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题库12

合集下载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软件工程》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软件工程》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软件工程》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软件工程》题库及答案一一、选择题。

请从四个可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60分,每题3分)1.软件工程四个层次由下至上是( ),它们的顺序不能互换。

A.质量层、过程层、方法层、工具层 B.过程层、方法层、质量层、工具层C.方法层、过程层、质量层、工具层 D.方法层、质量层、过程层、工具层2.根据软件工程的7条基本原理判断下面正确的选项是( )。

A.软件错误发现的时机不重要,重要的是错误的严重程度B.软件错误只能通过运行代码才能发现C.软件错误发现的越早改正的成本越低D.需求阶段一般不会引入错误8.下列有关标准的符号,属于国内标准的是( )。

A.ZG B.GBC.GN D.CB4.经济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开发过程 B.开发工具C.风险分析 D.效益分析5.( )定义了用户使用该软件要完成的任务。

A.用户需求 B.业务需求C.性能需求 D.功能需求6.数据流程图上的数据流必须封闭在( )之间。

A.外部过程 B.内部数据C.内部过程 D.外部实体7.按照模块独立性,耦合程度由强至弱正确的顺序是( )。

A.外部耦合、控制耦合、数据耦合 B.控制耦合、数据耦合、外部耦合C.外部耦合、数据耦合、控制耦合 D.数据耦合、外部耦合、控制耦合8.PDL是描述处理过程( )。

A.做什么 B.为什么做C.怎么做 D.对谁做9.面向对象的这种( )模式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规律相符,从而使得面向对象技术在软件工程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A.主体/动作 B.主体/对象C.主体/类 D.对象/属性10.( )是从用户的观点描述系统功能,它由一组用例、参与者以及它们之间关系所组成。

软件工程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软件工程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软件工程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下列工具与环境中()属于较早期的CASE。

A.基于信息工程CASEB.人工智能CASEC.结构的基于图形CASED.集成的CASE环境2.Putnam成本估算模型是一个()模型。

A.静态单变量B.动态单变量C.静态多变量D.动态多变量3.在McCall软件质量度量模型中,()属于面向软件产品修改。

A.可靠性B.可重用性C.适应性D.可移植性4.ISO的软件质量评价模型由3层组成,其中用于评价设计质量的准则是()A.SQIC B.SQMC C.SQRC D.SQDC5.软件复杂性度量的参数包括()A.效率B.规模C.完整性D.容错性6.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使数据和操作()于对象的统一体中。

A.结合B.隐藏C.封装D.抽象7.软件调试技术包括()A.边界值分析B.演绎法C.循环覆盖D.集成测试8.瀑布模型的存在问题是()A.用户容易参与开发B.缺乏灵活性C.用户与开发者易沟通D.适用可变需求9.软件测试方法中的静态测试方法之一为()A.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B.黑盒法C.路径覆盖D.边界值分析10.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用最多的阶段是()A.详细设计B.软件编码C.软件测试D.软件维护11.第一个体现结构化编程思想的程序设计语言是()A.FORTRAN语言B.Pascal语言C.C语言D.PL/1语言12.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A.过程、子程序和分程序B.顺序、选择和重复C.递归、堆栈和队列D.调用、返回和转移13.在详细设计阶段,经常采用的工具有()A.PAD B.SA C.SC D.DFD14.详细设计的结果基本决定了最终程序的()A.代码的规模B.运行速度C.质量D.可维护性15.需求分析中开发人员要从用户那里了解()A.软件做什么B.用户使用界面C.输入的信息D.软件的规模16.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强调的是()A.程序的规模B.程序的效率C.程序设计语言的先进性D.程序易读性17.IDEF。

软件工程考试题库

软件工程考试题库

软件工程概述一单项选择1.软件生命周期一般包括:软件开发期和软件运行期,下述(D )不是软件开发期所应包含的内容。

A需求分析 B 结构设计C程序编制D软件维护2.软件是一种逻辑产品,它的开发主要是(A )。

A研制B拷贝C再生产D复制3.以文档作为驱动,适合于软件需求很明确的软件项目的生存周期模型是( C )。

A喷泉模型 B 增量模型C瀑布模型D螺旋模型4.在软件生存周期中,(B )阶段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要解决的问题是做什么?”。

A详细设计 B 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C概要设计D软件测试5.软件产品与物质产品有很大区别,软件产品是一种(C )产品A有形 B 消耗C逻辑D文档6.(C )把瀑布模型和专家系统结合在一起,在开发的各个阶段上都利用相应的专家系统来帮助软件人员完成开发工作。

A 原型模型B 螺旋模型C 基于知识的智能模型D 喷泉模型7.( B )阶段是为每个模块完成的功能进行具体的描述,要把功能描述转变为精确的、结构化的过程描述。

A概要设计 B 详细设计 C 编码 D 测试8.下列软件开发模型中,适合于那些不能预先确切定义需求的软件系统的开发的模型是(A )。

A 原型模型B 瀑布模型C 基于知识的智能模型D 变换模型9.下列软件开发模型中,以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为基础,以用户的需求为动力,以对象来驱动的模型是( C )。

A 原型模型B 瀑布模型C 喷泉模型D 螺旋模型10.下列软件开发模型中,支持需求不明确,特别是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并支持多种软件开发方法的模型是( D )。

A 原型模型B 瀑布模型C 喷泉模型D 螺旋模型11.软件特性中,使软件在不同的系统约束条件下,使用户需求得到满足的难易程度称为(C )。

A可修改性B可靠性C可适应性 D 可重用性12.软件特性中,一个软件能再次用于其他相关应用的程度称为(B )。

A可移植性B可重用性 C 容错性 D 可适应性13.软件特性中,(A )是指系统具有清晰的结构,能直接反映问题的需求的程度。

软件工程题库

软件工程题库

第一章一、名称解释1.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科学。

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

2.软件生命周期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终被废弃,所经历的整个时期被称为是软件生命周期二、填空题1.构成一个完整计算机系统的两部分是硬件与(软件)。

2.程序设计时代的生产方式是(个体手工劳动)。

3.软件工程涉及到若干个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

4.软件开发划分的各阶段任务尽可能独立,同一阶段任务性质尽可能(相同)。

5.将软件生存周期各个活动规定为依线性顺序联接的若干阶段的模型是(瀑布)模型。

6.喷泉模型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象)为驱动的模型。

7.结构化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开发方法。

由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构成。

8.软件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软件开发管理和(软件开发技术)两个方面。

9.软件工具是支持软件开发人员的开发和维护活动而使用的(软件)。

10.一个软件项目的开发中,要采用一种生存周期模型,要按照某种(开发方法),使用相应的工具来进行。

11 .瀑布模型本质上是一种(线性顺序)模型。

12.瀑布模型不适应需求可变的软件开发,只有到开发结束时才能见到(整个软件系统)。

13.增量模型在开发过程中以一系列增量方式开发系统,忽略某阶段的细节,从而尽早产生(工作软件)。

14.增量构造模型在分析和设计阶段按整体方式开发,按增量方式开发的是(编码和测试)阶段。

15.演化提交模型中,项目开发各阶段都是按(增量方式)开发的。

16.软件原型是软件的早期可运行版本,反映最终系统的(重要特性)。

17.用原型过程来代替需求分析,使需求说明完整、一致、准确,该原型是(探索型)原型。

18.用原型过程来代替全部开发阶段,这种快速原型是(演化型)原型。

《软件工程》试卷参考答案

《软件工程》试卷参考答案

考试试卷课程名称:软件工程一、选择题1、软件是一种实体。

A.有形的C.虚拟的答案:D 2、在一个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实现的软件系统中,当一个对象内的一个方法被激活,则称之为向该对象发送-A.命令B.代码C.消息D.数据答案:C 3、在整个软件过程中,哪个阶段花费最长的时间和最多的成本?A.分析B.设计C.实现D.维护答案:D 4、是语义上相连的、由边界符号界定的、由一个聚合标识符标识的一系列程序语句。

A.for 循环B.模块C.if 语句D.文件答案:B 5、好的软件设计,模块应该是。

A.低内聚、高耦合B.低内聚、低耦合C.r¾内聚、低耦合D.高内聚、高耦合答案:C6、针对下面这个用例图,哪个说法是错误的?B.物理 D.逻辑A.学生能够与系统中的用例A交互。

B.用例A的成功执行必须包括用例B的成功执行。

C.如果用例A执行,用例C也必须执行。

D,用例C可能不被激活。

答案:C7、顺序图与协作图都是图。

A.交互B.状态C.协作D.顺序答案:C8、以下关于软件系统中的实体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实体类必须有属性。

B.实体类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物理实体。

C.实体类不与逻辑类和边界类打交道。

D,用例图中的参与者是系统的外部,所以参与者肯定不能成为软件系统内部的实体类。

答案:A9、以下哪个是自顶向下实现与集成的缺点?A.逻辑模块得不到充分的测试。

B.操作模块得不到充分的测试。

C.主要设计错误发现的晚。

D.故障隔离。

答案:B10、软件测试oA.谁都能做,不需要计划和技术B.对于高水平的软件开发团队来说是不需要的,或可有可无的C.是紧接在实现阶段后面的一个阶段D.包括可执行测试和非执行测试答案:D11、使软件系统适应新的操作系统而做的维护是维护。

A.纠错性维护B.完善性维护C.适应性维护D.哪个也不是答案:C128、以下哪个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是最好的?A.瀑布模型B.快速原型模型C,增量模型D.不能简单地比较优劣,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答案:D13、多态与动态绑定是所特有的。

(完整word版)软件工程习题集+答案

(完整word版)软件工程习题集+答案

《软件工程》习题集目录一软件与软件工程 (1)二软件项目管理 (4)三需求分析 (7)四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 (10)五软件设计 (15)六程序设计语言和编码 (18)七软件测试 (20)八软件维护 (23)综合试卷一 (25)综合试卷二 (28)综合试卷三 (31)附参考答案: (34)一软件与软件工程参考答案 (34)二软件工程管理参考答案 (37)三需求分析参考答案 (39)四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参考答案 (43)五软件设计参考答案 (52)六程序设计语言和编码参考答案 (55)七软件测试参考答案 (59)八软件维护参考答案 (62)综合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65)综合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68)综合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71)一软件与软件工程一、选择题1.软件的主要特性是()A、无形性B、高成本C、包括程序和文档D、可独立构成计算机系统2.软件工程三要素是()A、技术、方法和工具B、方法、工具和过程C、方法、对象和类D、过程、模型、方法3.包含风险分析的软件工程模型是()A、螺旋模型B、瀑布模型C、增量模型D、喷泉模型4.软件工程的主要目标是()A、软件需求B、软件设计C、风险分析D、软件实现5.下列属于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是()A、BoochB、UMLC、CoadD、OMT6.软件危机的主要表现是()A、软件成本太高B、软件产品的质量低劣C、软件开发人员明显不足D、软件生产率低下7.软件开发方法的主要工作模型有()A、螺旋模型B、循环模型C、瀑布模型D、专家模型8.软件工程的目标有()A、易于维护B、低的开发成本C、高性能D、短的开发期9.软件工程学的目的和意义是()A、应用科学的方法和工程化的规范管理来指导软件开发。

B、克服软件危机。

C、作好软件开发的培训工作。

D、以较低的成本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

二、判断题1.软件就是程序,编写软件就是编写程序。

2.瀑布模型的最大优点是将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划分得十分清晰。

软件工程考试题 带答案

软件工程考试题 带答案

软件工程考试题带答案软件工程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软件需求分析的主要目标是:A. 发现并修正软件中的错误B. 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C. 编写软件代码D. 打印和发布软件答案:B2. 下列哪个是软件生命周期模型?A. 瀑布模型B. 微服务架构C. 敏捷开发D. 协同开发答案:A3. 软件设计阶段的主要目标是:A. 开发详细的测试计划B. 创建软件的体系结构和模块设计C. 编写和调试软件代码D. 验收和发布软件答案:B4. 软件测试的主要目的是:A. 发现并修复软件错误B. 确保软件系统符合质量标准C. 完成软件系统的开发D. 验收和发布软件答案:B5. 下列哪个是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常用工具?A. 甘特图B. 数据流图C. 类图D. 鱼骨图答案:A6. 下列哪个是软件配置管理的主要目标?A. 确保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B. 管理软件中不同部分的变更C. 编写和调试软件代码D. 验收和发布软件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要解释软件工程的概念。

答: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和应用工程原理、方法和工具来开发和维护高质量软件的学科。

它注重应用系统性的、规范化的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以提高软件的质量、效率和可维护性。

2. 请简述瀑布模型的基本原理。

答:瀑布模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最早也是最广泛使用的模型之一。

它基于线性顺序的开发过程,将软件开发划分为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运行维护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按照顺序进行。

三、案例分析题(40分)某公司正在开发一个电商网站,你作为软件工程师参与其中。

请回答以下问题:1. 在需求分析阶段,你应该做些什么?答:在需求分析阶段,我应该与客户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我将分析和记录客户的功能和性能需求,制定需求规格说明书,并与团队成员一起进行需求评审,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在设计阶段,你应该做些什么?答:在设计阶段,我将设计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模块设计。

软件工程考试试题与答案

软件工程考试试题与答案

专业:移动通信科目:软件工程一、单项选择题1.好(de)软件结构应该是()A.低耦合、低内聚B.高耦合、高内聚C.高耦合、低内聚D.低耦合、高内聚答案:D2.需求分析中开发人员要从用户那里了解()A.软件(de)规模B.软件做什么C.用户使用界面D.输入(de)信息答案:B3.软件调试技术包括()A.演绎法B.循环覆盖C.边界值分析D.集成测试答案:A4.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de)内容不应包括对()(de)描述.A.用户界面及运行环境B.主要功能C.算法(de)详细过程D.软件(de)性能答案:C5.常用动词或动词词组来表示()A.属性B.关联C.类D.对象答案:B6.软件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需求分析、设计过程.A.详细(de)B.深入(de)C.彻底(de)D.简化、压缩(de)答案:D7.软件部分(de)内部实现与外部可访问性分离,这是指软件(de)()A.继承性B.共享性C.抽象性D.封装性答案:D8.软件部分(de)内部实现与外部可访问性分离,这是指软件(de)()A.共享性B.继承性C.抽象性D.封装性答案:D9.在详细设计阶段,经常采用(de)工具有()A.PDLB. DFDC.SCD.SA答案:A10.数据字典是对数据定义信息(de)集合,它所定义(de)对象都包含于()A.软件结构B.程序框图C.方框图D.数据流图答案:D11.软件工程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提出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计划、开发和运行三个时期,下述()工作应属于软件开发期(de)内容.A.问题定义B.可行性研究C.都不是D.总体设计答案:D12.应用执行对象(de)操作可以改变该对象(de)()A.功能B.数据C.属性D.行为答案:C13.软件质量因素不包括()A.可理解性B.可测试性C.正确性D.高性能答案:D14.软件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需求分析、设计过程.A.详细(de)B.彻底(de)C.深入(de)D.简化、压缩(de)答案:D15.结构化设计是一种面向()(de)设计方法.A.数据结构B.数据流C..程序D.数据库答案:B16.结构分析法就是面向()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de)方法.A.对象B.目标C.功能D.数据流答案:D17.进行需求分析可使用多种工具,但()是不适用(de) A.PAD图B.数据字典C.判定表D.数据流图答案:A18.面向对象(de)主要特征除唯一性、继承性、多态性外,还具有()A.兼容性B.完整性C.移植性D.封装性答案:D19.数据存储和数据流都是(),仅仅所处(de)状态不同.A.动作B.数据C.分析结果D.事件答案:B20.模块()定义为受该模块内一个判定影响(de)所有模块集合.A.作用域B.宽度C.控制域D.接口答案:A21.详细设计(de)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de)()A.内部特性B.外部特性C.算法和使用(de)数据D.功能和输入输出数据答案:C22.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强调(de)是()A.程序(de)可理解性B.模块大小C.程序(de)执行效率D.模块关系答案:A23.在软件结构设计完成后,对于下列说法,正确(de)是()A.非单一功能模块(de)扇入数大比较好,说明本模块重用率高B.一个模块(de)扇出太多,说明该模块过分复杂,缺少中间层C.单一功能(de)模块扇入高时应重新分解,以消除控制耦合(de)情况D.一个模块(de)扇入太多,说明该模块过分复杂,缺少中间层答案:B24.软件危机产生(de)主要原因是()A.开发人员编写程序能力差B.软件日益庞大C.不能与用户良好地沟通D.没有适应(de)开发模型答案:B25.下述四个能力成熟度等级,级别最高(de)是()A.已定义级B.已管理级C.可重复级D.优化级答案:D26.以下说法正确(de)是()A.功能模型不包括对象模型中值(de)约束条件B.功能模型说明对象模型中动作(de)含义C.功能模型说明对象模型中操作(de)含义D.功能模型说明对象模型中约束(de)含义答案:C27.关于软件维护(de)说法错误(de)是()A.软件维护不只是修改软件中(de)错误B.软件维护对于开发商来说是无利可图(de)C.在编码过程中添加适当(de)注释,可以降低软件维护(de)难度D.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中占用时间最长(de)一个阶段答案:B28.可行性分析中,系统流程图用于描述()A.新系统B.当前逻辑模型C.目标系统D.当前运行系统答案:D29.结构化分析建立功能模型(de)工具是()A.DFDB.判定树/判定表C.结构化语言D.SC答案:A30.快速原型模型(de)主要特点之一是()A.及早提供全部完整软件B.及早提供工作软件C.开发完毕才见到工作软件D.开发完毕才见到产品答案:B31.下述四个能力成熟度等级,级别最高(de)是()A.已定义级B.初始级C.已管理级D.可重复级答案:C32.检查软件产品是否符合需求定义(de)过程称为()A.单元测试B.系统测试C.确认测试D.集成测试答案:C33.软件工程学(de)一个重要目标是()A.定义各种软件开发过程模型B.降低程序对存储空间(de)要求C.提高程序(de)执行效率D.提高软件(de)可维护性答案:D34.软件质量因素不包括()A.正确性B.可测试性C.高性能D.可理解性答案:C35.以下哪个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一种风险驱动(de)模型()A.增量模型B.喷泉模型C.瀑布模型D.螺旋模型答案:D36.结构化分析方法使用(de)描述工具()定义了数据流图中每一个图形元素.A.判定树B.数据字典C.判定表D.数据流图答案:B37.关于软件维护(de)说法错误(de)是()A.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中占用时间最长(de)一个阶段B.软件维护对于开发商来说是无利可图(de)C.在编码过程中添加适当(de)注释,可以降低软件维护(de)难度D.软件维护不只是修改软件中(de)错误答案:B38.在整个软件维护阶段所花费(de)全部工作中,所占比例最大(de)是()A.校正性维护B.完善性维护C.适应性维护D.预防性维护答案:B39.以下不属于序言性注释(de)有()A.程序(de)整体说明B.语句功能C.模块设计者D.修改日期答案:B40.集成测试是为了发现()A.性能、质量不合要求B.编码错误C.功能错误D.接口错误答案:D41.应用执行对象(de)操作可以改变该对象(de)()A.数据B.行为C.功能D.属性答案:D42.需求分析最终结果是产生()A.设计说明书B.项目开发计划C.需求规格说明书D.可行性分析报告答案:C43.一个只有顺序结构(de)程序,其环形复杂度是()A.1B.3C.5D.0答案:A44.通信内聚是指()A.各处理使用相同(de)输入数据或者产生相同(de)输出数据B.把需要同时执行(de)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de)模块C.模块内所有元素共同完成一个功能,缺一不可D.一个模块中各个处理元素都密切相关于同一功能且必须顺序执行答案:A45.常用动词或动词词组来表示()A.属性B.类C.对象D.关联答案:D二、填空题1.结构化设计是一种面向(________________)(de)设计方法.答案:数据流2.软件质量因素不包括(________________).答案:高性能3.选择(________________)命令,可以看到Rose中对应图形(de)分类.答案:Browse4.快速原型模型(de)主要特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及早提供工作软件5.应用执行对象(de)操作可以改变对象(de)(________________).答案:属性6.UML中(de)(________________)关系就是通常所说(de)继承关系.7.目前在集成测试时普遍采用(________________)测试方法答案:渐增式8.在前期需求明确、资料完整(de)情况下尽量采用(________________)模型.答案:瀑布模型9.UML中用一端为空心三角形(de)连接表示(________________)关系.答案:泛化10.通常使用(________________)模型简洁地描述软件过程.答案:生命周期11.从软件工程观点看,(________________)是软件最重要(de)质量标准之一.答案:可理解性12.软件工程(de)三要素包括方法、(________________)和过程.答案:工具13.一个模块直接使用另一个模块(de)内部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耦合.答案:内容14.逆向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过程答案:代码到模型15.目前在集成测试时普遍采用(________________)测试方法答案:渐增式16.需求分析最终结果是产生(________________).答案:需求规格说明书17.HIPO图是由一组IPO图和一张(________________)图组成.18.部署图用(________________)关系表示各节点之间(de)通信路径.答案:关联19.检查软件产品是否符合需求定义(de)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测认.答案:确认20.度量软件规模(de)常用技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功能点技术.答案:代码行技术21.软件工程(de)三要素包括方法、(________________)和过程.答案:工具22.度量软件规模(de)常用技术主要有代码行技术和(________________).答案:功能点技术23.面向对象方法用(________________)分解取代了传统方法(de)功能分解.答案:对象24.技术是能从根本上提高软件可维护性(de)重要技术(________________).答案:软件重用25.复杂问题(de)对象模型通常由主题层、类与对象层、(________________)、属性层和服务层5个层次组成.答案:对象模型26.黑盒测试着着重测试(________________).答案:软件功能27.数据存储和数据流都是处于不同状态(de)(________________)答案:数据28.类是类图(de)主要(de)主要部件,由类名、(________________)、操作3部分组成.答案:属性29.面向对象方法用(________________)分解取代了传统方法(de)功能分解.答案:对象30.软件总体设计时应该遵循模块化、抽象、逐步求精、(________________)、局部化和模块独立等6条基本原理.答案:信息隐藏31.面向对象方法用(________________)分解取代了传统方法(de)功能分解.答案:对象32.Rose模型文件(de)扩展名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mdl33.软件部分(de)内部实现与外部可访问性分离,这是指软件(de)(________________).答案:封装性34.复杂问题(de)对象模型通常由(________________)、类与对象层、结构层、属性层和服务层5个层次组成.答案:主题层35.选择(________________)命令,可以看到Rose中对应图形(de)分类答案:Browse36.度量软件规模(de)常用技术主要有代码行技术和(________________).答案:功能点技术37.通常把编码和测试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实现38.好(de)软件结构应该(________________)答案:低耦合、高内聚39.详细设计(de)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de)(________________).答案:算法和使用(de)数据40.面向对象方法用(________________)分解取代了传统方法(de)功能分解.答案:对象41.(________________)是软件生命周期(de)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持续时间最长、代价最大(de)一个阶段.答案:维护42.数据字典是对数据定义信息(de)集合,它所定义(de)对象都包含于(________________)图中.答案:数据流图43.UML中(de)泛化关系就是通常所说(de)(________________)关系.答案:继承44.软件工程学(de)一个重要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提高软件(de)可维护性45.用例图中,如果在完成某个功能时,偶而会执行另一个功能,则用(________________)关系来表示.答案:扩展三、判断题1.( )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出错统计和有关(de)分析报告一般不用长期保存.答案:N2.( )CMM 是指导软件开发(de)一种面向对象(de)新技术.答案:N3.( )基本路径测试是基本路径测试是黑盒技术设计测试用例(de)方法之一.测试用例(de)方法之一.答案:N4.( )SA方法(de)基本思想是自顶向下逐步分解.答案:Y5.( )类是对具有共同特征(de)对象(de)进一步抽象.答案:Y6.( )一笔交易、一个动作、甚至操作人员按一个按钮都可以看做是一次事物.答案:Y7.( )完成测试后,为缩短源程序长度而删去程序中(de)注解,对软件(de)维护不会产生影响.答案:N8.( )类是对具有共同特征(de)对象(de)进一步抽象.答案:Y9.( )软件项目管理始于项目计划,而第一项计划活动就是估算.答案:Y10.( )尽可能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保证各阶段文档(de)正确性.答案:Y11.( )随着软件技术(de)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阅读程序(de)重要性,编码不仅要强调效率还要强调清晰.答案:Y12.( )重用是提高软件生产率和目标系统质量(de)重要途径,它基本上始于设计.答案:Y13.( )软件也会磨损和老化.答案:N14.( )如果测试过程没有发现任何错误,则说明软件没有错误.答案:N15.( )设计阶段(de)输出是编码阶段(de)输入.答案:Y16.( )类图用来表示系统中类和类与类之间(de)关系,它是对系统动态结构(de)描述.答案:N17.( )在可行性研究中最难决断和最关键(de)问题是经济可行性.答案:N18.( )基于情景(de)测试是面向对象系统确认测试(de)主要方法.答案:N19.( )耦合是指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de)紧密程度.答案:N20.( )白盒法是一种静态测试方法,主要用于模块测试.答案:N21.( )软件结构图中,模块框之间若有直线连接,表示它们之间存在顺序执行关系.答案:N22.( )在进行需求分析时同时考虑维护问题.答案:Y23.( )Jackson方法是面向数据结构(de)设计方法.答案:Y24.( )软件工程过程应该以软件设计为中心,关键是编写程序.答案:N25.( )项目应用领域是选择语言(de)关键因素.答案:Y26.( )模块耦合越强,则说明模块(de)独立性越强.答案:N27.( )在面向对象(de)需求分析方法中,建立动态模型是最主要(de)任务.答案:N28.( )软件结构图中,模块框之间若有直线连接,表示它们之间存在顺序执行关系.答案:N29.( )如果把软件开发所需(de)资源画成一个金字塔,人是最基本(de)资源.答案:Y30.( )软件即程序.答案:N四、简答题1.提高软件可重要性(de)主要准则有哪些答案:(1)提高方法(de)内聚(2)减小方法(de)规模(3)保持方法(de)一致性(4)把策略与实现分开(5)全面覆盖(6)尽量不使用全局信息(7)利用继承机制2.面向对象(de)集成测试主要有哪几种不同(de)测试策略答案:传统(de)集成测试策略没有意义.面向对象软件(de)集成测试主要有下述两种不同(de)测试策略:基于线程(de)测试基于(de)测试使用3.模块独立性与信息隐蔽有何关系答案:“模块独立性”是指软件系统中每个模块只涉及软件要求(de)具体(de)子功能,而和软件系统中其它(de)模块(de)接口是简单(de).所谓(de)“信息隐蔽”是指每个模块(de)实现细节对于其它模块来说是隐蔽(de).也就是说,模块中所包含(de)信息(包括数据和过程)不允许其它不需要这些信息(de)模块使用.衡量模块独立性(de)一个准则就是模块内聚,达到信息隐蔽(de)模块是信息内聚模块,它是高内聚(de)情形,因此模块独立性当然就很强了4.为什么说现代牌汽车是小汽车类(de)特化,而车轮不是小汽车(de)特化答案:现代牌汽车是具有小汽车(de)全部属性和行为,它只不过是一种特定品牌(de)小汽车,因此现代牌汽车可以从基类派生出来,也就是说,现代牌汽车是小汽车类(de)特化.车轮是组成小汽车(de)一种零件.小汽车还有车身,发动机等许多种其他(de)零件,小汽车所具有(de)许多属性和行为车轮都不具有,因此车轮不能从小汽车类派生出来,它不是小汽车类(de)特化5.软件生存周期都包括哪些活动答案:软件生命期(de)活动包括: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活动.(这些活动将以适当(de)方式分配到不同阶段去完成)6.目前常用(de)面向过程(de)方法,面向对象(de)方法,面向结构(de)方法,形式化方法等软件开发方法各有什么特点答案:(1)面向过程(de)程序=算法+数据结构;(2)面向对象(de)程序=对象+类+继承+消息通信;(3)面向构件(de)程序=构件+架构;(4)形式化方法是建立在严格(de)数学基础上,以逻辑推理为出发点;(5)它们有各自(de)方法、工具和过程;7.面向对象方法(de)启发规则有哪些答案:(1)设计结构应该清晰易懂(2)一般-特殊结构(de)深度应适当(3)设计结构(de)类(4)使用简单(de)协议(5)使用简单(de)服务(6)把设计变动减至最小8.在面向对象(de)系统开发过程中,每个阶段需要建造(de)模型各有什么作用答案:1)在面向对象(de)系统开发过程中,每个阶段要建造不同(de)模型.(2)需求分析阶段建造(de)模型用来捕获系统需求分析(3)设计阶段(de)模型是分析模型(de)扩充,为实现阶段作指导性和技术性(de)解决方案(4)实现阶段(de)模型是真正(de)源代码及编译后(de)组件.(5)发布阶段是描述系统物理上(de)架构.9.快速原型技术(de)基本思想是什么答案:在软件开发(de)早期,快速开发一个目标软件系统(de)原型;让用户对其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开发人员根据用户(de)意见对原型进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Phase1. The object-oriented approach considers the _____________.A. data and actionsB. data onlyC. functions onlyD. behavior onlyE. interactions only2. In finite State Machines the emphasis is on:A. data and actionsB. dataC. actionsD. data actions and interactionsE. interactions3. Using the object-oriented approach, the emphasis is on:A. data primarilyB. actions primarilyC. neither data nor actionsD. data and actions but asynchronouslyE. data and actions simultaneously4. Why has it been suggested that it is easier to build and maintain large systems using an Object-oriented approach?A.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are easier as objects are essentially independent components.B. Objects are reusable.C. Structured systems tend to look either at actions (e.g. procedures andfunctions) or data only, while, in contrast, Object-Oriented techniques considerboth.D. One approach is not necessarily better than another - its a matter ofpicking horses for courses.E. The Object-Oriented approach avoids the build-and-fix model mentality.5. The advantage of using the Object-oriented approach compared to theStructured approach is:A. fewer faults are detected.B. fewer change requests are made during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C. adaptive and perfective maintainabil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D. improvements in usabilityE. all of these6. The Object-Oriented paradigm offers major advantages over comparable method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false?A. The use of Object-Oriented has lead to overall improvements with no loss in performance.B. The Object-Oriented paradigm is the ultimate answer to all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blems.C. Adaptive and perfective maintainabil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using the Object-Oriented paradigm .D. Analysis is a process of stepwise refinement, so sometimes the emphasis ison data and sometimes on data but overall they are given equal importance.E. All of these are true.7. UML presents a:A. methodologyB. methodC. set of techniquesD. notationE. all of these8.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is best classed as a(n) ____________ technique.A. formalB. informalC. semiformalD. behaviouralE. procedural9. A scenario is an instance of a(n)A. reuseB. encapsulationC. use caseD. interaction (i.e. message passing)E. inheritance10. A class diagram is analogous to a(n)A. functional decompositionB. finite state machine modelC. use caseD. interaction (i.e. message passing)E. 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11. A state diagram is analogous to a(n)A. functional decompositionB. finite state machine modelC. use caseD. interaction (i.e. message passing)E. 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12. A scenario is:A. one particular set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specific objects and users.B. a generic description of the overall functionality of a product.C. the overal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lasses of the software product and the actors (users) of the product.D. a description of the actions performed by or to each class or subclass.E. a description of the classes, their attributes and behaviours.13.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lasses during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is to:A. deduce them from the Use Cases.B. determine them using CRC cards when the developers have domain expertise.C. extract them from the problem definition and its accompanying constraints.D. all of theseE. none of these. i.e. This is a step best left until the design stage.14. Abstract nouns rarely end up corresponding to classes. Instead they are frequently:A. actions or behavioursB. outside the scope of the problem boundaryC. instancesD. methods of classesE. attributes of classes15. In UML an open triangle denotes:A. message passingB. inheritanceC. instantiationD. aggregationE. association16. CRC stands for Class Responsibility __________________.A. ClassificationB. CategorisationC. CommunicationD. CollaborationE. Client17. Using CRC cards, the Responsibilities correspond to the:A. attributesB. functionsC.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classesD. the classes themselvesE. instances18. The strength of CRC is that it is useful in: CA. determining the classes without the need for a great deal of domain knowledge.B. developing the product using Cleanroom techniques.C. completing the analysis process and making sure everything is correct.D. none of the above. i.e. this approach is superseded by the use of CASE tools.E. all of the above19. If an item possesses a state then it should probably be modelled as a(n):A. state variableB. instance variableC. classD. methodE. sub-class21. A strength of using CASE tools is that:A. a change in the underlying model is reflected in all of the diagrams.B. they are easy for inexperienced analysts to use.C. users are more likely to understand the output than they do written requirements.D. the models constructed ar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to create a contract.E. all of the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