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许爱华

种植技术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许爱华
种植技术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许爱华

种植技术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许爱华

发表时间:2019-11-29T14:27:56.870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2卷21期作者:许爱华[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农业领域也逐渐扩大。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农业领域也逐渐扩大。现阶段人们对于农业方面有着更高的标准,对于农产品的质量也非常重视。农业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农业可以对土壤很好的利用同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故我国在农业方面投入了很多的精力。种植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的经濟发展,不断完善种植方式对于现代农业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现代化种植技术进行具体分析,探讨其对农业经济起到的具体作用。

关键词:种植技术;运用;农业经济;促进作用 1种植技术的相关运用 1.1关于多样化种植技术

目前为止很多的农场工作者都合理运用稻子-油、稻-麦、绿色化肥等多样化的种植技术,这种技术逐渐被应用在各种种植中。例如在长江入海口这样主要农作物是小麦以及水稻的地区,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这种稻麦、稻油的这种种植方式进行轮换种植。这种多样化的种植方式可以很好地改善以往的种植方式,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同时还能够提高土壤活力,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原有的土地生态系统。还能够对土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形成土壤使用的良性循环,还能够减少土壤营养成分的流逝,保证农作物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1.2关于多种代替种植提高化肥使用率技术

几年前就有地区就开始使用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目的是为了增加土地的使用平方。已经将此技术投入使用的案例显示,这种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很好地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从而大大减少了一些化学肥料的使用,可以很好地对土壤进行了保护,同时还减少了化学物质对人们造成的危害。这种绿色种植技术可以很好地完成利用和养护的原则,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1.3关于绿色防控技术

现在农业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关于虫害的危害,很多时候都会使用化学药物对虫害进行治理,这种方式虽然有效果,但是会对土壤造成很大的伤害,并且还会降低农作物的安全。所以要尽可能地采用物理防治或者是生物防治等方式有效地减少虫害。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不仅能够解决虫害问题,还能够改善土地生态系统,使得系统可以更加健康的运行。这种种植方式可以大大减少化学物的使用,并且还能够减少解决虫害问题的成本。 2加强种植技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 2.1提高种植技术的宣传力度

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农业工作者意识到良好种植技术的重要性,但是即使是在思想上做出了改变,由于一些专业知识还处于缺乏状态以及相关技术不能很好的操作,所以这种好的种植技术还没有得到好的发展。要想使绿色种植技术被普及,一定要在宣传推广方面加以重视,尽可能的让所有的农业工作者都能够真正的了解这种种植技术,而不是单纯在思想上做出改变。可以定期的做出相关技术的培训,通过实践让工作者能够熟练操作绿色种植技术,也能够让其在实际遇到的问题中得到应用,帮助解决一些情况。

良好的种植技术主要目的就是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从而保障土壤不被破坏。不论是在媒体方面还是实际中,相关部门都要做好宣传工作,农业工作者树立一个关于绿色农业的思想。同时要让市场上的顾客在思想上对农产品产生信赖,提高农产品的安全质量,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经济。

2.2大力发展优良种植技术的开发

和国外的一些国家比起来,我国对于种植技术方面起步稍微晚一些,所以在种植方面还没有积累很多的优秀经验,没有足够实践数据,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种植技术的发展。所以我国要重点关注种植的开发和研究,相关政府部门要对种植技术进行资金以及制度上的支持,同时要加强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多增加一些研究以及开发这些种植技术的组织或是企业。譬如,政府部门可以相应的增添绿色种植技术使用的福利政策,可以促进相关种植技术的推广以及广泛使用,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

2.3提高农业工作者有关先进种植技术的理念

农业领域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就是农业工作者,其直接影响农业的生产质量,故要想使种植技术带来更好的效益,必须在农业工作者的意念上进行改善。虽然现代化种植技术对于很多人来讲都不陌生,但是现在还有一些地区依然会采用传统的种植模式,并不能真的体会到绿色种植的重要意义。所以一定要加强农业工作者的种植意识,有使用先进种植技术的理念,这样才能很好的在实际中合理运用种植技术。要让其清楚使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可以很好地提高收益,增加农作物的质量,也可以让农作物更加的有市场。所以只有在本质上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才可能提高种植技术在农业经济中的作用。

2.4加强种植技术的培训

目前为止,现有种植技术要想更加适应时代的变化需要拥有高标准的机械设备。因此需要解决农业工作者对于农业相关设备的资金是有限的问题。同时,提升一般农业工作者文化水平,使其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技术设备,同时在思想上正确的树立对待种植技术的态度。强化其与种植技术推广人之间的合作之间的默契度,将种植技术普遍推广,促使农业技术充分的造福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3种植技术对农业经济的促进综述现在已经有部分地区开始使用新的种植技术,不再使用传统的种植模式,大大地减少了化学物质的使用。这些种植技术可以相应的用在不同的农作物上面,可以有效地减少很多问题,例如自然条件带来的问题、有害生物到来的问题等。化学药剂深入土壤,会直接伤害土壤条件,使土壤中的营养成分被破坏。从而导致农作物不能很好地吸收自身所需要的物质。同时还会导致地下水被污染等问题,对人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同时还会减少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品质,导致市场需求量减少。所以使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可以很好地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以及产量,很好地促进农业的发展,逐渐增加人们对现代农业的信赖程度。 4结语

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

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 20 世纪80 年代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序幕,21 世纪的新农村建设又全面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篇章。经过3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了工业促进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阶段,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正在逐渐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全面展开。 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农业基础薄弱,国家保障农产品供给平衡的能力不足;2.农业发展面临诸多不利因素,效益不高; 3.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城乡二元矛盾还非常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还很低,农村教育、医疗、社保水平与城市存在很大差距。 根据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律,发现一般情况下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有教育水平、基础设施、信息问题、农村金融体系、土地、资本、人口等因素,结合中国的特殊情况,总结发现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是土地、人口、农村金融,本文作者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这三大因素进行分别说明。 土地因素,这里主要是说农业耕地。当前突出的问题是耕地不足,而且人均耕地占有量呈下降趋势。我国人均土地拥有量是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 / 4。我国的耕地面积按人均占有土地资源量计算,目前不足112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1 / 4 ,即使与建国之初的水平相比,亦下降了3 / 5。更为严重的是,全国有1 / 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其中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人均耕地在016亩以下。目前,人口还在继续增加,耕地仍在不断减少,形势确实严峻,令人担忧。我国地形复杂,全国土地总面积中,山地约占3 3 %,高原约占26 %,丘陵约占1 0 %,盆地约占19 %,而平原只有1 2 %。由于山地较多和干旱缺雨地区的面积较大,全国土地总面积中可用于农林牧渔各业的面积只占7 0 %多一点,可用于农耕的土地就更少,土地资源的地区差异较大。 由此可见,我国虽然国土辽阔,但由于人口众多,却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多地少,耕地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更堪忧虑的是,即使在这样一种土地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现有的耕地面积仍然由于种种原因而日趋减少。有资料统计,从1 9 7 9年到1 9 8 9年间我国累计减少耕地3 6 7万公顷,大体相当于一个山西

论消费的意义与作用

论消费的意义与作用 何谓消费? 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具体说来,消费包括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产生的原因、消费者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的方式、影响消费者选择等有关因素。 是最终环节。它是消费主体出于延 和非物质资料的能动行为。在如今的许多国家鼓励着消费,那这消费到底有着何种魅力呢? 首先,从微观经济来说,消费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实现商品的价值,使人感到满足。 要注意的是,消费不光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或精神需要,还是人们身份地位、价值追求和审美趋向的象征。通过人们消费的商品档次可以看出其社会阶层。所以消费也是自我价值的满足与体现。通过自我价值的满足与体现,激发人们为实现 消费层次,就需要努力工作赚钱,从而使得劳动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价值,得到个人能力的提升,使社会能够不断前进,生产力不断发展。 其次,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后一个环节。在社会再生产环节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缺一不可。生产决定着消费方式、消费对象、消费目的与水平,同时消费反过来影响生产,消费对生产有着导向作用,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引导生产的发展,生产者从人们的消费需求中发现市场空白,生产消费者喜爱的高需求的产品。消费促进了生产,因为只有能被消费的东西才有生产的价值。另外,在生产消费中,生产本身就是消费,消费也是一种生产。生产为消费提供外在的对象,消费为生产提供想象的对象。另外,人们正是因为有消费的需求才会产生交换,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决定了商品交换的规模和结构。 从宏观经济上看,消费促进了货币流通,促进了商品流通,增加了就业岗位,促进了经济增长,对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重大作用。具体来说,消费是GDP的一部分,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具有十分重要地位。通过消费,使生产者顺利地让度商品的价值,国家的“扩大内需”政策就是鼓励消费与投资,刺激消费,使商品能及时销售,企业能够开工,人们实现就业,社会各方面能有机的开动起来,实现社会的再生产。 消费对企业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消费者消费了,企业才会有足够的资金来继续生产。同时,企业为了更好地使自己的商品更好地销售出去,就会进行市场调查,进行科学研究,依靠自主创新,生产出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的高质量的商品,促进企业内部结构优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形成严密科学的结构管理体制,促进市场经济平稳运行。 消费于消费者而言,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使消费者得到物质与精神的满足,从而完成“惊险的跳跃”。同时消费使消费者能够量入为出,养成科学的消

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汇报材料)

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高安市工商局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情况汇报 (2010年7月26日) 高安,地处赣中偏西,全市人口84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80%,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猪、牛等生产基地,农业发展在全市经济发展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来,我们高安市工商局立足地方实际,充分发挥职能,把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作为服务“三农”工作的切入点,一手抓培育发展,一手抓监管规范,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纪人队伍稳定建康发展,到今年6月底,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备案的各类经纪人853户,从业人员3600人,主要涉及货运、肉牛、蔬菜三大领域,为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帮助农民增收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一、主要作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近几年来,我们高安市工商局历届领导班子都十分重视农村经纪人培育发展工作,加强了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职能股室局和基层分局负责人为成员的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工作领导小组,把培育、发展、监管农村经纪

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干部认真学习《经纪人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经纪人管理办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使广大干部充分认识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激励干部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工作。为帮助农村经纪人解决实际问题,我局建立健全了联系帮扶农村经纪人工作制度,与农村经纪人结对帮扶,切实帮助农村经纪人解决涉及市场准入、合同签订等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强化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工作力度,我局结合实际,制定了经纪活农工作实施方案,将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工作列为目标考核项目,层级分解,严格落实责任制,并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挂钩,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经纪人的培育发展工作。 (二)严格规范,促进有序发展 认真开展行政指导是规范农村经纪人在市场经济中经 纪活动的重要举措。农村经纪人作为一项新兴的行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地位突显。我们本着“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并将行政指导这一非强制性的柔性监管手段引入经纪人监管工作中。我们着力抓好“四规范”,即:一是规范准入行为。按照《经纪人管理办法》及《实施意见》的要求,核定规范的企业名称、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一户宣传一户、发展一户规范一户、检查

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学号43215120 钱琦镠周一晚上课)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在生产的始终。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不同的消费模式往往伴随着不同水平的经济增长。 接下来我将分析消费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原理,以此来进一步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剖析。 消费作为需求力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其本身的直接拉动,也有通过消费变量而诱导出来的其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拉动。消费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原理来实现的。 一是通过消费对生产的直接施力,消费自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消费低迷情况下,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实际产量远远少于潜在的产量,生产能力就不会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当然如果消费过热,超出了资源和生产能力的约束,就会“欲速而不达”,形成表现为通货膨胀的经济实质负增长。 二是消费作为初始变量“借物打物”,通过其他变量拉动经济增长。如引致投资就主要是由消费的增长等经济行为诱导出来的投资,被消费诱导起来的投资被拉动起来以后,它就和消费一样促进经济增长。又如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所以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在之后我将对当前我国经济中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 1、收入分配大拖后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相对于经济的日行千里,居民的收入增长却总慢三拍,消费水平没有得到经济增长的全部合理转化成果。在经济增长中,有相当的份额是城乡居民牺牲的消费。高投资政策,必然是低收入分配政策,也必然带来低消费,造成需求不足。 2 、价格机制改革“欲速而不达”。改革开放以来,价格往往被许多改革措施“祭刀”,在与国际市场接轨问题上,盲目追逐价格平行而忽视了产品品种、质量等非价格因素,也忽视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在利益驱动下,一些商品价格基本接近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有的甚至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然而,我国居民的购买力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且工薪阶层占绝大多数,从而形成低收入与高价格这一突出矛盾,居民的消费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消费处于抑制状态,消费市场低迷,有效需求不足。 3、居民预期收入下降导致惜币心理。在经济体制变革中,改革措施一方面影响着居民的消费支出,另一方面影响到人们的思想和心态,对经济预期的不明确,对收入预期的下降,居民不得不少支出、多储蓄,以备未来不时之需。精打细算,以积极节流被动开源方式来抵御收入预期的下降。经济周期性波动,预期收入下降从而导致需求不足。 4、消费模式未与时代同步。国人穷怕了,节俭的消费习惯根深蒂固,消费模式表现为传统社会中的低收入低消费,量入为出的特征。在改革开放中,随着收入增加,消费未得到较快增长,储蓄却大幅上涨,随着经济总量扩大,高储蓄明显影响消费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前几年,虽然央行连续七次大幅度减息,但居民储蓄有增无减,生活的简朴往往成为低收入低消费的合理借口。生产上的浪费和重复建设,也使居民消费水平难以提高。 5、非理性投资不利消费增加。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低水平低效益项目十分严重,投资结构不合理和建设项目效益差,造成企业普遍严重亏损,职工下岗人数增加,收入增长缓慢。 6 、商品、服务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国内市场上,中、低档商品占主体,高档较少,与

国际贸易的顺差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国际贸易的顺差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贸易顺差。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经济的增长对外依存度过高。 优势:1.贸易顺差促进经济增长。 2.贸易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3.贸易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 4.贸易顺差加强了中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 5.贸易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 劣势:1.贸易顺差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国际贸易摩擦增加。 2.贸易顺差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降低了社会资源利用效率。 3.贸易顺差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增加了资金流出。 4.贸易顺差导致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民族经济发展空间狭窄,出口结构难以调整。 5.贸易顺差影响了国内金融业利率市场化进程。 贸易逆差,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等)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即贸易逆差。又称“入超”、“贸易赤字”。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也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利弊分析:必须转变追求贸易顺差的传统观念,应该努力追求外贸平衡。传统

贸易观念认为出口为了创汇,顺差是好事,逆差是坏事。这一观念长期主导着我国的贸易政策和实践。据统计,截至2010年2月底,自1993年以后,我国再没出现过年度贸易逆差,自2004年4月份以后,我国没出现过月度贸易逆差。其实,一国的对外贸易应追求长期的进出口基本平衡,而不是长期的贸易顺差。 贸易平衡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基本上趋于平衡。纵观世界各国政府的外贸政策实践,这种现象并不多。一般来说,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应设法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略有结余,此举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经济

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中 国经济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一年。回顾和总结过去五年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未来五年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探讨“十二五”时期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任务、基本思路和途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十分困难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面对宏观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农产品市场大幅波动、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不断出现等诸多挑战,国家持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 1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时期前四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年均增产2.3%,是“八五”时期以来增产最快的时期:棉花生产再上一个台阶,年均产量达726.2万吨,比“十五”时期增加33.8%;油料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2008年扭转前两年生产下滑的趋势,2009年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糖料生产实现较快发展,年均增产6.6%,一举打破了“十五”时期徘徊的局面;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产品生产集中度和优质品率稳步提高,畜牧和水产品生产稳步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继续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进~步优化。 2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年均新增1369千公顷,比“十五”时期年均新增量提高20%以上。2009年,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到6.8亿人,提前6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要求;全国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92.7%,比“十五”时期末提高11.3个百分点:全国沼气用户达3600多万户,比“十五”时期末增加一倍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9%,比“十五”时期末提高13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1%,比“十五”时期末提高3个百分点。 3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全国“两基”入口覆盖率接近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下,广播电视、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书屋等文化工程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扭转了“十五”时期下滑的局面;2009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口达8.3亿人,补偿支出使7.6亿人次受益,分别是“十五”时期末的4.7倍和6.2倍;2009年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4759.3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基本经验 “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较快发展,为国民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为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赢得了主动,也为“十二五”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积累了经验。 1 坚持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是党和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为贯彻这一指导思想,中央连续下发了7个“一号文件”,研究制定了“十一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分别就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建设等重大问题做出部署和安排,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2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是党和政府针对工农、城乡发展不协调和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做出的重大决策。“十一五”期间,在统筹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农村经济进展状况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降实科学进展观,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经济社会进展,推动xx镇农村经济健康进展,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xx镇农村经济进展状况 xx镇位于中江县南端,距镇城约40公里,属丘陵地区。全镇幅员面积70平方公里,辖22个村,2个居委会,2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0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近40000人,非农业人口3000余人。我镇农村经济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整体素养别高、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别够等因素制约,新阶段xx镇所面临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一)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生产、日子条件相对较差。由农村基础设施设施数量少、配套别够完善,水利设施损毁严峻,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未完全解决。 (二)农村人口总体素养低下,进展意识别强。受地理条件、文化水平的限制,“小富则安”、“小进则满”、“等、靠、要”的惰性心态还是存在,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和敢闯、敢冒的精神,创新进展意识别强。同意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低,都是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治理模式。农村有用人才缺乏,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哺育少,农民科技意识淡薄,同意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弱。 (三)农村社会事业进展缓慢,统筹城乡协调进展难。农村教育水平已别能满脚农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突出表如今农村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教师,教师资源配置严峻失衡。农村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滞后,农村疾病预防操纵、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尚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农村缺乏活力和动力,农民增收渠道别多。为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xx镇别断探究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的新方式、新举措、新思路,先后引导农民搞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反季节蔬菜、特色水果、劳务开辟等,也取得一定成效。 二、对加快xx镇农村经济进展对策建议 (一)明确新形势下农村经济进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确立的深化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为农村带来新的进展机遇,,我镇提出了“保稳定、抓重建、强三农、壮支柱、促进展、创辉煌”的总体工作思路,以科学进展观统揽“三农”工作,在“抓重建”和“强三农”上狠下功夫,紧紧环绕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抓住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国家富民安康工程、扶贫开辟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机遇。使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更加完备,可持续进展能力别断增强。 (二)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契机,加强农村进展基本制度建设。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给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努力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积极进展新型集体经济,大力哺育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动统一经营向进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治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省集约、严格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爱护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进展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和支农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以强化带动为助力,走现代化特色农业进展道路。按照“特色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进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力以及农畜产品商品化率,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一是大力进展特色效益农业。二是加快进展二、三产业。三是建立和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别断提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货物进出口总额由 1978年的 206.4亿美元增加到 2010年的 29740.0亿美元,增长了144倍,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本文运用数量经济学的测算方法,对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更好发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贡献

目录 一、理论研究综述 (3) 二、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数量分析 (4) (一)对外贸易的增长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4) (二)对外贸易依存度增长明显 (5) (三)对外贸易对 GDP增长的贡献率 (6) 三、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对全国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建议 (8) (一)适度扩大进口,提高进口增长率 (8) (二)推动先进技术的进出口,加速经济增长的转型 (9) (三)实施科教兴贸,加快出口产业的技术进步 (10) (四)做好产业规划,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11) 参考文献: (12) 致 (13)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对外贸易经营者队伍不断壮大,民营企业进出口迅速发展,外贸规模不断扩大,出口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了一批支柱性出口产品。 2010年全国进出口总额为29740.0亿美元,同比增幅为34.7%。这一对外贸易的增速已远远高于 GDP增速,这对全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理论研究综述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历来都受到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视。对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探讨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1776)的绝对贸易理论,上个世纪30年代Roertson就提出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说法;随后凯恩斯提出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Quah和 Rauch(1997)在生增长模型的框架论述了国际贸易能提高一国的专业化水平,进而使该国通过有效利用动态规模经济实现生产力和经济的更快增长。 Balassa(1978,1984)、Feder(1981)、Moschos(1989)、Sachs Warner(1995)等人的研究结果发现对外贸易促进了经济增长;Feder(1983)认为出口产业会通过各种因素对非出口产业产生正外部性,Helpman和 Krugman(1985)也指出出口扩可以产

消费的意义

消费的意义 消费又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前者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后者是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是“生产过程以外执行生活职能”。它是恢复人们劳动力和劳动力再生产不可少的条件。 通常讲的消费,是指个人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过来影响生产。因为只有在消费中产品才成为现实的产品,并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生产的目的是消费,但并不都是为了消费。 消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消费能促进就业、改善经济环境、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以及对生产有反过来的推动作用。 一、消费的作用 1.消费对就业的作用。消费能使企业卖出更多产品,企业就会扩大生产规模和 企业规模,从而招聘更多的人。然而,节俭消费的话,从每个家庭分析,如果你储蓄一百元,将会使一个农民工失业一天。因为公众节俭→社会总消费支出下降→社会商品总销量下降→厂商生产规模缩小,失业人口上升→国民收入下降,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下降→社会总消费支出下降……个人收入和就业水平都会在一定时期后降低。 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 目前国内投资过多,产能严重过剩,资源大量浪费,以投资为主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正在转变;人民币汇率不断不上升,沿海企业出口困难,多数把目光转向国内;消费成为目前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发达国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70-80%,国内才30-40%,内需不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比较少。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可以创造劳动力,创造需求,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不可忽视。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就是要扩大消费。 3.消费对家庭的作用。消费能给家庭增添、更换各种生活用品,保证家庭生活 的幸福美满,更能方便家庭的日常生活,家庭如果没有消费,那么家庭的生活就不能继续,更不能提高。 4.消费对社会生产的作用 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四个环节之间存在

新时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十大对策

新时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十大对策

新时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十大对策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字】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摘要】本文提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十大对策:免征农业税,消除对农产品的负保护;推动农村基层政府机构改革与农村组织制度变革;推动涉农财政制度的改革;在土地使用证的基础上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支持与保障体系;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强化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与检疫体系;建立农业咨询体系;建立农产品对外贸易的促进机制。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迈入新时期以后,一方面加入WTO迫使我国农民越来越多地面对来自国际市场质优价廉进口农产品的竞争,另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_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造成农业生产规模效益差,农产品出口经常受到绿色壁垒的阻碍,国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明显,劳动力转移不彻底,农村经济发展还没有步入良性循环。要改变这﹁局面,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在政府管理

体制、组织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免征农业税,消除对农产品的负保护不少国家对农业实施各种形式的保护与补贴,与此相反我国不少农产品的有效保护率(EPR)和生产者补贴等值(PSE)均是负值,表示政府对这些农产品的征税大于对它们的补贴,所以我国还存在如何消除负保护的问题。政府决策部门应改变指导思想,将从农业和农民处抽取剩余资本来支持工业发展转变为由工业化支撑起来的财政来支持农业. 许多国家都不征收农业税,免征农业税可以作为政府在WTO 框架下支持农业的一个有效手段。由于我国农业税的计税方式是按照历史的产量基数确定的,因此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税赋较重,免征农业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从减轻农民负担看,由于很多乱收费总是跟着农业税来搭车收费,免征农业税可以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最有效地完成税费改革。 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进行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试点,在实际操作中有两种补法:一种是按照农民人头补,另一种是按照承包地面积补,由于农村的实际情况较复杂,有些农户人多地少,如果按照面积补这些农户就比较吃亏;而另一些农户人少地多,如果按照人头补又不合理。由于WTO规定绿箱支持只能以不刺激生产为前提对生产者提供直接支持,如按耕地面积、农业人口、收入水平为依据提供各种

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分析指导老师:陈平路教授学生:李勤学号:M201373450 院、系班级:2013级FMBA1308班

目录 1 中国进出口贸易现状,,,,,,,,,,,,,,,,, 1 2 金融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 3 制造的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5 4 人名币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7 5 总结,,,,,,,,,,,,,,,,,,,,,,,, 8

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摘要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经济的增长,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功不可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长。1978 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仅为206.4 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为 2 %;2000 年我国的出口贸易总额上升为2492 亿美元,2001 年进出口总额为5096.5 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2002 年猛增20% 以上,达到6207. 7亿美元;2003年出口总额达到8509. 9亿美元,净增数2300 多亿,比2002年翻一番;2004 年的进出口总额为11547. 7 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55 倍,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上升到500,成为第三贸易大国,仅次于美国、德国。2005年进出口额达到14221.2 亿美元,相当于2001年的 2.8 倍,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00; 进口6601.2 亿美元,增长17.6%。2006年1-9 月进出口总值为12726.1 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其中:出口6912.3 亿美元,增长26.500; 进口5813.8 亿美元,增长21.700; 进出口顺差1098.5 亿美元,增长60.4%。自2002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已连续 4 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继续稳居全球第 3 位。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并且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文章基于中国1980-2010年GDF和进出口的相关数据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和经济运行的轨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出口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出口每增长1%中国GDP各增长约0.714%;同时,经济增长与进口之间也是正相关的关系,弹性为0.0286%,进口每增长1%中国GDP各增长约0.0286%。因此,可以看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都促进经济的增长。本文以中国制造,金融等行业为例,一个代表了现在最高进出口贸易额,一个代表了未来发展,例子很具有代表性。同时配以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来说明国内政策和全球化政策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研究进出口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进口贸易出口贸易经济政策经济增长 1 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经济增长举世瞩目。根据统计数据将进出口贸易和中国GD戌曾长趋势制成折线图,分别为图 1 和图 2 所示。从折线图上可以看出,从1980年以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值和GDP总体保持增长的趋势。从1980年到2010年,中国商品出口额从181.2 亿美元增长到1577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5.5%;同期,中国商品进口额从200.2 亿美元增长到13949亿美元,年均增速为14.7%。从1980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一直发展相对平稳。农村经济在多年的发展中其成果表现如下: (一)经济主体趋向多元化 大部分的生产资料掌握在农户手里,一些农户开始掌握了一定的生产经营权,农户开始以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身份出现,并具有独立财产权和经营权;对于农村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资料和产品主要由集体控制并拥有,企业的经营计划和生产经营活动主要由集体来决定,国家对其的控制变得越来越弱;此外,农村还出现了很多私人企业和“三资”企业,它们为了实现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对行使商品生产经营者的主权有很高的要求。 (二)农村经济成份与产业结构逐渐转向多元和复合 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改革下,农村经济原有的自给经济逐渐转变为商品经济,农村经济原有的单一经济形式已逐渐转变为多种经济形式,单一的经济结构也变成了一体化经营的复合经济结构,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三)农村经济关系开始走向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来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特点逐渐消失,农村里面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逐步市场化,完全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价值规律来自由调节,由市场去优化配置农业各种资源。

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农产品质量跟不上 目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供给出现了结构性、地区性和阶段性的过剩。我国农产品产量增长趋势过快,但是由于农业科技发展滞后,人均资源匮乏,导致产品质量没有跟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大量产品处于积压状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的质量提高迫在眉睫,但我国对农业的科技投资存在着严重不足,导致农业技术进步受阻,从而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对生产的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投资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是受到资金的限制,另一方面投资动力相对缺乏、缺乏优越的投资“技术”,投资引诱也严重不足。过度安逸的农村生活使得农民缺乏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从而导致其抗风险能力不高,因此农民通过投资来进行改善生活和生产条件的动力相对缺乏。主要是由于农业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过长,规模较大、风险较高,而且盈利水平还相对较低,缺乏对市场资本吸引力,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去农村投资。 (三)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着相当大比例的薄弱村集体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这些不足严重阻碍了高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农村基础设施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集体经济薄弱,使党支部缺乏履行领导职能,缺少为群众提供多种服务的能力,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得不到更好地服务,因此他们的凝聚力、号召力、

浅谈拉动居民消费对中国经济的作用

浅谈拉动居民消费对中国经济的作用 内容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样的提法在很多年以前就提出了,在“十二五”规划中被 再次提出。与以往“十五”、“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的转型程度要更为深刻, 这主要体现在消费问题的提出和居民收入增长指标的变化上。而本文就“拉动居民消费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讨论,从拉动居民的消费的方式、策略和影响等方面来解读这一问题。 关键字: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消费经济增长 一、“拉动居民消费”的提出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是社会生产过程的终点和起点。人类正是为了不断提高消费水平的愿望,才产生了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现代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使人类许多消费的梦想有可能变为现实。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当前出口增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对于化危机为机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一)以增加居民消费为拉动内需的重点 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一般称之为“三驾马车”。只有三者的协调拉动才能促进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但自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较大冲击,尤其是外需大幅下滑。今年1至9月,我国出口总额降幅超过20.3%。从今年1至9月份的经济运行看,投资对GDP的拉动占到7.3个百分点,消费占到4个百分点,出口则下拉了2个多百分点。总体来看,今年主要是内需拉动了经济增长,所以强调扩大内需,是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来的。 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需求,二者都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我国扩大内需的重点是要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投资率较高,最终消费 率近些年来呈下降趋势。但总体来看,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对比较平稳,可以说,消费需求一直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最稳定的力量。做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这块“蛋糕”, 对于我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已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我国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历史阶段,居民生活消费由以生存性消费为主导的传统日用型消费向以发展、享受性消费为主导的现代享用型消费转移。这种转移对网络消费、汽车消费、休闲消费产生了巨大的、爆发式的消费需求,在网络经济、汽车经济、休闲经济的支撑下,以网络消费时代、汽车消费时代、休闲消费时代为标志的新消费时代正在来临。 1、消费需求强劲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2年的4813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76410亿元,年均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2007年这一指标预计可望达到16%左右,实际增速达12%左右。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慢的情况下,由消费需求主导的内需逆势上行,呈现出本轮经济扩张期以来最强有力的上升势头。消费热点主导消费市场,成为消费增长的新动力,居住和汽车类商品热再次引领消费增长。 2、居民消费水平加速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 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增加到2006年的11760元,增长33倍,年均实际增长7%;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 到3587元,增长25倍,年均实际增长6.6%;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211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作为调研报告

2020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作为调研报告 安远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随着近几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安远县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已初步形成了脐橙、生猪、食用菌、蔬菜、油茶和纸业原料林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为加快安远县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近期,我们对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开展了调查。 一、安远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安远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紧紧围绕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实现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目标,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以农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 以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为保障,努力推动安远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稳步发展。 (一)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六大特色产业渐成规模。通过立足市场,因地制宜,加快农业结构调 整步伐,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体系完善、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的果业(加工橙、脐橙)、生猪两个产业确定为农业优势产业,食用菌、蔬菜、油茶、纸业原料林等四个为特色产业格局。目前全县已开发果业面积38万亩,其中无公害脐橙31万亩,加工橙3.69万亩;水果年产量达25万吨,其中 脐橙22万吨;全县生猪出栏16万头,生猪存栏13万头;以珍稀品种为主 的食用菌5000万袋,其中工厂化生产4500万袋;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8 万亩,其中大棚栽培模式的种植面积2万亩;西瓜种植面积5万亩;全县现有油茶林面积2、85万亩;全县纸业原料林面积达5万多亩。据统计,XX 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979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95300万元, 林业产值13200万元,渔业产值4899万元,牧业产值36400万元,分别 增长8.5%、 9.5%、8.8%和4.2%。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739元,同比增 长9%。 (二)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几年来,安远县 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通过实施产业带动、项目带动战略,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狠抓龙头企业上档升级,使农业产业化链条不断延伸,农产品基地面积不断扩大,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据调查,XX年 新增12家脐橙打蜡分级包装销售企业,至此,全县拥有安圣达、赣州王品、养生堂、金丰利、仙人峰、祥源等40家加工企业,40条生产线,日 加工能力达到5000吨以上;XX年新增贮藏库、气调库 40000平方米,全 县贮藏保鲜能力达到8万吨;XX年出口脐橙8.1万吨,出口额达到5296

国际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国际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国际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一国进出口贸易的状况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进一步补充了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学说。他们认为,对外贸易较高速的增长、特别是出口的高速增长会带来以下几个重要的动态利益: (1)出口扩大意味进口能力的提高。进口中的资本货物对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方面,资本货物的进口使这个国家取得国际分工的利益,大大地节约了社会劳力。另一方面,资本货物的进口,尤其是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可以提高国内的技术水平,经消化后,会大大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2)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国内的投资流向发生变化,资本会越来越集中在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专业化生产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3)规模经济利益。一国国内市场相对来说总是狭小的,出口的扩大克服了国内市场的狭小性,生产规模可以不断扩大,以达到最佳程度,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单位成本不断下降。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利润率,另一方面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4)出口扩大还会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这一点对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的国家尤其重要。出口的扩大,特别是加工程度较深的制成品出口的扩大,会增加对向出口部门提供投入物部门的需求。这些部门转而向其他供给部门增加需求。如此反复下去,不但能带动所有部门的发展,而且会大大地促进国内经济的一体化。 (5)出口的不断扩大会鼓励外国资本的流入。这对普遍缺乏资本的落后国家日益重要。外资的流入不但能解决国内投资不足的难题,而且会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传播。 (6)在世界市场上进行激烈的斗争会使国内出口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改进质量、降低成本,从而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下面是进出口贸易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电子商务对经济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经济推动作用

电子商务对经济带来的推动加促进 引言 中国电子商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个过程非常复杂,中国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显出重要作用。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普及,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在瞬间成为一个贸易群体。电子商务作为创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其作用远远超过商业领域,它使传统的经济运作方式和经济结构得以改变,人们也已经深深地感受到电子商务给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带来了便利。电子商务使经济活动的国界划分越来越模糊,有利于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 二、电子商务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电子商务促使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重组速度加快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全球性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发达国家而言,它们以发展高科技术和信息产业为主,经济结构朝着更高层次发展,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电子商务就是在这个时期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而新兴起来的,与此同时它也带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其次,电子商务使市场经济

的运行方式得以改变。针对传统商务活动而言,业务人员的交通费和住宿费等都非常高,以面对面接触为主要形式,这也是业务所需要的。而自从电子商务的诞生,它完全改变了面对面接触进行业务的方式,它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开展各种商务活动,大大减少了业务人员在商务活动中产生的交通费和住宿费等不必要的费用,彻底改变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再次,电子商务也使企业的经营运作方式得以改变。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所面临的是顾客需要和购买行为的全新变化。企业要考虑从最终客户的角度来重新设计作业的流程,改变传统的经营运作方式。企业还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与政府部门以及竞争对手发生联系。第四,电子商务也使人们的日常消费方式得以改变。电子商务实现了消费者可以宅在家里就能够购买所需的东西。并且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中,消费者还可以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大大提高了用户对服务的满意程度。第五,电子商务使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行为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参与电子商务的不仅仅是交易双方,更重要的是涉及工商行政管理、海关、保险、财税和银行等众多部门,这就需要一定的法律、政策框架的强有力的综合协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政府管理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要从战略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管理行为。 三、电子商务的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