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教案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电子教案:任务三 识别与检测主令电器

任务三识别与检测主令电器教案
教案内容
教学实施过程
设计意图及课程思政
导入新课(10’)
(1)生活中常见的冰箱在开门后里面的灯是如何亮起来的?
(2)洗衣机甩干过程中打开洗衣机盖子,洗衣机为什么会停下来?是如何停止的呢?
(3)生产中机床的自动停止或往复运动是如何实现的?
讲授新课(170’)
一、主令电器
主令电器是用作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以发出指令或用于程序控制的开关电器。
主令电器可直接控制控制电路,也能够经过电磁式电器间接控制控制电路。
主令电器不能控制主电路。
二、识别与检测按钮
1.按钮的外形与功能
按钮是一种手动(一般用手指或手掌)操作并具有弹簧储能复位功能的控制开关,是一种最常用的主令电器。
常见按钮的外形如图1 所示。
图 1 常见按钮的外形
2.按钮的结构、工作原理与符号
按钮一般由按钮帽、复位弹簧、桥式动触点、静触点、支柱连杆及外壳等部分组成。
按钮按照不受外力作用(即静态)时触点的分合状态,分为起动按钮(即常开按钮)、停止按钮(即常闭按钮)和复合按钮(即常开、常闭触点组合为一体的按钮)。
3.按钮的型号及含义
图 2 按钮的型号及含义
动画引入微课强化
严谨认真、规
范。
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教案

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教案第一章:电子元件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元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常见电子元件的名称、符号及其功能。
3. 认识电子元件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1.2 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的分类及特点。
2. 常见电子元件的识别与功能。
3. 电子元件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实例。
1.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子元件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
2. 采用示教法,展示常见电子元件的实物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识别和检测电子元件。
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电子元件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
2. 讲解电子元件的分类及特点。
3. 讲解常见电子元件的识别与功能。
4. 示教常见电子元件的实物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第二章: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2.1 教学目标1. 掌握电阻器的种类、符号及功能。
2. 学会使用万用表检测电阻器的好坏及阻值。
3. 了解电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及应用。
2.2 教学内容1. 电阻器的种类及符号。
2. 电阻器的功能及应用。
3.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检测电阻器的好坏、阻值。
2.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阻器的种类、符号及功能。
2. 采用示教法,展示电阻器的实物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使用万用表检测电阻器。
2.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电阻器在电子电路中的重要作用。
2. 讲解电阻器的种类、符号及功能。
3. 讲解电阻器在电路中的应用实例。
4. 示教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检测电阻器的好坏、阻值。
第三章: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3.1 教学目标1. 掌握电容器的种类、符号及功能。
2. 学会使用万用表检测电容器的好坏及容量。
3. 了解电容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及应用。
3.2 教学内容1. 电容器的种类及符号。
2. 电容器的功能及应用。
3.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检测电容器的好坏、容量。
3.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容器的种类、符号及功能。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2. 使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特性和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正确安装和检测电子元器件。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电阻教学内容:电阻的种类、命名规则、主要特性、阻值检测方法。
2. 第二节:电容教学内容:电容的种类、命名规则、主要特性、容值检测方法。
3. 第三节:电感教学内容:电感的种类、命名规则、主要特性、感值检测方法。
4. 第四节:二极管教学内容:二极管的种类、结构、主要特性、正向和反向电阻检测方法。
5. 第五节:三极管教学内容:三极管的种类、结构、主要特性、放大作用及检测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
2. 采用演示法,展示电子元器件的实际操作和检测过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电子元器件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电子元器件实物,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2. 准备检测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
3. 准备实验器材,如电路板、导线、焊锡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电子元器件的符号和简单电路图。
2.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正确使用电子元器件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6. 第六节: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教学内容:场效应晶体管的种类(N沟道、P沟道)、结构、主要特性、导通和截止条件及检测方法。
7. 第七节:晶闸管教学内容:晶闸管的种类(单向晶闸管、双向晶闸管)、结构、主要特性、触发和关闭条件及检测方法。
8. 第八节:光电器件教学内容:光电器件的种类(光敏电阻、光敏三极管)、结构、主要特性及应用。
9. 第九节:Integrated Circuits(集成电路)教学内容:集成电路的种类、结构、主要特性和应用,以及如何阅读集成电路的封装和引脚识别。
任务五 识别与检测继电器

任务五识别与检测继电器教案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次5时课数4课型授课任务任务五识别与检测继电器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学目标素质目标:1.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具备信息检索和分析素养,能查阅维修手册等资料。
知识目标:1.掌握继电器的分类及其功能、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型号含义。
2.熟记各种常用继电器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能力目标:1.能正确识别、选择、安装、使用各种常用继电器。
2.能正确调整、校验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等。
教学重难点重点:继电器的分类及其功能、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型号含义。
难点:能正确调整、校验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等。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实验观察测试法课程思政元素安全用电规范,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教具及教学手段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电工常用工具等多媒体及板书直观教学参考资料教案内容教学实施过程设计意图及课程思政导入新课(10’)(1)继电器在电器控制电路中起什么样的作用?(2)继电器都有哪些类型?如何对其进行分类?讲授新课(170’)一、继电器继电器是一种根据输入信号(电量或非电量)的变化,来接通或分断小电流电路(如控制电路),实现自动控制和保护电力拖动装置的电器。
1.按输入信号的性质可分为(1)电压继电器(2)电流继电器(3)时间继电器(4)温度继电器(5)速度继电器(6)压力继电器2.按工作原理可分为(1)电磁式继电器(2)电动式继电器(3)感应式继电器(4)晶体管式继电器(5)热继电器3.按输出方式可分为(1)有触点继电器(2)无触点继电器二、识别与检测热继电器1.热继电器的结构、符号图1热继电器的结构与符号热继电器主要由热元件、传动机构、常开触点、常闭触点、电流整定按钮、复位按钮动画引入微课强化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探索精神和限位螺钉等组成。
其结构与符号如图1所示。
2.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热继电器使用时,需要将热元件串联在主电路中,常闭触点串联在控制电路中。
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修改教案

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第一章:电阻1.1 电阻的概念与作用介绍电阻的定义、单位(欧姆)解释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1.2 电阻的种类介绍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精密电阻等讲解不同种类电阻的特点与应用1.3 电阻的标识讲解电阻的参数标识方法(阻值、精度、温度系数等)介绍电阻的颜色编码规则1.4 电阻的检测讲解电阻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电阻值第二章:电容2.1 电容的概念与作用介绍电容的定义、单位(法拉)解释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2.2 电容的种类介绍固定电容、电解电容、钽电容等讲解不同种类电容的特点与应用2.3 电容的标识讲解电容的参数标识方法(容值、精度、温度系数等)介绍电容的颜色编码规则2.4 电容的检测讲解电容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电容值第三章:电感3.1 电感的概念与作用介绍电感的定义、单位(亨利)解释电感在电路中的作用3.2 电感的种类介绍固定电感、可变电感、线圈等讲解不同种类电感的特点与应用3.3 电感的标识讲解电感的参数标识方法(感值、精度、温度系数等)介绍电感的单位换算规则3.4 电感的检测讲解电感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电感值第四章:二极管4.1 二极管的概念与作用介绍二极管的定义、结构解释二极管在电路中的作用4.2 二极管的种类介绍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等讲解不同种类二极管的特点与应用4.3 二极管的标识讲解二极管的参数标识方法(正向电压、反向电压、正向电流等)介绍二极管的封装形式4.4 二极管的检测讲解二极管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二极管的正向与反向电阻值第五章:晶体管5.1 晶体管的概念与作用介绍晶体管的定义、结构解释晶体管在电路中的作用5.2 晶体管的种类介绍双极型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等讲解不同种类晶体管的特点与应用5.3 晶体管的标识讲解晶体管的参数标识方法(电流放大倍数、功耗等)介绍晶体管的封装形式5.4 晶体管的检测讲解晶体管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晶体管的放大倍数与功耗等参数第六章:集成电路6.1 集成电路的概念与作用介绍集成电路的定义、分类(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解释集成电路在电路中的作用6.2 集成电路的种类讲解不同种类集成电路的特点与应用介绍常见的集成电路封装形式6.3 集成电路的标识讲解集成电路的参数标识方法(型号、功耗、工作电压等)介绍集成电路的封装尺寸和引脚排列6.4 集成电路的检测讲解集成电路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集成电路的好坏及工作电压等参数第七章:继电器7.1 继电器的概念与作用介绍继电器的定义、结构解释继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7.2 继电器的种类讲解不同种类继电器的特点与应用介绍继电器的控制信号和工作原理7.3 继电器的标识讲解继电器的参数标识方法(线圈电压、触点电流、触点电压等)介绍继电器的接线方式7.4 继电器的检测讲解继电器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继电器的线圈阻值和触点状态第八章:开关元件8.1 开关元件的概念与作用介绍开关元件的定义、分类(机械式开关、电子开关)解释开关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8.2 开关元件的种类讲解不同种类开关元件的特点与应用介绍开关元件的接线方式和接口类型8.3 开关元件的标识讲解开关元件的参数标识方法(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寿命等)介绍开关元件的封装形式8.4 开关元件的检测讲解开关元件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开关元件的通断状态和接触电阻等参数第九章:保护元件9.1 保护元件的概念与作用介绍保护元件的定义、分类(过载保护、过压保护、过流保护)解释保护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9.2 保护元件的种类讲解不同种类保护元件的特点与应用介绍保护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接口类型9.3 保护元件的标识讲解保护元件的参数标识方法(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响应时间等)介绍保护元件的封装形式9.4 保护元件的检测讲解保护元件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保护元件的好坏及工作状态等参数第十章:传感器10.1 传感器的概念与作用介绍传感器的定义、分类(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解释传感器在电路中的作用10.2 传感器的种类讲解不同种类传感器的特点与应用介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接口类型10.3 传感器的标识讲解传感器的参数标识方法(灵敏度、精度、量程等)介绍传感器的封装形式10.4 传感器的检测讲解传感器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和性能参数第十一章:变压器11.1 变压器的概念与作用介绍变压器的定义、工作原理解释变压器在电路中的作用11.2 变压器的种类讲解不同种类变压器的特点与应用介绍变压器的构造和封装形式11.3 变压器的标识讲解变压器的参数标识方法(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变比等)介绍变压器的铭牌信息解读11.4 变压器的检测讲解变压器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变压器的变比和损耗等参数第十二章:线性电源12.1 线性电源的概念与作用介绍线性电源的定义、工作原理解释线性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12.2 线性电源的种类讲解不同种类线性电源的特点与应用介绍线性电源的构造和封装形式12.3 线性电源的标识讲解线性电源的参数标识方法(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功耗等)介绍线性电源的规格书解读12.4 线性电源的检测讲解线性电源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线性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等参数第十三章:开关电源13.1 开关电源的概念与作用介绍开关电源的定义、工作原理解释开关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13.2 开关电源的种类讲解不同种类开关电源的特点与应用介绍开关电源的构造和封装形式13.3 开关电源的标识讲解开关电源的参数标识方法(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转换效率等)介绍开关电源的规格书解读13.4 开关电源的检测讲解开关电源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等参数第十四章:振荡器14.1 振荡器的概念与作用介绍振荡器的定义、工作原理解释振荡器在电路中的作用14.2 振荡器的种类讲解不同种类振荡器的特点与应用介绍振荡器的构造和封装形式14.3 振荡器的标识讲解振荡器的参数标识方法(频率、稳定性、相位噪声等)介绍振荡器的规格书解读14.4 振荡器的检测讲解振荡器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和稳定性等参数第十五章:电源管理芯片15.1 电源管理芯片的概念与作用介绍电源管理芯片的定义、工作原理解释电源管理芯片在电路中的作用15.2 电源管理芯片的种类讲解不同种类电源管理芯片的特点与应用介绍电源管理芯片的构造和封装形式15.3 电源管理芯片的标识讲解电源管理芯片的参数标识方法(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转换效率等)介绍电源管理芯片的数据手册解读15.4 电源管理芯片的检测讲解电源管理芯片的检测方法(万用表选择合适的量程)演示如何正确检测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等参数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涵盖了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继电器、开关元件、保护元件、传感器、变压器、线性电源、开关电源、振荡器和电源管理芯片等十五种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3【电子技能实训教案】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

技能训练(实验、实习教学)教案纸 科目:电子技能实训班级:19电子 第 周 年 月 日 序号训练要领或实验、实习方法及步骤:一、常用电阻的识读1.贴片电阻、水泥电阻及电位器识读直标法一般用数字和单位符号直接标称电阻值并标注在电阻器上;2.色环电阻识读色标法是用不同颜色的带或点在电阻器表面标出标称阻值和允许偏差注意事项:指针式万用表、数字式万用表利用欧姆档测量电阻的方法有差异:将量程转换开关置于电阻挡(Ω)合适的量程。
电阻挡的量程有 R×1、R×10、R×100、R×1 k、R×10 k等,测量前首先根据预估的被测电阻值,选择合适的量程。
巡回指导过程:电解电容器是有极性的,使用时要区分正、负极,可通过直观法识别电解电容的正负极。
(a)外壳标注识别 (b)引线长短识别训练(实验实习)小节:一、电阻的识别与测量二、电解电容的极性判别1.直观法2.指针式万用表测量法二、电容器的质量检测将万用表的表笔分别接在电容器的引脚上:1.表笔刚接触的瞬间,万用表指针即向右偏转较大幅度,接着缓慢向左回归无穷大刻度处。
然后对电容器放电,将红黑表笔对调,万用表指针将重复上述摆动现象。
则说明电容器质量很好。
2.如果万用表指针不动,则说明电容器内部断路,或者电容器容量太小,充放电电流太小,不足以让指针偏转。
3.如果万用表的指针向右偏转到零刻度后,不再向左回归,则说明电容器内部短路。
4.如果万用表的指针不能回归到无穷大刻度,而是停在阻值小于500kΩ的刻度处,则说明电容漏电严重。
这时指针所指处的电阻值即该电容的漏电阻值。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教案

理实课授课教案任课教师: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授课章节:项目一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目的要求:1.了解掌握电阻器、电容器的基本参数知识。
2.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电阻器、电容器进行检测。
重点、难点及措施:重点:色环电阻的识别、计算、检测。
难点: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
措施: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教具:PPT、黑板、色环电阻、电容教务处审核:教案专用纸教学内容教学措施【课程导入】一切电子装置如家用电器、计算机、仪器、仪表等都是由各种不同功能的电子电路组成的,而组成电子电路的基本单位是电子元器件,因此,辨识常用的元器件,看懂元器件的型号及参数,辨别其引脚,是每一个电子技术初学者首先要学习掌握的。
下面来共同学习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
【讲授新课】<理论部分>一.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常用的电子元器件有: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如图。
(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二.电阻器的识别1.常用电阻器的分类电阻器是构成电路最基础的元件,常见电阻器及其图形符号如图1-1所示。
图1-1 常见电阻器及其图形符号2.色环电阻器的识读在电子电路中大量应用的电阻器是色环电阻器,即在电阻器表面按照一定顺序印制不同颜色的色环来表示电阻器标称阻值的大小。
色环电阻器采用的色环的颜色有: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金,银,共12种颜色。
色环颜色与数字对应关系见表1-2。
表1-2色环颜色与数字对应关系颜色黑棕红橙黄数字0 1 2 3 4颜色绿蓝紫灰白数字 5 6 7 8 9注:金与银两种颜色为电阻器误差环,对应关系是:金---±5%,银---±10%。
熟练掌握“读色环,识阻值”的技能最根本的是记住色环对应数值的大小,下面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小口诀,帮助大家记忆,试试看!“棕一红二橙是三,四黄五绿六为蓝,七紫八灰九对白,黑是零,金五银十表误差”。
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教案

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电子元件的名称、符号、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识别和检测电子元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的基本概念2. 常见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3. 电子元件在电路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常见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
2. 难点:电子元件在电路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子元件的基本概念、识别与检测方法。
2. 采用演示法,展示电子元件的实际应用。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电子元件在电子产品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电子元件的基本概念,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3. 讲解电子元件的识别方法,如外观识别、参数识别等。
4. 讲解电子元件的检测方法,如使用万用表检测电阻、电容、电感等。
5. 示例演示:展示电子元件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电子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6.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检测实际电子元件,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疑问。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复习电子元件的知识,并练习识别与检测电子元件。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二极管、三极管等半导体器件的名称、符号、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识别和检测半导体器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内容1. 半导体器件的基本概念2. 常见半导体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3. 半导体器件在电路中的应用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常见半导体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
2. 难点:半导体器件在电路中的应用。
九、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半导体器件的基本概念、识别与检测方法。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半导体器件的实际应用。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教学教案
项目指导教师:
年 季学期
课程
名称
电子技能与实训
课程性质
必修课(√) 选修课( )基础课( )技能课( )实训课(√)
任课教师
授课对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 年级 班
项目
名称
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课时
6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教材《电子技能与实训》第一章第三节电阻器的识别与分类识别方法,学生把握识别电阻的知识是学电子专业的基础的技能。
教法设计
(教师活动)
学法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阶段
一、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子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其中电子元件是电子产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操作实训场地安全教育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分解提示阶段
电阻色环表
二、实训内容及步骤
分解提示阶段
电阻色环表
二、实训内容及步骤
对问题进行提示
实训操作分析
课前准备:1. 实训设备、实习任务书、评分标准及多媒体课件的准备
1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看电路
安装直流稳压电源
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分析
任务实施阶段
安装直流稳压电源
1、分好各组任务
1、安装稳压电源
1)安全用电
2)正确安装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技能
1)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学习,使学生了解必要的电子仪器基础知识,获得较强的使用电子仪器实践动手能力。
3、。
4、提高学生的快速识别电阻与更换电阻的能力。
情感目标
3、培养自身对家电维修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4、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生涯目标
1.了解仪器的作用。
2、2、学会使用仪表
教学重点
和难点
对问题进行提示
实训操作分析
课前准备:电子元件、万用表、螺丝刀、电烙铁等实训器材
1、电子元件
色环表的熟悉
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分析
任务实施阶段
焊下元件
1、电路板焊下元件
1、焊接注意事项
1)安全用电
2)正确焊下电阻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技能
阻值分析分析
1、用色环表读数
1、有效数的色环
2、被乘数的色环
3、误差色环
生涯目标
1、增强电子元件专业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各种电阻器的识别
难点:如何识别电阻以及使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
项目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教学法、设问法让学生对本门课程有所了解并产生兴趣。
主要参考资料
《电子技元器件识别检测与焊接》第一章第一、三节及老师板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2、提高学生的使用稳压电源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自身对家电维修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2、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生涯目标
1、掌握稳压电源的输出状态
2、在电路中如何使用稳压电源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调试
难点:如何排除故障
教学方法和手段
项目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教学法、设问法让学生对本门课程有所了解并产生兴趣。
使学生学会分析电阻的色环。
总结评价阶段
项目完成后开展组内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教师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
实训操作体会:
学会小结
教学体会
自我体会
组内工作任务评价:
相互交流经验
课程
名称
电子技能与实训
课程性质
必修课(√) 选修课( )基础课( )技能课( )实训课(√)
任课教师
授课对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 年级 班
主要参考资料
《电子线路》第八章第四节及老师板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法设计
(教师活动)
学法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阶段
二、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物质生活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提高,家用电子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其中稳压电源是电子产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操作实训场地安全教育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学生分析
通过摸底,了解到新学生基础不是很好,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讲慢些,分析透点,适当照顾大多数学生。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元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作用
能力目标
1、锻炼学生识别电阻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快速识别电阻与更换电阻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自身对家电维修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2、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重点:学会仪器的使用
难点:如何使用仪器
教学方法和手段
项目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教学法、设问法让学生对本门课程有所了解并产生兴趣。
主要参考资料
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技元器件识别检测与焊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法设计
(教师活动)
学法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阶段
三、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子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修理电子产品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修理就会用到电子仪器的测量,使用学会使用电子仪器是必修的知识。
一、操作实训场地安全教育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分解提示阶段
演示如何使用万用表
二、实训内容及步骤
对问题进行提示
实训操作分析
课前准备:电子元件、万用表、等实训器材
1、电子元件
2、万用表
对万用表的熟悉
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分析
任课教师
授课对象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 年级 班
项目
名称
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使用与维护
课时
6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教材《电子技能与实训》第八章。
学生分析
通过摸底,了解到新学生基础不是很好,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讲慢些,分析透点,适当照顾大多数学生。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把握好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使用与维护
能力目标
项目
名称
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调试与故障排除
课时
6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教材《电子技能与实训》第八章第四节三 端可调式集成稳压器,学生把握如何调可变电阻器观察其输出状态。
学生分析
通过摸底,了解到新学生基础不是很好,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讲慢些,分析透点。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把握稳压电源。
能力目标
1、锻炼学生把握稳压电源的知识
安装好后调试
1、调试电压输出
1、调试输入电压
2、测量输出电压
学生学会分析输入与输出的电源比较。
总结评价阶段
项目完成后开展组内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教师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
实训操作体会:
学会小结
教学体会
自我体会
组内工作任务评价:
相互交流经验
课程
名称
《电子技能与实训》
课程性质
必修课(√) 选修课( )基础课( )技能课( )实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