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授予将军军衔的八路军将领名单
抗日将领皮定均生平简介

抗日将领皮定均生平简介皮定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军事家。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五、第七军分区司令员,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司令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抗日将领皮定均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皮定均生平简介皮定均将军是国内非常著名的人士,他曾经在解放军中担任杰出的将领,同时也是一位非常出众的军事家,曾经在抗战的时候担任过司令员,而解放战争中他突围中原的行动更是创造除了历史上的奇迹,为解放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在1955年的时候他得到了中将军衔,同时还担任福建等地区的司令员。
皮定均将军出生在1914年,是安徽地区的人,在1928年的时候加入共青团,第二年就加入了红军的队伍中,过了两年又成为共产党员,并且加入了长征的队伍,在抗日战争发生的时候他担任的是团长的职位,在战争中皮定均灵活多变的游击战让敌人防不胜防,因此取得了很多胜利。
在那段时间皮定均组建了豫西游击队,并且开创了当地抗日根据地。
而在解放战争期间他担任旅长的职位,而他的队伍曾经打退了十倍以上敌人的攻击,成功的掩护了军区的突围。
另外皮定均将军在孟良崮、豫东等战役中也都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
到了建国之后皮定均将军成为了第24军区的军长,在1952年的9月份加入抗美援朝的队伍之中,在战争结束回国之后陆续担任福建军区、福州军区、兰州军区等多个军区的司令员,到了1955年得到了中将的军衔,还获得了许多的勋章。
在他的晚年时期又担任军事委员、人大代表以及中央委员等职位,在1976年的时候亲自到福建地区开展军事演习,可是因为直升机发生事故而与世长辞。
皮定均的儿子皮定均是从抗战时期一直走到了建国后的伟大将领,他在抗战时期就有着非常出众的表现,不仅创建了豫西地区的游击队和根据地,他的战术还曾经对敌人造成过严重的打击。
因为表现一直非常的出色,并且建立了许多的功勋,所以在1955年的时候获得了中将的军衔。
皮定均的一生一共有三个儿子,他的大儿子是皮国宏,尽管他的一生非常的短暂,可是也可以看出在他的身上有着他父亲那种坚韧和奋斗的精神,在南昌步兵学院学习的时候他就因为表现出色而成长为正营职的干部,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也一定能成为他父亲那样出色的人物。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初期作战序列及授衔将领名单

红军改编为⼋路军、新四军初期作战序列及授衔将领名单红军改编为⼋路军、新四军初期作战序列及授衔将领名单⼋路军总部砖壁旧址1937年8⽉22⽇,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由原西北主⼒红军,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农红军⼀、⼆、四⽅⾯军改编⽽成“国民⾰命第⼋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
同年9⽉改称国民⾰命军第⼗⼋集团军。
抗战前,国民⾰命军第⼋路军原是⼴东地⽅军阀部队(李济深的旧部),陈济棠曾任第⼋路军总指挥,下辖三个⼦师:第五⼗九师长余汉谋,第六⼗⼆师长⾹翰屏,第六⼗三师长李杨敬,该部番号后被蒋介⽯撤消。
1937年8⽉22⽇,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主⼒改编为国民⾰命军第⼋路军(简称⼋路军),委任了正副总指挥,下辖三个师,每师辖两个旅,每旅辖两个团,每师定员为15000⼈。
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参谋处处长:彭雪枫政训处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平⾝穿将军服的周恩来驻太原办事处主任薄⼀波、西安办事处主任叶剑英、⾹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南京办事处主任周恩来、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新疆办事处主任邓发、兰州办事处主任谢觉哉、武汉办事处主任王明、重庆办事处主任王若飞、正规编制有115师、120师、129师、陕⽢宁留守兵团。
115师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兼);参谋处长王秉璋;343旅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榘;685团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政训处主任邓华、副主任吴法宪、参谋长彭明治⼀营营长刘正、⼆营营长曾国华、三营营长梁兴初连长杨西彬686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政训处主任符⽵庭、参谋长彭雄344旅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陈漫远;687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守尧688团团长陈锦绣、副团长韩先楚、政训处主任刘震⼀连指导员:黄薇独⽴团团长杨成武、政训处主任罗元发、参谋长熊伯涛115师随营学校校长孙毅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泗淇、参谋长周⼠第;358旅358旅旅长卢冬⽣、副旅长李井泉、参谋长姚喆;715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716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贺炳炎、政训处主任刘道⽣;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参谋长唐⼦奇;717团团长刘转连、副团长晏福⽣、参谋长欧阳家祥;718团团长⽂年⽣、副团长帅荣;教导团团长彭绍辉、政委刘型;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参谋长倪志亮、参谋处长李达;385旅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参谋长唐天际;769团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政治处主任丁先国770团团长张才千、副团长胡奇才386旅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政训处主任王新亭、参谋长李聚奎;771团团长徐深吉、政训处主任吴富善、副团长韩东⼭、参谋长黄新友;772团团长叶成焕、政训处主任谢富治、副团长王近⼭、参谋长孙继先;教导团团长张贤约陕⽢宁留守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参谋长曹⾥怀、政治部主任莫⽂骅;留守兵团辖:第1、2、3、4、5、6、770团和保安部队;警备第⼀团团长贺晋年警备第⼆团团长周球保警备第三团团长阎红彦警备第四团团长陈先瑞警备第五团团长⽩志⽂警备第六团团长王兆相警备第七团团长尹国⾚新四军新编第四军军长叶挺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坤政训处主任袁国平第1⽀队司令陈毅副司令傅秋涛第1团团长傅秋涛副团长江渭清第2团团长张正坤副团长刘培善第2⽀队司令张⿍丞副司令粟裕第3团团长黄⽕星副团长邱⾦⽣第4团团长卢胜副团长叶道之第3⽀队司令谭震林第5团团长餆守坤副团长曾昭铭第6团团长叶飞副团长吴焜第4⽀队司令⾼敬亭参谋长林维先第7团团长杨克志副团长曹⽟福第8团团长周骏明副团长林凯⼋路军.新四军开赴前线后,既将部队展开,⼜增编以下各团:115师独⽴团团长杨成武副团长黄永胜[由115师特务营扩编原红1师编成]344旅扩编⼀个689团,团长韩先楚;120师独⽴团,团长宋时轮[由716团分出,原红28军编成,还分遍出714团,团长赖星云,718团改为警8团,另组成新718团,团长陈外欧,719团,团长刘转连。
漫谈国民党时期的军衔

漫谈国民党时期的军衔众所周知,国民党军队是一支各军阀的混合体,反映在高级将领上也是如此,其在大陆期间的上将的授予,更明显的揭示了这一特点。
北伐以后,蒋介石通过几次军阀混战确立了最高领袖的位置,但因为历年的混战,造成军队的极不统一,具体说来就是军队“战斗力特弱,而将官特多,上将都数不清”,因而从1934年开始重新评定军衔,1935年4月开始正式授予军衔,此后所有将官都必须经过铨叙厅的铨叙才算正式将官,而此前所获得的军衔一律作废,对于担任相应将官级职务而没有经过铨叙的,也一律不能视为正式的将官。
而且,为了限制高级将领的过多过滥,对各级将领,尤其是上将都有严格的员额限制,不得超编。
国军的上将分以下几种:1.特级上将,该军衔是为蒋介石量身打造的,规定“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最高军事长官任为特级上将”。
2.一级上将,该军衔定额9名,均为名震一方的大军阀。
3.二级上将,该军衔均为省主席级别军阀充任,员额22名左右。
4.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该军衔专为一些资深中将但因为员额所限不能被授予二级上将所设,其员额数以陆军上将员额为限。
现在我们分别分析各级上将的派系划分:首先,特级上将,只有一个蒋介石。
其代表中央军,突出了其为国军的老大。
其次,一级上将,员额9人,1935年4月2日授予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为陆军一级上将,1935年9月6日,授予陈绍宽海军一级上将军衔。
后来,因为朱培德于1937年病故,1939年5月13日,晋升程潜为一级上将,抗战胜利后,冯玉祥、张学良退役,1945年10月5日晋升白崇禧为一级上将,1947年2月21日,晋升陈诚为一级上将。
总共在大陆期间现役活着升为一级上将的军官就这12人。
而他们的派系分析如下:国民政府开始北伐时有8个军,这八个军是第一军(何应钦),第二军(谭延凯)、第三军(朱培德)第四军(李济深)、第五军(李福林)、第六军(程潜)、第七军(李宗仁)、第八军(唐生智)。
国共双方公认的二十二名国军抗日名将(更新)

国共双方公认的二十二名国军抗日名将(更新) 国共双方公认的二十四名国军抗日名将(2011年版)根据以下三个名单的综合:一、抗战期间军衔最低为国军少将(对不起副团长谢晋元和中国空军驱逐机部队司令高志航了,两人都是牺牲后才被追“抗,都3、抗战牺牲的最高将领--张自忠1890-1940牺牲,山东,追晋上将(生前为中将加上将衔)获抗战青天白日勋章,抗战曾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的枣宜会战中抗敌牺牲中国历史上不乏忍辱负重的汉子,如明朝的徐阶,如国军将领张自忠。
尽管1933年3月时任第三十八师师长的张自忠参加喜峰口大捷曾获得青天白日勋章,但随后张自忠曾一度被称为华北特号汉奸(被宋哲元安排留守华北和日本忍辱周旋时曾任察哈尔省主席兼北平市市长),1940年5月在枣宜会战中捐躯疆场不但雪洗了汉奸的罪名,也赢得了全体国人的尊重,甚至连凶残的日本军人都为之折服。
张自忠是抗战牺牲最高级别的将领,也是胡总书记纪念抗战六十周年讲话中提到的四名国军将领之一,被网民称为国军十大抗“百)。
5生前6、区司令长官1936年冬时任第七军团总指挥的傅作义领导的绥远抗战被认为是“揭开民族历史的新页”“中国人民抗日的先声”,1940年春时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的傅作义指挥的五原大捷创国民党战区收复失地之先例,并因此获青天白日勋章。
第三节:佟麟阁、赵登禹、蔡廷锴佟麟阁和赵登禹战死疆场,都得到国军的追晋,蔡廷锴曾获抗战青天白日勋章,三人都被大陆CCTV抗日英雄谱和人民网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收录为抗日名将;“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10、淞沪战役的民族英雄--蔡廷锴1892-1968,广东,抗战时为中将获抗战13、),军”14、抗战中牺牲的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1892-1944牺牲,四川,追晋上将(生前为中将)抗战时曾任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
在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指挥的豫湘桂会战之豫中会战溃败中,李家钰为掩护友军防御牺牲引用汶川地震时激昂的一句话“川人从未负国,国人怎可负川”,抗战64万伤亡川军将士约为全国的五分之一,李家钰是其中最高级别的军人,也是抗战中牺牲的两名最高将领之一。
中共抗战名将介绍

一二九师
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参谋长倪志亮、参谋处长李达; 385旅 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飚、政训处主任方强、副主任谢扶民(该旅旅直转隶留守兵团); 769团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参谋长范朝利、政训处主任丁先国、副主任张南生.770团团长张才千、副团长胡奇才、参谋长袁渊、政训处主任肖元礼(该团转隶留守兵团);
772团团长叶成焕(1914年-1938年4月18日), 凌晨壮烈牺牲,年仅24岁。
教导团团长张贤约(1911-2002)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惟一的女将军:少将李贞。曾任军事检察院副院长。
惟一的将军夫妻:上将甘泗淇,少将李贞。
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由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第八路军”,下辖三第一一五师、第一二零师、第一二九师。每师辖两个旅,每旅辖两个团,每师定员为15000人。
一一五师
一二零师
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参谋长周士第、参谋处长彭绍辉; 358旅 358旅旅长卢冬生、张宗逊、副旅长李井泉、参谋长姚喆、政训处主任张平化; 715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参谋长喻楚杰、政训处主任黄延卿; 716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廖汉生、参谋长曾征、政训处主任伍晋南
386旅 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政训处主任王新亭; 771团团长徐深吉、副团长韩东山、参谋长黄新友、政训处主任黄振棠 772团团长叶成焕、副团长王近山、参谋长孙继先、政训处主任谢富治;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革命军军衔服饰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革命军军衔服饰!抗战时期国民革命军序列一(1938年1月)第一战区(作战地区平汉路方面)司令长官程潜第二战区(作战地区山西方面)司令长官阎锡山第三战区(作战地区苏浙方面)司令长官顾祝同第四战区(作战地区两广方面)司令长官何应钦第五战区(作战地区津浦线)司令长官李宗仁第八战区(作战地区甘宁青方面)司令长官蒋中正副朱绍良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陈诚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闽绥靖公署主任陈仪军委会直辖兵团第二十军团汤恩伯第二集团军孙连仲第二六集团军徐源泉第八集团军张发奎整训部队及未经调动部队计后方整训部队二十六个步兵师,未经调动部队十四个步兵师,七个步兵旅。
国民革命军序列二(1938年11月)第一战区(辖区豫省及安徽之一部)司令长官卫立煌第二战区(辖区山西及陕西之一部)司令长官阎锡山第三战区(辖区苏南皖南浙闽两省)司令长官顾祝同第四战区(辖区两广方面)司令长官张发奎第五战区(辖区皖西鄂北豫南方面)司令长官李宗仁第八战区(辖区甘宁青及绥远方面)司令长官朱绍良第九战区(辖区赣省一部鄂南(长江以南)及湘省)司令长官陈诚薛岳(代)第十战区(辖区陕西方面)司令长官蒋鼎文鲁苏战区(辖区苏北及山东方面)总司令于学忠冀察战区(辖区冀察文面)总司令鹿钟麟国民革命军序列三(1944年冬)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代)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冀察战区总司令高树勋驻印军总指挥萨尔登副郑洞国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卢汉第二方面军司令官张发奎第三方面军司令官汤恩伯第四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昆明防守司令部司令杜聿明总部直辖部队地方绥靖部队军委会直辖部队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由中国国民党在1925年师法当时俄国共产党「以党建校,以校领军」的模式,并参考苏联军事制度後创设。
早期国民革命军内部的将领和军官由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创设的黄埔军校所加以培养训练,军队亦效忠国民党,为北伐、抗战、国共内战的国民政府军事主力。
陨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的将帅

建国前的将帅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律·到韶山毛泽东E-mail文化传播网幻灯片制作:汪锦昌方志敏(1899年-1935年),1934年11月初,以红七军团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到达闽浙皖赣边区,与红10军组成红10军团,方志敏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奉命率红10军团北上抗日,在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转战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重重围困在怀玉山区。
他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了接应后续部队,冒着雨雪和危险,复入重围,寻找部队,终因寡不敌众,弹尽援绝,于1935年1月29日被俘。
被俘时,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
在狱中,面对敌人的百般诱降和严刑逼供,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断然表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革命而死,虽死犹荣!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方志敏用自己的心血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著名篇章。
他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不怕饥饿,不怕寒冷,不怕危险,不怕困难。
一切难于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这些激动人心、掷地有声、感人肺腑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时年36岁。
王尔琢(1903-1928)男,汉族,湖南省石门县人,中共党员。
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学生队分队长,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
1926年参与国民革命军第3师的改编工作,任东路先遣军党代表,参加北伐战争。
盘点抗战授国军军衔中共将领(组图)

盘点抗战授国军军衔中共将领(组图)周恩来,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中将在1937年9月至1938年初,由国民政府授予将军军衔(分“任官”军衔和“职务”军衔两类,此处不作区分)的共产党领导干部有31位,其中上将1名(朱德)、中将(郭沫若、周恩来、宣侠父、彭德怀、叶剑英、林彪、贺龙、刘伯承、叶挺、萧克)、少将(左权、聂荣臻、周昆、陈光、周建屏、徐海东、黄克诚、周士第、卢冬生、张宗逊、彭绍辉、陈伯钧、王震、徐向前、倪志亮、王宏坤、王维舟、陈赓、陈锡联、项英)。
在后来的新中国十大元帅中,有8人在这一时期获将级军衔。
本文来源于环球网论坛或博客,不代表我网站赞成该内容或立场。
朱德(左),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上将彭德怀,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中将林彪,第十八集团军115师师长,中将刘伯承,第十八集团军129师师长,中将贺龙,第十八集团军120师师长,中将徐向前,第十八路集团军129师副师长,少将聂荣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副师长,少将叶剑英,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中将宣侠父,第十八集团军总参议,中将叶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中将萧克,第十八集团军120师副师长,中将左权,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副参谋长,少将周昆,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参谋长,少将陈光,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343旅旅长,少将黄克诚,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344旅副旅长,少将徐海东,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344旅旅长,少将周士第,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参谋长,少将张宗逊,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8旅副旅长、旅长,少将彭绍辉,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8旅旅长,少将陈伯钧,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9旅旅长,129师385旅副旅长,少将王震,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9旅副旅长,少将来源环球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政府授予将军军衔的八路军将领名单
上将:朱德1937.9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
中将:周恩来1937.9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
郭沫若1937.9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
叶剑英1937.9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云南讲武堂
贺龙1937.9第十八集团军120师师长。
刘伯承1937.9第十八集团军129师师长。
叶挺1938年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
宣侠父1937.9第十八集团军总参议。
(1938年于陕西西安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彭德怀1937.9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
林彪1937.9第十八集团军115师师长。
萧克1937.9第十八集团军120师副师长。
少将:左权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副参谋长。
聂荣臻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副师长。
周昆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参谋长。
陈光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343旅旅长。
周建屏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343旅副旅长。
徐海东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344旅旅长。
黄克诚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344旅副旅长。
周士第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参谋长。
卢冬生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8旅旅长。
张宗逊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8旅副旅长、旅长。
彭绍辉1938年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8旅旅长。
陈伯钧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9旅旅长, 129师385旅副旅长。
王震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9旅副旅长。
徐向前1937.9第十八路集团军129师副师长。
倪志亮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参谋长。
王宏坤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385旅旅长。
王维舟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385旅副旅长。
陈赓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386旅旅长。
陈锡联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386旅副旅长、385旅旅长。
项英1938年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副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