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学院学期末试卷( A卷)
2021年德州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1年德州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选择题1、某计算机使用4体交叉编址存储器,假定在存储器总线上出现的主存地址(十进制)序列为8005,8006,8007,8008,8001,8002,8003,8004,8000,则可能发生访存冲突的地址对是()。
A.8004和8008B.8002和8007C.8001和8008D.8000和80042、某机器的主存储器共32KB,由16片16K×l位(内部采用128×128存储阵列)的DRAM芯片字和位同时扩展构成。
若采用集中式刷新方式,且刷新周期为2ms,那么所有存储单元刷新一遍需要()个存储周期。
A.128B.256C.1024D.163843、在C语言程序中,以下程序段最终的f值为()。
Float f=2.5+1e10;f=f-1e10;A.2.5B.250C.0D.3.54、下列关于定点数原码一位乘算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I.符号位不参加运算,根据数值位的乘法运算结果确定结果的符号位II.在原码一位乘算法过程中,所有移位均是算术移位操作Ⅲ.假设两个n位数进行原码一位乘,部分积至少需要使用n位奇存器A.II,III C.只有IIIB.只有Ⅲ D.全错5、串行运算器结构简单,其运算规律是()。
A.由低位到高位先行进行进位运算B.由低位到高位先行进行借位运算C.由低位到高位逐位运算D.由高位到低位逐位运算6、某机器I/O设备采用异步串行传送方式传送字符信息,字符信息格式为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校验位和1位停止位。
若要求每秒传送640个字符,那么该设备的有效数据传输率应为()。
A.640b/sB.640B/sC.6400B/sD.6400b/s7、关于总线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I.总线忙信号由总线控制器建立II.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不需要总线同意信号III.链式查询、计数器查询、独立请求方式所需控制线路由少到多排序是:链式查询、独立请求方式、计数器查询A.仅I、IIIB.仅II,IIIC.仅IIID.仅II8、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设计思想主要有()。
《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题》试题9

《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题》试题9A.首次适应法B.最佳适应法C.最坏适应法D.循环首次适应法13.LRU 置换算法所基于的思想是()。
A.在最近的过去用得少的在最近的将来也用得少B.在最近的过去用得多的在最近的将来也用得多C.在最近的过去很久未使用的在最近的将来会使用(至学年第学期)D.在最近的过去很久未使用的在最近的将来也不会使用14.虚存的可行性基础是()。
___________德州学院期末考试试题_____名姓____线____2.___A._3.__号学B.C.D.)科封专A.、C.本(级A.I/O年密专业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考试对象:试卷类型:9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计20分,每小题1分)1.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A.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处理机管理B.虚拟存储管理、处理机管理、进程调度、文件系统C.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D.进程管理、中断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对多用户分时系统最重要。
实时性B.交互性C.共享性D.运行效率在下面关于并发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时刻发生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时间间隔内发生4.在进程状态转换时,下列()转换是不可能发生的。
就绪态→运行态B.运行态→就绪态运行态→阻塞态D.阻塞态→运行态5.从资源管理的角度看,进程调度属于()。
管理B.文件管理C.处理机管理D.存储器管理6.下列有可能导致一进程从运行变为就绪的事件是()。
A.一次I/O操作结束B.运行进程需作I/O操作C.运行进程结束D.出现了比现运行进程优先权更高的进程7.有m个进程共享同一临界资源,若使用信号量机制实现对一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则信号量的变化范围是()。
A.1至–(m-1)B.1至m-1C.1至–mD.1至m8.当一进程因在记录型信号量S上执行V(S)操作而导致唤醒另一进程后,S的值为()。
编译原理试题

编译原理试题德州学院期末考试试题( 1 ⾄学年第学期)课程名称:考试对象:试卷类型:(1)考试时间:分钟⼀、填空题:(10分,第1⼩题每2个1分,其余每空1分)1、编译程序⼀般含有⼋部分,分别是、、、、、、、。
2、编译程序与解释程序的根本区别是3、⼀个上下⽂⽆关⽂法G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依次为:⼀组_____、⼀个_____、⼀组_____、⼀组______。
4、设G是⼀个⽂法,S是⽂法的开始符号,如果S?* X,则称X是。
⼆、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1、编译程序⽣成的⽬标程序是机器语⾔程序。
A、⼀定B、不⼀定2、设有⽂法G[S]=({b},{S,B},S,{S→b|bB, B→bS}),该⽂法描述的语⾔是。
A、b i | i≥0B、b2i | i≥0C、b2i+1 | i≥0D、b2i+1 | i≥13、设有⽂法G[S]:S→S*S|S+S|(S)|a该⽂法⼆义性⽂法A、是B、不是C、⽆法判断4、汇编程序是将______翻译成______;编译程序是将_______翻译成__________。
A、汇编语⾔程序B、机器语⾔程序C、⾼级语⾔程序D、汇编语⾔或机器语⾔程序5、给定⽂法A→bA|cc, 下⾯符号串中,为该⽂法句⼦的是。
①cc ②bcbc ③bcbcc ④bccbcc ⑤bbbccA、①B、①③④⑤E、①②③④⑤6、语法分析的常⽤⽅法是。
①⾃顶向下②⾃底向上③⾃左向右④⾃右向左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③7、已知语⾔L={a n bb n|n≥1},则下述⽂法中,可以产⽣语⾔LA、Z→aZb|aAb|b A→aAb|bB、A→aAb A→bC、Z→AbB A→aA|a B→bB|bD、Z→aAb A→aAb|b8、下列正规表达式中________与(a|b)*(c|d)等价。
A、(a*|b*)(c|d)B、(a*|b*)*(c|d)C、(ab)*(d|c)D、(a*b*)(cd)9、算符优先分析法每次都是对进⾏归约。
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据报道,科研人员从西伯利亚地区的永久冻土样本中分离出多种古代DNA病毒,这些病毒都能感染变形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古代病毒能合成耐低温的酶以适应极寒的环境B.为全面研究冻土中的古代病毒应加快解冻极地冻土C.古代病毒一定含有C、H、O、N、P元素,可能含有S元素D.古代病毒增殖所需要的全部物质均来自变形虫2、生物体中的脂质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植物脂肪相比,动物脂肪中的脂肪酸饱和程度高,熔点低,易凝固B.与糖类相比,脂肪中氢含量高,等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C.胆固醇可作为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D.卵细胞中含有丰富的磷脂,磷脂的头部亲水3、Ftsz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中的骨架蛋白。
细胞分裂时Ftsz首先到达细胞中央分裂位点并在能量驱动下组装成一个环状结构,称为Z环。
Z环会招募其他蛋白质共同形成一个分裂复合体,该复合体引起细胞膜内陷收缩,最终导致细胞分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tsz的合成不需要加工和修饰B.Ftsz可作为抗菌药物的新靶标C.变性后的Ftsz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抑制Z环的形成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菌细胞4、真核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甲乙丙的合成过程如图,ab表示组成相应大分子的单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分别表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B.乙、丙具有多样性是因为a、b种类多样C.甲分布在细胞核,乙分布在细胞质D.甲和丙空间结构的维持都与氢键有关5、大部分线粒体蛋白是由核基因编码的,这些蛋白质的前体蛋白无活性,肽链的一端含有信号序列(导肽),导肽能识别线粒体上的特定受体。
前体蛋白合成后,需要在分子伴侣蛋白Hsp70的帮助下解折叠或维持非折叠状态,在导肽的介导下被转运进线粒体。
期末考试大学物理A试卷

(A) 动量与机械能一定都守恒. (B) 动量与机械能一定都不守恒.(C) 动量不一定守恒,机械能一定守恒.(D) 动量一定守恒,机械能不一定守恒. [ ] 4.关于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取决于刚体的质量,与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无关. (B)取决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与轴的位置无关. (C)取决于刚体的质量、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D)只取决于转轴的位置,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无关. [ ]5.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当体积增大时,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Z 和平均自由程λ的变化情况是:(A) Z 减小而λ不变. (B)Z 减小而λ增大. (C) Z 增大而λ减小. (D)Z 不变而λ增大.pO Vab(1)(2)[ ]6.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p -V 图上初态a 经历(1)或(2)过程到达末态b ,已知a 、b 两态处于同一条绝热线上(图中虚线是绝热线),则气体在 (A) (1)过程中吸热,(2) 过程中放热. (B) (1)过程中放热,(2) 过程中吸热. (C) 两种过程中都吸热.(D) 两种过程中都放热. [ ]德州学院期末考试试卷( 2006 至 2007学年第 二 学期)课程名称:大学物理 (A ) 考试时间: 120 分钟第一部分 选择题与填空题(共47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 分)1.用锤压钉不易将钉压入木块内,用锤击钉则很容易将钉击入木块,这是因为A 前者遇到的阻力大,后者遇到的阻力小 B 前者的动量守恒,后者的动量不守恒C 前者锤的动量变化率大,给钉的作用力大D 后者锤的动量变化率大,给钉的作用力大[ ]2.质量为m 的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其运动方程为j t B i t A rωωsin cos +=式中A 、B 、ω都是正的常量.由此可知外力在t = 0到t = π/(2ω)这段时间内所作的功为(A) )(21222B A m -ω(B) )(222B A m +ω(C) )(21222B A m +ω(D) )(21222A B m -ω[ ]3.在两个质点组成的系统中,若质点之间只有万有引力作用,且此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此系统7.在温度分别为 327℃和27℃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热机,理论上的最大效率为(A) 25% (B) 50%(C) 75% (D) 91.74% [ ] 8.在静电场上,有关静电场的电场强度与电势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场强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 (B )场强相等的各点,电势一定相等 (C )场强为零的的点,电势不一定为零 (D )场强为零的点,电势必定为零[ ]9.一轻绳跨过一具有水平光滑轴、质量为M 的定滑轮,绳的两端分别悬有质量为m 1和m 2的物体(m 1<m 2),如图所示.绳与轮之间无相对滑动.若某时刻滑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绳中的张力(A) 处处相等. (B) 左边大于右边.(C) 右边大于左边. (D) 哪边大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0 分)1.2 g 氢气与2 g 氦气分别装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封闭容器内,温度也相同.(氢气分子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1)氢气分子与氦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之比HeH /2w w =__________.(2)氢气与氦气压强之比 He H 2p p == 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氢气与氦气内能之比HeH /2E 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mol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状态I (p 1,V 1)变化至状态II (p 2,V 2),如图所示,则此过程气体对外作的功为___________________,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和克劳修斯表述是等价的,表明在自然界中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开尔文表述指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是不可逆的,而克劳修斯表述指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是不可逆的.4.氧气的定压摩尔热容是=p C ______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 .5.设想一飞船以0.80c 的速度在地球上空飞行, 如果这时从飞船上沿速度方向发射一物体,物体相对飞船速度为0.90c ,从地面上看,物体速度为______________。
2022年德州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据库概论》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德州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据库概论》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设某数据库中有商品表(商品号,商品名,商品类别,价格)。
现要创建一个视图,该视图包含全部商品类别及每类商品的平均价格。
请补全如下语句: CREATE VIEW V1(商品类别,平均价格)AS SELECT商品类别,_____FROM商品表GROUP BY商品类别;2、数据的安全性是指____________。
3、SQL语言的数据定义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使某个事务永远处于等待状态,得不到执行的现象称为______。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务处于等待状态,每个事务都在等待其中另一个事务解除封锁,它才能继续下去,结果任何一个事务都无法执行,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5、对于非规范化的模式,经过转变为1NF,______,将1NF经过转变为2NF,______,将2NF经过转变为3NF______。
6、数据库内的数据是______的,只要有业务发生,数据就会更新,而数据仓库则是______的历史数据,只能定期添加和刷新。
7、在一个关系R中,若每个数据项都是不可再分割的,那么R一定属于______。
8、设某数据库中有作者表(作者号,城市)和出版商表(出版商号,城市),请补全如下查询语句,使该查询语句能查询作者和出版商所在的全部不重复的城市。
SELECT城市FROM作者表_____SELECT城市FROM出版商表;9、完整性约束条件作用的对象有属性、______和______三种。
10、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了S锁,则其他事务只能对数据A再加______,不能加______,直到事务T释放A上的锁。
二、判断题11、有了外模式/模式映象,可以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物理独立性。
()12、在数据库设计中,数据流图是用来建立概念模型的。
()13、全码的关系模式一定属于BC范式。
()14、视图就是一个虚表,保存视图时,保存的是视图的定义。
德州学院期末考试试卷格式(十)

, D( X )
。
三. (10 分)用“胎甲蛋白法”普查癌症,已知确有癌症者,查出为阳性的概率为 0.95;未患癌 症者,查出为阴性的概率为 0.95。一人生活在高发病区,该地区癌症发病率为 0.01。若此人查出 为阳性,问他真正患有癌症的概率是多少?
S2
。 。
2.设 ( X , Y ) ~ N ( 1 , 2 , 12 , 2 2 , ) ,则 X 与 Y 协方差矩阵为
年级
3.若 X ~ N ( , 2 ) ,则
X
~
。 。
4.若 X ~ U (0, 10) ,则 E ( X )
密
专业
5.已知随机变量 X 服从二项分布,且 E ( X ) 2.4 , D( X ) 1.44 ,则二项分布的参数 n , p 的值
线
5. 设 X 与 Y 相互独立, 它们分别服从参数为 1 ,2 的泊松分布, 则 Z X Y 服从参数为 1 2 的 泊松分布。 ( 二. ) 填空题(共 30 分,每空 3 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 ,样本方差
1 . 设 X 1 , X 2 , , X n 是 来 自 总 体 X 的 样 本 , 定 义 样 本 均 值 X 封
四. (10 分)设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律为
德州学院期末考试试卷
姓 名 ________________
X p 求 E ( X ), E (3 X 2 5) 。
-2 课程名称:概率统计 一. 考试对象:
至
学年第
年级 试卷类型 十
学期)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五. (15 分)已知随机变量 X 的密度函数为
且 P( X )
德州学院学期末试卷( A卷)

德州学院学期末试卷(A卷)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2.区位条件;3.区域经济结构;4.关联产业;5.区际联系。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及理论意义。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及演变规律。
4.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1.试述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2.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区域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A卷)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根据对象的不同,具有以下的分支学科: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在实证研究中,又分为区域、公司、部门经济地理学,其中部门经济地理学下还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业、信息业经济地理学等。
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4、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5、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
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土地因子(1分):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
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1分)。
原材料因子(1分):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以影响(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州学院学期末试卷(A卷)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2.区位条件;3.区域经济结构;4.关联产业;5.区际联系。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及理论意义。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及演变规律。
4.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1.试述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2.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区域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A卷)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根据对象的不同,具有以下的分支学科: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在实证研究中,又分为区域、公司、部门经济地理学,其中部门经济地理学下还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业、信息业经济地理学等。
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4、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5、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
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土地因子(1分):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
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1分)。
原材料因子(1分):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以影响(1分)。
能源因子(1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量、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二次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次能源还影响了产业经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等(1分)。
资本因子(1分):包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
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沉淀的地区对企业形成巨大的吸引力。
而有充分的资本供应,对于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来说也是区位选择的关键(1分)。
劳动力因子(1分):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区位因子之一。
劳动力在质和量上的空间分布差异以及劳动力移动上的摩擦等因素导致劳动成本存在着空间差异,从而影响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智力密集型产业的不同空间分布(1分)。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要点和指导作用。
理论的前提条件(2分):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
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小交通费,相同的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
中心地职能在统一的中心地集聚。
三原则和中心地构建:市场原则:中心地是具有等级的,且各等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间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服从于K=3原则(2分)。
交通原则: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服从于K=4原则(2分)。
行政原则:低级中心地完全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服从于K=7原则(2分)。
意义(2分):是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个性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探讨的直接推动原因,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
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如城市等级划分的研究;关于都市与农村区域相互作用的研究;等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如中心地与市场区域间的关系等。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及演变规律主要包括极核式、点轴式、网络式空间结构极核式空间结构。
由于区位条件的不一样,一些在空间分布上有集聚需求的经济部门及组织就会选择区位条件相对好的地方作为发展场所,就产生了经济活动的集聚地,即“点”或“集聚极”。
(2分)点轴式空间结构,指区域中有不同等级的点和轴线,它们相互连接否成构成了分布有序的点轴空间结构。
(2分)网络式空间结构,指区域点与电之间会有多路径的联系通道,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通信、动力供给网络,网络沟通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在全区范围内传输各种资源和要素,就构成了区域的网络空间结构。
(2分)演变规律:点轴式空间结构是在极核空间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增长极与周边点的交往中,产生越来越多的商品、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的运输要求,因此就会建设连接他们的各种交通线路、通讯线路、动力供给线路等。
区域的资源和要素在继续向增长极及相关点集聚的同时,也开始向沿线地区集中,成为区域发展所以所的轴线。
最终形成点轴式空间结构。
网络式空间结构是点轴系统发展的结果,在点轴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位于轴线上的不同等级的点之间的联系会进一步加强,一个点可能与周围的多个点发生联系,并形成联系通道,随之形成网络式空间结构。
(2分)能够通过举例或其它方法将三种空间结构模式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并评价其实践意义,从而体现学习和应用水平及综合述评能力。
(2分)4、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罗斯托根据对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所作出的研究结构,归纳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六个阶段(2分):传统社会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基本上是原始的农业活动,主要从事作物栽培(1分)。
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
农业生产技术有所改进;家庭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人们开始储蓄,金融制度应运而生;企业家阶层逐渐形成;经济活动出现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1分)。
起飞阶段:人均国民收入快速、持续增长;农业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走向商品化;资本运作加快;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1分)。
成熟阶段:重化学工业成为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部门;劳动力高学历化、熟练化和专业化,同时人口也继续向城市集中(1分)。
高额消费阶段: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对耐用消费品需求增长,导致消费结构变化;生产大量的耐用消费品;垄断;市场和政府干预并存(1分)。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追求文化娱乐方面的享受;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教育、文化、卫生、住宅、旅游等与提高生活水平有关的部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的主导部门(1分)。
评价理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及不足(2分)。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1、试论述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1)技术进步(1分)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基础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企业内外的交易方式(3分)(2)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1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起着关键性作用。
跨国公司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动给国际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跨国公司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融合(3分)(3)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1分)随着经济国际化的增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不仅涉及到该国国内经济、政治、政策,而且涉及到对外经济活动、国际经济关系乃至整个世界经济运行规则,因此要求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协调一致,向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前进,因此也促进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3分)(4)国际经济协调(1分)国际经济协调是由于各国间经济矛盾的存在而产生的国与国之间相互磋商、协调与联合的行动,包括贸易政策协调、汇率政策协调、货币政策协调和财政政策协调。
它在一定成熟上解决了国家间的利益分配争执,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
(3分)在此基础上分析全球化各主要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与综合影响的机制及其结果,体现学生对全球化问题的认识程度和水平(4分)。
2、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区域的相互关系。
此题为开放型试题,论述应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区域特征描述(2分)城市所依托区域对城市发展的约束作用(7分)城市对所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带动作用(7分)在分析过程应体现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水平(4分)参考案例:长江三角洲是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和江苏两省的14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长三角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带和沿江产业密集城市带的结合部,具有得天独厚的江海交汇、南北居中的区位条件,是中国对外对内联系的主要接点,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分)长三角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很优越的条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人力资源支持;雄厚的经济基础。
(3分)同时长三角的其他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和上海构成竞争,制约着经济资源向上海的过度集中,甚至可能在恶性竞争中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城市的经济福利水平,例如通过相互压低地价和争相提供税收优惠来吸引外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港口大战导致资源浪费等。
(4分)上海对长三角的发展起巨大的拉动作用,带动了整个区域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从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等要素配置和经济组织的各个方面详细阐释上海的积极作用。
(7分)总地看来,上海因为有了长三角的巨大经济腹地才能取得持续高速发展的成果,才能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开放的前沿,上海也在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经济腾飞中发挥着龙头的重要作用。
但是正确处理上海与长江三角洲经济腹地其它区域的相互关系,形成有效的竞争与合作机制对于整个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上海的繁荣繁华都非常重要,这也是当前长江三角洲合作问题倍受关注并不断取得进展的内在原因。
(4分)德州学院期末试卷(B卷)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1.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2.区位因子;3.集聚与扩散因子;4.主导产业;5.经济距离。
二、简答题(40分,每题10分)1.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要点。
2.简述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中佩蒂一克拉克定理的基本要点。
3.简述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4.简述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1.试述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机制。
2.试述跨国公司发展对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推动作用。
期末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B卷)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1、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关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各国、各时期的经济地理学家有不同的看法,但总地来说,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或者说,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成因与影响的一般规律,具体包括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关系,区域内部各种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以及区域之间的相互经济合作与竞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