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听诊器的由来_语文s版

合集下载

部编新版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听诊器的由来》名师教案(可直接打印)

部编新版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听诊器的由来》名师教案(可直接打印)

《听诊器的由来》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肺、喇”等15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能正确、顺畅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3.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爱科学,学科学,树立长大为人类做贡献的理想。

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生字和有关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爱科学,学科学,树立长大为人类做贡献的理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播放音乐:《我爱发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伟大的发明?组织教学。

1.出示听诊器的挂图,引发兴趣。

同学们,请你们一起告诉老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吗?对。

这就是医生给病人看病时经常用到的听诊器。

(板书:听诊器)2.简介听诊器。

听诊器也叫听筒,用它可以听到人体内的各种声音,比如:呼吸声、心跳声。

3.听诊器的发明,还有一段故事呢。

大家想知道吗?(板书“由来”)让我们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由读课文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读课文:读课文,划生字。

借拼音,读准确。

2.听老师范读,给生字词注上拼音,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3.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克、肺、治、疗、板、蹲、胸、腔、凑、析、研、效、喇、叭、状。

①去音认读;②注音领读。

4.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5.重点认读:肺、喇。

(1)“肺”字是左右结构,右面竖一笔下来,区别于“市”。

(2)“喇”字和“刺”字不同。

6.小组内循环读课文,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7.开火车读准字音。

三、情景朗读,感知文本导学:听诊器是做什么用的?它又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呢?一百多年前,法国有位医生叫雷奈克。

他看到许多肺结核病人,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痛苦地死去,心里非常难过。

(“非常”读的时候声音要拖长,表示程度。

“难过”读的时候声音要低沉,读出难过的语气。

)他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及早发现人体内出现的病变呢?有一天,雷奈克从一座花园走过,看见两个男孩儿正在跷跷板那里玩儿。

《听诊器的由来》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听诊器的由来》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听诊器的由来》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认识“诊、克,治”等到17个生字,会写“内,板,紧”等8个生字及“木板,紧贴”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培养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出示听诊器的挂图,引发兴趣。

1、观看听诊器的图片,让学说说在哪见过这个东西,它是做什么的,以此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相机板书“听诊器”。

2、师导言:听诊器的发明,还有一段故事呢。

在家想知道吗?板书“由来”,理解其意思。

(二)尝试读文,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想想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交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要求尽量把每个字音都读准确。

(三)集中识字,交流识字方法1、.抽读生字卡片2、不认识的字再进行重点学习,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再读读易错字,组词或造句。

(四)再读课文1、生找朋友互读课文,注意把每个生字都读对了。

2、请个别同学分段读课文,并纠正其读音。

(五)书写指导1、生整体观察字形,指出易错字。

2、重点指导:(1)“病”字主要写好“丙”字,不是“两”,最后一笔是个点。

(2)“内”第二笔是横折钩,里边是撇,点,不是撇、奈。

3、让生读读,写写。

(六)细读课文,深化理解1、第1自然段中“非常”表示难过的程度很深,要让学生体会到雷奈克是个关心病人,很负责任的医生。

“一直”是说想的时间长。

2、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联系语境理解“站、贴、蹲、划”等动词了解两个孩子的不同姿势,并引导学生明白这也是雷奈克感到好奇的原因。

而后通过细细朗读,让生从中休会雷奈克医生的兴奋心情和迫切的举动。

3、第四自然中,引导学生从“第一个”体会其创造的价值和意义。

(七)课堂练习,积累语言1、再读课文,在小组内说一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摘抄在课后词语花篮的空花朵上。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听诊器的由来》教学设计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听诊器的由来》教学设计
设想:结合课文内容,通过故事分享、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医生的责任和担当。同时,引入科学家发明听诊器的真实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设想
1.导入新课:以一个谜语或小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2.新课学习: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听诊器的发明背景和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并进行课堂朗读训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在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听诊器的发明背景、作用及其在医学发展中的重要性。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新学的生字词,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表达能力。
设想:通过图片展示、实物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听诊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相关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
a.根据课文内容,连线听诊器发明者和作用。
b.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如“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听诊”。
c.仿写句子,如“听诊器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人的病情)。”
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总结归纳,500字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想: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设计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情感态度,以及勇于创新、追求进步的精神。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听诊器的由来》教学设计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听诊器的由来》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
教课板材:语文(S)二年级下册文:15 听诊器的由来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讲的是法国医生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事。

教学时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
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
价值观的培养,设计上力求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积极读书主
动思维和深入感悟的过程中感受学习过程和方法,得到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7 个生字:诊、克、肺、核、治、疗、内、板、蹲、划、棍、凑、析、研、效、喇、叭;会写8 个字:内、板、克、弯、紧、医、近、病;抄。

写“体内、木板、紧贴、赶紧、医生、病人”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3.学习雷奈克认真观察、不耻下问、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创新的精神,懂
得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创造发明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识字学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领悟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字词卡片。

2.听诊器。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语文(S)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5 听诊器的由来
语文(S)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15 听诊器的由来。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听诊器的由来 2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听诊器的由来 2
小男孩只不过在玩耍,却让想?
四、作业




15.听诊器的由来
小男孩站、弯、贴、蹲、划——听到声音
受到启发
雷奈克小木棍→空心木管→两端喇叭状
第一个听诊器




1.读课文。
2.读科学家的故事,讲给同学们。
集体备课老师签名及简评
15《听诊器的由来》
第一课时
教学
目的
1.会认17个字,生写8个字及以下词语:体内、木板、紧贴、赶紧、医生、病人。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材分析
重点
认读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8个生字。
难点
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
教学挂图、录音机、生字卡
教学步骤、内容方法
修改意见
一、导入新课
你们见过听诊器吗?(看病时,医生将它挂在耳朵边,把另一头对着胸部,诊断病情)。鲁班发明了伞,谁发明了听诊器?又是怎么发明的,今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他们一个站在这头,弯着腰,把耳朵紧贴着跷跷板;一个蹲在那头,用一枚铁、钉钉在跷跷板上轻轻地划着。”
①圈出动作的词。
②指名两个同学上台(看图)、表演,师指导(要把这些动作体现出来)
③你们能听到什么?(讲自己听到的声音)
(4)雷奈克对这两个小男孩的作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怎么做呢?(问、试了试)
(5)他高兴极了,想到了什么?(要是靠着病人的胸腔能听出声音就好了。)
(学生能说到课文内容都行。如:a、雷奈克是法国医生。b、他看到许多肺结核病人死去,心里很难过。c、他想:怎样能及早发现人体内出现的病变。)
小结:想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出现的病变,这就是雷奈克医生想发明听诊器的原因。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听诊器的由来_语文s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听诊器的由来_语文s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听诊器的由来_语文s版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15课《听诊器的由来》教学设计课题听诊器的由来单元第四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认识“内、紧、板、近、克、医、弯、病”8个生字并会写。

2、过程与方法:(1)能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①理解课文内容;②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知识目标学会使用动词,学会本课生字词。

重点1、识字、写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

学法问题学习教法师生互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把脉,用听诊器听声音等。

读课题《听诊器的由来》让学生了解所要学的内容。

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中识记生字。

雷奈克的故事。

肺结核。

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痛苦地死去。

让学生明白课文讲述的故事内容。

了解故事的起因。

说明了这种病发现得比较晚。

非常难过。

有爱心、善良。

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及早发现人体内出现的病变呢?总是经常不间断,这里说明了他对这件事情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

的关心。

两个小孩在跷跷板那里玩。

放铅笔听心跳的声音更清楚。

听声音。

通过木板能清楚地听到另一头划木板的声音。

好奇。

按照孩子说的试了试。

他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探求。

高兴极了,赶紧跑回医院。

找木棍做实验。

一头靠近病人的胸腔,另一头锻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

体会雷奈克的细心谨慎的工作态度。

体会雷奈克的凑近自己的耳朵。

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雷奈克对能够找到及时诊断病情的方法的急切心情。

说明了发明创造精神。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雷奈克的勤劳。

说明了雷奈克对工作的认真。

分析研究。

对工作认真负责,有爱心的人。

用空心木管效果更好,并且把两端做成了喇叭形状。

在听诊过程中可以听得更清楚。

两端是喇叭形状的空心木管。

课堂小结《听诊器的由来》是一百多年前,法国医生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事,告诉人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尝试,不断探索,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听诊器的由来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听诊器的由来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听诊器的由来在二年级的语文S版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教学工具——听诊器。

同学们可能对听诊器的由来并不了解,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听诊器的作用听诊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用于听取人体内部的声音。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听诊器模拟各种语音,让学生自我感受语音的发音、声调、抑扬顿挫等方面的特点,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语音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听诊器的由来听诊器的发明与应用与医学有关。

在19世纪初,法国医生拉埃涅(Laennec)发明了第一种听诊器——木制听筒,用于听诊患者胸部的呼吸与心跳声。

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听诊器的材质、结构和功能得到了不断改进与完善。

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听诊器则是在20世纪初开始出现的。

当时的一些语言学家通过研究人们产生语音的过程,认为在产生、听取语音时,喉部和听力器官产生的共鸣是非常关键的。

因此,他们借鉴医学中的听诊器,研制出了用于语音教学的听诊器。

听诊器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听诊器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不只是单纯地模拟语音,它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

比如:1.听音辨字:老师可以模拟某个生字的发音,让学生在听到声音后立刻辨认出这个字。

2.比音辨意:老师可以播放两个相似但不同意义的词语的发音,让学生通过听音辨别出这两个词语,从而借此增进对汉字的理解。

3.听讲评话:老师可以借助听诊器,检查学生的口音、语调、语言流畅度等方面的表现,并进行及时的评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听诊器的使用注意事项虽然听诊器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时要注意卫生,老师需要对听诊器进行消毒。

2.不要过于依赖听诊器,即使是配合听诊器使用,学生也需要尽量自己去感受语音特点,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口语表达和听说能力。

3.科学地运用听诊器,在灵活运用的同时需要有适当的教学节奏。

总之,合理运用听诊器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增进学生对语音的理解,培养他们熟练准确并富有感情地运用文字的能力。

《听诊器的由来》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听诊器的由来》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

《听诊器的由来》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认识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培养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听诊器的挂图,引发兴趣。

1、观看听诊器的图片,让学说说在哪见过这个东西,它是做什么的,相机板书“听诊器”。

2、教师:听诊器的发明,还有一段故事呢。

在家想知道吗?板书“由来”,理解其意思。

二、尝试读文,感知课文。

1、听老师范读课文,想想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交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要求尽量把每个字音都读准确。

三、集中识字,交流识字方法1、.抽读生字卡片2、不认识的字再进行重点学习,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再读读易错字,组词或造句。

四、再读课文1、生找朋友互读课文,注意把每个生字都读对了。

2、请个别同学分段读课文,并纠正其读音。

(五)书写指导1、生整体观察字形,指出易错字。

2、重点指导:(1)“病”字主要写好“丙”字,不是“两”,最后一笔是个点。

(2)“内”第二笔是横折钩,里边是撇,点,不是撇、奈。

3、让生读读,写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2、有“吸、难、紧、医、近、病”练习扩词。

二、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自由汇报(3)指导朗读。

读出心里非常难过的语气。

(4)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5)你觉得雷奈克示位怎样的医生?2、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雷奈克是怎样发明听诊器的呢?自由朗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2)雷奈克发明听诊器受到什么事情的启发?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3)雷奈克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说了些什么?孩子们又告诉他什么呢?(4)分角色朗读雷奈克和孩子们的对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第15课《听
诊器的由来》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