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各章详细习题并答案剖析
生药学复习题及答案

生药学复习题及答案
1. 什么是生药学?
2. 生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3. 描述生药的采集原则。
4. 简述生药的干燥方法。
5. 生药鉴定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6. 列举几种常见的生药成分分析技术。
7. 什么是生药的药效评价?
8. 描述生药的炮制过程。
9. 举例说明生药在现代医药中的应用。
10. 阐述生药学在传统医药中的重要性。
答案
1. 生药学是一门研究天然药物资源的学科,包括生药的采集、加工、鉴定、成分分析以及药效评价等。
2. 生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药资源的调查、生药的采集与加工、生药的鉴定、生药成分的提取与分析、生药的药效评价等。
3. 生药的采集原则包括适时采集、合理采集、保护性采集等。
4. 生药的干燥方法主要有自然干燥、烘干、真空干燥等。
5. 生药鉴定的常用方法有形态学鉴定、显微鉴定、化学鉴定等。
6. 常见的生药成分分析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质谱法(MS)、核磁共振法(NMR)等。
7. 生药的药效评价是对生药的药理作用、毒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效果的评价。
8. 生药的炮制过程包括清洗、切片、干燥、炮制等步骤。
9. 生药在现代医药中的应用包括作为药物成分的提取、作为中药复方制剂的原料、作为保健品的原料等。
10. 生药学在传统医药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对传统药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以及对传统医药知识的传承和发展。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复习题和答案应根据实际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药学考试题解答题及答案

药学考试题解答题及答案一、解答题1. 简述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哪些阶段?答:药物的体内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即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1)吸收: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吸收的速率和程度受药物的理化性质、给药途径、制剂形式等因素的影响。
(2)分布:指药物从血液循环进入机体组织的过程。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受到药物的脂溶性、血浆蛋白结合率、组织亲和力等因素的影响。
(3)代谢:指药物在体内经过生物转化的过程。
主要发生在肝脏,部分药物也可在肠道、肾脏等器官代谢。
代谢可使药物失活,也可生成活性代谢产物。
(4)排泄: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主要通过肾脏排泄,部分药物也可通过胆汁、汗液、乳汁等途径排泄。
2. 什么是药物的半衰期?半衰期与药物剂量、给药间隔有何关系?答: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半衰期是衡量药物消除速度的重要参数,与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间隔有密切关系。
(1)半衰期与药物剂量:药物的半衰期与剂量无关,即同一药物在不同剂量下,其半衰期保持不变。
(2)半衰期与给药间隔:给药间隔应根据药物的半衰期来确定。
一般而言,给药间隔应等于药物的3-4倍半衰期。
这样可以保证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血药浓度,避免血药浓度波动过大。
3. 简述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分类。
答: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法用量下,由于药物的作用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可分为以下几类:(1)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理作用。
副作用是药物固有的效应,多数较轻微,但少数可严重。
(2)毒性反应:指药物在剂量过大或体内蓄积过多时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可引起机体组织器官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3)过敏反应:指机体对药物产生的免疫反应。
过敏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可表现为皮疹、发热、休克等。
(4)特异质反应:指少数特异体质患者对某些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
特异质反应与遗传有关,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使用某些氧化性药物可引起溶血。
药课后习题答案

药课后习题答案药学是一门关于药物的科学,它涉及到药物的研发、制备、质量控制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
作为一名药学学生,我经常需要在课后完成一些习题,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药课后习题的答案,并对其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解释和讨论。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药物代谢的问题。
题目是:“什么是药物代谢?请简要描述药物代谢的过程,并列举几种常见的药物代谢途径。
”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被转化为代谢产物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肝脏中,也可以在其他组织和器官中进行。
药物代谢的主要目的是将药物转化为更容易排出体外的代谢产物,以减少药物在体内的毒性和副作用。
药物代谢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相对较简单的化学反应和较复杂的生物转化。
在第一阶段,药物通常经历氧化、还原、水解和酯化等反应,这些反应会改变药物的化学结构。
在第二阶段,药物经过一系列生物转化反应,例如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和甲基化等,以形成更易排出体外的代谢产物。
常见的药物代谢途径包括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酯酶、酸碱水解酶以及胆汁排泄等。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是最重要的药物代谢途径之一,它包括多种酶亚型,可以催化药物的氧化反应。
酯酶则主要参与酯类药物的代谢,将其水解为相应的酸和醇。
酸碱水解酶则催化药物的酸碱水解反应,将药物转化为相应的酸或碱盐。
胆汁排泄是指药物在肝脏中被转运至胆汁中,进而通过肠道排出体外。
这些代谢途径的了解对于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剂量调整非常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
题目是:“什么是药物相互作用?请举例说明药物相互作用的几种类型。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当两种或更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影响和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导致药物的疗效增强或减弱,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的几种类型包括药物-药物相互作用、药物-食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疾病相互作用。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更多种药物在体内相互影响,从而改变它们的药效或药代动力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习题集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剂型因素(出小题,判断之类的)药物的某些化学性质药物的某些物理因素药物的剂型及用药方法制剂处方中所用的辅料的性质及用量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3、生物因素(小题、填空):种族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遗传因素4、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吸收(Absorption):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代谢(Mo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
排泄(Excretion):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转运(transport):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统称为转运。
处置(disposition):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称为处置。
消除(elimination):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消除。
5、如何应用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内转运关系指导处方设计?不好筛选合适的盐筛选不同的晶型改善化合物结构微粉化包含物固体分散物无影响P-糖蛋白底物增加脂溶性不稳定改善化合物结构胃中稳定性稳定代谢稳定性不稳定肠代谢研究代谢药物代谢稳定6、片剂口服后的体内过程有哪些?答:片剂口服后的体内过程有:片剂崩解、药物的溶出、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1、生物膜的结构:三个模型细胞膜经典模型(lipid bilayer),生物膜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晶格镶嵌模型细胞膜的组成:①、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②、少量糖类③、蛋白质生物膜性质✓膜的流动性✓膜结构的不对称性✓膜结构的半透性2、膜转运途径:细胞通道转运:药物借助其脂溶性或膜内蛋白的载体作用,透过细胞而被吸收的过程。
药学专业试题及答案详解

药学专业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药物的生物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下降到其初始浓度的:A. 50%B. 75%C. 90%D. 10%答案:A解析:药物的生物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下降到其初始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2. 下列哪个药物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A. 阿莫西林B. 四环素C. 红霉素D. 磺胺类药物答案:A解析:阿莫西林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而四环素、红霉素和磺胺类药物分别属于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磺胺类。
二、填空题3. 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答案:药代动力学解析: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科学。
4. 药物的______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的生理或药理效应。
答案:药效学解析:药效学是研究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的生理或药理效应的科学。
三、简答题5. 简述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
答案:药物不良反应可分为以下几类:- A型不良反应:剂量依赖性,通常与药物的药理作用有关。
- B型不良反应:剂量不依赖性,与个体的遗传、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 C型不良反应:长期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可能与药物的累积效应有关。
解析: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有助于医生和药师更好地评估和预防药物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论述题6. 论述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答案: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包括:- 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疾病状况等)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 最小有效剂量原则:使用最小有效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和提高治疗效果。
- 联合用药原则:在必要时合理联合使用多种药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 药物监测原则:定期监测药物的血药浓度和疗效,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解析:合理用药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医疗成本的重要措施。
五、案例分析题7. 某患者因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医生开具了阿莫西林。
请分析阿莫西林的适应症、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生药学总论习题

生药学总论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药2.中药3.草药4.道地药材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即是天然药物,又是生药A薄荷脑B青蒿素c三颗针D阿胶属于生药。
三、单项选择题A.大黄B.黄芪C.三七D.当归E.党参1.云南主产的药材为2.青海主产的药材为3.内蒙古主产的药材为4.甘肃主产的药材为5.山西主产的药材为6.“四大怀药”包括A.怀牛膝、地黄、山药、菊花B.怀牛膝、地黄、山药、红花C.怀牛膝、地黄、山药、芫花D.怀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E.怀牛膝、玄参、天花粉、菊花四、简答题1.生药学的研究任务?第二章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对药学贡献最大的著作A.《本草图经》B.《本草纲目拾遗》C.《本草纲目》D.《证类本草》2.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本草纲目》B.《证类本草》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E.《本草经集注》3.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本草原始》D.《本草经集注》4.最早提出火试和对光照视鉴别药材方法的本草著作是A.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B.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 C.陈藏器的《本草拾遗》 D.唐慎微的《证类本草》5.中国最早的一部具药典性质的本草是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6.首次出现图文鉴定中药方法的本草是A.《本草纲目拾遗》B.《植物名实图考》C.《图经本草》D.《新修本草》7.我国现存最早的且最完整的本草是A.《证类本草》B.《神农本草经》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8.本草书中,最著名的收载药用植物的专著是A.《救荒本草》B.《植物名实图考》C.《图经本草》D.《神农本草经》A.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学知识B.总结了唐代以前的药物学知识C.为研究宋代以前我国药物学的最重要文献D.集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之大成E.为清代重要的本草著作之一9《新修本草》10《本草纲目》11《证类本草》12《神农本草经》13《本草纲目拾遗》第三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大纲一、填空题:1.生药的拉丁名通常由和两部分组成。
生药学考试题及答案

生药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药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植物的分类和分布B. 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药效C. 药物的来源、鉴定和临床应用D. 药物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2. 下列哪项不是生药的鉴定方法?A. 显微鉴定B. 化学鉴定C. 光谱鉴定D. 颜色鉴定3. 生药的采收时间对药效有何影响?A. 无影响B. 影响药效成分的含量C. 影响药物的安全性D. 影响药物的溶解度4. 以下哪种药材属于根类药材?A. 人参B. 红花C. 薄荷D. 黄连5. 生药学中的“四气”指的是什么?A. 寒、热、温、凉B. 酸、甜、苦、辣C. 辛、甘、咸、淡D. 风、寒、暑、湿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生药学中的“五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药材的炮制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 药材的贮藏条件应避免______、______、______等。
9. 药材的干燥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10. 生药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生药学在现代医药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12. 描述生药学中的药材鉴定流程。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生药学在中药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和挑战。
14. 论述如何通过生药学知识提高药材的临床应用效果。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5. 某药材在不同季节采收,其药效成分含量有显著差异,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生药学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B4. A5. A二、填空题6. 酸、甜、苦、辣、咸7. 炒、炙、蒸、煮8. 潮湿、高温、光照9. 晾晒、烘干、真空干燥10. 有机酸、生物碱、挥发油三、简答题11. 生药学在现代医药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药材的来源、鉴定、成分分析、药效评价等方面,为确保药材的质量和疗效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中药的标准化和国际化。
生药学考试题及答案

生药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药学是研究()的科学。
A. 药物的来源、采集、加工、炮制、鉴定、成分分析、临床应用B. 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C. 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理作用D. 药物的来源、采集、加工、炮制、鉴定、成分分析、临床应用、毒理作用答案:A2. 生药的鉴定主要依据是()。
A. 外观性状B. 显微结构C. 化学成分D. 以上都是答案:D3. 生药的采集时间对药效的影响很大,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根及根茎类药材一般在秋季至次年春季采挖B. 茎木类药材一般在秋、冬两季采伐C. 叶类药材一般在花蕾期或花期采收D. 花类药材一般在盛开期采收答案:C4. 生药的炮制目的不包括()。
A.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B. 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C. 增强药物疗效D. 增加药物的化学成分答案:D5. 生药成分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技术不包括()。
A. 薄层色谱B. 气相色谱C. 高效液相色谱D. 质谱答案:D6. 生药的贮藏条件对药效的影响很大,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应避免阳光直射B. 应保持干燥C. 应避免高温D. 应避免潮湿答案:D7. 生药的临床应用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B. 应根据药物的性能选择合适的剂量C. 应根据药物的来源选择合适的药物D. 应根据药物的化学成分选择合适的药物答案:C8. 生药的鉴定中,显微鉴定的常用方法不包括()。
A. 横切片B. 纵切片C. 粉末D. 化学鉴定答案:D9. 生药的炮制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炒制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B. 蒸制可以降低药物的毒性C. 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性能D. 炮制可以增加药物的化学成分答案:D10. 生药的成分分析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薄层色谱可以用于定性分析B. 气相色谱可以用于定量分析C. 高效液相色谱可以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D. 质谱可以用于结构鉴定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生药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药”2.“中药”3.“草药”4.“道地药材”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对药学贡献最大的著作( )A.《本草图经》B.《本草纲目拾遗》C.《本草纲目》D.《证类本草》2.《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其中收载药物( )A.730种B.1082种C.1892种D.12092种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
2.“中药”:中医用以治病的药物,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3.“草药”:局部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
4.“道地药材”: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
二、单项选择题:1.C2.C第一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第一节生药的分类简答题:生药学多采用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其优点为何?答案:答:按天然属性及要用部分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外形和内部构造,掌握各类生药的外形和显微特征及其鉴定方法。
第二节生药的记载填空题:1.基源项包括、、和。
2.生药的拉丁名通常由和两部分组成。
答案:填空题:1.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称学名药用部分2.动植物学名药用部分第二章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第一节生物的出生代谢产物与次生代谢产物一、名词解释:1.初生代谢2.次生代谢二、填空题:1.初生代谢产物包括、、、、、。
2.次生代谢产物包括、、、、、、。
答案:一、名词解释:1.初生代谢:合成必需的生命物质的代谢过程。
2.次生代谢:利用初生代谢产物又产生对生物体本身常常无明显作用的化合物的过程。
二、填空题:1.糖类氨基酸蛋白质脂肪酸酯类核酸2.生物碱萜类挥发油酚类醌类内酯类苷类第二节生药的化学成分单项选择题:1.挥发油常用的显色试剂是( )A.醋酐浓硫酸B.α-萘酚浓硫酸C.香草醛浓硫酸D.异羟肟酸铁2.用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后,可观察( )A.淀粉粒B.糊粉粒C.脂肪油D.草酸钙结晶答案:单项选择题:1.C2.D第三章生药的鉴定第一节生药鉴定的意义简答题:1.何为生药的鉴定?2.开展生药鉴定的中药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1.答:生药的鉴定是综合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检测手段,依据国家药典、有关政策法规及有关专著、资料等对生药进行真实性、纯度及品质优良度的评价,最终达到确保生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2.答:开展生药的鉴定,在判断生药的真伪、评价生药质量的优劣、发掘新药源、保证生药的可持续利用以及药品应用的安全、有效等方面,都具有十分中药的意义。
第二节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一、填空题:1.灰分测定包括和两项。
2.浸出物测定包括、和三项。
二、单项选择题:1.挥发油测定法中乙法适用于密度()的挥发油。
A.大于1.0B.等于1.0C.小于1.0D.没有要求2.供试品的取样量一般不少于检验所需样品的()A.2倍B.3倍C.4倍D.5倍三、多项选择题:1.生药的限量检查包括()A.砷盐的检查B.重金属的检查C.农药残留量的检查D.其他有害物质的检查2.生药水分测定法项下包括()A.烘干法B.甲苯法C.减压干燥法D.晒干法答案:一、填空题:1.总会分测定酸不溶性灰分测定2.水溶性浸出物测定醇溶性浸出物测定醚溶性浸出物测定二、单项选择题:1.A2.B三、多项选择题:1.ABCD2.ABC第三节生药的原植物鉴定简答题:何谓生药的原植物鉴定?答案:答:生药的原植物鉴定,是利用植物分类学的基础只是与方法,对生药的基源进行鉴定,确定物种,写出原植物正确的学名。
第四节生药的性状鉴定一、名词解释:1.性状鉴定2.“鹦哥嘴”3.“狮子盘头”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生药断面特征的有()A.菊花心B.车轮纹C.星点D.云锦纹2.下列对生药质地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松泡”B.“粉性”C.“油润”D.“角质”答案:一、名词解释:1.性状鉴定:指通过感官,对生药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气、味等特征进行鉴定的方法。
2.“鹦哥嘴”:天麻之“冬麻”红棕色的顶芽。
3.“狮子盘头”:党参根部具有的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痕。
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第五节生药的显微鉴定1.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生药的、以及。
2.草酸钙结晶主要有、、及四种晶形。
二、单项选择题:1.为了使生药组织切片或粉末、组织能观察清楚,需要用()对装片进行透化。
A.蒸馏水B.稀甘油C.水合氯醛D.乙醇2.透化后应滴加少许()再加盖盖玻片A.蒸馏水B.稀甘油C.水合氯醛D.乙醇3.鉴别花类生药的主要特征是()A.花粉粒B.花粉囊C.毛茸D.结晶答案:一、填空题:1.细胞组织构造细胞后含物2.簇晶方晶砂晶针晶二、单项选择题:1.C2.B3.A第四章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第一节生药的采收一、名词解释:1.产量2.质量二、简答题:简述根和根茎类生药的采收原则答案:一、名词解释:1.产量:指单位面积内药用部分的含量。
2.质量:指药用部分的品质符合药用要求。
二、简答题:答:一般宜在植物生长停止,花叶萎谢的休眠期,或在春季发芽前采集。
第二节生药的产地加工1.产地加工2.发汗二、简答题:1.简述生药产地加工的目的2.简述药材干燥的目的答案:一、名词解释:1.产地加工:凡在产地对药材进行初步处理如清选、修整、干燥等,称为产地加工。
2.发汗:鲜药材加热或半干燥后,停止加温,密闭堆置起来使之发热,内部水分向外蒸发,当堆内空气达到饱和,遇堆外低温,水就凝结成水珠附于药材表面,似人出汗。
二、简答题:1.答:生药产地加工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有效成分的含量,保证药材的品质,达到医疗用药的目的,并且便于包装、运输和贮藏。
2.答:药材干燥是为了及时除去新鲜药材中的大量水分,避免发霉、虫蛀及有效成分的分解与破坏,保证药材质量,利于贮藏、运输。
第五章中药材的炮制一、单项选择题:最早提出中药炮制理论原则的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D.《皇帝内经》二、简答题: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A二、简答题:答:中药炮制的目的有:提高净度,增强药物疗效,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性能,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矫味矫臭,便于调剂制剂,利于贮运。
第六章中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与控制一、填空题:1.目前我国生药质量控制主要依据散记标准:一级为;二级为;三级为。
2.与主要功效一致的活性成分是;虽然不具有与传统功效相同的药效,但具有其他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是。
二、单项选择题:现行《中国药典》中,收载中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的是()A.第一部B.第二部C.第三部D.三部都有收载答案:一、填空题:1.国家药典标准局(部)颁标准地方标准2.有效成分指标成分二、单项选择题:A第七章生药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一、单项选择题:1.临床试验前后共分为()期A.一B.二C.三D.四2.临床试验中被称为治疗作用确证阶段的是()A.Ⅰ期B.Ⅱ期C.Ⅲ期D.Ⅳ期二、简答题:1.简述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2.简述生药资源开发的途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C二、简答题:1.答: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通常有:以发展药材和原料为主的初级开发、以发展中药制剂和其他天然副产物位置的二级开发、以发展天然化学药品为主的深开发和包括利用废弃物开发出其他有用药物和产品的综合开发等。
2.答:生药资源开发的途径有:利用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从历代医书、本草记载中发掘新药源和开发新药;从民族药、民间药中开发新药资源;提取生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开发新药;以某些药用植物成分作为新药的半合成剂,或改造其化学结构开发出高效、低毒的新药物;利用生物技术开发新药和活性物质。
第八章藻、菌类生药一、名词解释:1.子实体2.子座二、填空题1.冬虫夏草为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鳞翅目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2.茯苓为科真菌茯苓的。
三、单项选择题1.灵芝的药用部分是( )A.菌核B.菌丝体C.子座D.子实体2. 不为多孔菌科的真菌类药材是( )A.灵芝B. 茯苓C. 猪苓D.冬虫夏草3.茯苓粉末显微观察可见( )A.草酸钙簇晶B.草酸钙方晶C.菌丝极多D.糊粉粒4.冬虫夏草虫体有足8对,其中( )A.头部三对最明显B.中部四对最明显C.头部四对最明显D.中部三对最明显5. 茯苓抗肿瘤的有效成分为( )A.茯苓聚糖B.茯苓次聚糖C.茯苓酸D.麦角甾醇答案:一、名词解释:1.子实体:某些高等真菌在繁殖时期形成的能产生孢子的结构。
2.子座:容纳子实体的褥座。
二、填空题1.麦角菌科蝙蝠蛾科2.多孔菌科干燥菌核三、单项选择题1.D2.D3.C4.B5.A第九章蕨类生药一、填空题:绵马贯众为科植物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
二、单项选择题:1.蕨类植物共分为()个门A.3B.4C.5D.62.绵马贯众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黄酮类化合物B.间苯三酚衍生物C.生物碱D.环烯醚萜化合物答案:一、填空题: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二、单项选择题:1.C2.B第十章裸子植物类生药一、单项选择题:1.麻黄的采收期为( )A.3-4月B.5-6月C.7-8月D.9-10月2.草麻黄的主要成分是( )A.左旋麻黄碱、右旋伪麻黄碱B.左旋伪麻黄碱、右旋麻黄碱C.左旋甲基麻黄碱、右旋甲基麻黄碱D.左旋去甲基麻黄碱、右旋去甲基麻黄碱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颈卵器植物的有()A.裸子植物B.被子植物C.苔藓植物D.蕨类植物2.麻黄的来源有()A.麻黄B.草麻黄C.中麻黄D.木贼麻黄三、简答题:1.简述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2.简述三种麻黄原植物环髓纤维的主要区别答案:单项选择题:1.D2.A多项选择题:1.ACD2.BCD简答题:1.答: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有:植物体(孢子体发达);胚珠裸露,常缺少花被;裸子植物的孢子体占优势,配子体微小,非常退化;大多数裸子植物具有多胚现象。
2.答:草麻黄偶有环髓纤维;中麻黄环髓纤维较多;木贼麻黄无环髓纤维。
第十一章被子植物类生药第一节双子叶植物纲一、名词解释:1.“过桥”2.“星点”3.糖参二、填空题:1.黄连为科植物、和的干燥根茎。
所含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2.薄荷为科植物的干燥。
3.四川、湖北所产厚朴质量最佳,习称。
4.甘草来源于豆科植物、和的干燥根及根茎。
5.人参的根茎习称,不定根习称,凹窝状茎痕习称。
三、单项选择题:1.药材横断面可见“星点”的是( )A.大黄的根茎B.大黄的根C.何首乌的根茎D.何首乌的根2.韧皮部外侧组织中散有异型维管束,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此药材是( )A.大黄B.何首乌C.商陆D.牛膝3.黄连断面在紫外灯下木质部显( )A.天蓝色荧光B.紫色荧光C.金黄色荧光D.红棕色荧光4.大黄髓部的“星点”为异型维管束,其类型为( )A.外木型维管束B.外韧型维管束C.周木型维管束D.周韧型维管束5.取黄连细粉1g,加甲醇10ml,置水浴上加热至沸腾,放冷,取上清液5滴,加稀盐酸1ml与漂白粉少许,显樱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