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导论

合集下载

逻辑学导论第一章

逻辑学导论第一章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陈波 著
教材:《逻辑学导论》(第二版),陈波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逻辑学导论〉(第二版)教 学辅导书》,陈波、刘社军、张力锋、吴 艳、武宏志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6
逻辑学作为一门科学的逻辑,是既古老又年轻的。
◦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有三大源泉:古希腊的形式逻辑, 中国先秦的名辩逻辑,古印度的因明。 ◦ 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已经或者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 逻辑学科体系。
7
逻辑学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提 供识别有效的推理、论证与无效的推理、论证的标 准,并教会人们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识别、揭 露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
35
命题逻辑、词项逻辑 谓词逻辑 命题逻辑 词项逻辑和谓词逻辑 词项逻辑 谓词逻辑是现代演绎逻辑的 三种最基本的逻辑类型。 其中,以形式公理化方法表述的命题逻辑和谓词逻 辑,合称为“一阶逻辑”;由于它在现代逻辑体系 的基础地位,也常被称为“经典逻辑”。
36
除了以演绎推理为对象的演绎逻辑 演绎逻辑外,还有以归纳推理 演绎逻辑 为对象的归纳逻辑 归纳逻辑。把归纳推理中前提对结论的关系概 归纳逻辑 率化和演算化,由此形成的逻辑理论叫做“概率归纳逻 辑”,这是现代归纳逻辑的主要形态。 命题逻辑、词项逻辑 谓词逻辑 归纳逻辑,构成 命题逻辑 词项逻辑、谓词逻辑 词项逻辑 谓词逻辑以及归纳逻辑 归纳逻辑 本课程所要讲授的主要内容。
24
◦ 所有S都是P; ◦ 所有S都不是P; ◦ 有些S是P; ◦ 有些S不是P; ◦ a(或某个S)是P; ◦ a(或某个S)不是P。
25

逻辑学十五讲 逻辑学导论

逻辑学十五讲 逻辑学导论

逻辑学十五讲逻辑学导论
《逻辑学十五讲》和《逻辑学导论》都是逻辑学领域的经典教材和著作,它们提供了对逻辑学基础知识和原理的全面介绍。

《逻辑学十五讲》是一本通俗易懂的逻辑学入门读物,通过十五个讲座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逻辑学的基本概念、推理方法和论证技巧。

书中采用了大量生动的例子和图示,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逻辑学的原理。

这本书不仅适合初学者,也适合对逻辑学有一定了解的读者进一步深入学习。

《逻辑学导论》则是一本更加全面和深入的逻辑学教材,它涵盖了逻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命题逻辑、谓词逻辑、模态逻辑、归纳逻辑等。

书中不仅对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还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和案例分析,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应用能力。

这本书适合大学逻辑学课程的教学使用,也可供对逻辑学有较高兴趣的读者自学。

无论你选择哪本书,都可以帮助你建立扎实的逻辑学基础,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有效推理的能力。

这些书籍不仅在学术研究和哲学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思维训练和问题解决也具有实际意义。

通过学习逻辑学,你将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评估论证,识别逻辑谬误,提高思维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逻辑学导论》教学讲义(唐晓嘉)

《逻辑学导论》教学讲义(唐晓嘉)

《逻辑学导论》教学讲义唐晓嘉目录第一讲绪论第一节逻辑学的研究对象1.1 关于“逻辑”一词1.2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论证的学问1.3 演绎与归纳第二节形式化——逻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2.1 命题、推理的形式与内容2.2 推理的有效性只同形式相关2.3 逻辑学研究的形式化特征第三节逻辑学理论的意义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1 逻辑学理论的重要意义3.2 逻辑学与思维科学的关系3.3 逻辑学与语言学的关系第二讲词项第一节词项概述1.1 什么是词项1.2 词项的逻辑特征1.3 词项与语词、概念第二节词项的种类2.1 单独词项与普遍词项2.2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2.3实词项与虚词项2.4正词项与负词项第三节词项之间的关系3.1 相容关系3.2 不相容关系第四节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4.1 概括与限制4.2 划分4.3 定义第三讲传统直言命题逻辑第一节命题概述1.1 什么是命题1.2 命题的逻辑特征1.3 命题与语句、判断第二节传统直言命题2.1 传统直言及其逻辑结构2.2 直言命题的分类2.3 直言命题的周延性2.4 A、E、I 、O之间对当关系2.5传统直言命题的文恩图解第三节直接推理3.1 直言命题推理概述3.2 对当关系推理3.3 变形推理第四节三段论4.1 什么是三段论4.2 三段论的规那么4.3 三段论的格4.4 三段论的式4.5 非标准形式的三段论第四章复合命题与命题公式第一节复合命题概述1.1 复合命题及其逻辑结构1.2 复合命题的逻辑特征第二节复合命题的几种基本形式2.1 负命题2.2 联言命题2.3 选言命题2.4 条件命题2.5 等值命题第三节命题公式与真值函数3.1 命题公式3.2 命题公式与真值函数第四节命题公式之间的逻辑等值关系4.1 命题公式之间的逻辑等值4.2 几个重要的重言等值式4.3 命题公式的相互定义第五章命题逻辑第一节基本的有效推理式1.1 有效推理与无效推理1.2 基本的有效推理式第二节推理有效性的形式证明2.1 推理有效性与命题演算2.2 有效推理的形式证明2.3 基本推导规那么与等值替换规那么2.4条件证明规那么2.5间接证明规那么2.6证明重言式第三节无效推理的判定3.1 用真值表证明推理的无效性3.2 用归谬赋值法判定推理的有效与无效3.3 证明公式集合的协调性第六讲量化逻辑第一节简单命题的逻辑结构1.1 个体词和谓词和单称命题1.2 谓词模式、命题函数与量化命题1.3 量化命题公式1.4 量化命题公式的真假条件第二节量化命题的形式化2.1 A、E、I、O命题的形式化2.2 一般简单命题的形式化2.3 多重量化命题第三节量化推理规那么3.1 全称例示规那么(简记为US)3.2 存在概括规那么(简记为EG)3.3 全称概括规那么(UG)3.4 存在例示规那么(ES)第四节无效量化推理的判定4.1 量化公式的真值函项展开式4.2 无效量化推理的判定第七讲规X逻辑初步第一节模态命题1.1模态词与模态命题1.2模态命题的逻辑性质第二节规X命题2.1规X命题概述2.2规X命题的逻辑形式2.3规X命题的逻辑特征第三节规X推理3.1规X对当关系推理3.2复合规X命题的推理第八讲逻辑思维的基本规那么第一节同一律1.1 同一律内容和要求1.2 违反同一律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1.3 同一律的作用第二节矛盾律2.1 矛盾律内容和要求2.2 违反矛盾律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2.3 矛盾律的作用第三节排中律3.1 排中律内容和要求3.2 违反排中律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3.3 排中律的作用3.4 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别第一讲绪论在本讲中我们要讨论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逻辑与一些相关科学的关系,以及逻辑学的学科性质及其重要应用价值。

逻辑学导论论文(共五篇)

逻辑学导论论文(共五篇)

逻辑学导论论文(共五篇)第一篇:逻辑学导论论文大学生活该如何度过大学生活,只要不是整天宅寝室,整天翘课出去玩,只要不是图舒服,图安逸,混混沌沌混大学的,就大致可分为两种生活方式,一是学习并掌握生存技能,二是体会美好的大学生活,从各个方面完善自己的品格和素养。

对于这两者,我更倾向于后者。

首先,生存技能,即赖以生存的技能或手段,生存技能有很多,有体力脑力的,难道只有上了大学才能学到生存技能吗?那些理发师,厨师,汽车修理工,技工都有一技之长,都有生存技能,那难道他们都上过大学吗?答案显然不是,那么既然不上大学就都能做到的事,又何必偏偏要在大学里去做呢?何况上大学也是需要不少时间,金钱成本的,如果只为学习一门技艺,何必不去专业技术培训中心呢?又省时又省钱。

其二,我们在大学生活之后就得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工作或者考研,事实上考研也多是为了更顺利地找到更好的工作。

只有工作劳动,我们才能养活自己,像中头彩之类的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也只能是极少数人,不具备普遍性。

因而在大学学会相关专业的技能知识,应对就业,就似乎显得尤为重要,学金融的可以去做经济分析师,学会计的可以去做会计,学建筑的可以去做建筑设计师,学外语的可以去做翻译等等,仿佛以后的人生就已经能用了了数十字规划成形。

但是我们似乎忘了,除了学习专业知识,除了毕业工作,我们还需要什么,我们还需要去做些什么?就上述两个主要疑问,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活用来学习生存技能是不明智的。

在中国,学生在这样连续十二年应试教育之后,最需要的不是什么生存技能,而是成熟的社会能力和完善的品格素养。

大学,事实上也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或者可以称之为亚社会。

大学,不同以往的高中,初中,小学,它有更多学生,更开放,更复杂。

如果简单地将学生比作人民,那么学生会,艺术团,班联之类的组织,可以简单地看做政府以及监管机构。

这么比喻不无道理,学生会这些组织内部已经出现了公款吃喝等现象,这与当下的一部分政府何其相似。

逻辑学导论

逻辑学导论

逻辑学导论《逻辑学导论》教学讲义目录第一讲绪论第一节逻辑学的研究对象1(1 关于“逻辑”一词1(2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论证的学问1(3 演绎与归纳第二节形式化——逻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2(1 命题、推理的形式与内容2(2 推理的有效性只同形式相关2(3 逻辑学研究的形式化特征第三节逻辑学理论的意义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1 逻辑学理论的重要意义3(2 逻辑学与思维科学的关系3(3 逻辑学与语言学的关系第二讲词项第一节词项概述1(1 什么是词项1(2 词项的逻辑特征1(3 词项与语词、概念第二节词项的种类2(1 单独词项与普遍词项2(2 集合词项与非集合词项2(3 实词项与虚词项2(4 正词项与负词项1第三节词项之间的关系3(1 相容关系3(2 不相容关系第四节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4(1 概括与限制4(2 划分4(3 定义第三讲传统直言命题逻辑第一节命题概述1(1 什么是命题1(2 命题的逻辑特征1(3 命题与语句、判断第二节传统直言命题2(1 传统直言及其逻辑结构2(2 直言命题的分类2(3 直言命题的周延性 2(4 A、E、I 、O之间对当关系2(5 传统直言命题的文恩图解第三节直接推理3(1 直言命题推理概述3(2 对当关系推理3(3 变形推理第四节三段论4(1 什么是三段论4(2 三段论的规则4(3 三段论的格4(4 三段论的式4(5 非标准形式的三段论2第四章复合命题与命题公式第一节复合命题概述1(1 复合命题及其逻辑结构1(2 复合命题的逻辑特征第二节复合命题的几种基本形式2(1 负命题2(2 联言命题2(3 选言命题2(4 条件命题2(5 等值命题第三节命题公式与真值函数3(1 命题公式3(2 命题公式与真值函数第四节命题公式之间的逻辑等值关系4(1 命题公式之间的逻辑等值4(2 几个重要的重言等值式4(3 命题公式的相互定义第五章命题逻辑第一节基本的有效推理式1(1 有效推理与无效推理1(2 基本的有效推理式第二节推理有效性的形式证明2(1 推理有效性与命题演算2(2 有效推理的形式证明2(3 基本推导规则与等值替换规则 2(4 条件证明规则2(5 间接证明规则2(6 证明重言式第三节无效推理的判定3(1 用真值表证明推理的无效性33(2 用归谬赋值法判定推理的有效与无效3(3 证明公式集合的协调性第六讲量化逻辑第一节简单命题的逻辑结构1(1 个体词和谓词和单称命题1(2 谓词模式、命题函数与量化命题1(3 量化命题公式1(4 量化命题公式的真假条件第二节量化命题的形式化2(1 A、E、I、O命题的形式化2(2 一般简单命题的形式化2(3 多重量化命题第三节量化推理规则3(1 全称例示规则(简记为US) 3(2 存在概括规则(简记为EG) 3(3 全称概括规则(UG) 3(4 存在例示规则(ES) 第四节无效量化推理的判定 4(1 量化公式的真值函项展开式 4(2 无效量化推理的判定第七讲规范逻辑初步第一节模态命题1(1 模态词与模态命题 1(2 模态命题的逻辑性质第二节规范命题2(1 规范命题概述2(2 规范命题的逻辑形式 2(3 规范命题的逻辑特征第三节规范推理3(1 规范对当关系推理43(2 复合规范命题的推理第八讲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则第一节同一律1(1 同一律内容和要求1(2 违反同一律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1(3 同一律的作用第二节矛盾律2(1 矛盾律内容和要求2(2 违反矛盾律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2(3 矛盾律的作用第三节排中律3(1 排中律内容和要求3(2 违反排中律要求产生的逻辑错误3(3 排中律的作用3(4 排中律与矛盾律的区别第一讲绪论在本讲中我们要讨论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逻辑与一些相关科学的关系,以及逻辑学的学科性质及其重要应用价值。

逻辑学导论(第13版)

逻辑学导论(第13版)

逻辑学导论(第13版)前言1
第一部分逻辑与语言
A篇推理
第1章逻辑学的基本概念
11什么是逻辑学
12命题与论证
13论证的辨识
14论证和说明
15演绎和归纳论证
16有效性和真实性
第1章概要
第2章论证的分析
21论证的解析
22论证的图示
23复杂的论证性语段
24推理中的问题
第2章概要
B篇非形式逻辑
第3章语言和定义
31语言功能
32情感语言、中性语言和论争
33论争和含混性
34定义及其用途
35定义的结构:外延和内涵
36属加种差定义
第3章概要
第4章谬误
41什么是谬误
42谬误的分类
43相干谬误
44不当归纳谬误
45预设谬误
46含混谬误
第4章概要
第二部分演绎
A篇古典逻辑
第5章直言命题
51演绎理论
52类与直言命题
53四种直言命题
54质、量与周延性
55传统对当方阵
56其他直接推论
57存在含义与直言命题的解释
58直言命题的符号系统与图解
第5章概要
第6章直言三段论
61标准式直言三段论
62三段论论证的形式性质
63检验三段论:文恩图解法
64三段论规则和三段论谬误
65直言三段论的15个有效形式
附录直言三段论15个有效形式的演绎推导
第6章概要
第7章日常语言中的论证
71三段论论证
72词项数量规约为三
73直言命题的标准化。

逻辑学导论 柯匹

逻辑学导论 柯匹

逻辑学导论柯匹
我不清楚您想要什么样的回答,但以下是一些逻辑学导论的基本内容:
逻辑学导论是指对逻辑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介绍。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和思考的学科。

它探讨如何从给定的前提中进行推理,以得出一种合乎逻辑的结论。

逻辑学通过形式化语言和符号来描述和分析演绎推理的过程,并将其转化为计算机程序和自动化证明系统。

逻辑学导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命题逻辑:研究命题的逻辑关系和推理规则。

2. 谓词逻辑:研究含有谓词的命题的逻辑关系和推理规则。

3. 证明论:研究证明的形式化方法和技术。

4. 模型论:研究如何通过模型来检验逻辑结论的正确性。

5. 计算机科学中的逻辑:研究计算机程序如何利用逻辑来实现自动化推理和证明。

逻辑学导论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逻辑学导论》课程笔记

《逻辑学导论》课程笔记

《逻辑学导论》课程笔记第一章引论:走进逻辑学1.1 逻辑学是什么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推理的有效性和论证的结构的学科。

它关注如何从一组前提(premise)推导出结论(conclusion),并对此过程进行评估。

逻辑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我们识别和分析有效的论证,以及避免无效的推理。

逻辑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法律等。

1.2 逻辑与法律:普罗泰戈拉悖论普罗泰戈拉悖论是关于逻辑在法律中的一个经典问题。

普罗泰戈拉与他的学生约定,若学生赢得第一次诉讼,则需支付普罗泰戈拉的学费;若学生输掉诉讼,则因为输掉诉讼而无需支付学费。

学生赢得了诉讼,那么他是否应该支付学费呢?这个悖论涉及到逻辑、语言和法律之间的复杂关系,引发了对法律论证和逻辑推理的深入思考。

1.3 逻辑学的功能和研究范围逻辑学的功能主要包括:评估论证的有效性,推导新的结论,以及解决悖论和争议。

逻辑学通过提供一套严格的规则和标准,帮助我们判断一个论证是否合理和有效。

逻辑学的研究范围涵盖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归纳逻辑等多个领域。

形式逻辑关注于论证的形式结构和推理规则,而非形式逻辑则考虑论证的内容和语境。

归纳逻辑则涉及从个别事实推导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过程。

1.4 认识“非西方逻辑”非西方逻辑指的是西方传统逻辑之外的逻辑体系,如中国古代的名辩逻辑、印度的因明学等。

了解非西方逻辑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逻辑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不同的文化和哲学传统可能发展出不同的逻辑体系,这些体系在推理和论证的方法上可能存在差异。

通过学习非西方逻辑,我们可以拓宽对逻辑学的认识,并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推理方式。

第二章论证2.1 论证的关键概念论证:论证是通过推理从一组前提得出结论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论证通常包括前提、结论和推理。

前提:前提是支持结论的陈述,是论证的基础。

一个有效的论证必须建立在正确和可信的前提之上。

结论:结论是论证的最终目标,是需要证明的陈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学导论2011
• 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 • 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 •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 单身汉都是幸福的。 • 这是一只粉笔。 • 单身汉是未婚的男子。 • 1+1=2。 • 过年你回家了吗? • 北京的交通什么时候能不再拥挤?
逻辑学导论2011
黄药师是黄蓉的父亲。 黄蓉是黄药师的女儿。 这个表中只有两句话是真的。
1. 逻辑学之父:亚里士多德
2. 归纳逻辑:培根—穆勒—赖辛巴哈、卡尔纳 普
3. 辩证逻辑: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
4. 数理逻辑:莱布尼茨——德·摩根、乔
治·布尔、弗雷格、罗素、怀特海、歌德尔、
克里普克
逻辑学导论2011
(三)现代逻辑的主要特点
1. 把推理归结为一种与数学类似的计算或演算 2. 以符号语言代替自然语言 3. 严格区分逻辑和心理 4. 引入公理化方法
• 《逻辑学导论》 • 《逻辑学》
逻辑学导论2011
•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 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 体系(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以及通过 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联系(在 文艺复兴时期)”。 ——爱因斯坦
逻辑学导论2011
导 论:逻辑学是什么?
2011年3月3日
逻辑学导论2011
一 “逻辑”的词源学考察
(一)古希腊规则。 3. 理性、推理、推理能力,区别于经验和直觉。 4. 尺度,关系,比例,比率等。 5. 价值,分量。
逻辑学导论2011
(二)现代汉语
• “名学”、“辩学”、“名辩学”、“理则 学”、“论理学”、“形名之学”、“明理” 等。
逻辑学导论2011
四 作用和意义
逻辑学导论2011
逻辑学导论2011
二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一)思维的内容和形式
1. 思维(狭义):概念—判断—推理 2. 思维的内容,是指思维的对象。 3. 思维的形式:人类反映对象的特有的理性形
式。
逻辑学导论2011
(二)思维的逻辑形式
1. 思维形式的结构(逻辑形式) 2. 严格的说,形式逻辑是一门撇开思维内容专
1. 定义法 2. 划分法 3. 欧拉图解法 4. 真值表方法 5. ……
逻辑学导论2011
三 逻辑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逻辑学的三大发源地
1. 古希腊的形式逻辑:亚里士多德、斯多亚派 2. 中国先秦的名辨学:名、辞、说、辨。 3. 古印度逻辑:正理论和因明学。
逻辑学导论2011
(二)西方逻辑学的历史演进
逻辑学导论2011
• 如果天下雨,则地湿,所以,如果地不湿, 则天未下雨。
• 如果他是凶手,那么他必有作案时间,所 以,如果他没有作案时间,那么他就不是 凶手。
逻辑学导论2011
(三)思维逻辑形式的规律
1. 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 理由律。
2. 特殊规律:
逻辑学导论2011
(四)简单的逻辑方法
门研究思维形式的科学。
逻辑学导论2011
• “这种关于一般知性或理性的必然法则的 科学,或者说——这是一样的,这种关于 一般思维的单纯形式的科学,我们称之为 逻辑。” ——康德《逻辑学讲义》
逻辑学导论2011
• 所有的玫瑰花都是带刺的。 • 一切商品都是有价值的。 • 纳威人都是在树上居住的。 • 知识都是后天学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