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化学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第1部分专题3第12讲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Word版含答案
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真题专训 第十二章 有机化学基础 基础课时2 烃和卤代烃 新人教版

基础课时2 烃和卤代烃1.(2015·北京,10)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PPV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PPV的反应为加聚反应B.PPV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C.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D.通过质谱法测定PPV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解析合成PPV的反应是缩聚反应,A项错误;聚苯乙烯可表示为,B 项错误;两种有机物中含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不同,因此不是同系物,C项错误;通过质谱法可测定PPV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又知道单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因此可得该高分子的聚合度,D项正确。
答案D,2.(2015·上海化学,10)卤代烃的制备有多种方法,下列卤代烃不适合由相应的烃经卤代反应制得的是( )解析可由环己烷发生取代反应产生。
可由2,2-二甲基丙烷发生取代反应产生,可由与HCl发生取代反应产生,而不适合用与Cl2发生取代反应产生,C正确。
可由2,2,3,3-四甲基丁烷发生取代反应产生。
答案 C3.(2015·重庆化学,10)某“化学鸡尾酒”通过模拟臭虫散发的聚集信息素可高效诱捕臭虫,其中一种组分T可通过下列反应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A→B新生成的官能团是________。
(2)D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峰的组数为________。
(3)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与新制的Cu(OH)2发生反应,所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5)L可由B与H2发生加成反应而得,已知R1CH2Br+NaC≡CR2―→R1CH2C≡CR2+NaBr,则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6)已知R 3C≡C R 4――-----------→Na ,液NH 3,则T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解析 (1)根据A 的结构简式可知化学名称是丙烯,A→B 新生成的官能团是溴原子。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高中化学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必修)

溴水褪色;酸Cu(OH)2悬 有银镜产生;生成红色沉淀 浊液,加热
醇羟基 酚羟基
加金属钠;加乙酸,在浓H2SO4存在下加热 有气体放出;有果香味物质生成
金属钠;FeCl3溶液;浓溴水
有气体放出;溶液变成紫色;产生 白色沉淀
羧基 酯 淀粉 蛋白质
紫色石蕊溶液;NaHCO3溶液 闻气味 碘水 加浓HNO3,微热;在空气中灼烧
2017课标Ⅲ,8;2016课标Ⅱ,8
2017课标Ⅰ,9;2017课标Ⅲ,8; 2016课标Ⅰ,9;2016课标Ⅱ,10; 2015课标Ⅱ,11
总纲目录
考点一 常见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考点二 有机反应类型 考点三 同分异构体
考点一 常见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主干回扣
1.甲烷、乙烯、苯的性质
5.如表所示,为了除去括号中的杂质,采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加入试剂
方法
A
甲苯(己烯)
浓溴水
过滤
B
甲烷(乙烯)
酸性KMnO4溶液
洗气
C
乙酸乙酯(乙酸)
乙醇、浓H2SO4
酯化
D
乙醇(乙酸)
CaO
蒸馏
答案 D 溴与己烯反应生成的二溴己烷能溶于甲苯,A项错误;乙烯可 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CO2,使甲烷中混有新的杂质CO2,B项错误;乙 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C项错误;乙酸与CaO反应,可转化为难 挥发的乙酸钙,再通过蒸馏即可得到乙醇,D项正确。
规律总结 六规律巧判有机物分子中原子的共线、共面问题 1.凡是碳原子与其他四个原子形成共价单键时,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 2.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只要出现一个饱和碳原子,则分子中的全部原子不 可能共面。 3.CH4分子中有且只有3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 4.有机物分子结构中每出现一个碳碳双键,则整个分子中至少有6个原 子共面。
【导学教程】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教师文档讲义:第1部分专题3第12讲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第12讲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6.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7.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1.(2016·全国Ⅱ卷)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7种B.8种C.9种D.10种解析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可看成是丁烷C4H10中的两个H原子被两个Cl原子取代,C4H10有正丁烷CH3CH2CH2CH3和异丁烷CH3CH(CH3)CH3两种,正丁烷中2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有6种结构,异丁烷中2个H原子被Cl 原子取代,有3种结构,共有9种。
答案 C2.(2016·全国Ⅱ卷)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解析苯和氯乙烯中均含有不饱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乙醇、溴乙烷和丙烷分子中均是饱和键,只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答案选B。
答案 B3.(2016·全国Ⅲ卷)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B.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D.异丙苯和苯为同系物解析A、分子式为C9H12,故正确;B、相对分子质量比苯的大,故沸点比苯高,故正确;C、苯环是平面结构,当异丙基中间的碳原子形成四个单键,碳原子不能都处于一个平面,故错误;D、异丙苯和苯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3个CH2原子团,故是同系物,故正确。
答案 C考点一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1.熟记三种官能团的主要性质(1)碳碳双键: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羟基:酯化反应、和钠反应、氧化反应(催化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017年高考化学 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分项版汇编 专题12 有机化学基础 新人教版

专题12 有机化学基础1.【2017新课标1卷】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答案】A【名师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的组成以及合成纤维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羊绒衫和棉衬衣的区别。
2.【2017新课标1卷】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答案】D【解析】A.b是苯,其同分异构体有多种,不止d和p两种,A错误;B.d分子中氢原子分为2类,根据定一移一可知d的二氯代物是6种,B错误;C.b、p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C错误;D.苯是平面形结构,所有原子共平面,d、p中均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正确。
答案选D。
【名师点睛】明确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二氯取代物和共平面判断。
二取代或多取代产物数目的判断一般采用定一移一或定二移一法,即可固定一个取代基的位置,再移动另一取代基的位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注意不要重复。
关于共平面判断应注意从乙烯、苯和甲烷等结构分析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解答是要注意单键可以旋转,双键不能旋转这一特点。
@ 3.【2017新课标2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答案】C【解析】A、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糖类也叫做碳水化合物,故A说法正确;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故B说法正确;C、蛋白质基本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有些蛋白质还包括硫、磷等元素,故C说法错误;D、硒是人体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否则对人体有害,故D说法正确。
2017届高三化学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第2部分第1讲 十三类选择题突破策略 (共256张)

【解析】
A、1 mol双氧水中含2 mol极性共价键
,故 0.1 mol 双氧水中含 0.2NA 个极性共价键,故 A 错误 ;B、氢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故无法计算物质的量和 转移的电子数,故 B 错误; C 、浓硝酸在和铜反应的过 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先生成 NO2 ,后生成 NO
是 A.常温常温下,0.1 mol H2O2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的数目为0.1NA
B.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当阴极产生22.4 L H2时, 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100 mL 12 mol· L-1的浓HNO3与过量Cu反应转 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D.标准状况下,11.2 L由 CH4和C2H4组成的混合
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故C正确;D.焰色反
应是指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
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是某些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 ,故D错误。 答案 D
4.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密
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 原因 B .含氟 (CF2Cl2) 制冷剂的使用是破坏臭氧层的原 因之一 C.废旧金属应投入贴有如图所示标识的垃圾箱 D.夏天雷雨过后空气中的泥浆和豆浆都是胶体,胶体
遇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所以黄河入海口沙洲的形成与
用卤水点豆腐,都体现了胶体聚沉的性质,故A正确; B.“ 煤改气 ”“ 煤改电 ” 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减少了二 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故有利于减少雾霾 天气,故B正确;C.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为聚乙烯材料 ,难以降解,但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的聚碳酸酯类
D.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专题14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讲)-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化学(附解析)$763944

专题14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讲)-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化学(1)考纲要求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6.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7.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2)命题规律近三年高考有机部分主要考查: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及同分异构体问题,同分异构体是高考测试的重点之一,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地考查,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预测2016年高考I卷的选择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例1】【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子取代,就得到4种同分异构体,错误;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判断的知识。
【名师点睛】有机物种类几百万种,在生活、生产等多有涉及。
有机物往往存在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现象,即存在同分异构体,要会对物质进行辨析,并会进行正确的命名。
C4H9Cl 可看作是C4H10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一个Cl原子取代产生的物质,C4H10有CH3CH2CH2CH3、(CH3)2CH2CH3两种不同的结构,每种结构中含有2种不同的H原子,所以C4H9Cl有四种不同的结构;对于某一物质来说,其名称有习惯名称和系统命名方法的名称,要掌握系统命名方法及原则。
有机物在相互反应转化时要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常见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反应、加聚反应、缩聚反应等,要掌握各类反应的特点,并会根据物质分子结构特点进行判断和应用。
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确定,则该物质是高分子化合物,若有确定的相对分子质量,则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精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1部分第12讲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课后热点强化新人教版

第一部分专题三第12讲1.(2017·大同市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分子式为C4H2Cl8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导学号 43864409( B )A.10种B.9种C.8种D.7种[解析]分子式为C4H2Cl8的有机物可以看作C4H10中的两个Cl原子被两个H原子取代,C4H10结构中,属于直链正丁烷的结构中,两个氢原子有6个位置;属于支链异丁烷结构中,两个氢原子有3个位置,因此该分子的同分异构体共有9种,因此B正确。
2.(2017·武昌区5月调研)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导学号 43864410 ( A )A.淀粉和纤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C.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中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的有4种D.在加热条件下,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鉴别乙醇和葡萄糖[解析]A.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使得它们的分子式不同,所以它们不为同分异构体,故A不正确;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生成肥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盐,所以称为皂化反应,故B正确;C.羧酸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中属于羧酸的分子结构为C4H9—COOH,丁基C4H9一有4种,所以羧酸C4H9—COOH有4种,故C正确;D.葡萄糖含有醛基,所以在加热条件下,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鉴别乙醇和葡萄糖,故D 正确。
故选A。
3.(2017·新课标2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导学号 43864411( C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解析]A.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糖类也叫做碳水化合物,故A说法正确;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故B说法正确;C.蛋白质基本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有些蛋白质还包括硫、磷等元素,故C说法错误;D.硒是人体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否则对人体有害,故D说法正确。
【步步高】高考化学(通用版)二轮:专题13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考点3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含解析)

考点三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有机化学中波及的有机物多,知识点多,需记忆的内容也好多,但有机化学又有很好的内在联系,一条主线就是“拥有同样官能团的一类有机物的性质相像”,只需我们掌握了这一规律就能“以一知十” 。
1.官能团、特点反响、现象概括一览表有机物常用试剂反响现象或官能团溴水退色酸性 KMnO 4溶液退色—OH金属钠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酸碱指示剂变色— COOH新制 Cu(OH) 2常温下积淀溶解,悬浊液溶液呈蓝色银氨溶液水浴加热生成银镜葡萄糖新制 Cu(OH) 2煮沸生成悬浊液砖红色积淀淀粉碘水呈蓝色浓 HNO3呈黄色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2.糖类性质巧打破(1)葡萄糖分子含有羟基、醛基两种官能团,所以它拥有醇、醛两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利用此规律就能轻松“吃掉”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2)单糖、二糖、多糖的中心知识可用以下网络表示出来。
3.油脂性质轻松学(1)归类学性质:油脂是酯,可看作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反响形成的酯,所以纯净的油脂无色且不溶于水 (常有食用油脂有香味 ),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能发生水解反响 (若烃基部分存在不饱和键,则还拥有不饱和烃的性质)。
(2)对照明“三化” :油脂中的“三化”是指氢化、硬化、皂化,氢化是指不饱和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响生成饱和油脂的反响;经过氢化反响后,不饱和的液态油转变为常温下为固态的脂肪的过程称为硬化;皂化是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的反响。
(3) 口诀助巧记:有三种较重要的高级脂肪酸需要熟记,油酸(C 17H 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硬脂酸 (C17H35COOH) ,此中油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后两种则是饱和脂肪酸,可用顺口溜帮助记忆:软十五、硬十七,油酸不饱 (和 )十七烯,此外均有一羧基。
4.盐析、变性辨异同盐析变性在轻金属盐作用下,蛋白质从在重金属盐、受热、紫外线、甲醛、酒方法不溶液中凝集成固体析出精等作用下蛋白质凝集成固体析出同特点过程可逆,即加水后仍可溶解不行逆点本质溶解度降低,物理变化构造、性质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结果仍保持原有的生理活性失掉原有的生理活性同样点均是必定条件下,蛋白质凝集成固体的过程5.化学三馏易混杂蒸馏是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气,又将蒸气冷却为液态这两个过程的结合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讲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限时50分钟,满分70分]
选择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2016·全国Ⅰ卷)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A.2-甲基丁烷也称异戊烷,错误;B.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正确;C.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错误;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
答案 B
2.(2016·上海高考)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
三元轴烯()与苯A.均为芳香烃B.互为同素异形体
C.互为同系物D.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轴烯与苯分子式都是C6H6,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选项D正确。
答案 D
3.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键
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
解析甲为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为乙烯,它使溴水褪色的原因是由于和Br2发生了加成反应;丁为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能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丙为苯,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答案 C
4.(2016·太原模拟)分子式为C3H4Cl2的链状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7种B.6种
C.5种D.4种
解析分子式为C3H4Cl2的链状有机物有、、
、、。
答案 C
5.(2015·海南高考)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3种B.4种
C.5种D.6种
解析分子式是C4H10O是醇或醚。
若物质可以与金属Na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则该物质是醇,C4H10O可以看作是C4H10的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羟基-OH产生的,C4H10有CH3CH2CH2CH3、(CH3)2CHCH3两种不同的结构,前者有2种不同的H原子,后者也有2种不同的H原子,它们分别被羟基取代,就得到一种醇,因此符合该性质的醇的种类是4种,选项是B。
答案 B
6.(2016·文登市二模)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化学式为C 8H 6O 6
B .乌头酸可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C .乌头酸分子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D .1 mol 乌头酸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3 mol H 2
解析 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 6H 6O 6,故A 错误;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羧基,可发生取代反应,故B 正确;含3个—COOH ,可发生酯化反应,碳碳双键不反应,故C 错误;含3个—COOH,1 mol 乌头酸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1.5 mol H 2,故D 错误。
答案 B
7.(2015·全国Ⅱ卷)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 18H 26O 5,1 mol 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 羧酸和2 mol 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 .C 14H 18O 5
B .
C 14H 16O 4 C .C 16H 22O 5
D .C 16H 20O 5
解析 由1 mol 酯(C 18H 26O 5)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 羧酸和2 mol 乙醇可知,该酯为二元酯,分子中含有2个酯基(COO),结合酯的水解反应原理可得“1 mol C 18H 26O 5+2 mol H 2O ――→水解1 mol 羧酸+2 mol C 2H 5OH ”,再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推知,该羧酸的分子式为C 14H 18O 5。
答案 A
8.(2016·全国Ⅲ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B .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
D.乙酸在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A、乙烷和浓盐酸不反应,故错误;B、乙烯可以制成聚乙烯,用于食品包装,故正确;C、乙醇含有亲水基羟基,能溶于水,而溴乙烷不溶于水,故正确;D、乙酸和甲酸甲酯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是同分异构体,故正确。
答案 A
9.(2016·银川模拟)某工厂生产的某产品只含C、H、O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
下列对该产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羧基
B.与CH2==CH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C.能发生氧化反应
D.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解析根据图式结构和碳的四价原则,可推知该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OOH,分子中部分氢原子不可能在双键决定的平面上。
答案 D
10.(2015·全国Ⅰ卷)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解析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12N6,根据元素守恒,则C元素来自甲醛,N元素来自氨,所以分子中的C与N原子的个数比即为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4=3∶2。
答案 C
11.有人设想合成具有以下结构的四种烃分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 mol甲分子内含有10 mol共价键
B.由乙分子构成的物质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C.丙分子的二氯取代产物只有三种
D.分子丁显然是不可能合成的
解析 1 mol甲分子中含有6 mol碳碳键,4 mol碳氢键,A正确;乙分子可以发生燃烧反应,即氧化反应,B错误;丙分子中有边、面对角线、体对角线三种二氯代物,C正确;丁分子中碳不符合四键原则,不可能合成,D正确。
答案 B
12.(2016·开封二模)下列关于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属于酯类的有4种
B.属于羧酸类的有2种
C.存在分子中含有六元环的同分异构体
D.既含有羟基又含有醛基的有3种
解析A、C4H8O2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为饱和一元酯,若为甲酸与丙醇形成的酯,甲酸只有1种结构,丙醇有2种,形成的酯有2种,若为乙酸与乙醇形成的酯,乙酸只有1种结构,乙醇只有1种结构,形成的乙酸乙酯有1种,若为丙酸与甲醇形成的酯,丙酸只有1种结构,甲醇只有1种结构,形成的丙酸
甲酯只有1种,所以C 4H 8O 2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故A 正确;B 、C 4H 8O 2属于羧酸时,可以是丁酸或2-甲基丙酸,共有2种同分异构体,故B 正
确;C 、存在分子中含有六元环的同分异构体:,故C 正确;D 、C 4H 8O 2
属于羟基醛时,可以是2-羟基丁醛、3-羟基丁醛、4-羟基丁醛、2-甲基-2-羟基丙醛、2-甲基-3-羟基丙醛,共5种同分异构体,故D 错误。
答案 D
13.(2016·马鞍山模拟)聚苯乙烯塑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其单体
苯乙烯可由乙苯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制取:+
CO 2―→+CO +H 2O ,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含有5个碳碳双键
B .属于不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C .分子式为C 8H 10
D .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
解析 A .苯乙烯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和1个苯环,故A 错误;B.苯乙烯分子中的碳氢键为极性键,碳碳键为非极性键,属于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故B 错误;C.苯乙烯的分子式为C 8H 8,故C 错误;D.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故D 正确。
答案 D
14.(2016·淄博模拟)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6H 10O 5)n ――→①葡萄糖――→②乙醇
③④
乙酸乙酯
A .(C 6H 10O 5)n 可表示淀粉或纤维素
B .反应②化学方程式为
C 6H 12O 6――――→酒化酶
2C 2H 5OH +2CO 2↑
C .反应③得到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可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除去
D .反应③和④都属于取代反应
解析 乙酸乙酯能在NaOH 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故不能用NaOH 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应用饱和Na 2CO 3溶液除去。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