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017《美学与人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审美活动发生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答:(1)美感的存在必须以人的审美能力存在为前提,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包括先天的感官感受能力和后天的学习辨识能力。
(2)美感的产生要以人的审美需要的存在为前提,马斯洛需要层次。
(3)必须要有审美的态度。所谓审美的态度就是一种非功利性的非抽象逻辑的非科学式的态度,从功利中解放出来从科学探索中解放出来,从而在自由的心态下只注重事物的整体形式本身,在自己的直觉感知活动和想象、情感活动等心理活动中获得精神的陶醉和快乐愉悦。
(4)美感的存在,是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的。
(5)美感的存在需要一定的审美环境。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3、怎样理wenku.baidu.com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美”的观点?
答:马克思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陆续提出“劳动创造了美”这一命题的。
在讨论劳动的二重性的时候,马克思尖锐地指出:在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条件下,劳动具有二重性,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创造了非美.“……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棚舍.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在这里马克思虽没有直接解答“美是什么”,也没有解答劳动怎样创造了美,但其中已经暗示了一个逻辑前提:要回答美的本质,就必须先回答人的本质以及劳动的本质.在此,马克思已经把美的本质上升到一个哲学人类学的高度,从而树立起一个较高层次的逻辑起点,也恰如其分地确定了包括“劳动创造了美”这一命题在内的有关美学问题在《手稿》中的地位。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寓言,司芬克斯之谜启示我们要“认识你自己”。
自从有了人类历史以来,人们从未放弃过对“自我”的认识和探索,而对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入,也即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不断深入.亚里士多德把人定义为“城邦(政治)的动物”;托马斯·阿奎那说“人是上帝的选民”;文艺复兴时期,人被视为“万物的尺度”、“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等等。
关于人的本质,习惯上人们经常引用马克思的两个定义,其一为“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另一个则是:人的本质在于“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