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试卷】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高三(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B卷)Word版含答案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湖南长沙市一中2018届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湖南长沙市一中2018届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5 c 湖南长沙市一中521953-571958-621963-65196819741978-86
工业(%)361923879-5031343
农业(%)1445-43111-25672
A.新中国一直“重工轻农” B.“一五”期间经济形势不如建国初
c.“左”倾时代调整政策作用显著 D.改革开放初期数据水分严重
32.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
这种变化说明宗教改革的重要结果之一是
A.世俗权力取代了宗教神权 B.皇帝权力取代了教皇的权利
c.世俗权力摆脱了神权的禁锢D.教会的权力与影响丧失殆尽33.“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先后贯通;大西洋海底电缆和太平洋海底电缆相继铺成;一些大洲也建成横贯大陆的铁路。
”这充分反映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离不开
A.水路和陆路交通的发展B.交通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明
c.输变电技术和长途运输的进步D.新科技革命的重大贡献
34.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司进而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对其理解准确的是
A.股份司消灭了私人生产 B.垄断组织逐渐改变私人生产的无计划性
c.垄断组织干预了国家政治生活 D.股份司消除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5.西方的年鉴学派认为“经济和社会史其实是不存在的,只有。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卷(B卷)【含答案及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三(实验班)上学期第⼀次适应性考试⽂综历史试卷(B卷)【含答案及解析】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三(实验班)上学期第⼀次适应性考试⽂综历史试卷(B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选择题1. 春秋后期各国都先后进⾏了“均⽥分⼒”、“与民分货”的赋税改⾰。
这些改⾰A. 实践了儒家“仁政”思想B. 促进了⼩农⽣产组织形尤C. 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确⽴D. 推动了铁犁⽜耕技术产⽣2. 在平定七国之乱以后,汉景帝在原来吴国、楚国、赵国、齐国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13⼈为诸侯王。
对此措施的评论,正确的是A. 形成了郡国并⾏的⾏政体制B. 使王国领地缩⼩,中央集权加强C. 以宗室⼦弟取代异姓诸侯王D. 扩⼤王国的辖区,皇权得以巩固3. 隋⾄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脑机关,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量的⽇常政务性⼯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
宋代的设官分职⽅式,在“丛脞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内容。
上述变化A. 反映出对官员的专业化要求加强B. 协调了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关系C. 加强了中央对地⽅的有效控制D. 进⼀步遏制了专制皇权的膨胀4. 黄宗羲认为,国家和法律起源于“公利”,即为了防⽌由于⾃私⾃利对他⼈利益造成损害⽽形成,这种“公利”属于社会全体成员。
材料说明黄宗羲A. 反对私利,推崇公利B. 主张保障“万民”的平等C. 具有近代民主法治观D. 主张⽴法必须“以天下为主”5. 1903年,有⼈指出“(中国)不⾃⽴,必灭亡,必(被)⽠分……各省先⾏⾃图⾃⽴”,提出“⼴东者,⼴东⼈之⼴东也……筑成⼴东⾃⽴之势,以建⽴全中国⾃⽴之起点”。
此类观点在当时蔚然成⼀种思潮,并加速了“预备⽴宪”中清政府对地⽅⾃治的认同。
这种思潮本质上反映了A. 三民主义的提出掀起了⾰命运动的⾼潮________B. 中国政治民主化运动的必然结果C. 清政府中央集权统治的实质性⽡解________D. 先进知识分⼦要求在中国建⽴联邦制6. 下表是根据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统计,它反映出该时期A. 列强在华势⼒减弱B. 经济结构得到优化C. 传统⽣产⽅式稳固D. 官僚资本迅速扩张7. 某学者认为,历时两年的长征,中国共产党坚持把⾃⼰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起,实现了中国⾰命的伟⼤转折。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

省市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儒学的困境自19世纪中叶以来。
中国社会在西方势力冲击之下开始了一个长期而全面的解体过程。
由于社会解体的长期性和全面性,儒学所面临的困境也是空前的。
为什么儒学的困境和社会解体的程度有这样密切的关系呢?这首先要从儒学的性质说起。
儒学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而是一套全面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从一个人自生至死的整个历程,到家、国、天下的构成,都在儒学的畴之。
在两千多年中,通过政治、社会、经济、教育种种制度的建立,儒学已一步步进入国人的日常生活每一角落。
儒学决不能限于历代儒学经典中的教义,而必须包括受儒家教义影响而形成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制度化的生活方式。
19世纪中叶以来,传统的制度开始崩溃。
在全面社会解体的过程中,政治制度是最早崩溃的一角,紧接着便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全面动摇。
从戊戌政变到“五四”不过二十年,但这二十年间中国传统制度全面瓦解已表面化。
从家族婚姻、乡里、学校各种制度到风俗习惯,其中已没有任何一部分是可以站得住的了。
“五四”全面反传统的运动便是在这种形势下逼出来的。
“五四”又号称“新文化运动”,其实所谓“新文化”即是西方文化,而以“”与“科学”为其主要容。
儒学则在这一运动中首当其冲,成为反传统的最主要对象。
儒学和制度之间的联系中断了,制度化的儒学已经死亡了。
儒学将从此成为“游魂”呢,还是要“借尸还魂”?传统儒学的特色在于它全面安排人间秩序,因此只有通过制度化才能落实。
没有社会实践的儒学似乎是难以想象的。
即使在道德领域,儒学的真正试金石也只能是在实践中所造就的人格,即古人所说的“气象”或“风”。
如果儒学仅仅是发展出一套崭新而有说服力的道德推理,足以与西方最高明的道德哲学抗衡,然而这套推理并不能造就一个活生生的人格典。
那么这套东西究竟还算不算儒学恐怕总不能说不是一个问题。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免配合题月要求的。
1.周灭商后,推行分封制,如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封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封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津蓟县),封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封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
分封制A. 改变了中原地区的落后面貌B. 有利于树立周王的贤明形象C. 使最高统治者权力高度集中D. 确立了王室贵族的特权政治【答案】B【解析】从周王分封的对象来看,不仅仅有自身的家族成员,还有古代先贤的后代,这体现出了周王的贤明的形象,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误,无法从材料中得出这一结论;C选项错误,这一做法并没有体现出权力集中的内容;D选项错误,材料分封对象是古代先贤的后代,不是自身的王室成员。
2.汉武帝制定了“刺史六条问事”,刺史的监察对象第一条涉及地方豪强,其余五条皆与“二千石”地方官员有关;而《汉书》载,武帝时,豫州刺史鲍宣被丞相司直弹劾:“举错烦苛,代二千石署吏听讼,所察过诏条。
”宜坐免。
这表明汉武帝在监察上A. 以强化中央集权为目的B. 注重平衡中央与地方的权力C. 以解决王国问题为核心D. 注重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划定【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官员;由材料“豫州刺史鲍宣被丞相司直弹劾:‘举错烦苛,代二千石署吏史听诉,所察过诏条’”可知丞相司直弹劾刺史,说明汉武帝在监察上注重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划定,故D项正确。
材料的主旨是强调汉武帝在监察上注重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划定,而不是强化中央集权,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而是强调汉武帝在监察上注重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划定,排除B。
材料的主旨是强调汉武帝在监察上注重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划定,而不是以解决王国问题为核心,排除C。
3.下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北宋庆历六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试卷(一)文综历史试卷

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试卷(一)文综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24.秦汉时期,丞相是制廷中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
“门下”是皇帝的侍从机关。
魏晋时“门下”发展为待中寺。
凡属重要政令,皇帝都要任求其意见。
东晋时,改为门下省,权势渐重,南北朝时,成为与中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治核心机关,这一历程反映了A.三省集体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B.门下省成为监察百官机构C.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逐渐削弱D.宰相逐渐退出了权力中心25.宋代活本《张生彩鸾灯传》描写了张生元宵观灯引出的爱情佳话,《张主管志诚脱奇祸》描绘了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
可见宋代话本A.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B.动摇了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C.真实再现了北宋城市生活D.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26 观察图4.图片信息表明A.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水平B.绘画艺术层次超越元代C.江南地区画家数量全国最多D.北方经济发展日趋衰落图4明代画家地理分布图27.表2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这体现了中国古代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C.血缘关系逐渐强化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28.刘锡鸿是晚清首任驻英副使,不仅惊讶于火车轮船机器的功效,对英国民主的细节也颇为了解,私下里羡慕“西洋国政民风之美”。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儒学的困境自19世纪中叶以来。
中国社会在西方势力冲击之下开始了一个长期而全面的解体过程。
由于社会解体的长期性和全面性,儒学所面临的困境也是空前的。
为什么儒学的困境和社会解体的程度有这样密切的关系呢?这首先要从儒学的性质说起。
儒学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全面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从一个人自生至死的整个历程,到家、国、天下的构成,都在儒学的范畴之内。
在两千多年中,通过政治、社会、经济、教育种种制度的建立,儒学已一步步进入国人的日常生活每一角落。
儒学决不能限于历代儒学经典中的教义,而必须包括受儒家教义影响而形成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制度化的生活方式。
19世纪中叶以来,传统的制度开始崩溃。
在全面社会解体的过程中,政治制度是最早崩溃的一角,紧接着便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全面动摇。
从戊戌政变到“五四”不过二十年,但这二十年间中国传统制度全面瓦解已表面化。
从家族婚姻、乡里、学校各种制度到风俗习惯,其中已没有任何一部分是可以站得住的了。
“五四”全面反传统的运动便是在这种形势下逼出来的。
“五四”又号称“新文化运动”,其实所谓“新文化”即是西方文化,而以“民主”与“科学”为其主要内容。
儒学则在这一运动中首当其冲,成为反传统的最主要对象。
儒学和制度之间的联系中断了,制度化的儒学已经死亡了。
儒学将从此成为“游魂”呢,还是要“借尸还魂”?传统儒学的特色在于它全面安排人间秩序,因此只有通过制度化才能落实。
没有社会实践的儒学似乎是难以想象的。
即使在道德领域内,儒学的真正试金石也只能是在实践中所造就的人格,即古人所说的“气象”或“风范”。
如果儒学仅仅是发展出一套崭新而有说服力的道德推理,足以与西方最高明的道德哲学抗衡,然而这套推理并不能造就一个活生生的人格典范。
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卷文综地理试题(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试卷文综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据英国BBC报道,国际上有不少科学家声称,在新西兰周围发现了一块名为“西兰洲”的新大陆,可能将成为世界第八大洲。
科研人员说,这个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大洲94%的面积浸没在浅海大陆架,地表起伏大.只有几个地区露出海面,包括大家熟知的新西兰。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新西兰位于①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②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③生长边界①消亡边界A. ①③B. ①①C. ②③D. ②④2.地球岩石圈是由不同板块组成的,板块可分为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
下列地区所在板块与“西兰洲”属于同一类型的是①日本海②苏门答腊岛③冰岛④夏威夷群岛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下图为2014年我国住宅价格等级分布金字塔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平均每个行政区承载人口最多的是A. 极高房价区ⅠB. 极高房价区ⅡC. 低房价区D. 中低房价区4.关于现阶段我国城市人日迁移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极高房价区Ⅰ人口外迁B. 极高房价区Ⅱ人口外迁C. 低房价区人口大量迁人D. 中低房价区人口迁往高房价区5.下列产业.受极高房价影响最大的是A. 金融业B. 种植业C. 高新技术产业D. 制造业读甲、乙两个城市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6.甲、乙两城市分别是A. 温哥华(加拿大)、卡萨布兰卡(摩洛哥)B. 雷克雅未克(冰岛)、利马(秘鲁)C. 雷克雅未克(冰岛)、卡萨布兰卡(摩洛哥)D. 温哥华(加拿大)、利马(秘兽)7.甲、乙两城市附近流经的洋流分别是A. 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B. 阿拉斯加暖流、秘鲁寒流C. 墨西哥湾暖流、本格拉寒流D. 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下表为各洲1985年实际和2025年预测的用水情形,其中D代表生活、工业和农业用水的总需求量,Q代表河流径流量,两者的比率为D/Q.而△D/Q是2025年减去1985年D/Q的差值。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儒学的困境自19世纪中叶以来。
中国社会在西方势力冲击之下开始了一个长期而全面的解体过程。
由于社会解体的长期性和全面性,儒学所面临的困境也是空前的。
为什么儒学的困境和社会解体的程度有这样密切的关系呢?这首先要从儒学的性质说起。
儒学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全面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从一个人自生至死的整个历程,到家、国、天下的构成,都在儒学的范畴之内。
在两千多年中,通过政治、社会、经济、教育种种制度的建立,儒学已一步步进入国人的日常生活每一角落。
儒学决不能限于历代儒学经典中的教义,而必须包括受儒家教义影响而形成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制度化的生活方式。
19世纪中叶以来,传统的制度开始崩溃。
在全面社会解体的过程中,政治制度是最早崩溃的一角,紧接着便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全面动摇。
从戊戌政变到“五四”不过二十年,但这二十年间中国传统制度全面瓦解已表面化。
从家族婚姻、乡里、学校各种制度到风俗习惯,其中已没有任何一部分是可以站得住的了。
“五四”全面反传统的运动便是在这种形势下逼出来的。
“五四”又号称“新文化运动”,其实所谓“新文化”即是西方文化,而以“民主”与“科学”为其主要内容。
儒学则在这一运动中首当其冲,成为反传统的最主要对象。
儒学和制度之间的联系中断了,制度化的儒学已经死亡了。
儒学将从此成为“游魂”呢,还是要“借尸还魂”?传统儒学的特色在于它全面安排人间秩序,因此只有通过制度化才能落实。
没有社会实践的儒学似乎是难以想象的。
即使在道德领域内,儒学的真正试金石也只能是在实践中所造就的人格,即古人所说的“气象”或“风范”。
如果儒学仅仅是发展出一套崭新而有说服力的道德推理,足以与西方最高明的道德哲学抗衡,然而这套推理并不能造就一个活生生的人格典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春秋后期各国都先后进行了“均田分力”、“与民分货”的赋税改革。
这些改革A.实践了儒家“仁政”思想B.促进了小农生产组织形尤C.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D.推动了铁犁牛耕技术产生25.在平定七国之乱以后,汉景帝在原来吴国、楚国、赵国、齐国四国旧地,防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
对此措施的评论,正确的是A.形成了郡国并行的行政体制 B.使王国领地缩小,中央集权加强C.以宗室子弟取代异姓诸侯王 D.扩大王国的辖区,皇权得以巩固26.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物;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
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从脞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
上述变A.反映对官员的专业化要求加强 B.协调了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关系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进一步遏制了专制皇权的膨胀27.黄宗羲认为,国家和法律起源于“公利”,即为了防止由于自私自利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害而形成,这种“公利”属于社会全体成员。
材料说明黄宗羲A.反对私利,推崇公利B.主张保障“万民”的平等C.具有近代民主法治观D.主张立法必须“以天下为主”28.1903年,有人指出“(中国)不自立,必灭亡,必()被瓜分……“各省先行自图自立”提出“广东者,广东人之广东也……筑成广东自立之势,以建立全中国自立之起点”。
此类观点在当时蔚然成一种思潮,并加速了“预备立宪”中清政府对地方自治的认同。
这种思潮本质上反映了A.三民主义的提出掀起了革命运动的高潮 B.中国政治民主化运动的必然结果C.清政府中央集权统治的实质性瓦解D.先进知识分子要求在中国建立联邦制29.表2是根据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统计,它反映出该时期A.列强在华势力减弱 B.经济结构得到优化C.传统生产方式稳固 D.官僚资本迅速扩张30.某学者认为,历时两年的长征,中国共产党坚持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
该学者意在说明A.中共在长征中面临双重阻力B.长征是中共的北上抗日方针C.长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D.长征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好转31.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乳汇编》显示,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12.8% ,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
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最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
上述材料反映了A.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 B.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C.土地革命取得了一定成效D.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31.辩论是古代雅典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
公元前5世纪末,许多公民在公民大会或法庭上假装自己不会演说,反过来却说对方很会演说,这成了争取同情的固定套路。
这表明当时A.辩论在民主决策过程中已不重要B.雅典公民辩论和演说水平提高C.民主决策具有保护平民的倾向性D.公民对民主制的局限有一定认知33.文艺复兴名义上是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实际上是创造一种反对封建神权的新文化,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是世界的主体,应该从神学教条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恢复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可见人文主义之“新”的意义在于A.奠定了近代人权的基础B.有助于共和制取代君主制C.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D.促近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3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法律之通过须经两院允许,众议员依据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参议员由各州立法会议选出,每州2名.这一制度A.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B.体现了对民众狂热情绪的防范C.保障了公民个人自由权利D. 有利十提高国会的办事效率35. 1959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指出,从美国国库中获得黄金比重最大的国家,恰恰是美国派出军队予以保护的国家,他们几乎要“吸干”山姆大叔。
者反映了当时A.美国有意停止对欧洲的援助B.美国不愿意为北约承担更多责任C.军备竞赛拖垮了美国经济D.汇率制度不适应经济格局的变动40.(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文化向来是统治者的专利品,辛亥革命前后,为向人民普及革命和宣传新思想的需要,白话报开始创办起来了。
南京临时政府公开宣布禁止吸食鸦片、必须剪发辫、禁缠足、废除跪拜礼、禁止贩卖人口等陋习。
辛亥革命前后,邹容所写的《革命军》秘密发行量达110万册。
武昌首义后四十天,《时报》评:虽乡氓妇稚,莫不有‘革命’二字于脑筋中。
还有一位文化人称当时城乡,“目之所到,今日开会,明日结社,不曰男女平权,即曰财产均等‛。
陈独秀所说的‚最后觉悟‛,指的是政治觉悟和伦理觉悟,后者是‚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也即是说人民仅依靠制度上的改变,并不能挽救中国,而要靠人的觉悟,人由古代的人,转变为近代的人。
一些先进分子认识到仅有个人解放还不够,进一步提出‚改造社会‛的主张,李大钊就呼吁青年‚另外创造一种新生活‛。
——摘编自冯祖贻《承上启下推进中国文化近代转型》材料二近代中国最伟大作家鲁迅那样的一些抱怨最深的人完全拒绝它(传统文化)。
鲁迅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这一切的原因不在于外国的侵略、占领和特权,而存在于中国传统的腐朽之中,这个传统曾经一度光荣且成就辉煌,但现在已经可悲地无能而道德沦丧。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逐渐承认了中国传统的丰富,相信它能够给予正在为解决现代化问题而奋斗的民族以力量。
中国仍在为找出自身特点而努力,它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将排外主义、发展模式(这必然在很大程度上要有赖于西方的技术和组织形式)和传统价值观结合在一起。
——摘编自罗兹·墨菲《亚洲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前后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1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传统文化观念的变化。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传统文化变革的认识。
(11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可·波罗是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据其在游记中自述,他1271年自威尼斯出发,1275年到达元朝大都,1295年回到意大利。
读图8。
材料二 1792年9月受英王委派, 马戛尔尼使团从英国朴茨茅斯港出发对往中国。
1793年6月抵澳门,7月在舟山登陆,1794年9月回到英国。
读图9。
综合以上两则材料,提取相关历史信息,并据此拟定一个论题展开论述。
(要求:论题恰当,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请考生从给出的44、45、46三道历史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的题号涂黑。
44. ( 15 分)【历史-选修l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驿站和急递铺系统。
元朝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东连高丽,东北至奴儿干(今黑龙江口一带),北达吉利吉思,西通伊利、钦察两汗国,西南抵乌思藏(今前、后藏地区),南接安南(今越南北部)、缅国,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做到了“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全国共设有陆站、水站共约l,500处,为各级政府因公差遣人员服务,提供交通工具、住所、饮食、薪炭等,也用来运输官府物资,是当时最便利的交通体系。
急递铺是元代的官方邮递系统。
每10或15、25里设一铺,置铺兵五人,负责传递文书。
传递速度规定为一昼夜400里,急件500里。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驿站和急递铺系统的特点。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驿站和急递铺系统的历史作用。
(8分)45.(15分)【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20世纪30年代,孤立主义是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
然而,随着法西斯战争威胁的日益增长,美国资产阶级中许多有远见卓识的人士看到了法西斯是整个人类生存的敌人。
在罗斯福的倡议下,1939年11月4日,国会通过了修改中立法的决议,在“现购自运”(现金购货、运输自理)原则下,美国可以向交战国出售武器。
1940年6月德军横扫欧洲大陆,法国迅速败亡,英国孤军奋战。
美国朝野上下受到极大震动。
1940年6月5日,罗斯福宣布:“我们将向抵抗暴力者提供我国的物质资源。
”紧接着,美国政府将军火库的50万支步枪、8万挺机关枪、900门大炮和100万发子弹全部运往英国。
但是,随着战争旷日持久,英国财政陷于危机,无力再用现款购买美国军火。
面对此种情况,美国从维护自身安全出发,决心全力支援英国。
1941年3月11日,众议院以260票赞成、165票反对,参议院以60票赞成、31票反对最后通过了《租借法案》。
该法案授权总统可以向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任何国家出售、转让、交换、租借或以其他方式处理任何国防物资。
法案还规定在战争结束后,受援国应归还“借贷或出租”的武器和物资。
——摘编自王正义《美国租借法案述评》(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通过《租借法案》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租借法案》带来的影响。
(7分)46.(15分)【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盛宣怀(1844年-1916年),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
新中国成立后,对盛宣怀的评价基本是否定的。
邵循正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表的《盛宣怀未刊信稿》导言中的结论一锤定音,从此盛宣怀基本上是以买办的面目示人。
“文化大革命”中,盛宣怀被称为“洋奴买办”。
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之时代背景下,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加之盛宣怀所经手过的文字(包括日记、信函、文稿、账册等,甚至宴客菜单)被挖掘出来,这些都带动学术界对盛宣怀做出新的评价。
他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和“中国高等教育之父”,一时又几乎被视为完人、能人、圣人。
——摘编自蒯世杰《洋务巨擘盛宣怀的生前身后》(1)根据材料,概括盛宣怀社会活动的特点。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以来对盛宣怀评价出现的倾向并分析其成因。
(7分)24-25:BB 26-30:ADCCD 31-35:ADABD40.(25分)(l)表现:从专制走向民主;由愚味落后走向文明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宣传政治革命到提倡人的解放;平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