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二级风景园林师 考试大纲
【VIP专享】风景园林专业 任职资格考试大纲

组织,具体考试考务工作委托湖南省建设人力资源协会实施。
第二章 专业知识
一、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1.风景园林艺术与设计原理: 风景园林设计依据、原则与程序,风景园林
艺 术原理,风景园林空间与布局原理
2.风景园林构成要素:地形、水体、 植物、建筑、园路广场等的基本设计
风景园林职称考试大纲 (2015 年)
第一章 考试说明
一、考试目的 风景园林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以专业技术为基础, 考核和评定工程技术人
员能力和水平的一种考试,目的是为 了建立起更加公正、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 评价机制,造就懂管理、懂技术、懂法规,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队伍。
二、考试性质 风景园林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属于湖南省人 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设定的专
园林用途分类,每一类型植物的特点及园林应用 2.植物分类学知识 及常用园林植物主要形态识别要点 3.园林植物的主要生态习性:植物与温度因子,植物与水分因子,植物与 光
照因子,植物与空气因子,植物与土壤因子 4.园林植物的观赏习性:观姿(形)、观叶、观花、观果、观枝干的植物种
原 理与方法
3.风景园林规划:各类绿地的风景园林规划基本原理与方法 4.风景园林设计:各类绿地的风景园林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 5.风景名胜区规划:概念、风景资源分类及评价、一般规划、专项规划 二、风景园林工程 1.土方工程:土方量计算 2.园林给排水工程:给排水管网布置及管材选用 3.水景工程:水池的结构,喷泉的应用 4.园路工程:园路的分类及结构 5.假山工程:假山的类型,石材的种类 7.园林供电:园林 照明的安全,电路系统,灯具的选择 8.园林机械:园林机械常用种类 9.工程招投标:商务标、技术标编制的内容 10.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及预算知识 三、园林植物 1.园林植物的分类:按植物的生活型分类,按植物观赏习性分类,按植物 的
重庆市一、二、三级风景园林师《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考试大纲

重庆市一、二、三级风景园林师《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考试大纲韩国釜山市及韩国东国大学代表团到重庆园博园考察并确定了展园地址•2010年第六批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就位达部标的二级企业基本情况公示表•关于印发2011年度重庆市人事考试工作计划的通知•关于举办园林绿化施工资料员、园林绿化工程质检员培训班的通知•重庆市园博园公园建设有限公司关于园博园建设石材、木材等采购公告•2010年重庆工程技术园林专业中初级职务任职资格拟批准人员公示•关于举办第三期重庆风景园林摄影班通知第一部分总体要求一、综合要求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1.正确理解风景园林学科的有关概念、理论。
2.能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阐述基本观点。
3.应用基本理论和方法,综合认识、比较分析有关园林建设的一般理论和实际问题。
4.能正确使用园林学科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理有据,合乎逻辑进行表述。
该课程是研究风景园林艺术、园林空间结构及组织的一门综合性的环境学科。
涉及的基本知识面广,实践技能性强。
包括了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园林工程以及园林管理与法规等内容,重点在知识的系统性及其实践应用。
二、总体要求在系统学习各章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技能,熟悉国家及地方城市园林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条例,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处理园林各构景要素与环境景观的整体关系,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管理中小型城市园林绿地,创造出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和城市景观。
具体要求如下:1.理论知识方面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园林发展简史、园林及园林美的基本特征,能自觉应用国家及地方城市园林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条例,掌握风景园林艺术处理的基本手法,掌握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掌握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
2.能力、技能方面能对园林基地及景观进行基本分析及评价,能应用园林的构景要素,因地制宜地进行中小型绿地的规划设计与施工管理,熟悉城市园林法律法规与相关规范,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
重庆省下半年园林绿化工程技术实操二级.考试试题汇编

重庆省2015年下半年园林绿化工程技术实操二级.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裸根掘苗,一般落叶乔木根系幅度应为胸径的___ 倍。
A.3—4B.5—7C.8—10D.12—152、杉科植物的叶有对生、互生,其中对生的是__。
A.池杉B.柳杉C.水杉D.落羽杉3、丛生竹移栽时,一般保留______m长的竹竿。
A.0.5~1.0B.1.0~1.5C.1.5~2.0D.2.5~34、下列______是最理想的土壤结构。
A.单粒结构B.块状结构C.柱状及棱柱状结构D.团粒结构E.片状及层状结构5、害虫接触药剂后不再取食或减少含量,使害虫饥饿而死的药剂叫______。
A.颗粒剂B.触杀剂C.胃毒剂D.拒食剂6、伐木的安全距离一般是__。
A.200米B.一倍树高C.300米D.二倍树高7、在园林造景手法中,属于景观联系的景是__。
A.对景与隔景B.障景与借景C.隔景与障景D.对景与借景8、俗话说“桃三杏四李五年”指的是这里树种的()A.成年期B.幼年期C.花芽与花期D.结果期9、成虫存在雌雄异型现象的害虫是__。
A.螟蛾类B.毒蛾类C.蓑蛾类D.夜蛾类10、施用后经较短时间转化的称______。
A.速效肥B.缓效肥C.迟效肥D.复合肥11、目前,培育松苗的最佳除草剂是:__。
A.除草醚B.果尔C.氟乐灵D.草甘膦12、__是植物细胞分裂最普遍的一种方式。
A.有丝分裂B.无丝分裂C.减数分裂13、《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中指出,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年满__岁,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每人每年要植树3~5株。
A.10B.11C.1214、植物的极性现象主要体现在__的关系上。
A.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B.根系和茎上端C.顶芽和侧芽D.主根和侧根15、造林时针叶树苗保护的主要目的是__。
A.减少萎焉B.防止发热C.减少机械损伤D.减少失水和细根死亡16、下列产物中,可以由光合作用直接产生的是______。
风景园林综合理论考试大纲

风景园林综合理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风景园林综合理论考试是为了评估考生对风景园林学科综合理论的掌握程度,并检验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能力。
考试要求考生掌握风景园林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相关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实践,以及具备对风景园林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方案设计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题型1. 风景园林学科基本理论知识考生需要掌握风景园林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园林植物学、生态学原理、土地利用规划、园林历史与文化等内容。
2. 风景园林设计与实践考生需要了解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设计要素、设计过程、设计理念等内容。
同时,需要具备实际工程应用能力,了解相关的材料、技术和工程施工管理。
3. 风景园林研究与创新考生需要掌握风景园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创新方法,了解相关的研究论文和学术研讨会。
同时,需要具备独立进行研究和创新的能力,能够提出新颖的研究问题和解决方案。
4. 风景园林规划与管理考生需要了解风景园林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城市规划、景观评价、项目管理等内容。
同时,需要具备规划和管理实践经验,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5. 风景园林职业道德与规范考生需要了解风景园林职业道德和规范,包括职业操守、诚实守信、保护环境等内容。
同时,需要具备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意识,能够正确处理职业伦理和专业道德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时间分配风景园林综合理论考试采用笔试形式,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考试评分和合格标准考试采用百分制评分,各个题目的分值根据题目难度和重要性进行设置。
合格标准为60分及以上。
五、考试参考书目1. 《风景园林设计基础》2. 《园艺学概论》3. 《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4. 《环境管理与风景园林绿化》5. 《风景园林史》六、考试注意事项1. 考试期间不得交流和抄袭,一经查实将取消考试资格。
2. 考试不得携带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考生需遵守考场纪律。
3. 考试过程中要保持安静和秩序,不得干扰其他考生。
园林设计专业考试大纲

园林设计专业考试大纲第一部分:园林设计理论部分(占80%)一、考试范围和目的:本部分考试主要包括园林设计的基础理论、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
旨在考核考生对园林设计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园林设计的设计能力,使其能够达到园林设计类专业专任教师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二、考试内容:(一) 园林基础知识(1)园林的概念和设计内容:园林的概念,园林的范围,园林相关基本术语,园林的功能和意义,园林的类型,园林设计的任务和内容,园林设计的依据和原则等。
(2)园林的立意和主题:园林立意及主题概念,园林立意的方法,园林使用功能设置,园林景观内容设置等。
(3)园林的形式及布局:园林的基本布局形式及其特点,布局的依据和要求,布局的方法等。
(4)园林景观及营造手法:园林景观的类型,造景手法的概念,常用造景手法及其要点等。
(5)形态设计基本知识:形态及造型的基本概念,形态构成的一般方法,造型设计的一般方法,造型设计中形式美的法则,空间限定及空间设计的一般方法,空间尺度与空间效果等。
(二) 园林植物配置相关知识(1)园林植物生态习性:植物生态特性、植物群落。
(2)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
(3)植物造镜中的艺术院里:统一性、调和的原则、均衡原则、韵律和节奏原则、层次和北京原则、色彩和季相的原则等。
(4)植物配置的应用形式:孤植、对植、丛植、列植、群植、花坛、花境、绿篱等。
(5)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配置原则:植物配置的功能要求、植物配置的生态行原则、植物配置的景观性原则、植物配置的色彩性原则、植物配置的文化性原则等。
(6)园林植物配置步骤:明确基本情况并作出设计前期分析,明确设计主题,进行总体规划,组团设计,场景设计。
(三)建筑与园林植物的景观景观配置(1)古典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古典园林建筑中植物配置,古典园林建筑中植物配置的布局形式,不同类型的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
(2)现代公共建筑与植物配置:现代园林建筑的特点,现代建筑与植物配置的调和性,现代建筑中的植物配置原则,现代建筑不同部位的植物配置。
2024重庆市风景园林专业职称考试大纲解析

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风景园林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机制,促进我市风景园林人才队伍建设,针对风景园林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和专业特点,帮助考试复习应考,明确考试的相关内容与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第二条《风景园林基础》为全市风景园林专业技术人员(含初级、中级、高级)职称考试必考科目。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为全市风景园林专业技术人员(含初级、中级、高级)职称考试选考科目。
第三条重庆市风景园林专业职称考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需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掌握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文件精神。
第四条《风景园林基础》科目主要内容总体包含了风景园林学科理论与实践领域带共性的基本理论与原理、技术路径与方法、历史沿革与现状、最新成就与发展趋势等,以理论知识为主。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科目主要内容包含该科目理论与实践领域共性的基本原理、技术路径与实践方法、历史沿革与现状、最新发展趋势等。
第五条《风景园林基础》科目重点考核风景园林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科目重点考核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向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
《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科目重点考核风景园林工程方向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
1.初级考试侧重于基本概念及基础性知识点的考核;2.中级考试在初级考试要求基础上,侧重于基本原理和规律性知识点的考核;3.高级考试则在初、中级考试要求基础上,重点考核运用风景园林基本理论与原理解决专业技术工作中的关键与疑难问题;运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解决实践中的关键与疑难问题;运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解决实践中的关键与疑难问题等综合能力的考核。
第六条《风景园林基础》《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考试大纲内容。
第七条本考试大纲解释权归重庆市城市管理局。
风景园林工程师考试大纲

3工矿企业绿地:工矿企业绿地的特点及设计要点
4校园及其他单位绿地:各类校园绿地的特点及规划设计要点 其他单位绿地的特点及规划设计要点
7.风景区规划
园林的策划、设计、施工、营运管理
第四章 风景园林专业基础知识考试科目
第十三条 主要测试应试者所必须具备的风景园林专业的基础知识.考试范围包括园林设计原理、中外园林史、园林植物、生态学原理等.
第十四条 风景园林专业基础知识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一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20分.
三测试时限为90分钟.
2园林植物的观赏功能:观姿形 观叶 观花 观果 观枝干 植物的意境美
3园林植物的生产功能:食用 药用 工业原料 用材林
3.植物景观设计: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 植物景观的类型 乔木的种植设计 灌木的种植.园林建筑的概念、类型、功能、特点、设计原理 园林小品的作用、分类及布局要点
1风景区概述:风景名胜区的条件 湖南省主要的风景名胜区
2风景区规划:风景区规划的审批程序 风景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风景区规划的内容 风景资源评价,风景资源分级,风景区的分区、结构与布局,风景区的专项规划风景区各专项规划的内容、步骤和方法,
3风景区建设:风景名胜区内配套设施的规定 工程项目的规定
4风景区管理:主要管理措施
2 园林排水工程:园林排水的意义和特点 园林排水的主要形式 防止地表径流冲刷地面的措施 园林中各种排水构件 园林污水的处理方法
3.水景工程
1常见的水景形式
2城市水系规划有关知识:城市水体的功能 水系规划的内容 水位 流速 流量
风景园林工程师考试大纲(最新)

风景园林工程师考试大纲第一部分专业知识-园林法律法规(一) 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国务院第100 号令,1992.8.1 起施行.1 总则条例意义①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③美化生活环境,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条例适用范围城市规划区内种植和养护树木花草等城市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城市绿化管理的行为主体----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城市绿化规划的行为主体---- 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等共同编制城市绿化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规划要求①从实际出发,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合理安排同城市人口和城市面积相适应的城市绿化用地面积;②根据当地的特点,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以方便群众为原则,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等.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要求应当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2 保护和管理城市绿地的管理主体①城市的公共绿地.风景林地.防护绿地.行道树及干道绿化带的绿化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②各单位管界内的防护绿地的绿化,由该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③单位自建的公园和单位附属绿地的绿化,由该单位管理;④居住区绿地的绿化,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单位管理;⑤城市苗圃.草圃和花圃等,由其经营单位管理.城市绿化用地的保护措施①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②占用的城市绿化用地应当限期归还;③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按有关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①对城市古树名木实行统一管理,分别养护(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古树名木档案和标志,划定保护范围,加强养护管理;在单位管界内或私人庭院内的由该单位或居民负责养护,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技术指导);②严禁砍伐或迁移古树名木(因特殊需要迁移古树名木,须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报同级或上级人民政府批准).3 罚责:城市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末经批准的罚责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人追究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①对损坏.擅自修剪或砍伐城市树木花草.砍伐.擅自迁移古树名木或因养护不善致使损伤或死亡.损坏城市绿化设施的均由城绿部门或其授权单位责令停止侵害并可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负赔偿责任,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国家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②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的由城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恢复原状并可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负赔偿责任;③擅自在城市公共绿地内开设商业.服务摊点的由城绿部门或其授权单位责令限期迁出或拆除,并可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负赔偿责任;对不服从管理的给予警告并可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设点申请批准文件,并可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④对违反本条例的直接责任人员或单位负责人,可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⑤城绿部门和城市绿地管理单位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建标(1999)267 号2000.1.1 起施行1 总则规范的意义①适应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管理.发展的需要;②优化风景区用地布局;③全面发挥风景区的功能和作用;④提高风景区的规划设计水平和规范化程度.风景区规划的阶段和遵循的原则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二个阶段进行.大型而复杂的可增编分区规划和景点规划.重点建设地段可增编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原则①应当依据资源特征.环境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统筹兼顾.综合安排;②应严格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原有景观特色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良性循环.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充实科教审美特征,加强地被和植物景观培育;③应充分发挥景源的综合能力,展现风景旅游欣赏主体,配置必要的服务设施和措施,改善风景区运营管理机能,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促使风景区有度.有序.有节律地持续发展;④应合理权衡风景环境.社会.经挤三方面的综合效益,权衡风景区自身健全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创造风景优美.设施方便.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又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风景游憩境域.2 术语风景名胜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也称风景区,海外的国家公园相当于国家级风景区).风景名胜区规划也称风景区规划.是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风景区,并发挥其多种功能作用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经相应人民政府审查批准后的风景区规划,具有法律权威,必须严格执行.风景资源也称景源.景观资源.风景旅游资源.指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是构成风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风景区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景观指可以引起视觉感受的某种景象.景群由若干相关景点所构成的景点群落或群体.3 一般规定风景区规划的基础资料与现状分析基础资料类别①测量资料(分地形图和专业图, 小型风景区图纸比例为1/2000-10000; 中型为1/10000-25000; 大型为1/25000-50000; 特大型为1/50000-200000);②自然与资源条件(含气象.水文.地质资料和自然资源);③人文与经济条件(含历史与文化.人口资料.行政区划.经济社会.企事业单位);④设施与基础工程条件(含交通运输.旅游设施.基础工程);⑤土地与其他资料(含土地利用.建筑工程.环境资料).现状分析应包括①自然和历史人文特点;②各种资源的类型.特征.分布及其多重性分析;③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潜力.条件与利弊;④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矛盾的分析;⑤风景区的生态.环境.社会与区域因素.风景资源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内容包括四部分①景源调查;②景源筛选与分类;③景源评分与分级;④评价结论.评价方法(原则)①风景资源评价必须在真实资料的基础上,把现场踏查与资料分析相结合,实事求是地进行;②风景资源评价应釆取定性概括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景源的特征;③根据风景资源的类别及其组合特点,应选择适当的评价单元和评价指标,对独特或濒危景源,宜作单独评价.风景资源分类①自然景源(天景.地景.水景.生景);②人文景源(园景.建筑.胜迹.风物).风景资源分级标准的规定①景源评价分级必须分为特级.-级.二级.三级.四级等五级;②应根据景源评价单元的特征,及其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分值和吸引力范围,评出风景资源等级;③特级景源应具有珍贵.独特.世界遗产价值和意义,有世界奇迹般的吸引力;④一级景源应具有名贵.罕见.国家重点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作用,在国内外著名和有国际吸引力;⑤二级景源应具有重要.特殊.省级重点保护价值和地方代表性作用,在省内外闻名和有省际吸引力;⑥三级景源应具有一定价值和游线辅助作用,有市县级保护价值和相关地区的吸引力;⑦四级景源具有一般价值和构景作用,有本风景区或当地的吸引力.风景区的分区.结构与布局风景区应依据规划对象的属性.特征及其存在环境进行合理区划并应遵循的原则①同一区内的规划对象的特征及其存在环境应基本-致;②同一区内的规划原则.措施及其成效特点应基本-致;③规划分区应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人文.线状等单元界限的完整性.根据不同需要而划分的规划分区应符合的规定①当需调节控制功能特征时,应进行功能分区;②当需组织景观和游赏特征时,应进行景区划分;③当需确定保护培育特征时,应进行保护区划分;④在大型或复杂的风景区中,可以几种方法协调并用.风景区应依据规划目标和对象的性能.作用及构成规律来组织整体规划结构或模型并应遵循的原则①规划內容和项目配置应符合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并能促进风景区的自我生存和有序发展;②有效调节点.线.面等结构要素的配置关系;③解决各枢组或生长点.走廊或通道.片区或网格之间的本质联系和约束条件.风景区应依据规划对象的地域分布.空间关系和内在联系进行综合部署,形成合理.完善而又有自身特点的整体布局并应遵循的原则①正确处理局部.整体.外围三层次的关系;②解决规划对象的特征.作用.空间关系的有机结合问题;③调控布局形态对风景区有序发展的影响,为各组成要素.各组成部分能共同发挥作用创造满意条件;④构思新颖,体现地方和自身特色.风景区的生态分区原则①应将规划用地的生态状况按四个等级(危机区.不利区.稳定区.有利区)分别加以标明;②生态分区的一般标准应符合规定;③按其他生态因素划分的专项生态危机区应包括热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污染.放射性污染.卫生防疫条件.自然气候因素.振动因素.视觉干扰等内容;④生态分区应对土地使用方式.功能分区.保护分区和各项规划设计措施的配套起重要作用.4 专项规划:风景区各专项规划的内容.步骤和方法①保护培育规划:内容步骤a查清保育资源,明确保育的具体对象和因素.b依据保育对象的特点和级别,划定保育范围,确定保育原则.c依据保育原则制定保育措施,并建立保育体系.方法:分类保护含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发展控制区,分级保护含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保护区.②风景游赏规划:内容a景观特征分析与景象展示构思;b游赏项目组织;c风景单元组织;d游线组织与游程安排;e游人容量调控;f风景游赏系统结构分析.③典型景观规划:内容a典型景观(含植物景观规划.建筑景观规划.溶洞景观规划.竖向地形规划)的特征与作用分析;b规划原则与目标;c规划内容.项目.设施与组织;d典型景观与风景区整体的关系.④游览设施规划:内容a游人与游览设施现状分析;b客源分析预测与游人发展规模的选择;c游览设施配备(床位数=平均停留天数*年住宿人数/年旅游天数*床位利用率)与直接服务人口(与床位数比为1:2-10)估算;d旅游基地组织与相关基础工程;e游览设施系统(含旅行.游览.饮食.住宿.购物.娱乐.保健.其他)及其环境分析.⑤基础工程规划:含交通道路.邮电通讯.给水排水.供电能源等,可含防洪.防火.抗灾.环保.环卫等.⑥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内容a现状.特征与趋势分析;b人口发展规模与分布;c经营管理与社会组织;d居民点性质.职能.动因特征与分布;e用地方向与规划布局;f产业和劳力发展规划.⑦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内客a经济现状调查与分析;b经济发展的引导方向;c经济结构及其调整;d空间布局及其控制;e促进经济合理发展的措施.⑧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内容a土地资源分析评估;b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其平衡表;c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平衡表.⑨分期发展规划:笫一期或近期--5 年以内;第二期或远期--5-20 年;笫三期或远景—大于20 年.规划成果规定----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图纸标明内容----图名.图例.风玫瑰.规划期限.规划日期.规划单位及其资质图签编号等.(三)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建标(1993)542 号1994.2.1 起施行1 居住区内绿地组成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二级风景园林师《园林植物与生态》考试大纲第一部分总体说明一、考试性质符合《重庆市风景园林师资格认证办法》,并报名申请重庆市风景园林师资质评审的各类人员,均应参加本课程的考试,考试合格成绩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指定参考书《园林植物与生态》编制而成。
二、评价目标考察学员在园林植物分类、城市环境与生态、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园林植物造景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注重学员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1.正确理解园林植物与生态的有关概念、原理和论断。
2.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明辨是非。
3.应用有关理论、原理、观点和方法,综合认识、分析有关园林植物配置、造景、城市建设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课程特点《园林植物与生态》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涉及的基本知识面广,实践技能性强。
包括了园林植物、城市环境与生态、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园林植物造景等内容,重点在知识的系统性及其实践应用。
四、学习要求在系统学习各章内容的基础上,能熟练掌握园林植物、城市环境与生态、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方法,熟悉常见园林植物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以及应用特点,系统掌握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能融会贯通、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分析各类绿地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管理各类城市园林绿地。
1.理论知识方面熟练掌握园林植物、城市环境与生态、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重庆地区常见园林植物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了解城市环境的特点、宜居城市在园林植物与生态方面的要求,掌握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的程序、方法,掌握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主要园林绿地类型的植物造景设计要点。
2.能力、技能方面掌握园林基地及其周围环境的调查、生态分析方法,能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掌握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的方法及技术规范,掌握园林植物造景的常用手法、主要园林绿地类型的植物造景设计要点及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的意境营造方法。
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管理各类城市园林绿地。
第二部分考核要点与要求一、园林植物基础知识(一)考核知识点1.园林植物生长发育2.园林植物应用分类3.园林植物与主要生态因子4.重庆地区主要园林植物及其特点(二)考核要求1.掌握:(1)基本概念:植物学名,双名法,顶端优势,热带植物,温带植物,耐寒植物,阳性植物,阴性植物,旱生植物,湿生植物,水生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酸性土植物,碱性土植物,维管植物,种子植物,高等植物;(2)园林植物个体生长发育的阶段性、相关性;(3)常用植物分类单位涵义;(4)植物生长型或体型分类,观赏部位分类,园林用途分类,按形态、习性、分类学地位的综合分类;(5)根据温度、光、水分、土壤主要生态因子而划分的植物类型;(6)常见种子植物分科特点;(7)重庆地区常见园林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特点以及观赏特点。
2.运用:(1)园林植物的分类类型;(2)园林植物生长与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
3.了解:根据重庆地区常见园林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性以及各种特点,正确地选择树种应用于园林造景。
二、城市环境与生态基础知识(一)考核知识点1.城市环境的特点2.城市气候与大气污染3.城市水文特征和水体污染4.城市土壤和土壤污染5.城市植被6.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概念与系统分析方法7.景观生态学及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及涵义8.宜居城市在园林植物与生态方面的要求。
(二)考核要求1.掌握:(1) 城市环境的特点以及城市环境问题(我国城市的环境污染和重庆市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2)城市光照、温度、风环境、水文等方面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影响因素;(3)城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以及相应地对植物的影响、植物的抗性和净化作用。
(4)城市土壤的特征及对植物的影响。
(5)植物群落及其基本特征,城市植被及其和城市绿地的区别与联系,城市植被的类型及功能;(6)生态系统的特点及生态平衡;(7)生态适宜性分析、景观生态规划的内涵及在原理与园林景观规划方面的应用。
2.运用:根据城市气候、水文、土壤的特点,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根据环境特点能正确地进行园林植物选择和适应性配置,营建生态园林;3.了解(1)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如何科学地构建植物群落或植被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2)宜居城市在园林植物与生态方面的要求。
三、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一)考核知识点1.园林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2.园林植物施工栽植3.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二)考核目标1.掌握: (1)熟记与园林植物施工栽植有关的常用术语;(2)园林植物栽植成活原理的涵义、栽植对策;(3)熟记与养护管理有关的基本概念或常用术语;(4)养护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养护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2.应用:(1)园林植物施工栽植程序与技术方法;(2)园林植物的土壤、水分和营养管理方法,病虫害技术与方法。
3.了解:(1)园林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
(2)园林植物整形修剪,古树名木养护技术四、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一)考核知识点1.植物造景设计的基本原则2.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的常见形式3.主要园林绿地类型的植物造景设计4.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的意境营造(二)考核目标1.掌握:(1)植物造景的概念,植物造景设计的基本原则(2)园林植物景观的常见配置形式。
(3)园林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的配置要点。
(4)城市公园绿地、居住区附属绿地、道路附属绿地植物造景设计要点。
(5)植物景观配置的“意”和意境营造的主要手法。
2.运用:能够正确应用园林植物进行造景设计;具备利用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的知识解决各种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了解:(1)植物造景设计的科学性原则、功能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可持续原则的内涵。
(2)园林意境与植物材料的文化内涵。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一)编制本大纲目的和作用本课程考试大纲是根据重庆市城市风景园林师考试的特点和基本要求而编写的,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教学培训和课程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二)对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的说明本课程考核的目标体现在各章节的考核知识点中。
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特点不同,故分别按三个认识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1.掌握:要求应考者能够对各章节的基本知识点,如定义、名词、概念、性质等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清楚地知道与有关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2.应用:要求应考者能够运用各章节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3.了解:要求应考者能够了解各章节中的几个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的扩充。
重庆市二级风景园林师《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考试大纲第一部分总体说明一、考试性质符合《重庆市风景园林师资格认证办法》,并报名申请重庆市风景园林师(二级)资质评审的各类人员,均应参加本课程的考试,考试合格成绩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
二、评价目标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1.正确理解风景园林学科的有关概念、理论。
2.能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阐述基本观点。
3.应用基本理论和方法,综合认识、比较分析有关园林建设的一般理论和实际问题。
4.能正确使用园林学科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理有据,合乎逻辑进行表述。
三、课程特点该课程是研究风景园林艺术、园林空间结构及组织的一门综合性的环境学科。
涉及的基本知识面广,实践技能性强。
包括了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园林工程以及园林管理与法规等内容,重点在知识的系统性及其实践应用。
四、学习要求在系统学习各章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技能,熟悉国家及地方城市园林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条例,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处理园林各构景要素与环境景观的整体关系,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管理中小型城市园林绿地,创造出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和城市景观。
具体要求如下:1.理论知识方面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园林发展简史、园林及园林美的基本特征,能自觉应用国家及地方城市园林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条例,掌握风景园林艺术处理的基本手法,掌握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掌握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
2.能力、技能方面能对园林基地及景观进行基本分析及评价,能应用园林的构景要素,因地制宜地进行中小型绿地的规划设计与施工管理,熟悉城市园林法律法规与相关规范,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
第二部分考核要点与要求一、城市规划概论部分(一)考核知识点1、城市的定义、形成与发展2、城市规划学科与城市规划理论3、城市规划的内容与规划的实施4、城市景观规划(二)考核要求1、掌握:(1)城市、城市化的概念;(2)城市发展三大主要模式;(3)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2、应用:(1)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2)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内容和层次;(3)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3、了解:(1)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和实践;(2)城市规划的实施;(3)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城市规划的指导作用。
二、中外园林简史部分(一)考核知识点1、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特点和历程2、国外古典园林的主要类型、特点和历程3、现代园林发展及主要理论(二)考核要求1、掌握:(1)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类型;(3)国外代表性古典园林的特点;2、应用:中国各历史时期园林的发展和基本特点;3、了解:西方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态势。
三、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部分(一)考核知识点1、城市绿地的功能2、城市绿地分类3、城市绿地系统的含义和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内容与工作步骤(二)考核要求1、掌握:(1)城市绿地的分类;(2)城市各类绿地的特征;(3)城市绿地指标计算;(4)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目的及原则;(5)园林绿化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6)城市避灾绿地规划;(7)园林城市与宜居城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2、应用:(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起源与发展(2)影响城市绿地指标的因素;(3)城市各类绿地规划要点。
3、了解:(1)小城镇绿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地规划建设(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方法与步骤;(3)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四、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及方法部分(一)考核知识点1、外部空间设计基本理论及行为研究2、空间组织基本理论3、形式美法则及其应用4、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5、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法则及其造景手法的基本特点6、园林景观设计程序(二)考核要求1、掌握:(1)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步骤及其相关要求;(2)园林美的基本概念及内容;(3)空间的概念与类型;(4)空间组织的基本方式;(5)外部空间要素在设计中的功能;(6)尺度的概念及运用;(7)静态空间的视觉规律;(8)空间布局手法和形式;2、应用:(1)外部空间行为分类;(2)园林景观序列创作的基本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