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问题与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成为了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增强市民的生活品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本文将围绕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 城市园林建设规划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目前,很多城市园林建设规划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导致城市园林面临着资源配置不合理、绿化空间利用率低下、绿化设施缺失等问题。
2. 绿化设施缺乏更新换代。
城市园林绿化设施的更新换代速度跟不上城市建设的步伐,导致很多绿化设施老化严重,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3. 绿化管理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
目前,一些城市的绿化管理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导致了养护管理不到位、绿化设施缺乏统一管理等问题。
4.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缺乏公众参与。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公众参与度较低,导致了部分绿化工程不能很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
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改进和建议1. 完善城市园林建设规划,提高城市园林建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建议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园林绿化的布局和空间利用,合理规划各类绿化设施的分布和数量,形成完善的城市园林建设规划体系。
2. 加大城市绿化设施的更新换代力度,提高城市园林设施的品质和功能。
建议加大对城市绿化设施的更新换代力度,采用先进的绿化设备和技术,提升城市园林设施的品质和功能,使之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
3. 提高绿化管理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加强对绿化养护管理的投入。
建议加强对园林绿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提高绿化管理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加大对绿化养护管理的投入,确保城市园林绿化设施的良好运行和维护。
4. 加强市民参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力度,提高城市绿化设施的便民性和美观度。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情况汇报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情况汇报标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城市近年来的园林绿化建设情况。
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乎城市的形象和品质,更是关乎人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我想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城市园林绿化的总体情况。
目前,我市已建成各类公园绿地面积达到XX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面积占比达到了XX%,并且,我们还计划在未来的几年内,将这一比例提升到XX%。
此外,我们还在城市的主要街道、广场、居民区等地方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种植,使得城市的绿色覆盖率达到了XX%。
接下来,我将详细为大家介绍我们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一些具体工作。
一、加强公园绿地建设为了满足市民们对于休闲娱乐的需求,我们积极开展了公园绿地的建设工作。
目前,我市已经建成了包括XX公园、XX绿地在内的多个大型公园绿地,这些公园绿地不仅有丰富的植物种类,还有各种娱乐设施,为市民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环境。
二、推广绿色建筑在新建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中,我们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理念,要求所有新建筑必须预留足够的绿化空间,并且尽可能使用环保材料进行建设。
同时,我们还鼓励开发商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元素,比如设置屋顶花园、垂直绿化墙等。
三、提高绿化养护水平为了保证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加大了对绿化养护工作的投入。
我们专门设立了绿化养护部门,负责全市的绿化养护工作。
他们定期对公园绿地、街道绿化进行修剪、施肥、除虫等工作,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四、开展绿化宣传教育为了让市民更加了解和支持园林绿化工作,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了绿化宣传教育活动。
我们举办了“绿色生活”系列讲座,邀请专家讲解绿化的重要性;我们还在学校、社区等地方组织了植树活动,让市民亲自参与到绿化工作中来。
五、强化绿化法规执行为了保障园林绿化的成果,我们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绿化法规,严厉打击破坏绿化的行为。
我们设立了举报热线,鼓励市民监督绿化工作,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惩罚。
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建议与思考

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建议与思考目前,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加强,城市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特别关注生态环境的建设,以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创造优美的人居空间。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负反馈调节功能的主要部分[1]。
1.目前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1.1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规划开头,建筑紧跟,园林收尾”[2]已成为城市建设的固定序列。
这种作法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破坏了原有的地形和地貌,影响了城市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致使城市无地区特色,千城一面。
另外,许多城市园林绿化缺乏长期的高标准的统一规划,园林绿地的安排具有很高的随意性。
往往采取“见缝插绿”、“拆房建绿”等应急措施,而不是“规划建绿”。
园林绿化从总体布局上缺乏统一性,难于张显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功能。
1.2绿地比重偏低、分布不均城市绿地是一个能进行自我维持和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其环境的适应和改造环境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营建规模和结构配置。
据研究,城市绿地率至少应达到40-45%才有可能较有效地起到调节小气候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效果[3],因此提高绿地面积和绿地覆盖率对促进城市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1年6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中提出到2005年全国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绿地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m2。
而目前我国多数城市的绿地率均低于30%,如吉林市为32.14%,北京市为28%,上海市为17.8%[4]。
城市绿地分布不均,大型绿地缺乏。
绿地组成相对独立性不强,城市绿化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按道路、河流或建筑物的周际规划绿地,而未能按人口稠密程度、环境质量等来规划绿地整体布局。
1.3植物种类相对单一、群落结构简单城市园林绿化中,特别是在北方城市,可供选择的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致使许多城市的园林植物景观大同小异,特色不突出,未能充分发挥乡土植物的绿化潜力。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摘要园林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优化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园林绿化建设是园林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园林生态功能、美化功能的发挥中扮演重要角色。
但从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基于此,通过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规划的规范性、合理性,强化技术人员培训等手段,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实现城市园林生态价值、环境效益的关键。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对策绿化工程是园林工程的核心,也是体现园林工程作用和价值的关键。
园林绿化不仅仅是为了景观造景和布局,其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优化小范围生态环境等很多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由于目前一部分园林绿化建设不到位,导致园林功能部分丧失,这大大削弱了园林工程的生态功能,同时也阻碍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因此,强化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步伐,找到解决绿化问题的根本措施,才能真正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服务。
1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常见的问题1.1園林绿化与城市建设规划不协调当前,部分城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园林绿化的规划,尤其是部分中小城市甚至会为了追求利益短期内牺牲环境,但长时间来看这将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部分城市的园林设计在整体城建中规模较小,使得城市建设不和谐,对规划设计园林有效用地缺乏实际意义。
部分城市在进行园林绿化建设时,忽略了科学性,建设之前并未进行统筹与规划,使得园林建设存在资源浪费、人力浪费、物资消耗过大等问题,或是部分园林建设忽略了人口的密集型、城市发展的综合水平等因素,使得园林建设与本城市整体规划并不相符。
1.2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缺乏科学规划部分城市在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时,缺乏相关调查,使得园林建设成本增加。
部分园林建设时,缺乏因地制宜的实际环境调查、缺乏科学的种植设计并且没有专业人士指导,使得植被种植只是为了满足景观需求,或人工堆砌土石等,使得植被习性与城市环境并不相符,植被停止生长,不停地重新栽种增加种植成本或是大量的人工制造、修葺方式增加了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进而影响成本管控,影响后期的维修与保护管理[1]。
浅析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环境保护

浅析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环境保护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们对现代生活有高质量的追求。
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提高,对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关注,我国的园林绿化事业也在这些条件的推动下迅猛发展。
人们对园林环境的高要求使得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和新颖。
目前,园林绿化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园林绿化建设对现代城市的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绿化建设;城市园林;环境保护城市是人们主要的活动区域,城市绿化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人口密集程度增加,城市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影响,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人们应认识到城市建设中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改善环境,促进城市环境健康发展。
一、园林绿化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探讨(一)园林绿化建设的现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之相应的人们的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园林绿化事业有了快速发展。
国家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给予高度关注,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随着资金投入不断增大、园林绿化建设从业者不断增加、园林绿化建设行业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1]。
但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例如建筑队伍管理结构不完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偏低、建筑工程中偷工减料等问题。
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做了全面部署,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家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园林绿化建设是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园林绿化建设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植物绿化的覆盖率、提升城市的空气质量、美化市容市貌,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十分大的助益[2]。
以人为本,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好的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摘要:城市园林绿地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设施,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下越来越多对环境要求高、需求大的地区出现。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加深,城市绿化建设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高度重视并且迫切需要解决难题。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各个大城市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问题对策建议来提升园林绿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我国未来城市生态化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意义和价值所在。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可持续发展1营造城市外围生态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包括规划、设计和施工,这不仅仅需要考虑到景观布局、植物配置等方面。
同时还应重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进行绿地规划时必须充分认识周围环境中各种生物群落及其功能区与植被类型之间存在着协调关系;要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各个区域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根据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现状合理布置景观格局。
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核心就是通过生态廊道来实现对周边环境进行有效改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周围生态环境,以人为本。
首先是要加强景观规划和绿化管理。
对于一些比较偏僻地区或区域可以采用“绿带”形式将其与园林绿地相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然后根据当地情况合理选择植物类型、布局及配置方式等方面的要求开展生态廊道建设工作;最后就是注重城市公园周边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工作。
在进行绿化时应注意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状况选择合适树种。
例如:在一些寒冷地区可适当增加常绿乔木或灌木等植物;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些低矮但耐寒性较强且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落叶树木种植乔木类树苗或者木本植物。
城市园林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自然景观和人工环境,在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特色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第一点:营造出适宜人居环境。
以“绿水青山”为中心思想来建造一个生态型居住区;第二点:构建绿色空间形态结构体系及功能布局系统;第三两点是从生态角度出发打造城市绿化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科学设计和建设使整个区域内形成良好生态环境,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浅析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城市园林绿化一直都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有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候,保护生态环境。
在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浅析。
一、存在的问题1.绿化区域不均衡在一些城市中,由于地理位置、城市规划等因素的限制,城市内部的绿地分布不够均衡。
一些地区的绿地资源过剩,而另一些地区则严重缺乏绿地,导致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平不高,影响了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健康。
2.绿化质量不高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存在投资不足、绿化标准不够严格等问题,导致公共绿地的绿化质量不高,种植植物品种单一,绿化保养不力等现象。
这不仅影响了城市园林的整体美观度,还可能造成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
3.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一些地方为了追求效益、快速建设等目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规划并不够重视,导致一些原有的自然环境受到破坏,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减少,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二、解决措施1.优化绿地空间布局针对城市绿地布局不均衡的问题,需要在城市规划中从整体上进行调整,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城市内部的绿地分布更加均衡。
对于城市中的既有绿地资源,也可以通过改造提升和调整布局,达到更好的利用效果。
2.提高绿化工作标准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制定更加严格的工程标准和绿化保养要求,提高绿化工程的质量。
应选择更加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植物品种,丰富植物的多样性,提高绿地的观赏性和生态价值。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规划绿化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因建设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选择更加环保、生态的绿化材料和技术,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4.积极引导社会参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提高环保意识,参与城市园林建设和保养,提倡绿色出行,倡导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共同为城市的绿化工作贡献力量。
分析园林城市绿化建设的问题措施

分析园林城市绿化建设的问题措施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越来越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而要提高城市经济的影响能力,就要改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根据城市园林建设的科学性要求,城市园林建设要突出城市特色及文化风貌就要关注城市园林建设的基本要求。
本文就城市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关注的侧重点对策进行了探讨。
一城市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⑴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常常出现“为绿而绿”的现象,忽视对城市绿化植被的生态功能的恢复,淡化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
在建设中,错误地以为,只要在钢筋水泥建筑中能够有绿色就可以,种几种常见的树,以及随便引进的草坪构成了城市中的主要景观。
城市绿化除了能满足市民视觉上的审美、精神的休闲的需要外,城市中丰富的植物种类还可以为多种动物提供食物和休憩环境,而动物则又可以促进植物种子的传播,控制植物害虫,并促进土壤营养循环以及植被的自然更新和演替,减少城市植物对人类护理的依赖。
目前,城市园林建设已从单纯的埴被绿化演进到精神到文化,进而发展到生态和科学园林建设阶段。
城园林建设中,生态的因素或者科学的因素越来越重要。
在以前,园林是属于私人的空间,现在则是属于社会大众公有的空间。
估计在将来,园林建设的发展方向将不只属于大众,而且将属于包括人和动物在内的生物,也就是说,地球环境问题将成为园林的内容。
⑵一般而言,城市园林绿地分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五大类型,每一类绿地都有其特殊的功能。
在园林建设中,相对于形式而言,园林的功能则更重要。
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园林建设中,园林不注重绿地的实际位置与周边环境,建设过程中混淆不同绿地的实际功能。
比如,在我国,公园园林绿地建设有许多令人困惑的地方。
公园园林绿地基本的功能是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之地,但是,目前它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公园中规划的人工水面面积过大,从而挤占公园的休闲空间,压缩了市民游憩的的范围,与其基本功能不吻合。
再如,城市园林建设中,为追求四季常绿的效果,往往为了大面积的草坪铺地而选用娇贵草种,从而使应市民活动提供场所的草坪空间反而成了游憩活动的禁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模、数量和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建设优美的环境已逐渐成为各城市的园林建设的也成为工作的重点。
绿化是园林景观的主体,选择与应用好绿化的要素决定了园林景观的最终效果。
加快园林绿化美化的建设,建设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的,具有多姿多彩,五颜六色的城市园林美景。
关键词:园林绿化公共设施人性化对策
一、前言
近年来,因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大城市的生态问题,它已成为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制约性问题。
城市生态改善应当是全方位的,通过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来改善城市生态,不仅是为了景观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园林绿地系统的改善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而且要使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既能满足当前居民的需求,又能满足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需求,同时,又不会对城市未来居民的需求构成危害。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才可以称得上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
二、主要绿化树种选择
(1)街道树。
是为了满足美化、遮荫和防护等目的,在道路栽植的树木,是城镇绿化的主要部分。
一般对街道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有两种,一是单一树种配置,即一条街道应用一种树种,整齐化并
便于管理;另一种则采用多树种配置,主要是因为单一树种可能在结构上具有不稳定的因素。
道路绿化应统一的规划,根据道路级别,位置等条件来确定树种。
选择树种要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城市风貌,避免树种的单一化,一般街道树以种植有一定冠幅的高大乔木为主,常绿与落叶树种比例要适当,既能遮蔽夏季的阳光又不影响冬秀的采光,同时不妨碍交通。
(2)庭荫树。
是指树冠浓密,形成较大绿荫的树木,常栽植于庭园、庭院、公园等绿地中,主要为了人们提供一个阴凉、避免日光曝晒和清新的室外休憩声所或作为景点装饰用。
(3)孤植树。
单株树孤立种植,用以表现树木个体形态美或色彩美,成为独立景观观赏。
要庇荫与观赏结合,单纯作为观赏。
(4)林带与片林荫道。
主要是城效防护林带、环境保护林带和风景林带。
风景林带可作风景局部的界限,也可作背景起衬托作用,使重点景物的观赏效果更为突出。
防护林带的树种选择要林分郁闭早,寿命长,根系发达,适应性强。
还要根据防护目的来选择树种,如防风固沙树、防噪声树种或厂矿周围防污染等树种的选择因各有不同。
(5)园景树。
是园林树种选择与应用中种类最为繁多、形态最为丰富、景观作为最为显者的同种,可共观赏花、叶、果、观树形等。
(6)绿篱树种。
是园林植物配置中的重要成分。
可经修剪赶形状的规则式绿篱或是不经修剪的自然式绿篱。
或比绿篱高的树墙,
可作为屏障遮挡某些零乱或需隐蔽的景物,并在冬季阻隔寒风的侵袭、夏季引导风向。
三、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
园林绿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园林绿化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而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
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轻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
具体而言,我们认为园林绿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效:(1)平衡碳氧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比重是稳定的,一般约占
0.032%。
但由于城市工业集中,人口密集,燃料燃烧及居民呼吸消耗了大量的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有时可达0.05—0.07%甚至0.2%。
与此相反,绿地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我们都知道每棵树每天就可消耗15公斤左右的二氧化碳,释放公斤左右的氧气,这对地球上氧气和二氧化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园林绿化成为有效解决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造成的大量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的最佳举措。
(2)净化空气
我国目前的污染气体仍以二氧化硫为主。
二氧化硫常与飘尘结合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引起慢性结膜炎、咽炎等呼吸道疾病;二氧化硫在太阳紫外光的照射下可发生光化学反应,降低大气能见度;同时,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是由于植物对污染物具有吸收、转变和积累能力,城市绿地对城市工业和交通所排放的大量污染气体有阻挡、吸收、滞留和过滤的作用。
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3)隔音降噪
城市噪声来源广泛,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噪声对人们的危害却是非常大,当噪声值超过70分贝时,可干扰人们的睡眠、交谈和工作思考,轻则使人烦恼、易怒、耳鸣和听力受损等,重则引起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疾病。
由于植物的枝叶轻而柔软,除了对噪声具有良好的吸收屏障作用,当噪音投射到树叶枝条上时,还能被反射到各个方向,使声波发生偏转和折射,从而衰减噪音。
(4)吸滞灰尘
园林植物的枝叶表面凹凸不平,形成庞大的吸附面,对粉尘有明显的滞留、吸附和过滤作用。
特别是叶面粗糙带有分泌物的叶片和枝条,很容易吸附空气中的尘埃,经过雨水冲刷于地面又能恢复吸滞能力,或因阻隔促使较大颗粒直接落于地面,从而有效的起到吸滞灰尘的作用。
(5)杀菌消毒
城市环境污染造成城市滋生大量危害人体健康的细菌。
通常,植物能释放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分泌物,有效杀死细菌,使细菌无处藏身。
此外,由于植物所具有的吸滞灰尘作用,所以大幅减少了空气中作为细菌载体的尘埃数量,从而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6)调节气候
城市园林绿地可改善城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园林植物特别是树木具有较强的遮阳荫蔽、减低风速和蒸腾能力,树木通过对太阳辐射热的反射、吸收和遮挡作用,加上树木自身的蒸腾作用需要消耗大量热能,起到降温、增湿、调节小气候的作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园林在酷热的夏季,其枝叶形成浓郁覆地,直接遮挡来自太阳的辐射热,而且也阻隔了来自地面、墙面和其他相邻物体的反射热。
同时,城市绿化地段有强烈蒸散作用,它可消耗掉太阳辐射能量的60%一75%,因而能使城市气温显著降低,高温持续时间明显缩短。
在严寒多风的天气里,也能使温度降低较为缓和。
(7)保护生物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城郊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境以及人工建立的稳定、和谐接近自然生境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可为植物、动物(如鸟类、昆虫类等)和微生物提供合适的栖息地,为丰富物种多样性创造了有利条件。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这种功能实质上也是对城市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的一种恢复和挽救,这种恢复和挽救对进一步
发挥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具重要意义。
(8)美化环境
城市园林绿化一般以乔灌草相结合。
配置这些花、草、树木不但具有显著的生态作用,而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布局合理、设计美观的城市绿地不仅可改善城市环境,而且可美化城市,使人赏心悦目。
一年四季五颜六色的花、千姿百态的造型,均可为城市增添几分自然美。
四、结束语
建筑将一直是这个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名片,因此所有的地产企业是否拥有“新国际化”的理念就尤为关键。
我们在开发每一个项目的同时,是否能高瞻远瞩地引领世界,在观念、审美、设计、技术、环保、运营等各个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否则,成为“世界现代田园都市”的梦想就变得十分艰难。
“新国际化”是首创成都一直坚持的理念。
我也相信,我们的同行们都能够秉承这种信念,和政府和各界一道把成都变成一座全世界向往和热爱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参考文献:
[1]廖红霞.园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17:160 .
[2]郑乃铭.艺术家看公共艺术[m].长春:2002.[3]胡升高.欧洲城市景观艺术[m].长春:,2002.
[4]王先德.园林绿化技术读本[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5]王玉国,郑玉梅.观叶植物的栽培与装饰[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