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总复习全部导学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导学案尺规作图》(含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练习《尺规作图》【知识归纳】一)尺规作图1.定义只用没有刻度的和作图叫做尺规作图.2.步骤①根据给出的条件和求作的图形,写出已知和求作部分;②分析作图的方法和过程;③用直尺和圆规进行作图;④写出作法步骤,即作法.二)五种基本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4.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5.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三)基本作图的应用1.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1)已知三边作三角形;(2)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3)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4)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5)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2.与圆有关的尺规作图(1)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即三角形的外接圆).(2)作三角形的内切圆.【基础检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 轴于点M ,交y 轴于点N ,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于点P .若点P 的坐标为(2a ,b +1),则a 与b 的数量关系为( )A .a =bB .2a +b =﹣1C .2a ﹣b =1D .2a +b =12.如图,已知△ABC ,以点B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弧;以点C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 ,且点A ,点D 在BC 异侧,连结AD ,量一量线段AD 的长,约为( )A .2.5cmB .3.0cmC .3.5cmD .4.0cm3.如图,已知△ABC ,∠BAC=90°,请用尺规过点A 作一条直线,使其将△ABC 分成两个相似的三角形(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4.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A (4,3)、B (4,1),把△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 1B 1C .(1)画出△A 1B 1C ,直接写出点A 1、B 1的坐标;(2)求在旋转过程中,△ABC 所扫过的面积.5.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12×12网格中,给出了四边形ABCD 的两条边AB 与BC ,且四边形ABCD 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直线AC .(1)试在图中标出点D ,并画出该四边形的另两条边;(2)将四边形ABCD 向下平移5个单位,画出平移后得到的四边形A′B′C′D′.6.已知:线段a 及∠ACB .求作:⊙O ,使⊙O 在∠ACB 的内部,CO=a ,且⊙O 与∠ACB 的两边分别相切.7.如图,OA=2,以点A 为圆心,1为半径画⊙A 与OA 的延长线交于点C ,过点A 画OA 的垂线,垂线与⊙A 的一个交点为B ,连接BC(1)线段BC 的长等于 ; (2)请在图中按下列要求逐一操作,并回答问题:A B C①以点为圆心,以线段的长为半径画弧,与射线BA交于点D,使线段OD的长等于②连OD,在OD上画出点P,使OP得长等于,请写出画法,并说明理由.【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中,∠B=55°,∠C=30°,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大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则∠BAD的度数为()A.65°B.60°C.55°D.45°2.如图,已知钝角△ABC,依下列步骤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步骤1:以C为圆心,CA为半径画弧○1;步骤2: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画弧○2,将弧○1于点D;步骤3:连接AD,交BC延长线于点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10题图A.BH垂直分分线段AD B.AC平分∠BAD=BC·AH D.AB=ADC.S△ABC二、填空题3.如图,已知线段AB,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C、D 两点,作直线CD交AB于点E,在直线CD上任取一点F,连接FA,FB.若FA=5,则FB=.4.如图,在△ABC中,∠C=90°,∠B=3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中考数学总复习的教案5篇

中考数学总复习的教案5篇中考数学总复习的教案篇1一、第一轮复习【3月初—4月中旬】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理解为主,做题为辅(1)目的:过三关①过记忆关必须做到: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牢记所有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定理,推论(性质,法则)等。
②过基本方法关需要做到:以基本题型为纲,理解并掌握中学数学中的基本解题方法,例如: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整体法,待定系数法,构造法,反证法等。
③过基本技能关应该做到:无论是对典型题、基本题,还是对综合题,应该很清楚地知道该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并能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
(2)宗旨:知识系统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
①数与代数分为3个大单元: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
②空间和图形分为5个大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线与角)与三角形,四边形,圆与视图,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图形的变换。
③统计与概率分为2个大单元:统计与概率。
(3)配套练习以《中考精英》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扎扎实实夯实基础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的70%,因此必须对基础数学知识做到“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必须深钻教材,不能脱离课本。
(3)掌握基础知识,一定要从理解角度出发。
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要建立逻辑思维能力,基础知识只有理解透了,才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相对而言,“题海战术”在这个阶段是不适用的。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二、第二轮复习【4月中旬—5月初】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侧重双基训练,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第二轮复习时间相对集中,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中考数学总复习教案七篇

中考数学总复习教案七篇中考数学总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
2、会把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能说出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3、了解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能画出数轴。
4、会比较数轴上数的大小。
【知识讲解】一、本讲主要学习内容1、负数的意义及表示2、零的位置和地位3、有理数的分类4、数轴概念及三要素5、数轴上数与点的对应关系6、数轴上数的比较大小其中,负数的概念,数轴的概念及其三要素以及数轴上数的比较大小是重点。
负数的'意义是难点。
下面概述一下这六点的主要内容1、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把大于0的数叫正数如5,3,+3等。
在正数前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如-5,-3,-等。
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如:低于海平面-155米表示为-155m,亏损50元表示-50元。
2、零的位置和地位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它是自然数。
它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在数轴上分隔正数和分数,甚至可以表示始点,表示缺位,这将在下面详细介绍。
中考数学总复习教案【篇2】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2)了解正数、负数的概念.(3)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重点:理解相反意义的量,理解负数的意义.难点:正确区分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并会用正负数表示.2.例、习题的意图通过补充的引例,复习回顾上一学段学习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分数,然后通过观察、分析P3的几幅画和图表所列举出的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正、负数与以前学过的整数和分数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归纳出正、负数的概念.例1为P5练习1,设置目的是强化学生对正、负数表示形式的理解.让学生准确的认识和区分正数与负数。
在学生对正、负数的概念与表示形式掌握的基础上,补充例2.例2是明确了哪一种意义的量用正数表示,则与其相反意义的量用负数表示.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如何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数量.并理解相反意义与数量的含义.进而利用课本P5观察让学生认识正、负数表示实际生活中的数量的意义和必要性。
中考数学复习:课时导学案(打包42套,Word版,含答案解析)

课时1.实数的有关概念【课前热身】1.2的倒数是 .2.若向南走2m 记作2m -,则向北走3m 记作 m .的相反数是 . 4.3-的绝对值是( )A .3-B .3C .13-D .135.随着电子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元件的尺寸大幅度缩小,在芯片上某种电子元件大约只占0.000 000 7(毫米2),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7×10-6B. 0.7×10-6C. 7×10-7D. 70×10-8【考点链接】 1.有理数的意义⑴ 数轴的三要素为 、 和 . 数轴上的点与 构成一一对应. ⑵ 实数a 的相反数为________. 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b a += . ⑶ 非零实数a 的倒数为______. 若a ,b 互为倒数,则ab = .⑷ 绝对值⎪⎩⎪⎨⎧<=>=)0( )0( )0( a a a a . ⑸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1≤a <10的数,n 是整数. ⑹ 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 的数起,到 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数的开方⑴ 任何正数a 都有______个平方根,它们互为________.其中正的平方根a 叫 ____________. 没有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 ⑵ 任何一个实数a 都有立方根,记为 . ⑶ =2a ⎩⎨⎧<≥=)0( )0( a a a .3. 实数的分类 和 统称实数. 4.易错知识辨析(1)近似数、有效数字 如0.030是2个有效数字(3,0)精确到千分位;3.14×105是3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千位.3.14万是3个有效数字(3,1,4)精确到百位. (2)绝对值 2x =的解为2±=x ;而22=-,但少部分同学写成 22±=-. (3)在已知中,以非负数a 2、|a|、 a (a ≥0)之和为零作为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典例精析】 例1 在“()05,3.14 ,()33,()23-,cos 600 sin 450”这6个数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例2 ⑴2--的倒数是( )A .2 B.12 C.12- D.-2 ⑵若23(2)0m n -++=,则2m n +的值为( ) A .4-B .1-C .0D .4⑶如图,数轴上点P 表示的数可能是( )B. 3.2-D.例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近似数3.9×103精确到十分位B .按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8.04×105其原数是80400 C .把数50430保留2个有效数字得5.0×104.D .用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8.1780精确到0.001【中考演练】1.-3的相反数是______,-12的绝对值是_____,2-1=_____,2008(1)-= . 2. 某种零件,标明要求是φ20±0.02 mm (φ表示直径,单位:毫米),经检查,一个零件的直径是19.9 mm ,该零件 .(填“合格” 或“不合格”) 3. 下列各数中:-3,0.31,227,2π,2.161 161 161…,(-2 005)0是无理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全世界人民踊跃为四川汶川灾区人民捐款,到6月3日止各地共捐款约423.64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捐款数约为__________元.(保留两个有效数字)5.若0)1(32=++-n m ,则m n +的值为 . 6. 2.40万精确到__________位,有效数字有__________个. 7.51-的倒数是 ( ) A .51-B .51C .5-D .58.点A 在数轴上表示+2,从A 点沿数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到点B ,则点B 所表示的实数是( )A .3B .-1C .5D .-1或3 9.如果□+2=0,那么“□”内应填的实数是( )A .21 B .21- C .21± D .2 10.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2和21 B .-2和-21 C .-2和|-2| D .2和2111.16的算术平方根是( )A.4B.-4C.±4D.16 12.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 )A .a > bB . a = bC . a < bD .不能判断13.若x 的相反数是3,│y│=5,则x +y 的值为( )A .-8B .2C .8或-2D .-8或2 14. 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所表示的两数的( )A. 和为正数B. 和为负数C. 积为正数D. 积为负数A BO-3课时2. 实数的运算与大小比较【课前热身】1.某天的最高气温为6°C ,最低气温为-2°C ,同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__________°C .2.(晋江)计算:=-13_______.3.(贵阳)比较大小:2- 3.(填“>,<或=”符号)4. 计算23-的结果是( )A. -9B. 9C.-6D.6 5.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33--=B .326-=- C .(3)3--=D .0(π2)0-=6.若“!”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并且1!=1,2!=2×1=2,3!=3×2×1=6,4!=4×3×2×1,…,则100!98!的值为( ) A. 5049B. 99!C. 9900D. 2!【考点链接】1. 数的乘方 =na ,其中a 叫做 ,n 叫做 . 2. =0a (其中a 0 且a 是 )=-pa(其中a 0)3. 实数运算 先算 ,再算 ,最后算 ;如果有括号,先算 里面的,同一级运算按照从 到 的顺序依次进行.4. 实数大小的比较⑴ 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 的点表示的数总比 的点表示的数大. ⑵ 正数 0,负数 0,正数 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 绝对值小的. 5.易错知识辨析在较复杂的运算中,不注意运算顺序或者不合理使用运算律,从而使运算出现错误. 如5÷51×5.【典例精析】 例1 计算:⑴20080+|-1|-3cos30°+ (21)3;⑵22(2)2sin 60--+.例2 计算:1301()20.1252009|1|2--⨯++-.﹡例3 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是2,求2||4321a b m cd m ++-+的值.【中考演练】1. 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输入x 的值为1,则输出y 的值为 . 2. 比较大小:73_____1010--. 3.计算(-2)2-(-2) 3的结果是( )A. -4. 下列各式运算正确的是( )A .2-1=-21 B .23=6 C .22·23=26 D .(23)2=26 5. -2,3,-4,-5,6这五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得的积最大的是( ) A. 10 B .20 C .-30 D .18 6. 计算:⑴4245tan 21)1(10+-︒+--;⑵201()2sin 3032--+︒+-;⑶ 01)2008(260cos π-++- .﹡7. 有规律排列的一列数:2,4,6,8,10,12,…它的每一项可用式子2n (n 是正整数)来表示.有规律排列的一列数:12345678----,,,,,,,,… (1)它的每一项你认为可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 (2)它的第100个数是多少?(3)2006是不是这列数中的数?如果是,是第几个数?﹡8.有一种“二十四点”的游戏,其游戏规则是:任取1至13之间的自然数四个,将这个四个数(每个数用且只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结果等于 2 4.例如:对1,2,3,4,可作运算:(1+2+3)×4=24.(注意上述运算与4 ×(2+3+1)应视作相同方法的运算.现“超级英雄”栏目中有下列问题:四个有理数3,4,-6,10,运用上述规则写出三种不同方法的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另有四个数3,-5,7,-13,可通过运算式(4)___________________ ,使其结果等于24.课时3.整式及其运算【课前热身】 1. 31-x 2y 的系数是 ,次数是 . 2.计算:2(2)a a -÷= .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5510x x x +=B .5510·x x x = C .5510()x x = D .20210x x x ÷= 4. 计算23()x x -所得的结果是( )A .5xB .5x -C .6xD .6x -5. a ,b 两数的平方和用代数式表示为( )A.22a b +B.2()a b +C.2a b +D.2a b +6.某工厂一月份产值为a 万元,二月份比一月份增长5%,则二月份产值为( )A.)1(+a ·5%万元B. 5%a 万元C.(1+5%) a 万元D.(1+5%)2a 万元【考点链接】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 或表示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2. 代数式的值:用 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后所得的 叫做代数式的值. 3. 整式(1)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 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 也是单项式).单项式中的 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所有字母的 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2)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 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 做多项式的 ,其中次数最高的项的 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不含字母的项叫做 .(3) 整式: 与 统称整式.4. 同类项:在一个多项式中,所含 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 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 ___.5. 幂的运算性质: a m·a n= ; (a m )n= ; a m÷a n=_____; (ab)n= . 6. 乘法公式:(1) =++))((d c b a ; (2)(a +b )(a -b)= ;(3) (a +b)2= ;(4)(a -b)2= . 7. 整式的除法⑴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把 、 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⑵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 ,再把所得的商 .【典例精析】例1 若0a >且2x a =,3ya =,则x y a -的值为( )A .1-B .1C .23D .32例2按下列程序计算,把答案写在表格内:⑴ 填写表格:例3 先化简,再求值:(1) x (x +2)-(x +1)(x -1),其中x =-21; (2) 22(3)(2)(2)2x x x x +++--,其中13x =-.【中考演练】1. 计算(-3a 3)2÷a 2的结果是( )A. -9a 4B. 6a 4C. 9a 2D. 9a 42.下列运算中,结果正确的是( )A.633·x x x = B.422523x x x =+ C.532)(x x = D .222()x y x y +=+ ﹡3.已知代数式2346x x -+的值为9,则2463x x -+的值为( ) A .18 B .12 C .9 D .7 4. 若3223m n x y x y -与 是同类项,则m + n =____________.5.观察下面的单项式:x ,-2x ,4x 3,-8x 4,…….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写出第7个式子是.6. 先化简,再求值:⑴ 3(2)(2)()a b a b ab ab -++÷-,其中a =1b =-;⑵ )(2)(2y x y y x -+- ,其中2,1==y x .﹡7.大家一定熟知杨辉三角(Ⅰ),观察下列等式(Ⅱ)根据前面各式规律,则5()a b += .11 11 2 11 3 3 1 1 4 6 4 1 ....................................... ⅠⅡ1222332234432234()()2()33()464a b a b a b a ab b a b a a b ab b a b a a b a b ab b +=++=+++=++++=++++课时4.因式分解【课前热身】1.若x -y =3,则2x -2y = .2.分解因式:3x2-27= .3.若 , ),4)(3(2==-+=++b a x x b ax x 则. 4. 简便计算:2200820092008-⨯ = . 5. 下列式子中是完全平方式的是( )A .22b ab a ++B .222++a aC .222b b a +-D .122++a a【考点链接】1.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 的形式.分解因式要进行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2. 因式分解的方法:⑴ ,⑵ ,⑶ ,⑷ .3. 提公因式法:=++mc mb ma __________ _________.4. 公式法: ⑴ =-22b a ⑵ =++222b ab a , ⑶=+-222b ab a .5. 十字相乘法:()=+++pq x q p x 2 .6.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一“提”(取公因式),二“用”(公式). 7.易错知识辨析(1)注意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2)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中字母,不仅表示一个数,还可以表示单项式、多项式.【典例精析】 例1 分解因式:⑴(聊城)33222ax y axy ax y +-=__________________. ⑵3y 2-27=___________________. ⑶244x x ++=_________________. ⑷ 221218x x -+= .例2 已知5,3a b ab -==,求代数式32232a b a b ab -+的值.【中考演练】1.简便计算:=2271.229.7-.2.分解因式:=-x x 422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解因式:=-942x 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解因式:=+-442x x 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解因式2232ab a b a -+= . 6.将3214x x x +-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 7.分解因式am an bm bn +++=_____ _____; 8. 下列多项式中,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是( ) A .x 2-xy B .x 2+xyC .x 2-y 2D .x 2+y 29.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为( )A .bx ax b a x -=-)(B .222)1)(1(1y x x y x ++-=+-C .)1)(1(12-+=-x x xD .c b a x c bx ax ++=++)(﹡10. 如图所示,边长为,a b 的矩形,它的周长为14,面积为10,求22a b ab +的值.a11.计算: (1)299;(2)2222211111(1)(1)(1)(1)(1)234910-----.﹡12.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且满足224224c a b c b a +=+,试判断△ABC 的形状.阅读下面解题过程:解:由224224c a b c b a +=+得: 222244c b c a b a -=- ① ()()()2222222b a c b a b a -=-+ ② 即222c b a =+ ③ ∴△ABC 为Rt △。
9年级数学中考复习专题最值问题导学案(无答案)

最值问题解决几何最值问题的理论依据(读一读,背一背)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垂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③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轴对称最值模型●巩固练习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4)和(3,0),C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且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当△ABC的周长最小时,点C的坐标是()A.(0,0) B.(0,1) C.(0,2) D.(0,3)4. 已知:如图,∠ABC =30°,P 为∠ABC 内部一点,BP =4,如果点M ,N 分别为边AB ,BC 上的两个动点,请画图说明当M ,N 在什么位置时使得△PMN 的周长最小,并求出△PMN 周长的最小值.● 折叠之最值模型特征1:折痕过定点,折叠前后线段相等(线段BA ′长度不变,A ′的路径为圆弧) 思路:求A ′C 最小,转化为BA ′+A ′C 最小,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求解特征2:折痕折痕经过两条线的动点,折叠前后线段相等(A′N +NC 为定值)思路:求BA′的最小值,转化为求BA′+A′N +NC 的最小值,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解. ● 巩固练习5. 如图,在△ABC 中,∠ACB =90°,AB =5,BC=3.P 是AB 边上的动点(不与点B 重合),将△BCP 沿CP 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B′CP ,连接B′A ,则B′A 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a b A'M C B AA'M C BAA MA'NBC7. 如图,在直角梯形纸片ABCD 中,AD ⊥AB ,AB =8,AD =CD =4,点E ,F 分别在线段AB ,AD 上,将△AEF 沿EF 翻折,点A 的对应点记为P . (1)当点P 落在线段CD 上时,P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2)当点P 落在直角梯形ABCD 内部时,PD 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8. 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A =60°,M 是AD 边的中点,N 是AB 边上一动点,将△AMN 沿MN 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A′MN ,连接A′C ,则A′C 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__.C'Q PCBAP F ED CB APFE DCBA9. 如图,菱形ABCD 的边AB =8,∠B =60°,P 是AB 上一点,BP =3,Q 是CD 边上一动点,将梯形APQD 沿直线PQ 折叠,A 的对应点为A′,当CA′的长度最小时,CQ 的长为________.10. 动手操作:在矩形纸片ABCD 中,AB =3,AD =5.如图所示,折叠纸片,使 点A 落在BC 边上的A ′处,折痕为PQ ,当点A ′在BC 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 ,Q 也随之移动.若限定点P ,Q 分别在AB ,AD 边上移动,则点A ′在BC 边上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A'D CBNMAQE PABDCBP D ACQPA'D CB A D CBA直角之最值模型特征:直角不变,斜边长不变思路:取斜边中点,结合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求解 示例:如图,在直角△ABC 中,∠ACB =90°,AC =4,BC =3,在△ABC 内部以AC 为斜边任意作Rt △ACD ,连接BD ,则线段BD 的最小值是________.思路:求BA′的最小值,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求解,BD OB OD ≥-. 巩固练习:11. 如图,∠MON=90°,长方形ABCD 的顶点A ,B 分别在OM ,ON 上,当点B在ON 上运动时,点A 随之在OM 上运动,且长方形ABCD的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若AB =2,BC =1,则在运动过程中,点D 到点O 的最大距离为( ) AB .C D .52D A CBDCABONM12. 如图,菱形ABCD 边长为2,∠C =60°.当点A 在x 轴上运动时,点D 随之在y 轴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点B 到原点O 的最大距离为_______ 13. 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8,BC =3,在△ABC 内部以AC 为斜边任意作Rt △ACD ,连接BD ,则BD 长度的最小值为( ) A .2 B .4 C .5 D .1解决几何最值问题的通常思路:1.分析定点、动点,寻找不变特征.2.若属于常见模型、结构,调用模型、结构解决问题;若不属于常见模型,结合所求目标,依据不变特征转化,借助基本定理解决问题. 转化原则:尽量减少变量,向定点、定线段、定图形靠拢.14. 如图,在△ABC 中,AB =6,AC =8,BC =10,P 为BC 边上一动点,PE ⊥AB于点E ,PF ⊥AC 于点F .若M 为EF 的中点,则AM 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15. 如图,在Rt △ABC 中,∠B =90°,AB =3,BC =4,点D 在BC 边上,则以AC为对角线的所有□ADCE 中,DE 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DCBA M FE PCBAOED CBA17. 如图,在等边△ABC 中,D 是AC 边上一个动点,连接BD ,将线段BD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BE ,连接ED ,若BC =2,则△AED 的周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18. 如图,△ABC ,△EFG 均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D 是边BC ,EF 的中点,直线AG ,FC 相交于点M .当△EFG 绕点D 旋转时,线段BM 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DGFECB A E DC BA19. 如图,E ,F 是正方形ABCD 的边AD 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AE =DF .连接CF 交BD 于点G ,连接BE 交AG 于点H ,连接DH .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DH 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__.实战模式20. 如图,钝角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15,最长边AB =10,BD 平分∠ABC ,点M ,N 分别是BD ,BC 上的动点,则CM +MN 的最小值为_____.21. 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 =4,∠ABC =60°,点P ,Q ,K 分别为线段BC ,CD ,BD 上的任意一点,则PK +QK 的最小值为_____.22. 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cm ,正方形AEFG 的边长为1cm ,如果正方形AEFG 绕点A 旋转,那么C ,F 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连接BD ,则△BDF 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最小值为_____.DMBKQPDCBAG FE DCB AGFE DCB AP CDAPBOAQ①当∠EAC=90°时,求PB的长;②直接写出旋转过程中线段PB长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最新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

最新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2021最新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1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学任务非常艰巨。
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扣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努力把本学期的任务圆满完成。
九年级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下面特制定以下教学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经过前面五个学期的数学教学,本班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态度已经明晰可见。
通过上个学期多次摸底测试及期末检测发现,本班的特点是两极分化现象极为严重。
虽然涌现了一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的优秀学生,但后进学生因数学成绩十分低下,厌学情绪非常严重,基本放弃对数学的学习了。
其次是部分中等学生对前面所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记忆不清,掌握不牢。
二、指导思想坚持贯彻党的十八大教育方针,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
立足中考,把握新课程改革下的中考命题方向,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积极探索高效的复习途径,夯实学生数学基础,提高学生做题解题的能力,和解答的准确性,以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
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及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复习教学。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学期,除了要完成规定的所学内容,就将开始进入初中数学总复习,将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本教学内容分成代数、几何两大部分,其中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六大版块即:“实数与统计”、“方程与函数”、“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四边形”、“圆”是学业考试考中的重点内容。
在《课标》要求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的目标。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逐渐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题目,如探索开放性问题,阅读理解问题,以及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应用问题。
这些新题型在中考试题中也占有一定的位置,并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如果想在综合题以及应用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中获得好成绩,那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能力。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导学案直角三角形(含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练习19《直角三角形》【知识归纳】1.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3)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3.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两个内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基础检测】1.(·广西百色·3分)如图,△ABC中,∠C=90°,∠A=30°,AB=12,则BC=()A.6 B.6 C.6 D.122.(·贵州安顺·3分)如图,在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都在格点上,则∠ABC的正切值是()A.2 B. C. D.3.(广西南宁3分)如图,厂房屋顶人字形(等腰三角形)钢架的跨度BC=10米,∠B=36°,则中柱AD(D为底边中点)的长是()A.5sin36°米 B.5cos36°米 C.5tan36°米 D.10tan36°米4.(海南3分)如图,AD是△ABC的中线,∠ADC=45°,把△ADC沿着直线AD对折,点C 落在点E的位置.如果BC=6,那么线段BE的长度为()A.6 B.6C.2D.35.(·四川南充)如图,在Rt△ABC中,∠A=30°,BC=1,点D,E分别是直角边BC,AC 的中点,则DE的长为()A.1 B.2 C.D.1+6. (·浙江省湖州市·4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BC=6,AC=8,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线段AB长度一半的长为半径作弧,相交于点E,F,过点E,F作直线EF,交AB于点D,连结CD,则CD的长是.7. (·湖北随州·3分)如图,在△ABC中,∠ACB=90°,M、N分别是AB、AC的中点,延长BC至点D,使CD=BD,连接DM、DN、MN.若AB=6,则DN= .8.(·湖北荆州·10分)如图,A、F、B、C是半圆O上的四个点,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FAB=15°,连接OF交AB于点E,过点C作OF的平行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D,延长AF交直线CD于点H.(1)求证:CD是半圆O的切线;(2)若DH=6﹣3,求EF和半径OA的长.【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毕节市)(第5题)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B. 1,, C. 6,7,8 D. 2,3,42.(•青岛,第4题3分)如图,在△ABC中,∠C=90°,∠B=3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DE=1,则BC=()A. B. 2 C.3 D. +23. 如图,在△ABC中,∠A=36°,AB=AC,BD是△ABC的角平分线,若在边AB上截取BE=BC,连接DE,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4.如图,在△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交BC于E,连接AE,若CE=5,AC=12,则BE的长是A.5 B.10 C.12 D.135.(·湖北荆门·3分)如图,△ABC中,AB=AC,AD是∠BAC的平分线.已知AB=5,AD=3,则BC的长为()A.5 B.6 C.8 D.106.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等于60°,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 )A.120° B.90° C.60° D.30°7.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腰AB=8,底BC=5,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第11题图)A. 21B. 20C. 19D. 188.(·四川宜宾)如图,在△ABC中,∠C=90°,AC=4,BC=3,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点C落在线段AB上的点E处,点B落在点D处,则B、D两点间的距离为()A. B.2 C.3 D.29.(·湖北荆州·3分)如图,在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中,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图中∠ABC的余弦值是()A.2 B. C. D.二.填空题10.(湖北省鄂州市,15,3分)著名画家达芬奇不仅画艺超群,同时还是一个数学家、发明家.他曾经设计过一种圆规如图所示,有两个互相垂直的滑槽(滑槽宽度忽略不计),一根没有弹性的木棒的两端A、B能在滑槽内自由滑动,将笔插入位于木棒中点P处的小孔中,随着木棒的滑动就可以画出一个圆来.若AB=20cm,则画出的圆的半径为10 cm.11.(·四川宜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以点P(1,1)为圆心、为半径作圆,则该圆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12.(·四川内江)如图4,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8,BD=6,OE⊥BC,垂足为点E,则OE=______.13. (·湖北武汉)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90°,AB=3,BC=4,CD=10,DA =55,则BD的长为_______.14. 如图,是矗立在高速公路水平地面上的交通警示牌,经测量得到如下数据:AM=4米,AB=8米,∠MAD=45°,∠MBC=30°,则警示牌的高CD为米(结果精确到0.1米,=1.73).15. (·江西·3分)如图是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已知AB=8,AD=7,E为AB上一点,AE=5,现要剪下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AEP),使点P落在长方形ABCD的某一条边上,则等腰三角形AEP的底边长是.DO CEBA图4三.解答题16.(江西,23,10分)某数学活动小组在作三角形的拓展图形,研究其性质时,经历了如下过程:●操作发现:在等腰△ABC中,AB=AC,分别以AB和AC为斜边,向△ABC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1所示,其中DF⊥AB于点F,EG⊥AC于点G,M是BC的中点,连接MD和ME,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填序号即可)①AF=AG=AB;②MD=ME;③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④∠DAB=∠DMB.●数学思考:在任意△ABC中,分别以AB和AC为斜边,向△ABC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2所示,M是BC的中点,连接MD和ME,则MD和ME具有怎样的数量和位置关系?请给出证明过程;●类比探索:在任意△ABC中,仍分别以AB和AC为斜边,向△ABC的内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3所示,M是BC的中点,连接MD和ME,试判断△MED的形状.答:.17.(·湖北咸宁)定义:数学活动课上,乐老师给出如下定义:有一组对边相等而另一组对边不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对等四边形.理解:(1)如图1,已知A、B、C在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请在方格图中画出以格点为顶点,AB、BC为边的两个对等四边形ABCD;(2)如图2,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AB是⊙O的直径,AC=BD.求证:四边形ABCD是对等四边形;(3)如图3,在Rt△PBC中,∠PCB=90°,BC=11,tan∠PBC=,点A在BP边上,且AB=13.用圆规在PC上找到符合条件的点D,使四边形ABCD为对等四边形,并求出CD的长.【知识归纳答案】1.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 90°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3.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两个内角和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基础检测答案】1.(·广西百色·3分)如图,△ABC中,∠C=90°,∠A=30°,AB=12,则BC=()A.6 B.6C.6D.12【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解.【解答】解:∵∠C=90°,∠A=30°,AB=12,∴BC=12sin30°=12×=6,故答选A.2.(·贵州安顺)如图,在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都在格点上,则∠ABC的正切值是()A.2B. C. D.【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AB的长,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由勾股定理,得AC=,AB=2,BC=,∴△ABC为直角三角形,∴tan∠B==,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先求出AC、AB的长,再求正切函数.3.(广西南宁3分)如图,厂房屋顶人字形(等腰三角形)钢架的跨度BC=10米,∠B=36°,则中柱AD(D为底边中点)的长是()A.5sin36°米 B.5cos36°米 C.5tan36°米 D.10tan36°米【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C=BD=5米,在Rt△ABD中,利用∠B的正切进行计算即可得到AD的长度.【解答】解:∵AB=AC,AD⊥BC,BC=10米,∴DC=BD=5米,在Rt△ADC中,∠B=36°,∴tan36°=,即AD=BD•tan36°=5tan36°(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4.(海南3分)如图,AD是△ABC的中线,∠ADC=45°,把△ADC沿着直线AD对折,点C 落在点E的位置.如果BC=6,那么线段BE的长度为()A.6 B.6C.2D.3【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判定△ED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再求BE.【解答】解:根据折叠的性质知,CD=ED,∠CDA=∠ADE=45°,∴∠CDE=∠BDE=90°,∵BD=CD,BC=6,∴BD=ED=3,即△ED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E=BD=×3=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还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1、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5.(四川南充)如图,在Rt△ABC中,∠A=30°,BC=1,点D,E分别是直角边BC,AC的中点,则DE的长为()A.1 B.2 C.D.1+【分析】由“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得AB=2BC=2.然后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得DE=AB.【解答】解:如图,∵在Rt△ABC中,∠C=90°,∠A=30°,∴AB=2BC=2.又∵点D、E分别是AC、BC的中点,∴DE是△ACB的中位线,∴DE=0.5 AB=1.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即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6. (浙江省湖州市·4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BC=6,AC=8,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线段AB长度一半的长为半径作弧,相交于点E,F,过点E,F作直线EF,交AB于点D,连结CD,则CD的长是 5 .【考点】作图—基本作图;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分析】首先说明AD=DB,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由题意EF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D=DB,Rt△ABC中,∵∠ACB=90°,BC=6,AC=8,∴AB===10,∵AD=DB,∠ACB=90°,∴CD=AB=5.故答案为5.7. (湖北随州·3分)如图,在△ABC中,∠ACB=90°,M、N分别是AB、AC的中点,延长BC至点D,使CD=BD,连接DM、DN、MN.若AB=6,则DN= 3 .【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连接CM,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NM=CB,MN∥BC,证明四边形DCMN是平行四边形,得到DN=CM,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M=AB=3,等量代换即可.【解答】解:连接CM,∵M、N分别是AB、AC的中点,∴NM=CB,MN∥BC,又CD=BD,∴MN=CD,又MN∥BC,∴四边形DCMN是平行四边形,∴DN=CM,∵∠ACB=90°,M是AB的中点,∴CM=AB=3,∴DN=3,故答案为:3.8.(湖北荆州·10分)如图,A、F、B、C是半圆O上的四个点,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FAB=15°,连接OF交AB于点E,过点C作OF的平行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D,延长AF交直线CD于点H.(1)求证:CD是半圆O的切线;(2)若DH=6﹣3,求EF和半径OA的长.【分析】(1)连接OB,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OB是等边三角形,得到∠AO B=60°,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OF=∠BOF=3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OC⊥CD,由切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DBC=∠EAO=60°,解直角三角形得到BD=BC=AB,推出AE= A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求得EF=2﹣,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连接OB,∵OA=OB=OC,∵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AB=OC,∴△AOB是等边三角形,∴∠AOB=60°,∵∠FAD=15°,∴∠BOF=30°,∴∠AOF=∠BOF=30°,∴OF⊥AB,∵CD∥OF,∴CD⊥AD,∵AD∥OC,∴OC⊥CD,∴CD是半圆O的切线;(2)∵BC∥OA,∴∠DBC=∠EAO=60°,∴BD=BC=AB,∴AE=AD,∵EF∥DH,∴△AEF∽△ADH,∴,∵DH=6﹣3,∴EF=2﹣,∵OF=OA,∴OE=OA﹣(2﹣),∵∠AOE=30°,∴==,解得:OA=2.【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连接OB构造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达标检测答案】一.选择题1.(•毕节市)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 1,, C. 6,7,8 D. 2,3,4【解析】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道三条边的大小,用较小的两条边的平方和与最大的边的平方比较,如果相等,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否则不是.【解答】解:A、()2+()2≠()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B、12+()2=()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正确;C、62+72≠8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D、22+32≠4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2.(•青岛)如图,在△ABC中,∠C=90°,∠B=3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DE=1,则BC=()A. B. 2 C.3 D. +2【解析】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得CD的长,然后在直角△BDE 中,根据30°的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得BD长,则BC即可求得.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0°的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理解性质定理是关键.3. 如图,在△ABC 中,∠A=36°,AB=AC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若在边AB 上截取BE=BC ,连接DE,则图中等腰三角形共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答案】D【解析】在△ABC 中,∠A=36°,AB=AC ,求得∠ABC=∠C=72°,且△ABC 是等腰三角形. 因为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所以∠ABD=∠DBC=36° 所以△ABD 是等腰三角形. 在△BDC 中有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BDC=72° 所以△BDC 是等腰三角形.所以BD=BC=BE 所以△BDE 是等腰三角形.所以∠BDE=72°, 所以∠ADE=36°, 所以△ADE 是等腰三角形.共5个. 故选D .4.如图,在△ABC 中,∠C=9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D ,交BC 于E ,连接AE ,若CE=5,AC=12,则BE 的长是 A .5B .10C .12D .13【解答】解:∵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C=90°, ∴CD=DE=1,又∵直角△BDE 中,∠B=30°, ∴BD=2DE=2, ∴BC=CD+BD=1+2=3.【答案】D.【解析】在Rt△CAE中,CE=5,AC=12,由勾股定理得:2213AE AC CE=+=又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BE=AE=13.故选D.5.(湖北荆门·3分)如图,△ABC中,AB=AC,AD是∠BAC的平分线.已知AB=5,AD=3,则BC的长为()A.5 B.6 C.8 D.10【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BC,BD=CD,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AB=AC,AD是∠BAC的平分线,∴AD⊥BC,BD=CD,∵AB=5,AD=3,∴BD==4,∴BC=2BD=8,故选C.6.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等于60°,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 )A.120° B.90° C.60° D.30°【答案】D.【解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列式计算即可得解:(第11题图)∵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等于60°,∴另一个锐角的度数=90°﹣60°=30°.故选D.7.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腰AB=8,底BC=5,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 21B. 20C. 19D. 18【答案】A.【解析】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题目给出了腰和底,根据周长的定义即可求解:∵8+8+5=21.∴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21.故选A.8.(四川宜宾)如图,在△ABC中,∠C=90°,AC=4,BC=3,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点C落在线段AB上的点E处,点B落在点D处,则B、D两点间的距离为()A. B.2C.3 D.2【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出AB长度,利用旋转性质求出各对应线段长度,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两点间的距离.【解答】解:∵在△ABC中,∠C=90°,AC=4,BC=3,∴AB=5,∵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点C落在线段AB上的点E处,点B落在点D处,∴AE=4,DE=3,∴BE=1,在Rt△BED中,BD==.故选:A.9.(湖北荆州·3分)如图,在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中,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图中∠ABC的余弦值是()A.2 B. C. D.【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BC的形状,再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图可知,AC2=22+42=20,BC2=12+22=5,AB2=32+42=25,∴△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CB=90°,∴cos∠AB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0.(湖北省鄂州市,15,3分)著名画家达芬奇不仅画艺超群,同时还是一个数学家、发明家.他曾经设计过一种圆规如图所示,有两个互相垂直的滑槽(滑槽宽度忽略不计),一根没有弹性的木棒的两端A、B能在滑槽内自由滑动,将笔插入位于木棒中点P处的小孔中,随着木棒的滑动就可以画出一个圆来.若AB=20cm,则画出的圆的半径为10 cm.【解析】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解答】连接OP,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OP的长,画出的圆的半径就是OP长.【点评】解:连接OP,∵△AOB是直角三角形,P为斜边AB的中点,∴OP=AB,∵AB=20cm,∴OP=10cm,故答案为:10.11.(四川宜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以点P(1,1)为圆心、为半径作圆,则该圆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3),(0,﹣1).【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勾股定理先求出直角三角形的另外一个直角边,再根据点P的坐标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以(1,1)为圆心,为半径画圆,与y轴相交,构成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计算得另一直角边的长为2,则与y轴交点坐标为(0,3)或(0,﹣1).故答案为:(0,3),(0,﹣1).12.(四川内江)如图4,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8,BD=6,OE ⊥BC,垂足为点E,则OE=______.[答案]12 5[考点]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
(新)中考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统计导学案(含答案)

四川省渠县崇德实验学校2020年中考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统计导学案一、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练习1.下列调查:①调查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②调查市场上某品牌电脑的使用寿命;③调查长江的水质情况;④调查全国初中学生的业余爱好;⑤调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零部件质量.其中适合全面调查的是①⑤,适合抽样调查的是②③④.(填序号)二、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1.概念:(1)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③全体称为总体.(2)个体:组成总体的④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3)样本:总体中被抽取出来的⑤个体称为样本.(4)样本容量:一个样本中所包含的⑥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2.样本估计总体:一般来说,用样本估计总体时,样本容量⑦越大,样本越有代表性,这时对总体的估计也就越精确.练习2.某学校为了了解七年级同学的视力情况,从七年级的10个班共540名学生中,每班抽取了5名进行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该校七年级同学的视力情况,个体是该校七年级每个同学的视力情况,样本是七年级的10个班中,每班被抽取5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样本的容量是50.3.(2019·南京)为了了解某区初中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区500名初中学生进行调查.整理样本数据,得到下表:7__200.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温馨提示】(1)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都只有一个,而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没有,也可能不止一个;(2)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可能不是这一组数据中的某个数,而一组数据的众数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数.练习4.某公司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应聘者小王参加面试和笔试,成绩(100分制)如表所示:(1)小王面试的平均成绩是88分;(2)如果面试平均成绩与笔试成绩按6∶4确定最终成绩,则小王的最终成绩是89.6分.5.如图是根据某班40名同学一周的体育锻炼情况绘制的条形统计图,那么该班40名同学一周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的众数是8,中位数是9.6.甲、乙两个篮球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都为2.07米,方差分别是s2甲,s2乙,且s2甲>s2乙,则队员身高比较整齐的球队是乙队.四、频数与频率练习7.小明统计了他家今年11月份打电话的次数及通话时间,并列出了频数分布表:通话时间x/min 0<x≤55<x≤1010<x≤1515<x≤20频数(通话次数) 19 16 5 10则通话时间不超过15 min的频率为0.8.五、统计图表练习8.要反映某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折线统计图.9.如图是某校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分布的扇形统计图,则参加人数最少的兴趣小组是棋类,书画小组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72°.10.为了了解某校学生今年五一期间参加社团活动时间的情况,随机抽查了其中100名学生进行统计,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则其中参加社团活动时间在8~10小时之间的学生数是28名.已知该校共有1 000名学生,据此估计,该校五一期间参加社团活动时间在8~10小时之间的学生数大约是280名.课后巩固作业1.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D)A.检测100只灯泡的质量情况B.了解在南充务工人员月收入的大致情况C.了解全市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的情况D.了解某班学生对“南充丝绸文化”的知晓率2.某校为了了解家长对“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这一规定的意见,随机对全校100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这一问题中样本是(C)A.100B.被抽取的100名学生家长C.被抽取的100名学生家长的意见D.全校学生家长的意见3.今年刷爆朋友圈的一句小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央视一台《经典咏流传》节目中的内容.该节目已夺得本年度文化类节目全国网最高的收视率1.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这个收视率是通过普查获得的B.这个收视率是对北京市用等距抽样调查获得的C.从全国随机抽取10 000户约有133户看了《经典咏流传》D.全国平均每10 000户约有133户看了《经典咏流传》4.为了解某市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需要抽取部分老人进行调查,下列抽取老人的方法最合适的是(D)A.随机抽取100位女性老人B.随机抽取100位男性老人C.随机抽取公园内100位老人D.在城市和乡镇各选10个点,每个点任选5位老人5.某班40名同学一周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统计如表所示:人数/人 3 17 13 7时间/小时7 8 9 10那么该班40A.17,8.5B.17,9C.8,9D.8,8.56.已知一组数据5,4,x,3,9的平均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B)A.3B.4C.5D.67.如表记录了两位射击运动员的八次训练成绩:根据以上数据,设甲、乙的平均数分别为x 甲,x 乙,甲、乙的方差分别为s 2甲,s 2乙,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x 甲=x 乙,s 2甲<s 2乙 B.x 甲=x 乙,s 2甲>s 2乙 C.x 甲>x 乙,s 2甲<s 2乙 D.x 甲<x 乙,s 2甲<s 2乙8.为筹备班级毕业晚会,班长对全班同学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最终买什么水果,该由调查数据的众数决定(填“平均数”或“中位数”或“众数”).9.某校拟招聘一批优秀教师,其中某位教师笔试、试讲、面试三轮测试得分分别为92分、85分、90分,综合成绩笔试占40%,试讲占40%,面试占20%,则该名教师的综合成绩为88.8分. 10.如果一组数据为4,a ,5,3,8,其平均数为a ,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为145.11.随机抽取某小吃店一周的营业额(单位:元)如下表: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合计 5406806406407801 1101 0705 460(1)分析数据,填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780元,中位数是680元,众数是640元(2)估计一个月的营业额(按30天计算):①星期一到星期五营业额相差不大,用这5天的平均数估算合适么? 答:不合适.(填“合适”或“不合适”)②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数据估算这个小吃店一个月的营业额. 解:用该店本周一到周日的日均营业额估计当月营业额, 当月的营业额为30×780=23 400(元).1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资源的丰富,在线学习已成为更多人的自主学习选择.某校计划为学生提供以下四类在线学习方式:在线阅读、在线听课、在线答题和在线讨论.为了解学生需求,该校随机对本校部分学生进行了“你对哪类在线学习方式最感兴趣”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本次调查的学生总人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2)求扇形统计图中“在线讨论”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3)该校共有学生2 100人,请你估计该校对在线阅读最感兴趣的学生人数. 解:(1)18÷20%=90(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2)“在线讨论”所占圆心角=在线讨论人数调查总人数×圆周角=1290×360°=48°.(3)该校对在线阅读最感兴趣的学生数=参与调查的在线阅读人数参与调查的总人数×学生总数=2490×2 100=560(人).13.在2019年南充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与健康考试中,某校九年级(1)班体育委员对本班50名同学参加球类自选项目做了统计,制作出扇形统计图(如图),则该班选考乒乓球人数比羽毛球人数多(B)A.5人B.10人C.15人D.20人14,某校组织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满分为30分),测试结束后,张老师从七年级720名学生中随机地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绘制了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试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张老师抽取的这部分学生中,共有40名男生,40名女生; (2)张老师抽取的这部分学生中,女生成绩的众数是27;(3)若将不低于27分的成绩定为优秀,请估计七年级720名学生中成绩为优秀的学生人数大约是多少?解:720×27+12+3+280=720×4480=396(人).答:估计七年级720名学生中成绩为优秀的学生人数大约是396人.15,某校为了解九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随机抽取了九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将抽取学生的体重情况绘制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如图表所示,请根据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填空:①m=52(直接写出结果);②在扇形统计图中,C 组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等于144度;(2)如果该校九年级有1 000名学生,请估算九年级体重低于60千克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 解:九年级体重低于60千克的学生大约有12+52+80200×1 000=720(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初中数学一轮复习资料(教师用)目录1、第1课时实数的有关概念....................................................................... (2)2、第2课时实数的运算....................................................................... .. (4)3、第3课时整式与分解因式....................................................................... (6)4、第4课时分式与分式方程....................................................................... (8)5、第5课时二次根式....................................................................... (10)6、第6课时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 (12)7、第7课时一元二次方程....................................................................... (14)8、第8课时方程的应用(一)................................................................... (16)9、第9课时方程的应用(二)................................................................... (18)10、第10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0)11、第11课时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及图像 (22)12、第12课时一次函数图像及性质 (24)13、第13课时一次函数应用....................................................................... (26)14、第14课时反比例函数图像和性质 (28)15、第15课时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 (30)16、第16课时二次函数应用....................................................................... (32)17、第17课时数据描述与分析(一) (34)18、第18课时数据描述与分析(二) (36)19、第19课时概率及其简单应用(一) (38)20、第20课时概率及其简单应用(二) (40)21、第21课时线段、角、相交线与平行线 (42)22、第22课时三角形基础知识........................................................................4423、第23课时全等三角形....................................................................... (46)24、第24课时等腰三角形....................................................................... (48)25、第25课时直角三角 (50)26、第26课时尺规作图....................................................................... (52)27、第27课时锐角三角函数....................................................................... (54)28、第28课时锐角三角函数应用 (56)29、第29课时多边形及其内角和、梯形 (58)30、第30课时平行四边形....................................................................... (60)31、第31课时矩形、菱形、正方形(一) (62)32、第32课时矩形、菱形、正方形(二) (64)33、第33课时四边形综 (66)34、第34课时相似图形....................................................................... (68)35、第35课时相似图形的应用........................................................................7036、第36课时圆的基本性质....................................................................... (72)37、第37课时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74)38、第38课时圆有关的计算....................................................................... (76)39、第39课时圆的综合....................................................................... (78)40、第40课时图形的变换(一)................................................................... (80)第1课时实数的有关概念【知识梳理】1.实数的分类: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3.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数a的绝对值,记作∣a∣,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4.相反数:符号不同、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a的相反数是-a,0的相反数是0.5.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6.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如:407000=×105,=×10-5.7.大小比较: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8.数的乘方: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9.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即x 2=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10.开平方: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1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12.立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a,即x 3=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13.开立方:求一个数a 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例题精讲】 例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33--=B .3)31(1-=-C 3=±D 3=-例 )A . C .2- D .2例的平方根是( )A .4 B..例4.《广东省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草案)》显示,港珠澳大桥工程估算总投资726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A .107.2610⨯ 元B .972.610⨯ 元C .110.72610⨯ 元D .117.2610⨯元例5.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必有( )A .0a b +>B .0a b -<C .0ab >D .0a b < 例6.(改编题)有一个运算程序,可以使:a ⊕b = n (n 为常数)时,得(a +1)⊕b = n +2, a ⊕(b +1)= n -3现在已知1⊕1 = 4,那么2009⊕2009 = .【当堂检测】1.计算312⎛⎫- ⎪⎝⎭的结果是( ) A .16 B .16- C .18 D .18- 2.2-的倒数是( )0 a 11-b例5图A .12-B .12C .2D .2-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3152<<B .4153<<C .5154<<D .161514<<4.已知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1|a -的结果为( )A .1B .1-C .12a -D .21a - 5.2-的相反数是( )A .2B .2-C .12D .12- 的相反数是____,-12的绝对值是=_____.7.写出一个有理数和一个无理数,使它们都是小于-1的数 .8.如果2()13⨯-=,则“”内应填的实数是( ) A . 32 B . 23 C .23- D .32-第2课时 实数的运算【知识梳理】1.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10 第4题3.有理数乘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4.有理数除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5.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6.有理数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a b、为任意有理数)加法结合律:(a+b)+c=a+(b+c)(a, b,c为任意有理数)【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例题精讲】例1.某校认真落实苏州市教育局出台的“三项规定”,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星期二下午4 点至5点,初二年级240名同学分别参加了美术、音乐和体育活动,其中参加体育活动人数是参加美术活动人数的3倍,参加音乐活动人数是参加美术活动人数的2倍,那么参加美术活动的同学其有____________名. 例2.下表是5个城市的国际标准时间(单位:时)那么北京时间2006年6月17日上午9时应是( )A .伦敦时间2006年6月17日凌晨1时.B .纽约时间2006年6月17日晚上22时.C .多伦多时间2006年6月16日晚上20时 .D .汉城时间2006年6月17日上午8时.例3.如图,由等圆组成的一组图中,第1个图由1个圆组成,第2个图由7个圆组成,第3个图由19个圆组成,……,按照这样的规律排列下去,则第9个图形由__________个圆组成.例4.A .523=+B .623=⨯C .13)13(2-=-D .353522-=-例5.计算:(1) 911)1(8302+-+--+-π (2)0(tan 45π-+o北汉8 90 伦-4 多伦纽国际标准时-5 例2图…例3图(3)102)21()13(2-+--;(4)2008011(1)()3π--+- 【当堂检测】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 4×a 2=a 6B .22532a b a b -=C .325()a a -=D .2336(3)9ab a b =2.某市2008年第一季度财政收入为76.41亿元,用科学记数法(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表示为( )A .81041⨯元B .9101.4⨯元C .9102.4⨯元D .8107.41⨯元3.估计68的立方根的大小在( )与3之间 与4之间 与5之间 与6之间4.如图,数轴上点P 表示的数可能是( )AB. C . 3.2- D.5.计算: (1)02200960cos 16)21()1(-+--- (2))10112-⎛⎫-+ ⎪⎝⎭第3课时 整式与分解因式第4题图【知识梳理】1.幂的运算性质: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n m n m a a a +=⋅(m 、n 为正整数);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n m n m a a a -=÷(a≠0,m 、n 为正整数,m>n );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n n n b a ab =)((n 为正整数);④零指数:10=a (a≠0);⑤负整数指数:nn a a 1=-(a≠0,n 为正整数);2.整式的乘除法:(1)几个单项式相乘除,系数与系数相乘除,同底数的幂结合起来相乘除.(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一个项.(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用一个多_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4)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将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这个单项式.(5)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22))((b a b a b a -=-+; (6)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2222)(b ab a b a +±=±3.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4.分解因式的方法:⑴提公团式法: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⑵运用公式法:公式22()()±+=±a ab b a b2()-=+-;222a b a b a b5.分解因式的步骤:分解因式时,首先考虑是否有公因式,如果有公因式,一定先提取公团式,然后再考虑是否能用公式法分解.6.分解因式时常见的思维误区:⑴ 提公因式时,其公团式应找字母指数最低的,而不是以首项为准.⑵ 提取公因式时,若有一项被全部提出,括号内的项“ 1”易漏掉.(3) 分解不彻底,如保留中括号形式,还能继续分解等【例题精讲】【例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a+2a=3a2B. 3a-2a=aC. a2•a3=a62÷2a2=3a2【例2】(2008年茂名)任意给定一个非零数,按下列程序计算,最后输出的结果是()结果A .mB .m 2C .m +1D .m -1【例3】若2320a a --=,则2526a a +-= .【例4】下列因式分解错误的是() A .22()()x y x y x y -=+- B .2269(3)x x x ++=+C .2()x xy x x y +=+D .222()x y x y +=+【例5】如图7-①,图7-②,图7-③,图7-④,…,是用围棋棋子按照某种规律摆成的一行“广”字,按照这种规律,第5个“广”字中的棋子个数是________,第n 个“广”字中的棋子个数是________【例6】给出三个多项式:21212x x +-,21412x x ++,2122x x -.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两个多项式进行加法运算,并把结果因式分解.【当堂检测】1.分解因式:39a a -= , _____________223=---x x x2.对于任意两个实数对(a ,b )和(c ,d ),规定:当且仅当a =c 且b =d 时, (a ,b )=(c ,d ).定义运算“⊗”:(a ,b )⊗(c ,d )=(ac -bd ,ad +bc ).若(1,2)⊗(p ,q )=(5,0),则p = ,q = .3. 已知a=?109,b=4?103,则a 2?2b=( )A. 2?107B. 4?1014 D. ?1014 .4.先化简,再求值:22()()(2)3a b a b a b a ++-+-,其中22a b =--=.5.先化简,再求值:22()()()2a b a b a b a +-++-,其中133a b ==-,. 第4课时 分式与分式方程【知识梳理】1. 分式概念:若A 、B 表示两个整式,且B 中含有字母,则代数式B A 叫做分式.2.分式的基本性质:(1)基本性质:(2)约分:(3)通分:3.分式运算4.分式方程的意义,会把分式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5.了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会判断所求得的根是否是分式方程的增根.【思想方法】1.类比(分式类比分数)、转化(分式化为整式)2.检验【例题精讲】1.化简:2222111x x x x x x-+-÷-+2.先化简,再求值: 22224242x x x x x x --⎛⎫÷-- ⎪-+⎝⎭,其中2x =+3.先化简11112-÷-+x x x )(,然后请你给x 选取一个合适值,再求此时原式的值. 4.解下列方程(1)013522=--+x x x x (2)41622222-=-+-+-xx x x x 5.一列列车自2004年全国铁路第5次大提速后,速度提高了26千米/时,现在该列车从甲站到乙站所用的时间比原来减少了1小时,已知甲、乙两站的路程是312千米,若设列车提速前的速度是x 千米,则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B.C. D.【当堂检测】1.当99a =时,分式211a a --的值是 .2.当x 时,分式112--x x 有意义;当x 时,该式的值为0. 3.计算22()ab ab 的结果为 .4. .若分式方程xx k x --=+-2321有增根,则k 为( ) A. 2 C. 35.若分式32-x 有意义,则x 满足的条件是:( ) A .0≠x B .3≥x C .3≠x D .3≤x6.已知x =2008,y =2009,求x y x 4y 5x y x 4xy5x y 2xy x 2222-+-+÷-++的值 7.先化简,再求值:4xx 16x )44x x 1x 2x x 2x (2222+-÷+----+,其中22+=x 8.解分式方程. (1)22011x x x -=+- (2) x2)3(x 22x x -=--; (3)11322x x x -=--- (4)11-x 1x 1x 22=+-- 第5课时 二次根式【知识梳理】1.二次根式:(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的化简:3.最简二次根式应满足的条件:(1)被开方数中不含有能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2)根号内不含分母 (3)分母上没有根号4.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5.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公式:(1)a b=ab a 0b 0⋅≥≥(,)(2)a a =a 0b 0b b ≥(,)6..二次根式运算注意事项:(1)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防止:①该化简的没化简;②不该合并的合并;③化简不正确;④合并出错.(2)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常用乘法公式或除法公式来简化计算,运算结果一定写成最简二次根式或整式.【思想方法】 非负性的应用【例题精讲】【例1】要使式子1x +有意义,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x ≠ B .0x ≠ C .10x x >-≠且 D .10x x ≠≥-且【例2】估计132202⨯+的运算结果应在( ). A .6到7之间 B .7到8之间 C .8到9之间 D .9到10之间【例3】 若实数x y ,满足22(3)0x y ++-=,则xy 的值是 .【例4】如图,A ,B ,C ,D 四张卡片上分别写有523π7-,,,四个实数,从中任取两张卡片.A B C D(1)请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用字母A ,B ,C ,D 表示);(2)求取到的两个数都是无理数的概率.【例5】计算:(1)103130tan 3)14.3(27-+︒---)(π (2)101(1)527232-⎛⎫π-+-+-- ⎪⎝⎭. 【例6】先化简,再求值:)1()1112(2-⨯+--a a a ,其中33-=a . 【当堂检测】1.计算:(1)01232tan 60(12)+--+-+.(2)cos45°·(-21)-2-(22-3)0+|-32|+121-(3)026312(cos 304sin 6022+-+. 2.如图,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化简222()a b a b -第6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梳理】1.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的概念及解法,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等式的基本性质及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在使用时要注意使性质成立的条件 .3.灵活运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4.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在寻找等量关系时有时可以借助图表等,在得到方程的解后,要检验它是否符合实际意义.【思想方法】方程思想和转化思想【例题精讲】例1. (1)解方程.x x +--=21152156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7271523y x y x 解:例2.已知x =-2是关于x 的方程()x m x m -=-284的解,求m 的值.方法1 方法2例3.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B. C. D. 例4.在 中,用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______________.例5.已知a 、b 、c 满足⎩⎨⎧=+-=-+02052c b a c b a ,则a :b :c= .⎪⎩⎪⎨⎧=+=+65115y x y x ⎩⎨⎧-=+=+2102y x y x ⎩⎨⎧==+158xy y x ⎩⎨⎧=+=31y x x 032=-+y x例6 .某电厂规定该厂家属区的每户居民如果一个月的用电量不超过 A 度,那么这个月这户只需交 10 元用电费,如果超过 A 度,则这个月除了仍要交10 元用电费外,超过部分还要按每度元交费. ①该厂某户居民 2 月份用电 90 度,超过了规定的 A 度,则超过部分应该交电费多少元(用 A 表示)? .②右表是这户居民 3 月、4 月的用电情况和交费情况:根据右表数据,求电厂规定A 度为 .【当堂检测】1.方程x -=52的解是___ ___.2.一种书包经两次降价10%,现在售价a 元,则原售价为_______元.3.若关于x 的方程x k =-153的解是x =-3,则k =_________.4.若⎩⎨⎧-==11y x ,⎩⎨⎧==22y x ,⎩⎨⎧==c y x 3都是方程ax+by+2=0的解,则c=____. 5.解下列方程(组): (1)()x x -=--3252; (2)....x x +=-0713715023;(3)⎩⎨⎧=+=+832152y x y x ; (4)x x -+=-2114135; 6.当x =-2时,代数式x bx +-22的值是12,求当x =2时,这个代数式的值.7.应用方程解下列问题:初一(4)班课外乒乓球组买了两副乒乓球板,若每人付9元,则多了5元,后来组长收了每人8元,自己多付了2元,问两副乒乓球板价值多少?8.甲、乙两人同时解方程组8(1)5 (2)mx ny mx ny +=-⎧⎨-=⎩由于甲看错了方程①中的m ,得到的解是42x y =⎧⎨=⎩,乙看错了方程中②的n ,得到的解是25x y =⎧⎨=⎩,试求正确,m n 的值.第7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梳理】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ax 2+bx +c =0 (a ≠0)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①直接开平方法②配方法③公式法④因式分解法3.求根公式:当b 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 (a ≠0)的两根为4.根的判别式: 当b 2-4ac >0时,方程有 实数根.当b 2-4ac=0时, 方程有 实数根.当b 2-4ac <0时,方程 实数根.【思想方法】aac b b x 242-±-=1. 常用解题方法——换元法2. 常用思想方法——转化思想,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例题精讲】例1.选用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 (x-15)2-225=0; (2) 3x 2-4x -1=0(用公式法);(3) 4x 2-8x +1=0(用配方法); (4)x 2+22x=0例2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437122=-+++-m m mx x m )(有一个根为零,求m的值.例3.用22cm 长的铁丝,折成一个面积是30㎝2的矩形,求这个矩形的长和宽.又问:能否折成面积是32㎝2的矩形呢?为什么?例4.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k+1)x+4=0(1)求证:不论k 取什么实数值,这个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等腰三角形ABC 的一边长为a=4,另两边的长b .c 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ABC 的周长.【当堂检测】一、填空1.下列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有_______ ①02x 3x12=-+ ②01x 2=+ ③)3x 4)(1x ()1x 2(2--=- ④06x 5x k 22=++ ⑤021x x 2432=-- ⑥0x 22x 32=-+2.一元二次方程3x2=2x的解是.3.一元二次方程(m-2)x2+3x+m2-4=0有一解为0,则m的值是.4.已知m是方程x2-x-2=0的一个根,那么代数式m2-m = .5.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根-2,则b ca4 的值为.6.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7.如果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分别为3和4,那么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可以是.二、选择题:8.对于任意的实数x,代数式x2-5x+10的值是一个( )A.非负数B.正数C.整数D.不能确定的数9.已知(1-m2-n2)(m2+n2)=-6,则m2+n2的值是()或-2 或-3 D. 210.下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方程是()(A)x2+4=0 (B)4x2-4x+1=0(C)x2+x+3=0(D)x2+2x-1=011.下面是李刚同学在测验中解答的填空题,其中答对的是()A.若x2=4,则x=2 B.方程x(2x-1)=2x-1的解为x=1C.方程x2+2x+2=0实数根为0个 D.方程x2-2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2.若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8,腰长是方程x2-9x+20=0的一个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或18三、解下方程:(1)(x+5)(x-5)=7 (2)x(x-1)=3-3x (3)x2-4x-4=0 (4)x2+x-1=0 (6)(2y-1)2 -2(2y-1)-3=0第8课时方程的应用(一)【知识梳理】1. 方程(组)的应用;2.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3. 实际问题中对根的检验非常重要.【注意点】分式方程的检验,实际意义的检验.【例题精讲】例1. 足球比赛的计分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某队打了14场,负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队胜了()A.4场 B.5场 C.6场 D.13场例2. 某班共有学生49人.一天,该班某男生因事请假,当天的男生人数恰为女生人数的一半.若设该班男生人数为x,女生人数为y,则下列方程组中,能正确计算出x 、y 的是( )A .⎩⎪⎨⎪⎧x –y= 49y=2(x+1)B .⎩⎪⎨⎪⎧x+y= 49y=2(x+1)C .⎩⎪⎨⎪⎧x –y= 49y=2(x –1)D .⎩⎪⎨⎪⎧x+y= 49y=2(x –1) 例3. 张老师和李老师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15千米去县城购买书籍,张老师比李老师每小时多走1千米,结果比李老师早到半小时,两位老师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设李老师每小时走x 千米,依题意得到的方程是( )例4.学校总务处和教务处各领了同样数量的信封和信笺,总务处每发一封信都只用一张信笺,教务处每发出一封信都用3张信笺,结果,总务处用掉了所有的信封,•但余下50张信笺,而教务处用掉所有的信笺但余下50个信封,则两处各领的信笺数为x 张,•信封个数分别为y 个,则可列方程组 .例5. 团体购买公园门票票价如下:100人.若分别购票,两团共计应付门票费1392元,若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团体购票,总计应付门票费1080元.(1)请你判断乙团的人数是否也少于50人.(2)求甲、乙两旅行团各有多少人?【当堂检测】1.某市处理污水,需要铺设一条长为1000m的管道,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实际施工时,每天比原计划多铺设10米,结果提前5天完成任务.设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xm,则可得方程.2. “鸡兔同笼”是我国民间流传的诗歌形式的数学题, “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看来脚有100只,几多鸡儿几多兔?”解决此问题,设鸡为x只,兔为y只,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3.为满足用水量不断增长的需求,某市最近新建甲、乙、•丙三个水厂,这三个水厂的日供水量共计万m3,•其中乙水厂的日供水量是甲水厂日供水量的3倍,丙水厂的日供水量比甲水厂日供水量的一半还多1万m3.(1)求这三个水厂的日供水量各是多少万立方米?(2)在修建甲水厂的输水管道的工程中要运走600t土石,运输公司派出A 型,B•型两种载重汽车,A型汽车6辆,B型汽车4辆,分别运5次,可把土石运完;或者A型汽车3辆,B型汽车6辆,分别运5次,也可把土石运完,那么每辆A型汽车,每辆B型汽车每次运土石各多少吨?(每辆汽车运土石都以准载重量满载)4. 2009年初我国南方发生雪灾,某地电线被雪压断,供电局的维修队要到30km远的郊区进行抢修.维修工骑摩托车先走,15min后,抢修车装载所需材料出发,结果两车同时到达抢修点.已知抢修车的速度是摩托车速度的倍,求这两种车的速度.5. 某体育彩票经售商计划用45000•元从省体彩中心购进彩票20扎,每扎1000张,已知体彩中心有A、B、C三种不同价格的彩费,进价分别是A•种彩票每张元,B种彩票每张2元,C种彩票每张元.(1)若经销商同时购进两种不同型号的彩票20扎,用去45000元,请你设计进票方案;(2)若销售A型彩票一张获手续费元,B型彩票一张获手续费元,C型彩票一张获手续费元.在购进两种彩票的方案中,为使销售完时获得手续费最多,你选择哪种进票方案?(3)若经销商准备用45000元同时购进A、B、C三种彩票20扎,请你设计进票方案.第9课时方程的应用(二)【知识梳理】1.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3. 问题中方程的解要符合实际情况.【例题精讲】例1. 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和是7,把这个两位数加上45后,•结果恰好成为数字对调后组成的两位数,则这个两位数是()A.16 B.25 C.34 D.61例2. 如图,在宽为20米、长为30米的矩形地面上修建两条同样宽的道路,余下部分作为耕地.若耕地面积需要551米2,则修建的路宽应为( )A .1米B .米C .2米D .米 例3. 为执行“两免一补”政策,某地区2006年投入教育经费2500万元,预计2008年投入3600万元.设这两年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百分率为x ,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225003600x = B.22500(1)3600x +=C.22500(1%)3600x +=D.22500(1)2500(1)3600x x +++= 例4. 某地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为7元,超过3千米以后,每增加1千米,•加收元.某人乘这种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共付车费19元,•设此人从甲地到乙地经过的路程为x 千米,那么x 的最大值是( )A .11B .8C .7D .5例5. 已知某工厂计划经过两年的时间,•把某种产品从现在的年产量100万台提高到121万台,那么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约是________.按此年平均增长率,预计第4年该工厂的年产量应为_____万台.例6. 某商场将进货价为30元的台灯以40元售出,平均每月能售出600个.调查表明:这种台灯的售价每上涨1元,其销售量就将减少10个.为了实现平均每月10000•元的销售利润,这种台灯的售价应定为多少?这时应进台灯多少个?例7. 幼儿园有玩具若干份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3件,那么还余59件.•如果每人分5件,那么最后一个人不少于3件但不足5件,试求这个幼儿园有多少件玩具,有多少个小朋友.【当堂检测】1. 某印刷厂1•月份印刷了书籍60•万册,•第一季度共印刷了200万册,问2、3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多少?2. 为了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某市近年加快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创建国家城市绿化一体化城市.某校甲,乙两班师生前往郊区参加植树活动.已知甲班每天比乙班少种10棵树,甲班种150棵树所用的天数比乙班种120棵树所用的天数多2天,求甲,乙两班每天各植树多少棵?3. A、B、C、D为矩形的四个顶点,AB=16cm,AD=6cm,动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点P以3 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一直到达B为止,点Q以2 cm/s 的速度向D移动.⑴ 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几秒时四边形PBCQ的面积为33 cm2?⑵ 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几秒时,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 cm?4. 甲、乙两班学生到集市上购买苹果,苹果的价格如下表所示.甲班分两次共购买苹果70kg(第二次多于第一次),共付出189元,而乙班则一次购买苹果70kg.(1)乙班比甲班少付出多少元?(2)甲班第一次,第二次分别购买苹果多少千克?购苹果数不超过30kg30kg以下但不超过50kg 50kg 以上第10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知识梳理】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组)的解集和解法. 【思想方法】1.不等式的解和解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例题精讲】 例1.如图所示,O 是原点,实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 、B 、C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0b a >-B. 0ab <C. 0b a <+D. 例2. 不等式112x ->的解集是( )A.12x >-B.2x >- C.2x <-D.12x <-例 3. 把不等式组21123x x +>-⎧⎨+⎩≤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 A OC)c a (b >-110 10 1( )A .B .C .D .例4. 不等式组221x x -⎧⎨-<⎩≤的整数解共有(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例5. 小明和爸爸妈妈三人玩跷跷板,三人的体重一共为150kg ,爸爸坐在跷跷板的一端,小明体重只有妈妈一半,小明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这时爸爸那端仍然着地,那么小明的体重应小于( )A. 49kgB. 50kgC. 24kgD. 25kg例6.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m ≥-1的解集如图所示,则m 等于( )A .0B .1C .2D .3例7.解不等式组:(1)21113x xx +<⎧⎪⎨-≥⎪⎩ (2)⎪⎩⎪⎨⎧+<+->+)6(3)4(4,5351x x x x 【当堂检测】1.苹果的进价是每千克元,销售中估计有5%的苹果正常损耗.为避免亏本,商家把售价应该至少定为每千克 元.43212. 解不等式723<-x ,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写出它的正整数解.3. 解不等式组⎪⎩⎪⎨⎧-<+--+≥+224313322x x x x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4. 我市某镇组织20辆汽车装运完A 、B 、C 三种脐橙共100吨到外地销售.按计划,20辆汽车都要装运,每辆汽车只能装运同一种脐橙,且必须装满.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设装运A 种脐橙的车辆数为x ,装运B 种脐橙的车辆数为y ,求y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装运每种脐橙的车辆数都不少于4辆,那么车辆的安排方案有几种?并写出每种安排方案;(3)若要使此次销售获利最大,应采用哪种安排方案?并求出最大利润的值.第11课时 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及其图像【知识梳理】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1. 坐标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构成一一对应;2. 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符号;3. 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4. 点P (a ,b )关于⎪⎩⎪⎨⎧原点轴轴y x 对称点的坐标⎪⎩⎪⎨⎧----),(),(),(b a b a b a5.两点之间的距离6.线段AB 的中点C ,若),(),,(),,(002211y x C y x B y x A 则2,2210210y y y x x x +=+=二、函数的概念1.概念: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 ,如果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使解析式有意义 (2)实际问题具有实际意义3.函数的表示方法; (1)解析法 (2)列表法 (3)图象法 【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 【例题精讲】例1.函数22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函数y =x 的取值范围是 .例 2.已知点(13)A m -,与点(21)B n +,关于x 轴对称,则m =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