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模拟题及答案(六)

合集下载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

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A. 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 )A. 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B.起一定作用C.起主要作用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B.抗病育种C.矮化育种D.杂种优势利用 E.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D.区域性E.时间性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1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⑴无孢子生殖⑵二倍体孢子生殖⑶不定胚生殖⑷单性生殖3. 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8.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9. 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1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⑴不同变异类型的形成⑵作物雄性不育性的利用⑶轮回选择⑷)回交育种11.迄今为止,一切基因工程的载体都是由()来充任。

⑴细菌质粒或病毒⑵线状DNA ⑶细菌质粒⑷)病毒《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2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0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3.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4.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5.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6.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7.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8. 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9.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 分,共10 分)1.DUS:农作物的品种的三个基本要求(0.5分),既特异性(0.5分)、一致性(0.5分和稳定性(0.5分)。

2.选择育种:直接利用自然变异,即不需要人工创造新变异而从中进行选择并通过比较试验的育种途径称为选择育种。

(2分)3.聚合杂交:通过一系列杂交将几个亲本的优良基因聚合于一起。

(2分)4.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杂交种品种(即F1)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对其亲本品种(系)的优越性。

(2分)5.体细胞杂交:又称原生质体融合,两种原生质体间的杂交。

(2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主要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2.根据作物品种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利用形式等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自交系品种或纯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和?无性系品种;3.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包括收集、保存、?研究?创新?利用;4.轮回选择的方法包括群体间改良和?群体内改良;5.配合力是自交系的一种内在属性,受多种基因效应支配,农艺性状好的自交系不一定就是配合力高,只有配合力高的自交系才能产生强优势的杂交种。

试用格子方试验计算SCA和GCA填表(表格在最后)。

? 0.45 ⑴ 0.33 ⑵ -0.09 ⑶ 0.31⑷0.71 ⑸0.27 、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1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1 );衰退?增强?不变?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3 )。

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不定胚生殖?单性生殖3. 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1 )一些。

大?小?不好确定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1 )有效?无效?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难以确定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1 )好?不好?易行(成本越低)?难以育出好品种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 2 )显性假说?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超显性假说?纯系学说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3 )植株或植株的局部?花粉?种子?都可以8.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1 )种间杂交?属间杂交?种内不同类型杂交?)亚种间杂交9. 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 2 )优势小种?次要小种?生理小种?)毒性小种1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3 )。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及答案(六)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及答案(六)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六)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杂交种品种2.引种3.近等基因系4.育种目标5.—般配合力6.远缘杂交7.群体改良8.异附加系9.群体改良10.原种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作物育种学的含义是( )A) 研究遗传和变异的科学B) 一门人工进化的科学C) 研究选育和繁育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D) 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2.下列品种属群体品种的有()A) 自花授粉作物的地方品种B)玉米单交种C) 水稻恢复系3.我国目前品种审定的主要()A) 区域试验结果B) 农民反应C) 领导部门意见D) 已种植面积4.同二倍休相比,同源多倍体的育性A) 上升B) 正常C) 下降D) 不一定下降5.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品种的不育系和保持系互为( )A) 同核异质休B) 同质异核体C) 同质纯合体D) 同质杂合体6.当病原菌侵入寄主前或侵入后,寄主可以凭借固有的或诱发的组织结构障碍,阻止病原菌的侵入和侵入后建立寄生关系,称为( )A) 抗侵入B) 抗扩展C) 抗生性D) 耐病7.在我国高温短日照作物引种时,( )A) 由北向南引种表现晚熟B) 由北向南引种表现早熟C) 由南向北引种表现早熟D) 南北之间可以长距离引种8.迄今为止自花授粉作物中利用杂种优势最为成功的作物足( )A) 小麦B) 玉米C) 水稻D) 马铃薯9、用顶交法测定某自交系的配合力,一般( )A) 只能测出一般配合力B) 只能测出特殊配合力C) 能测出两种配合力D) 不能同时测出两种配合力10.在(AXB)XC的组合中,复交F1代中三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分别为A) 1/3、1/3、1/3 B) 1/4、1/4、1/2C) 1/2、1/4、1/4 D) 1/4、1/2、1/4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1.作物育种的一般目标是( )A) 高产B) 优质C) 多抗D) 生育期适宜E) 改善人民生活2.我国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工作的重点是( )A) 广泛收集B) 妥善保存C) 深入研究D) 积极创新E) 充分利用3.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有()A) 温度B) 光照C) 纬度D)海拔E) 作物的发育特征4.系谱法育种的特点是()A) 从F2进行严格的选择B) 分离世代不选择C) 对质量性状可以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D) 在同等土地上可保留更多多样化类型的植株E) 可以集中力量掌握少数的优系5.垂直抗性的遗传特点主要表现为( )A) 小种特异性B) 对各小种抗性接近一个水平C) 多基因控制D) 高抗或免疫E) 抗性易丧失6.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有()A) 中亲优势B) 超亲优势C) 超标优势D) 显性优势E) 杂种优势指数7.利用杂种优势应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A) 强优势的杂交组合B) 异交结实率低C) 异交结实率高D) 繁殖与制种技术简单易行E) 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杀雄剂8.群体间遗传改良的方法有( )A) 混合选择B) 全同胞相互轮回选择优势C) 半同胞轮回选择D) 半同胞相互轮回选择E)全同胞轮回选择9.在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统中,下列哪些基因型是可育的( )A) S(RR) B) S(Rr)C) S(r r) D) N(Rr)E) N(r r)10.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主要有( )A) RFLP B) RAPD C) SSR D) AFLP E) EST四、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

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A. 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 )A. 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B.起一定作用C.起主要作用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B.抗病育种C.矮化育种D.杂种优势利用 E.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D.区域性E.时间性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作物育种基础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基础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提高产量B. 增强抗病性C. 增加作物种类D. 提高抗逆性答案:C2.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传统的作物育种技术?A. 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 基因工程D. 选择育种答案:C3. 作物育种中,杂种优势通常指的是什么?A. 杂交后代的产量高于亲本B. 杂交后代的抗病性高于亲本C. 杂交后代的适应性高于亲本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4. 作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是指什么?A. 同一植株的雌雄蕊不能进行授粉B. 不同品种的作物不能进行杂交C. 同一品种的作物不能进行杂交D. 同一植株的花粉不能在其他植株上授粉答案:A5. 作物育种中,选择压力通常指的是什么?A. 人为施加的选择标准B. 环境对作物的自然选择C. 作物对环境的适应性D. 作物的遗传变异答案:B6. 作物育种中,多倍体育种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作物的抗病性B. 增加作物的产量C. 改变作物的生长习性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7. 以下哪种作物不是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A. 玉米B. 稻谷C. 野生稻D. 小麦答案:C8. 作物育种中,基因流是指什么?A. 基因在不同个体间的流动B. 基因在不同物种间的流动C. 基因在不同种群间的流动D. 基因在不同染色体间的流动答案:C9. 作物育种中,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加速育种进程B. 提高选择的准确性C. 降低育种成本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10.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鉴定作物的遗传纯度?A. 表型观察B. 分子标记分析C. 杂交试验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产量?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管理措施D. 病虫害答案:A、B、C、D2.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诱变育种方法?A. 辐射诱变B. 化学诱变C. 温度诱变D. 基因编辑答案:A、B、C3.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分子标记?A. RFLPB. SSRC. SNPD. AFLP答案:A、B、C、D4.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杂交方法?A. 人工授粉B. 自然授粉C. 机械授粉D. 蜜蜂授粉答案:A、C5.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抗病性育种策略?A. 抗性基因的导入B. 抗性基因的堆叠C. 抗性基因的沉默D. 抗性基因的表达调控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作物育种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作物的经济效益。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A. 遗传B.变异C.选择D.漂变2. 作物育种的实质:()A.遗传B.作物的进化C.选择D.作物的人工进化3. 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A.遗传学B.生物学C.植物学D.生物进化论4. 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A.不起作用B •起一定作用C •起主要作用D •起有利作用5. 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地区型B.地理型C.地域型D.生态型6. 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A •系统育种B •抗病育种C •矮化育种D •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 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 •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 •区域性E.时间性8. 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A.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 .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 D •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 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1. 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2. 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 •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4 •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5 •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7. 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农学作物育种学考试题库

农学作物育种学考试题库

农学作物育种学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 作物育种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作物产量B. 改善作物品质C. 增强作物抗性D. 所有以上选项2.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遗传改良的方法?A. 选择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工程D. 物理育种3. 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原则是什么?A. 亲本性状完全相同B. 亲本性状差异大C. 亲本性状相似D. 亲本性状随机选择4. 以下哪个是作物育种中的分子标记技术?A. 基因枪B.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C. 基因编辑D. 基因测序5. 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主要通过哪种方式?A. 种子库B. 基因库C. 植物标本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6. 作物育种的基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作物育种中的“三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 作物杂交育种中,常用的人工授粉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 作物抗性育种中,常用的抗性筛选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 作物育种中的“双亲本”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11. 简述作物育种中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12. 描述作物杂交育种中,如何进行亲本的选配和后代的筛选。

13. 解释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和优势。

14. 阐述作物遗传资源的重要性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15. 说明作物育种中,如何通过基因工程实现作物改良。

四、论述题16. 论述现代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7. 讨论作物育种中,如何平衡产量、品质和抗性之间的关系。

18. 分析作物育种中,环境因素对育种效果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19. 阐述作物育种中,如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精准育种。

20. 论述作物育种中,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以确保新品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六)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杂交种品种2.引种3.近等基因系4.育种目标5.—般配合力6.远缘杂交7.群体改良8.异附加系9.群体改良10.原种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作物育种学的含义是( )A) 研究遗传和变异的科学B) 一门人工进化的科学C) 研究选育和繁育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D) 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2.下列品种属群体品种的有()A) 自花授粉作物的地方品种B)玉米单交种C) 水稻恢复系3.我国目前品种审定的主要()A) 区域试验结果B) 农民反应C) 领导部门意见D) 已种植面积4.同二倍休相比,同源多倍体的育性A) 上升B) 正常C) 下降D) 不一定下降5.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品种的不育系和保持系互为( )A) 同核异质休B) 同质异核体C) 同质纯合体D) 同质杂合体6.当病原菌侵入寄主前或侵入后,寄主可以凭借固有的或诱发的组织结构障碍,阻止病原菌的侵入和侵入后建立寄生关系,称为( )A) 抗侵入B) 抗扩展C) 抗生性D) 耐病7.在我国高温短日照作物引种时,( )A) 由北向南引种表现晚熟B) 由北向南引种表现早熟C) 由南向北引种表现早熟D) 南北之间可以长距离引种8.迄今为止自花授粉作物中利用杂种优势最为成功的作物足( )A) 小麦B) 玉米C) 水稻D) 马铃薯9、用顶交法测定某自交系的配合力,一般( )A) 只能测出一般配合力B) 只能测出特殊配合力C) 能测出两种配合力D) 不能同时测出两种配合力10.在(AXB)XC的组合中,复交F1代中三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分别为A) 1/3、1/3、1/3 B) 1/4、1/4、1/2C) 1/2、1/4、1/4 D) 1/4、1/2、1/4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1.作物育种的一般目标是( )A) 高产B) 优质C) 多抗D) 生育期适宜E) 改善人民生活2.我国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工作的重点是( )A) 广泛收集B) 妥善保存C) 深入研究D) 积极创新E) 充分利用3.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有()A) 温度B) 光照C) 纬度D)海拔E) 作物的发育特征4.系谱法育种的特点是()A) 从F2进行严格的选择B) 分离世代不选择C) 对质量性状可以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D) 在同等土地上可保留更多多样化类型的植株E) 可以集中力量掌握少数的优系5.垂直抗性的遗传特点主要表现为( )A) 小种特异性B) 对各小种抗性接近一个水平C) 多基因控制D) 高抗或免疫E) 抗性易丧失6.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有()A) 中亲优势B) 超亲优势C) 超标优势D) 显性优势E) 杂种优势指数7.利用杂种优势应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A) 强优势的杂交组合B) 异交结实率低C) 异交结实率高D) 繁殖与制种技术简单易行E) 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杀雄剂8.群体间遗传改良的方法有( )A) 混合选择B) 全同胞相互轮回选择优势C) 半同胞轮回选择D) 半同胞相互轮回选择E)全同胞轮回选择9.在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统中,下列哪些基因型是可育的( )A) S(RR) B) S(Rr)C) S(r r) D) N(Rr)E) N(r r)10.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主要有( )A) RFLP B) RAPD C) SSR D) AFLP E) EST四、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注意: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品种的一致性就意味着品种的纯合性。

( )2、作物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的物质基础。

( )3、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

( )4、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的方向和结果均一致。

( )5、复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亲本,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杂交。

( )6、异花授粉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是化学杀雄。

( )7、目前,国内外各种育种方法中,最具灵活性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

( )8、远缘杂种夭亡和不育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其遗传系统的破坏。

( )9、亲本选配是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之一。

( )10、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中,“三系”是指母本系、父本系和杂种F1代。

( )五、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从作物育种的角度简述自己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2、简述单倍体在作物育种上的利用价值。

3、简述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原则。

4、图示说明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繁殖及制种程序。

5、如何保持抗病虫品种抗性的稳定?六、论述题(共2小题,第1小题7分,第二小题8分,共15分)1.什么是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在回交育种中他们各有何作用?在选用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时要注意那些问题?2.远缘杂交后代的分离与品种间杂交有何异同?如何控制远缘杂种后代的分离?《作物育种学》模拟题(六)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杂交种品种:在严格选择亲本(自交系)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2.引种:狭义引种指引进作物的新品种。

广义引种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或作物的新品种,以及各种种质资源,在本地区通过试种鉴定,从中选出适应于本地栽培的品种,直接用于生产;或者利用它们的某些优良性状,作为育种原始材料,加以间接的利用。

3、近等基因系:遗传背景相同,只在个别性状上有差异的一系列品系。

4、育种目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条件下和经济条件下,要求选育的品种应该具有那些优良的特征特性。

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5、一般配合力:指某一亲本品种和其他若干品种杂交后,杂种后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表现的平均值。

或:一个被测自交系和其它自交系组配的一系列杂交组合的产量(或其它数最性状)的平均表现。

即一个自交系在—系列杂交组合中的平均表现。

6、远缘杂交:将植物分类学上用于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进行的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7、群体改良:对变异群体进行周期性选择和重组来逐渐提高群体中有利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以改进群体综合表现的育种方法。

8.异附加系:在一个物种正常染色体组的基因上添加另一个物种的一对或两对染色体而形成一种新类型。

9.群体改良:对变异群体进行周期性选择和重组来逐渐提高群体中有利基因和基因型的频率,以改进群体综合表现的育种方法。

10.原种: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最标准的种子。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5 C A A C A6—10 A B C A B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BCD2、ABCDE3、ABCDE4、ACE5、ADE6、ABCE7、ACD8、BD9、ABDE 10、BCD四、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5 X √√X √6—10 X √√√X五、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从作物育种的角度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有:答:(1)从作物育种的角度来理解,自交的遗传效应有3个方面:①自交使纯合基因型保持不变;(1分)②自交使杂合基因型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1分)③自交引起后代生活力衰退;(1分)(2)从作物育种的角度来理解,异交的遗传效应有2个方面:①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1分)②异交增强后代的生活力;(1分)2.单倍体在作物育种上的利用价值有:答:(1)缩短育种年限(单倍体含一套染色体,基因成单存在,隐性性状能在早代表现,及早筛选优良基因,淘汰不良性状。

单倍体加倍后,成为基因型纯合的个体);(2分)(2)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1分)(3)提高诱变育种效率;(1分)(4)合成育种新材料。

(1分)3.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的原则有:答:(1)双亲都具有较多的优点,没有突出的缺点,在主要性状上优缺点尽可能互补;(2分)(2)亲本之一最好是能适应当地条件、综合性状较好的推广品种;(1分)(3)杂交亲本间在生态型和亲缘关系上差异较大;(1分)(4)杂交亲本应具有较好的配合力。

(1分)4.图示说明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繁殖及制种程序答: 用三系配置杂交种时,一般需要两个隔离区,一个繁殖不育系和保持系,另一个配置杂交种并繁殖恢复系。

繁殖出的不育系种子,除大部分供下年制种区的母本用外,还保留一小部分供下年再繁殖用。

繁殖的保持系和恢复系种子,下年分别供繁殖和制种用。

(2分)(3分)5.如何保持抗病虫品种抗性的稳定性:答:从育种角度看由于品种或寄主群体中抗性基因使用不当,加速了病原菌生理小种或害虫生物型的组成发生变异的结果。

为了保持品种的抗性稳定、持久。

(2分)目前提出的解决办法有:①抗源轮换;(1分)②抗源聚集;(1分)⑧抗源合理布局;(1分)④应用多系品种或混合品种;(2分)六、论述题(共2小题,第1小题8分,第二小题7分,共15分)1.什么是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在回交育种中他们各有何作用?在选用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时要注意那些问题?答:在回交育种中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称轮回亲本;只在第一次杂交时应用的亲本称非轮回亲。

(2分)轮回亲本是接受改良的对象,要求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有丰产潜力。

应选用在当地栽培时间长,综合性状好的推广品种或最有希望推广的优良品种。

这些品种某一、二个性状存在缺点。

这些缺点经回交可以得到改良,并在改良后仍能在生产上有较长时期的使用价值。

(3分)非轮回亲本是目标性状的提供者,它必须具备轮回亲本所缺少的那一、二个优良性状,而且这一、二个优良性状要非常突出。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能有一、二个,最好是显性的,以利于回交后代的选择。

尽可能没有严重缺点。

(3分)2.远缘杂交后代的分离与品种间杂交有何异同?如何控制远缘杂种后代的分离?答:1)与品种间杂交相比,远缘杂交后代的分离的特点:①分离规律不强,(反亲现象);②分离类型丰富,有向两亲分化的倾向;③分离世代长、稳定慢;(3分)2)远源杂种后代分离的控制:①F1染色体加倍(不仅可提高杂种的可育性,而且也可获得不分离的纯合材料。

②回交(既可克服杂种的不育性,也可控制其性状分离。

);③诱导单倍体(克服远缘杂种的性状分离,迅速获得稳定的新类型。

);④诱导染色体易位(把仅仅带有目标基因的染色体节段相互转移,这样既可避免杂种向两极分化,又可获得兼具双亲性状的杂种。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