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使用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循环水加药注意事项(加)

循环水加药注意事项(加)

循环水加药注意事项
目前用于循环水水质指标控制的药剂有阻垢缓蚀剂HK-705,杀菌灭藻剂:固体活性溴HK-560,季铵盐HK-561,异噻唑啉酮HK-704共四种。

1、阻垢缓蚀剂仅有一种HK-705,用于控制合成水质和尿素水质指标的总磷指标,HK-705可以滴
加也可以一次性加入,加HK-705时对于两池液位没有作具体要求;
2、在加杀菌灭藻剂时对两池液位有严格的要求,要求水位尽可能的低,但液位控制以不影响泵的打
液量为准,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慢慢掌握液位;
3、杀菌灭藻剂有非氧化性和氧化性两种,氧化性杀菌灭藻剂有固体活性溴HK-560和异噻唑啉酮
HK-704,两种药剂可以单独投加亦可以配合投加,就目前水质来说HK-560 和HK-704两种药剂配合投加效果较好。

4、非氧化性杀菌灭藻剂只有一种即季铵盐HK-561,,非氧化性杀菌灭藻剂和氧化性杀菌灭藻剂不能
混合投加。

5、杀菌灭藻剂在投加时不仅要求液位尽可能的低而且要求在24小时之内不得排污,因为杀菌灭藻
剂在24小时之内有药效。

6、在投加非氧化性杀菌灭藻剂24小时之后,杀菌后的水池要求大排大补(即置换),但排污量以不
影响环保为准而且在排污时要兼顾水质的其他指标。

加氧化性杀菌剂时视浊度情况可以不置换。

7、无论加哪一种药剂,操作人员必须做好防护措施,必须带好皮手套和口罩,因为药剂对皮肤有腐
蚀性并且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如果药剂不慎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洗净,必要时去医院就医。

循环冷却水操作规程

循环冷却水操作规程

循环冷却水操作规程一、引言循环冷却水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冷却介质,用于对设备、机器等进行散热,保持其正常运行温度。

为了确保循环冷却水的有效运行和安全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循环冷却水的设备和机器。

三、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耳塞、手套和防滑鞋等。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使用明火和静电产生的设备。

3. 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了解循环冷却水的特性和操作要点。

4.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四、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冷却设备处于停机状态,关闭所有进出水阀门。

b. 检查冷却水系统的压力表和温度计,确保其正常工作。

c. 检查冷却水系统的泵和过滤器,确保其无堵塞和损坏。

2. 开启冷却水系统a. 打开冷却水进水阀门,逐渐增加水流量,直至达到正常工作水流。

b. 检查冷却水系统的压力表和温度计,确保水流量和温度在正常范围内。

c. 检查冷却水系统的泵和过滤器,确保其正常工作。

3. 监控冷却水系统a. 定期检查冷却水系统的压力、温度和水流量,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b. 定期清洗冷却水系统的过滤器,防止堵塞和损坏。

c. 定期检查冷却水系统的泵,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关闭冷却水系统a. 在停机前,逐渐减小冷却水流量,直至关闭冷却水进水阀门。

b. 关闭冷却水系统的出水阀门。

c. 关闭冷却设备的电源。

五、应急措施1. 如发现冷却水系统压力异常升高或温度异常升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2. 如发现冷却水系统泵有异常噪音或振动,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3. 如发现冷却水系统有泄漏或漏水现象,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六、操作记录1. 每次操作前,应填写操作记录表,包括操作时间、操作人员、操作步骤和操作结果等信息。

2. 操作记录表应妥善保存,以备日后参考和检查。

七、附则1. 本操作规程应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以确保其与实际操作相符。

循环水加药方案注意事项

循环水加药方案注意事项

循环水加药方案注意事项一、循环水药剂的作用:CLP-401C阻垢缓蚀剂的作用可以阻止水垢的形成、沉积或增加碳酸钙的溶解度,同时可以抑制或降低金属和合金腐蚀速率,改变金属相合金腐蚀电极过程。

为复合磷酸盐物质。

2)投加操作方法①将桶装CLP -401C缓蚀剂按照规定数量倒入加药桶内,用循环冷却水稀释至加药桶满。

②调节加药装置计量泵流量至35%-40%左右。

③启动加药泵,打开冷水泵入口管道上加药阀;观察药液注入情况是否正常。

④每小时巡检一次加药装置运行情况。

⑤流量调节以加药泵连续运行24小时一桶为宜,但不得抽空。

桶底液位不应低于10cm,如果液位过低,可补充一定量循环冷却水维持至下一次加药时间。

⑥每日定时加药,加药量可根据化验室对总磷(以PO43-计)分析结果4-6mg/l,在规定数量的基础上略有增减,以保证指标在范围之内。

⑵CLP-401A缓蚀剂加药操作1)CLP-401A缓蚀剂的作用可以抑制或降低金属和合金腐蚀速率,改变金属相合金腐蚀电极过程。

2)投加操作方法①将桶装CLP -401A缓蚀剂按照规定数量不用稀释装入瓶子内,以水滴的形式滴入循环水池内,但要保证最长时间要在24小时以内。

可以缩短时间但不可以直接全部加入。

②每天投加一次,加药量可根据化验室对总锌(以Zn2+计)分析结果1.5-2.5mg/l,在规定数量的基础上略有增减,以保证指标在范围之内。

⑵CLB-501氧化性杀菌剂加药操作1)CLB-501氧化性杀菌剂的作用固体活性溴是一种氧化性杀菌剂,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使微生物体内一些和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的酶发生氧化而杀灭微生物及藻类物质。

2)投加操作①将杀菌剂按照规定数量放入专用塑料框内。

②调整专用塑料框的水平高度,确保杀菌剂被冷水池冷水液位浸没溶解,但框堰不应低于水位。

③30-45分钟后测定余溴(氯),在0.3~0.8mg/l,每隔一小时测定一次,并连续测定3小时,记录所测定结果。

若测定余溴(氯)不足时应进行补加,如果余溴(氯)结果稳定则视加药正常。

循环水加药操作规程

循环水加药操作规程

循环水加药操作规程
《循环水加药操作规程》
一、目的
循环水加药是为了保持水质稳定,防止水质污染,防止管道堵塞,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确保生产的安全和质量。

二、范围
适用于工业循环水系统、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暖通空调循环水系统等各种循环水系统。

三、操作规程
1. 确定加药剂种类和剂量:根据循环水系统的水质、管道材质和工作压力等情况,确定加药剂种类和加药剂量。

2. 执行加药操作:按照加药剂种类和剂量,将加药剂加入到加药槽中,根据设备的加药量控制系统设定合适的加药剂量。

3. 监测加药效果:加药后,通过水质分析、管道清洁度、设备运行情况等监测加药效果,确保达到预期的水质稳定和设备运行状态。

4. 调整加药剂量:根据监测结果,有必要时对加药剂量进行调整,保持水质稳定和设备正常运行。

四、注意事项
1. 加药时应按照规定的剂量加入,避免过量或者不足。

2. 加药剂要贮存在干燥、阴凉、通风处,避免受潮。

3. 加药操作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加药剂。

4. 加药后要及时清洗加药设备,防止加药剂残留对设备造成腐
蚀。

五、加药记录
每次加药操作应做好加药记录,记录加药时间、加药剂种类、加药剂量、加药效果等信息,以备查阅和分析。

六、附则
本规程由相关技术人员制定,并经质量管理部门审查通过。

对于加药操作中遇到的特殊情况,应及时向质量管理部门报告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就是关于循环水加药操作规程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正确进行加药操作,保障设备和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循环冷却水监督及加药处理规程

循环冷却水监督及加药处理规程

循环冷却⽔监督及加药处理规程循环冷却⽔监督及加药处理规程7.1 循环冷却⽔监督及加药处理的⽬的循环冷却⽔处理⼀般采⽤物理化学⽅法,在循环冷却⽔浓缩倍率维持在规定的范围以内运⾏时,向循环冷却⽔中投加稳定剂及硫酸处理,同时加杀菌剂处理,阻⽌凝汽器铜管内及循环冷却⽔系统结垢,并且不腐蚀,⽆藻类及微⽣物滋⽣,为机组安全经济运⾏提供保障。

7.2 设备规范7.2.1 ⼀期循环⽔设备规范7.2.2 ⼆期循环⽔设备规范7.3 循环冷却⽔⽔质控制标准7.3.1 循环冷却⽔补充⽔的监督项⽬7.3.2 循环⽔的监测项⽬与控制标准7.4 循环冷却⽔联合加药处理7.4.1 加药系统概述7.4.1.1 加硫酸系统为了进⼀步提⾼循环⽔浓缩倍率,减缓结垢,需对循环⽔进⾏加酸处理。

其系统流程如下:硫酸贮存罐硫酸计量泵循环⽔吸⽔井7.4.1.2 加⽔质稳定剂系统为了提⾼循环⽔浓缩倍率,减缓循环⽔系统结垢和腐蚀,需向循环⽔中投加稳定剂。

其系统流程如下:溶液箱计量泵循环⽔泵吸⽔池7.4.1.3 循环⽔加杀菌剂处理为了减缓循环⽔系统微⽣物菌藻类的繁衍⽣长,采⽤⼈⼯定期加杀菌剂进⾏处理。

7.4.2 循环冷却⽔加硫酸操作7.4.2.1 循环冷却⽔加硫酸处理的必要性⽕电⼚的凝汽器冷却系统中⽣成的⽔垢,⼀般为Ca(HCO3)2受热分解⽽⽣成难溶的CaCO3,反应如下:Ca(HCO3)2 △CaCO3↓+CO2↑+H2O在循环式冷却⽔系统中,由于冷却⽔循环使⽤,有不断蒸发和浓缩的过程,⽐较容易⽣成碳酸盐⽔垢。

⽔中的Ca(HCO3)2含量越来越⼤,但游离的CO2含量却会因挥发⽽减⼩,这两个因素都会促进Ca(HCO3)2分解成CaCO3析出。

7.4.2.2 循环冷却⽔加硫酸处理的原理循环冷却⽔加硫酸处理的⽬的是中和⽔中的碳酸盐,这是⼀种改变⽔中碳酸化合物组成的防垢法。

硫酸和碳酸氢钙的反应如下式:Ca(HCO3)2 + H2SO4 CaSO4 + CO2↑+ 2H2O加硫酸的作⽤就是把碳酸氢根的碱性中和掉,将⽔中碳酸盐硬度转变为⾮碳酸盐硬度,⽽⾮碳酸盐硬度⼀般不会在循环⽔系统中转化为沉淀。

循环冷却水处理操作规程

循环冷却水处理操作规程

循环冷却水处理操作规程:
1.1循环冷却水处理操作规程:
循环冷却水处理主要是抑制系统可能出现结垢和腐蚀的现象,及防止菌藻等微生物的滋生,保障生产的正常运转。

正常的操作流程:巡检投药——调整投药——正常运行
1.2投药:
1.2.1 现场巡检加药桶是否有足够药剂保留,加药泵是否正常打
药,若药量较少请及时补充;
1.2.2 检查库存量,登记在册;
1.2.3 现场巡检目测水质状况变化,是否水质有发黄、泛油等情
况的出现,藻类是否滋生较为严重;
1.2.4 现场排污等操作,检查水位等是否正常,防止出现空转的情况;
1.2.5 现场了解凝汽器端差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变化是否有异常。

1.3调整投药:
1.3.1 根据水质化验结果,做出相应的药剂调整及排污等动作;
1.3.2 根据现场情况做出相应的适当调整,包括排污后、杀菌后、
停机前等均会作出相应的调整。

1.4正常运行:
1.4.1 正常运行时,缓蚀阻垢剂和分散剂的投加均有计量泵自动
投加,无需调整;
1.4.2 杀菌灭藻剂(分氧化性和非氧化性)分隔开隔周进行定时
投加,一般状况下无需变更。

1.5注意事项:
1.5.1 严格按照各项规定操作,出现勿操作请及时告知相关上
级,以及时作出相应的措施;
1.5.2 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定,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保证人员
的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循环水加药药剂、药量说明

循环水加药药剂、药量说明

循环水岗位加药和日常操作管理规定一,循环水加药药剂、药量说明近期循环水系统藻类、菌类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且外界气温逐渐降低,阳光日照时间减少;建议将循环水系统加药药剂量做如下调整:1、每个白班投加SW-675无磷缓蚀阻垢剂75Kg;有效成分控制在6-12PPm现在约为6ppm2、杀菌剂加入方法:1)(1至4月份和11月份至12月份)121杀菌灭藻剂每次投加50Kg,133杀菌灭藻剂(氧化性)每次投加50Kg;121杀菌灭藻剂和133杀菌灭藻剂每周一白班交替投加。

有效成分控制在2-4PPm.现在约为3.6ppm2)(5至10月份)121杀菌灭藻剂每次投加75Kg,133杀菌灭藻剂(氧化性)每次投加75Kg;121杀菌灭藻剂和133杀菌灭藻剂每周一白班交替投加。

有效成分控制在4-6PPm.现在约为5ppm3、循环水排污量控制在0.1-0.3%;旁通量3-5%,具体按数据油生产部根据循环水质情况统一下发生产指令。

注意:生产管理部会根据外界温度、光照、季节变化和循环水水质情况做不同调整,每次调整都会以指令形式下发到岗位,循环水岗位需严格按指令执行。

二,污水站药剂加入规定1)甲醇、尿素、磷肥:每班按cod:n:p=200:5:1比例加入。

以磷肥为例a,好氧池:cod<800磷肥加入量:1kg800<Cod<10001.5kg1000<Cod<15002kgb,尿素添加量以磷肥为基准=5*(磷肥加入量)c,甲醇加入量按生产部指令执行。

2)片碱:配置浓度为2%的片碱溶液,(每500升水加入10kG片碱),根据调节池和快混池的PH值及时调整计量泵冲程。

3)阳离子:配置浓度为0.1%的阳离子溶液,(每1000升水加入1kG阳离子)阳离子流量为10L/H,阳离子加入量1-2PPM,每一方进水量对应10%计量泵冲程,根据脱泥机入口观察口絮凝情况(花絮状)及时调整计量泵冲程。

4)阴离子:配置浓度为0.1%的阴离子溶液,(每1000升水加入1kG阳离子)阴离子流量为10L/H,阴离子加入量1-2PPM,每一方进水量对应10%计量泵冲程。

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使用注意事项

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使用注意事项

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使用注意事项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常被用在循环冷却处理行业中,可以处理中央空调循环水、换热器循环水、散热器循环水中,其作用是防止循环水使用过程中腐蚀设备。

循环冷却水药剂的特点:1、具有很好的的杀菌、灭藻作用,在抑制藻类生长的同时,可以预防变异;2、对碳酸盐水垢生长具有强力预防抑制功能;3、可以剥离细菌、泥垢的作用;通过渗透使设备原有水垢产生龟裂,从而去除掉设备的积垢,提高设备运行性能;4、对各种金属具有强力的缓蚀作用,药剂经过渗透,也可以对垢下金属也起到缓蚀的作用;5、对新投入运行设备可代替预膜剂,所形成的膜致密、坚固,在水质不改变的前提下,不易脱落。

6、可以缓慢去除设备内因长久沉积而形成的菌泥垢、硬垢等物质。

7、循环冷却水药剂排放物的降解简单容易。

8、系统水的PH值、温度等条件对药剂的使用性能无明显影响9、对所有金属材质设备都具有灭菌、除垢、防腐蚀的作用。

循环冷却水药剂方法:1、溶剂药剂的投药量应以系统所需水量和蓄水池总容量为参考基准,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蓄水池随补水进入循环系统,补水时按也许按照规定比例投入药剂。

2、可用计量泵将调成水剂的药剂注射到循环水系统内。

3、每隔一段时间就需按比例投药冲击式加药一次,也可以根据水质计算投药量。

4、如果青蓄水池中的青苔出现脱落,要及时打捞,避免管道堵塞。

5、投药期间要密切监测水的稳定指数、电导率和浊度,及时调整是药剂用量和排放措施。

循环冷却水药剂在保存是要保持通风、干燥。

避免水处理药剂变质,影响使用效果。

运动与健康题目: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指导老师:欧阳靜仁班级:热能092班姓名:林灿雄学号:200910814223摘要:这篇文章通过对人体运动系统组成的介绍,以及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和影响的一点点描述,给平时不重视锻炼的人说明了体育锻炼的好处,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重视体育锻炼。

本文部分地方参考相关文件,可信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同时也未免有疏落之处,请指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使用注意事项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常被用在循环冷却处理行业中,可以处理中央空调循环水、换热器循环水、散热器循环水中,其作用是防止循环水使用过程中腐蚀设备。

循环冷却水药剂的特点:1、具有很好的的杀菌、灭藻作用,在抑制藻类生长的同时,可以预防变异;2、对碳酸盐水垢生长具有强力预防抑制功能;3、可以剥离细菌、泥垢的作用;通过渗透使设备原有水垢产生龟裂,从而去除掉设备的积垢,提高设备运行性能;4、对各种金属具有强力的缓蚀作用,药剂经过渗透,也可以对垢下金属也起到缓蚀的作用;5、对新投入运行设备可代替预膜剂,所形成的膜致密、坚固,在水质不改变的前提下,不易脱落。

6、可以缓慢去除设备内因长久沉积而形成的菌泥垢、硬垢等物质。

7、循环冷却水药剂排放物的降解简单容易。

8、系统水的PH值、温度等条件对药剂的使用性能无明显影响9、对所有金属材质设备都具有灭菌、除垢、防腐蚀的作用。

循环冷却水药剂方法:1、溶剂药剂的投药量应以系统所需水量和蓄水池总容量为参考基准,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蓄水池随补水进入循环系统,补水时按也许按照规定比例投入药剂。

2、可用计量泵将调成水剂的药剂注射到循环水系统内。

3、每隔一段时间就需按比例投药冲击式加药一次,也可以根据水质计算投药量。

4、如果青蓄水池中的青苔出现脱落,要及时打捞,避免管道堵塞。

5、投药期间要密切监测水的稳定指数、电导率和浊度,及时调整是药剂用量和排放措施。

循环冷却水药剂在保存是要保持通风、干燥。

避免水处理药剂变质,影响使用效果。

运动与健康题目: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指导老师:欧阳靜仁班级:热能092班姓名:林灿雄学号:200910814223摘要:这篇文章通过对人体运动系统组成的介绍,以及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和影响的一点点描述,给平时不重视锻炼的人说明了体育锻炼的好处,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重视体育锻炼。

本文部分地方参考相关文件,可信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同时也未免有疏落之处,请指正。

参考:/view/63163.htm/view/5df244d728ea81c758f5787c.html关键词:骨,骨连接,骨骼肌,支架作用、保护作用和运动作用,合理的体育锻炼,三磷酸腺苷(ATP)酶前言体育锻炼与我们息息相关,在我们的身边,无时无刻都有人在运动,各种球类运动、跑步、游泳等等...大家都知道体育锻炼对人体是有好处的,然而具体有些什么好处呢?这个答案有多少人知道。

通过这篇文章,希望可以增加大家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体育锻炼既可增强关节的稳固性,又可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体育锻炼可使肌纤维变粗,肌肉体积增大,因而肌肉显得发达、结实、健壮、匀称而有力。

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肌肉的耐力。

体育锻炼能保持肌肉张力,减小肌萎缩和肌肉退行性变化,保持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使脊柱的外形保持正常,从而能够减少和防止骨骼、肌肉、韧带、关节等器官的损伤和退化。

一、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

骨以不同形式(不动、微动或可动)的骨连接联合在一起,构成骨骼,形成了人体体形的基础,并为肌肉提供了广阔的附着点。

肌肉是运动系统的主动动力装置,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

(一)骨的组成部分:骨bone是以骨组织为主体构成的器官,是在结缔组织或软骨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的发育过程(骨化)形成的。

成人骨共206块,依其存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各部分骨的名称、数目见下页表。

骨的形状:人体的骨由于存在部位和功能不同,形态也各异。

按其形态特点可概括为下列四种:1、长骨long bone 主要存在于四肢,呈长管状。

可分为一体两端。

体又叫骨干,其外周部骨质致密,中央为容纳骨髓的骨髓腔。

两端较膨大,称为骺。

骺的表面有关节软骨附着,形成关节面,与相邻骨的关节面构成运动灵活的关节,以完成较大范围的运动。

2、短骨short bone 为形状各异的短柱状或立方形骨块,多成群分布于手腕、足的后半部和脊柱等处。

短骨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常具有多个关节面与相邻的骨形成微动关节,并常辅以坚韧的韧带,构成适于支撑的弹性结构。

3、扁骨flat bone 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和胸腔的壁,以保护内部的脏器,扁骨还为肌肉附着提供宽阔的骨面,如肢带骨的肩胛骨和髋骨。

4、不规则骨irregular bone 形状不规则且功能多样,有些骨内还生有含气的腔洞,叫做含气骨,如构成鼻旁窦的上颌骨和蝶骨等。

(二)骨连接1、韧带连接两骨之间靠结缔组织直接连结的叫韧带连接。

韧带ligament多呈膜状、扁带状或束状,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肉眼观呈白色,有光泽,附着于骨的地方与骨膜编织在一起,很难剥除,有的韧带由弹性结缔组织构成,肉眼观呈淡黄色,叫做黄韧带(如项韧带)。

一般的韧带连接允许两骨间有极微的动度。

但有些骨与骨之间,两直线缘相对或互以齿状缘相嵌,中间有少量结缔组织纤维穿入两侧的骨质中,使连结极为紧密,叫做缝,如颅骨的冠状缝和人字缝。

2、软骨结合相邻两骨之间以软骨相连接叫软骨结合。

软骨组织属结缔组织的一种,呈固态有弹性,由大量的软骨细胞和间质构成,由于间质的成分不同,又有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力软骨的区分。

第一助骨连于胸骨的软骨属透明软骨,而相邻椎骨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则由纤维软骨构成。

由于软骨具有一定弹性,所以能做轻微的活动。

有的软骨结合保持终生,而大部分软骨结合在发育过程中骨化变为骨结合。

3、骨结合由软骨结合经骨化演变而成,完全不能活动,如五块骶椎以骨结合融为一块骶骨。

(三)骨骼肌骨骼肌又称横纹肌,肌肉中的一种。

肌细胞呈纤维状,不分支,有明显横纹,核很多,且都位于细胞膜下方。

肌细胞内有许多岩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细丝状肌原纤维。

每一肌原纤维都有相间排列的明带(I带)及暗带(A带)。

明带染色较浅,而暗带染色较深。

暗带中间有一条较明亮的线称H线。

H线的中部有一M线。

明带中间,有一条较暗的线称为Z线。

两个z线之间的区段,叫做一个肌节,长约1.5~2.5微米。

相邻的各肌原纤维,明带均在一个平面上,暗带也在一个平面上,因而使肌纤维显出明暗相间的横纹。

骨骼肌细胞构成骨骼肌组织,每块骨骼肌主要由骨骼肌组织构成,外包结缔组织膜、内有神经血管分布。

骨骼肌收缩受意识支配,故又称“随意肌”。

收缩的特点是快而有力,但不持久。

运动系统的肌肉属于横纹肌,由于绝大部分附着于骨,故又名骨骼肌。

每块肌肉都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器官,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分布,在躯体神经支配下收缩或舒张,进行随意运动。

肌肉具有一定的弹性,被拉长后,当拉力接触时可自动恢复到原来的程度。

肌肉的弹性可以减缓外力对人体的冲击。

肌肉内还有感受本身体位和状态的感受器,不断将冲动传向中枢,反射性地保持肌肉的紧张度,以维持体姿和保障运动时的协调。

二、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运动系统主要起支架作用、保护作用和运动作用。

人体的运动系统是否强壮、坚实、完善,对人的体质强弱有重大影响。

例如,骨架和肌肉对人体起着支撑和保护作用。

它不仅为内脏器官,如心、肺、肝、肾以及脑、脊髓等的健全、生长发育提供了可能,而且能保护这些器官使之不易受到外界的损伤。

骨、软骨、关节、骨骼肌是人体运动器官,骨的质量,关节连接的牢固性、灵活性,肌肉收缩力量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体的运动能力。

合理的体育锻炼能促进骨的血液循环,增加对骨的血液供应,使正处旺盛造骨时期的骨组织能获得更多造骨原料,加速造骨过程,加快骨的生长。

增强骨的抗折抗弯抗压扭曲等能力,使骨更坚固。

还能预防关节的变形,保持骨的弹性,延缓骨的老年性退行性变化。

除此之外,体育锻炼还有助于增强韧带的弹性,增加关节的稳固性,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肌肉体积增大,肌肉中脂肪含量减少,肌肉内结缔组织增多,肌肉内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肌肉毛细血管增多。

体育锻炼时,由于肌肉的活动,促使肌肉内毛细血管大量开放,这样肌肉可获得比平时多得多的氧气及养料,大力促进肌肉的生长,使差价活动的肌纤维数量增加。

三、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体育锻炼既可增强关节的稳固性,又可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关节稳固性的加大,主要是增强了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结果,同时与关节和韧带的增厚也有密切的关系。

关节灵活性的提高,主要是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周围肌肉伸展性加大的结果。

人体的柔韧性提高了,肌肉活动的协调性加强了,就有助于适应各种复杂劳动动作的要求。

体育锻炼可使肌纤维变粗,肌肉体积增大,因而肌肉显得发达、结实、健壮、匀称而有力。

正常人的肌肉约占体重的35%-40%,而经常从事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肌肉可占体重的45%-55%。

体育锻炼可使肌肉组织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如肌肉中的肌糖原、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和肌红蛋白等含量都有所增加。

肌球蛋白、肌动蛋白是肌肉收缩的基本物质,这些物质增多不仅能提高肌肉收缩的能力,而且还使三磷酸腺苷(ATP)酶的活性增强,供给肌肉的能量增多。

肌红蛋白具有与氧结合的作用,肌红蛋白含量增加,则肌肉内的氧储备量也增加,有利于肌肉在氧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继续工作。

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肌肉的耐力。

因为体育锻炼可使肌纤维内线粒体的大小和数量成倍增加,同时在锻炼时还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安静时肌肉每平方毫米内开放的毛细血管不过80条左右,剧烈运动时开放数可增加到2000-3000条)从而产生更多的能量。

因此,长期坚持锻炼,可使肌肉的毛细血管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出现囊泡状,增加肌肉的血液供应量。

体育锻炼能保持肌肉张力,减小肌萎缩和肌肉退行性变化,保持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使脊柱的外形保持正常,从而能够减少和防止骨骼、肌肉、韧带、关节等器官的损伤和退化。

讨论:太极拳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总的来说,太极拳是技击与健身相结合的古老拳术。

要求心境意导,呼吸自然,思想专一,心理安静,意念引导动作,呼吸要求自然平稳,并与动作相配合。

中正安舒,松柔连贯;圆括自然,周身协调;刚柔相济。

太极拳运动是一种有氧运动,是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充分协调的全身运动。

太极拳运动是一种神经系统协调下的全身运动,在运动中使全身各种细胞,器官同时平均发展为原则。

练太极拳可以“蠕筋骨,利关节”,有抗老防衰之功效。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

而太极拳重视下肢运动,练太极拳腿部肌肉发达,血管丰满,这样就增加了血液输送与回流的泵力。

另外,虚实转换能锻炼两腿的耐力,对维持人体的平衡大有好处。

即使运动时全身之肌肉虽已成疲劳不堪的状态,而心脏的搏动并不失常,呼吸并不困难,相反的在运动后,尚能感到比运动前呼吸轻松舒畅。

太极拳运动要求松靜与运动相结合,松靜反应主要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平稳,呼吸匀长,微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