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上海市崇明县2020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版含答案

上海市崇明县2020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版含答案

崇明县2016学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历 史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

其源头是A .宗法制B .君主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2.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经过不断改造创新,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这主要由于A .儒学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利益和要求B .儒家思想是古代最进步的思想主张C .佛、道与儒学较量后退出舆论阵地D .儒家吸取各派学说以适应统治需要3.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

根据所示,左表中应填入C .③④D .①④4C .越南D .日本5.下列哪一制度的运作是宰相无法专权,皇帝也不能完全独裁?A .三公九卿制B .三省六部制C .行省制D .内阁制6.下列四幅疆域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③①②④D .④①②③7.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

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A C 8 A C 9.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共同观点是A .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 .都主张暴力革命C .都主张取消君主统治D .都主张三权分立10.“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中国被迫接受他们的“条①使用铁器、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③农民起义频繁 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大社会转型但逻斯之战后,大食欧洲人将指南针 9世纪 13世纪 14世纪 15世纪16世纪件”后发生的变化有①中国开始丧失内河航运权②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设厂权利③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④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发昌机器厂位于虹口,最初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工人”若要补充文中“发昌机器厂”的介绍,正确的是A.该企业具有近代性质B.产品主要供应军队建设C.采用官督商办的形式D.后来发展成重工业企业12.有不少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均为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2015.12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75分)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美国一中学历史教科书在谈到古代巴比伦对外贸易时这样写道:“远到印度和中国的商人都到巴比伦来经商”。

如果这一论点成立,能为其提供直接证据的应是A.古代中国的文献资料B.古巴比伦的文献资料C.古代中国的考古资料D.古巴比伦的考古资料2.人们常说四大文明古国,但近几十年来,国际学术界倾向于更具概括力的“四大文明区”的说法,那么古埃及属于“四大文明区”中的A.东亚文明区B.南亚次大陆文明区C.东地中海文明区D.中南美印第安文明区3.雅典人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

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的城邦作一点显著的事业”。

从中可以看出雅典公民A.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B.绝对服从于城邦的需要C.有着强烈的政治需求D.在城邦中失去了自我4.“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是古代西方的一句俗语,中文一般翻译为“入乡随俗”。

从这一俗语的最初来源来看,语境中的“do”最有可能是指A.信奉天主教 B.为荣誉而战C.尊重各国风俗 D.遵守法律制度5.“他们信仰上帝,尊敬骑士,建立城堡与庄园,与阿拉伯人作战。

”文中“他们”是指古代A.希腊人 B.罗马人C.法兰克人D.蒙古人6.英国“没有代表,不纳税”的政治传统源于A.8世纪前期的“采邑改革”B.13世纪的“等级代表会议”C.17世纪中期的“长期议会”D.17世纪末期的《权利法案》7.一位中国哲人所提出的“民为邦本”的思想,被日本学者宇野重昭称为“首次在世界思想史上明确表达了人民主义革命理论”。

这位哲人是A.孔子 B.孟子C.荀子D.老子8.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1至5页,第Ⅱ卷(非选择题)5至8页,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l.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

其相同之处体现在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B.“天下一家”“大一统”C.“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D.“天人合一”“敬德保民”2.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A.挟天子以令诸侯B.极力维护宗法制C.主张废除分封制D.推崇法家思想3.史载唐朝驸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身,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禁皇室与大臣联姻,故驸马多出自寒门。

这种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加强B.科举制度的成熟C.贵族制度的衰落D.专制皇权的强化4.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材料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A.察举制、三公九卿制 B.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三公九卿制 D.科举制、三省六部制5.苏格拉底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

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

苏格拉底这些话的政治意图是A.反对轮番而治 B.提倡妇女参政 C.主张人民主权 D.宣扬人文精神6.伯利克里(约公元前495年—公元前429年)说:“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共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

2020届上海市崇明区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等级考质量监测(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0届上海市崇明区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等级考质量监测(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上海市崇明区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等级考质量监测(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2020年1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中国是世界水稻起源地之一,能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 文献记载B. 逻辑推理C. 考古发现D. 民间传说【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考古发现的材料属于第一手资料,具有较强的可信性,直观性和生动性,是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因此C选项正确。

文献记载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容易产生错误。

逻辑推理的方法也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分析的结果因人而异。

民间传说是民众自觉艺术思维的产物。

这些都不是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其他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如图是近期出版的有关上海的历史书,该书所记内容上限应始于A. 崧泽文化B. 西周分封C. 上海设县D. 上海筑城【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上海6000年”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崧泽文化距今约6000至5300年,属于新石器时期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符合题意,因此A选项正确。

西周分封实行于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之后,与材料信息不符,B选项错误;1291年正式设置上海县,与材料信息不符,C选项错误;上海筑城于1553年,与材料信息不符,D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3.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核心是A. 世袭制度 B. 家族制度 C. 宗族制度 D. 宗法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核心是家族制度,传统的社会伦理、国家伦理皆可从家族推衍出来,因此B选项正确。

世袭制度、宗族制度和宗法制度都是中国家族制度的具体体现,其他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4.如图为中国古代官员的公务印章,这枚公务印章最可能出现在A. 秦朝B. 西汉C. 唐朝D. 元朝【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刺史”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创立的刺史制度分为十三部州,每刺史监察一州,冀州刺史部为其中之一,因此B选项正确。

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

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

2020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有学者在谈到先秦政治时说:“秦帝国始祖秦襄公就是在周孝王赐给他诸侯称号和“岐以西之地'的情况下开始立国开疆的。

史书还有秦穆公“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齐桓公“并国三十五”、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启地三千里”的相关记载。

”该学者意在说明A.周天子至上地位得以确保B.周王室家天下统治的建立C.分封制起了政治整合作用D.中央对基层的管理直接化25.下面为西汉时期中央太学博士弟子人数的变化情况统计图,出现图中曲线走势的主要原因是A.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的统治政策B.儒学开始成为各学派中的显学C.儒学迎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D.董仲舒继承并发展了诸子思想26.《续文献通考》记载宋代江苏书院,“至理宗时尤夥。

其得讫于朝,或赐田,或赐额,或赐御书,间有设官者。

应天有明道书院,苏州有鹤山书院,丹阳有丹阳书院······丹徒有淮海书院,唯不及徐、淮地区。

”这反映了当时江苏A.书院的制度化趋势在不断加强B.传统儒学在宋代受到质疑C.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日趋一致D.文化发展相对比较的繁荣27.明朝建立之初,在妇女服饰上面,各有定制,禁止僭越。

但“至嘉靖中,庶人之妻多用命服,富民之室亦缀兽头,循分者叹其不能顿革”。

2020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2020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2020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中国是世界水稻起源地之一,能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 文献记载B. 逻辑推理C. 考古发现D. 民间传说【答案】C2.如图是近期出版的有关上海的历史书,该书所记内容上限应始于A. 崧泽文化B. 西周分封C. 上海设县D. 上海筑城【答案】A3.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核心是A. 世袭制度 B. 家族制度 C. 宗族制度 D. 宗法制度【答案】B4.如图为中国古代官员的公务印章,这枚公务印章最可能出现在A. 秦朝B. 西汉C. 唐朝D. 元朝【答案】B5.下列史著在编撰过程中得到当时最高统治者鼎力支持得以成书和传世的是A. 《史记》B. 《史通》C. 《资治通鉴》D. 《文史通义》【答案】C6.多数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中世纪和近代历史的分水岭,其划分的视角侧重于A. 政治革命B. 交通变革C. 世界联系D. 军事因素【答案】C7.有位思想家以《圣经》中提到的力大无比的海兽“利维坦”比喻一个强大的国家。

此人是A. 洛克B. 卢梭C. 狄德罗D. 霍布斯【答案】D8.16世纪上半叶法国处于法兰西斯一世统治之下。

当时法国的国家政治体制为A. 封建等级制B. 等级君主制C. 君主专制D. 君主立宪制【答案】C9. 19世纪初的英国,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英国市民生活变得富有B. 工厂制的广泛推行C. 制造钟表的成本更低D. 市民生活观念的变化【答案】B10.“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这一规定出自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A11.在1876年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的是最新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材料表明A. 英国科技创新已落后美德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C. 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D. 德国致力于军备竞赛【答案】A 12.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公使曾说“我们可以在中国北京驻扎军队了”,这是因为A. 签订《南京条约》 B. 签订《天津条约》C. 签订《马关条约》 D. 签订《辛丑条约》【答案】D 13.下表是“晚清留学主要趋向”简图,其中“?”应填入A. 留学英国 B. 留学日本 C. 留学德国 D. 留学意大利Array【答案】B14.“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

上海市崇明区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上海市崇明区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上海市崇明区2018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位于右图的A.①B.②C.③D.④2.唐代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①民族融合的加强②丝绸之路的畅通③文化政策的开放④三省制度的盛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突火枪、火铳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管状火器。

向外传播大约是在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4.1987年在广东海域发现的沉船经研究确认是南宋沉船,出水了数万件文物。

该沉船可以用于研究南宋①海上丝路的繁盛②商品经济的繁荣③文官体制的利弊④造船技术的先进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右图所示分封制,重要诸侯国封地的记载应该出自于A.《史记》B.《文史通义》C.《资治通鉴》D.《新史学》6.明末清初的西学传入,除了神学之外,最主要的是A.经济模式B.启蒙思想C.科学技术D.政治制度7.梁启超在《新史学》中写道:“历史者,以过去进化,导未来之进化者也。

”其主要观点是A.史学追求理论美观B.历史研究应为现实服务C .史学研究贵在傅古D .历史研究具有永恒价值8.《海国图志》记述“亚墨利加(即南、北美洲)一土,孤悬于内,亘古未通声息,英人于前明万历年间探得之”。

据此可知 A .魏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 .宣告了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破产 C .对中国的封建君主制度提出质疑D .对美洲历史的认识了解尚存缺陷9.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上述观点主要说明鸦片战争 A .冲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B .打破了闭关锁国局面C .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D .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10.右面知识结构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清末新政D .辛亥革命12.下图是中国历史演进示意图,其中“D ”处的社会政治主题是A .原始时代B .“封建时代”C .帝制时代D .共和时代13.1918年起,《新青年》完全使用白话文刊行。

上海市崇明区2019届高三等级考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海市崇明区2019届高三等级考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崇明区2018-2019学年等级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历史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史记·殷本纪》记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对上述史料看法正确的是A.该记述属于神话传说,基本无历史价值B.该史料属于文献史料,有待于实物印证C.该史料属于一手史料,有一定参考价值D.《史记》素以信史著称,故该史料是可信2.《礼记》记载:“夫礼者,……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

”由此可见,制定礼乐制度的目的是A.维护等级秩序B.保障专制王权C.加强中央集权D.规范人们行为3.汉光武帝的治国政策是A.“无为而治”B.“柔道”政策C.“有为”政策D.“善于纳谏”4.颁布“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此诏令的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光武帝D.孝文帝5.下列哪个区域在元代正式成为中国行政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蒙古B.新疆C.西藏D.海南岛6.(德)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这段材料表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A.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复兴B.改变了欧洲人阅读方式C.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D.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7.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民族的发展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A.正常的文化交流B.西方的殖民扩张和掠夺C.东方的借鉴学习D.东西方之间的政治交流8.下列哪位启蒙思想家曾经担任《百科全书》的主编20余年,宣传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A .狄德罗B .卢梭C .霍布斯D .伏尔泰9.有同学用下列示意图表示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有关三权分立的原则,图中缺失的一项是A .首相(军事)B .内阁(行政)C .总统(外交)D .总统(行政)10.下图体现了工业革命机器发明的递进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崇明区 2018 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历史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 60 分钟,试卷满分 100 分。

2.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 40 分)(每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位于右图的 A.① B.② C.③ D.④
2.唐代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三省制度的盛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突火枪、火铳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管状火器。

向外传播大约是在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4.1987 年在广东海域发现的沉船经研究确认是南宋沉船,出水了数万件文物。

该沉船可以用
于研究南宋
①海上丝路的繁盛 ②商品经济的繁荣 ③文官体制的利弊 ④造船技术的先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右图所示分封制,重要诸侯国封地的
记载应该出自于
A.《史记》
B.《文史通义》
C.《资治通鉴》
D.《新史学》
6.明末清初的西学传入,除了神学之外,最主要的是
A.经济模式
B.启蒙思想
C.科学技术
D.政治制度
7.梁启超在《新史学》中写道:“历史者,以过去进化,导未来之进化者也。

”其主要观点是
A.史学追求理论美观
B.历史研究应为现实服务
C.史学研究贵在傅古
D.历史研究具有永恒价值
8.《海国图志》记述“亚墨利加(即南、北美洲)一土,孤悬于内,亘古未通声息,英人
于前明万历年间探得之”。

据此可知
A.魏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宣告了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破产
C.对中国的封建君主制度提出质疑
D.对美洲历史的认识了解尚存缺陷
9.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上述


观点主要说明鸦片战争 A.冲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C.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10.右面知识结构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B.打破了闭关锁国局面 D.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
11.左图中的“?”应填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12.下图是中国历史演进示意图,其中“D”处的社会政治主题是
D.《马关条约》




1 万年 公元前 21 世纪 公元前 221
1912 年
A.原始时代
B.“封建时代”
C.帝制时代
D.共和时代
13.1918 年起,《新青年》完全使用白话文刊行。

五四运动后,大部分报刊开始使用白话文。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国政府倡导民主权利
B.新文化运动提倡文学改良
C.文言晦涩难懂逐渐淘汰
D.西学东渐使民众崇尚西学
14.下列口号最早体现反帝反封建斗争目标的是
A.“扶清灭洋”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5.2017 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建军的标志性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遵义会议
D.渡江战役
16.右图所示袖标配用的时间是
A.1931 年
B.1941 年
C.1932 年
D.1942 年
17.从全球史和经济史的角度来分析,新航路开辟带来的主要影响
A.欧洲的早期殖民扩张
B.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锤炼了敢于冒险精神
D.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18.贵族代表们向路易十六呈交“陈情书”,废除旧制度中第三等级被迫服从的侮辱形式,例
如下跪。

这一事情发生在
A.英国
B.德国
C.俄国
D.法国
19.在工业革命中“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

因而,它结束


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

材料中的“它”是指
A.珍妮纺纱机
B.万能蒸汽机
C.火车
D.汽轮
20.19 世纪后期,“企业的合并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经济体系的灵魂。

”这一现象是指
A.垄断组织的产生 B.工厂制度的确立 C.跨国公司的萌芽 D.社会立法的出现
二、综合分析题(60 分) (一)古代中国(15 分)
图二:其它制度创新 图三:中枢机构演变
问题: 21.写出图一、图二序号所示内容。

(6 分)
22.将图三四幅图片按朝代先后进行排序。

(1 分)写出字母所示中枢机构名称或内容。

(8 分)


(二)工业文明时代(20 分)
问题: 23.上述四则材料分别涉及的重大事件的名称是什么?(4 分) 24.比较材料 1、材料 3 所示事件对历史影响的异同。

(6 分) 25.结合史实说明 19 世纪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10 分)


(三)海洋之于国家(25 分)
材料 1: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

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

—— 明朝航海家 郑和
材料 2: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 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轮船电报之速,瞬息 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 来未有之强敌。


……洋人入中国已三十余年,驻京已十余年,以兵胁我,殆无虚岁。

…… ——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节选
问题: 26.举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三例史实说明“危险亦来自海上”。

(3 分)
27.《筹议海防折》大约作于何时?(1 分)结合已有知识,用史实说明造成“数千年未有之变 局”的原因。

(6 分)
28.依据材料,结合已有知识,谈谈你对《筹议海防折》(节选)的看法。

(15 分)


崇明区 2017 学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历 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40 分)(每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ACCACBDBACDBDBDBDBA
二、综合分析题(共 60 分)
(一)古代中国(15 分)
21.(1)法家思想 (2)黄老思想 (3)儒家思想
(4)刺史
(5)科举制
(6)行省制(共 6 分)
22.排序:B A D C(1 分)
A:三省六部制 (2 分)
B:三公九卿制 (2 分)
C: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 (2 分)
D:中央设御史台、中书省、枢密院 (2 分)
(二)工业文明时代(20 分) 23.文艺复兴、开辟新航路、启蒙运动、工业革命(4 分) 24.同:都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都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或为工业文明的诞生准备 文化条件)(2 分)
异:文艺复兴是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充分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人性,将人们 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促 进资本主义发展。

(任两点,得 2 分)
启蒙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 论根据,进行了舆论动员;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

(任两点,得 2 分)


25.19 世纪中期以来,工业化迅速扩展。

(1 分)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农奴制弊端暴露无遗。

俄国废除农奴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9 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南、北经济 差距不断扩大。

南北战争的结果,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壮大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19 世纪中 期,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发展,邦国林立的现状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王朝战争完成统 一,资本主义发展获得统一的国内市场;培理叩关加剧了日本民族危机和幕府统治的危机, 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中国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击后,开展洋务运动, 成为近代化的开端;(任选三个国家的史实,6 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输出成为西方列强重要的扩张手段, 争夺世界殖民霸权空前激烈,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3 分)
(三)海洋之于国家(25 分) 26.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中法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
(任选三个得 3 分) 27.19 世纪 70 年代(1 分)
原因:西方完成工业革命,科技领先,军事力量强大,急于扩大海外市场,发动两次鸦片 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4 分);
中国小农经济,闭关锁国,经济、技术落后。

(2 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8. 本题采用分项评分法(15 分)
评分要素: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