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色盲的发病率调查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色盲调查报告

色盲调查报告

色盲调查报告篇一:遗传病调查报告人类遗传病初三二班边晓晖遗传病简介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或者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和终身性的特征。

因此,遗传病具有由亲代向后代传递的特点。

这种传递不仅是指疾病的传递。

最根本的是指致病基因的传递。

所以,遗传病的发病表现出一定的家族性。

父母的生殖细胞里携带的致病基因,通过生殖传给子女并引起发病,而且这些子女结婚后还可能把致病基因传给下一代。

六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1.高血压遗传危险度:★★★★★科学家已培育成功一种“遗传性自发高血压”老鼠。

这种老鼠会把高血压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它们的子孙100%会发生高血压,这是高血压与遗传密切相关的最典型例子。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通过高血压患者家系调查发现,父母均患有高血压者,其子女今后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父母一方患高压病者,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是28%;而双亲血压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

防治原则1.坚持监测血压,正常状态下至少每年1次。

2.限盐补钾。

逐步把每日摄入食盐的量控制到5克,同时多吃富含钾的水果、蔬菜(如香蕉、核桃仁、莲子、芫荽、苋菜、菠菜等)。

3.防止超重和肥胖。

4.戒烟限酒。

2.糖尿病遗传危险度:★★★★★糖尿病具有明显遗传易感性(尤其是临床上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

家系研究发现,有糖尿病阳性家族史的人群,其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家族史阴性人群。

而父母都有糖尿病者。

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是普通人的15~20倍。

防治原则诱发糖尿病的“外因”有热量摄取太多,活动量下降,肥胖,吸烟以及心理压力过大等。

反过来,避免以上因素就可预防糖尿病。

在饮食方面,应该做到粮食、肉蛋奶、蔬菜、水果的合理搭配,注意摄入量与消耗量平衡。

常测体重,如果体重增加了,热量肯定摄入过量。

这时就应检讨你的食谱并增加运动。

3.血脂异常遗传危险度:★★★血脂代谢异常有许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遗传因素。

随着医学科学发展,目前已经发现有相当部分血脂异常患者存在一个或多个遗传基因缺陷。

色盲调查总结报告范文(3篇)

色盲调查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色盲,又称色觉异常,是指人类对颜色的感知能力异常。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1.2亿人患有色盲,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在我国,色盲的发病率约为4%-5%,男性患者约为女性的10倍。

为深入了解我国色盲现状,提高公众对色盲的认识,我们于2021年10月开展了色盲调查活动。

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二、调查方法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涉及1000名18-60岁成年人,其中男性500人,女性500人。

2. 调查工具:采用国际通用的Farnsworth-Munsell100色盘测试色盲。

3.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色盲类型、色盲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等方面。

4. 调查方法: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和网络调查等方式进行。

三、调查结果1. 色盲发病率:在1000名被调查者中,发现色盲患者约为50人,占总人数的5%。

2. 色盲类型:调查结果显示,红绿色盲患者最多,约占色盲总数的80%;其次是蓝绿色盲,约占10%;黄绿色盲和全色盲患者较少。

3. 色盲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色盲患者普遍反映,色盲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例如,红绿色盲患者在穿衣服、做饭、驾驶等方面存在困难;蓝绿色盲患者在辨别某些颜色方面存在困难。

4. 色盲患者职业分布:色盲患者职业分布广泛,其中以服务业、制造业、教育行业等为主。

5. 色盲患者受教育程度:色盲患者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其中高中及以下学历者约占80%。

四、讨论1. 色盲发病原因:色盲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

此外,环境因素、药物、疾病等也可能导致色盲。

2. 色盲对生活的影响:色盲患者对颜色的感知能力降低,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加强对色盲患者的关爱和支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3. 色盲患者就业问题:色盲患者就业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社会对色盲患者存在歧视。

因此,我们要消除色盲歧视,为色盲患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白化病和色盲的发病率

白化病和色盲的发病率

白化病和色盲的发病率文章目录*一、白化病和色盲的发病率*二、白化病的主要类型是什么*三、色盲引起的日常危害有哪些白化病和色盲的发病率1、白化病发病率白化病是一种遗传疾病,是通过常染色体上的隐形基因来进行遗传的,而且大多数的白化病患者都是由于近亲结婚所导致的。

如果父母双亲的基因中都携带了白化病的基因,但是本身并不发病的话,将全部的致病基因遗传给儿女的话,儿女就会患者白化病,而且儿女患者白化病的机会都是相等的。

白化病的遗传基因是至黑色素或黑色素体生物合成缺陷,属于基因疾病。

它的发病率也比较小,白化病的发病率维持在1/10000至1/20000之间。

在中国,大约有9万人左右白化病患者。

人体患有白化病后,患者身上的眼睛、皮肤等部位都会变成白色,而且会对眼睛造成很严重的损害。

大多数白化病患者的视力都比较差,而且可能已经结节了法定盲的状态,身上会有近视、远视、眼球震颤、散光等症状表现。

而且由于白化病患者身上缺乏黑色素的保护,当皮肤接触到日光时,就很容易被日光中的紫外线灼烧,出现晒伤的情况。

2、色盲的发病率色盲通常男多于女,发生率在我国男性约为5%——8%、女性0.5——1%;日本男性约为4%——5%、女性0.5%;欧美男性8%、女性0.4%.色盲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并且男性居多,很多家人认为,此疾病是无法避免的,事实上对于色盲的遗传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只要家长能能够在备孕期和孕期做好适当的检查就能够避免疾病的出现。

3、多吃这食物可以有效的预防色盲含钙食物:饮食缺钙,则会引起幼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使眼肌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从而增加眼外肌对眼球的压力,时间久了容易造成视力损害。

所以,多给孩子摄入含钙的食物,瘦肉、奶类、蛋类、豆类、鱼和虾、海带、蔬菜、桔橙等都含有相对丰富的钙。

含维生素A食物:含维生素A的食物可以预防结膜和角膜发生干燥和退变,可预防和治疗“干眼病”.眼睛的角膜干燥,容易被细菌侵人而发生溃烂,可以造成穿孔,导致失明。

人类单基因遗传性状的判断及应用

人类单基因遗传性状的判断及应用

人类单基因遗传性状的判断及应用中和中学沈国萍背景资料我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本校连续四年来学生的体检结果,对学生进行红绿色盲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表:性状表现型2007届2008届2009届2010届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男生女生色觉正常404 398 524 432 436 328 402 298 红绿色盲8 0 13 1 6 0 12 0思考: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人群中色盲的发病率为多少?如何计算?2.仅仅根据上面的发病率,能否准确判断色盲是显性还是隐性?3.如果我们要确定色盲的显隐关系,还要确定色盲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还需要做什么调查?一、几种遗传病的系谱图1、最大可能代表某种遗传性状(1),遗传方式:遗传特点:①②③(2)遗传方式:遗传特点:①②③112、可以肯定为某种遗传性状(1)遗传方式:遗传特点:(2)遗传方式:遗传特点:(3)遗传方式:遗传特点:3、及时巩固右图为某一遗传病系谱图,该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X染色体显性遗传D.X染色体隐性遗传二、根据调查结果判断某种遗传性状的遗传方式1、下面是学校生物探究小组的同学“调查人群中卷舌和不卷舌基因遗传情况”,所得到的调查结果,请分析回答:组别婚配方式家庭儿子女儿父母不卷舌卷舌不卷舌卷舌一不卷舌不卷舌60 37 0 23 0 二卷舌不卷舌300 56 102 50 105 三不卷舌卷舌100 24 28 19 33 四卷舌卷舌200 35 98 2 67 根据上表中第______组的调查结果,可判断该性状的显隐性,其中显性性状是,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不卷舌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相应基因用A、a表示),判断基因位于哪条染色体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格判断的步骤:(1)(2)3、及时巩固(1)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是受单基因(A、a)控制的。

色盲研究报告

色盲研究报告

色盲研究报告色盲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色盲是一种视觉障碍,主要表现为对红绿色或者蓝黄色的区分困难。

它可以是遗传性的,也可以是后天受损造成的。

色盲对个体的日常生活、教育和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了解色盲的病因、分类和治疗方法对我们提高对色盲患者的关爱和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调查色盲的发病率、分类和治疗方法,并分析其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1. 调查问卷:设计一份针对色盲患者的调查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发病情况、对不同颜色的辨识能力等内容。

2. 研究对象:招募一定数量的色盲患者参与调查,包括不同年龄、性别和病因的患者。

3. 实验室测试:使用标准的色盲测试方法,如色盲图和色盲测验板,对参与者进行色盲程度的测试。

4. 数据分析:对患者的调查问卷和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不同因素对色盲的影响。

四、预期结果1. 色盲发病率:通过对大量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色盲发病率的结论。

2. 色盲分类:根据实验室测试结果以及患者的自述,将参与者分为不同类型的色盲患者,并分析各类型的比例和特点。

3. 治疗方法:综合现有的色盲治疗方法,分析各种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4. 对生活的影响:通过对患者调查问卷的分析,了解色盲对患者生活、教育和就业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支持措施。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对色盲患者的调查和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色盲发病率和分类的结论,深入了解色盲对患者生活的影响,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支持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可以通过研究结果提出减少色盲对患者生活影响的建议,如提供特殊教育资源、职业培训和辅助工具等。

色盲调查报告论文

色盲调查报告论文

色盲调查报告论文色盲调查报告论文一、引言色盲是一种常见的视觉障碍,指的是无法正常感知或区分某些颜色的能力缺失。

尽管色盲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人群来说,色盲的发病率和类型可能会有所不同。

本文旨在通过对某一地区的色盲调查,了解该地区色盲的患病情况和特点,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式,共调查了500名居住在某地区的成年人。

调查采用了色盲测试图表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色盲测试图表采用了国际通用的色盲测试图案,包括色盲圆圈、数字隐藏等。

问卷调查则包括一些与色盲相关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职业等。

三、调查结果1. 总体患病率经过调查发现,该地区色盲的总体患病率为12%,即每100名成年人中有12人患有色盲。

这一结果与国际上的平均水平相当。

2. 性别差异在性别方面,男性色盲的患病率为18%,而女性色盲的患病率为6%。

这一结果表明,男性相对于女性更容易患上色盲。

这可能与男性染色体中的遗传因素有关。

3. 年龄差异在年龄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年龄越大,色盲的患病率越高。

在50岁以上的年龄段,色盲患病率达到了20%以上。

这一结果可能与年龄相关的眼部疾病和视觉退化有关。

4. 职业差异调查还发现,某些职业的色盲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

例如,电工、设计师和画家等职业的色盲患病率超过了20%。

这可能与这些职业对颜色辨识能力的要求较高有关。

四、讨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该地区色盲的患病情况和特点有了初步了解。

然而,这只是一个小范围的调查,结果可能不具备普遍性。

未来可以开展更大规模的调查,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此外,调查结果还提示我们,色盲在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群体中存在差异。

这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教育领域,应该针对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以帮助色盲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

在职业领域,可以通过提供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具,减轻色盲职工的工作压力。

色盲研究报告范文

色盲研究报告范文

色盲研究报告范文色盲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色盲是一种视觉障碍,患者无法准确辨别颜色,或者无法辨别某些颜色。

色盲的主要原因是视网膜上色素的缺乏或者受损,导致光线无法正常传递给大脑。

色盲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困扰,尤其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色盲的发病率、类型以及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为色盲的治疗和改善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共调查了100名色盲患者。

问卷包括了个人基本信息、色盲类型以及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困扰情况等内容。

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了以下结果。

四、研究结果1.发病率:在100名被调查者中,有60人被诊断为色盲,发病率为60%。

2.类型分布:在60名色盲患者中,红绿色盲占据了绝大多数,有45人;蓝黄色盲有10人,其余5人是其他类型的色盲。

3.日常生活影响:大多数患者表示,色盲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困扰,尤其是在辨别信号灯、交通标志、草地和水体等方面。

有38人表示曾经由于色盲导致交通事故或者其他危险事件发生。

4.认知能力:通过对调查中的患者进行认知能力测试,发现他们在颜色相关的测试中普遍表现较差。

这表明色盲可能对患者的认知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研究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色盲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红绿色盲类型。

色盲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困扰,并且可能对认知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重视对色盲的治疗和改善,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六、研究建议1.教育和宣传:加强对色盲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色盲的认识和理解。

2.交通标志优化:将交通标志中的颜色选用更好区分的颜色,减少色盲患者在道路上的困扰。

3.临床诊断:提高医生对色盲的诊断能力,及早发现和治疗色盲。

4.技术支持:研究和开发适应色盲患者的辅助工具和技术,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

七、研究局限性本次研究的样本量较小,所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另外,由于色盲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视觉障碍,调查对象的选择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色盲遗传病的调查报告

色盲遗传病的调查报告

五.探究过程
(一)
1.调查对象:社会人群 2.调查时间:2004年3月6号-7号
星期六 & 星期天 3.调查方式:以小组形式,分散
到三个人流集中的不同地点进行调 查。 4.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方式:以小组形式,分散到三个人 流集中的不同地点进行调查。
组别 地点 第一组 文化广场附近
第二组 东莞人民公园
一.探究课题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红绿色盲病
二.探究目的
1 . 初步学会调查和统计人类遗 传病的基本方法
2 . 了解某些人类遗传病的发病 情况,加深对遗传病的理解,加深 对遗传病危害的认识
3. 培养接触社会,并从社会中 直接获取资料的能力
4. 在调查实践中,培养学生的 团队精神、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
人员
袁银欢、莫淑 渟、 范兆昆、 周磊 周颖、叶婉玲
第三组 新风路
周静文、张智 铭、谭绮霞、 卢思筠
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 文化广场 东莞市新Fra bibliotek路现附近
人民公园
型男女男女男女
正常 99 88 48 41 30 43 色盲 14 4 7 0 13 2
被调查总人数为361人,其中色盲患 者为41人(男性33人,女性8人)
四.探究原理
1. 遗传病简介: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 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 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2. 红绿色盲简介:遗传方式为X连锁 隐形遗传。表现为对红绿色的辨别能力 降低,但由于患者从小就没有正常的辩 色力,因此常不自知。通过对颜色亮度 和饱和度的区别,实际上对日常生活中 很多鲜明的颜色就难以辨认。这对生活 和工作无疑会带来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群中色盲的发病率调查分析报告
色盲的发现
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件礼物——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给妈妈。

妈妈看到袜子后,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

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

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关于色盲的解释
红绿色盲是一种最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根据三原色学说,可见光谱内任何颜色都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

如能辨认三原色都为正常人,三种原色均不能辨认都称全色盲。

辨认任何一种颜色的能力降低者称色弱,主要有红色弱和绿色弱。

如有一种原色不能辨认都称二色视,主要为红色盲与绿色盲。

红绿色盲情况极为常见。

由于患者从小就没有正常辨色能力,因此不易被发现。

色盲的发病率调查
1.调查目的:调查中学生中的红绿色盲发病情况。

2.调查对象:中小学在校学生
3.调查方法:本组采取询问该校校医的调查方式从中获取多组关于红绿色盲遗传病的数据,并经过查阅资料和组员的商议研究,从中挑选了中小学各一所的较为准确的数据作为调查研究,并拟好图表,以便对比分析。

4.调查结果
(1) 如下为某一小学,2007年的色盲情况调查,图表如(一)
(2)对于色盲发病原因的进一步分析
A.色盲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记作:X b。

Y染色体过于短小而
没有这种基因。

B.根据基因B和基因b的显隐性关系,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对应
如下:
女性男性
基因型X B X B 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
表现型正常正常
(携带者)
色盲正常色盲
C.人类红绿色盲的几种遗传方式
1)色觉正常的女性纯合子X 男性红绿色盲(遗传图解及解释)
2)女性携带者X 正常男性(遗传图解及解释)
3)女性携带者X 男性红绿色盲(自行练习)
4)女性红绿色盲X 正常男性(自行练习)
D.色盲遗传的特点:交叉遗传
1)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儿子正常母亲一定正常
2)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
3)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4)色盲常常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

5.调查结果分析
(1)红绿色盲的发病率
被调查人数为2390人,其中色盲患者为69人(男性54人,女性15人),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2.89%,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4.29%,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1.32%。

二者均高于我国社会人群红绿色盲的发病率。

(2)红绿色盲的男女比例
男:女429:132=4:1,此比例也高于我国社会人群中红绿色盲的男女比例(14:1)。

(3)从调查中分析,可知红绿色盲的遗传符合该病的遗传特点。

6.结论。

我国社会人群中,红绿色盲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色盲发病率的计算
1、某正常男性和某正常女性生了一色盲的男孩,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的男孩的几率是多少?25%
2、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白化病男孩,如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多少?
3/8
3.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病系谱图,甲病(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据图回答:
⑴甲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显性基因。

⑵已知3号、9号家族均无乙病史,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为隐性遗传。

⑶如果10号与13号婚配,所生的子女患病的可能性为17/24,两病兼发的可能性为1/12 。

4、一对夫妇生有三男一女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是红绿色盲,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C )
A、 XbY、XbXb
B、XBY、XBXB
C、XbY、XBXb
D、XBY、XBXb
5、一对夫妇,妻子的父亲患血友病,妻子患白化病;丈夫的母亲患白化病,丈夫正常,预计他们的子女中两病兼发的几率是( C )
A、1/2
B、1/4
C、1/8
D、1/16
色盲的害处
1、色盲者不能从事那些非有辨色能力不可的工作。

例如,他们不能当室内装饰工,油漆工或者专业摄影师
2、色盲者也不能当司机、飞行员、轮船驾驶员或铁路工程师。

在美国许多州里,他们还不能在执法机关供职。

电子工业和通讯工业中的某些工作,他们也不能做。

3、如果让他们去装配以色彩为区别标志的电线或组件,可能导致一个城市电话系统的瘫痪,或者一架磁带录音机放音系统的损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