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像”字句不是比喻句.doc

合集下载

非比喻句的五种

非比喻句的五种

非比喻句的五种“像”字句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像”的句子就认为一定是比喻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五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较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

(《南京长江大桥》)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卖火柴的小女孩》)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二、表示举例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你们想错了”》)句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2.“像您这样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挑山工》)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为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当不了挑山工。

三、表示猜测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

(《小珊迪》)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2.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

四、表示联想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曲》)句中用“好像”引出皮鞋匠产生的联想。

2.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像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今天我喂鸡》)句中用“好像”表示作者由鸡的“咯咯叫”、“啄木板”,联想到是对小主人的说话。

五、表示说明1.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大森林的主人》)句中用“像”来直接阐述某一道理。

2.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会摇尾巴的狼》)句中用“像”来指出某种情况。

那么,怎样识别“像”字句是否是比喻句呢?这就要看句子是否同时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二是这两个事物要有相似点。

如果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是比喻句;否则,那就不是比喻句。

用好像不是比喻句的几种情况

用好像不是比喻句的几种情况

句子中用了“像”字就是比喻句吗?不是。

句子明明有“好像”,为什么不是“比喻句呢?有五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一、表示比较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

(《南京长江大桥》)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卖火柴的小女孩》)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二、表示举例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你们想错了"》)句中用"像"字引发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一定有钱。

2、"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挑山工》)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为例子,说明"高个儿"当不了挑山工。

三、表示猜测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

(《小珊迪》)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2、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

四、表示联想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曲》)句中用"好像"引出皮鞋匠产生的联想。

2、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像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今天我喂鸡》)句中用"好像"表示作者由鸡的"咯咯叫"、"啄木板",联想到对小主人的说话。

五、表示说明1、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大森林的主人》)句中用"像"来直接阐述某一道理。

2、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会摇尾巴的狼》)句中用"像"来指出某种情况。

非比喻句中的五种

非比喻句中的五种

非比喻句中的五种“像”字句:一、表示比较1、江上的轮船像突然变小了很多。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过。

二、表示举例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穷人能买得起汽车。

2、像你身体那样柔弱的人,是干不了重活的。

三、表示猜测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想表示感激。

2、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

四、表示联想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看见了波澜壮阔的大海。

2、母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地板,好像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

”五、表示说明1、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要像个主人。

”(用“像”来说明一种道理。

)2、狼连忙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

”(用“像”来指出某种情况。

)怎样判断是否是比喻句一是:“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

二是:这两个事物要有相似点。

如果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是比喻句。

1、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3、一排排搭石像忠诚的仆人为我们服务。

(√)4、卡罗纳脸色苍白,像是生了一场大病似的。

(×)5、白帆好像一张巨大的蝴蝶的翅膀。

(√)6、他一动也不动,好像真的睡着了。

(×)7、霞光照在地面上,小白猪变成了小金猪。

(×)8、那棵茂盛的大榕树,真是鸟的天堂啊。

(√)9、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膀的声音。

(×)10、天空中的火烧云色彩绚丽,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

十种非比喻

十种非比喻

十种非比喻“像”字句归纳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但很多同学一看到“像”“好像”“仿佛”“似的”,或能够加上类似词的句子,就确定是比喻句。

但也有非比喻的“像”字句,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十种情况。

一、形容、特别是同类事物的形容不是比喻(鲁迅和内山老板)有时突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天真。

(《一面》)我每次抬起头,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

(最后一课)二、摹形不是比喻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很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星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老山界》)他……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一面》)三、相仿不是比喻就说那个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李子,苦涩得使人难受。

(《草地晚餐》)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的影写一样。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四、猜想不是比喻嘴张着,好像在那里喊“啊”!(《古代英雄的石像》)黄显声仿佛没有听见,把头转过去了。

(《挺进报》)五、比较不是比喻从这个天起,大家心里都有这位英雄……做什么事都像比以前特别有力气!(《古代英雄的石像》)(闰土)眼圈也像父亲一样红肿着。

(《故乡》)六、举例不是比喻……近年来,又出现了很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带香味的书……等等。

(《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的老师》)七、想像不是比喻(醒了的波浪)……逐步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

(《听潮》)“是,看明白了!”卢进勇快乐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的火旁……(《七根火柴》)八、幻觉不是比喻──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

仿佛我们的脚下轻松起来,平静地……朝向红玉的琼台走了去。

如何判断比喻句

如何判断比喻句

如何判断比喻句如何判断比喻句?非比喻句的五种“像”字句,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像”的句子就认为一定是比喻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五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较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

(《南京长江大桥》)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卖火柴的小女孩》)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二、表示举例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你们想错了”》)句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2.“像您这样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挑山工》)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为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当不了挑山工。

三、表示猜测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

(《小珊迪》)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2.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

四、表示联想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曲》)句中用“好像”引出皮鞋匠产生的联想。

2.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像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今天我喂鸡》)句中用“好像”表示作者由鸡的“咯咯叫”、“啄木板”,联想到是对小主人的说话。

五、表示说明1.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大森林的主人》)句中用“像”来直接阐述某一道理。

2.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会摇尾巴的狼》)怎样写比喻句?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写文章如果能适当地加点比喻,将使语言更加鲜明、生动、形象,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地具体地体现出来。

比喻有三种格式:1、明喻。

如何判断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五种

如何判断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五种

如何判断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五种“像”字句By 新绿拂水发表于 2008-5-12 12:52:00 什么叫比喻句?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

比喻句常有比喻词,如“像······似的”“像······一样”“好比”“是”“变成”“仿佛”等。

如:露似真珠月似弓。

(明喻)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暗喻)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下黄色的泪珠里。

(借喻)应该注意: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在“打比方”。

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像”“仿佛”等词语的句子就认为一定是比喻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五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较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

(《南京长江大桥》)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卖火柴的小女孩》)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3.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

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二、表示举例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你们想错了”》)句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2.“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挑山工》)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为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当不了挑山工。

三、表示猜测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

(《小珊迪》)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2.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

考点:这五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考点:这五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考点:这五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但两者必须有相似之处,可以形似也可以神似。

好多孩子看到“像”字就以为是比喻句,但这五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较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

(《南京长江大桥》)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卖火柴的小女孩》)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二、表示举例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你们想错了”》)句中用“像”字引发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一定有钱。

2、“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挑山工》)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为例子,说明“高个儿”当不了挑山工。

三、表示猜测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

(《小珊迪》)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2、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

四、表示联想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曲》)句中用“好像”引出皮鞋匠产生的联想。

2、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像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今天我喂鸡》)句中用“好像”表示作者由鸡的“咯咯叫”、“啄木板”,联想到对小主人的说话。

五、表示说明1、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大森林的主人》)句中用“像”来直接阐述某一道理。

2、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会摇尾巴的狼》)句中用“像”来指出某种情况。

那么,怎样识别“像”字句是否比喻句呢?这就要看句子是否同时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二是这两个事物要有相似点。

五种“像”字句非比喻句

五种“像”字句非比喻句

五种“像”字句非比喻句五种“像”字句非比喻句识别“像”字句是否是比喻句呢?这就要看句子是否同时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二是这两个事物要有相似点。

如果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就是比喻句;否则就不是比喻句了。

下面五种情况都含有“像”,但都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举例举例:1.“像您这样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挑山工》)2.“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你们想错了”》)分析:例一中用“像”字引出“我”作为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当不了挑山工。

例二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二、表示比较例如: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

(《南京长江大桥》)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卖火柴的小女孩》)分析:例一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例2中奶奶之前和现在的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对比。

三、表示联想例如: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曲》)2.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像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今天我喂鸡》)分析:例一用“好像”引出皮鞋匠产生的联想。

例二用“好像”表示由鸡的“咯咯叫”、“啄木板”,联想到是对小主人的说话。

四、表示说明例如:1.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大森林的主人》)2.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会摇尾巴的狼》)分析:例一中用“像”来直接阐述某一道理。

例二中用“像”来指出某种情况。

五、表示猜测例如: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

(《小珊迪》)2.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分析:例一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例二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种“像”字句不是比喻句
小学课文里,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象”的句子就认为一定是比喻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五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较
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

《南京长江大桥》
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卖火柴的小女孩》
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二、表示举例
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你们想错了”》
句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2、“像你这样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挑山工》
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为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当不了挑山工。

三、表示猜测
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象表示感激。

《小珊迪》
句中的“好象”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2、小丽好象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
句中用“好象”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

四、表示联想
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光曲》
句中用“好象”引出皮鞋匠产生的联想。

2、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象在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今天我喂鸡》
句中用“好象”表示作者由鸡的“咯咯叫”、“啄木板”联想到是对小主人的说话。

五、表示说明
1、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大森林的主人》
句中用“像”来直接阐述某一道理。

2、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会摇尾巴的狼》
句中用“像”来指出某种情况。

那么,怎样识别“像”字句是否是比喻句呢?这就要看句子是否同时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
一、“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
二、这两个不同类的事物具有相似点。

如果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是比喻句,否则就不是。

不是比喻的“像”字句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但不少同学一看到“像”“好像”“仿佛”“似的”,或可以加上类似词的句子,就确定是比喻句。

但也有非比喻的“像”字句,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十种情况。

一、形容、特别是同类事物的形容不是比喻
(鲁迅和内山老板)有时忽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天真。

我每次抬起头,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

二、摹形不是比喻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星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他……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三、相仿不是比喻
就说那个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李子,苦涩得使人难受。

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的影写一样。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四、猜测不是比喻
嘴张着,好像在那里喊“啊”!
黄显声仿佛没有听见,把头转过去了。

五、比较不是比喻
从这一天起,大家心里都有这位英雄……做什么事都像比以前特别有力气!
(闰土)眼圈也像父亲一样红肿着。

六、举例不是比喻
……近年来,又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带香味的书……等等。

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七、想像不是比喻
(醒了的波浪)……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的火旁……
八、幻觉不是比喻
──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

仿佛我们的脚下轻松起来,平静地……朝向红玉的琼台走了去。

……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到更美的山的肌肤。

(《济南的冬天》)
九、有些夸张、拟人句不是比喻
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钢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
……微黄的阳光斜射到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济南的冬天》)
十、词的比喻不再是比喻
有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原来的意义,产生出另一种意义,这是比喻手法,如:
她不是一个怯弱的人,从去年她娘家被清算起,就感到大厦将倾的危机。

“大厦将倾”原意是“大楼将要倒塌”,这里借喻封建阶级将被打垮。

有些词语由比喻产生的意义用得很普遍,约定俗成而成了比喻义,就不再是比喻的修辞格。

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