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污泥处理新技术及其资源化

合集下载

《2024年浅谈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范文

《2024年浅谈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范文

《浅谈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泥的处理与处置问题日益凸显。

城市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产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营养元素及微生物等,若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处置城市污泥并实现其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当前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城市污泥的处理技术、处置方法及资源化利用途径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二、城市污泥的处理技术1. 机械脱水技术:机械脱水是城市污泥处理的常用方法,通过压滤、离心等手段使污泥中的水分脱离,降低其含水率,便于后续处理。

2. 生物发酵技术:生物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更稳定的物质,提高污泥的肥效。

3. 干化技术:干化技术是通过热力、机械力或其他手段使污泥中的水分蒸发,达到降低含水率的目的。

三、城市污泥的处置方法1. 填埋法:填埋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处置方法,将污泥填埋在专用场地或垃圾填埋场内。

但该方法占用土地资源较多,且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2. 土地利用:将经过处理的污泥施用于农田、林地等,利用其肥效改善土壤质量。

但需注意控制施用量和施用方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3. 焚烧法:焚烧法是一种高效的处置方法,通过高温焚烧使污泥中的有害物质得到破坏和转化。

但该方法能耗较高,可能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

四、城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途径1. 农业利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城市污泥可施用于农田、果园、林地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

2. 生态利用:将污泥用于生态修复工程,如湿地修复、湖泊治理等,利用其有机质和微生物改善生态环境。

3. 能源利用:通过生物发酵、厌氧消化等技术将污泥转化为生物天然气或生物质燃料,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4. 材料利用:利用污泥中的无机成分制备建筑材料,如制砖、生产轻质骨料等。

五、结论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环境影响及经济效益等因素。

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途径与新技术

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途径与新技术

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途径与新技术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途径与新技术摘要: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含有大量有机和无机物质。

正确处理和处置污泥,降低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综述了目前常见的污泥处理处置途径,并介绍了新兴的资源化技术,以及相关的新技术。

这些新技术为污泥处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能够实现污泥的高效利用、资源化与能值化,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一章引言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固体废弃物,具有高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和一定的有害物质。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提高和环保要求的不断加大,污泥的处理与处置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污泥处理方式主要是堆肥和焚烧,但存在诸多问题。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污泥资源化技术和综合利用途径,为污泥处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第二章污泥处理处置途径2.1 堆肥处理堆肥处理是较为常见的污泥处理方式之一,利用污泥中的有机物质通过无害化的微生物分解作用,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

然而,传统的堆肥处理方式存在处理周期长、气味问题、生物安全问题等局限性。

2.2 焚烧处理焚烧处理是通过高温燃烧将污泥转化为热能和灰渣,实现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然而,焚烧处理存在能源消耗大、二次污染问题等弊端。

2.3 土地利用将污泥用于土地修复和绿化建设等领域,利用污泥中的养分和有机质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质量。

但土地利用存在用地面积有限、污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2.4 填埋处理将污泥填埋在无害化处理场,控制其对环境的影响。

然而,填埋处理方式对土地资源的消耗大,且易导致地下水污染。

第三章污泥资源化途径3.1 生物质能源化将污泥通过生物质能源化技术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如生物气、生物油和生物柴油等。

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利用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实现能值化。

3.2 生物制品生产利用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合成生物塑料、生物化学品等生物制品。

这种方式能够实现污泥的高效利用和资源化。

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途径

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途径

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途径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肥料成分和微生物等,具有一定的资源化利用潜力。

然而,由于其含有重金属、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成分,直接排放或随意处理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浪费宝贵的资源。

因此,研究污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途径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

本文将分别从传统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两个方面介绍污泥处理途径,并探讨其中的挑战与前景。

一、传统污泥处理处置途径1. 污泥焚烧:污泥经过干化和热解等处理过程后,可以在高温下燃烧,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时对重金属等进行稳定化处理。

然而,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废气,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并且污泥燃烧过程中的热能利用率较低。

2. 污泥填埋:将污泥直接填埋于地下,可以减少废物体积并稳定有机物质,但填埋过程中会产生渗滤液和有毒气体,对地下水和大气造成污染,并且对土地的利用效率较低。

3. 污泥堆肥:将污泥与其他有机废弃物或农作物一起进行堆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有机肥料。

然而,污泥堆肥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并且在堆肥过程中可能释放出气味和毒性物质。

二、污泥的资源化利用途径1. 生物燃料制备:通过生物转化技术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如生物质燃料和生物油。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实现污泥中有机物的高效利用,还能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2. 土壤改良剂制备:通过污泥经过固液分离、干化和混合等处理工艺,制备出土壤改良剂。

该土壤改良剂富含有机物、养分和微生物等,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湿度,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3. 砖料制备:将污泥经过处理后,与水泥、石灰石等材料混合,制备成砖料。

这种砖料既能有效利用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还能减少对传统砖料材料的需求,降低生产成本。

挑战与前景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污泥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资源化利用产生了限制,需要进行精细化处理。

其次,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水也需要进行有效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城市污水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城市污水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城市污水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城市污水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是指将城市生活污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技术,将其净化以满足环境排放要求,并利用其中的有价值成分进行资源化利用的过程。

这种处理与利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城市污水处理包括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处理工艺,其中常见的处理技术包括:1. 初级处理:通过格栅和沉砂池去除悬浮物和沉积物。

2. 次级处理:通过沉淀池和气浮池去除有机物和悬浮物,如固体颗粒和浊度。

3. 高级处理:通过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反应器等处理工艺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4. 深度处理:通过高级氧化技术或膜分离技术进一步去除微生物和有机物。

5. 消毒:利用化学物质或紫外线照射等方式杀灭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在经过上述处理后,城市污水可以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可以安全地排入河流、湖泊或被用于农业灌溉等。

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其中的有价值成分进行资源化利用,例如:1. 有机物利用:将污泥通过厌氧消化或厌氧气化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作能源,还可以将污泥分解产生有机肥料。

2. 氮磷利用:将污泥经过矿化处理,将其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提取出来并加工成肥料或其他化工产品。

3. 水资源利用:通过反渗透技术等方式将处理后的污水回收利用,用于灌溉、冷却等方面。

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实施可以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并产生经济效益。

然而,该过程仍面临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挑战,如处理费用高昂、设备维护困难等。

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不断推动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发展。

城市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开题报告

城市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开题报告

城市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城市污泥是城市排放的固态废弃物,包含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等多种成分,具有高水分、高有机物含量、不稳定等特点,不易处置。

根据国家要求,城市污泥必须进行规范化处理,达到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因此,针对城市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城市污泥的污染特点、处理技术、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进行研究。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 城市污泥的污染特点分析:污泥成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为污泥处理提供依据。

2. 城市污泥的处理技术研究:包括传统的污泥堆肥、填埋、焚烧等处理方式,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生物处理、热压水解等新技术。

3. 城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研究:利用污泥生成有机肥、生物质能源等高价值产品,实现资源化利用。

4. 城市污泥处理技术的评估:分析不同处理技术的优缺点,综合评估各种技术的经济性、技术可行性和环保性等方面,选取最优方案。

三、研究目的通过对城市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探究城市污泥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案,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的,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法和调查问卷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研究方法包括:1. 文献资料法: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整理和分析,全面了解污泥的成分、特点和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2. 实验研究法:对不同处理技术进行对比试验,研究污泥处理的效果和有机肥、生物质能源等高价值产品的生产情况,为污泥处理技术的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3. 调查问卷法:针对城市污泥的排放、处理、利用等情况,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获得实际的数据和材料,为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五、研究意义城市污泥是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重要污染物,处理与利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话题。

本研究将从实证数据和理论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为城市污泥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随着城市规模的增长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处理污水和污泥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挑战。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物,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如果不得当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新技术的推广,污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一、污泥生成及成分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被去除的污染物在生化反应中所处理产生的固体物质。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被氧化还原、吸附沉淀等方式处理而产生大量的污泥。

污泥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有机物、水、空气、无机盐、矿物质等成分。

如果不加以处理和利用,将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问题。

二、传统污泥处理方法传统污泥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污泥脱水和焚烧两种方式。

污泥脱水主要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污泥中的水分去除,以减少其体积和重量,方便后续的处理和利用。

而焚烧是指将污泥中所含有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在高温条件下燃烧,以达到减少污泥体积和分解有害物质的目的。

然而,传统污泥处理方法存在不少问题,譬如一方面焚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另一方面,处理后的污泥往往仍带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难以实现有效的资源化利用。

因此,寻找更加先进的污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迫在眉睫。

三、污泥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及前景污泥中所含有的大量有机物和无机物原则上是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比如可以通过污泥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产生的能量,来发电或加热。

此外,污泥也可以成为有机肥料或建筑材料的原料,同时还可以提取其中的有用元素,如有机碳、磷、氮等,进行二次利用。

目前,国内外都在探索更加先进的污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案,如包括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高温气化等多种技术手段。

特别是在生物法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

一些国际领先的污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企业,已经开发出多种高效、环保、经济的污泥处理和利用技术,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污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当前环保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需要更多的人们加入进来一起探索和努力。

城市给水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途径及策略分析

城市给水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途径及策略分析

城市给水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途径及策略分析城市给水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途径及策略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给水厂所产生的污泥问题日益突出。

污泥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了城市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挑战。

本文将对城市给水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和策略进行分析。

一、城市给水厂污泥处理途径城市给水厂污泥处理的途径通常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类。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途径主要通过对污泥进行固液分离、脱水和脱水后的污泥干化等工艺步骤,将污泥的水分含量降低,从而减少其体积和重量。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闭路脱水、压滤机脱水和离心脱水等。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途径是通过对污泥进行化学反应,使其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减少其体积和改善其性质。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法、煅烧法和加固结等。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途径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泥进行降解和分解,使其有机物得到降解,从而减少其体积和改善其性质。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消化、厌氧消化和堆肥等。

二、城市给水厂污泥资源化利用途径城市给水厂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途径通常可以分为土壤改良、能源回收和化肥生产等三类。

土壤改良: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养分,可以作为土壤改良的原料。

通过将污泥作为土壤改良剂,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促进植物的生长。

此外,污泥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减少土壤侵蚀,保护土壤资源。

能源回收:城市给水厂污泥中的有机物可以通过混合厌氧发酵和生物气化等工艺转化为生物气体,进而利用在能源生产中。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污泥的体积,还可以回收有价值的能源,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化肥生产:污泥中的养分如氮、磷、钾等对植物生长起重要作用。

可以将污泥经过处理后,用于化肥生产。

通过提取其中的养分,制成有机肥或复合肥,可以满足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减少农业化肥的使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给水厂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策略1. 提高处理效率:城市给水厂应加强技术研发,探索更先进的污泥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处理成本。

污泥怎样资源化 资源化的污泥能做什么

污泥怎样资源化 资源化的污泥能做什么

污泥怎样资源化资源化的污泥能做什么若将污泥用于农用,则具有运行费用低、能耗低及投资少等优点,而污泥当中的有机部分,可向土壤当中的改进剂成分开展转化,所以,此种利用途径则被当作一种最具发展潜力的处置方法。

对于污泥相应利用而言,其不仅可用于农田,而且还可用于严重扰动的土地修复、育苗基质、市政绿化、林地、菜地、草地及农田等领域,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污泥堆肥及污泥,对诸如蔬菜、棉花、小麦及玉米等作物开展栽种,采用污泥栽种的植株,无论是品质、产量及生长状况相比于不施肥,均显著好于后者,其在具体的肥力方面则相当于优质农家肥及施用化肥。

此外,施用污泥还可对土壤具体的物理性质给予显著改善,如对于团粒具体的保水能力及水稳定性具有提升作用,对于团粒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此外,还可对土壤相应化学性质给予显著改善,比方对土壤在有机质、钾及磷等含量方面可明显提升。

而在城市园林绿化当中,通过对污泥堆肥或污泥予以运用,可提升绿化的总体效果,而其相比于那些施化肥等,则具有更加突出的效果。

无论是开花量、树高还是灌木的花期等,均可到达增大效果。

2.2污泥的建材利用2.2.1污泥制取水泥质材料对于污泥而言,其往往具有含有较多的灰分,特别是采用混凝法对废水当中的污泥实施处理当中,其中含有非常多的Fe及AI 等成分,其还是可用于建筑材料的相应添加剂。

此外,由于此中具有较高的成本,且其安全性不明,因此,其仅在少数几个国家有所运用。

2.2.2污泥制陶粒对于轻质陶粒而言,其通常情况下,可当做花卉覆盖材料或者是混凝土骨料及路基。

针对污泥制轻质陶粒方法而言,其依据使用原料方面的差异,可划分为两种,其一便为厌氧发酵污泥在具体的焚烧灰完成造粒之后所形成的烧结。

此种方法现以发展成熟。

而采用焚烧灰制轻质陶粒,则需对焚烧炉单独开展建设,而在污泥当中所存在的有机成分,则未能得到较为有效的运用,而伴随近些年来的开发,研发出了自脱水污泥当中完成制陶粒的相应新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生活污泥处理新技术及其资源化【摘要】污泥作为一种固体废弃物,已经成为继城市垃圾污染的第二大固体废物污染源。

传统的污泥的主要处置方式有填埋、焚烧、排海、农用等。

但是传统的处理方法也存在一些弊端,无法对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不能满足现在对污泥处理的技术要求,因此对污泥处理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我国目前污泥处理技术现状进行介绍,对比了传统污泥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污泥处理新技术进行了介绍。

污泥的处理处置应从环境污染、卫生安全和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具备能源回收利用的污泥处理新技术将在污泥处理处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这些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应用前景却十分光明。

【关键词】污泥新技术资源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污水处理规模逐渐扩大,污水处理能力逐渐增加,污水处理所产生的污泥量也随之增加。

由于污泥产量较大,性状粘稠,含有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如处理处置不当,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二次污染。

据报道,2010年污泥产量达到3665万吨(以含水率80%计),用于对污泥处理的投入达到350亿。

我国目前污泥处置的现状是70%以上弃置,20%填埋,其次是不到10%的污泥进行堆肥农用,少量进行污泥干化焚烧。

污泥作为一种固体废弃物,已经成为继城市垃圾污染的第二大固体废物污染源。

传统的污泥的主要处置方式有填埋、焚烧、排海、农用等。

但是传统的处理方法也存在一些弊端,无法对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因此对污泥处理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传统污泥处理技术传统的污泥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污泥堆肥、污泥干化、污泥焚烧和污泥填埋。

但是,由于污泥组分复杂、重金属含量高、病原微生物含量多等特点,传统的污泥处理技术已经表现出其本身的局限性,随着国家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标准越来越高,传统技术已经不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污泥填埋污泥填埋指的是污泥经过长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其达到稳定状态。

污泥填埋分为单独填埋和混合填埋,在欧洲脱水污泥与城市垃圾混合填埋比较多,而在美国多数采用单独填埋。

在我国主要是以混合填埋为主。

实践表明,污泥填埋具有以下的缺点:(1)对污泥土力学性质要求比较高;(2)需要占用大面积的场地;(3)地基需做防渗处理以免污染地下水;(4)不可资源化利用。

填埋目前仍然是我国污泥处置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是从长远看,污泥填埋是一种不可循环的最终处置方式,其应用比例将会逐渐减少,应用前景存在局限。

1.2 污泥焚烧污泥焚烧指的是将污泥置入焚烧炉内,在过量空气加入情况下,进行完全焚烧,使有机物全部碳化,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污泥体积,使污泥最终处置极为便利。

焚烧法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1)可以大幅度减少污泥的体积和重量,同时焚烧灰可制成有用的产品;(2)处理速度快,不需长期堆积和储存;(3)污泥可就地焚烧,不需长距离运输,节约运费;(4)可以回收能量用于发电和供热。

但是污泥焚烧也有其致命的缺点:(1)焚烧炉投资巨大、设备运转费用高;(2)装置复杂;(3)焚烧过程不容易控制,产生二恶英类剧毒物质。

由于焚烧过程产生的剧毒位置难以控制,需要对烟气进行特殊处理,因此限制了其使用和发展。

1.3 污泥土地利用技术污泥土地利用主要是将污泥用于堆肥农用、用于园艺绿化施肥、用于废弃矿场等地的土地改良等。

堆肥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不稳定的有机质降解,转化为较稳定的有机质,并使挥发性物质含量降低,减少臭气的产生,污泥物理性状明显改善,便于储存、运输和使用。

该技术主要考虑到污泥中含有丰富的的有机物和N、P、K等营养元素及植物所必须的各种微量元素Ca、Mg、Cu、Zn、Fe等,能够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的生长。

但处理后的污泥产品含大量病原体、寄生虫、多氯联苯和二恶英,且产品的高含水率(30%~40%)可使病原体复活,同时污泥中也含有毒有害物,直接应用于农业会造成土壤以及水体的二次污染。

故堆肥法不足以保证安全性。

针对污泥土地利用这种方式的不良后果,欧美各国根据各自具体情况制定了严格的无害化技术标准及污泥农用重金属浓度标准,我国制定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

由于未解决好污泥土地利用可能带来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所以污泥土地利用目前仍存在一定风险,在相关技术未成熟的情况下污泥土地利用还是有其局限性。

2 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污泥污所散发出的臭气、污泥所带病原菌、重金属、有毒物质等都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因此,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有效的污泥处置方法。

现介绍几种新发展的污泥处置技术:2.1 污泥低温热解制油技术污泥低温热解制油技术指的是在300~500℃、常压(或高压)和缺氧条件下,借助污泥中所含的硅酸铝和重金属(尤其是铜)的催化作用将污泥中的脂类和蛋白质转变成碳氢化合物,最终产物为油、碳、非冷凝气体和反应水。

该技术的环境效益和资源化效益均是很可观的,主要表现在:(1)能有效控制重金属排放,特别是Hg、Ti,在灰烬和炭中来自污泥的重金属被钝化;(2)可回收易利用、易储藏的液体燃油,回收的液体燃油可提供700kW/t的净能量;(3)可破坏有机氯化物的生成,反应器中燃烧温度应维持尽可能低(<800℃),可减少蒸汽中金属的排放,气体净化简单而廉价;(4)占地面积小、运输费减少、运行成本较低。

2.2 污泥熔化技术针对污泥焚烧过程中存在的二次污染,科研工作者开发出了污泥熔化技术,该技术使污泥处于焚烧灰熔点温度(通常为1300~1800℃)之上燃烧,不仅可完全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杀灭病菌,同时所形成的熔渣密度比焚烧灰的高2/3,达到了灰渣大幅度减容的效果。

污泥中的重金属因被固定在玻璃态的熔渣中而具有不熔出的活性,所以污泥熔化后的熔渣可用作建材。

2.3 污泥电弧等离子体处理技术所谓污泥电弧等离子技术指的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通过强大的电弧使空气电离产生等离子体,然后在另外一个缺氧密闭空间里面对垃圾进行加热,其温度可到16000℃,在无氧的条件下,垃圾中的无机物很快被玻璃化,最后产生的无害熔渣可作为建筑材料。

污泥中的有机物被高温分解。

在有氧条件下,分解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若在无氧的条件下,固体废料中的有机物就会转化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和物,这种混合物,可以像天燃气一样作为一般汽轮引擎的能源,其中的氢气进一步纯化分离,则可以作为单独的燃料。

对这种气体混合物作进一步的处理,降低其中污染物质的含量,如氮化物和二氧(杂)芑等直接进入涡轮机或释放到大气层中。

由于该技术能把污泥转化为能源同时降低污染物的含量,因此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2.4 污泥超声波处理技术超声波可以分解生物固体,改善膨胀活性污泥絮体沉降性,提高脱水能力。

经过超声处理的污泥消化时间减少,比容积消化率提高,生物产气量增加,并且超声反应器可以与其它污泥处理工艺任意组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5 污泥水解热干化技术污泥水热干化技术通过将污泥加热,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使污泥中的粘性有机物水解,破坏污泥的胶体结构,可以同时改善脱水性能和厌氧消化性能。

随水热反应温度和压力的增加,颗粒碰撞增大,颗粒间的碰撞导致了胶体结构的破坏,使束缚水和固体颗粒分离。

经过水热处理的污泥在不添加絮凝剂的情况下机械脱水的含水率大幅度降低。

污泥的水解宏观上表现为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减少和COD、BOD 以及氨氮等浓度增加。

水热干化技术采用浆化反应器,通过闪蒸乏汽返混预热浆化、蒸汽与机械协同搅拌,提高了系统的处理效率;在水热反应器中,采用蒸汽逆向流直接混合加热的方式,强化了传质传热过程,可以避免局部过热结焦碳化;在连续闪蒸反应器中,实现了系统能量的有效回收。

2.6 污泥制活性炭技术活性炭是以含碳物质为原料,经过高温碳化活化后制成的。

污泥具备制造活性炭的客观条件,制备活性炭的路径是先对污泥炭化,然后活化。

所以污泥制活性炭的主要研究问题是最佳炭化、活化条件以及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等。

目前,污泥炭化方式除了传统的高温炭化外,也有用工业废弃的硫酸来催化炭化的,污泥活化方式以高温水蒸气物理活化和ZnCl2化学活化为主。

由于最佳碳化、活化条件难以控制,所制作出来的活性炭不如商品活性炭,但在一些消耗炭的气体净化场合,其应用比传统的活性炭更经济。

而且,污泥活性炭如果不再生,可以考虑烧掉,同时可固化其中的重金属,因此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2.7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超临界水氧化(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简称SCWO)技术是在水的温度和压力均高于其临界温度TC(374.3℃)和临界压力PC(22.05MPa)时,以超临界水作为反应介质与溶解于污泥中的有机物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使有机物最后被氧化成无毒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超临界水能与空气、氧气和有机物以任意比混溶形成均一相,即气液的相界面消失,也就消除了相间的传质阻力,反应速度不再受氧的传质控制,因此加快了反应速度而缩短了反应时间,大多数有机物在几分钟之内去除率可达99.99%,有些有机物在1min的时间内去除率就可达99.99%。

由于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充分利用了超临界水所具有的特性,所以具有其他有机废水处理技术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效率高、处理彻底、反应速度快、反应容器小、无二次污染,且当有机物含量大于2%时就可完全自热,不需外加热量。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是它的反应条件要求苛刻(高温、高压),投资大,且其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等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3 结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污泥排放将大大的增加,污泥处置也将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

污泥的处理处置应从环境污染、卫生安全和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具备能源回收利用的污泥处理新技术在污泥处理处置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这些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但应用前景却十分光明。

参考文献:[1]朱书景,薛改凤,张垒.污泥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J].武钢技术,2010,48(3):1-3.[2]韩晓芳,顾建新,李燕.污泥处置现状及新技术探讨[J].国外建材科技,2006,27(5):43-47.[3]昝元峰,王树众,沈林华,段百齐,林宗虎.污泥处理技术的新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04, 20(6):25-29.[4]乔燕,陆文雄. 城市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J].粉煤灰,2007,3:35-38.[5]刘文娟.绿色中国[M].Oversea Publishing House.200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