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服中药丸应注意

合集下载

儿童服用中成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儿童服用中成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儿童服用中成药有哪些注意事项许多宝妈都会抱怨:“孩子生病以后,对家长也是一场‘劫难’,孩子又是感冒又是咳嗽,吃了再多的药也不完全康复。

”对此许多家长忧心忡忡。

在询问了家长都给小孩吃了些什么药时,她大概说出了5~6种药物,其中就有多种中成药。

相信许多家长会有所疑惑,为什么会给孩子吃这么多的药?这时许多家长就会自我安慰说没事,吃的药大部分都是中成药,对孩子影响不大。

其实不然,中成药也属于药物,大人都应当按照医嘱不可随意服用,何况是小孩子呢,所以家长们要及时走出中成药的用药误区。

那么儿童服用中成药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日常该如何服用中成药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1、治疗几种常见疾病的中成药(1)咳嗽①小青龙颗粒:主要应用于因受凉而引发的咳嗽,孩子可能会伴有手脚心热、嘴唇红、大便干等病症。

②鲜竹沥/复方鲜竹沥:主要应用于治疗黄痰更多的咳嗽,孩子不存在鼻塞、流清涕、白痰、受凉头疼等症状。

③小儿肺咳颗粒:本药剂的成分组成较多,更适合应用于脾胃虚弱,伴有咳嗽症状的患儿。

④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主要应用于因饮食过多导致的咳嗽病症,症状表现为咳嗽、舌苔厚腻,同时会伴有大便不畅等问题。

小儿生病主要与受凉、积食相关,中医一般将其分为寒、热、寒热间杂几种情况。

在治疗过程中讲究辩证治疗,并不是所有小儿咳嗽都可以使用小青龙颗粒,也不是咳嗽有痰就必须使用鲜竹沥。

如果无法准确选择药物,可咨询医生,不要随意用药。

(2)消食①保和颗粒(丸):具有消食导滞,运健和胃的功效,用于饮食积滞,大便稀溏,气味酸臭,不欲饮食,脘腹疼痛拒按的小儿。

②神曲消食口服液:可达到健运脾胃、梳理脾胃与消食功效,适用症状包括厌食、食欲不振等。

(3)感冒①小儿感冒口服液:可治疗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汗出而热不解,头痛鼻塞,咳嗽,口渴咽红。

②小儿咽扁颗粒: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的功效。

用于邪热犯肺引起的咽喉肿痛明显,咳嗽多痰,舌红苔黄,脉数,微寒风寒的小儿。

中医儿科理论知识指导:儿科治法及中药用量服法

中医儿科理论知识指导:儿科治法及中药用量服法

【要及时、正确和谨慎】小儿生理特点之一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体属“稚阴稚阳”之体,在病理上发热容易,变化迅速,寒热虚实转化很快,稍不注意,即可轻病变重,重病转危,因此小儿患病后,必须争取时间,及时治疗,不能拖延。

在用药时要查明病因,辨明疾病表里、寒热、虚实的属性,了解脏腑功能失调的程度,只有掌握了辨证施治的规律,才能给予正确有效的治疗方药,小儿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只要及时、正确用药,往往见效甚速。

若用药稍有不当,也极其容易损害脏腑功能,并可促使病情剧变。

清代医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特别指出:“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稍不对证则莫知其乡,捉风捕影,转救转剧,转去转远。

”小儿用药,不仅要及时、正确,还应谨慎。

谨慎用药,不仅是为了用药对证,即使对证,在用量和用药时间上,也要十分注意,用量过大同样会导致不良反应,轻则呕吐泛恶,重则可以出现各种药物反应,如生大黄会引起暴泻,乌头会影响心脏功能,山豆根会引起剧烈呕吐等。

用药时间长短,要考虑到患儿本身体质状况,尤其慢性疾病,需长期服用中药,更应辨明体质情况,如素体阴虚,但需服用药性温热的中药治疗某些疾病,则必须控制热性药物用药时间,并加强对症状观察,或在温热药中加入一定量养阴药物,防止进一步损伤阴津。

【要中病即止】这是小儿内治用药另一特点,小儿机体柔弱,如草木之方萌,对中西药物的反应均十分灵敏,应用时必须根据患儿个体特点与疾病轻重,区别对待,不能干篇一律,特别是大苦、大寒、大辛、大热和有毒、攻伐之品,应用时更须审慎。

苦寒的中药会削伐生发之气,如果用时过长可使人之正气受损,脾胃受伤,常可出现头晕乏力,气短自汗,纳食呆滞,甚者呕吐泄泻,时时腹部冷痛等;辛热的中药足以耗损真阴,损伤津血,轻者出现“上火”症状,如咽燥干痛,口渴欲饮,鼻部出血,大便于结,眼鼻发干等,重者可出现头晕失眠,口渴欲饮,入夜盗汗,午后潮热,小便短赤等;攻伐之剂用之不当会引起患儿气阴亏损,或导致呕吐、泄泻不止,出现气虚液脱,造成失水及电解质紊乱。

小儿中药的剂型如何选

小儿中药的剂型如何选

小儿中药的剂型如何选小儿中药是指用于治疗儿童疾病的中药,由于儿童机体生长发育的不同,需要根据年龄、体重、体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剂型。

现在市场上的小儿中药剂型很多,如口服液、颗粒、丸剂、散剂等,选择合适的剂型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中药的剂型如何选。

一、口服液口服液是将药物通过溶解或乳化等技术制成的液体剂型,具有易吸收、易服用等优点。

小儿中药中,颗粒剂和丸剂制成的颗粒或丸剂在口服时需要加热开水或加饭团儿,有时孩子不肯吃或吃不下,这时可以选择口服液,比较方便。

口服液的剂型虽然容易吸收,但因为口味不够甜、苦味重等问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食欲,也可能引起孩子呕吐或者腹泻等不适反应,因此需要按照医生的处方在特定条件下服用。

二、颗粒颗粒剂是将药物经过混合、研磨、筛分等制成的粗细不一、有一定规模的颗粒,适合用于制成丸剂、口服液等剂型。

小儿中药中,颗粒剂制成的颗粒能够有效保留中药的活性成分,口感也比较好,孩子可以直接吃下去。

但是孩子吞咽能力不强,颗粒较大时容易卡在喉咙里,引起窒息,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同时,需要注意颗粒剂中药的品种、品质、产地,避免因为不当选择而引起不良反应。

三、丸剂丸剂是将经过混合、研磨、筛分等制成的药粉,制成大小、形状均一的丸剂。

小儿中药中,丸剂可以使用针灸针或者磨成细末加饭服用,不同于颗粒剂的缺点,孩子不容易将丸剂卡在喉咙里,而且目前市面上的丸剂口感不错,孩子可以直接吃下去。

但是孩子的消化功能还未完全发展,孩子使用丸剂时,要适当调整剂量,以避免因为药量过大而引起反应。

四、散剂散剂是将经过混合、研磨、筛选等制成的细粉末制成的一种剂型,适合配合个体中药制成口服液,同时也可以磨成细末加点水直接服用。

小儿中药中,散剂需要用量精准控制,而且在孩子服用过程中容易飞扬,需要小心注意。

综上所述,小儿中药剂型的选择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药质量、孩子的年龄、体重、体质、用药原因等方面。

在满足药效的同时,尽量减轻孩子的不适感以及危险性。

小儿如何安全使用中成药

小儿如何安全使用中成药

小儿如何安全使用中成药近日百年老店北京同仁堂旗下的“牛黄千金散”和“小儿至宝丸”被媒体报道涉嫌朱砂(硫化汞)超标,对此同仁堂回应:“患者遵医嘱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服用是安全有效的。

”这一争议风波还是引发了人们对于中成药安全性的疑虑,尤其是小儿,身体各个系统处于发育阶段,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如何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选择恰当的药物和用药方法,确保有效性和安全性?正确认识中成药中成药顾名思义就是“中药制成的药物”,严格的定义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草药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包括丸、散、片、膏、丹等各种剂型。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中成药本质上和中药更接近,不含西药成分。

和中药汤剂相比,中成药不需要煎煮,无疑大大方便了患者使用,且体积小携带方便,不必像中药那样大包小包的带回家。

和西药一样,中成药也有特定的名称和剂型,在标签和说明书上注明了批准文号、品名、规格、处方成分、功效和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内容。

和西药不一样的是,中成药的合理使用需要正确的辨证选药,这往往就要求在中药师或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因为非中医专业人士即使是西医也很难分辨“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应用广泛,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中成药的安全性是较高的。

但和西药一样,往左是药,往右是毒,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成药也不例外,中成药既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也可引起不良反应,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合理用药的原则,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给身体带来的伤害。

如何给小儿选择中成药?中成药在治疗小儿常见病方面具有使用方便、药性平和、疗效迅速和容易贮存等优点,深受家长欢迎,但是要做到安全用药,家长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优先选用小儿专用药。

小儿专用中成药一般情况下说明书都列有与小儿年龄或体重相应的用药剂量,应根据推荐剂量选择相应药量。

中成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 正确服用中成药

中成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 正确服用中成药

中成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正确服用中成药在中成药的服用方法上,须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量报用:中成药治病,药量有一定的灵活性,有时不易准确掌握。

由于有的中医在处方时,对中成药的每次服用量往往不专门注明,故在具体使用时,病人首先应看清药品标签或说明书。

有时,中成药小粒丸剂的说明书上虽写着每次服多少克,但却未标明多少粒药为多少克,这常常会给病人带来困惑。

遇此情况时,病人不可怕麻烦,应向执业药师问明换算方法或每次服药粒数(不要问医生,因非其本职,否则可能致误)。

中药不是绝对无毒的,有些药性剧烈的药,用量稍有超过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2)注意服药禁忌:不仅对中成药的服用量须认真对待,而且对有关药物的禁忌症也丝毫马虎不得。

用药前必须详阅该药品的说明书,了解该药品的使用禁忌。

凡药品说明书中所列禁忌事项,均应按章执行,予以避忌。

孕妇、小儿或年老体虚者,更要谨慎,凡药性猛烈的中成药还须减量慎用。

(3)注意服药时间:根据古医籍规定,中药服用时间的选择,应按“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的原则进行。

对于特殊服药时间规定的中成药,通常宜选在饭前或空腹时服。

因为大多数食物可对中药的吸收产生干扰,故而饭前服药有利于药物吸收和药效发挥。

对于慢性病需长期服药者,宜养成定时服药的习惯,而对治疗特定病症的成药则无须强调空腹或定时服药,如治冠心病的苏合香丸、治胃痛的胃乐片等,均或随时使用;安神药则在睡前服为最适宜。

(4) 注意服药方法:中成药的服用方法也有讲究,中成药中常见剂型之一大粒蜜丸剂,常常给服药者带来许多不方便,初次使用该剂型者往往不知该怎样吞服才好。

要知道,任何一口将其吞下的企图都是应当严格禁止的,因为这有可能造成药丸卡在喉咙里上下不得,甚至引起心律紊乱等严重后果。

正确的服法是用清洁的小刀将药丸切成小粒,而后分几次用温开水送服;对于出厂不久、质地较软的大粒蜜丸,可用清洗过的于直接将其分裂,并搓制成小丸服下。

小儿质保丸的功能主治

小儿质保丸的功能主治

小儿质保丸的功能主治1. 产品简介小儿质保丸是一种针对儿童的中药制剂,采用传统中药与现代制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成。

该产品采用纯天然中草药提取物,无添加任何化学成分,对于较为常见的儿童疾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2. 功能主治小儿质保丸具有以下主要功能和主治作用:2.1 改善消化功能小儿质保丸内含有多种能够促进消化功能的中草药成分,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的作用。

可以缓解儿童常见的消化不良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

2.2 提高免疫力小儿质保丸中的某些中草药成分具有提高儿童免疫力的作用,可以增强儿童的抵抗力,减少感冒、咳嗽、发热等疾病的发生。

2.3 缓解儿童咳嗽小儿质保丸中含有一些能够清热化痰、止咳化痰的中草药成分,对于儿童咳嗽、喉咙痛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尤其适用于儿童感冒引起的咳嗽。

2.4 增强儿童体力小儿质保丸中的一些中草药成分具有提高体力、增强抵抗力的作用,可以帮助儿童增加体质,提升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5 促进生长发育小儿质保丸中的一些中草药成分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对于体弱多病、生长发育滞缓的儿童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 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小儿质保丸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3.1 服用方法•儿童年龄在1-3岁的,睡前服用一粒,每日一次。

•儿童年龄在4-7岁的,早晚各服用一粒,每日两次。

•儿童年龄在8岁以上的,早晚各服用两粒,每日两次。

•服用时可将药丸用温水冲服,或者嚼碎后服用。

3.2 注意事项•儿童在服用小儿质保丸前,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意见。

•儿童在服用小儿质保丸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儿童在服用小儿质保丸期间,如有不适或过敏现象,请立即停止服用,并咨询医生。

4. 总结小儿质保丸作为一种针对儿童的中药制剂,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作用。

它可以改善消化功能、提高免疫力、缓解儿童咳嗽、增强儿童体力、促进生长发育等。

在服用小儿质保丸时,需要按照适当的剂量和方法进行服用,并注意遵循医生或药师的指导和注意事项。

小儿奇应丸的功能主治

小儿奇应丸的功能主治

小儿奇应丸的功能主治简介小儿奇应丸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由多种中草药组成。

其功效广泛,主要用于小儿常见的一些疾病和症状的缓解和治疗。

以下是小儿奇应丸的功能主治的详细介绍。

功能主治小儿奇应丸的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肺化痰小儿奇应丸能够温肺化痰,对于小儿肺热咳嗽、痰多、痰黏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它可以改善肺部的微循环,促进痰液的排出,从而减轻咳嗽和痰多的情况。

2. 益气健脾小儿奇应丸还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对于小儿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功能较差等问题有一定的疗效。

它能够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使孩子更加健康。

3. 清热解毒小儿奇应丸还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对于小儿体内有热毒的情况,如火疖子、口腔溃疡等,它可以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加快伤口的愈合,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4. 安神助眠小儿奇应丸还可以安神助眠。

对于小儿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失眠、多梦、易醒等问题,它能够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安抚情绪,帮助孩子放松心情,改善睡眠质量。

5. 补血养血小儿奇应丸具有补血养血的功效。

对于小儿贫血、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等症状,它可以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血液的质量和数量,增加身体的活力。

6. 调理气血小儿奇应丸还能够调理气血。

对于小儿气滞血瘀、经脉不通、月经不调等问题,它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流动,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小儿奇应丸时,应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进行使用,遵循以下注意事项:1.儿童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剂量应按照年龄、体重等因素确定。

2.服药时间应遵守规定,一般情况下可分为早、中、晚三次服用。

3.饭前或饭后服用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通常建议在饭后30分钟服用。

4.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5.保存药品时应放置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小儿奇应丸的副作用小儿奇应丸是一种中药制剂,通常情况下副作用较小。

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括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多为轻度,一般在停药后会自行缓解。

中药丸剂经典之作——王氏保赤丸

中药丸剂经典之作——王氏保赤丸

中药丸剂经典之作——王氏保赤丸
王氏保赤丸是一款有着悠久历史的中药丸剂,由清朝乾隆年间的王夢齡先生研制而成,经过了多年的实践检验和世代相传,至今仍然广受欢迎。

王氏保赤丸的主要成分包括黄连、龙胆草、金银花、板蓝根等多种中草药,经过科学
配方和精细炮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特别适合用于小儿发热、咳嗽、口干
舌燥、大便秘结等症状的治疗。

王氏保赤丸的服用方法非常简单,每次1至2粒,每日2至3次,口服温水送服即可。

一般来说,服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必
要的辅助治疗。

王氏保赤丸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由于其成分天然、副作
用小、易于服用等优点,成为了中药丸剂中的经典之作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王氏保赤丸的制作遵循中药炮制工艺,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的
成功炮制与制定标准,有大量名师的共同舞台。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药制药不仅要注重
草药的质量保证和药方的合理性,还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中药发展的必要条件。

由于王氏保赤丸疗效显著、用途广泛,成为了家庭常备药品。

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
和落后地区,中药丸剂成为了缓解人民群众疾病的重要资源。

总之,王氏保赤丸是中药丸剂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之一,在治疗小儿发热、咳嗽、
口干舌燥、大便秘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中药疗法也越来
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相信王氏保赤丸这一传统的中药丸剂在未来依然将具有广阔的
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服中药丸应注意
中药丸剂一般以蜂蜜制作为多,在给孩子服用前,应仔细检查丸药是否生虫、发霉,一旦发现变质就不要服用。

小儿神经系统生长、发育功能尚不健全,一般吞咽功能较差。

服用丸药时,家长应该把丸药揉碎,用温开水在小勺中烊化成汤液给小儿喂服。

如遇到小儿服丸药呕吐时,家长不要性急,可休息片刻,在药液里加点白糖水和少量的生姜汁搅匀后再喂服。

这样可以起到止呕、调节药味的作用。

对于大一点儿童,可将丸药揉成小颗粒,裹上一点白糖再用温开水送服,或者装入糯米纸或胶囊内,以清除丸药的异味。

在给小儿服丸药时,要注意不要用茶叶水或可口可乐等饮料。

茶叶水中含有咖啡因,具有兴奋剂的作用。

小儿正处于脑发育完善时期,服用后容易形成兴奋不易入睡,而不利于患儿休息和病症的恢复。

茶叶水中还含有鞣酸类的物质和丸剂同时服用,易形成络合物不利于小儿胃肠道的吸收及排泄,特别是患有胃肠道疾病时,更不益于病症的恢复。

如果中成丸药和西药配合应用治疗,服用时应特别注意。

因为许多小儿丸药中均含有石膏等成分,如果同四环素族的药物同时服用,两药之间形成络合物,影响到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

因此,中西药物合用时,无论先服用哪种药品,两舍之间最好间隔开3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