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经第一部分

合集下载

邱东版《国民经济统计学》

邱东版《国民经济统计学》

邱东版《国民经济统计学》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一、研究范围以国民经济为研究范围国民经济运行: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物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二、研究对象1.与国民经济工作的对象不同。

“方法论”,不仅是“统计规律”2.不同于统计学原理的研究方法3.宏观经济统计方法论,非微观三、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第二节国民经济统计学科性质和地位一、独立的社会科学二、与其他各统计学科的关系学科设置问题:1992、11月统计学(一级)—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1.与统原的关系统原:什么是相对数经统:出口换汇成本是什么怎么计算、怎么用2.与其他部门统计关系企业统计、农业、金融统计3.与综合平衡统计的关系4.与国民经济核算框架指导方法分析三、本书的结构安排第三节国民经济统计指标及指标体系一、指标用来反映社会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的规模、水平、程度、结构、速度等的数值的概念二、指标体系:相互独立有相互联系统计指标群1.国民经济是多层次多系统现象组成的总体分三个层次明细(1)反映国民经济总体状况数量方面(2)每一种社会再生产系统活动状况(3)反映各统计内部活动状况的指标如预警人口人口出生率2.原则(1)马列、邓小平指导(2)体现全面性、系统性(联系和协调)和层次性(宏观)(3)可操作性和动态性第四节国民经济活动分类一、国民经济分类的意义和原则(一)意义统计分组在国民经济统计中的应用(二)原则马克思理论、从实际出发、系统性(标志选择)、国际对比原则、动态化原则(如IT)(三)不同目的的分类标志: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基本生产和基本结构的划分、三次产业的划分、机构部门的划分、重要经济类型的划分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一)分类标志和原则劳动的社会分工为基本划分标志具体:1.按劳动的产出性质和社会功能的同一性2.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同一性3.该经济活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即行业规模大小)(二)分类的基本单位应该是各种经济活动的成果*通用的方法:基层单位:位于一个地点、仅从事一种生产活动或其主要生产活动的增加值占绝大部分的一个企业或企业的一部分1一定场所2一种或一种以上次要活动3一个点如联合企业多个单独的基层单位(二)联合用ISIC1948 1958、68、89三次修订把所有市场通过与交换的收入的经济活动进行分类确定小类:按经济形式的性质中大:按基层活动的特性17个主要门类60个大类173个中类306小类例:D-22-2-1制造业、出版物印刷品大类、印刷品和服务中类、印刷品小类(三)我国:1984 划分标志普查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于1996年组织实施。

经济学考研课后答案资料萨尔瓦多《国际经济学》(第1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

经济学考研课后答案资料萨尔瓦多《国际经济学》(第1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

萨尔瓦多《国际经济学》(第1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无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试读(部分内容)隐藏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考点一: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是世界上各国和地区之间通过商品、服务及劳动力、资本、信息、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寻求资源最优配置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并不断深化的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任何国家来说,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以发展中国家经济为例,探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1)积极影响①由于信息技术使空间距离极大地缩短,世界各地的竞争关系加剧,相互争夺稀缺的生产要素。

不断加剧的竞争也激发了国家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国家富裕起来,社会福利水平不断提高。

②现代通信技术以及复杂的计算机程序,加快了信息的流通,有助于人们消除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

③全球化意味着世界整体福利水平的增升和机会的增加。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均实现了迅速增长,同时,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每个国家都拥有机会参与国际竞争。

④全球化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⑤全球化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使各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国家之间沟通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⑥全球化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

同时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改革。

(2)消极影响①增大了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运行的风险。

受社会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经济更脆弱。

②各国各地区的发展差异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国经

国经

国经【第一章】经济主权和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原则:是指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经济活动享有永久主权,包括拥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并得自由行使此项权利.包括:1.对本国自然财富和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2.管理外国投资的权利(从国家对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原则和属地管辖权原则引申出来的)3.管理和监督跨国公司的权利V4.实行国有化的权利【第二章】(到处都是重点)一.<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1.适用:①第1条第1款a项:本公约适用于经营地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货物销售合同,如果这些国家是缔约国。

②b项:如果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的法律,则本公约也将适用于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所订立的货物销售合同。

③第10条a和b:如果当事人有一个以上的营业地,则以与合同及合同履行关系最密切的营业地为其营业地;如果当事人没有营业地,则以其惯常居住地为准。

2.不适用:①第2条规定了不适用公约的买卖范围,包括:(1)购买供私人,家人,或家庭使用的货物买卖【买卖双方要都是商人】;(2)以拍卖方式进行的买卖;(3)根据法律执行令状或其他令状的买卖;(4)股票,公债,投资证券,流通票据和货币的买卖【需要是有形货物】;(5)船舶,船只,气垫船或飞机的买卖【需要是动产】;(6)电力的买卖【需要是有形货物】。

②第3条:①该公约不适用于货物一方的绝大部分义务是提供劳务或提供其他服务的合同;②也不适用于由买方提供制造货物的大部分原材料的合同。

③混合合同不适用:货物交易+服务提供(大部分)【例外:A:货物与服务可分离→适用货物部分;B:提供服务未占大部分→适用于全部合同】④合同效力、货物所有权、侵权、(时效)等问题不适用3.不涉及事项:(1)买卖合同的效力或惯例的效力等问题;(2)买卖合同对所出售的货物的所有权可能产生的影响问题;(3)【侵权】出售的货物引起的人身遭受伤害或者死亡,其他财产遭受损失所引起的法律责任,属于产品责任法或者保护法调整的范畴。

国际金融00076第一章国际收支大纲笔记

国际金融00076第一章国际收支大纲笔记

自考金融(专升本)国际金融(课程代码00076)笔记第一章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1.【识记部分】(1)国际收支:是特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或国家、地区)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反映了一个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之间发生的进出口贸易、投融资往来等各类经济交易的经济过程,以及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的存量变化。

(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对一定时期(一年、半年、一个季度、一个月)内的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特征和经济分析的需要,分类设置账户,并以复式记账原则进行系统记录的报表。

(3)经常账户显示的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账户类别,记录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的流量。

包括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四个子账户。

(4)资本和金融账户反映了金融资产在不同经济体之间的转移,也就是国际资本的流动,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输入本国记贷方,输出本国记借方。

2.【领会部分】(1)国际收支的特征:国际收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①国际收支记载的是一个经济体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经济交易。

强调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同一个经济体的居民之间的交易不属于国际收支,参与者不同经济体的居民,不是公民。

②国际收支是在特定时期内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③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不是存量概念。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①复式记账原理;②权责发生制原则;③市场价格原则;④单一货币原则。

3.【简单应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的《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的规定,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以及误差与遗漏净额三个部分。

①经常账户,包括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四个子账户。

②资本与金融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个子账户。

资本账户有本科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处置、资本转移;金融账户又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品(储备除外)和雇员认股权、其他投资以及储备资产。

国际金融 第一章 国民收入与国际收支

国际金融  第一章 国民收入与国际收支

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与国际收支开放经济:产品与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溢出效应:本国经济会对他国造成影响反馈效应:本国经济会收到他国经济的影响1.1.1封闭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恒等式GDP: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指标。

(1)产出——一个国家生产的成果(2)流量指标(一定时期内的)(3)最终产品的生产属性(经济生产:人类参与)(4)既包括市场化的货物与服务的生产,也包括非市场化的货物与服务的生产(未被交换)GDP=C+I+GC:私人部门的消费I:资本形成总额(投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G:政府部门的消费注:固定资本消耗≠固定资产折旧(现值核算≠历史成本核算)固定资本净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消耗经济建设(投资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转移性支出)预算开支不计入GDP构成收入法(一)1.劳动者报酬2.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3.固定资产折旧4.营业盈余(二)1.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 PDL=GDP+TR+INT-T = C+S p消费+结余(TR 转移支付INT政府的债务利息支出T税收)2.政府部门的可支配收入:NIG= T-TR-IVT =G+S g 消费+政府储蓄国民储蓄(封闭经济):本国国民中收入未被用于消费私人部门的储蓄+政府部门的储蓄S=SP+SG=GDP-C-G 生产-消费-储蓄注:储蓄存款的年度增加额不能代替国民储蓄;1.1.2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恒等式特点:本国货币和服务可以在外国销售,形成本国的出口X本国收入可以购买外国商品和服务,构成本国进口MGDP=C+I+G+X-M(NX)Sp+Sg=I+NX 国民储蓄<国民投资——贸易逆差国民储蓄>国民投资——贸易顺差NX=(Sp-Ip)+(Sg-Ig) 本国的对外贸易差额取决于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储蓄与投资差额状况开放经济:一国生产要素获得的总收入就不再等于本国的总产出1.初次收入差额BPI:收入差/劳动报酬/租金等2.二次收入差额BSI:国际间的经常转移(捐赠)开放经济下:国民可支配总收入GNDY=GDP+BPI-BSI=C+I+G+NX+BPI-BSI1.2国际收支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各项国际经济交易货币价值的总和。

2022年自考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核心考点资料

2022年自考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核心考点资料

(5)卖方应与有良好信誉的保险人或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除非有相反的明示协议,应根 据《协会货物保险条款》(伦敦保险人协会)或其他类似的条款中的最低保险险别投保,保险 期限为整个运输期限,即从货物装上船到买方在目的港接受货物,最低保险金额应包括合同规 定的价款,另加 10%(即 110%),并应采用合同中的货币。 (6)负责将货物在约定的装运港和装运日期或期间装上轮船。 (7)负担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之前的一切风险。 (8)负担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之前的一切费用,支付运费和保险费,支付出口关税和费用。 【简答、案例分析】在 CIF 下,买方的主要义务。 (1)向卖方支付合同约定的价金。 (2)办理进口清关手续。 (3)在目的港接收卖方所交付的货物。 (4)负担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后或双方约定的交货时间届满之后的一切风险。 (5)负担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之后的一切费用,支付卸货费,支付进口关税和费用。 【单选】CFR,“成本加运费”,是指卖方必须支付成本费和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运 费,但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以及货物装船后发生事件所产生的额外费用,自货物于装运港装 上船时起即从卖方转由买方承担。 【单选】FCA,指卖方办理货物出口清关,将货物交至指定的地点,由买方指定的承运人照管, 履行其交货义务。 【单选】CPT 即“运费付至”,指卖方支付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关于货物丢失或毁坏的风险 以及货物交由承运人后发生事件所产生的任何额外费用,自货物已交付至承运人照管之时起从 卖方转由买方承担。
第四节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简答】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国家经济主权原则。 (2)公平互利原则。 (3)国际合作以谋发展原则。
第二章 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第一节 自然人、法人与跨国公司
【单选】自然人的能力一般是由其属人法确定的。 【单选】外国法人通常必须通过内国的承认才能在内国作为一个法人而存在,才能被认为具有 独立的法律人格。 【简答】跨国公司的特征。 (1)跨国性。 (2)战略的全球性和管理的集中性。 (3)公司内部的相互联系性。 【多选】确定法人国籍的标准通常有成立地说、住所地说、控制说和复合标准说。 【多选】各国承认外国法人的方式主要有:一般许可制、特别许可制和相互承认制。 【单选】子公司通常是指由母公司持有全部或多数股份的企业。

论中国经济的几个阶段和发展方向

论中国经济的几个阶段和发展方向

论中国经济的几个阶段和发展方向文/修欢(公约社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大体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完全的计划向半市场半计划的转变是中国在几乎走投无路时的一种选择,也表现出了那个阶段中国政府的决心。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让大部分中国人不知所措的改革中,一些不安分的人抓住了时机,创业致富。

也有一些人比较保守,等回过神来,时机已经过去。

中国经济改革的第一趟列车已过。

在这个阶段,虽然在大的方面有宏观调控,但整个的经济社会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由状态,并衍生出了很多的社会问题。

第二次的经济模式的推动看似风平浪静,甚至大部分的人都没感觉到它的出现。

当时,中国政府随然在形式上推行了所谓的经济特区,开发区,等让东南沿海率先发展起来,以便能较好地与国际市场接轨。

以邓小平为带头的中国政府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是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全民富裕的战略口号。

很多的人几乎都没感觉到什么,但就这么一个战略口号,却造就了现在的中国经济格局。

在这一阶段,中国在体制上虽然还是社会主义,但中国就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初步的完成了“资本家的原始积累”打造出了很多可以与国际经济集团相竞争的民族企业。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发展不再是盲目的,而是基本上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目标和头绪。

但是,就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是下狠心心的。

因为在这一阶段,中国走的是一条通过牺牲绝大部分民众的利益而扶持中国的私有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的路子。

这需要相当的魄力,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也似乎是必由之路,因为中国要融入到整个国际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去,就必须得有一些能在国际市场的浪涛中立的住脚的中国企业。

在这一阶段,垄断、暴利,加速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原始积累。

粗放是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的特点。

为了能尽快地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不得不采取了以牺牲绝大部分劳动者的利益、以垄断和暴利的方式短时间内打造出了中国的资本市场。

但是在这种粗放的模式下打造出的市场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企业,都必然有一些缺陷和不足。

国民经济核算知识

国民经济核算知识
国民经济核算知识简介
——着重对GDP核算的介绍 省统计局叶福生
第一部分 国民经济核算综述
一、涵义作用 二、发展历程 三、基本概念 四、基本分类 五、核算原则 六、框架内容
第二部分 GDP核算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原理 三、年度核算 四、季度核算 五、价格作用 六、制度改革
第一部分 国民经济核算综述
(4)住户与住户部门:住户指共享同一生活设施,部 分或全部收入及财产集中使用,共同消费住房、食品和 其他消费品与服务的常住个人或个人群体。所有住户归 并在一起,形成住户部门。
(5)非常住单位与国外部门:所有不具有常住性的机 构单位都是非常住单位。将所有与我国常住单位发生交 易的非常住单位归并在一起,形成国外部门。对于国外 部门来说,并不需要核算它的所有经济活动,只需核算 它与我国常住机构单位之间的交易活动 。
不同类型的经济统计必须建立在一个统一 的基本框架下,彼此之间才能表现出一致性, 才能发挥出整体功能作用。国民经济核算就 是这样的基本框架,它对各种不同类型经济 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和指标设置提出 了统一的要求,从而使得这些经济统计在满 足国民经济核算要求的同时,实现彼此之间 的相互衔接,使整个经济统计形成一个统一的 整体,增强其应用功能。
3. 产业部门分类
产业部门是根据主产品的同质性原则对产业活动 单位进行的部门分类,它适用于生产核算。产业部 门分类根据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统计基础 情况的不断改善而逐步细化。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 -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为四个层次,即门 类、大类、中类、小类。共设20个门类,95个大类, 396个中类,913个小类。与94标准相比,增设门 类4个,增设大类3个,增设中类28个,增设小类 67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arming up▪origin of economy▪The word economy comes from the Greek word for “one who manages a house-hold.”▪A household faces many decisions. It must decide which members of the household do which tasks and what each member gets in return.▪Like a household, a society faces many decisions.▪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how society manages its scarce resources.▪Te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PRINCIPLE #1: PEOPLE FACE TRADEOFFS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Making decisions requires trading off one goal against another.One of the tradeoffs society faces is between efficiency and equityAcknowledging life’s tradeoffs is important because people are likely to make good decisions only if they understand the options that they have available.Because people face tradeoffs, making decisions requires comparing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alternative courses of action. In many cases, however, the cost of someaction is not as obvious as it might first appear.▪PRINCIPLE #3: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In many situations, people make the best decisions by thinking at the margin.▪A rational decision maker takes an action if and only if the marginal benefit of the action exceeds the marginal cost.▪EX:How many years to stay in school.▪PRINCIPLE #4: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Price incentives▪Public policy incentives▪Law incentives▪Moral incentives▪Countries as well as families benefit from the ability to trade with one another.Trade allows countries to specialize in what they do best and to enjoy a greater variety of goods and services.▪PRINCIPLE #6: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the success of market economies is puzzling.▪in a market economy, no one is looking out for the economic well-being of society as a whole. Free markets contain many buyers and sellers of numerous goods and services, and all of them are interested primarily in their own well-being.▪In his 1776 book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economist Adam Smith made the most famous observation in all of economics: Households and firms interacting in markets act as if they are guided by an “invisible hand”that leads them to desirable market outcomes.▪PRINCIPLE #7: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IMPROVE MARKET OUTCOMESThere are two broad reasons for a government to intervene in the economy: to promote efficiency and to promote equity.That is most policies aim either to enlarge the economic pie or to change how the pie is divided.▪Market Failure1、Externality2、Market power▪PRINCIPLE #8:A COUNTRY’S STANDARD OFLIVING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Almost all variation in living standards is attributable to differences in countries’productivity—that is, the amount of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from each hour of a worker’s time.▪PRINCIPLE #9:PRICES RISE WHEN THEGOVERN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PRINCIPLE #10:SOCIETY FACES A SHORT-RUN TRADE 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Main tool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consumer’s preferences and social indifference curve▪general equilibrium▪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a graph that shows the combinations of output that the economy can pos sibly produce given the available 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the available production technology▪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The consumer’s preferences▪The consumer’s preferences allow him to choose among different bundles of Pepsi and pizza. If you offer the consumer two different bundles, he chooses the bundle that best suits his tastes. If the two bundles suit his tastes equally well, we say that the consumer is in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bundles.▪indifference curvea curve that shows consumption bundles that give the consumer the same level of satisfaction▪indifference curve▪FOUR PROPERTIES OF INDIFFERENCE CURVESProperty 1: Higher indifference curves are preferred to lower ones.Property 2: Indifference curves are downward sloping.Property 3: Indifference curves do not cross.Property 4: Indifference curves are bowed inward.▪The use of social indifference curve▪Equilibrium Theory▪Body of analysis examining the balance of interrelated variables of an economy and their tendency to resist change.▪Partial Equilibrium▪Developed by French economist Antoine Augustin Cournot(1801-1877) and English political economist Alfred Marshall(1892-1924), partial equilibrium theory examines the conditions of equilibrium in an individual market or in part of a national economy.▪Partial equilibrium theory usually looks 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economic variables, assuming other variables are constant in value.▪General Equilibrium▪First developed by French-born economist Leon Walras(1834-1910),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studies simultaneous equilibrium in a group of related markets.▪封闭经济下的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决定一般均衡条件有三个:1、生产均衡;MRT=p x/p y2、消费均衡;MRS=p x/p y3、市场出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