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计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蹑(niè)手蹑(niè)脚B. 纤(xiān)维C. 沮(jǔ)丧D. 轻蔑(miè)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融汇贯通B. 颠扑不破C. 咄咄逼人D. 振聋发聩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由于他平时勤奋好学,因此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

D.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萎靡不振(wěi)B. 草长莺飞(zhǎng)C. 汗流浃背(jiā)D. 风驰电掣(chè)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有趣:形容词)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放在:动词)D. 这里的风景真美。

(这里:副词)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小说。

(小说:名词)B. 这本书很有趣。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闷热(mèn)伫立(zhù) 擎天撼地(qíng)B. 酝酿(niàng) 炽热(chì)锲而不舍(qiè)C. 馈赠(kuì) 栖息(xī) 颔首低眉(hàn)D. 狡黠(xiá) 稽首(jī)忧心忡忡(chōng)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阻遏推崇拮据心会神疑B. 筹划嗔视思绪寻章摘句C. 颓唐箫索缄默吹毛求疵D. 诘问萌发沉腼衰草连天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手术室的门紧关着, 等在外面的家属们如坐针毡, 度秒如年。

B.语文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 悉心指导我一遍遍修改作文, 她真是吹毛求疵。

C. 今天是端午节, 爸爸妈妈带孩子回家看望老人, 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共享天伦之乐。

D.他是远近闻名的医生, 经常收到病人送的锦旗, “妙手回春”“华佗在世”“悬壶济世”……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会不会用心观察, 能不能重视积累, 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因素。

B. 回到家乡, 我看到了母亲亲切的笑容, 听到了久违的乡音。

C.在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下, 河池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D.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壮乡, 所以刘三姐的传说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5.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园子里长满了榆树, 细细的, 干干的, 举着飘飘摇摇的榆钱。

B. 清晨, 一辆摩托车像离弦的箭一样, 在蜿蜒曲折的环山公路上飞驰。

C.金秋第一阵北风扫过来, 海面亮起一片银圆般的浪花——大虾成熟了。

D. 这些可怜的东西(指大虾)不知道, 漫漫的旅途上到处都撒下了天罗地网。

6.将下面5 个句子重新排序填入横线中, 顺序恰当的一项是()下雪吧, 下雪吧。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带答案)本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第1页和答题卡指定位置上;核准条形码上姓名和准考证号后,将其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 选择题的答案选出后,必须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当我拾.(shí)级而上时,那层层递进的石阶,化解了心理的陡峭,也缓解了跋涉..的艰辛。

B. 一块石头沉稳地坐着,另一块凛然耸立在险要的关隘.(ài)上:这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功....。

C. 黎明的风,拂落几缕惆怅.(chàng);夜半的雨,惊醒它苍桑..的梦,展翅摇曳心旌的天空。

D. 笑声欢语,觥筹交错....。

我用味觉、更用情感细细咀嚼.(jué)着罗田,慢慢品味着罗田。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合适...的一项是(2分)A. 蔡希陶和他的团队殚精竭虑....,从西双版纳野生植物中发掘了众多重要经济植物。

B. 这片土地,从此被世人瞩目。

而我们,只是到访它的无数客人中微不足道....的几个。

C. 那些望天树脚踏实地、好高骛远....、冲破了多少艰难险阻,终于达到让人仰望的高度。

D. 他与树的相逢,真的是宿命吗?其实,所有的不期而遇....,都启程于岁月深处的初心。

3.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然而,人类活动给湿地带来了不利影响,湿地保护现状并不乐观。

②湿地、森林与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并被称为“地球之肾”。

③保护湿地健康,维持湿地功能,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修课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端详(xiáng)叱咤(chà) 商酌(zhuó) 飞皇腾达B. 譬(bì)如阔绰(chuò) 妥帖(tiē) 不可明状C. 魁梧(wú)侥幸(jiǎo) 装潢(huáng) 屏气凝神D. 张皇(huáng) 恭维(wěi)濒(bīn)临与日具增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心无旁鹜断章取义不可名状丰功伟绩B. 形消骨立李代桃僵相得益彰可望而不可即C. 俯拾即是自惭形秽彬彬有礼随心所欲D. 眼花瞭乱扭捏作态附庸风雅随机应变3.下列句子中的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确保农民增收的不二法门。

B. 大型电视连续剧《换了人间》再现了当年人民解放军金戈铁马的故事。

C.演讲完毕, 他彬彬有礼地向观众和评委鞠躬, 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D.经过多年的锻炼, 他变成了一个身强体壮、形销骨立的阳光青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 黄河流域干旱严重, 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30%左右。

B. 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 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C.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播出后, 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赞誉。

D.国庆黄金周期间, 小罗建议去云南丽江, 小韦建议去海南三亚, 我同意她的建议。

5.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 那么, 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B. 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 愈发显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C.春天像小姑娘, 花枝招展的, 笑着, 走着。

D.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 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 胚芽(pēi)干瘪(biě)酵母(xiào)鸠占鹊巢(jiū)B. 包庇(pì)抚恤(xù)粗犷(guǎng)苟且偷生(gǒu)C. 拙劣(zhuó)拾级(shè)虐杀(nüè)自惭形秽(huì)D. 孵化(fū)争讼(sòng)订正(dìng)奄奄一息(yǎn)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凝视默契锐不可当自出心裁B. 蓦然气慨雕梁画栋郑重其事C. 狼籍喧哗走投无路恍然大悟D. 婆娑停滞消声匿迹殚精竭虑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春天像小姑娘, 花容月貌的, 笑着, 走着。

B. 队伍分散开去, 摩肩接踵, 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

C.假如恨比爱多, 小屋就凄风苦雨, 愁云惨雾, 你会精神悲戚压抑, 茕茕孑立。

D.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 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 栩栩如生。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 看到这张照片, 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

B. 是否保持为政清廉, 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取得广大人民群众信任的大事。

C.不能只为考试而学习, 更不能用应付考试的方法接近知识、吸收知识, 要为完善自我而努力学习。

D.教育的根本使命, 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 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5.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A. 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 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 径自开了起来。

B. 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C.自由和平等的爽朗金秋如不到来, 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D. 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各版本)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拮据(jiéjū)B.摧枯拉朽(cuīkūlāxiū)C.恪守(kèshǒu)D.恣肆(zìsì)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总是模棱两可。

B.这个故事的结局让人啼笑皆非。

C.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D.这场演出非常成功,观众们都赞不绝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B.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气和友谊的故事。

C.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戴着一顶蓝色的帽子,非常引人注目。

D.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深受读者喜爱。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你听我说,”妈妈说,“明天我们要去外婆家。

”B.他喜欢在清晨跑步,呼吸新鲜的空气,欣赏美丽的风景。

C.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D.“你吃饭了吗?”他问。

5.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A.《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

B.《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

C.《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长篇小说。

D.《三国演义》是元代作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小说。

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3.《骆驼祥子》是鲁迅先生的作品。

()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青青子____,悠悠我心。

”2.“学而不思则____,思而不学则殆。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____邻。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____。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____。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附带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5小题,16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逞.能/锃.亮归省./不省.人事B.喷薄./微薄.撩.逗/眼花缭.乱C.解.元/解.数爵.士/味同嚼.蜡D.镌.刻/隽.永连翘./翘.首以待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绚丽根深蒂固褴缕自吹自擂B.娉婷思贤如渴蠃弱坦荡如坻C.赦免如雷贯耳燥热接踵而至D.广袤郑重其是狼藉销声匿迹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幸福时光,魅力羊城”,美不胜收的广州国际灯光节____。

花城广场、海心沙亚运公园,灯光璀璨,令人_____。

五花八门的灯光造型,让人______。

人们陶醉在城市绽放的刹那芳华之中。

A.如期而至目眩神迷流连忘返B.如期而至目不暇接趋之若鹜C.纷至沓来目眩神迷流连忘返D.纷至沓来目不暇接趋之若鹜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各类景区要提高5G的覆盖水平,加快游客服务中心、景区引导标语系统的智能化。

B.5000多年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着最根本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C.近来,不少综艺节目以不同形式再现书信魅力,引起广大观众对传统书信的关注。

D.能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素养,是当代中小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条件。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你参加学校组织的“走进南粤,探访广东文物”的活动,了解潮州广济桥,以下是“广济桥”的相关资料,请你结合这些资料完成以下活动。

(1)请你用一句话简要介绍“广济桥”的特点,不超过30字。

(2分)(2)请从下面两副对联中选一副为“广济桥”图片配对联,并说明理由。

(2分)A.此地有崇山峻岭;何时无明月清风。

B.舟锁长桥,乾坤浮一线;阁衔远岭,日月跳千秋。

二、(1小题,8分)6.古诗文默写(8分)(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人教版初三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

人教版初三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词不属于文言文中的通假字?()A. 虽B. 师说C. 知D. 知己2. 下列哪个词语不是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出现的?()A. 阿长B. 蟋蟀C. 三味书屋D. 百草园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学而不厌B. 知无不言C. 言多必失D. 诲人不倦4. 下列哪个句子出自《背影》?()A. 我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时候走的。

B. 他走了,他走了,他走了!C. 我希望是一次看见你!D. 你快走,我没事。

5. 下列哪个句子出自《我的叔叔于勒》?()A. 他是个有身份的人,有地位的人。

B. 我希望是一次看见你!C. 你快走,我没事。

D. 我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时候走的。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讲述了作者与父亲分别时的感人场景。

()2. 《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的小说,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3.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

()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散文,描述了作者儿时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

()5.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散文,讲述了作者与阿长的故事,以及阿长对《山海经》的热爱。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背影》中,作者在车站与父亲分别时,父亲买橘子时有一个动作是______。

2. 《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叔叔给家人写信时,自称是______。

3.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说”是指______。

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里的美女蛇的传说,是阿长告诉作者的。

()5. 《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为作者买来了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背影》中父亲买橘子时的感人场景。

2. 简述《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叔叔给家人写信时,自称是“福贵”的原因。

3. 简述《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作揖/编辑停滞/繁植执拗/扭捏作态天骄/矫揉造作B.促狭/海峡鲁钝/遁词扑倒/前仆后继墨守/默默无闻C.发怔/征引撩逗/撩起愧赧/赦赦有名灌溉/慷慨大方D.恪守/洛阳阴霾/埋头重叠/郑重其事拜谒/歇斯底里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兵临城下,形势间不容发,我们必须迅速做出决断。

B.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深思熟虑,又要随机应变,关键要敢于迎难而上。

C.先天残疾的他没有选择自暴自弃,没有选择自甘堕落,纵然面临生活、工作的不便以及企业、社会的歧视,他依然选择坚持,选择与命运顽强抗争。

D.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唯一的不二法门。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八个企业的领导干部在年底开会,研究2018年度如何深化企业改革的问题。

B.截至2018年3月为止,达州全市的摩托车保有量已突破40万辆,电瓶车、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也在快速增长。

C.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D.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4.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有关报告指出,仅以某大城市为例,该城市中小学生每年校园餐饮的浪费总量估算值约7780吨,折合经济损失约1.6亿元,而浪费掉的这些食物所占用的耕地面积约为28万公顷。

②教育和引导中小学生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是中小学生人生中的重要一课。

③必须看到,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有限的国家,仍有数千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正视校园餐饮浪费的问题。

④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使其受益终身。

⑤如果放到全国范围内来看,数据无疑将更加惊人。

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A.④①⑤⑥③②B.⑥④⑤①③②C.⑥②④①⑤③D.⑤③②⑥①④二、科技说明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

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

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

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

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

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

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

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

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5.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A.蚊子,在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

B.胡立德教授等人用高速摄像,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C.漫步雨中的蚊子没有被雨滴砸死的原因。

D.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6.根据文章内容,下面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蚊子同类的昆虫,身体越轻,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

B.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C.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

D.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⑤段画线句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列数据和分类别,具体说明了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的好处。

B.在雨中飞行的蚊子没有被雨滴砸死的原因有:①蚊子本身的体重很轻;②蚊子往往顺应雨的趋势落下;③身上的细毛具有疏水性。

C.选文运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这样说明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D.第①段的问句,既引出了说明的对象,又引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

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乙】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①以来金石②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③乎?”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④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

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

④志:记述。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名之者谁(姓名)B.欧阳修谪滁州(贬官)C.树林阴翳(遮盖)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醒能述以文者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吾固知名之不可逃C.是岂不为六一乎岂能为暴涨携之去D.既老而衰且病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10.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表现出滁州百姓跟随太守出游感到快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说明他们不知道其实是太守偷偷地取笑他们。

C.【乙】文写到欧阳修最初被贬谪到滁州时,自号“醉翁”;到颍水之滨,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D.【乙】文中欧阳修认为名声不可以逃脱,也没有必要逃避,他取号“六一居士”是姑且用来表现他的乐趣的。

四、翻译、感悟,鉴赏、默写(17分)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甲】【乙】两文都写到欧阳修的“乐”,二者有区别,请分别说明。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诗歌鉴赏。

(4分)【甲】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乙】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甲】诗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其中“落”可否改成“在”,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乙】两首诗同是描写月色,但各有特色。

请从景物特点和情感两方面加以比较赏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

(每小题1分,共6分)(1)俱往矣,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__________________!(3)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

(4)李商隐的《无题》中道尽相思的愁苦和无奈的诗句是:__________。

(5)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最能表现诗人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6)《岳阳楼记》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语句是__________;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语句是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23分)(一)阅读李晓的《小巷里燃起一盏灯》,完成15~19题。

(12分)①那一年,因为父亲在城里上班,我由乡下学校转到城里上初一。

②学校晚自习下课以后,我每天要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没有路灯的小巷子。

腊月里的一天,小巷人家里有人过世,传来哀哀戚戚的哭声,吓得我跌跌撞撞地奔跑。

石板路上有一层青苔,我一个趔趄滑倒在地,门牙把嘴唇磕破了,血一下流了出来。

③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小巷子里,突然想哭。

小巷里的风呼啸着打转儿,像是凄凉的哭声。

我想起一个人走在乡下黑夜的山梁上,风也是这么来来回回吹,为了壮胆,我独自哼起了山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