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世界古代史 第二单元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复习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10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背景:西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2)表现:旧的城市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2.城市居民的身份
(1)由来: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
(2)生产生活: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家庭既是生产作坊,也是店铺。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3)发展:市民阶级形成,随着发展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3.大学的兴起
(1)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2)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3)发展: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
巴黎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了保证。
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3)课程设置: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
天文和音乐,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神学。
学完基础课程后进入专业课程。
课程设置一方面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部编版九上历史《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1—12课)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思维导图】第1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总结世界古代史知识1一部分史前人类1.人类的进化过程要了解,各个阶段发现的典型化石代表要知道。
2.农业革命的意义与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成果要知道。
3.史前文化的特点、内容和意义要知道。
二部分古代西亚诸文明1.苏美尔城邦的产生、发展及经济制度要熟悉,有可能以名词解释和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
2.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谟拉比的统治和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制度都是比较重点的知识,要注意理解并识记。
3.亚述帝国时代的一些重要措施要掌握;4.新巴比伦王国的扩张与衰亡要掌握。
5.腓尼基的海外殖民和文字的发明,犹太、以色列统一王国的形成及其分裂要掌握。
6.犹太教的形成与发展。
7.波斯帝国的建立与大流士一世的改革。
8.波斯帝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要熟悉。
9.波斯帝国的历史地位要了解并掌握。
1.古代埃及帝国形成的过程和采取的措施。
2.对金字塔的评价。
3.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要了解。
4.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注意名词解释和选择题的出现。
四部分古代印度文明1.哈拉巴文明、吠陀文明作为名词解释往往会被考到。
2.早期佛教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教义及其进步性和实质。
3.新兴宗教与思想要知道。
4.孔雀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
5.佛教的传播过程和范围要清楚。
五部分古代希腊文明1.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无论是简答还是名词解释、选择题,出的可能性都比较大,以及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和内容。
2.希波战争与伯罗本尼撒战争的原因及其影响要熟记,这是很重要的知识。
要注意比较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和历史影响。
3.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原因和表现。
4.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要了解。
1.罗马共和国时代要注意早期平民反贵族斗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2.罗马对地中海区域的征服及其后果。
3.屋大维为维护元首政治采取的内外政策;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统治的政策措施及历史地位。
4.西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与日耳曼人征服西罗马帝国的历史意义。
(人教版)历史中考各单元重要考点解读(九年级上册部分,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历史中考各单元重要考点解读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一单元上古文明:奴隶社会时期1、人类文明产生的根本标志是什么?奴隶社会的形成。
2、四大文明古国对照简表:3、改错题: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去世后的陵墓。
错误:古埃及人更正:古埃及国王4、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在新月沃地的重大战争有哪些?这个地区存在着哪些方面的冲突?你认为现代人应该怎么做?(1)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
(2)民族冲突、宗教矛盾、地区冲突。
(3)在新旧格局交替的今天,应通过协商和对话的方式来解决民族冲突和地区冲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的发展。
5、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代表分别有哪些?两种文明有何不同之处?(1)代表:①古代大河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中国。
②古代海洋文明:古希腊、古罗马。
(2)两种文明的不同之处:①古代大河文明属于农业文明。
②古代海洋文明属于工商业文明。
6、今天的民主制度最早起源于哪里?古希腊的雅典共和国。
第二单元中古文明:封建社会时期1、日本大化必改新时中国中国处于哪个朝代的哪个时期?当时中国皇帝是谁?唐朝;“贞观之治”时期;唐太宗。
2、日本文化在哪些方面受唐朝的影响?(1)仿效唐朝的制度进行改革(大化改新);(2)日本参考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3)日本建筑、风俗、饮食、服饰等方面受唐朝的影响。
3、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哪些条件?(1)经济方面:城市商品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
(2)阶级基础:市民阶级形成,并进一步分化,其中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3)政治条件:城市,特别是那些拥有自治权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
城市还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封建大贵族,加速国家的统一。
(4)在思想文化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第三单元文明的冲撞与融合、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1、世界三大宗教的对比简表:2、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法西斯的独裁和侵略、极端的恐怖主义遭到了人类的普遍的唾弃。
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四讲 世界古代史 第二单元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基督教

的社会阶级是
(A )
A.市民阶级
B.封建领主
C.银行家
D.富裕商人
K12课件
23
6.西欧城市取得自治权的方式主要有
(D)
①选举 ②用金钱赎买 ③和封建主进行谈判
④通过武力斗争
A.①③
B.②③Βιβλιοθήκη C.③④D.②④K12课件
24
7.在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
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 B )
利”是指( A ) A.城市自治权 C.特许经营权
B.人身自由权 D.男女平等权
K12课件
15
2.(2017·深圳)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
支柱分别是( D )
A.道家思想、佛教
B.法家思想、基督教
C.儒家思想、佛教
D.儒家思想、基督教
K12课件
16
1.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成为__手__工__业_____和 ___商__业______中心,市民通过金钱__赎__买_______或 ___武__力______斗争获得了___自__治______权。随着城市的发
K12课件
20
3.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开始于( C )
A.8世纪
B.9世纪
C.10世纪
D.11世纪
K12课件
21
4.欧洲城市的重要特征就是自治权,下列城市中,通过武力方
式取得最终自治权的是( B )
A.伦敦
B.琅城
C.热那亚
D.巴黎
K12课件
22
5.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B.西欧城市的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 C.基督教的传播 D.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梳理: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城市兴起:10世纪起,西欧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2.斗争形式: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3.城市的自由与特权:自由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自治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
4.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证书。
5.局限性: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居民身份: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2.从事工作: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
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3.影响: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三、大学的兴起
1.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3.课程设置:中世纪大学生须先上基础课程,它们是: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进入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
大学的课程设
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九年级上册历史必背考点

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第一次资产 阶级革命)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林肯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解放黑人奴隶 宣言》
以法律形式 对国王的权 力进行明确 限制 宣布一切人生 而平等、自由 和追求幸福等 权利;宣告北 美13个殖民地 脱离英国独立 世界上第一 次以国家的 名义宣布保 护人权;标 志着美国诞 生! 宣称人们生 来自由,权 利平等,私 有财产神圣 不可侵犯 以法律形式 巩固了大革 命成果,维 护了资产阶 级的利益
爱迪生、贝尔、卡尔本茨、 莱特兄弟
特征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1、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工场; 2、创造了巨大生产力; 3、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 后的局面 4、严重的环境污染
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 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 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 的交流
第17课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 义的诞生。从此,在 科学理论 的指 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 时期。
3、罗马的兴衰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 元前3至前2世纪,同腓尼基进行了三 次 布匿战争 ,成为 地中海 霸主;公元 前27年, 屋大维 独揽大权,罗马共和国 被 罗马帝国 取代.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 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 的灭亡(476年)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 结束.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时期)
2、日本 内容:政治上: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 殖产兴业 ,引进西方技术,鼓励 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 文明开化 , 即向欧美学习, 努力发展教育 。 封建 意义:明治维新是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 国家
201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世古史和世近史(最新整理)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上古文明)考纲1.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漠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2.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3.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㈠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东方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耕文明;西方文明(古代希腊)则是发源于海洋,属于商业文明。
文明的国度时间、发源的河流文明的象征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左右,非洲尼罗河流域金字塔古巴比伦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古印度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泰姬陵古代中国前21世纪,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长城、分封制㈡古代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陵墓,古代埃及文明象征。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汉谟拉比法典)㈢古巴比伦(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公元前18世纪,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为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目的),制定了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影响),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㈣古代印度:(1)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根据这一制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不同等级之间社会地位极不平等。
(见下表)(2)种姓制度的影响:激化社会矛盾,不利印度社会发展。
㈤古代希腊:⑴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最著名的是雅典(尚文)、斯巴达(尚武)。
⑵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
表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措施:①政治上:扩大公民的权利,全体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②教育文化上: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㈥罗马共和国的兴衰:⑴公元前8世纪建立罗马城。
⑵公元前509年建立罗马共和国,逐步统一了意大利半岛。
⑶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发动三次“布匿战争”,打败了迦太基。
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 及世界三大宗教
【中考考点】 1.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 2.世界三大宗教。
一、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和著名城市
10世纪
意大利的 威尼斯 法国的巴黎
热那亚
佛罗伦萨
英国的伦敦等
手工业和商业中心
2、西欧城市 市民与封建主斗争尖锐
的特点
南线:向东南——东南亚
佛教的传播
度印
中亚 东南亚
中国
朝鲜 日本
基督教的发展与传播
(1)公元4世纪末,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
罗马皇帝为什 么将基督教定为国 教呢 ?
(2)中世纪时期: 基督教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文化教育也被教会所垄断。
3伊斯兰教的传播
伊斯兰教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并随阿拉伯帝 国的扩张传亚洲其他地方和北非等地。
(2)分析:虽然表面上看宋代的城市规模很大, 但是在西欧城市复兴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 级,而且还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因而甲只看到了表面现 象。
材料: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 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 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 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 头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 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1.三大宗教迅速传播的原因(理解即可) (1)宗教让苦难中的老百姓有了精神寄托,所 以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2)统治者利用宗教宣扬“忍耐顺从”的思想, 对宗教进行宣扬和扶持。 2.三大宗教的共同点有哪些? 三大宗教均产生于亚洲;能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慰 藉;教义中均宣扬“忍耐顺从”从而得到统治阶 级的扶持和传播;有教人向善的一面等。 3.伊斯兰教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促进了阿拉伯国家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政教合一”
手工业者
市民阶级形成 银行家 早期的
商人 资本家
3.兴起地点: 西欧城市是在封建主和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
4.兴起条件: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5.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①经济方面:
城市的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 ②政治方面:
形成了市民阶级,其中富裕的商人和银行 家发展成为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 备了条件。 ③思想文化方面:
问题二:中古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中古西欧城 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地位:经济中心。 意义:瓦解封建制度。 孕育早 期资产阶级。 问题三: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有哪些相 同点? 答:都在交通要道上产生;都由集市贸易兴起;都产生 了市民阶级;都是自发形成(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二、世界三大宗教
创立 地点
古代印度
巴勒斯坦 阿拉伯半
地区
岛的麦加
基本 众生平等 忍受苦难 信仰唯一 教义 忍耐服从 死后升入 的神真主
消灭欲望 “天堂” 安拉
佛教的传播
传教公
播为元
国前3教 , Nhomakorabea世 纪
佛 教
, 阿
开 始
育 王
向 外
定 佛
西汉末年(公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
意佛 图教
传 播 示
北线:向西北—中亚—中国—朝鲜、日本等
《佛经》
《圣经》
《古兰经》
佛教寺庙
用类似皇宫的建筑显示其地位
天主教堂
高耸入云显示上帝高高在上的威严
清真寺
高耸的穹顶用来召唤信徒
三大宗教诞生的位置:
基督教:巴勒斯坦地区
佛教:古印度
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创始人 释迦牟尼 耶稣 穆罕默德
创立 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公元1世纪 公元7世纪
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14世纪中西方城市人口对比
英国伦敦:4万
法国巴黎:6万
中国开封:100万
中古西欧城市和我国同时期宋代的大城市东京的比 较: (1)两种观点: 甲说:“西欧的城市算什么?看看我国同时期宋代 的大城市东京,那叫气派繁华!” 已说:“算了吧!西欧的城市虽然规模小些,可人 家的市民阶级力量大得多,后来还从中产生了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呢,这才是历史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