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对儿童远视性弱视的治疗作用
如何运用视觉辅助工具

如何运用视觉辅助工具视觉辅助工具是一种帮助人们提升视觉能力和改善视觉障碍的工具。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视觉辅助工具的种类和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
本文将介绍如何运用视觉辅助工具,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视觉障碍和提升视觉能力。
一、放大镜类工具放大镜是最常见的视觉辅助工具之一,它可以通过放大物体的图像,帮助人们更清晰地看到细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手持放大镜或者台式放大镜来阅读书籍、报纸、标签等。
对于视力较差的人来说,放大镜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
二、屏幕放大工具对于使用电子设备的人来说,屏幕放大工具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辅助工具。
通过调整屏幕的放大比例,人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屏幕上的文字和图像。
在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上,都可以设置屏幕放大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使用这些设备。
三、语音辅助工具语音辅助工具是一种通过语音合成技术,将文字转化为语音的工具。
对于视力障碍的人来说,语音辅助工具可以帮助他们听到文字的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获取信息。
在电子设备上,我们可以使用语音助手或者屏幕阅读器等工具来实现语音辅助功能。
四、屏幕阅读器屏幕阅读器是一种通过语音合成技术,将屏幕上的文字和图像转化为语音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视力障碍的人更好地使用电子设备,如电脑、手机等。
通过屏幕阅读器,人们可以听到屏幕上的文字和图像的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操作和获取信息。
五、放大软件放大软件是一种通过电脑或者手机上的软件,将屏幕上的文字和图像进行放大的工具。
通过调整放大比例,人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屏幕上的内容。
放大软件通常具有多种放大模式和调节选项,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设置。
六、色彩辅助工具色彩辅助工具是一种通过调整颜色和对比度,帮助人们更好地识别和区分颜色的工具。
对于色盲或者视力障碍的人来说,色彩辅助工具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辨认颜色。
在电子设备上,我们可以使用色彩辅助软件或者调节设备的显示设置来实现色彩辅助功能。
七、导航辅助工具导航辅助工具是一种通过声音或者震动等方式,帮助人们更好地导航和定位的工具。
智能设备如何帮助身障人士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智能设备如何帮助身障人士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设备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对于身障人士来说,这些智能设备更是成为了他们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的有力助手。
智能设备为视障人士带来了新的“光明”。
盲人智能手机搭载了专门为视障人士设计的操作系统和辅助功能,比如语音导航和读屏软件。
这些功能可以将屏幕上的文字信息转化为语音,让视障人士能够获取手机中的各种资讯,轻松地与人交流、购物、学习。
智能导航拐杖也是视障人士出行的好帮手,它配备了超声波传感器和智能导航系统,能够探测前方的障碍物,并通过震动或语音提示为使用者指引方向,大大降低了他们在行走过程中受伤的风险。
对于听障人士,智能设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助听器不仅能够放大声音,还能根据环境自动调整音量和音质,使其更清晰、自然。
一些智能设备还配备了实时字幕功能,比如智能电视和视频通话软件,能够将声音实时转化为文字,让听障人士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话语。
此外,智能手语翻译设备也在不断研发和改进,有望在未来为听障人士提供更便捷的交流方式。
肢体残疾人士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智能设备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智能轮椅如今已经具备了多种先进的功能,如自动避障、爬坡能力提升、远程控制等。
通过手机应用程序,使用者可以轻松地操控轮椅的行驶方向和速度,还能预设常用的路线,让出行更加方便和安全。
另外,机械假肢的发展也令人瞩目,一些智能假肢能够感知使用者的动作意图,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使肢体残疾人士能够更自如地完成各种动作,如抓取物品、行走等。
智能家居设备为各类身障人士创造了更加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智能门锁可以通过指纹、密码或语音识别等方式开启,让行动不便的身障人士无需费力地使用钥匙。
智能照明系统能够根据时间和环境自动调节亮度和颜色,为视障人士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
智能窗帘可以通过语音或手机控制开合,方便身障人士根据需要调节室内光线。
智能家电,如智能洗衣机、智能电饭煲等,都具备了简单易用的操作界面和语音控制功能,使身障人士能够独立完成家务劳动。
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注意事项与建议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能设备的普及,电子产品已成为现代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儿童使用电子产品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与安全,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并给予儿童合理的建议。
1. 限制使用时间长时间进行电子产品的使用可能对儿童身体和视力造成伤害。
根据专家建议,儿童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限制在1-2小时之间。
父母可以制定合理的使用时间表,让儿童在充分了解家规的前提下,合理地进行电子产品的使用。
2. 控制屏幕亮度过高或过低的屏幕亮度都会对儿童的视力造成影响。
合适的屏幕亮度应该是舒适的,既不刺眼也不暗淡。
父母可以协助孩子调整屏幕亮度,并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并调整。
3. 保持适当的姿势长时间低头或过度弯腰看手机或平板电脑会对颈椎和脊椎造成压力,导致姿势不良和身体不适。
建议儿童使用电子产品时保持正确的坐姿,保持头部和颈部的自然姿态,使用支架或垫子来使屏幕高度适宜。
4. 定期休息连续使用电子产品会使儿童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这对眼睛和肌肉造成负担。
父母应建议儿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休息,例如每60分钟进行10-15分钟的眼、颈操活动,保持眼部肌肉的放松和活动。
5. 选择适龄的内容儿童对网络上的内容往往没有过滤和判断的能力,容易接触到不适宜的信息。
父母应与儿童一起选择适合其年龄的内容,过滤掉不适宜的网页和应用,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
6. 亲密陪伴父母应该与儿童一同使用电子产品,并与他们进行交流和互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通过参与儿童的电子产品活动,父母可以更好地引导和监督儿童的使用行为,教育他们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的方法。
7. 培养多元兴趣过于依赖电子产品可能使儿童忽视其他重要的活动和兴趣爱好。
家长应该鼓励儿童发展多元化的兴趣爱好,如运动、阅读、手工艺等,让他们享受多样化的生活,并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
8. 定期体检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可能会对儿童的视力、姿势和身体发展产生潜在的影响。
调查报告电子屏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调查报告电子屏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儿童使用电子屏幕的增加,人们开始关注电子屏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这一重要议题,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了解电子屏幕可能对儿童心理发展带来的影响。
电子屏幕对儿童的吸引力
电子屏幕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对儿童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丰富多彩的内容、互动性强的应用程序常常让儿童沉迷其中,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的现象也逐渐增多。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视力问题
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可能导致儿童视力问题,增加近视的风险。
2.社交能力下降
过多沉迷电子屏幕可能使儿童社交能力下降,缺乏与他人互动的机会。
3.睡眠质量下降
使用电子屏幕过多会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导致睡眠不足和不规律。
4.心理健康问题
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可能增加儿童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如何合理管理电子屏幕时间
1.制定合理的使用规则
家长和学校可以共同制定合理的电子屏幕使用规则,限制儿童使用时间。
2.提供多样化的活动
鼓励儿童参与户外活动、阅读书籍等多样化的活动,减少电子屏幕时间。
3.示范正确的使用方式
家长和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示范正确的电子屏幕使用方式,引导儿童健康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
电子屏幕对儿童心理发展确实有一定影响,但关键在于如何合理管理和引导儿童的电子屏幕使用。
家长和教育者应当重视这一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以促进儿童健康全面的心理发展。
电子产品对儿童注意力和学习能力的影响

电子产品对儿童注意力和学习能力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电子产品对于儿童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电子产品对儿童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一、电子产品对儿童注意力的影响1.分散注意力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拥有吸引人的视觉和音频效果,很容易使儿童分散注意力。
他们可能会沉迷于电子游戏、社交媒体或在线视频,忽视了其他重要的学习和社交机会。
2.增加碎片化注意力频繁使用电子产品会导致儿童的注意力变得碎片化。
他们习惯于短时间内切换不同的任务或娱乐内容,这使得他们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一项任务或持续学习。
3.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电子产品通常提供即时满足感,而儿童尚未完全发展出自我控制的能力。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影响他们的自律能力,使他们更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时间管理。
二、电子产品对儿童学习能力的影响1.影响记忆力使用电子产品过多可能导致儿童的记忆力下降。
由于电子产品通常不需要大量记忆而只需点击或滑动屏幕,使用电子产品的儿童面临着记忆力发展的挑战。
2.阻碍注意力集中电子产品的多媒体特性以及大量的信息刺激会分散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难以专注于学习任务。
同时,电子产品上的娱乐和游戏功能会让儿童更容易分心,减少他们的学习效率。
3.降低学习动力电子产品上的娱乐功能可能使儿童对学习失去兴趣。
与电子游戏和社交媒体相比,学习变得相对枯燥乏味,导致儿童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降低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应对措施1.建立合理的使用规定家长应与儿童一起制定合理的电子产品使用规定,包括每天使用的时间限制、使用的场所和应用程序的选择等。
同时,家长可以带头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减少自己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的行为。
2.定期进行屏幕时间断离家长应鼓励儿童定期进行屏幕时间断离,参与其他有益的活动,如户外运动、阅读、绘画等。
这有助于恢复注意力和培养其他兴趣爱好。
3.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除电子产品以外,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包括实地考察、亲子阅读、手工制作等。
幼儿园电子设备对幼儿视力的影响教学方案

幼儿园电子设备对幼儿视力的影响教学方案1. 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在幼儿园教育中也开始使用。
然而,幼儿园电子设备的使用对幼儿视力可能造成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电子设备对幼儿视力的影响展开讨论,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2. 幼儿园电子设备对幼儿视力的影响在幼儿园,幼儿接触电子设备的时间逐渐增加,如电子游戏、平板电脑、电视等。
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导致眼睛疲劳、近视的风险增加,甚至对眼睛的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过度接触电子设备可能会降低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和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其他感官的发展。
3. 教学方案为了减少幼儿园电子设备对幼儿视力的不利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3.1 控制使用时间幼儿园应严格控制幼儿接触电子设备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
可以采取定时定量的方法,比如每天限制在30分钟内,并且分散安排在不同时间段。
3.2 加强户外活动可以加强户外活动,让幼儿在阳光下进行各种活动,如跑步、跳跃、玩耍等,从而有效缓解眼睛疲劳,并促进远视的发育。
3.3 丰富教育资源另外,幼儿园应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如绘本、玩具、手工艺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也可以减少对电子设备的依赖。
3.4 家园合作幼儿园还需要与家长紧密合作,向家长传达相关知识和教育理念,提醒他们注意控制孩子接触电子设备的时间,并鼓励他们在家里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关爱。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电子设备对幼儿视力的影响确实需要引起重视。
在教学方案中,应当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控制使用时间,并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活动,全方位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需要与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幼儿视力健康问题。
5. 总结与回顾幼儿园电子设备对幼儿视力的影响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通过控制使用时间、加强户外活动、丰富教育资源和家园合作,可以有效减少幼儿视力问题的发生,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视障人士阅读

视障人士阅读视障人士阅读:让阅读无界限视力障碍是一种常见的身体残疾,尤其会影响人们的阅读和学习,然而,数字技术和社会创新一直都在努力拓宽视障人士的阅读途径,让信息共享更加无界限。
以下是几个重要方面,关于如何让视障人士更容易获取知识和享受阅读。
一、数字化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是指利用电子设备获取文本资料的阅读方式。
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都能够帮助视障人士轻松阅读并轻松下载多种文本、音频和视频资料。
根据其喜好和需求,视障人士可以借助特别设计的屏幕,如Braille触觉屏幕,或者通过特殊的软件,将文字变为语音或者会跟随眼睛移动的阅读方式,方便快捷的阅读。
二、区别字体和颜色一个字体和颜色的细微变化对我们来说不成问题,但对视障人士来讲,字体和颜色的区别是他们阅读的关键。
在数字化阅读时,一些特殊字体和颜色变化的建议,能帮助让屏幕上的信息变得更加容易辨认,如用粗体替代细体、用一定的颜色来区别不同的界面。
大致说,具备清晰的字体和颜色的文本能够帮助视力有问题的人们更加高效阅读。
三、无障碍阅读为满足视障人士的阅读需求,一些文档和网站设计专业也为视障人士提供无障碍公共阅读。
无障碍阅读通常包括更大,更容易辨认的字体,调节亮度和对比度的选项,以及语音引导的视觉指南,减少视障人士以各种方式学习时经历的障碍。
这样设计的阅读体验也能够帮助所有的读者更好的浏览和享受网站和其他文本内容。
四、移动端阅读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阅读均为现代数字化阅读的一部分,其便携性、便利性和随处可用的性质可以让视障人士在家中或者外出时轻松阅读。
如许多手机或平板电脑都预装一些带有语音辅助功能的应用程序,这对于视障人士是极大的帮助和便利。
简而言之,通过以上所述的数字化阅读方法、正确培育无障碍文档和字体,以及将阅读体验移动到智能设备上,我们可以为视障人士提供一个更加开放和多样的阅读途径。
同时,在今后我们的数字技术和社会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能期望更多创新型的阅读体验提高视障人士的信息获取能力。
人工智能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
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带来了更加高效、准确的辅助诊断和治疗方案。
在眼科领域,人工智能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就说一下人工智能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由于血糖控制不良产生的微血管病变,引起视网膜缺血性病变,早期未能及时干预,则会发展成视网膜功能不全、视力丧失等严重后果。
人工智能在DR的辅助诊断中具有颇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早期诊断对病人的治疗和视力保护至关重要。
目前市面上几款在线自动DR筛查系统,如IDx-DR、 Google Eye等,均用深度学习技术,从眼底图像中准确识别DR患者并给出评级。
这些系统使用准确率高于传统人工筛查的算法,可以减少人力资本的浪费,并且更高的诊断准确率也有助于预防基于DR 的严重影响。
二、白内障手术白内障手术是当今最常见的眼科手术之一。
在术前评估和术中操作中,人工智能可以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辅助,使手术效果更加准确且安全。
首先,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患者眼部图像和数据,给出更优的人工晶体选择,以减少手术中的计算判断犯错。
其次,有一种特殊情况是部分患者的眼睛右左视差明显,传统白内障手术难以满足这种眼球的特殊形态,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计算来制定出更为准确的手术方案。
最后,作为术中辅助,机器人导航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定位和术中跟踪操作,从而使手术更加精准和安全。
三、青光眼青光眼是引起全球失明的第二大原因,早期和正确的治疗是预防该疾病致盲的关键。
深度学习在青光眼患者眼底图像分析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一些青光眼人工智能系统可自动识别患者眼部的周边视野损失,从而提高早期筛查的敏感度。
有一种名为“零碎颜色视野测试”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将其与患者进行联系以进行测试,从而使更多的青光眼患者受益。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在眼科领域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不仅能提高眼科医生诊断和治疗效率,也能让患者获得更加精准、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也为医生提供了可靠的辅助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对儿童远视性弱视的治疗作用
发表时间:2018-01-15T15:10:32.93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4期作者:管玉颜
[导读] 对于临床中患有远视性弱视患儿的治疗方案选择而言,让患儿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的同时利用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治疗的效果较好。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探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对儿童远视性弱视的治疗作用。
方法:从2016年1—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眼科患者当中选择58例患有远视性弱视的患儿为主要对象,根据患儿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每组各29例。
常规组患儿需要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干预,患儿需要接受对侧眼眼罩遮盖治疗,综合组患儿需要接受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治疗。
结果:综合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两组患儿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
结论:对于临床中患有远视性弱视患儿的治疗方案选择而言,让患儿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的同时利用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儿童远视性弱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治疗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smart phone and tablet on children's Hyperopia Amblyopia
Guan yuyan
(General Hospital of Daqing Oil Field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Daqing,Heilongjiang,163001)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smart phone and tablet on children's hyperopic amblyopia. Methods:from 2016 1 to December,58 patients with hyperopic amblyopia were selected as the main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reatment methods,they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and comprehensive group,2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hildren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need to receive routine clinical intervention. Children need to receive the treatment of the side eye mask. The children in the comprehensive group need to receive tablets and smart phones. Results: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children in the comprehensive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correlation data of the two groups had obvious significance. Conclusion: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yperopic amblyopia,it is better to use the tablet PC and smart phone to make the children receive routine clinical treatment,so it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Children's hyperopic amblyopia;smart phone;tablet computer;treatment
在临床儿童所患眼部疾病当中,弱视是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在儿童弱视当中,远视性弱视普遍存在,也是一种屈光不正性弱视[1]。
对于患病的儿童来讲,如果患儿未能接受临床较为及时、有效的治疗,患儿的弱视症状会更为严重,这不仅影响患儿的视力状况,也会给其成长发育等带来不必要的障碍[2]。
对于患有远视性弱视的患儿而言,传统的治疗方式类型较多,但是不同的医院条件存在差异,且患儿的个人依从性等也存在明显差异,这就导致临床中此类患儿的治疗效果差异相对较大[3]。
我院在这类患儿的治疗当中将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纳入治疗方案,收到较好的临床反馈,现根据研究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1—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眼科患者当中选择58例患有远视性弱视的患儿为主要对象,所有患儿均为单眼存在病变症状,患儿的家属同意参与此次研究,并且阅读、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我院在本次实验开始前,将以下患儿排除:智力障碍患儿、合并其它类型眼部疾病患儿、意识不清患儿、精神功能紊乱患儿。
我院根据患儿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每组各29例。
常规组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12例,年龄为4—7岁;综合组患儿男性16例,女性为13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6岁,双方对象基本资料比较数据无差异存在(P>0.05)
1.2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都需要接受散瞳验光处理,医生选择硫酸阿托品眼部凝胶对患儿进行点眼,每日进行3次,连续点眼3d,在第4d开始验光检影。
常规组患儿需要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干预,患儿需要接受对侧眼眼罩遮盖治疗,患儿年龄为几岁,就接受几日眼罩遮盖治疗,之后放开1d。
对于双眼视力相差1行的患儿,让其接受家庭遮盖治疗,在家遮盖其好眼,外出时将遮盖拿掉。
患儿还需要接受常规性质的穿珠、插板与穿针训练治疗,患儿每日接受3次治疗,每次训练的时间为15min。
综合组患儿需要接受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治疗,患儿使用上述设备注视操纵不同类型的小游戏,比如开心消消乐、连连看、飞机大战等,患儿每日治疗时间无明确限制,累计的治疗时间需要达到至少45min。
1.3临床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干预后的具体效果进行对比,根据患儿接受视力表检测情况等将其临床疗效分为无效、改善以及显效,患儿治疗总有效为改善+显效。
无效:患儿在治疗之后的视力情况未出现任何变化,甚至有部分患儿视力明显退步;改善:患儿治疗后的视力出现提高,提高情况≥2行;显效:患儿接受治疗后的眼部最佳矫正视力基本达到正常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中两组患儿的相关计数资料分析,我院选择将具体数据代入SPSS19.0软件包中进行研究,若两组患儿数据计算后结果显示P<0.05,则可视为存在明显意义,反之则无差异存在。
2 结果
从上表1中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综合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两组患儿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
3 讨论
在儿童视觉发育期中,弱视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视力发育障碍疾病,其中,远视性弱视十分明显。
对于这类患儿而言,只有让其接受及时治疗,患儿的视功能与视力情况才能得到较好改善,这样才能避免患儿的视觉出现丧失。
因此,为患儿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十分关键[4]。
在远视性弱视患儿的临床治疗当中,常规治疗方案包括精细目力训练、视训练等不同方案,这种常规性的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患儿进行特定视觉训练,从而改善患儿的视力状况、双眼的视功能,患儿的对比敏感度等也会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5]。
针对这类患儿而言,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较为重要,而常规治疗方案相对而言较为枯燥,很多患儿的注意力难以完全集中,甚至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了抗拒治疗的情况。
目前,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在生活中广泛普及,成为很多患儿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将其纳入远视性弱视患儿的治疗方案当中。
患儿的家长可以在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上下载一些连连看、消消乐等操控性较强的游戏,患儿在玩游戏的过程当中可以在游戏的声效、光效与鲜明的颜色中产生治疗的积极性,患儿会乐于接受治疗,治疗的依从性较好。
但是,家长需要对患儿进行监督,以免其出现游戏上瘾的情况,并且在获得相应的疗效之后,控制患儿的游戏时间、游戏频率等,以免其出现近视情况[5]。
针对此次研究分析来看,远视性弱视患儿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治疗的效果较好,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较高,印证了这一方案的优势。
4.结语
对于临床中患有远视性弱视患儿的治疗方案选择而言,让患儿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的同时利用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任骁方,肖林.视觉感知训练应用于弱视治疗的研究进展.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21(6):662-665.
[2]于刚,蔺琪,吴倩,等.感知觉学习训练治疗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眼科 2011;20(6):382-386.
[3]张如雪.多媒体技术治疗斜视性弱视的护理体会.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9):2627-2628.
[4]胡晓东,杨明迪,王桂琴,等.数字化多媒体系统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国际眼科杂志 2012;12(7):1274-1276.
[5]魏新江.用网络多媒体弱视训练系统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研究.当代医药论丛 2015;13(11):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