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找次品》教学设计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2.以“找次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学习观察、猜想、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5盒口香糖学具准备:9个正方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电脑出示: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再出示它爆炸的。
电脑解说:1986年1月28日,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进行飞行时发生爆炸,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化作碎片坠入大西洋,造成世界航天史上最大的悲剧。
据调查,这次灾难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了一个不合格的零件引起的。
师:可见,次品的危害有多大,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的,重一点或轻一点的物品。
需要想办法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
师:下面我们一齐来研究找次品。
出示课题:找次品二、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原理1、自主探索。
A出示口香糖:老师这儿有三盒口盒糖,其中有一盒是吃了两粒的,你说有什么办法帮忙将它找出来吗?师:对,我们可以用天平来帮忙找出次品。
让生根据讨论题同桌互相说说方法:电脑出示:同桌说说:(1)你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3)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B学生汇报方案并上台边讲边在天平演示。
师据生回答板:3(1,1,1)1次2、老师又拿来了两盒口香糖,和前面的三盒混在一起,你还能用天平将那盒吃了两粒的口香糖找出来吗?A出示:小组讨论:(1)你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3)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4)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让生根据讨论题在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其他成员听。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利用图形、符号等直观方式,表示数学思维过程,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探求解决问题的'优化策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从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中发现最优策略。
教具准备:瓶装口香糖、课件学具准备:圆片、纸笔。
教学过程:一、借助直观,理清“找次品”的思路1、创设情境。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或家人、同学有买过次品的经历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产品,有的外观有瑕疵,有的成分不过关,还有的轻重不合格,我们称它们为次品。
(板书:次品)出示实物,提出问题:这里有3瓶口香糖,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2、理解天平的原理。
(课件出示天平图)你们都知道天平吧!谁来说说天平原理?3、在2瓶中找次品。
(课件演示)看,次品在哪?4、在3瓶中找次品。
全班汇报:怎么样利用天平找出这瓶少了的口香糖。
课件演示:随意拿两瓶放在天平上,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小结:看来从3瓶中找一瓶次品,我们称一次,通过天平的平衡与不平衡,就能准确找出次品。
5、在4瓶中找一个次品提出问题:如果增加1瓶,有4瓶了。
要怎么找出轻的这一瓶呢?可以怎样称?结合学生回答演示课件。
6、揭示课题。
我们就用这个好方法,今天一起来研究——找次品。
(板书课题:找次品)[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在教学例题前,先以3个待测物品为起点,降低了学生思考的难度,能较顺利地完成初步的逻辑推理;再从4瓶中找次品。
在2个、3个和4个中找次品是基础,只有理清了这些“找次品”的思路,后面的探究、推理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优秀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优秀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理解“找次品”问题的原理,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2、能用简洁的符号记录自己的想法,并能有条理地表述出来。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能用学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理解“找次品”问题的原理,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难点:能用简洁的符号记录自己的想法,并能有条理地表述出来。
四、教学准备课件,20个圆片,20根小棒(学生自行准备),练习纸等。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出示:(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视频和新闻报道)1、学生观看后谈谈自己的感想2、师小结:如果航天飞机发射前,技术人员能检查地再仔细一些,及时找出这个次品零件,那么这场事故就不会发生了。
在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次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危害,于是就有了专门检测“次品”的质检员。
你们想体验一把吗?3、师:老师今天带来了2个圆片,其中一个是稍轻的次品,你能想办法找出来吗?预设1:用手掂一掂(请同学上来掂一掂)预设2:用天平称一称4、说说对天平的了解预设:天平平衡的话,就表示左右的物品质量一样;不平衡的话,表示质量不相等。
5、思考:把2个圆片放在天平上,会怎么样?反馈:认真读取题目信息(其中一个是次品),强调天平一定不平衡。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意识到“次品”给生活带来的影响,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扮演“质检员”主动去寻找次品。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出用天平去找“找次品”,体验天平平衡原理。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1、探究用“天平”找次品的策略(1)师:如果这里有3个圆片,其中一个是稍轻的次品,你能设法把它找出来吗?请同学们先静静地思考1分钟。
(2)(教师提供磁性圆片)有想法的同学上台边摆边说。
师板书:3(1,1,1) 1次(3)请多名同学说一说。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优秀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优秀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
现实生活生产中的“次品”有许多种不同的情况,有的是外观与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材料不符合标准等。
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
“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节课从3个、5个、9个待测产品中找出一个次品,以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⒈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⒉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验证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⒊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用天平测次品的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最优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课件(3瓶口香糖)提出问题1、哪个办法能最快帮小明找出少了一颗的那瓶口香糖?办法一:用手掂一掂。
办法二:每瓶都倒出来数一次。
办法三:用秤称一称。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你会选那种秤?从而引出天平。
并模拟天平找次品的过程。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要引导学生根据次品的特点发现用天平“称”的方法最好,知道并不需要称出每个物品的具体质量,而只要根据天平的平衡原理对托盘两边的物品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3、引出课题:借用天平《找次品》。
(二)探究新课,寻找方法出示第二个问题课件提问。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创新教案3篇202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创新教案3篇2024〖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创新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利用天平,结合观察、猜测、图示、推理等活动,理解“找次品”问题的基本原理,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二)过程与方法以“找次品”活动为载体,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解决“找次品”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难点:用图示或文字表示找次品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天平,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原理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例1:有3瓶钙片,其中一瓶少了3片。
你能设法把它找出来吗?(2)理解题意。
学生可能会说:倒出来数一数,或掂一掂、称一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解释:生产或生活中有时需要从几个物体中找特别重或特别轻的一个,在数学中我们把这类问题称为“找次品”问题。
如果两个物体的差异很大、很明显,可以用数一数或掂一掂的方法。
如果差异不明显或物体数量很多(例如有30瓶钙片),用数一数或掂一掂的方法可能不准确或不方便,此时可以用天平帮助我们快速找到“次品”。
【设计意图】理解问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当学生面对例1,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数一数或掂一掂,因为他们缺少使用天平的生活经验,所以让他们了解“数”和“掂”的局限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2.合情推理,理解原理。
(1)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师出示天平,并让学生想象:如果在天平的左边放一支粉笔,在天平的右边放一本数学书,天平会怎么样?为什么?学生回答:天平的左边高,右边低。
因为数学书比粉笔重。
教师继续追问:如果在天平的左边放一本数学书,在天平的右边也放一本数学书,现在天平会怎么样?为什么?学生回答:天平会平衡,因为左右两边一样重!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出示:天平平衡,两边一样重;天平不平,下沉那边重。
五年级数学教案《找次品》优秀8篇

五年级数学教案《找次品》优秀8篇五年级数学教案《找次品》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34-13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2.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5瓶钙片、学生准备圆形学具10个。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前谈话: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也越来越多。
说说你们家都有哪些家用电器?各是什么品牌的?为什么选这个品牌呢?播放电影片断:海尔砸冰箱事件。
看了这段影像,你有什么感想?“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不但会侵害消费者的权益,也会损毁一个企业的声誉,可见质量检测是多么重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当小小质检员,用我们的'智慧找出不合格的产品。
出示3瓶外观完全一样的钙片,说明:在这3瓶钙片中有一瓶少装了几颗,你能帮我找出是哪一瓶少装了吗?学生自由发言。
在同学们说的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出示天平。
怎样利用天平来找出这瓶钙片呢?学生回答后小结:可以把其中的2瓶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中,如果天平平衡则没放上去的那一瓶少装了;如果天平不平衡则翘起一端的托盘中所放的那一瓶少装了。
揭示课题: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的物品,需要想办法把它找出来,像这一类问题我们把它叫做“找次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找次品”。
板书课题:找次品二、“找次品”的解决方法小组合作:从5瓶钙片中找出少装了的那瓶次品。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案1教材内容分析《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次品”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外观与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质量不合格等。
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就是外观完全相同,但是质量有所差异,并且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画图、推理与合作交流验证等学习方法,探究找次品的策略,能够借助抽象记法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化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天平测次品的过程,体验实验探究、发现运用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优化思想,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习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总体上还处在具体运算操作的发展阶段,形象思维是他们的优势。
由于在前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积累了探索数字规律的基本方法与策略,使学生学会灵活地、有序地思考,及时引导学生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以“找次品”的一系列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方式感受生活中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最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具学具:12个小方块课件教学过程课前交流视频(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进行飞行时发生爆炸,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化作碎片坠入大西洋,造成世界航天史上最大的悲剧。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案范文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案范文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案范文第【1】篇〗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真情分享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2.通过观察、猜测、判断、推理等活动,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优化思想,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习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学情分析: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此前学习过的“沏茶”、“田忌赛马”等均属于这一范畴,在这些内容的学习中,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对于刚经历找次品的学生来说,什么是次品?什么是质量次品?为什么要找次品?还很困惑。
“为什么尽量平均分三份是最优方案”教材没有涉及,学生的疑惑会更大,这都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找次品”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难点:用数学符号表示找次品的过程和结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提出问题1、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不合格产品,一旦流入市场,不仅会侵害消费者的权益,还会损毁一个企业的名声,更有甚者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
可见质量检测是多么的重要!今天就请同学们来充当质检员,用你们的智慧找出那些不合格产品,解决这类问题在数学上叫做“找次品”(板书课题)。
2、提问:什么是次品?生活中的次品常指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惊险的事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同时让学生明白“次品”在现实生活会给人们造成非常大的危害,明白找次品的重要性,渗透思想教育。
】二、设置问题,建立模型1.解决2个砝码中找次品(轻一些)的问题。
课件出示:考眼力,你能找到不同吗?(长短、颜色、大小、重量)师:2个砝码中有一个次品,你有办法找到那个次品吗?(用秤称、用手掂一掂、用天平称)追问:若用天平称,怎么找呢?(师随机板书:2(1,1)1次保证)【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要引导学生根据次品的特点发现用天平“称”方法最好,知道并不需要称出每个物品的具体质量,只要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对托盘两边的物品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找次品》教学设
计
学生已经接触过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如“沏茶”、“田忌赛马”、“打电话”等。
在本节课的研究中,他们将研究到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和通过画图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技能。
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可能”、“一定”、可能性的大小等知识点。
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中要用到天平。
在以往研究等式的性质等知识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天平的结构、用法以及平衡与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
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研究方式已经成为学生比较喜爱的主要研究方式。
在小组研究中,学生能够较好地分工、合作、交流,较好地完成探究任务。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老师通过展示一个资料,如“挑战者号发射过程中突然爆炸,七名宇航员英勇殉职”,引导学生思考。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原理
老师介绍了次品的种类,如外观有瑕疵或成分不合要求等。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研究如何找出隐藏的重量不合格的次品。
老师问学生用什么工具可以找出轻重不一样的次品,学生回答是天平。
老师简单介绍了天平找次品的原理。
生活问题:在奥运会上,为了确保每位运动员都能发挥最好的水平,工厂对每个体育器材都进行了严格的检查,以确保没有次品。
然而,有一名工人不小心将一个次品球混入了80个好球中。
现在,我们需要用天平来找出这个次品球,至少需要称几次呢?
寻找“找次品”的方法:
1.2个球:出示两个乒乓球,其中一个是次品球。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提出找出次品球的方法。
2.3个球:出示三个乒乓球,其中一个是次品球。
同样,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提出方法。
3.5个球:学生分组合作,用手模拟天平,用5个学具当作乒乓球。
他们需要称几次才能找出次品球?组长负责记录他们的操作步骤。
探索最优策略:
1.9个球:在9个乒乓球中有一个次品球,需要用天平称,至少需要称几次才能找出次品球呢?学生分组合作,用学具摆出不同的方案,并记录下每种方案需要称的次数。
2.8和10个球:同样地,学生需要用天平找出其中的次品球,并记录下每种方案需要称的次数。
小结:通过探索最优策略,我们发现将球的个数平均分成
3份去称,可以保证找出次品所需的次数最少。
全班合作:利用图示法从8个和10个乒乓球中找出一个
次品。
本次合作要求全班分成两个小组,一部分小组分析从8
个乒乓球中找出一个次品,另一部分小组分析从10个乒乓球
中找出一个次品。
小组内先共同讨论出几种不同的分法,再由两人合作选一种(组内不重复)用图示法分析。
指名汇报,投影展示学生的分析过程。
引导观察,感知规律。
利用填写好的表格进行观察分析,投影出示。
根据表格,我们可以得出两个规律:一是把待测物品分成三份;二是要分得尽量平均,能够均分的就平均分成3份,不能平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1.
请问为什么要这样分呢?这样分的原因是为了保证每一份都能够尽可能均分,以便更快地找到次品。
拓展提高:我们可以尝试将这种方法应用到更多的待测物品中,比如奥运会上的体育器材。
如果有80个好球和1个次品球混在一起,我们需要称几次才能找出次品呢?这可以成为小组分工合作的问题,然后指名汇报。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合作研究,我们学会了用图示法找出次品的最优策略,并且了解了如何将这种方法应用到更多的问题中。
课外作业:1、有15盒饼干,其中的14盒质量相同,另有1盒少了几块,如果能用天平秤,至少几次保证可以找出这盒饼干?2、一箱糖果有12袋,其中有11袋质量相同,另有1袋质量不足,轻一些。
至少几次能保证找出这袋糖果来?请运用最优策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