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练习题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本练习答案与提示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五)练习基础题 1.B 2.B3.(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
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
(2)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即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3)2。
4.(1)白色;黑色。
(2)性状分离;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在自交时会产生性状分离现象。
拓展题1.(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2.提示: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是确保实验成功的条件之一。
孟德尔在遗传杂交实验中,曾使用多种植物如豌豆、玉米、山柳菊做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最为成功,因此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这是因为豌豆具有适于研究杂交实验的特点,例如,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样确保了通过杂交实验可以获得真正的杂种;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豌豆具有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易于区分、统计实验结果。
3.提示:凯库勒提出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原子核中含有中子和质子的发现过程等,都是通过假说—演绎法得出结论的。
19世纪以前科学家对遗传学的研究,多采用从实验结果出发提出某种理论或学说。
而假说—演绎法,是从客观现象或实验结果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促进了生物科学的研究,使遗传学由描述性研究进入理性推导和实验验证的研究阶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所有章节习题及知识点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网络答案:相对显性性状1:2:13:1 配子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配子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yyRR yyRr yyrr 配子 等位基因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揭示规律(分离定律)的时候, 随着同源染色体因非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重点难点一.概念辨析1.交配方式:①自交:植物自花受粉(如豌豆)和同株异花受粉(如玉米)。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
②杂交:指同种生物不同品种间的交配。
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叫杂交。
③测交:F1与隐性亲本类型相交。
④正交与反交:若甲♀╳乙♂为正交方式,则乙♀╳♂甲就为反交。
2.性状表现:①性状: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②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③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叫显性性状,F1没有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叫隐性性状。
④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呈现不同性状的现象。
⑤表现型和基因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叫表现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基因型。
两者关系:基因型是表现型发育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则表现型也相同。
表现型=基因型(内因)+环境条件(外因)3.基因组成: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
②成对基因和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状的两个基因叫成对基因。
成对基因(两个相同基因)控制的个体叫纯合子,成对隐性基因控制的个体叫隐性纯合子,成对显性基因控制的个体叫显性纯合子。
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控制的个体叫杂合子。
③非等位基因:有两种情况,一是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称非等位基因;二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的两个基因也是非等位基因。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的本质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试卷姓名班级座位号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叙述中属于该实验不能证实的是()A.DNA能进行自我复制B.DNA能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C.DNA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遗传D.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2.以下不能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的是()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B.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C.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D.能直接表现或反映出生物体的各种性状3.下列关于染色体与DNA关系的叙述,确切的是()A.染色体、DNA都是遗传物质B.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C.不同生物中,染色体上具有的DNA数量不同D.DNA在细胞中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4.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形成子代噬菌体时,用来作模板物质的是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B.细菌内的蛋白质C.噬菌体的DNA分子D.细菌内的DNA分子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是()A.吸附→注入→组装→合成→释放B.注入→吸附→组装→合成→释放C.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D.注入→吸附→合成→组装→释放6.最能说明染色体是DNA的载体的事实是()A.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B.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C.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的一级结构D.染色体的遗传动态引起DNA数量变化7.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中()A.含35SB.含32PC.含35S和32PD.不含35S和32P8.DNA完全水解(彻底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四种脱氧核苷酸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C.核糖、含氮碱基、磷酸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9.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中有一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A.三个磷酸、三个脱氧核糖、一个胸腺嘧啶B.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胞嘧啶C.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胸腺嘧啶D.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尿嘧啶10.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任一条链中A=T,C=GB.每个碱基分子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C.每个磷酸分子都直接和两个脱氧核糖相连D.DNA分子两条链上的A与T通过氢键相连11面是4位同学拼制的DNA分子部分平面结构模型,正确的是12. DNA分子中,两条链上排列顺序不变的是()A.碱基对排列B.四种脱氧核苷酸C.脱氧核糖和磷酸D.碱基和磷酸13.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4 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2 2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A.4 000和900B.4 000和1 800C.8 000和1 800D.8 000和3 60014.如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和b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有1个C.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15.DNA分子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完全被标记的DNA分子,在无放射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代,所产生的四个DNA分子的放射性状况如何()A.两个DNA分子有放射性,两个DNA分子无放射性B.均有放射性C.两条链中的半条具有放射性D.两条链中的一条具有放射性16.一个双链DNA分子为第一代,经过3次自我复制,在第四代DNA 分子中,含有几条第一代脱氧核苷酸的长链()A.2B.4C.8D.1617.下列关于DNA复制的正确顺序是()①互补碱基对间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③DNA分子解旋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A.①③④②⑤B.①④②⑤③C.①③⑤④②D.③①④②⑤18.实验室内要模拟DNA复制过程,所需的一组条件相对合适的是①有关的酶②能量③DNA模板④脱氧核苷酸⑤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⑥适宜的光照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④⑤⑥19.如图所示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
人教版试题试卷必修二阶段测验二(第三、四章)

必修二阶段测验二(第三、四章)三.基因的本质一.选择题1.对某一细菌体的DNA用32P标记,对细菌的氨基酸用15N标记,让一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一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2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全部噬菌体都含有标记的32PB.两个噬菌体含有32PC.全部噬菌体都含有15N D. 两个噬菌体含有15N2.肺炎双球菌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B.培养R型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培养R型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长生具荚膜的细菌D.培养R型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3.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每个基因都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B.DNA分之上的每一个片段都是基因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4.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有()A.35S B.32P C.35S和32P D.不含35S和32P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能说明A.DNA是遗传物质 B. DNA能自我复制C. DNA能控制性状D。
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6、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有大量3H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 ()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7、分析一个DNA分子时,发现30%的脱氧核苷酸含有腺嘌呤,由此可知该分子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A.20% B.30% C.40% D.70%8、某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嘌呤碱基占52%,嘧啶碱基占48%,此生物一定不是()A.噬菌体 B . 大肠杆菌C . 青霉 D. 烟草花叶病毒9、关于DNA的描述错误的是()A.每一个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缠绕而成B.两条链的碱基以严格的互补配对C.DNA双链的互补碱基对之间以氢键相连D.两条链反向平行排列10、如果将DNA彻底水解,产物为A.脱氧核苷酸B . 核糖、磷酸和A、T、C、G四种碱基C.核糖、磷酸和A、U、C、GD.脱氧核糖、磷酸和A、T、C、G四种碱基11、组成DNA的碱基只有四种,四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只有2种,但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主要原因是A. DNA分子是高分子化合物B. 脱氧核糖结构不同C. 磷酸的排列方式不同D. 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碱基数目很多12、下列关于DNA的说法,正确的是(A.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B.用DNA杂交技术可以鉴定印度洋海啸事件中遇难者的身份C.当(A+T)/(C+G)的比值增大时,解旋温度增加D.D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13、揭示基因化学本质的表述是A、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基因是蕴含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14、由12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可因其碱基对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其种类数量最多可达A、4120B、1204C、460D、60415、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说法不确切的是A、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B、遗传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的C、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上D、遗传信息即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遗传性状二.非选择题1、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1)DNA分子是由_______ 条链组成的,________ 方式盘旋成结构。
高二生物必修2第3章,4章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09广东卷,9)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2.(09江苏卷,5)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3. (09皖西四校第一次联考)下列有关科学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4.(09广东卷,24)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B. 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C. 碱基与磷基相连接D. 磷酸与脱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 链的基本骨架5. (09天津海滨新区五校联考)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15N标记核苷酸探明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B .用18O 标记H2O 和CO2有力的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 .用14C 标记CO2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D .用35S 标记噬菌体的DNA 并侵染细菌,证明了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6.(09广东卷,22) 大多数老年人头发变白的直接原因是头发基部细胞内A .物质转运加速B .新陈代谢变缓C .呼吸速率加快D .与黑色素合成相关的酶活性降低7.(09广东卷)25.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B. 每种tRNA 只运转一种氨基酸C. tRNA 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D. 核糖体可在mRNA 上移动8.(09海南卷,10) 酶A 、B 、C 是大肠肝菌的三种酶,每种酶只能催化下列反应链中的一个步骤,其中任意一种酶的缺失均能导致该酶因缺少化合物丁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天铁二中高二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检测含答案

天铁二中高二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检测2013-5-20一、选择题1.(2008上海生物)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A.330 B.660 C 990 D.1 3202.(2008,江苏生物)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人小鼠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的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3.(2004上海生物)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DNA能自我复制C.DNA是遗传物质D.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4.(2005上海生物)组成DNA结构的基本成分是( )①核糖②脱氧核糖③磷酸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⑤胸腺嘧啶⑥尿嘧啶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⑥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5.(2006江苏生物)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35S和32p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
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④③B.④②①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6.(2006上海生物)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
若该细菌解体后释放出32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噬菌体,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有( )A.0个B.2个C.30个D.32个7.(2007广东理基38)下列四种病毒中,遗传信息贮存在DNA分子中的是( )A.引发禽流感的病原体B.烟草花叶病毒C.T2噬菌体D.引起AIDS的病原体8.(2007上海生物)已知某DNA分子共含有1 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1:2:3:4。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第四章考试题含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5月考试题高一生物姓名班级考号座位号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16小题,1-12题每小题2分,13-16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32P的T2噬菌体和含有35S 的T2噬菌体进行侵染实验B.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一种细菌的mRNA由36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长度是() A.少于120个氨基酸B.约1080个氨基酸C.整120个氨基酸 D.约360个氨基酸3.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 )A.每个双链DNA分子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B.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C.每个碱基分子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D.一段双链DNA分子中含有40个胞嘧啶,就会同时含有40个鸟嘌呤4.某同学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在一条链中所用碱基模块A∶C∶T∶G=1∶2∶3∶4,则该双螺旋模型中上述碱基模块的比应为()A.1∶2∶3∶4B.3∶4∶1∶2C.1∶1∶1∶1 D.2∶3∶2∶35.豌豆控制高茎的基因和控制矮茎的基因()A.具有相同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C.脱氧核苷酸种类不同D.控制不同的生物性状6. 某双链DNA分子共有1000个碱基,若碱基A的数量为200个,则该DNA分子中碱基G的个数为()A.400B.300C.200 D.1007.人体中具有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两者( )A.分别存在于不同组织的细胞中B.均在细胞分裂前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C.均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D.转录的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8.下列对tRNA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种t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B.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tRNA 能转运它C.tRNA 的反密码子与mRNA 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D.tRNA 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9.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 )A .DNA 复制和转录B .转录和翻译C .复制和翻译D .复制、转录和翻译10.在细胞中,以RNA 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包括 ( )A.复制和转录B.转录和翻译C.逆转录和翻译D.转录和逆转录11.下列有关基因与酶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每个基因都控制合成一种酶B .酶的遗传信息在信使RNA 的碱基序列中C .基因的转录、翻译都需要酶D .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的基因和酶是相同的12.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B.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C.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D.O 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 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13.转录过程:DNA …—A —T —G —C —…⋮ ⋮ ⋮⋮RNA …—U —A —C —G —…,该片段中包含的碱基种类、核苷酸种类依次是( )A .4、5B .5、4C .5、5D .5、814.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生物必修二三四章测试题

限时训练21.有3个核酸分子,经分析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4条多核苷酸链,它的组成是A .一个DNA 分子,两个RNA 分子B .三个DNA 分子,一个RNA 分子C .三个DNA 分子D .三个RNA 分子2.右图示DNA 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 、b 、c 、d 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
一般地说,下列各项错误的是A .b 和c 的碱基序列互补B .a 和c 的碱基序列互补C .a 链中(A+T )/(G+C )的比值与b 链中同项比值相同D .a 链中(A+T )/(G+C )的比值与c 链中同项比值相同3. 在大豆细胞的生理活动中,当T 和U 两种碱基被大量利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现有一待测核酸样品,经检测后,对碱基个数统计和计算得到下列结果:(A+T)/(C+G)= 1,(A+G)/(C+T)=1。
根据此结果,该样品A .无法被确定是脱氧核苷酸还是核糖核苷酸B .可被确定是双链DNAC .无法被确定是单链DNA 还是双链DNAD .可被确定为单链DNA5.以某DNA 分子片段为模板,转录成一个RNA 分子,其中A 和U 碱基分别占全部碱基的16%和32%,那么这段DNA 分子中胸腺嘧啶占全部碱基的A .48%B .32%C .24%D .16%6.已知一段信使RNA 有碱基300个,那么转录此RNA 的基因中,胞嘧啶和腺嘌呤的总数是A .150个B .300个C .450个D .900个7.已知牛的初级精母细胞有15个四分体,而牛的体细胞核共有N 条染色体和6 X 109个脱氧核苷酸,若每条染色体有M 个基因,而每个基因平均有1000个碱基对,则N 和M 的值依次(不考虑基因区间和细胞质基因)是A .30,2 X 105B .60,2 X 105C .30,105D .15,4 X 1058.DNA 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量为M ,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q ,若此DNA 分子连续复制n次需要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A .(2n -1)MB .M (1/2q -1)C .(2n -1)M (1-2q )/2qD .(2n -1)M/2n q9、由n 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有一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为( )A 、na/bB 、na/3-18(n/3-1)C 、na -18(n -1)D 、na/6-18(n/6-1)10、关于密码子的错误叙述的是( )A 、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为64个B 、一种氨基酸可有多种对应的密码子C 、同一种密码子在人和猴子细胞中决定同一种氨基酸D 、CTA 肯定不是密码子11、已知一段mRNA 有30个碱基,其中A 和C 共有12个,那么转录成mRNA 的一段DNA 分子中G 和T 的数目以及该mRNA 经翻译而合成肽链时,应脱去的水分子数目分别是( )A 、12和30B 、30和90C 、18和0D 、30和912、将猪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鲇鱼的受精卵中,在鲇鱼的个体发育过程中产生了生长激素,使鲇鱼比同种正常鱼增大3~4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考试复习题——基因的本质与基因的表达一、选择题:1.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①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都运用了①和②B.前者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②C.前者只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①和②D.前者只运用了②,后者运用了①和②2.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 型活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
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A.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B.证明R型菌生长不需要DNAC.补充R型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D.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的因素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15N、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A.可以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以在DNA中找到15N和32PC.可以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以在DNA中找到15N、32P、35S4.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正确解释是:①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②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是有少量含有32P的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③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5.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叶,但二者致病病斑不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过程表示用TMV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结果说明TMV的蛋白质外壳没有侵染作用B.b过程表示用HRV的RNA单独接种烟叶,结果说明其有侵染作用C.c、d过程表示用TMV外壳和HRV的RNA合成的“杂种病毒”接种烟叶,结果说明该“杂种病毒”有侵染作用,表现病症为感染车前草病毒症状,并能从中分离出车前草病毒D.该实验证明只有车前草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和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不是遗传物质6.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的是A.四种脱氧核苷酸B.一种五碳糖C.八种碱基D.五种碱基7.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4%和16% B.34%和18% C.16%和34% D.32%和18%8.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的连接是通过A.肽键B.-磷酸-脱氧核糖-磷酸-C.氢键D.-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9.右图表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
一般地说,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B.a链中(A+C)/(G+T)的比值与d链中同项比值相同C.a链中(A+T)/(G+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D.a链中(G+T)/(A+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不同10.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11.已知某DNA分子含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2∶2∶1∶5。
该DNA 分子连续复制2次,则第2次复制共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A.700个B.1400个C.1800个D.2100个12.用15N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b、c 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则下图所示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13.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A.2小时B.4小时C.1.6小时D.1小时14.一双链DNA分子复制解旋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C,则DNA分子经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A.1/2 B.1/2n-1C.1/2n D.1/2n+115.将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并提供14N的原料,则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没有放射性同位素15N的有A.0个B.1个C.2个D.4个16.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是10条,其中染色体中的DNA用3H—胸腺嘧啶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代,则在形成第2代细胞时的有丝分裂后期,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A.5条B.10条C.20条D.40条17.下列属于基因的是:A.控制抗体合成的DNA片段B.组成DNA的4种脱氧核苷酸及其序列C.组成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D.含有编码淀粉酶遗传信息的DNA分子18.等位基因控制的是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下列关于等位基因R、r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R、r空间结构不同B.基因R、r碱基种类相同C.基因R、r碱基排列顺序不同D.基因R、r碱基数目可能不同19.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O”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20.对于下图,正确的说法是①表示DNA复制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③需要解旋酶④共有8种核苷酸⑤共有5种核糖⑥C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④D.①③⑤21.某生理过程经分析发现有两个核酸分子、五种碱基、三条多核苷酸链,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复制:两个DNA分子B.转录:一个DNA分子,一个RNA分子C.翻译:一个DNA分子,一个RNA分子D.复制:两个RNA分子22.下列有关图示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有转录和翻译B.图中所示的全过程可发生在原核细胞中C.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需要RNA作媒介D.图中①在该过程中起模板作用23.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AUG为甲硫氨酸,GUG为缬氨酸,UUA、UUG、CUU、CUA为亮氨酸,CGU、CGA、AGG为精氨酸,一信使RNA的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GGCUAUUA-(39个碱基)-GUUUAGCGUCGA-这个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种类至多多少种?A.16 B.17 C.19 D.2024.DN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最终翻译成的氨基酸如下表所示。
则右图所示的转运RNA(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反密码子从携带氨基酸的一端开始读码)GCA CGT ACG TGC赖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苏氨酸A.赖氨酸B.丙氨酸C.半胱氨酸D.苏氨酸25.如图是真核生物信使RNA合成过程图,请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R所示的阶段正处于解旋状态,形成这种状态需要解旋酶B.图中②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C.如果图中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D.图中的②合成后,直接进入细胞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分子26.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一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A.na/6 B.na/3-18(n/3-1)C.na-18(n-1)D.na/6-18(n/6-1)27.艾滋病病毒属于RNA病毒,具有逆转录酶,如果它决定某性状的一段RNA含碱基A=19%、C=26%、G=32%。
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中应含有碱基AA.19% B.21% C.23% D.42%28.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B.每种氨基酸只有一种转运RNA能转运它C.tRNA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的现象可出现在真核细胞的核糖体上D.转运RNA转运氨基酸到细胞核内29.人与猪、羊、天竺鼠的胰岛素都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下表是人与猪、羊、天竺鼠在组成胰岛素的氨基酸的差异情况,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与猪、羊、天竺鼠合成胰岛素的mRNA一样长B.人与猪、羊、天竺鼠合成胰岛素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它们共用一套遗传密码C.合成人胰岛素的mRNA与合成天竺鼠胰岛素的mRNA至少有54个碱基不同D.合成人胰岛素的mRNA与合成天竺鼠胰岛素的mRNA所包含的密码子个数相同30.在人的成熟红细胞、蛙的红细胞和鸡的红细胞中均能进行的是A.DNA复制B.转录和翻译C.ATP合成D.着丝点分裂31.2010年8月,研究人员利用一种量化单分子测序技术,探测到人类细胞中一类新型小分子RNA,在基因转录方面代表着一个全新的种类,并证实了哺乳动物细胞能通过直接复制RNA分子来合成RNA。
下列关于RNA复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需要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B.所需要能量主要通过有氧呼吸产生C.需要RNA聚合酶催化D.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32.下面是几个同学对蛋白质和核酸之间关系的总结,其中错误的是A.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的体细胞核中DNA分子是相同的,但蛋白质和RNA是不同的B.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传递到蛋白质,遗传信息通过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得到表达C.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DNA分子较多,转录成的mRNA分子也多,从而翻译成的蛋白质就多D.对于一个动物个体来说,几乎所有的体细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但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这是因为它们合成不同的mRNA33.在同一生物体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①不同DNA分子中,可能储存有相同的遗传信息②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③不同mRNA分子中,不可能含有相同的密码子④不同核糖体中,不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4.下列关于基因、性状以及二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B.基因能够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C.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基因发生突变,该基因控制的性状也必定改变D.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35.利用同位素作为示踪元素,标记特定的化合物以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的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