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建筑—米兰新国际展览中心建筑分析
设计之都——意大利米兰介绍PPT课件

米兰设计的首要特征在于它在形式和材料的 组合方面前所未有的创新,从整体上看,米兰设
计的历史主要是充满了不断的实验,这是它被称
为永久实验室的合法理由。 米兰是世界上最大的
展览中心之一,尤其是设计类会展,更是全球之
冠,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无尚的设计魅力,汲取 无限的设计灵感。米兰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设计之 都!
3. HYPOTHESIS
& RQs
Dream Squa
把的把手上,可 以让人很清楚地看到地面 适于暗处拖地,因为扫地
很多时候都是角落里不好
清洗 这样就方便多了 针 对电源线的问题还有细致
的设计专门设置了绕线的
装置。
存在、功能和艺术达到了完 美的结合 树枝状的挂架,
有着悠久的设计传统,“意大利风格”成为产品中最 独特的内涵英国著名设计史学家Panny Sparke形容为:朴 素的外表、绚丽多彩的材料、高超的技能、富有表现力的 形式和高科技手段的运用。 美国——严谨与优雅
3. HYPOTHESIS
& RQs
Dream Squa
米兰三年展经典作品欣赏
• 始于1951的米兰三年展是意大利设计的宝库,收
提到米兰的设计文化不能不想到米兰理 工大学,那里是意大利乃至欧洲设计界知 名学校,是许多著名设计师的成长摇篮。
代表人物: 罗西 (Aldo Rossi,1931-1997) 科伦波 (Joe Colombo,1930-1971)
罗西 Aldo Rossi 阿尔多· 罗西是个多产的建筑师,在自己的建筑创作中爱用精确简单的几何形体。 阿尔多· 罗西在60年代将现象学的原理和方法用于建筑与城市,在建筑设计中倡 导类型学,要求建筑师在设计中回到建筑的原形去。它的理论和运动被称为“新理性 主义”。 阿尔多· 罗西是个多产的建筑师,在自己的建筑创作中爱用精确简单的几何形体。 阿尔多· 罗西在60年代将现象学的原理和方法用于建筑与城市,在建筑设计中倡 导类型学,要求建筑师在设计中回到建筑的原形去。它的理论和运动被称为“新理性 主义”。
成功会展案例解析

成功会展案例解析
第一部分: 会展分类
案例研究——城市会展 案例名称:
第二部分: 国外案例
新加坡国际会展中心 德国汉诺威博览中心 美国麦迪逊会展中心 东京国际展览中心 意大利米兰国际展览中心 国内案例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成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会展分类 ——按照规模
20192/110/19
项目概况
政府大力支持,利于当地特色产业
麦迪逊会展中心
麦迪逊莫诺纳湖岸滨水区一直 以来以居民住宅为主,八十年 代后由于产业调整逐渐衰落, 聚集大量贫困人口。1992年, 地方议会决定在滨水区实施重 建,利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建设 一个一流的会展中心,发展城 市的会展业。
政府开发
市场化运作为主导。
与其他展馆的关系:与新加
坡博览中心同处于滨海区域,
与博览中心主要承办大型展
览相比,新加坡国际会展中
心主要承接高峰会议与中小
型展览
SICEC每年举办的展览都在
100个以上, 吸引2400万国
内外人士前来参观游览。除
了各类一年一度的展览外,
SICEC还以举办众多国际高
峰会议闻名。
项目功能配比
项目功能
展馆:2号展馆(主馆)面积为2万m2,可容纳 1000个国际标准展位;还拥有1.3万m2的露天展场;
会议:拥有功能、风格各异的大、小会议厅、洽谈 厅、贵宾厅、迎宾厅、新闻发布中心17个,面积401500m2,可分别容纳20-1500人。其中,国际会议 中心大厅和成都厅分别设有1200个和800个座位,配 置有多种语言的同声翻译设备、自动投影仪和一流的 电影、音响播放设施;
服务细节非常重要,只有按照国际标准提供服务,才能 在竞争中取胜……正是在不断落实细小服务环节中,成 都国际会展中心总结出“落地式一条龙服务”规范。凭 借这一做法,成都国际会展中心留住了部分知名的流动 性展会,使去年中心承接会议的数量在1000个以上。(成 都国际会展中心总裁李涌)
世界著名大型会展中心的案例研究ppt课件-精选文档87页

参 观 人 员
综合性/专 辐射 机 业性 区域 场
高 速 公 路
火 车 站
地 铁
意大利米兰国 际展览中心
意大利 米兰
2公里
205 万
409万 40.5万
80多
3万
250 万
综合性,综 合世界第一
全球
3个
3
2
德国汉诺威会 展中心
德国汉诺 威
7公里
100 万
瑞士巴塞尔展 览中心
瑞士巴塞 尔
2公里
52.41万
• 英国伯明翰NEC国际展览中心位于英国高速公路的中心,游客可 以从M6,M1, M40,M42到达展场.
• 从M6的4或4a的交叉路口到达M42; • 从M42驾驶到6号的交叉路口,然后一直跟着指示牌就可到达展
览场.
高速公路 出入口
航站楼
展览中心
火车站
高速公路 出入口
高速公路 出入口
二、上海市、广州市、北京市现有展馆比较分析
每隔30分钟从最主要的马尔佩萨机场就有一列 机场快线列车开往展馆。除此之外,在展览期 间,每20分钟就有一辆专线巴士往返于展馆和 机场之间。机场快线列车约40分钟就能到达展馆。
其他两个机场也有巴士和地铁(需要换乘)或者巴士到达展馆,所需时间为45-60分钟之间
• 6、交通条件: • 高速公路
• 6、交通条件:
机场
火车站
会展中心 火车站
火车站
4、德国法兰克福展览中心(Messe Frankfurt)
• 1、区位条件: 所 在 地:德国法兰克福 中心区附近 展馆地址:
1.5公里
• 2、规模:
• 占地面积:57.8万平方米 • 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 • 展览面积:展览面积为40.7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览面积
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意大利企业的“整合增值”服务商

新 旧合 力营 造会 展 载体
作 为 米兰 一 系列经 济 振兴 计 划的 重要 组成 部分 , 于 米兰 市 中心 与最 近 的机 场之 位
9
维普资讯
米 兰 国际 展 览 中心 股 份有 限 公 司 主席 自莉 尼t fh eP rn) Mcet e ii
一
个 可供 79 3 人使 用的 演讲 厅 ,4 6 个独 立的 、 布在 8 展 区 的小 散 个 间、 邮局 、 行和 安保 办公 室 , 供翻译 、 银 提 图片复 印和传 真 、 行及 旅
以及设 施 齐全 的服 务 中心— —独 立 的 新 闻发布 室 、 帽 衣 心 股 份有 限 公 司主 席 白利 尼 (ih l e ii自信 地 认 为 , MceeP rn) 规模 会 议 室 , 新展 馆 的整 体 设 计充 满 了视 觉 的美 感和 实 用 的 便捷 性 。 这 医疗 便利 的商 务 中心 … …近乎 30月 务提供 商 的角色选 择 , 6o民 率先 里 共有8 个展 区 , 有展 区 皆突 出在面积 上 的呈现 ( 所 单层 的展 区每 在新 馆 的 建筑 形 态 上得 到 最直 接 而充 分 的展 现 。
市区, 会展 中心也 丝 毫不 缺 乏 米兰 式 的形 式 隆 重感 。
而 另一 道 夺 人 眼 目的 风景 线 , 自酷似 两 个 银 色 超大 甲虫 来
现代 感和 功能 性 , 拥有 更 为开 阔 的大 型展 区和 会议 中心。 们 的 登 陆 形 态 的S el P lr 会议 中心 。 我 t l oae a 以这 两座 全 铝材 结构 的 未 新 旧展 区加在 一起 , 经 达到4 万平 方米 , 模 上稳 居欧 洲 第 来 派 建筑 领衔 , 展馆 拥有 9 席位从 8 至 78 已 7 在规 新 个 1 2 人不 等 的会 议室 , 二, 与世 界 最 大 的汉诺 威 展 馆仅 有 5 的差 距 。米 兰 国 际展 览 中 % ” 优 势 进一 步巩 固 了米兰 在 全球 会 展 业竞 争 格 局 中的 优势 地位 。
会展建筑—米兰新国际展览中心建筑分析

会展建筑—米兰新国际展览中心考察一、会展建筑的发展史会展产业是通过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和展览,来带动当地的旅游、交通运输、饭店及相关服务业的一种新兴产业。
随着这一新型产业的发展,传统的砖石建筑在工期、选址、建筑体量等方面以很难满足会展功能的多元化需求,因此才催生了会展建筑的出现,促进了会展建筑的发展。
为满足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内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的需求,英国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Paxton)独辟蹊径,用铁和玻璃构建的“水晶宫”,被认为是现代会展建筑的鼻祖,确立了现代会展建筑大体量大空间、工业化程度高的特点。
由此之后,每一届世博会都催生了一批新的会展建筑。
如1985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原子能结构的球形展馆;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的汉诺威国际展览中心;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等会展建筑。
二、米兰新国际展览中心1、资本资料米兰新国际展览中心由著名设计大师福克萨斯(Studio Fuksas)设计而成,造型独特,外部结构以铝合金和玻璃作为主要材料。
展览中心占地面积约为200万平方米,展览总面积达40.5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览面积34.5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
展览中心共有8个大型展馆,被分为20个展区,每个展区都有接待、餐饮、会议等配套设施,都可以独立举办展览会。
展览中心历时2年半建成,总投资为7.5亿欧元,于2005年3月31日举行了落成仪式。
2、交通分析米兰新国际展览中心位于米兰城的西北方向,离市区较远,但有高速公路、地铁、铁路等多种交通方式可达。
1)与机场的联系米兰有三个机场,分别是西部的马尔佩萨国际机场(Malpensa)、东南部的利纳特机场(Linate)、东北部的贝尔加摩国际机场(Bergamo)。
每隔30分钟从最主要的马尔佩萨机场就有一列机场快线列车开往展馆。
除此之外,在展览期间,每20分钟就有一辆专线巴士往返于展馆和机场之间。
意大利2015米兰世界博览会法国馆XTUarchitects

意大利2015米兰世界博览会法国馆XTUarchitects 法国馆可以简单理解为木材打造的,被颠倒过来的农业山区意向建筑,原本种在地面的农作物将会悬挂种植在天花上。
而下方被”山体”支起的空间用作人类活动场地。
当提到食物时,你怎样用符号表现法国的特征?消费和生产如何变化?你如何展现来自法国的创新?市场原型同农业专家和社会学专家的谈话中,建筑师开始工作。
这给他们法国食品标识的一个图像,他作为绝妙的地理和家谱多样性的产物。
这些自然资源塑造了高峰和低谷,气候分区,人们使用这片土地的方式,不同的文化和产品-和它的没事。
这次比赛规格以Halles de Baltard市场为参考,它是生产和消费的里程碑,是农业食品链中所有环节的永恒汇合。
最终,室内市场作为所有事物相聚的交叉口,也决定产生它认为是典型的市场;在一个巨大屋顶之下的独立空间。
How do you symbolise France’s identity when it comes to food?How has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changed?How do you showcase innovations from France?The market archetypeThe architects began by talking with agriculture experts and sociologists, which gave them an image of France’s food identity as a product of its amazing geological and genealogical diversity. These natural resources shaped the peaks and valleys, the climate regions, the way people use the land, the varied cultures and products – and its superb cuisine. The contest specifications referenced the Halles de Baltard market, a landmark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 timeless confluence of all the links in the agri-food chain. XTU galvanized theidea of a covered market as the crossroads where all foods meet and decided to producewhat it considers the archetypal market: free-standing spaces sheltered under one huge roof.内置景观法国象征着一个文化奇迹,工业技术,和美好的生活,展现了设计师勒阿努克通过创造一个内置景观来展示世界所有的这些东西同时描绘了法国地区的地理多样性,这是独特而农业产品和烹饪传统。
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意大利企业的“整合增值”服务商.售后服务

的连接干道上配备了指引路牌。
“等到完全投入使用,我们预计新的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每年将承办70-80个大型会展,接待超过400万以上的参观者。
”从配套设施的角度考量,新展馆无疑是先进技术解决方案的拥趸。
分布在各展区地板下复杂的难以想象的基础设施网络,每个展区隐蔽安置的18个摄像头,露天展区可以自由使用的无线Wi-Fi网络,以及不久后将扩容到2万车辆容积的停车场,一个可供直升飞机起降的停机坪,还有服务区内14个不同种类的餐馆、7个宴会厅、10个大型小吃广场和50个酒吧等,使得即使远离市区,会展中心也丝毫不缺乏米兰式的形式隆重感。
而另一道夺人眼目的风景线,来自酷似两个银色超大甲虫登陆形态的StellaPolare会议中心。
以这两座全铝材结构的未来派建筑领衔,新展馆拥有9个席位从81至728人不等的会议室,一个可供739人使用的演讲厅,64个独立的、散布在8个展区的小会议室,以及设施齐全的服务中心——独立的新闻发布室、衣帽间、邮局、银行和安保办公室,提供翻译、图片复印和传真、旅行及医疗便利的商务中心……近乎360°服务提供商的角色选择,率先在新馆的建筑形态上得到最直接而充分的展现。
另一方面,由于新展区(FieraMilano)的投入使用,市中心的旧展馆更名为FieraMilanoCity(FMC)。
“FMC将被看作是米兰的城市复合体,并不会因为新馆开张而被废弃。
相反的,一些重要的会议中心还要扩容,六个最现代化的展厅将被保留下来,以供全面运营展会项目。
”白利尼称,新旧展馆在今后承接展会的类别上将实现更为明晰的划分,“今后FMC将主要承接那些距离市区更近的‘轻量级’展会,以及一些以技术导向为主、对物流环节要求相当复杂的大型专业展览,或者是与米兰时尚之都直接相关的时尚秀等。
”事实上,在此之前,FMC已经堪称全欧洲最大、最繁忙的展馆之一:占地34.8万平方米,拥有25个展区,以及意大利最大的会议中心——共有32个独立会议室。
2015年米兰世博会十大展馆欣赏

2015年米兰世博会十大展馆欣赏世界博览会上个月在米兰召开,全世界有143个国家参与其中。
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滋养地球,生命之源”,许多国家就如何解决全球粮食供应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念和看法。
在此我们列出其中比较优秀的十大展馆,让大家一同感受属于世博会的独特风景。
1、德国德国馆名为”思想领域”,是由著名的德国建筑公司Schmidhuber设计。
通过展馆的架构反映了德国的自然和丰富的景观。
展馆有起伏的曲线、绿色的大棚和巨大的太阳树。
太阳能树结合超薄有机光电技术(OPV)可以提供能源。
德国馆的参观者遵循计划路线将通过“营养的根源”——水、土壤、气候和生物多样性——最后到达“思想的花园”。
展馆中装点着供放松和享受风景的私人景点,还有音乐、DJ和现场活动等。
2、英国英国馆由英国艺术家Wolfgang Buttress 设计,与工程师Tristan Simmonds、BDP建筑工作室合作完成。
巨大的结构是由169300个独立的铝配件组合而成,按照斐波那契序列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蜂巢结构。
灵感来源于蜜蜂专家Martin Bencsik博士的科学研究,这座独特的展馆可以实现音频声音和视觉效果都和英国的真实的蜂巢相联系在一起。
英国馆的参观者可以沿着一条蜜蜂通道,穿过鲜花区域,进入呈蜂窝结构的核心。
在这里你可以听到蜂王呼唤的声音,当蜜蜂活动增加时,整个展馆的LED灯会点亮。
3、意大利意大利建筑公司Nemesi & Partners赢得了设计意大利馆的机会,展馆外面是可过滤烟雾的复合混凝土外观,是由特殊的空气净化水泥建成。
展馆面积超过了9000平方米,使用了约2204吨的水泥完成。
这种特殊的环境净化水泥百分之八十都是由回收的材料制成,比如卡拉拉大理石的碎片。
在意大利馆,游客可以漫步在14000平方米的互动创新空间里,这里展示了这个国家富饶的地貌、强大的农业,还有烹饪传统。
4、奥地利奥地利馆实际上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游客可以漫步其中,呼吸新鲜空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展建筑—米兰新国际展览中心考察
一、会展建筑的发展史
会展产业是通过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和展览,来带动当地的旅游、交通运输、饭店及相关服务业的一种新兴产业。
随着这一新型产业的发展,传统的砖石建筑在工期、选址、建筑体量等方面以很难满足会展功能的多元化需求,因此才催生了会展建筑的出现,促进了会展建筑的发展。
为满足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内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的需求,英国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Paxton)独辟蹊径,用铁和玻璃构建的“水晶宫”,被认为是现代会展建筑的鼻祖,确立了现代会展建筑大体量大空间、工业化程度高的特点。
由此之后,每一届世博会都催生了一批新的会展建筑。
如1985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原子能结构的球形展馆;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的汉诺威国际展览中心;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等会展建筑。
二、米兰新国际展览中心
1、资本资料
米兰新国际展览中心由著名设计大师福克萨斯(Studio Fuksas)设计而成,造型独特,外部结构以铝合金和玻璃作为主要材料。
展览中心占地面积约为200万平方米,展览总面积达40.5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览面积34.5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
展览中心共有8个大型展馆,被分为20个展区,每个展区都有接待、餐饮、会议等配套设施,都可以独立举办展览会。
展览中心历时2年半建成,总投资为7.5亿欧元,于2005年3月31日举行了落成仪式。
2、交通分析
米兰新国际展览中心位于米兰城的西北方向,离市区较远,但
有高速公路、地铁、铁路等多种交通方式可达。
1)与机场的联系
米兰有三个机场,分别是西部的马尔佩萨国际机场(Malpensa)、东南部的利纳特机场(Linate)、东北部的贝尔加摩国际机场(Bergamo)。
每隔30分钟从最主要的马尔佩萨机场就有一列机场快线列车开往展馆。
除此之外,在展览期间,每20分钟就有一辆专线巴士往返于展馆和机场之间。
机场快线列车约40分钟就能到达展馆。
其他两个机场也有巴士和地铁(需要换乘)或者巴士到达展馆,所需时间为45-60分钟之间。
2)城际快速铁路及地铁
有两条城郊快速铁路(S5、S6)直接到达展馆,让米兰都市区附近的城镇如Varese(瓦雷泽)、Novara(瓦诺拉)的居民快速到达展馆。
另外它也是米兰市区的地铁1号线的终点站。
3)高速公路
3、设计特点
米兰新国际展览中心的整体设计充满了视觉的美感和实用的
便捷性。
这里共有8个展区,所有展区皆突出在面积上的呈现(单层的展区每个提供了大约3.7万平方米的面积),强调可随意自由组合使用的灵活性。
是一座一次设计,一次建造完成的现代化建筑。
八栋展厅和一栋服务中心布置在中间一道贯穿东西的二层连廊两侧,通过中间的连廊联系。
在连廊和展馆之间,又安插了数十栋两层高、部分点式部分长条形的服务建筑,服务建筑与连廊之间紧密
联系,错落的布置了检录、餐饮、会议、出租办公、小型固定展示厅、银行等功能,既满足了展商、游客的各种需求,又把游客的主要活动空间限定在中间连廊,还极大的丰富了整体建筑群的形象。
在二层连廊的顶上,福克萨斯用他标志性的连续曲面玻璃顶,在遮风避雨的同时,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
4、总平面设计
米兰新国际展览中心主要的八栋会展单体和一栋服务中心,沿着中州连廊的两侧一次展开,其中两栋双层展馆长向与中轴线平行布置,其余六个单层展馆长向与中轴线垂直布置。
中轴线南侧为四个单层展馆与服务中心,其中服务中心居中设置,与每个展馆联系路径最短,同时作为游客参观展览最主要的入口。
中轴线北侧东西两端分别为一个单层展馆,中间两个双层展馆长向与中轴线平行布置,在双层展馆北侧自然形成了货运集散广场。
在货运集散广场的北侧,即基地的最北端,福克萨斯设计了两条带状的仓库,限定了货运集散广场的空间。
人流动线及主要出入口
人流集散广场
货运通道及货物集散广场
基于项目运营的经济型考量,及展馆单独出租以及展览时间不同步的情况,货车流线与参观流线分离成为本设计中很重要的一
环。
如上所述,北侧的四个展馆货运主要通过货运集散广场解决,南侧的四个展馆两两为一组,每组展馆间的空间作为货运通道使用。
对于参观者,福克萨斯设计了三个主要的出入口,最主要的南入口集合服务中心设置。
服务中心的进深比展馆小很多,这样正好形成主入口前的人流集散广场。
东西两个人流的主入口位于中轴连廊的两侧,连廊伸出展馆区后自然成为了人流入口。
当人流很多时,可以将参观人群直接引入二层连廊,再通过连廊与每个展馆间的登录区进去展馆参观。
5、展厅设计
米兰新国际展览中心的展厅共分三种,分别为单层展馆、双层展馆底层与双层展馆上层。
每个展馆的面积都在2万平方米左右,每个展馆又可以从中间分开隔成两个展厅使用,这样对于展览的运
营而言,增加了很多可能性。
详细的参数见下表:
单层展馆双层展馆底层双层展馆上层
跨度(m)164.5*224.31256.65*128.3256.65*128.3
建筑面积(㎡)216001920019200
地面荷载(kpa)50506
最低点净高(m)4个展区12.10m,8
个展区8.10m
8.10m 6.60m
展馆的屋盖采用桁架结构,每个展馆的结构形式一致,但是最低点净高根据不同的需要有几种类型,最高的一种最低点净高为12.10m,共包括2个展馆,4个展区(即上图的5、7、9、11号展
区),其余的4个单层展馆,共8个展区,最低点净高为8.10m,双层展馆底层的最低点净高为8.10m,与较低的单层展馆一致。
双层展馆上层的最低点净高则为6.6m,为各种类型中最低的,同时地面荷载仅为6kpa,与其余展馆50kpa的地面荷载相差甚远,此类型的展馆在最初的设计时就只考虑举行类似图书展、音像展等对荷载、空间高度要求较小的展览使用,这样差异化的设计对于后期的运营很有好处。
展馆的平面较为简洁,主要的餐饮、会议、办公、银行等会展辅助功能,都布置在沿着中轴连廊设置的独立建筑里。
连廊上部曲面玻璃顶在独立建筑金属质感的建筑外墙上的投影,建筑间围合而成的休憩空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从配套设施的角度考量,新展馆无疑是先进技术解决方案的拥趸。
分布在各展区地板下复杂的难以想象的基础设施网络,每个展区隐蔽安置的18个摄像头,露天展区可以自由使用的无线Wi-Fi 网络,以及不久后将扩容到2万车辆容积的停车场,一个可供直升飞机起降的停机坪,还有服务区内14个不同种类的餐馆、7个宴会厅、10个大型小吃广场和50个酒吧等。
新展馆拥有9个席位从81至728人不等的会议室,一个可供739人使用的演讲厅,64个独立的、散布在8个展区的小会议室,以及设施齐全的服务中心——独立的新闻发布室、衣帽间、邮局、银行和安保办公室,提供翻译、图片复印和传真、旅行及医疗便利的商务中心……近乎360°服务提供商的角色选择,率先在新馆的
建筑形态上得到最直接而充分的展现。
综上所述,米兰新国际展览中心的展馆通过独辟蹊径的设计思路,有效的解决了会展建筑流线、功能、空间、造型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为目前世界上一体化设计的会展中心的典范之作。
三、会展建筑的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各种国际化的展览会必然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对于会展建筑的需求也会与日俱增。
国内各地的会展建筑建设方兴未艾,如正在筹建中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室内展厅面积规划为50万平方米,将采取分期建设,其中一期40万平方米室内展厅及基本配套设施预计201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经济的刺激下,各地的会展中心都望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
但是对于会展建筑而言,“展览面积的大”只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而不
是全部。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会展建筑,必须要在基础交通便捷、配套功能完善的基础上,在公共空间、展览空间等方面形成自己鲜明的特点,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