较,综合比对选取适合的后悬架类型;根据赛车参数,进行了大量的计算,根据数据确立了后悬架的尺寸,材料,以及悬架部件的选取,
2)然后利用proe建立FSAE赛车后悬架的三维机构仿真模型;将三维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中,进行静力学计算.
中期报告
系名
专业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论文(设计)题目:
FSAE电动赛车多连杆式后悬架结构设计与分析
本人在该论文(Βιβλιοθήκη 计)中具体应完成的工作:1.根据赛车参数,进行了大量的计算,根据数据确立了后悬架的尺寸,材料
后利用proe建立FSAE赛车后悬架的三维机构仿真模型;将三维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中,进行静力学计算。
然后对推杆划分网格,考虑推杆座,球饺接座,安装衬套和推杆的连接因此使用自动网格工具和设置网格大小。
再次对推杆进行约束。在施加约束时,由于没有找好约束点,ansys分析后的结果与现实中的位移不符,且应力也不相同,因此在施加约束这一过程中,存在问题,正在不断实验中。
中期报告
3.指导教师对该学生前期研究工作的评价(是否同意继续研究工作)
3)对后悬架下控制臂的加速工况,转弯工况的应变和应力进行分析,并进行模态分析,判断下控制臂的结构和材料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中期报告
2.目前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主要研究任务,具体设想与安排(要详细内容)
控制臂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推杆座,球饺接座,安装衬套和推杆。对推杆进行有限元分析时,首先定义推杆的料厚5mm.材料弹性模量 MPa。泊松比 。密度; 。
指导教师亲笔签字:
年月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赵大谦学号:11010141X51 学院、系:机械工程系
专业:车辆工程
论文题目:FSC赛车悬架设计及优化
指导教师:杨世文
2015年3月22日
1.结合毕业论文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悬架通过吸收车辆振动来改善乘坐舒适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悬架运动学特性是一些悬架结构参数随车轮跳动的变化规律, 与悬架的导向机构有关.。
这些参数的变化会使车轮的地面附着情况及滚动趋向发生变化, 进而影响车辆的动力性、制动性和操纵稳定性等性能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双横臂悬架系统常用在后轮驱动的汽车中,双横臂独立悬架是现代汽车常用的结构形式,特别是在赛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设计好坏对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操纵稳定性不仅影响到汽车驾驶的操纵方便程度, 而且也是决定汽车高速安全行驶的一个主要性能。
FSE赛车悬架系统进行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在于探讨悬架运动学参数的变化规律,为赛车调试提供理论依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确保赛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
确保所设计悬架在车队赛车上运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二、本课题的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从80年代开始逐步开展对汽车悬架运动学的研究,研究成果则多见于90年代。
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所著的《汽车操纵稳定性》对悬架运动学作了最为系统的分析,并且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从侧向力、纵向力转向的角度研究悬架运动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吉林大学的林逸教授等人在90 年代也先后在各报刊发表文章阐述了橡胶元件的基本性能,着重分析了独立悬架中橡胶元件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和平顺性的影响,并提出了处理运动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清华大学张越今博士著的《汽车多体动力学及计算机仿真》一书,重点介绍了整车多体系统弹性模型的建立方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虽然国内对悬架动力学的研究比较多,但是由于悬架结构的复杂性对于对于悬架的有限元研究还是并不是很多。
华南理工大学的黄向东教授在1994年发表的文章中介绍了分析汽车悬架系统的新方法有限元新分析,对于几种常见的悬架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讨论了悬架的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也提出了建模时的难点和技术关键,为以后的悬架有限元分析奠定了基础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吉林工业大学的初亮对滑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一、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1)悬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包括对悬架系统结构形式设计和系统各零部件的总体布置设计;
(2)确定悬架的主要参数,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校核;
(3)运用 PRO/E 建立三维物理模型;
(4)在 ADAMS 软件平台上建立悬架的简化物理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
(5)得出优化方案。
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
(1)调查研究,搜集资料
(2)方案得确定,并进行计算
(3)确定ADAMS 进行运动仿真是否合理
(4)PRO/E建模
(5)结论分析
(6)撰写设计说明书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月日所在系审查意见:
系主任: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