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参照物选择_专题练习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在月光下,李明看到月亮在云层中穿梭,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 房屋B. 云层C. 停在路边的汽车D. 远处的高山【答案】 B【解析】【解答】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月亮在云层中穿梭,是月亮相对云层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云层是参照物。
故答案为:B。
【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2.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 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 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答案】C【解析】【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A不正确.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不正确.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正确.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向下运动的.故D不正确.故选C.【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就运动了,如果没变化,就静止.3.如图所示为相距6米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小车的s﹣t 图象,则()A. 甲、乙运动的快慢相同B. 运动3秒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C. 运动3秒甲、乙可能相距5米D. 运动3秒甲、乙不可能相距13米【答案】C【解析】【解答】解:A、据图可知,甲的速度是:v甲= = =1m/s;乙的速度是:v乙== ≈1.3m/s;故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故A错误;B、据图可知,甲3s运动的路程是3m,乙运动3s的路程4m,所以运动3秒乙通过的路程比甲大,故B错误;CD、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甲追乙运动,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3m+4m7=7m;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乙追甲运动,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4m+3m=5m;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4m+3m=13m;故C正确,D错误;故选C.【分析】(1)通过该图象得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即可;(2)据图象得出物体运动的路程关系即可;(3)据甲乙两个物体可能的运动方向逐个分析即可判断.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刻度尺和铅笔测漆包线的直径B.用玻璃做晶体的熔化实验C.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气体D.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答案】A【解析】【解答】A. 用刻度尺和铅笔测漆包线的直径,可以将漆包线缠绕在铅笔上,用累积法测量直径,A符合题意;B. 用玻璃是非晶体,故不能做晶体的熔化实验,B不符合题意;C.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 不符合题意;D. 木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生成了新的气体,所以不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机械运动参照物选择 专题练习

机械运动参照物选择专题练习
机械运动、参照物选择-专题练习
机械运动参考的特殊练习
一、判断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或“静止”)
1.刘翔参加了110米栏田径赛,与跑步不同。
2.飞机在空中飞行是相对于地面的。
3、正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同学相对于沙发来说是的。
4、正在高速行驶的列车相对于周围的树木说是的。
5.以小明的车为参考。
如果我们以窗外的树木为参照,小明和车都是。
6、乘电梯上楼,透过电梯房的玻璃看到旁边的楼房在向下降,若以楼房为参照物,电梯里的人是,若以电梯为参照物,电梯里的人却是的。
7、小李同学乘坐在旋转的木马上,感觉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这时他如果以周围的建筑物为参照物,他是的,若以木马为参照物,他却是_______________的。
8、甲乙两辆汽车并排同方向、同速度行驶。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___的,乙车也是_______的;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_的;如果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同样是________的。
二、根据问题的含义选择适当的参考
9、“月亮在云朵中穿行”是以.为参照物的。
10.车上的乘客说:“房屋和树木正在撤退。
”这是推荐信。
1。
机械运动专题

机械运动1.1机械运动要点一:机械运动例:判断是否属于机械运动的关键是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孤帆一片日边来B.一行白鹭上青天 D.霜叶红于二月花注意: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微观物体(分子、原子等)的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要点二:参照物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2.为了方便,一般选择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做参照物。
3.不能以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来研究自身的运动情况,因为这样选择参照物,物体都是静止的。
要点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物体的运动情况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2.参照物选定后,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相比,位置发生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否则物体是静止。
例:神州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神州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神舟飞船相当于地球是运动的天空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3.注意: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1.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要点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量之一,测量的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记录时缺少单位,其记录结果毫无意义。
2.精确测量时,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cm。
注意: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首先要明确刻度尺的分度值,并确定是否从零刻度线起,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线相垂直,测量结果要孤估读分度值的下一位。
要点二:误差1.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异,这就是误差。
2.误差不是错误。
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3.误差可以减小,减水误差的方法有: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
机械运动知识要点及练习

“机械运动”知识点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2. 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3.比较快慢方法 : 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4.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单位:m/s 、 km/h ;关系:1 m/s=3.6 km/h ; 1 km/h=1/3.6m/s5.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速度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平均速度 定义: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公式: v=s/t匀速直线运动s —t 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作用:1示物体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2可以了解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可以了解物体在通过某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内,4也能计算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例 题例题1. 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a 、b 、c 三辆汽车,a 车上的人看到b 车匀速向南,c 车上的人看到a 车匀速向北,b 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例题2一辆行驶速度为75km/h 的汽车与一列行驶速度为28m/s 的列车,谁快?例题3.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________;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_。
例题4. 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_____的;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则卫星是_____的。
例题5.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 图像为图2所示a 、b 、c 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A. 甲的s-t 图一定为图线aB. 甲的s-t 图可能为图线bC. 乙的s-t 图一定为图线cD. 乙的s-t 图可能为图线a例题 6.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位法国的飞行员在战斗中看到身旁似乎有一个“小虫”,用手抓来一看,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颗子弹是从对面的飞机上射来的 B. 这颗子弹是从地面上射来的C. 这颗子弹相对于这架法国飞机是静止的D. 这颗子弹和这架法国飞机具有相同方向,相同大小的速度一、填空题1、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 。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机械运动含解析

机械运动考点一:参照物的选择1.如图所示,周日,晓明和晓华骑双人自行车郊游,若说晓华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自行车B. 路旁驶过的汽车C. 地面D. 树木2.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A. 桥B. 河岸C. 水D. 岸上的树3.如图所示为一商场运行中的自动扶梯.某一顾客站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当我们说该顾客“静止”时.所选的参照物是()A. 顾客本身B. 扶梯C. 大楼地面D. 随相邻扶梯下行的乘客4.“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A. 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 B. “神舟十号”飞船C. 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 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5.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________ 、________ (选填“榆堤”或“船”)为参照物.6.我国古书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闭牖(牖指门窗),舟行而人不觉动”,这是对运动和静止________的生动描述,其中“人不觉动”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考点二:运动状态的判断1.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入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在这一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C. 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D. 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2.售票员和乘客都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上,他们均以对方为参照物,下面正确的说法是()A. 售票员认为汽车是运动的B. 售票员认为乘客是运动的C. 乘客认为售票员是运动的D. 乘客认为车是静止的3.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 运动路线是直的,运动路程是不变的,这样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C. 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就是运动,位置没有改变就是静止D.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离开了参照物就失去了意义4.你一定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 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 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D. 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断出甲船的运动状态是________,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______.考点三:速度图像分析1.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 甲、乙两车在0﹣20s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经过5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长C. 经过10s钟后,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行驶D. 在0~5s时间内,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小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1所示 . 由图象可知()A.甲通过的路程一定比乙大B.甲的速度一定比乙小C.经过6秒,甲乙一定相距3米D.甲乙间距离一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3.如图a所示,小车一端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小车的另一端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动,沿水平方向运动.某同学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甲、乙、丙三条纸带如图b所示,并画出了其中甲、乙的s﹣t图线AO和BO如图c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分析纸带可得,丙纸带的速度大于乙纸带的速度大于甲纸带的速度B. 三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丙的拉力大于甲的拉力大于乙的拉力C. 在用3N拉力拉动乙纸带,则阻力为2ND. 丙纸带所对应的s﹣t图象应位于①区域4.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1)100表示________;(2)30km表示________.(3)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机场?考点四:平均速度的测量1.兰州国际马拉松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之一,去年6月李明同学参加了迷你马拉松(全程5km),他跑完全程用了41min40s,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________km/h;比赛时,他感觉路边的路灯都在往后退,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2.蚊香生产者为了节约原料和用户使用方便,要根据蚊香的燃烧速度生产规格不同的各种蚊香.有一种蚊香如图所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出该蚊香正常燃烧的速度(假设蚊香燃烧的快慢是相同的)。
【初中物理】专项练习:机械运动45题(附答案)北京地区适用

【初中物理】专项练习:机械运动45题(附答案)北京地区适用知识要点:长度单位;长度的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时间的单位与测量;机械运动,参照物;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1.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
说加油机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A.加油机B.空中的云 C.地面 D.“歼﹣10”上的飞行员2.物理课上老师请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物理书的长度,记录的结果分别是25.82cm、25.81cm 、25.72cm、25.80cm,则物理课本的长度是A.25.788cm B.25.79cm C.25.81cm D.25.82cm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B.只要测量的方法正确,就可以消除误差C.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误差D.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4.下面是某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A.身高大约是B.脉搏每分钟跳动约70次C.眨一次眼的时间大约是D.手掌的长度大约是5.(2020房山二模)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错误是不可避免的B.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C.误差是由不规范的操作造成的D.错误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造成的6.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约为18cm 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约为70℃C.初中体育考试所用实心球的质量约为60g D.健康的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7.(2020顺义二模)有一种迷你西瓜,如图所示捧在手中,它的外观与普通西瓜一模一样。
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这种迷你西瓜的长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3m B.3dm C.3cm D.3nm8.(2020朝阳一模)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船B.河岸C.水D.山9.(2020东城一模)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溪水从小桥下流过时,小桥相对于溪水是静止的B.硬币立于高速行驶的高铁的窗台上,硬币与列车是相对静止的C.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时,它们之间是相对运动的D.“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对接的过程中,它们一直是相对静止的10.(2020大兴一模)当加油机与受油机运动的快慢相同时,可以在空中完成加油任务,从而提高受油机的续航能力。
初中机械运动试题及答案

初中机械运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以下哪项不是机械运动?A. 地球自转B. 植物生长C. 汽车行驶D. 学生跑步答案:B2. 以下关于参照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参照物是静止不动的物体B. 参照物是任意选择的物体C. 参照物必须是运动的物体D. 参照物必须是被研究的物体答案:B3. 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速度来描述,速度的单位是:A. 米每秒(m/s)B. 千米每小时(km/h)C. 米每分钟(m/min)D. 千米每分钟(km/min)答案:A4.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恒定速度运动,以下哪项描述正确?A. 物体的速度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变化B. 物体的速度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C. 物体的路径是曲线D. 物体的速度和路径都不断变化答案:B二、填空题5.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我们通常选取一个物体作为________,以便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参照物6.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国际单位是________。
答案:米每秒7. 当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如果其速度保持不变,则该运动称为________。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三、简答题8. 请简述如何测量物体的速度。
答案:测量物体的速度需要知道物体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在特定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然后用该距离除以时间来计算速度。
9. 参照物的选择对描述物体的运动有何影响?答案:参照物的选择会影响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
不同的参照物可能导致对同一物体运动状态的不同描述。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时,行驶中的汽车是运动的;而以汽车为参照物时,地面则是运动的。
四、计算题10. 一辆汽车以6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行驶,求它在10分钟内行驶的距离。
答案:首先将速度换算成米每秒,即60千米/小时 = 60 * 1000米 / 3600秒 = 16.67米/秒。
然后计算10分钟内行驶的距离:16.67米/秒* 600秒 = 10000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项训练(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专项训练单选题1、如图,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运动的是()A.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都是运动的B.联合收割机和运水稻的车都是静止的C.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运水稻的车是静止的D.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运水稻的车运动的答案:A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如果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运水稻的车辆和联合收割机相对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说它们都是运动的;如果选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与它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都是静止的。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小明有几种长度测量方法:①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先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0圈,测出总长度,然后算出细铜丝的直径;②测1张纸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③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用圆规取一定长度如1cm,然后用圆规逐段去测量曲线,最后得出曲线的总长度。
其中所用测量方法相同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A①②由于一张纸的厚度和细铜丝的直径都非常小,不能直接测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所以要测多个相同物理量的总和,求平均值从而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故二者方法相同;③把曲线看成是由许多小段直线组成的,用圆规取一定长度如1cm,然后用圆规逐段去测量曲线,最后得出曲线的总长度,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它们的运动s﹣t、v﹣t图像分别如下两图所示,由图像()A.甲和丙的速度相同B.若甲和乙运动的路程相同,则甲和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3C.若乙和丙运动的时间相同,则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2∶3D.甲是变速直线运动,乙和丙是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A.根据s=vt,可由图1得出甲的速度为:v 甲=st=20m5s=4m/s由图2可知丙的速度为v丙=4m/s,所以v甲=v丙,故A正确;B.设甲和乙运动的路程为s,则甲所用的时间为t 甲=sv甲=s4m/s乙所用时间为t 乙=sv乙=s6m/s所以甲和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 甲∶t乙=s4m/s∶s6m/s=3∶2故B错误;C.设乙和丙运动的时间为t,则乙运动的路程为s 乙=v乙t=6t丙运动的路程为s 丙=v丙t=4t所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s 乙∶s丙=6t∶4t=3∶2故C错误;D.甲、乙和丙的速度恒定,所以三辆小车做的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运动参照物专题练习
一、判断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或“静止”)
1、在赛道上参加110米跨栏比赛的刘翔相对于跑到来说是的。
2、在空中飞行的飞机相对于地面来说是的。
3、正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同学相对于沙发来说是的。
4、正在高速行驶的列车相对于周围的树木说是的。
5、小明乘车回家,若以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的。
若以窗外的树木为参照物,小明和汽车都是的。
6、乘电梯上楼,透过电梯房的玻璃看到旁边的楼房在向下降,若以楼房为参照物,电梯里的人是,若以电梯为参照物,电梯里的人却是的。
7、小李同学乘坐在旋转的木马上,感觉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这时他如果以周围的建筑物为参照物,他是的,若以木马为参照物,他却是_______________ 的。
8、甲乙两辆汽车并排同方向、同速度行驶。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___的,乙车也是_______ 的;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 _的;如果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同样是_______ _的。
二、按照题意,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9、“月亮在云朵中穿行”是以. 为参照物的。
10、车中的乘客说,“房屋、树木在后退。
”是以为参照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