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题型及方法总结

中考数学题型及方法总结
中考数学题型及方法总结

初中数学中的固定题型及惯性思维

一、角平分线的考点

1.定义

2.性质(垂直于角的两边)

3.对称性(垂直于角

平分线,构造全等,得到中点)

二、中点的三个考点

1.斜边中线(直角与中点)

2.三线合一(等腰与中点)

3.中位线(两个中点)

附注:中点常见作辅助线方法:过其中一个端点作另一个端点所在直线的平行线交延长线与一点。如果其中一个端点所在直线有多条,要结合题目已知条件进行判断,一般以已知线段长度的为主。

三、等腰三角形的考点

1.等角对等边

2.等边对等角

3.三线合一

四、全等三角形

1.五个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五、轴对称图形

1.角的对称性(性质)

2.线段的对称性(性质)

3.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三线合一)

附注:对称轴是直线,轴对称图形既可以是一个图形本身,比如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也可以说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呈轴对称图形。

六、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的公式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以用来证明直角或者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附注:利用图形证明勾股定理一般都是利用部分面积之和等于整体面积,另外记住几组常见的勾股数,3,4,5;6,8,10; 5,12,13; 7,24,25

七、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用来确定点及图像的位置的

2.坐标轴及象限的划分

附注:如果题目说不经过第二象限,应该有两种情况,一是经过一三四象限,二是经过一三象限,做此类题目不要思维定势。

八、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的非负性

2.同类二次根式

3.最简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比较大小

5.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

附注:如果题目的计算结果包含根式,一定要习惯性地判断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切记因为细节问题失分;另外代数式有意义也要注意开方数大于等于0,千万不要漏掉等号。

九、一元二次方程

1.定义(二次项系数不为0)

2.四种解法(优先考虑因式分解法,主要是十字相乘)

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的判别式

4.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即韦达定理

附注:只要一个题目是求解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代数式的值的题目,只有两种方法,代入法与韦达定理,如果满足韦达定理的形式就用韦达定理,除此之外,一律使用代入法。

十、二次函数

1.定义(最高次为2,二次项系数不为0)

2.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与X轴的交点、对称轴、顶点坐标、与Y轴的交点位置)

3.二次函数的增减性

4.二次函数的动点问题

附注:初中阶段所有函数的知识点都比较少,更多的是知识点的迁移变化与综合应用。

十一、分式方程

1.分式方程的定义(有可能考选择题)

2.分式方程的解的情况

3.已知分式方程的解的情况,求未知实数的取值范围

附注:1.增根是分式方程无解的特殊情况 2.如果告诉分式方程的解为负数,解出X之后,一方面x<0,另外千万不要忘记x不能等于增根,这个是比较容易出错的一个点。

十二、圆

1.相关定义,比如直径、圆心、弦、切线、弧、圆周角、圆心角等等

2.切线长定理

3.垂径定理

直径:直径所对圆周角是90度

角:同弧所对圆周角相等,同弧所对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

弦:垂径定理

弧长相等:弦相等

切线:连接圆心与切点

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

附注:在圆中要记住有很多等腰三角形,另外也经常跟全等和相似结合在一起。

数学题目中的常见突破口及惯性思维

1.中点(考点及作辅助线方法相对比较固定)

2.角平分线(处理方法如上述总结)

3.直角(直角一般跟斜边中线、勾股定理、相似、等量代换结合起来)

4.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5.出现比例线段或者乘积形式(相似)

6.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中出现勾股线段或者等差线段,使用

旋转法

7.A型、K型、L型(K型)、X型、Z型(X型)相似

8.反比例函数中出现成比例线段(关联点坐标)

9.正方形(跟等腰直角三角形结合起来,因为比较容易构造)

10.一题多解(等腰三角形要分腰与底;直角三角形要分斜边与直角边;平行四

边形要分边与对角线;相似要分哪两条线段对应成比例)

11.分类依据(不同图形的分类依据不同,这里不作细述)

12.求线段长度或者角的大小,在不知线段如何表示的情况下,要习惯性地假设

未知数

中考数学题型总结

1.已知点),4(1y -,()2,2y 都在直线22

1+-=x y 上,则1y 与2y 的大小关系

是 (A )21y y ? (B )21y y = (C )21y y ? (D )不能比较

比较函数值大小,两种方法:1.直接求解函数值再进行比较2.利用数

形结合法,通过函数图像直观地看出函数值大小。

2.月球的半径约为1 738 000m ,1 738 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

表示为

A .1.738×106

B .1.738×107

C .0.1738×107

D .17.38×105

科学计数法,记住形式:a*10^n(1=

3 )

A .±5 B.5 C .–5

D . 625

此题考察二次根式的相关概念: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此题显然是求

25的算术平方根,故选B 。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36a a a ?=

B .236()y y -=

C .2353()m n m n =

D .222253x x x -+=

此题考察七年级的幂的运算和合并同类项,幂的运算有三个运算法

则,一是同底数幂的乘法,二是幂的乘方,三是乘积的乘方,另外要

注意:负数的奇数次幂为负数,偶数次幂为正数。幂的运算在中考中

一定是会涉及的,所以虽然简单,但务必掌握扎实。

5. 两个不相等的实数m ,n 满足462=-m m ,462=-n n ,则mn 的值D

(A) 6 (B) -6

(C) 4 (D) -4

求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代数式的值: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代入法,一种是韦达定理,具备X1+X2和X1*X2的形式就用韦达定理,其他情况一律使用代入法,本题是一个变型形式,记住八个字“形式一致,构造方程”(在高中也有类似构造函数的题目),把所给变量当作构造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即可。

6.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此题考察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判断,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都分为两种,一种是两个图形关于某点或者某直线呈中心对称图形或者轴对称图形,还有一种就是图形本身是轴对称或者中心对称图形。A是中心对称图形,B是轴对称图形,C既是中心对称亦是轴对称,D是中心对称。此外我们之前还对正多边形的对称性进行过总结,即正奇数边形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正偶数边形既是中心对称亦是轴对称图形。此为送分题,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快速判断出正确答案。

7.某班派9名同学参加拔河比赛,他们的体重分别是(单位:千克):

67,59,61,59,63,57,70,59,65,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59,63 B.59,61 C.59,59 D.57,61 此题考察众数、中位数的概念,相关的概念还有平均数、方差、极差,注意:找中位数一定要把所给的一列数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偶数个数就是排在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奇数个数就是中间的那个数。此题也是比较简单的概念性问题,但务必概念清晰。

8.将1

x

x

-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则原式等于( ) A.x-B.-x-C.x D.-x

本题考察二次根式的运算及性质,首先要判断x的正负,此题易判断x为负数(二次根式必须保证开方数大于或者等于0,因为分母为未知数,根据代数式有意义,此题x只能为负数),据此可以快速排除C、D,又因为原数显然小于0,所以可以排除A,故B为正确选项。当然也可以通过运算性质得出B选项。

9. 如图,圆锥的母线长是3,底面半径是1,A是底面圆周上一点,

从点A出发绕侧面一周,再回到点A的最短的路线长是C

(A)36(B)

23

3(C)33(D)3

本题为最短路径问题,可以归为最值问题中的一种,最值问题在初中阶段共有八种,代数中有绝对值、平方、二次根式、二次函数,几何中有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圆外一点到圆上点的距离。另外还有两种难题,一种是求两个动点和两个定点所构成的四边形周长最小,但两个动点之间的距离是定值,此种题型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进行替换即可;还有一种求两个动点和两个定点所构成的四边形周长最小,但仅仅已知两个动点所在的直线,此种题目需要作两个对称点,然后转化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0. 如图,已知: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菱形OABC,A点的坐

标为(10,0),对角线OB、AC相交于D点,双曲线y=k

x(x

>0)经过D点,

交BC的延长线于E点,且OB?AC=160,有下列四个结论:(第3题)

A

①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 =40x

(x >0);②E 点的坐标是(5,8); ③sin ∠COA =45

;④AC +OB =125.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考察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扎实的基本功,需要对4个选项逐一进行判断,此题图形分为两个:反比例函数和菱形,所以在解题时要充分利用两个图形的性质及对应的解题方法(反比例函数:绝大多数难题都是考察关联点坐标,比如此题先求出D 点坐标,再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B 点坐标,从而验证E 点坐标;菱形:对角线相互垂直且平分),另外选项3是判断三角函数值的,这种题目固定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构造直角,把所求角放在直角三角形中,另外一种是利用相等角替换。

11.(2分)(2011?苏州)如图,巳知A 点坐标为(5,0),直线y=x+b (b >0)与y 轴交于点B ,连接AB ,∠α=75°,则b 的值为( )

此题考察特殊角的转化与使用以及特殊的直线方程对应的特殊角。其中30°,45°,60°这三个特殊角所对应的直线方程一定要熟练记忆并灵活运用。

12.(2分)(2010?无锡)如图,已知梯形ABCO 的底边AO 在x 轴上,BC ∥AO ,AB ⊥AO ,过点C 的双曲线交OB 于D ,且OD :DB=1:2,若△OBC 的面积等于3,则k 的值( )

A.等于2 B.等于C.等于D.无法确定

反比例函数典型的关联点坐标题,只要题目中出现比例线段,要习惯性的使用关联点坐标进行求解,即假设其中一个点坐标,表示出与之相关的点坐标,然后根据题目已知的等量关系列式并求解。一般假设的点坐标为小比例线段的端点,比如此题假设D点坐标处理起来更为方便。

13.因式分解:224

-= ▲.

a b

因式分解有4种方法,两项要么使用提公因式,要么使用平方差公式;三项要么使用十字相乘,要么使用完全平方公式;四项及以上一律使用分组法。但所有的因式分解都优先考虑提公因式法。注意:因式分解之后的各个因式如果能合并同类项的一定要合并。

14.若23

-+的值为▲.

a b

a b

-=,则924

代数式求值,整体思想的应用,因为此题只给出一个等式,但含有两个未知数,所以显然不是分别求出a,b的值再代入求值。所以此类题目要观察已知等式与所求代数式之间的关系,一般都是倍数关系,除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值问题会利用代入法或者韦达定理。注意:有的倍数关系不是整数倍,但我们在做此类题目之前已经知道题目考察的是倍数关系,利用整体思想求值,所以只要用对应字母的系数相除就可以判断出是多少倍(包括不是整数倍的情况),比如此题,a的系数分别是1和-2,所以只要把前面的等式乘以-2即可。

15.如图所示,将边长为8 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 落在BC中点E处,点A落在F处,折痕为MN,则线段CN的长是_______.

此题考察图形的折叠,常见的图形变化还有平移、旋转,以上变化均

改变位置,不改变形状,所以要利用对应边及对应角相等。在矩形和正方形的折叠题当中还要把勾股定理当作一种惯性思维,解题中经常用到。

16.(2分)如图,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2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 _________ .

此题为找规律题,规律题我们并不陌生,从小学到高中各个阶段都有对应形式的规律题,但规律也分为很多种不同的题型,但比较常考的规律有和差倍分、奇偶变化、次方变化(初中以后两种考察形式为主),比如此题,运动奇数次与偶数次对应的纵坐标不同,而横坐标是依次加1的简单变化。

17.(5分)计算2

30116(2)(πtan60)233-??--÷-+-- ???o o 中考必考题型之一,计算题会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幂的运算、绝对值、二次根式、三角函数,计算时一定要注意正负号。

18.(5分)解方程:()x

x x x 2322-=--;

中考必考题型之一,解分式方程,分式方程的解法比较固定,但要注意书写规范。还有可能考察分式的先化简再求值的题目。例题如下:

先化简,再求值:2121122x x x x ++??-÷ ?++??

,其中31x =-.

19.(6分)解不等式组,并求出其最小整数解:()?????-<--≥+-x

x x x 8131323 不等式组为七下内容,常考的有两种题型,一种是求解并在数轴上表示,还有一种是求解限定条件下的解集。注意审题,比如此题要求的是最小整数解,不要算出解集之后就万事大吉了,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

20. ( 2014?广东,第22题7分)某高校学生会发现同学们就餐时剩余饭菜较多,浪费严重,于是准备在校内倡导“光盘行动”,让同学们珍惜粮食,为了让同学们理解这次活动的重要性,校学生会在某天午餐后,随机调查了部分同学这餐饭菜的剩余情况,并将结果统计后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

(1)这次被调查的同学共有 1000 名;

(2)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校学生会通过数据分析,估计这次被调查的所有学生一餐浪费的食物可以供200人用一餐.据此估算,该校18 000名学生一餐浪费的食物可供多少人食用一餐?

此题考察统计图与统计表,现在多为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或统计表相结合的题目,

难度不大,会读图读表即可。

21.(本题满分6分)一家医院某天出生了3个婴儿,假设生男生女的机会相同,那么这3个婴儿中,出现1个男婴、2个女婴的概率是多少?

中考必考题型之一,解题方法为树状图和列表法,树状图用的比较多。概率也是小学就开始接触的概念,所以在理解上没有问题,但一定要注意分类要合理(便于列举),考虑要全面(不多不少)。22.(6分)如图,在一个坡角为15°的斜坡上有一棵树,高为AB.当

太阳光与水平线成50°时,测得该树在斜坡上的树影BC的长为7米,求树高.(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sin15°≈0.26,cos15°≈0.97,tan15°≈0..27,sin50°≈0.77,

cos50°≈0.64,tan50≈1.19)

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是中考必考题,多为送分题,但有些题需要作简单的变换,因为三角函数的使用必须放在直角三角形当中,所以如果所给图形中没有直角,就需要自己根据题目的需要去构造直角三角形。注意:在变换时一定要跟已知线段长度结合起来。比如此题所构造的直角三角形显然要包含BC边。

23.(本题满分8分)如图,已知函数k

y

(x>0)的图像经过点A、

x

B,点B的坐标为(2,2).过点A作AC⊥x轴,垂足为C,过点B作BD⊥y轴,垂足为D,AC与BD交于点F.一次函数y=ax+b 的图像经过点A、D,与x轴的负半轴交于点E.

OD,求a、b的

(1)若AC=3 Array 2

值;

(2)若BC∥AE,求BC的长.

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中出现比例线段,用关联点坐标或者相似三角形进行求解,比如此题根据B点坐标易求出D点坐标,根据比例求出A点坐标,然后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代入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出a,b.

(2)易判断四边形BDEC是平行四边形,从而易得出三角形DOE 和三角形CFB全等,而求DE长度只要根据直线方程就可以求出来。24.(8分)“低碳生活”作为一种健康、环保、安全的生活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某公司生产的健身自行车在市场上受到普遍欢迎,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畅销,生产的产品可以全部售出。

该公司的年生产能力为10万辆,在国内市场每台的利润y1(元)

与销量x (万台)的关系如图5-10所示;在国外市场每台的利

润y 2(元)与销量x (万台)的关系为()()

3036006180410x x y x ?-+≤≤?=?≤≤?? (1)求国内市场的销售总利润z (万元)关于销售量x (万台)的

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求该公司每年的总利润w(万元)关于国内市场的销量x (万台)

的函数关系式,并帮助该公司确定国内、国外市场的销量各为

多少万台时,公司的年利润最大?

此题为中考必考题型中的一种,函数应用题和最值问题的结合,一般考察都是与生活相关的应用题,所以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题目传达的意思,然后列式求解,比如此题考察利润最大,那么首先要理解利润是如何产生的,是销售额-成本,销售额又与销售量和售价有关,售价往往又是销售量的影响因素,比如售价太高,它对应的销售量往往也会下降,这也是中考中比较常考的一种形式,所以此类题目只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做题的实战经验深刻理解题目的意思,一般难度不大。

25.(本题满分10分)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O

经过A 、B 、D 三点,过点B 作BE ∥AD ,交⊙O 于点E ,连接ED .

(1)求证:ED ∥AC ;

(2)若BD =2CD ,设△EBD 的面积为1S ,△ADC 的面积为2S ,且2121640S S -+=,求△ABC 的面积.

圆的综合题也是中考必考题,(1)做圆的题目一定要擅于运用惯性

思维,比如此题要

证明平行,证明平行的方法有:1.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同旁内

角互补2.得到一

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到对边平行。但此题显然是利用角相

等得到平行,首

先已知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得到角相等(定义),之前总结

过,在圆中出现的角

一定要判断是什么角,然后想到对应的两个结论,利用此惯性思维易

得出角ADE 等于

角CAD 。(2)此题出现S1,S2两个未知数,但题目只有一个等式,

通过一个等式求

解多个变量,只有以下几种情况:1.“0”+“0”型(平方、绝对值、

二次根式的非负

性)2.有限定条件(比如解有正数、质数、整数等特殊要求),从本

题所给的等式形

式来看比较容易想到完全平方,从而得解。另外,做证明题一定要学

会假设结论成立,

(第25题)

通过倒推得出解法(在高中数学中会有一个章节专门讲解推理与证

明,其中比较常用

的有分析法和执果溯因法)

26、已知抛物线232y ax bx c =++

(1)若1,1a b c ===-求该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

(2)若++1a b c =,是否存在实数0x ,使得相应的y=1,若有,请指明有几个并证明你的结论,若没有,阐述理由。

(3)若1,23

a c

b ==+且抛物线在22x -≤≤区间上的最小值是-3,求b 的值。 (1)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即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而一元二次方程有4种解法,优先考虑因式分解法(十字相乘)

(2)此种题型是需要理解与转化的,在高中也极为常见,比如本题,是否存在x0,即3ax^2+2bx+c=1这个方程根的个数,而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都是b^2-4ac 的正负。

(3)二次函数中典型的分类讨论,给定的区间有可能在对称轴的左边、右边、两边,所以需要分三类情况讨论,注意每一种情况求出的值一定要验证是否满足大前提。

27.(10分)(2011?常德)如图,已知抛物线过点A(0,6),B(2,0),C(7,).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D是抛物线的顶点,E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C的交点,F与E关于D对称,求证:∠CFE=∠AFE;

(3)在y轴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AFP与△FDC相似?若有请求出所有符和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此题为二次函数压轴题(1)求抛物线解析式,一般都是送分题(2)证明角相等常见方法有1.两直线平行的性质2.等量代换3.三角形全等4.等边对等角5.平行四边形的性质6.同弧或者等弧所对圆周角相等7.两个角对应的三角函数值相等,具体在选择证明方法之前要看要证明的两个角所在的图形特征,先直观地判断,再具体分析。(3)存在性问题,经常考察的有三角形相似、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矩形、周长最小、面积最值,此种题型的关键是分类依据,比如相似三角形的分类依据就是哪两个角对应相等(优先考虑特殊角,比如直角);直角三角形的分类依据就是哪个角是直角。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方法大全及技巧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湖北竹溪城关中学明道银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一) 数学综合题关键是第24题和25题,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函数型综合题和几何型综合题。 (一)函数型综合题:是先给定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求解前已知函数的类型),然后进行图形的研究,求点的坐标或研究图形的某些性质。初中已知函数有:①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和常值函数,它们所对应的图像是直线;②反比例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双曲线; ③二次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抛物线。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关键是求点的坐标,而求点的坐标基本方法是几何法(图形法)和代数法(解析法)。此类题基本在第24题,满分12分,基本分2-3小题来呈现。 (二)几何型综合题:是先给定几何图形,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然后有动点(或动线段)运动,对应产生线段、面积等的变化,求对应的(未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没有求出之前不知道函数解析式的形式是什么)和求函数的定义域,最后根据所求的函数关系进行探索研究,一般有:在什么条件下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边形是菱形、梯形等或探索两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相似等或探究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或探索面积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求x的值等和直线(圆)与圆的相切时求自变量的值等。求未知函数解析式的关键是

列出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即列出含有x、y的方程),变形写成y=f(x)的形式。一般有直接法(直接列出含有x和y的方程)和复合法(列出含有x和y和第三个变量的方程,然后求出第三个变量和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代入消去第三个变量,得到y=f(x)的形式),当然还有参数法,这个已超出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找等量关系的途径在初中主要有利用勾股定理、平行线截得比例线段、三角形相似、面积相等方法。求定义域主要是寻找图形的特殊位置(极限位置)和根据解析式求解。而最后的探索问题千变万化,但少不了对图形的分析和研究,用几何和代数的方法求出x的值。几何型综合题基本在第25题做为压轴题出现,满分14分,一般分三小题呈现。 在解数学综合题时我们要做到:数形结合记心头,大题小作来转化,潜在条件不能忘,化动为静多画图,分类讨论要严密,方程函数是工具,计算推理要严谨,创新品质得提高。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二) 具有选拔功能的中考压轴题是为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题目,其特点是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路难觅,解法灵活。解数学压轴题,一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二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三要掌握常用的解题策略。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策略,供初三同学参考。 1、以坐标系为桥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历年中考数学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x A O Q P B y 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动态几何特点----问题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问题也是特殊图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 动点问题一直是中考热点,近几年考查探究运动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特殊角或 其三角函数、线段或面积的最值。 下面就此问题的常见题型作简单介绍,解题方法、关键给以点拨。 一、三角形边上动点 1、(2009年齐齐哈尔市)直线3 64 y x =-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动点P Q 、同时从O 点出发,同时到达A 点,运动停止.点Q 沿线段OA 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P 沿路线O →B →A 运动. (1)直接写出A B 、两点的坐标; (2)设点Q 的运动时间为t 秒,OPQ △的面积为S ,求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48 5 S = 时,求出点P 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以点O P Q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M 的坐标. 提示:第(2)问按点P 到拐点B 所有时间分段分类; 第(3)问是分类讨论:已知三定点O 、P 、Q ,探究第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时按已知线段身份不同分类-----①OP 为边、OQ 为边,②OP 为边、OQ 为对角线,③OP 为对角线、OQ 为边。然后画出各类的图形,根据图形性质求顶点坐标。

图(3) A B C O E F A B C O D 图(1) A B O E F C 图(2) y M C D 2、(2009年衡阳市)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BC=2cm ,∠ABC=60o. (1)求⊙O 的直径; (2)若D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连结CD ,当BD 长为多少时,CD 与⊙O 相切; (3)若动点E 以2cm/s 的速度从A 点出发沿着AB 方向运动,同时动点F 以1cm/s 的速度从B 点出发沿BC 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20)((<

初中数学规律题总结

初中数学规律题解题基本方法 (一)数列的找规律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此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 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相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6=6n-2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举例说明:2、5、10、17……,求第n位数。 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 [3+(2n-1)]×(n-1)÷2=(n+1)×(n-1)=n2-1 所以,第n位数是:2+ n2-1= n2+1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 (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如,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给出的数:0,3,8,15,24,……。 序列号: 1,2,3, 4, 5,……。 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n2-1,第100项是1002-1。 (二)公因式法: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规律,看是不是与n2、n3,或2n、3n,或2n、3n有关。 例如:1,9,25,49,(),(),的第n为(2n-1)2 (三)看例题: A: 2、9、28、65.....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 答案与3有关且............即:n3+1 B:2、4、8、16.......增幅是2、4、8.. .....答案与2的乘方有关即:2n (四)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成为第二位开始的新数列,然后用(一)、(二)、(三)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的关系。再在找出的规律上加上第一位数,恢复到原来。 例:2、5、10、17、26……,同时减去2后得到新数列: 0、3、8、15、24……, 序列号:1、2、3、4、5

中考数学考试典型10大解题思路及方法

中考数学考试典型10大解题思路及方法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一些经典而实用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这里总结10大解题方法的汇总。 1、配方法: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函数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R,a≠0)根的判别式△=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解析几何、三角函数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待定系数法: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它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 6、构造法: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组)、一个等式、一个函数、一个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题的数学方法,我们称为构造法。运用构造法解题,可以使代数、三角、几何等各种数学知识互相渗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总结大全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总结大全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有关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总结大全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更多信息请关注学习方法网! 一、选择题的解法 1、直接法:根据选择题的题设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判断,最后得到题目的所求。 2、特殊值法:(特殊值淘汰法)有些选择题所涉及的数学命题与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关; 在解这类选择题时,可以考虑从取值范围内选取某几个特殊值,代入原命题进行验证,然后淘汰错误的,保留正确的。 3、淘汰法:把题目所给的四个结论逐一代回原题的题干中进行验证,把错误的淘汰掉,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 4、逐步淘汰法:如果我们在计算或推导的过程中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进行,既采用“走一走、瞧一瞧”的策略;每走一步都与四个结论比较一次,淘汰掉不可能的,这样也许走不到最后一步,三个错误的结论就被全部淘汰掉了。 5、数形结合法: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体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2、联系与转化的思想: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数学学科的各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解题时,如果能恰当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如:代换转化、已知与未知的转化、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具体与抽象的转化、部分与整体的转化、动与静的转化等等。 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4、待定系数法:当我们所研究的数学式子具有某种特定形式时,要确定它,只要求出式子中待确定的字母得值就可以了。 为此,把已知条件代入这个待定形式的式子中,往往会得到含待定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然后解这个方程或方程组就使问题得到解决。

中考数学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x A O Q P B y 图(3) A B C O E F A B C O D 图(1) A B O E F C 图(2) 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 动态几何特点----问题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问题也是特殊图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 动点问题一直是中考热点,近几年考查探究运动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特殊角或 其三角函数、线段或面积的最值。 下面就此问题的常见题型作简单介绍,解题方法、关键给以点拨。 一、三角形边上动点 1、(2009年齐齐哈尔市)直线3 64 y x =-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动点P Q 、同时从O 点出发,同时到达A 点,运动停止.点Q 沿线段OA 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 位长度,点P 沿路线O →B →A 运动. (1)直接写出A B 、两点的坐标; (2)设点Q 的运动时间为t 秒,OPQ △的面积为S ,求出S 与t 之间 的函数关系式; (3)当48 5 S = 时,求出点P 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以点O P Q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M 的坐标. 解:1、A (8,0) B (0,6) 2、当0<t <3时,S=t 2 当3<t <8时,S=3/8(8-t)t 提示:第(2)问按点P 到拐点B 所有时间分段分类; 第(3)问是分类讨论:已知三定点O 、P 、Q ,探究第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时按已知线段身份不同分类-----①OP 为边、OQ 为边,②OP 为边、OQ 为对角线,③OP 为对角线、OQ 为边。然后画出各类的图形,根据图形性质求顶点坐标。 2、(2009年衡阳市) 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BC=2cm , ∠ABC=60o. (1)求⊙O 的直径; (2)若D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连结CD ,当BD 长为多少时,CD 与⊙O 相切; (3)若动点E 以2cm/s 的速度从A 点出发沿着AB 方向运动,同时动点F 以1cm/s 的速度从B 点出发沿BC 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20)((<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史上最全)

初中数学选择题、填空题解题技巧(完美版) 选择题目在初中数学试题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但是又不能失去这些分数,还要保证这些分数全部得到。因此,要特别掌握初中数学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帮助我们更好的答题,选择填空题与大题有所不同,只求正确结论,不用遵循步骤。我们从日常的做题过程中得出以下答题技巧,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1.排除选项法: 选择题因其答案是四选一,必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排除法,从四个选项中排除掉易于判断是错误的答案,那么留下的一个自然就是正确的答案。 2.赋予特殊值法: 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 3.通过猜想、测量的方法,直接观察或得出结果: 这类方法在近年来的初中题中常被运用于探索规律性的问题,此类题的主要解法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试验、猜想、试误验证、总结、归纳等过程使问题得解。 4、直接求解法: 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由一些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改编而来的,因此往往可采用直接法,直接由从题目的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再与选择项对照来确定选择项。我们在做解答题时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如:商场促销活动中,将标价为200元的商品,在打8折的基础上,再打8折销售,现该商品的售价是( )A 、160元 B、128元 C 、120元 D、 88元 5、数形结合法: 解决与图形或图像有关的选择题,常常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时还要综合运用其他方法。 6、代入法: 将选择支代入题干或题代入选择支进行检验,然后作出判断。 7、观察法:观察题干及选择支特点,区别各选择支差异及相互关系作出选择。 8、枚举法: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把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换成零钱,现有足够面值为2元,1元的人民币,换法有( ) (A)5种(B)6种(C)8种(D)10种。分析:如果设面值2元的人民币x张,1元的人民币y元,不难列出方程,此方程的非负整数解有6对,故选B. 9、待定系数法: 要求某个函数关系式,可先假设待定系数,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函数关系式,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10、不完全归纳法: 当某个数学问题涉及到相关多乃至无穷多的情形,头绪纷乱很难下手时,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对若干简单情形进行考查,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 以上是我们给同学们介绍的初中数学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希望同学们认真掌握,选择题的分数一定要拿下。初中数学答题技巧有以上十种,能全部掌握的最好;不能的话,建议同学们选择集中适合自己的初中数学选择题做题方法。 初中填空题解法大全 一.数学填空题的特点: 与选择题同属客观性试题的填空题,具有客观性试题的所有特点,即题目短小精干,考查目标集中明确,答案唯一正确,答卷方式简便,评分客观公正等。但是它又有本身的特点,即没有备选答案可供选择,这就避免了选择项所起的暗示或干扰的作用,及考生存在的瞎估乱猜的侥幸心理,从这个角度看,它能够比较真实地考查出学生的真正水平。考查内容多是“双基”方面,知识复盖面广。但在考查同样内容时,难度一般比择题略大。 二.主要题型: 初中填空题主要题型一是定量型填空题,二是定性型填空题,前者主要考查计算能力的计算题,同时也考查考生对题目中所涉及到数学公式的掌握的熟练程度,后者考查考生对重要的数学概念、定理和性质等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熟练程度。当然这两类填空题也是互相渗透的,对于具体知识的理解和熟练程度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压轴题题型归纳

中考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型归类 一、常考点汇总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2B A B A x x y y AB -+-= 2、中点坐标:线段AB 的中点C 的坐标为:?? ? ??++22B A B A y y x x , 直线11b x k y +=(01≠k )与22b x k y +=(02≠k )的位置关系: (1)两直线平行?21k k =且21b b ≠ (2)两直线相交?21k k ≠ (3)两直线重合?21k k =且21b b = (4)两直线垂直?121-=k k 3、一元二次方程有整数根问题,解题步骤如下: ① 用?和参数的其他要求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② 解方程,求出方程的根;(两种形式:分式、二次根式) ③ 分析求解:若是分式,分母是分子的因数;若是二次根式,被开方式是完全平方式。 例: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22 2 =-m x m x ++有两个整数根,5<m 且m 为整数,求m 的值。 4、二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为整数点问题。(方法同上) 例:若抛物线()3132 +++=x m mx y 与x 轴交于两个不同的整数点,且m 为正整数,试确定 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5、方程总有固定根问题,可以通过解方程的方法求出该固定根。举例如下: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 3(1)230mx m x m --+-=(m 为实数),求证:无论m 为何值,方程总有一个固定的根。 解:当0=m 时,1=x ; 当0≠m 时,()032 ≥-=?m ,()m m x 213?±-= ,m x 3 21-=、12=x ; 综上所述:无论m 为何值,方程总有一个固定的根是1。 6、函数过固定点问题,举例如下: 已知抛物线22 -+-=m mx x y (m 是常数),求证:不论m 为何值,该抛物线总经过一个固定的点,并求出固定点的坐标。 解:把原解析式变形为关于m 的方程()x m x y -=+-122 ;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的知识归纳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的知识归纳初中数学解题方法的知识归纳 要学会归纳总结。 在解过一定数量的习题之后,对所涉及到的知识、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使解题思路更为清晰,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对于类似的习题一目了然,可以节约大量的解题时间。 以上对数学归纳总结知识的内容讲解,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很好。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之常用的公式 下面是对数学常用的公式的讲解,同学们认真学习哦。 对于常用的公式 如数学中的乘法公式、三角函数公式,常用的数字,如11~25的平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化学中常用元素的化学性质、化合价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等,都要熟记在心,需用时信手拈来,则对提高演算速度极为有利。 总之,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解题只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你对学习的内容越熟悉,对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越熟悉,背熟的数字、公式越多,并能把局部与整体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形成了跳跃性思维,就可以大大加快解题速度。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之学会画图 数学的解题中对于学会画图是有必要的,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学会画图。 学会画图

画图时应注意尽量画得准确。画图准确,有时能使你一眼就看出答案,再进一步去演算证实就可以了;反之,作图不准确,有时会 将你引入歧途。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之审题 对于一道具体的习题,解题时最重要的环节是审题。 审题 所以,在实际解题时,应特别注意,审题要认真、仔细。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之增加习题的难度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由表及里地深入下去。 增加习题的难度 应先易后难,逐步增加习题的难度。一个人的能力也是通过锻炼逐步增长起来的。若简单的问题解多了,从而使概念清晰了,对公式、定理以及解题步骤熟悉了,解题时就会形成跳跃性思维,解题 的速度就会大大提高。养成了习惯,遇到一般的难题,同样可以保 持较高的解题速度。而我们有些学生不太重视这些基本的、简单的 习题,认为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去解这些简单的习题,结果是概念不清,公式、定理及解题步骤不熟,遇到稍难一些的题,就束手无策,解题速度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解简单容易的习题,并不一定比解一道复杂难题的劳动强度和效率低。比如,与一个人扛一大袋大米上五层楼相比,一个人 拎一个小提包也上到五层楼当然要轻松得多。但是,如果扛米的人 只上一次,而拎包的人要来回上下50次、甚至100次,那么,拎包 人比扛米人的劳动强度大。所以在相同时间内,解50道、100道简 单题,可能要比解一道难题的劳动强度大。再如,若这袋大米的重 量为100千克,由于太重,超出了扛米人的能力,以至于扛米人费 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没能扛到五楼,虽然劳动强度很大,却是劳而 无功。而拎包人一次只拎10千克,15次就可以把150千克的大米 拎到五楼,劳动强度也许并不很大,而效率之高却是不言而喻的。

初中数学常用的十种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常用的十种解题方法 数学的解题方法是随着对数学对象的研究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教师钻研习题、精通解题方法,可以促进教师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中学数学教材,练好解题的基本功,提高解题技巧,积累教学资料,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下面介绍的解题方法,都是初中数学中最常用的,有些方法也是中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 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待定系数法 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

初中七年级数学解题技巧与方法

初中七年级数学解题技巧与方法 1、细心地发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数式)中,很多同学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代数式”。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三是,一部分同学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如果你不能将公式烂熟于心,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 我们的建议是:更细心一点(观察特例),更深入一点(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更熟练一点(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2、总结相似的类型题目 这个工作,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我们的同学要学会自己做。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初二、初三以后,同学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的一团糟。 我们的建议是:“总结归纳”是将题目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 3、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同学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的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我们之所以建议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是因为,一旦你做了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中考数学实用的解题方法总结

中考数学实用的解题方法总结 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 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待定系数法 在解数学问题时,假设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

中考数学题型归纳——探究题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题型归纳——探究题 中考真题(2005-2014) (2005·)22、(本小题满分12分) 等腰三角形是我们熟悉的图形之一,下面介绍一种等分等腰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在 △ABC 中,AB AC ,把底边BC 分成m 等份,连接顶点A 和底边各等分点的线段,即可把这个三角形的面积m 等分. 问题的提出:任意给定一个正n 边形,你能把它的面积m 等分吗? 探究与发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从简单问题入手:怎样从正 三角形的中心(正多边形的各对称轴的交点,又称为正多边形的中心) 引线段,才能将这个正三角形的面积m 等分? 如果要把正三角形的面积四等分,我们可以先连接正三角形的中心和各顶点(如图①,这些线段将这个正三角形分成了三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再把所得的每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四等分,连接中心和各边等分点(如图②,这些线段把这个正三角形分成了12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最后,依次把相邻的三个小三角形拼合在一起(如图③).这样就能把正三角形的面积四等分. ① ② ③ 实验与验证:仿照上述方法,利用刻度尺,在图④中画出一种将正三角形的面积五等分的示意简图. 猜想与证明:怎样从正三角形的中心引线段,才能将这个正三角形的面积m 等分?叙述你的分法并说明理由. 答: C ④ B C B

拓展与延伸:怎样从正方形的中心引线段,才能将这个正方形的面积m 等分?(叙述分法即可,不需说明理由) 答: 问题解决:怎样从正n 边形的中心引线段,才能将这个正n 边形的面积m 等分?(叙述分法即可,不需说明理由) 答: 22、(本小题满分12分) (1)实验与验证:图(略) ························································································ 3分 (2)猜想与证明: 先连接正三角形的中心和各顶点,再把所得的每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m 等分,连接中心和各等分点,依次把相邻的三个小三角形拼合在一起,即可把正三角形的面积m 等分. ·········································································································································· 5分 理由:正三角形被中心和各顶点连线分成三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所以这三个等腰三角形的底和高都相等;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被m 等分,所以所得到的每个小三角形的底和高都相等,即其面积都相等,因此,依次把相邻的三个小三角形拼合在一起合成的图形的面积也相等,即可把此正三角形的面积m 等分. ····························································· 8分 (3)拓展与延伸: 先连接正方形的中心和各顶点,再把所得的每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m 等分,连接中心和各等分点,依次把相邻的四个小三角形拼合在一起,即可把正方形的面积m 等分. ····················································································································· 10分 (4)问题解决: 先连接正多边形的中心和各顶点,再把所得的每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m 等分,连接中心和各等分点,依次把相邻的n 个小三角形拼合在一起,即可把正多边形的面积m 等分. ················································································································································· 12分 A D B C A 34A 5 6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必读)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要学好数学,学会解题是关键。在进行解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必要的训练,其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规律与技巧。 一、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解题的学习过程通常的程序是:阅读数学知识,理解概念;在对例题和老师的讲解进行反思,思考例题的方法、技巧和解题的规范过程;然后做数学练习题。 基本题要练程序和速度;典型题尝试一题多解开发数学思维;最后要及时总结反思改错,交流学习好的解法和技巧。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如果没有反思,就错过了解题的的一次重要而有意义的方面。”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让解学生好数学问题,就要对数学思想方法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挖掘题目的功能,引导学生发现总结题目的解法和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1.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是中学数学最基本的思想。所谓函数的思想是指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再运用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去分析、解决相关的问题。而所谓方程的思想是分析数学中的等量关系,去构建方程或方程组,通过求解或利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解决问题。 2. 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与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如某些代数问题、三角问题往往有几何背景,可以借助几何特征去解决相关的代数三角问题;而某些几何问题也往往可以通过数量的结构特征用代数的方法去解决。因此数形结合的思想对问题的解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 分类讨论的思想

分类讨论的思想之所以重要,原因一是因为它的逻辑性较强,原因二是因为它的知识点的涵盖比较广,原因三是因为它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原因四是实际问题中常常需要分类讨论各种可能性。 解决分类讨论问题的关键是化整为零,在局部讨论降低难度。常见的类型:类型1 :由数学概念引起的的讨论,如实数、有理数、绝对值、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概念的分类讨论;类型2 :由数学运算引起的讨论,如不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正数还是负数的问题;类型3 :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条件引起的讨论,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应用引起的讨论;类型4 :由图形位置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讨论,如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中的相关问题引起的讨论。类型5 :由某些字母系数对方程的影响造成的分类讨论,如二次函数中字母系数对图象的影响,二次项系数对图象开口方向的影响,一次项系数对顶点坐标的影响,常数项对截距的影响等。 分类讨论思想是对数学对象进行分类寻求解答的一种思想方法,其作用在于克服思维的片面性,全面考虑问题。分类的原则:分类不重不漏。分类的步骤:①确定讨论的对象及其范围; ②确定分类讨论的分类标准;③按所分类别进行讨论;④归纳小结、综合得出结论。注意动态问题一定要先画动态图。 4 .转化与化归的思想 转化与化归市中学数学最基本的数学思想之一,数形结合的思想体现了数与形的转化;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体现了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分类讨论思想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相互转化,所以以上三种思想也是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具体呈现。 但是转化包括等价转化和非等价转化,等价转化要求在转化的过程中前因和后果是充分的也是必要的;不等价转化就只有一种情况,因此结论要注意检验、调整和补充。转化的原则是将不熟悉和难解的问题转为熟知的、易解的和已经解决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为具体的和直观

初三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总解析数与式专题

初三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01 数与式 1.(2018绍兴)如果向东走2m 记为2m +,则向西走3m 可记为( ) A. 3m + B. 2m + C. 3m - D. 2m - 【答案】C 2.(2020衢州)比0小1的数可能是( ) A. 0 B. ﹣1 C. 1 D. ±1 【答案】B 3.(2020台州)计算13-的结果是( ) A. 2 B. 2- C. 4- D. 4 【答案】B 4.(2020金丽)有理数3的相反数是( ) A. ﹣3 B. ﹣13 C. 3 D. 13 【答案】A 5(2020 ) A B C . D . 【答案】B 6.(2020宁波)﹣3的相反数为( ) A. ﹣3 B. ﹣13 C. 13 D. 3 【答案】D 7.(2016杭州) =( ) A .2 B .3 C .4 D .5 【答案】B 8.(2020湖州)数4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2 B .﹣2 C .±2 D . 【答案】A

9.(2020温州)数1,0, 2 3 -,﹣2中最大的是() A. 1 B. 0 C. 2 3 - D. ﹣2 【答案】A 10.(2019温州)计算:(﹣3)×5的结果是() A.﹣15B.15C.﹣2D.2 【答案】A 11.(2020=() A B C.D. 【答案】B 12.(2019杭州)计算下列各式,值最小的是() A.20+19B.2019C.2019D.2019 【答案】A 13.(2018临安)我市2018年的最高气温为39℃,最低气温为零下7℃,则计算2018年温差列式正确的() A.(+39)﹣(﹣7)B.(+39)+(+7)C.(+39)+(﹣7)D.(+39)﹣(+7) 【答案】A 14.(2016湖州)计算(﹣20)+16的结果是() A.﹣4 B.4 C.﹣2016 D.2016 【答案】A 15.(2019金丽)某地一周前四天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如右表,则这四天中温差最大的是() 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四

中考数学圆的解题方法归纳总结及例题分析

中考数学圆的解题方法归纳总结及例题分析1.遇到弦时(解决有关弦的问题时) 常常添加弦心距,或者作垂直于弦的半径(或直径)或再连结过弦的端点的半径。作用:①利用垂径定理; ②利用圆心角及其所对的弧、弦和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③利用弦的一半、弦心距和半径组成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有关量。 例1:

例2:

2.遇到有直径时 常常添加(画)直径所对的圆周角。 作用:利用圆周角的性质,得到直角或直角三角形。

3.遇到90°的圆周角时 常常连结两条弦没有公共点的另一端点。 作用:利用圆周角的性质,可得到直径。 例题:如图,已知在等腰△ABC中,∠A=∠B=30°,过点C作CD⊥AC交AB于点D;求证:BC是过A,D,C三点的圆的切线 解:(1)作出圆心O, 以点O为圆心,OA长为半径作圆 (2)证明:∵CD⊥AC,∴∠ACD=90°∴AD是⊙O的直径 连结OC,∵∠A=∠B=30°,∴∠ACB=120°,又∵OA=OC,∴∠ACO=∠A =30° ∴∠BCO=∠ACB-∠ACO =120°-30°=90°∴BC⊥OC,∴BC是⊙O的切线. 4.遇到弦时

常常连结圆心和弦的两个端点,构成等腰三角形,还可连结圆周上一点和弦的两个端点。 作用:①可得等腰三角形; ②据圆周角的性质可得相等的圆周角。 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AD是⊙O 的直径,若∠ABC=50°,求∠CAD的度数。 解:连接CD,∠ADC=∠ABC=50°,∵AD是⊙O 的直径,∴∠ACD=90°∴∠CAD+∠ADC=90°∴∠CAD=90°-∠ADC=90°-50°= 40° 5.遇到有切线时 (1)常常添加过切点的半径(连结圆心和切点) 作用:利用切线的性质定理可得到直角或直角三角形。 (2)常常添加连结圆上一点和切点 作用:可构成弦切角,从而利用弦切角定理。 例题:如图,AB是⊙O的直径,弦AC与AB成30°角,CP与⊙O切于C,交AB?的延长线于D,(1)求证:AC=CP.(2)若CP=6,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精确到)。

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要学好数学,学会解题是关键。在进行解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必要的训练,其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规律与技巧。 一、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解题的学习过程通常的程序是:阅读数学知识,理解概念;在对例题和老师的讲解进行反思,思考例题的方法、技巧和解题的规范过程;然后做数学练习题。 基本题要练程序和速度;典型题尝试一题多解开发数学思维;最后要及时总结反思改错,交流学习好的解法和技巧。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如果没有反思,就错过了解题的的一次重要而有意义的方面。”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让解学生好数学问题,就要对数学思想方法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挖掘题目的功能,引导学生发现总结题目的解法和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1.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是中学数学最基本的思想。所谓函数的思想是指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再运用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去分析、解决相关的问题。而所谓方程的思想是分析数学中的等量关系,去构建方程或方程组,通过求解或利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解决问题。 2. 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与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如某些代数问题、三角问题往往有几何背景,可以借助几何特征去解决相关的代数三角问题;而某些几何问题也往往可以通过数量的结构特征用代数的方法去解决。因此数形结合的思想对问题的解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 分类讨论的思想 分类讨论的思想之所以重要,原因一是因为它的逻辑性较强,原因二是因为它的知识点的涵盖比较广,原因三是因为它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原因四是实际问题中常常需要分类讨论各种可能性。 解决分类讨论问题的关键是化整为零,在局部讨论降低难度。常见的类型:类型1 :由数学概念引起的的讨论,如实数、有理数、绝对值、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概念的分类讨论;类型 2 :由数学运算引起的讨论,如不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正数还是负数的问题;类型3 :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条件引起的讨论,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应用引起的讨论;类型4 :由图形位置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讨论,如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中的相关问题引起的讨论。类型5 :由某些字母系数对方程的影响造成的分类讨论,如二次函数中字母系数对图象的影响,二次项系数对图象开口方向的影响,一次项系数对顶点坐标的影响,常数项对截距的影响等。 分类讨论思想是对数学对象进行分类寻求解答的一种思想方法,其作用在于克服思维的片面性,全面考虑问题。分类的原则:分类不重不漏。分类的步骤:①确定讨论的对象及其范围;②确定分类讨论的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