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标本资源编码规则

合集下载

一院生物资源库标本管理模式

一院生物资源库标本管理模式

一院生物资源库标本管理模式
标本ID编码规则
一、DNA、RNA标本ID编码规则
科室编码 科室内流水号 样本来源 样本类型码 标本管份编号
科室编码:1位字母 1位数字
科室内流水号:1位字母 5位数字
样本来源:1位字母,血液“B”,癌组织“T”,正常组织“N”
样本类型码:1位字母;DNA“D”,RNA“R”
标本管份编号:2位数字
例如肾内科样本:
二、血液及其他样本编码
科室编码 科室内流水号 样本类型码 标本管份编号
科室编码:1位字母 1位数字
科室内流水号:1位字母 5位数字
样本类型码:1位字母;血清“S”,血浆“P”,白膜层buffy coat“B”
标本管份编号:2位数字
三、组织样本编码
科室编码 科室内流水号 器官编码 样本类型码 取材部位码 标本管份编号
科室编码:1位字母 1位数字
科室内流水号:1位字母 5位数字
器官编码:1位字母 2位数字,参考《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特性信息描述规范附录A. 表3.人体器官来源分类及编码简表》
样本类型码:正常组织“N”,癌旁组织“P”,肿瘤组织“T”,淋巴结“L”,其他???
标本管份编号:2位数字。

样品采集与编号原则

样品采集与编号原则

样品采集与编号原则1、标本、薄片、基岩光谱样需配套采取,在剖面上分层逐层采取。

采取原则:分层斜距大于100米时,采集2套;大于200米时,采集3套。

(侵入岩剖面:分层斜距大于200米时,采集2套,大于400米时,采集3套)①标本(B)岩矿陈列标本,样品规格3×6×9cm。

样品编号:B0001/1、B0001/2等。

②薄片(b)样品规格3×6×9cm。

样品编号:b0001/1、b0001/2等。

③基岩光谱样(GP)测定岩石中各种元素的分布及含量。

连续打快法采集,样品重量300-500g。

样品编号:GP0001/1、GP0001/2等。

2、硅酸盐、稀土、微量元素需配套采取。

采集于侵入岩、变质岩、火山岩中。

各取500g。

其中:早元古代晚期侵入岩中,第一侵入次(δο22a)石英闪长岩、第二侵入次(ηγ22b)二长花岗岩中各取2个。

温泉岩群下岩组(Ht1W)变质岩中每种岩性采取1个。

火山岩中取自:上泥盆统托斯库尔他乌组上段(D3ts3)、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下段(C1a1)、上石炭统东图津河组(C2dt)凝灰岩;下二叠统乌郎组(P1wl)灰紫色辉石安山岩、杏仁状安山岩夹火山碎屑岩。

其中安山岩等岩性各取2个,每个组中的火山碎屑岩中各取1个。

①硅酸盐样(GS)用于了解岩石的化学组成,进行化学分类命名及成因研究。

要求采集样品新鲜、纯净,不应有外来包体、脉体等混入。

样品编号:GS0001/1、GS0001/2等。

②稀土样(XT)用于了解稀土矿化及岩浆演化、成因等。

采样同硅酸盐样。

编号XT0001/1、XT0001/2等。

③微量元素样(WL)用于了解岩矿石中微量元素的种类、含量及成因研究。

样品编号:WL0001/1、WL0001/2等。

3、大化石(DHB)采自沉积岩地层,对沉积岩石形成时代、生物古地理环境等做出较为准确的判别,划分岩石地层单元,化石丰富及组合特征明显时,划分生物地层单元。

临床检验科标本编码标识制度及流程

临床检验科标本编码标识制度及流程

临床检验科标本编码标识制度及流程
临床检验科标本编码标识制度及流程是指在临床检验科室中,为了确保标本的唯一性和追溯性,采用特定的编码标识制度和流程对标本进行管理和标识。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临床检验科标本编码标识制度及流程的简要介绍:
1. 编码标识制度:
- 样本编码规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样本编码规则,例如使用数字、字母或其组合来表示不同的标本类型、来源、时间等信息。

- 样本编码唯一性:确保每个标本都有唯一的编码,避免重复或混淆。

2. 标本流程:
- 采集:在患者采集样本时,标本采集者应确认患者身份,并填写相应的采样信息,如患者姓名、住院号、样本类型等。

- 标识:在采集样本后,将样本容器上贴上标签或使用专用的标签贴纸,标注样本编码和相关信息。

- 登记:将样本信息登记到系统或纸质记录中,包括样本编码、患者信息、采样时间等。

- 送检:将标识好的样本送至临床检验科室,并确保样本的安全和完整性。

- 分析:在临床检验科室中,根据样本编码和相关信息,进行相应的检验分析和操作。

- 结果报告:将检验结果与样本编码关联,生成相应的报告,并及时发送给医生或相关人员。

- 存储和追溯:对于已完成分析的样本,进行合理的存储和追溯,以备后续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临床检验科标本编码标识制度和流程可能会因医院、科室或国家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标本编码标识制度和流程,并确保操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5生物样本库编号规则

5生物样本库编号规则

生物样本库编号规则建议Avantech周学迅@20100325标本库编号命名规则:总原则:唯一性,共享性辅原则:在满足总原则基础上,尽量精简。

编号长度尽量保持统一。

一.遗传数据库按家系采集时,建议编号规则如下G1234 P1D08B S1 家系采集家系流水号关系研究(采样)脏器样本类型细类分管号关系类中,P1为原始本人第1代,家系中其余关系,请自己定义相关的编号规则前7位样本编号一致的为同一个体,同一个体的若干不同编号样本,其个体的基本信息是一致的,以下同。

二.组织生物样本采集和常规采集的编号规则组织编号规则10 12345 D08 T F 1年份流水号取材脏器取材部位保存方式分管号N/P/T/M/L F/R/O/D/P标签类型:BRADY THT-163-499-3-IP 长方形为25.4mm*9.525mm, 圆直径9.525mm【组织样本的编号命名1012345D08TF1,代表该1012345号病收集的D08脏器的肿瘤样本(T肿瘤,P癌旁,N正常,M转移,L淋巴结,Y息肉,C囊壁)用F方式(F rozen Tissues/O CT/ R NAlater/D NA /P araffin Embedding等)保存的第一份。

】外周血编号规则10 12345 D08 B P 1年份流水号研究脏器样本类型样本细类分管号B S/P/W/E/D/T/B标签类型:BRADY THT-163-499-3-IP 长方形为25.4mm*9.525mm, 圆直径9.525mm【血液样本的编号命名1012345D19BP1,代表该1012345号病收集的D19脏器癌症的B血液样本的P血浆(P lasma/ S erum / W hite Blood Cells/ E rythrocyte/ T hrombolytic/ D NA/ R NA/ whole B lood/等)的第一份。

】其余细胞/体液编号规则10 12345 D08 B P 1年份流水号研究脏器样本类型样本细类分管号【如脐血为常规保留样本,为区别用常规外周血,可对脐血专门设立一个样本类型,细类可参考外周血的分类】附表1、器官分类代码表器官代码用1位字母和2位数字表示,如果涉及需要器官内的具体部位进行分类,可以对子类别增加定义,在需要通过编号区别脏器分类的特定情况下,可以考虑添加一附表2、样本类型代码表以下样本类型编号中,采用2位编号,今后如果有细分的需要指定来源的衍生物,可以增加定义2位编号,在需要通过编号区别来源的情况下,可参考以下表格中的3位编号,细胞系的传代数暂时不列入现有样本库编号范围。

微生物资源分类编码表

微生物资源分类编码表

微生物资源分类编码表
微生物资源分类编码表是一种用于对微生物资源进行分类和编码的工具。

它是基于微生物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遗传信息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和归类的体系。

微生物资源分类编码表的主要目的是方便研究人员对已知微生物资源进行统一的命名和归类,同时为新发现的微生物资源提供一个标准的分类依据。

通过采用统一的编码系统,可以减少微生物资源的命名混乱和重复,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

微生物资源分类编码表通常由多个级别的分类单元组成,从大到小分别为域、门、纲、目、科、属、种等。

每个级别都有固定的编码符号,并根据其在分类体系中的位置进行命名。

例如,域分为三个大类:细菌域(Bacteria)、古菌域(Archaea)和真核域(Eukarya);门下面可以再细分为多个纲;纲下面可以再细分为多个目,以此类推。

微生物资源分类编码表的编制由国际微生物资源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icrobial Resources)等国际组织和专家共同参与,通过讨论、评审和投票等形式达成共识。

编码表定期更新,以适应新发现微生物种类的不断增加。

除了在科研领域中的应用,微生物资源分类编码表还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医学诊断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微生物资源进行准确的分类和命名,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特性和功能,为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微生物资源分类编码表是对微生物资源进行分类和编码的一种工具,它能够统一命名和归类微生物资源,并为研究和应用提供标准的分类依据。

该编码表的制定和更新需要国际组织和专家的共同努力,以促进微生物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

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数据建库规范

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数据建库规范

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数据建库规范2007-10-20(草案)目次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范围 ..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与定义 (3)3.1数据库 (3)3.2数据库对象 (3)3.3数据逻辑结构 (3)3.4数据物理结构 (3)4数据准备 (3)4.1数据采集要求 (3)4.2上报数据状态管理 (4)4.3入库检查 (4)5数据建库 (4)5.1数据库环境说明 (4)5.2数据库的命名规则 (4)5.3信息分类说明 (5)5.4数据定义和编码 (5)5.5数据组织和结构 (7)6数据库安全管理 (8)6.1防止用户直接操作数据库的方法 (8)6.2用户帐号密码的加密方法 (8)6.3角色与权限 (8)7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说明 (8)参考文献 (8)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数据建库规范1范围为了统一本项目软件开发的设计过程中关于数据库设计时的命名规范和具体工作时的编程规范,便于交流和维护,特制定此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本项目开发组全体人员,作用于软件项目开发的数据库设计、维护阶段。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参考了如下标准、规范:《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资源共性描述规范》试行稿《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数据汇交规范》试行稿《自然保护区编码规范》试行稿《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编码规范》试行稿3术语与定义3.1数据库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控制的方式进行。

3.2数据库对象在数据库软件开发中,数据库服务器端涉及的对象包括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的对象。

3.3数据逻辑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又称为数据的外部结构,它是指各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用户按使用的需要建立起来,并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数据元素的结构形式。

简述样品的编号原则。

简述样品的编号原则。

简述样品的编号原则。

样品编号原则是为了对不同的样品进行标识和管理,以便于识别、追踪和记录。

在进行样品编号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以确保编号的唯一性和可读性。

下面将简要介绍样品编号的原则。

1. 简洁明确:样品编号应尽量简洁明了,不含冗余信息,方便识别和记录。

可以使用数字、字母或符号进行编号,避免使用过长的编号。

2. 有序连续:样品编号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编排,保证连续性。

可以按照样品接收的时间顺序、样品类型、样品来源等进行编码,使编号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

3. 唯一性:样品编号应具有唯一性,不能重复。

可以通过在编号中加入日期、批次号、序号等信息,确保每个样品都有唯一的编号。

4. 可读性:样品编号应具有良好的可读性,便于识别和记录。

编号中的数字、字母或符号应清晰、整齐,避免使用容易混淆的字符。

5. 标识信息:样品编号可以包含一些标识信息,如样品名称、样品性质、采样地点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快速了解样品的基本情况。

6. 分类管理:对于大量的样品,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管理,并给每个分类设定相应的编号规则。

这样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样品。

7. 更新记录:对于已经编号的样品,需要及时更新相应的记录信息,
如样品接收时间、处理情况等。

这样可以方便后续对样品的追踪和查询。

样品编号原则是为了方便对样品进行标识和管理。

合理的样品编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混淆,确保样品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适合自己的样品编号规则,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管理工作。

临床检验科标本编码标识制度及流程

临床检验科标本编码标识制度及流程

临床检验科标本编码标识制度及流程文档标题:临床检验科标本编码标识制度及流程一、引言临床检验是现代医学诊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步骤之一就是规范和严谨的标本管理。

其中,标本编码标识制度作为实现标本有效追踪、防止混淆和误诊的有效手段,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文旨在详细阐述临床检验科标本编码标识制度及其实行的具体流程。

二、标本编码标识制度1. 标本编码原则:(1)唯一性:每个送检标本应有唯一的编码,以便于区分不同的患者和不同类型的标本,防止混淆。

(2)可追溯性:编码应包含患者基本信息(如住院号、病历号等)、采样时间、样本类型等信息,以实现从采集、检测到报告全过程的追溯。

(3)保密性:在保证信息完整性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患者隐私保护,对敏感信息进行合理加密或脱敏处理。

2. 标本编码格式:采用国际或国内统一标准的编码规则,例如:“H001-20220501-Blood”,其中"H001"代表患者编号,"20220501"代表采样日期,"Blood"代表样本类型。

三、标本编码标识流程1. 标本采集阶段:护士或医生在采集标本后,根据实验室信息系统生成的唯一标本编码,将编码贴附在标本容器上,并同步录入系统。

2. 标本接收阶段:检验科工作人员接收到标本后,首先核对标本编码与交接单的一致性,确认无误后登记入库。

3. 标本检测阶段:实验人员依据标本编码调取标本并进行相应检验,同时在实验记录中注明该编码。

4. 结果审核与发布阶段:审核人员通过编码追踪原始检测数据,核实无误后发布检验结果,并将结果与编码关联存档。

5. 标本废弃阶段: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对已检测完毕的标本进行妥善处理,并在系统中记录其废弃时间和处理方式,整个过程仍可通过编码追溯。

四、结语建立和执行严格的标本编码标识制度及流程,对于提高临床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PC
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资源编码规则
2007-10-20
(草案)
自然保护区生物标本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子项目
发布
目次
前言 (3)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术语和定义 (4)
3.1 自然保护区 (4)
3.2 生物标本 (4)
3.3 自然保护区动植物 (4)
4 编码规则 (5)
4.1 编码方法 (5)
4.2 编码扩充原则 (5)
5 标本编码管理规则 (5)
参考文献 (6)
前言
本标准为第一次制定。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艳张旭雷振宇
本标准评审专家:
生物标本资源编码规则
1范围
自然保护区标本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项目涵盖多个保护区,标本数据量巨大、范围广泛,各保护区之间难免出现物种重复的现象,因此通过标本编码,对项目内收集的标本进行唯一标识,以利于标本的管理以及共享。

本规则适用于整个项目标本信息的数字化管理,构建数据库、信息系统开发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2659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表
GB/T 12404 单位隶属关系代码
GB/T 14529-93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
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国家的相关自然保护区代码标准
3术语和定义
3.1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指:国家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一定面积的陆地和水体划分出来,并经各级人民政府批准而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根据保护区的性质把保护区划分为严格的自然保护区、荒野地保护区、国家公园、自然遗迹保护区、栖息地/物种保护区、陆地/海洋景观保护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7类。

3.2生物标本
将动物或植物的整体或局部整理后,经过加工,保持其原形或特征,并保存在科研单位或学校的实验室中,供生物学等学科教学、科学研究或陈列观摩用的实物,称为生物标本。

依所用材料不同,分为动物标本、植物标本等。

依制作方法不同,分为干制标本、骨骼标本、浸制标本、剥制标本、腊叶标本、玻片标本等。

3.3自然保护区动植物
是指生活在各级自然保护区严格界定范围内的各类型野生动植物,包括野生真菌和藻类。

4编码规则
4.1编码方法
生物标本资源编码体系结构如下:
图1 标本9位编码结构示意图
生物标本资源编码由四段共9位等长编码构成。

第一段共一位,用数字表示,代表物种门类:“1”代表植物;“2”代表动物;第二段共三位,用三位数字表示(001~999),收录标本目前所在的保藏单位。

第三段共6位,用6位阿拉伯数字(000001~999999)表示,代表标本的流水号。

本代码的9位编码可以唯一地标识一份标本。

4.2编码扩充原则
本段编码中采用一位数字表示时,如果分类不超过10,首先采用1-9表示,不够表示时,采用字母A-Z扩充(即1,2,3,......,9,A,B,......,Z);编码采用三位表示,如果不超过10000时,用三位数字表示,超过时,则顺次添加字母进行扩充(即001,002, (998)
999,AAA,AAB,……,ZZZ);如果分类采用6位表示,当不超过100000时,用六位数字表示,超过时,则顺次添加字母进行扩充。

5标本编码管理规则
5.1添加新标本
当需要增加新标本时,除按现有规则填写编码的前四位外,应在后六位填写最大顺序号加一的数字。

5.2标本缺失
在编码表中取消该编码,并备案,保留该编码不再被使用。

5.3标本转让
当有标本转让给其他单位时,应先删除该标本编码,并备案,保留该编码不再被使用;再按增加新标本的方法填写其编码。

5.4备案规则
编码备案主要是为了记录编码的修订工作,只要包括修订编码、修订时间、修订说明等内容。

参考文献
[1] 中国标准出版社总编室(编).中国国家标准汇编,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12
[2]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编). 标准化工作手册(第二版),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10
[3] 薛达元; 蒋明康; 王献薄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国家标准GB/T 14529-1993;
[4] 王光恩; 金芝秀; 张智鹏林业资源分类与代码·自然保护区国家标准GB/T 15778-1995
[5] 王祖良,沈月琴,丁丽霞.自然保护区资源的分类管理研究[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年24卷6期:736-7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