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第二课时)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神话故事——《开天辟地》,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个神话故事的大概内容,还把这个故事读成了一句话:(出示: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我们还把这个故事读成了四幅画,还记得是哪四幅画吗?(出示图片:昏天黑地——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改天换地)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充满幻想色彩的神话故事,通过我们丰富的想象和有感情的朗读,让这些画面动起来,丰富起来。好吗?那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远古时代……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用两种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给学生一根学习的拐杖。)

二、读成连环画

(一)昏天黑地

1. 师范读课文:“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2.睁开眼睛,你刚才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1:天和地搅在一起,整个世界昏天黑地的,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指导读:这就是“混沌一团”,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预设2:当时什么也没有,没有光明、没有山,没有水,没有花草树木…

追问: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是什么感觉(黑暗、沉闷、压抑)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3.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一下。(齐读)

4.过渡:就在这昏天黑地中(指板书),沉睡了一万八千年大神盘古醒来了,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想象来体会天地没有分开前的混沌一团的景象。) (二)开天辟地

1、请你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的句子,读一读,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

2、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指名读)

3、同学们,从这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预设1:盘古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黑暗混沌,正在猛劈猛凿。

追问:什么是“猛劈猛凿”?(用力地劈,用力地凿)。昨天我们认识了板斧和凿子,谁来演示一下,盘古是如何“猛劈猛凿”?我们把镜头再推近一点,想象一下,盘古在猛劈猛凿的时候,脸上是什么表情?(眉头紧锁、较劲牙关、满头大汗)你能把这种用力的样子读出来吗?(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盘古的那种力量了)

预设2:我仿佛听到巨石崩裂的声音。

追问:这声音怎么样?(山崩地裂、震耳欲聋)我仿佛感到整个宇宙都在震动,带着你们的想象,把盘古开天辟地的神奇读出来。

同学们,这是沉睡了一万八千年的大神,他该积聚了多大的力量啊!谁还想读?预设3:我仿佛听到“大鸡蛋”一下子裂开的声音。

追问:是啊!盘古稍微一使劲,“大鸡蛋”就裂开了一条缝,他的力气多大啊!谁来读读这句?(指名读)读得真好!特别是是“咔嚓”太生动了,仿佛这破裂的声音就在我耳边。

4、此时的盘古暴发出神奇的力量,他要凿出一片新天地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齐读)

5、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感觉盘古是个怎样的神?(力大无穷,神勇无比)

小结:同学们,读书要学会透过文字,去想象生动的画面,这样才算真正读懂故事读懂故事中的人物。

6、经过这一阵猛劈猛凿,宇宙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看——“轻而清的

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指名读)(1)这种景象给你什么感觉?(神奇、壮观)

(2)谁想来读?(指导读)

(3)同学们,你们看,这段文字多有意思啊!(课件演示)

你发现了什么?(字数相等,意思相对)(评价: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4)小结:这些意思相对的词语放在上下半句里,特别对称,读起来相反相成,琅琅上口,来,让我们感受一下。课文中,还有许多类似这样的句子,我们要感受它们的对称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来感受盘古开天辟地时的神勇。)

(三)顶天立地

1、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又是怎么做的?自己往下读一读。也像刚才那样,一边读,一边在脑子想象画面。(自由读3-5段)

2、谁来说一说,盘古是怎么做的?

(1)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指板书:顶天立地)出示图片,看,这就是盘古顶天立地的画面,谁能看着图,再读读这句话?

(2)同学们,盘古顶天立地了多长时间?(一万八千年)

(3)一万八千年,多么漫长的时间啊,这是需要多大的毅力啊!来老师想跟大家一起合作读书,老师说句子,你们来读课文:师:天和地分开后,一百天过去了,盘古——

(4)过渡:就这样,天地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谁接着把这个变化读出来?(指名读)

此刻盘古仿佛就在眼前,让我们抬起头来,仰望盘古,此时它有多高?你看得到吗?

引读:所以课文中这样写,谁来读好这红颜色的句子?“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体也长得极长了。”指名读,评价读,(一连用了三个“极”,可见当时盘古有多么高大。)

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根长柱子似的,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同学们,“巍峨”这个词从字形来看,是形容什么的?(山)其实此时的盘古远远比任何一座山都要高大,那你觉得这个“巍峨”仅仅是指盘古的身躯高大吗?此时此刻,你想对盘古说什么?(生说)

师:这不仅仅需要超乎常人的力量,更需要顽强的意志。盘古有这种坚定的意志,这种精神是何等的可贵,就让我们读出心中那份敬畏之情吧!(齐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品悟、咀嚼,利用引读,感受盘古超乎常人的意志力。)

(四)化生万物

1.教师读: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盘古也已精疲力竭。他含着微笑倒下了。

2.此时的盘古即将倒下,却为何还会含着微笑?

预设: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了,就很高兴。

是啊,天地不再合拢,宇宙再也不会混沌一团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就要到来了,想到这,盘古心里非常---欣慰。

追问:同学们,盘古面对死亡有没有害怕,有没有后悔?那他是怎样的?

面对死亡,他是那么坦然,那么无畏,那么无怨无悔!让我们一起再读第6段。过渡:盘古将毕生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上面。不仅如此,他身躯的每一部分又塑造了一个多彩而美好的世界。

3.大声朗读第7自然段,让我们看看他的身躯都变成了什么。

4.盘古的身体化成了哪些东西呢?谁来把这一幅一幅的画面读出来?

(1)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指导朗读:让四季的风吹得再柔和些,让飘动的云再飘得慢一些吧)指导到位后一起读。

往下读:

(2)发出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这雷声太温柔了,谁再来读,全体男生一起读)

谁接着往下读:

(3)左眼变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右眼变成了皎洁明媚的月亮。(太阳,光芒万丈,充满热情,而月亮皎洁明媚,显得比较温柔,读出两者的区别;男同学读太阳句,女同学读月亮句)

(4)谁接着读下去?

(5)过渡:同学们,盘古倒下了,他真的离开我们了吗?让我们共同合作来读

读这神奇的画面吧!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

(6)过渡:同学们,盘古倒下了,他真的离开我们了吗?他永远活在天地之中。(指板书)盘古靠神力开天辟地,凭坚定地意志顶天立地几千万年,而死后,又用身躯改天换地,给与我们这世间美好的一切,这让我们又从盘古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可贵的精神。是什么精神?(无私奉献)让我们一边欣赏着世间这美好的一切,一边怀着深深地敬佩之情齐读这一小节。

5、同学们,这神奇的画面难道只是课文写的这些吗?仔细看,你还会看到更多更多的画面,就让我们模仿课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来写几句吧!先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一会儿我们再交流。

,变成了;

,变成了;

,变成了……

6、交流

同学们,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创造出了美丽的世界。正因为有了这神奇的想象,我们才读出了一幅又一幅的画面。如果把这组画面连起来,我们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们就把课文变成了一本生动的连环画。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让学生带着各自的感悟与体验与文本对话,在相互启发、补充中更好地体味语言文字,在自主的阅读活动中,感受盘古的伟大。再让学生凭借句式“——变成了,——”进行大胆创造的想象,在语言的迁移运用中,更深切地感悟到盘古的无私奉献精神。)

结语:

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这就是神话的魅力,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广为人知的《嫦娥奔月》、《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读这些神话故事,下次我们举办一个神话故事专场演讲比赛,比一比看谁读的神话故事多,讲的神话故事生动而充满神奇色彩,好吗?

作业设计:

搜集其他神话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板书设计:

昏天黑地

开天辟地神勇无比

(盘古)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意志坚定

改天换地无私奉献

教学后记:

借孩子一对想象的翅膀

《开天辟地》是一篇神话传说,主要讲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有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把盘古“用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整个世界”的过程写的生动有趣。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现将我教学这一课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借助文本,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本课开始,我引导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师述: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注意讲清是什么人、什么事……教师不因问题的简单而忽略了某些细节,提醒学生注意口头表达的完整性、顺序性,可以感受到教师注重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落实语文素养培养的理念。

二、抓住重点,感悟人物形象

我为本课所列的重点是:了解盘古是个怎样的神。因此我以“盘古是个()的神。”这样一个口头填空贯穿于理解文章的始末。围绕着这个问题,这个重点,引导学生逐段读文,并适时地出示以上的填空题,让学生口头填空。这样反复地重现课文的重点,使学生在口头练习中,逐步地把握盘古这一伟大无私的人物形象。

三、结合想象指导朗读,注重文本内化

先出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盘古以他的神力开天辟地,以他的身躯化身万物”作为本课教学的纲领,围绕着这句话,盘古如何开天辟地,如何化身万物的精彩章节一页页地铺展开来,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感悟。

如第二自然段“盘古力辟混沌”的讲读,在学生自读课文后,教育引导: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使学生深入课文,着力于想象,自然而然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之后,我示范朗读,读完以后告诉学生,老师能读出盘古力大无穷的气势,是因为一边读一边在想象当时的场面,同时,激励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用恰当的语气读出来。我认为教师的这一举措,正是在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内化,也教会了学生朗读的方法与技巧。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体现在学生学完“盘古化身万物”这一段后,教师设计的一个想象口答题“头发变成了(),骨骼变成了(),牙齿变成了()。”不但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白了想象要合理恰当。

四、挖掘文本内涵,回归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本课非常出色地体现了这一目标。

在对词语的理解中,我把每个词都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理解,如“巍峨”这个词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偏旁来体会词义,并联系以前课文中“巍峨”形容的主体是山或者建筑物,现在却用来形容一个人,可见盘古有多么的高大;理解“精疲力竭”时,问:看到“精疲力竭”,你想到了哪个词?学生很自然地回答“精疲力尽”。前一个词的理解,是把形容主体进行比较来理解词义,同时理解文本意义,后者是从字面上比较理解词义。

《开天辟地》一文在语言文字上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多处运用了象“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这样的句式。在课文学完,我让学生回到课文中,去寻找类似的句式,并一组组出示,让学生朗读、欣赏、感悟。我认为这样的做法体现了教师深入挖掘文本,力求向学生展现文本深刻内涵,展现语言文字无穷韵味与魅力的教学意图,是一种语文教学的回归,相信通过这一课的学生,这种句式会深入到学生内心,逐步达到内化。理解词语不脱离语言环境,理解句式用板块呈现,遣词造句正是需要这样实实在在的积累。

13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附反思

《13、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附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感受盘古的神力无比及巍峨形象。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悟盘古勇敢、无私的献身精神。 3、认识文章对仗的写作手法,初步感受对仗的特点。教学重、 难点 1.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养成教育训练点 学习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开天辟地的主人公是——盘古,在你的印象中盘古是个怎样的神? 小结板书:力大无穷、体形巍峨、无私献身能不能用上这三个 词,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则神 话? 课文中也有一句话概括了神话的主要内容,找一找(出

示课文最后一小节)!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文字,你读懂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盘古为人类作出贡献了吗?(板书:开天辟地、化生万物) 二、新课学习 (一)学习2—5 小节 过渡:让我们先去研究第一个问题。盘古怎样开天辟地? 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2到5小节,边读边思考,把你认为能够解决问题的句子或词语用你喜欢的阅读符号画出来,在边上写一写你的理解,并读一读。 交流: 1、开天辟地。 (出示第二自然段部分内容)朗读体会盘古力大无穷。就这 样,天和地形成了。同学们,我们来看: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 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小结:他们一一对应,这就是对偶。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对偶句呢,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2、顶天立地。开辟了天地之后,盘古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 么做? 你理解巍峨吗?课文中有介绍盘古身高巍峨的语句(“长得极长”、“长柱子似的” ),找出来读一读,体会盘 古的巍峨 盘古就这么顶天立地,那么,他撑在天地间多长时间这么长的时

12 开天辟地

12 开天辟地 宿豫区实验小学马素颖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故事,赞颂了盘古无私的献身精神。 全文一共8个自然段,脉络清楚,分三部分把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的过程描写了出来。全文处处充满神奇的想象,语言优美,结构清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学情分析: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喜欢探索宇宙世界的奥秘,尤其是喜欢阅读神话故事,对神话中的人物十分向往。他们对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早已十分熟悉,但对盘古身上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却未曾感悟。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文如何通过故事内容让学生感悟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精华,了解神话故事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想象是难点。教学时,我坚持:①以“读”为主,多法并用,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品悟课文,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受盘古伟大的人格魅力。②引导学生自由与文本对话,体味想象的神奇,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盘古的神力,了解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2、感受神话故事想象的神奇。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盘古图片、巨石崩裂的音效、舒缓的钢琴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借助重点词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2、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盘古的神力,并练习背诵第七自然段,了解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3.感受神话故事想象的神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默写下列词语。 混沌一团开天辟地冉冉上升合拢 精疲力竭神力身躯化生万物 学生对照订正,并齐读。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借用这几个词来说,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概括)。 3、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是概括内容的一种方法。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长文章读短,读成一句话。试试看,能从文中找到一句话来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4、小结板书: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团,盘古以他的神力开天辟地。倒下后,他的身躯化生万物,创造出美丽的世界。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用重点词和长文读短这两种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无疑是教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神话故事——《开天辟地》,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个神话故事的大概内容,还把这个故事读成了一句话:(出示: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我们还把这个故事读成了四幅画,还记得是哪四幅画吗?(出示图片:昏天黑地——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改天换地)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充满幻想色彩的神话故事,通过我们丰富的想象和有感情的朗读,让这些画面动起来,丰富起来。好吗?那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远古时代……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用两种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给学生一根学习的拐杖。) 二、读成连环画 (一)昏天黑地 1. 师范读课文:“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2.睁开眼睛,你刚才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1:天和地搅在一起,整个世界昏天黑地的,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指导读:这就是“混沌一团”,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预设2:当时什么也没有,没有光明、没有山,没有水,没有花草树木…

追问: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是什么感觉(黑暗、沉闷、压抑)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3.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一下。(齐读) 4.过渡:就在这昏天黑地中(指板书),沉睡了一万八千年大神盘古醒来了,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想象来体会天地没有分开前的混沌一团的景象。) (二)开天辟地 1、请你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的句子,读一读,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 2、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指名读) 3、同学们,从这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预设1:盘古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黑暗混沌,正在猛劈猛凿。 追问:什么是“猛劈猛凿”?(用力地劈,用力地凿)。昨天我们认识了板斧和凿子,谁来演示一下,盘古是如何“猛劈猛凿”?我们把镜头再推近一点,想象一下,盘古在猛劈猛凿的时候,脸上是什么表情?(眉头紧锁、较劲牙关、满头大汗)你能把这种用力的样子读出来吗?(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盘古的那种力量了) 预设2:我仿佛听到巨石崩裂的声音。 追问:这声音怎么样?(山崩地裂、震耳欲聋)我仿佛感到整个宇宙都在震动,带着你们的想象,把盘古开天辟地的神奇读出来。 同学们,这是沉睡了一万八千年的大神,他该积聚了多大的力量啊!谁还想读?预设3:我仿佛听到“大鸡蛋”一下子裂开的声音。 追问:是啊!盘古稍微一使劲,“大鸡蛋”就裂开了一条缝,他的力气多大啊!谁来读读这句?(指名读)读得真好!特别是是“咔嚓”太生动了,仿佛这破裂的声音就在我耳边。 4、此时的盘古暴发出神奇的力量,他要凿出一片新天地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齐读) 5、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感觉盘古是个怎样的神?(力大无穷,神勇无比) 小结:同学们,读书要学会透过文字,去想象生动的画面,这样才算真正读懂故事读懂故事中的人物。 6、经过这一阵猛劈猛凿,宇宙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看——“轻而清的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港小学胡采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句、重点词的品味,感受盘古的神力无比及巍峨形象。 2.通过对课文重点段的品析,进一步感受盘古的伟大、无私,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熟记成诵。 3.认识文章“对偶”的写作手法,初步感受对偶的特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抓住盘古是怎样用神力开天辟地,又是怎样用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的两部分内容,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用具:《开天辟地》PPT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板书:开天辟地。生齐读课题。(生如果读不到位教师范读。要求读出力量感。)开和辟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开天辟地又可以说成开辟天地。 2.出示词语:混沌巍峨雷霆合拢神力身躯冉冉上升精疲力竭纵横交错混沌一团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生万物(生单读,师正音,齐读。) 3.用上词语(混沌一团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生万物),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要求:简洁,明了。 课文中,还有一句话能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你们还记得是哪一句吗?(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过渡:盘古用自己的身躯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的。 二、精读感悟,用心体会。 (一)第一幕:天地混沌一团 1.默读课文第1、2段,在盘古开辟天地之前,天和地是怎样的?在哪里找到,把它读一读。 “天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一个大鸡蛋。”师:混沌是什么意思?生:黑乎乎的;天地搅在一起,分不清楚…… 2.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你就是天地间的第一个人——大神盘古。(师旁白:很久很久以前,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时候,天地尚未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这里没有白天也没有黑夜,没有鸟叫,没有虫鸣,没有山川,没有河流,甚至,也没有时间。四周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师:睁开眼睛,此时的盘古,你有什么感受? 生:什么都看不见;黑漆漆的;很害怕…… 过渡:是啊,盘古也这么想。于是就发生了接下来的这一幕:开天辟地(板书) (二)第二幕:开天辟地 1、这个叫盘古的大神,在混沌不分的大鸡蛋里里昏睡了一万八千年。引读: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开天辟地》是六年制苏教版教材第七第四单元的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盘古的孕育以及他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过程,意在赞颂盘古无私的奉献精神。课文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显得十分生动精彩。 一个古老美丽的传奇神话,一个伟大神奇的盘古形象,千百年来,一直感动和感染着华夏子孙。本课的设置就是想通过孩子们的好奇天性,在感受故事神奇的同时激发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并通过积累和体会课文中的词语及精彩句段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文意识,体会盘古为征服自然,自我牺牲的献身精神。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句、重点词的品味,感受盘古的神力无比及巍峨形象。 2.通过对课文第7自然段的品析,进一步感受盘古的伟大、无私,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熟记成诵。 3.认识文章“对偶”的写作手法,初步感受对仗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感受盘古的伟大、无私,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熟记成诵。 2.认识文章“对偶”的写作手法,初步感受对仗的特点。 教学理念、方法和技术: 本课教学将以四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课标对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的相关要求为出发点,利用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抓朗读,促想象,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抓语言,细品读,领略神话语言的精妙为基本教学策略,引领孩子们在神话的王国自由飞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开天辟地》 1.出示混沌巍峨血液开天辟地冉冉上升

雷霆合拢身躯精疲力竭纵横交错 (指导读好词) 2、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神话故事?这些词可供你选择。 二、追根溯源,学习最后一段和第一段 过渡:咱们班的同学真会读书,会读书的孩子呀,还有一个本领,就是把一篇课文读成几句话,甚至是一句话。快快打开书,看看这篇课文你能把它都城那句话。 师:(同学门的习惯真好,有的已经用笔把它画出来了) 师:同意吗?老师很欣慰,在不经意间,咱们同学酒吧后数读报、提炼违章中心和主线的方法。精准的把概括文章主旨的句子找出来了。一起来读这句话。(出示课件) 同学们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吗?(板书:神力开天辟地身躯化生万物)(打上问号)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并不难,你觉得要解决第一个未提就要读好那些自然段?(2、3、4、5)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就要读好那些自然段?(6、7)那么第一段有没有必要写呢?同学们打开课本读一读想一想(事情的起因)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原因)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下面老师要带领大家进入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教师范读第一段) 师:谁能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宇宙?(生答:混沌什么也看不清天和地还没有分开) 师:多么不可思议呀!宇宙原来是这样的,谁能把这神奇的画面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指名读) (夸):你比老师都读得好,掌声送给她。 师:在这篇文章中像这样神奇画面处处都是,用你的慧眼去发现它,读出他。看谁都能像老师一样读出下一个神奇的画面。读一读找一找。 师:好了,我相信下一个神奇的画面已经展现在你眼前了,引读“有个叫盘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陈光梅)

《13.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池小学陈光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句、重点词的品味,感受盘古的神力无比及巍峨形象。 2.通过对课文重点段的品析,进一步感受盘古的伟大、无私,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熟记成诵。 3.认识文章“对偶”的写作手法,初步感受对偶的特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抓住盘古是怎样用神力开天辟地,又是怎样用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的两部分内容,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用具:《开天辟地》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板书:开天辟地。生齐读课题。(生如果读不到位教师范读。要求读出力量感。)开和辟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开天辟地又可以说成开辟天地。 2.出示词语:混沌巍峨雷霆合拢神力身躯冉冉上升精疲力竭纵横交错混沌一团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生万物 (生单读,师正音,齐读。) 3.用上词语(混沌一团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生万物),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要求:简洁,明了。 课文中,还有一句话能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你们还记得是哪一句吗?(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过渡:盘古用自己的身躯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的。 二、精读感悟,用心体会。 (一)第一幕:天地混沌一团 1.默读课文第1、2段,在盘古开辟天地之前,天和地是怎样的?在哪里找到,把它读一读。 “天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一个大鸡蛋。” 师:混沌是什么意思? 生:黑乎乎的;天地搅在一起,分不清楚…… 2.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你就是天地间的第一个人——大神盘古。(师旁白:很久很久以前,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时候,天地尚未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这里没有白天也没有黑夜,没有鸟叫,没有虫鸣,没有山川,没有河流,甚至,也没有时间。四周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师:睁开眼睛,此时的盘古,你有什么感受? 生:什么都看不见;黑漆漆的;很害怕…… 过渡:是啊,盘古也这么想。于是就发生了接下来的这一幕:开天辟地(板书) (二)第二幕:开天辟地 1.这个叫盘古的大神,在混沌不分的大鸡蛋里里昏睡了一万八千年。引读:“一天……变成了地。”

4上13《开天辟地》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角斜镇沿口小学缪永祥赵云 师:同学们上一课表现很好,老师相信这一课,大家会表现的更好。对不对? 生:(齐声)对。我能行。 师:这一课我们继续往下学习,看看天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像上节课一样,我们边读边想象,在脑子里画出一幅幅神奇的图画。 生:自由读课文第三段。 师:谁来,把你看到的画面读出来。 生:我刚刚看见了…… 师:你就直接用朗读把你看到的这幅画面表现出来。表现出它的神奇之处。 (设计意图:在朗读中感悟课文表达的情感,提高对文字的鉴赏能力。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到美的欢快,还要让学生通过深入思想展开讨论和评价,经历有利于学生情感的体验。) 生: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的确够使劲的,谁使的劲再大一点?(在朗读中感悟,提高对文字的鉴赏能力) 生: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这就是盘古顶天蹬地的画面。(出示课文插图印影件) 生:哇! 生: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盘古顶天蹬地多长时间? 生1:100年。 生2: 300年。 生3:10000年 生4:不知过了多少年。 师:是啊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啊!来,请接着老师的话往下读。一百天过去了,盘古——生:接)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师:一百年过去了,盘古——生:(接)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万年,几十万年,几千万年过去了,盘古—— 生:(接)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就这样,天地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谁接着把这个变化读出来! 生: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师:100天过去了,天升高—— 生:100丈 师:地下沉—— 师:1000天过去了,天升高—— 生:1000丈 师:地下沉—— 生:1000丈 师:盘古也随着长高—— 生:1000丈 师:此刻,盘古仿佛就在眼前,让我们抬起头来,仰望盘古,此时他有多高?(学生全部仰头使劲望)我们看得到吗.? 生:看不到!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 (第一课时) 1.自由朗读,读准读通。 2.逐节检查,了解大意。 3.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围绕课题质疑:为什么?怎么样?结果呢?)4.指导划分段落: 为什么要开天辟地?(1) 怎样开天辟地?(2~5) 开天辟地的结果如何?(6~7) 开天辟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一个神话故事——(齐读课题) 2.师:同学们平时积累了不少成语,你知道哪些()天()地的成语?(指名交流:冰天雪地、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欢天喜地、昏天黑地、改天换地、铺天盖地……) 3.师:老师这里有四个成语,谁来读读?(指名读、齐读)(改天换地、顶天立地、昏天黑地、开天辟地) 二、整体感知 1.师:这四个成语正好对应了课文各部分的内容,请你读读课文,看看词语,想想内容,看它们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部分内容?(学生自由读想) 2.指名交流,相机贴好卡片。(昏天黑地、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改天换地)三、精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师: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课文第一自然段就写清楚了这一点。谁来读读这段话?(指名读) 2.指名交流,相机点拨。 (1)理解“混沌一团”::那是一片怎样的景象呢?(天地合一、一片黑暗,真是“昏天黑地”啊!) (2)课文是如何把这样一个世界写生动的呢?(交流,小结:把这个世界比作

一个大鸡蛋,形象地写出了天地之间混沌一团的景象,真的是昏天黑地啊!)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第二到七自然段 1.过渡:追求光明的盘古,究竟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其实,课文中有一句话高度总结了。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2~7,找到以后用横线划出来。 2.出示句子: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师:这句话里,告诉我们两个信息,读读看,你发现了吗?(指名说,点红: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界万物) 3.师:是的,就这样(点红),那究竟是怎样呢?(1)盘古是怎样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2)是怎样化生出世界万物的呢?(投影出示这两个问题)这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研究的两个问题。 4.学习2~5小节。 (1)过渡:盘古怎样开天辟地?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2到5小节,边读边思考。注意: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把你认为能够表现盘古怎样开天辟地的语句用读书记号画出来,在边上写一写你的理解,并读一读相关句子。 (2)指名交流,随机点拨: ▲句一: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喀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①终于,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再自己读读,看看还有什么新发现。(“一使劲”)“一使劲”说明了什么?(高大、力大)你有这个力量吗?是啊,只有盘古才有这个神力。 ②感情朗读:男同学把他的神力读出来。 ③一丝微光,对醒来就处在黑暗之中的盘古来说,这是一丝怎样的光啊?(指名说)看到一丝微光了,如果你是盘古,你会想些什么? ④盘古也是这么想的:让这个世界充满光明那该多好啊,于是,他又做了什么呢?▲句二: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①这是一个普通的鸡蛋吗?(巨石累积而成的),你怎么知道的? ②“巨石崩裂”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词)

《13、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附反思

《13、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附反思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感受盘古的神力无比及巍峨形象。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悟盘古勇敢、无私的献身精神、 3、认识文章对仗的写作手法,初步感受对仗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养成教育训练点 学习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开天辟地的主人公是—-盘古,在您的印象中盘古是个如何的神? 小结板书:力大无穷、体形巍峨、无私献身 能不能用上这三个词,简要地给大伙儿介绍一下这则神话?

课文中也有一句话概括了神话的主要内容,找一找(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文字,您读明白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盘古为人类作出贡献了不?(板书:开天辟地、化生万物) 二、新课学习 (一)学习2—5小节 过渡:让我们先去研究第一个问题。盘古如何开天辟地?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2到5小节,边读边考虑,把您认为能够解决问题的句子或词语用您喜爱的阅读符号画出来,在边上写一写您的理解,并读一读。 交流: 1、开天辟地。 (出示第二自然段部分内容) 朗读体会盘古力大无穷、就如此,天与地形成了。同学们,我们来看: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小结:她们一一对应,这就是对偶。我们平常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对偶句呢,能讲给大伙儿听听不? 2、顶天立地。 开辟了天地之后,盘古是如何做的?她什么缘故要这么做? 您理解巍峨不?课文中有介绍盘古身高巍峨的语句(“长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教案

12 开天辟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3、了解文章大意,初步感受神话想象丰富的特点及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重视朗读,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难点:初步感知故事的主要情节;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 对策: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课文,有条理地加以交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好吗?这个游戏是看图片猜故事,看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赛赛上的脑子想得最快。 (依次屏显图片及故事名:嫦娥奔月、后弈射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2、揭示“神话故事” (1)你们知道这些故事都是什么故事吗?(屏显:神话故事) (2)说说这些故事与别的故事有什么区别?(指名学生交流) 在远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人们还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古人就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些具有超凡能力的“神”,与这些"神"有关的故事就成了神话故事。 3、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有关天地是怎么形成的神话故事“开天辟地”,古人就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英雄形象,一直流传至今。你知道这个巨人英雄是谁吗?(出示:盘古开天辟地) (2)读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话世界,来认识这个开天辟地的巨人盘古吧。 (卡纸:开天辟地辟:记一记字形,就是开的意思。也就是开辟天地)齐读课题,读出气势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同学们课前已经能够预习了文章,你们认识文中的生字了吗?我们就一起来自由大声朗读全文,读准生字字音,读准重点词语,读通读顺句子。好吗?

2、检测预习及自读情况。 (1)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和地是怎样的?用文中一个词语说:(卡)合拢。天和地合拢时,当时的宇宙是(卡)黑暗混沌、混沌一团。 后来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喀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卡)裂开。后来这个大鸡蛋完全“崩裂”了.(卡)崩裂。哪一个裂得厉害?指名交流。(卡)巨石崩裂。想象一下,当时是怎样的情景,指名交流。裂的太厉害了,以至整个“大鸡蛋”都(卡)破碎。(屏显:合拢——裂开——崩裂——破碎)练习读出不一样的语气来。齐读。 (2)盘古用他的力量分开了天和地,我们来学习一组表示动作的词。(屏显:辟、凿、撑)你能将这些动作表演出来吗?自由表演,指名表演,(点:左手持凿,右手握斧,我们来使劲凿一凿)分大组读,体会动词的意思。 (3)在盘古持凿握斧,猛辟猛凿之下,宇宙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屏显)“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指名读句,(出示:冉冉、慢慢)。它们一组什么词?与它们意思相近的词还有哪些?(卡:缓缓、渐渐、徐徐) (4)盘古真了不起!但最后盘古也(卡)精疲力竭。我们以前还学过(卡)疲惫不堪。你觉得哪一个更疲惫?怎么感受到的? (5)再来看这两个词语,老师想来读一读,好吗?(卡)光芒万丈、皎洁明媚。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光亮的,但这两种光亮有什么不一样?光芒万丈,强烈一些。皎洁明媚,光线要柔和一些,读的时候就要温柔一些。分男女生读 文中还有一个带有“万”字的词语,是什么?(卡)万倾良田。这里的“万倾”就是一块连着一块,面积大。一顷等于一百亩。万顷说明什么?读词,这个词还可以说成(卡)良田万顷。 (6)这一切都是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带来的。(卡)巍峨:巍峨的巨人。怎样才称得上是巍峨?(十分高大,两个字都是山字部,一般是用来形容高山的,巍峨的高山,也可以用来形容建筑物,巍峨的高楼大厦,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但这这里是形容盘古的高大)高大到怎样的程度呢?读第5小节。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根(卡)长柱子似的,有人说是有9万里长,撑在天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齐读第5小节(屏显第5小节),感受盘古的高大。 3、小结:盘古真的是个了不起的巨人啊! 三、分节读通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思考: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屏显)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开天辟地》第二课时实录共10页文档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开天辟地》第二课时实录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开天辟地》,还记得故事的情节吗? 生:(齐)记得! 师:好,看这些成语,你能用上它们讲一段话,说说这个神话的内容吗? 出示:混沌不分昏天黑地 大刀阔斧开天辟地 与日俱增顶天立地 变化万端改天换地 生:很久很久以前,整个宇宙混沌不分,昏天黑地的。火神盘古大刀阔斧,开天辟地。之后,他又顶天立地几千万年,使天和地与日俱增。盘古死后,他的身躯变化万端,化成了万物。从此,改天换地,宇宙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 【点评:开篇用8个成语复习课文内容,既回顾了神话故事的情节,又积累了语言,收一石二鸟之效】 师:不错,成语用上了,内容也说得完整清楚。但是给你提个意见,在你这段话前面加上“传说”两个字: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知道什么是“传说”吗? 生:知道,“传说”就是老百姓口头流传的,一代人告诉一代人的故事。 生:“传说”故事是人们想像出来的故事,不是真事情。

师:对。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想像出这么个故事,并且能世世代代流传到今天呢? 让我们走进《开天辟地》的神话世界,细细品味感悟。 【点评:适时扣住“传说”二字设疑,使文本的学习指向深邃悠远的传统文化背景】 师:瞧瞧,课文直接写“开天辟地”内容的是哪一自然段? 生:(齐)第二自然段。 师:是的。自己读读这一段,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想像盘古开天辟地的情形。 (生读书想像) 师:读完了?你看到盘古是怎么开天辟地的? 生:盘古昏睡了一万八千年,醒来一看,周围混沌一片,“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随手拿起身边的板斧和凿子,“左手持凿,右手握斧”,“一阵猛劈猛凿”,大鸡蛋破碎了。 师:哦,这是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你看见他左手持凿,右手握斧,你们知道“凿”和“斧”是什么样子的吗?谁能简单画画。 (生画“凿”和“斧”) 师:“凿”是干什么的? 生:戳穿东西,打开一个洞的。 师:“斧”是干什么的? 生:可以重重地劈,劈坚硬的东西。 师:把“持”和“握”换个位置行不行?左手握斧,右手持凿?

开天辟地 第二课时

开天辟地 (第二课时) 教案背景 面向小学学生 教材版本: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学科:语文 课时:第2课时 学生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知道课文大意。 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对重点句、重点词的品味,感受盘古的神力无比及巍峨形象。 感受神话故事充满神奇想象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材分析 《开天辟地》是六年制小学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中的课文,讲述的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意在赞颂盘古无私的奉献精神。 本文一共八个自然段,处处充满神气的想象,语言优美,且盘古开天辟地的全过程脉络非常清晰,使得故事显得十分生动精彩,尤其是第七自然段描写盘古身躯的变化十分传神。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此外还需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教学方法 本文是篇内容较简单,易理解的神话故事,教学时我以“读”为主,讲读写结合,通过多样的读来让学生在了解这个神话故事的同时,也捕捉到课文的优美

之处。此外,神话的一大特点是想象力丰富,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课文进行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热,七嘴八舌说成语 1、读题:听说,我们班同学积累了很多成语,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你会说()天()地的成语吗? 翻天覆地、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欢天喜地、昏天黑地铺天盖地……让每个学生说完后都请他把成语板书在黑板上。 二:整体感知,利用成语取“动画片名”https://www.360docs.net/doc/1016893517.html,/d?query=%C9% F1%BB%B0%B4%AB%CB%B5%D6%D0%B5%C4%C5%CC%B9%C5+%B4%F3%CD%BC&mood=0&picf ormat=0&mode=1&di=2&p=44230501&dp=1&w=05009900&dr=1&did=16#did16 1.这一篇神话故事就好象一部动画片,课文中的每一个部分就是其中的一集,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认真地读一读。 2. 生选读课文,现在请你为自己喜欢的这部分选个题目。 能从黑板上的成语中挑个题目吗?分别标出题目谁能给它们来排排顺序? 生:第一集的题目是:昏天黑地。我给第二段是:开天辟地。 生:我给第三集选的题目是:顶天立地。 生:我喜欢的是第6段,:翻天覆地。 生:第五集的题目可以是:欢天喜地。 3.谁能给它们来排排顺序?能不能用上这几个成语题目简单介绍一下课文内容。 三、学习3——5 顶天立地 1.过渡:盘古用他的神力开辟了天地,天和地分开以后,他又是怎样做的呢?谁来读,要读出画面来。 指名一生说我刚刚看见了…… 师:你就直接用朗读把你看到的这幅画面表现出来。表现出它的神奇之处。 生: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脚踏着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小学语文公开课《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docx

小学语文公开课《开天辟地》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身体孕育万物的神勇和伟大。 二、内容分析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孕育万物的故事。从故事中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这位远古英雄的神勇和伟大。 三、学生分析喜欢神话,想探究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是孩子们的天性。本课的设置就是想通过让孩子们的好奇心,探究这些秘密的同时激发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读了《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知道了是谁开天辟地的?他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二、学习第二自然段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词语描写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1、随机出示: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喀嚓” 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终于,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再读读,看看还有什么新发现。、“一使劲”说明了什么?你有这个力量吗?只有盘古才有这个神力。男同学把他的神力读出来。、一丝微光,对醒来就处在黑暗之

中的盘古来说,这是一丝怎样的光啊?看到一丝微光了,如果你是盘古,你会想些什么?盘古也是这么想的:让这个世界充满光明那该多好啊,于是,他又做了什么呢?2、出示: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 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这是一个普通的鸡蛋吗?,你怎么知道的? “巨石崩裂”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请把这个词语放在句子里朗读,读出开天辟地的气势还有哪些地词语体现了他的神力?“猛劈猛凿”、从这些词语和句子中你可以看出盘古是个怎样的神?我们读一读句子把他的威武神勇的样子读出来。 3、大鸡蛋破碎了,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多神奇呀!这句话在描绘天地变化时用词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句子,在下面的学习中自己要留意。以后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尝试运用这种对仗的方法,那会让文章增色不少。齐读句子三、经过了一段艰难的历程,天和地终于分开了,盘古的工作做完了吗?他休息了吗?1、天地分开后,盘古又是怎样做的? 为什么这样做?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就”去掉行吗?, 一年365天,18000年就等于6570000天,盘古共长了约433620 000米。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从这个数字中你能体会盘古是个怎样的大神吗?这是一位的大神学生一起感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

研究主题:立足生本,创设情境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全椒县江海小学王昌兆 一、学情分析: 本课是依据古代神话故事改写的。宇宙是怎样起源的?天地是怎样形成的?大自然的一切是从哪里来的?古人用丰富的想象,创造了这个优美的神话故事,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学生很喜欢读,也读得懂。 二、设计理念: 学习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三、教学目标: 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我设计如下 1、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混沌、孕育、筋脉、甘霖”等词语。 2、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像、思维、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以奇特而合理的想象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 5、感受盘古与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对阅读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奇特而合理的想象。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教学准备: 学生:请学生搜集、阅读自己喜欢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看看神话故事动画片。 老师:几个神话故事视频花絮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思维、表达能力。 2、以奇特而合理的想象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 3、感受盘古与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对阅读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走近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一)播放两段动画片精彩片段,请学生猜故事名。 设计意图上课之前播放学生爱看的动画片花絮,引起学生对神话的好奇和回忆,学生立刻就被这种情境感染,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在这种情境下进入文本的学习,就顺应了学生的内心需求。这是创设情境法。接着问:同学们,你还听过或读过哪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牛郎织女》、《女娲造人》、《神笔马良》等。 我们上节课也学了一个神话故事——(生答开天辟地)神话故事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那奇特、大胆、合理的想象! 二、品读神话故事,感悟想像 1、同学们读了故事后,有这么多新鲜的感受,真好!看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给大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也用了一句话来评价“盘古”,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 2、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是怎样使这宇宙变得丰富而美丽的?用波浪线将故事中自己认为具有奇特而合理的想像之处划下来,多读读! 学生自读自悟 设计意图语文课标中明确要求要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环境。这里就是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3、交流分享读书感受 A、“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 感受:在远古时代的人们看来,天和地是混沌的,一个“轻而清”,自然会向上升,一个“重而浊”,自然会向下沉。混沌不分的天地原来是由盘古一个霹雳大板斧劈开的呀,难怪叫“开天辟地”!作者的想像是这么奇特! 好一个“开天辟地”,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这种“惊天动地”吗?(自由读——指名读)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3.《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荻垛中心小学四(3)班王宝桂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句、重点词的品味,感受盘古的神力无比及巍峨形象。 2.通过对课文重点段的品析,进一步感受盘古的伟大、无私,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熟记成诵。 3.认识文章“对偶”的写作手法,初步感受对偶的特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抓住盘古是怎样用神力开天辟地,又是怎样用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的两部分内容,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用具:《开天辟地》PPT 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你们能找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句子吗?(课件出示: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学生齐读 师:这句话在课文哪里?(结尾)那你知道它的作用吗?(总结全文) 师:是的,总结全文写的主要内容。那全文主要写了盘古做的两件事,是哪两件事呢?这句话里都能找到,你们发现了吗? (板书:开辟天地化生万物) 1、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生交流,预设:A、我看到了宇宙混沌一团。师:混沌一团是一 幅怎样的画面?(相机理解“混沌”:天地合一,看不出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到处是一片黑暗)B、我看到了宇宙的形状像一个大鸡蛋。 一、第一幕:开天辟地 精读课文第2—5自然段

1、师:就在这黑暗中,昏睡了一万八千年的盘古醒来了,他是如 何开天辟地的呢?(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指名一学生读一读要 求) 2、学生自学,师相机巡视指导 3、交流:盘古是如何开天辟地的? 出示句子: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A、我体会到了盘古的力大无穷和他身躯的高大。(板书:力大无穷) 从“一使劲坐”、“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可以看出。(板书:坐)师:你们有这样的神力吗?可见盘古真的是——生:力大无穷。 师:男生把他的神力读出来。(男生齐读这句话) 师:这段话中有两个引号,我们来体会一下它们的作用。“咔嚓”是一个什么词?(拟声词)你能再说几个表示声音的词吗?(学生举例)一般在拟声词上加上引号,以后在写作文时也要注意了,作文中适当地加进拟声词,可以产生逼真的效果。你觉得宇宙“咔嚓”一声裂开的声音应该怎样读?(响亮的)那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让大家都可以听到那一声清晰而响亮的“咔嚓”声。(学生齐读)“咔嚓”一声是什么声音?(是“大鸡蛋”裂开一条缝的声音)这个大鸡蛋是老母鸡下的蛋吗?(不是)那是什么?(是混沌一团的宇宙)所以这个“大鸡蛋”加了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B、“一丝微光”说明什么?看到一丝微光,如果你是盘古,你会想什么?(盘古会想:让这个世界充满光明该多好啊!)于是,他是如何开天辟地的? 出示句子: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我体会到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 抓住“猛劈猛凿”体会(相机板书:劈凿) “猛”:说明所需力气之大、力道之强。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18课《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以“读思练”课堂主体导学模式为契机,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引领,学生为主体参与的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在阅读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主要讲了巨人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本课时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感受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激发阅读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课时已对课文有所了解,学习了生字,朗读了课文,理清了层次,本课时立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以读促思”来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书,边读边思,边读边议,边读边展开想象,抓住关键词、句、段进行品词析句,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读懂课文。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中心句。 2、积累反义词和“隆隆的雷声”这样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类似的神话故事 4、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热爱五千年文化。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方法:从本课神话故事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阅读法、讲授法、电教法、情境教学法等。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及抓题眼,导入新课 1.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认识他们吗?(幻灯片1出示) 师:他们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生:(盘古)幻灯片2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提炼中心 1.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生说,你真会概括!) 2.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谁知道课文中哪句话,它高度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汇报,幻灯片3出示此句) 师:这一句话概括了整篇文章的内容,像这样的句子就叫做——中心句。(师板书:中心句,生齐读) 3. 这个句子太长了,谁能把它缩短一些?就剩下“谁干了什么”就行了。 (盘古创造了宇宙。)看到这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盘古怎么创造宇宙的?宇宙之前是怎样的?) 4.评价:你真会提问题;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下面请大家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