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第120师作战部队领导成员名录
八路军三个主力师抗战功劳谁更大

八路军三个主力师抗战功劳谁更大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司令:朱德,副司令: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下辖三个师:115师,120师,129师。
115师:师长:林彪(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中将军衔)。
副师长:聂荣臻(民国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少将军衔)。
政治委员:罗荣桓。
120师:师长:贺龙(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中将军衔)。
副师长:肖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中将军衔)。
政委:关向应。
129师:师长:刘伯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中将军衔)。
副师长:徐向前(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少将军衔)。
政委:张浩,后期邓小平。
三个主力师为抗战浴血奋战,功勋卓著,但是,三个主力师相比较,115师功劳最大,129师次之,120师第三。
为什么呢?理由有三:第一,从开辟的根据地影响看,115师开辟两大著名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山东根据地,无论面积还是人口和军队人数,是最大最多的。
129师开辟晋东南根据地,小于115师大于120师。
120师开辟冀中根据地,是最小的。
第二,从歼敌数量看,晋察冀根据地歼敌最多(日军十万,伪军三十万),山东根据地第二(日军八万,伪军六万),晋东南根据地第三(日军七万,伪军十一万),冀中根据地第四(日军五万,伪军十万)。
从打的有名战役的规模看,115师:平型关,黄土岭等。
129师:神头岭,阳明堡等。
120师:白洋淀等。
也是115师第一,129师第二,120师第三。
第三,从培养起来的著名将领数量看,115师最多,129师次之,120师第三。
115师的著名将领有林彪、聂荣臻、罗荣桓、肖华、徐海东、黄克诚、邓华、陈光、韩先楚、杨成武、李天佑、梁兴初;129师的著名将领有刘伯承、徐向前、李达、宋任穷、许世友、陈锡联、陈赓、陈再道;120师的著名将领有贺龙、肖克、张宗逊、王震、王尚荣、宋时轮。
八路军组建初期,16个团长都是谁?

⼋路军组建初期,16个团长都是谁?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第⼆次合作开始,这次合作之后,红军进⾏改编成了⼋路军,下辖3⼤主⼒师:115师、120师和129师,除此之外还有⼀个总部特务团,当时每个师下⾯都是4个团和⼀个独⽴团,所以当时的⼋路军共16个团。
在刚开始的时候,我军是取消了政委的,所以当时的政委⼤部分都是副团长。
115师:全师1.55万余⼈,抗战中歼灭⽇伪军18.2万余⼈,1943年3⽉与⼭东军区合并。
685团:团长杨得志(上将),副团长:陈正湘(中将)686团:团长李天佑(上将),副团长:杨勇(上将)687团:团长张绍东(38年叛变,结局不详),副团长:韩振纪(中将)688团:团长陈锦绣(38年牺牲),副团长:韩先楚(上将)独⽴团:团长杨成武(上将),副团长:黄永胜(上将)注:115师是55年授衔中,开国将帅最多的。
120师:全师1.4万余⼈,抗战时期共歼敌12万余⼈。
后期部队发展到40万余⼈。
715团:团长王尚荣(中将),副团长:顿星云(中将)716团:团长宋时轮(上将),副团长:廖汉⽣(中将)717团:团长刘转连(中将),副团长:晏福⽣(中将)718团:团长⽂年⽣(中将),副团长:贺庆积(少将)教导团:团长彭绍辉(上将)注:120师任务就像是他们的番号⼀样,主要负责保卫总部和防⽌⽇军西进129师:全师1.3万余⼈,抗战时期歼敌近42万余⼈,后期部队发展到30万余⼈。
769团:团长陈锡联(上将),副团长汪乃贵(少将)770团:团长张才千(中将),副团长胡奇才(中将)771团:团长徐深吉(中将),副团长韩东⼭(少将)772团:团长叶成焕(38年牺牲),副团长王近⼭(中将)教导团:团长张贤约(中将)注:120师是对战⽇军的主⼒部队,所以部队的发展⽐较慢,授衔最低是可以理解的,其实这⾥可以看出亮剑中李云龙授衔少将也是正常的。
总部特务团:团长伟杰(中将)。
新四军八路军战斗序列

新四军,八路军战斗序列(一)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序列表(1937年10月)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第115师师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政治部副主任肖华第342旅旅长陈光政委肖华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第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卢绍武独立团骑兵营辎重营工兵营炮兵营教导队第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副师长肖克参谋长周士第政治部主任甘泗琪第358旅旅长张宗逊政委李井泉参谋长姚哲政治部主任张平化第359旅旅长陈伯钧政委王震参谋长刘子奇政治部主任袁任远教导团骑兵营特务营炮兵营辎重营工兵营通讯营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张浩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副主任宋任穷第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飙第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教导团特务营炮兵营工兵营骑兵营辎重营后方总留守处政治部主任肖劲光(辖各师留守部队)(选自《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38年1月)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参谋长胡发坚政治部主任刘炎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王集成第3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副司令员谭震林参谋长赵凌波政治部主任胡荣第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胡维先政治部主任肖望东教导队特务营(选自魏宏运等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4)P51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三)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41年3月)代军长陈毅政治委员刘少奇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第1师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第2师兼师长张云逸政治委员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谋长周骏鸣政治部主任郭述申副主任张劲夫第3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第4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第5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第6师师长兼政委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第7师师长张鼎丞政治委员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独立旅特务团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选自魏宏运等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4),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数说120师抗战——透过数据读历史

数说120师――透过数据读历史120师编成☆120师以红二方面军和陕北红军一部编成,辖358旅、359旅。
☆全师14000人。
1937年9月3日誓师出征,8200余人开赴山西前线,余部驻守陕甘宁边区,编入八路军留守兵团。
注:斜体为留守陕甘宁部队120师装备红军改编八路军,纳入国军战斗序列,由国民政府提供薪饷和弹药,但武器需自备。
整编时,120师只有4门迫击炮,轻重机枪数量也只有国军编制的一半。
数据来源:《周士第阵中日记》、《120师供给部抗战二周年工作总结》、蒋纬国《抗日御侮》☆1937年9月,阎锡山补充太原兵工厂制造的迫击炮10门、冲锋枪140枝。
☆1938年,从延安领取25挺俄造轻机枪。
抗战八年,这些是120师领取的全部武器。
到1939年10月,120师的武器肉搏格斗无刺刀刺刀是日军步枪的标准配置,对120师则是极度稀缺的奢侈品。
☆1937年9月,120师抵达作战地域时,全师仅有53把刺刀!☆358旅:715团4把,716团13把。
359旅:717团36把数据来源:《周士第阵中日记》能想象吗?8000多人53把刺刀!于是,战斗中这样的场景反复出现:☆《第120师抗战一年来军事报告》(1938年7月):第716团2营,3月21日凤凰山战斗与敌反复肉搏,敌用刺刀战刀乱砍,我以步枪与敌格斗,结果我被敌刺刀刺伤多人,亡数人,敌被我用枪打死10余人。
☆至1940年6月,120师拥有刺刀5492把。
数据来源:《120师抗战三周年人员马匹武器弹药比较表》雪地赤脚战敌寇1938年3月,山西神池虎北村,358旅与日军26师团1000多人遭遇,双方激战6小时,日军留下300多具尸体溃退,八路乘胜追击到义井镇。
☆《周士第阵中日记》(1938年3月):第716团第3营在虎北村战斗时,大多数战士行军打赤足,在深雪中向敌冲锋。
☆《120师抗战一年来军事报告》(1938年):各部队在战斗中表现出了我军的英勇精神与顽强性。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初期作战序列及授衔将领名单

红军改编为⼋路军、新四军初期作战序列及授衔将领名单红军改编为⼋路军、新四军初期作战序列及授衔将领名单⼋路军总部砖壁旧址1937年8⽉22⽇,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由原西北主⼒红军,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农红军⼀、⼆、四⽅⾯军改编⽽成“国民⾰命第⼋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
同年9⽉改称国民⾰命军第⼗⼋集团军。
抗战前,国民⾰命军第⼋路军原是⼴东地⽅军阀部队(李济深的旧部),陈济棠曾任第⼋路军总指挥,下辖三个⼦师:第五⼗九师长余汉谋,第六⼗⼆师长⾹翰屏,第六⼗三师长李杨敬,该部番号后被蒋介⽯撤消。
1937年8⽉22⽇,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主⼒改编为国民⾰命军第⼋路军(简称⼋路军),委任了正副总指挥,下辖三个师,每师辖两个旅,每旅辖两个团,每师定员为15000⼈。
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参谋处处长:彭雪枫政训处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平⾝穿将军服的周恩来驻太原办事处主任薄⼀波、西安办事处主任叶剑英、⾹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南京办事处主任周恩来、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新疆办事处主任邓发、兰州办事处主任谢觉哉、武汉办事处主任王明、重庆办事处主任王若飞、正规编制有115师、120师、129师、陕⽢宁留守兵团。
115师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兼);参谋处长王秉璋;343旅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榘;685团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政训处主任邓华、副主任吴法宪、参谋长彭明治⼀营营长刘正、⼆营营长曾国华、三营营长梁兴初连长杨西彬686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政训处主任符⽵庭、参谋长彭雄344旅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陈漫远;687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守尧688团团长陈锦绣、副团长韩先楚、政训处主任刘震⼀连指导员:黄薇独⽴团团长杨成武、政训处主任罗元发、参谋长熊伯涛115师随营学校校长孙毅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泗淇、参谋长周⼠第;358旅358旅旅长卢冬⽣、副旅长李井泉、参谋长姚喆;715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716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贺炳炎、政训处主任刘道⽣;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参谋长唐⼦奇;717团团长刘转连、副团长晏福⽣、参谋长欧阳家祥;718团团长⽂年⽣、副团长帅荣;教导团团长彭绍辉、政委刘型;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参谋长倪志亮、参谋处长李达;385旅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参谋长唐天际;769团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政治处主任丁先国770团团长张才千、副团长胡奇才386旅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政训处主任王新亭、参谋长李聚奎;771团团长徐深吉、政训处主任吴富善、副团长韩东⼭、参谋长黄新友;772团团长叶成焕、政训处主任谢富治、副团长王近⼭、参谋长孙继先;教导团团长张贤约陕⽢宁留守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参谋长曹⾥怀、政治部主任莫⽂骅;留守兵团辖:第1、2、3、4、5、6、770团和保安部队;警备第⼀团团长贺晋年警备第⼆团团长周球保警备第三团团长阎红彦警备第四团团长陈先瑞警备第五团团长⽩志⽂警备第六团团长王兆相警备第七团团长尹国⾚新四军新编第四军军长叶挺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坤政训处主任袁国平第1⽀队司令陈毅副司令傅秋涛第1团团长傅秋涛副团长江渭清第2团团长张正坤副团长刘培善第2⽀队司令张⿍丞副司令粟裕第3团团长黄⽕星副团长邱⾦⽣第4团团长卢胜副团长叶道之第3⽀队司令谭震林第5团团长餆守坤副团长曾昭铭第6团团长叶飞副团长吴焜第4⽀队司令⾼敬亭参谋长林维先第7团团长杨克志副团长曹⽟福第8团团长周骏明副团长林凯⼋路军.新四军开赴前线后,既将部队展开,⼜增编以下各团:115师独⽴团团长杨成武副团长黄永胜[由115师特务营扩编原红1师编成]344旅扩编⼀个689团,团长韩先楚;120师独⽴团,团长宋时轮[由716团分出,原红28军编成,还分遍出714团,团长赖星云,718团改为警8团,另组成新718团,团长陈外欧,719团,团长刘转连。
八路军战斗序列及主官名单(1938年初)

八路军战斗序列及主官名单(1938年初)来源:军战史八路军军部总司令-朱德-52岁副总司令 -彭德怀 -40岁军部参谋长-叶剑英-41岁副总参谋长-左权-33岁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34岁115师师部师长-林彪-31岁政委 -罗荣桓-36岁副师长-聂荣臻-39岁343旅部旅长-陈光-33岁政委-肖华 -22岁参谋长-陈士渠-29岁343旅685团团长-杨得志-27岁政委- 邓华-28岁付团长-陈正湘-27岁参谋长-彭明治-33岁343旅686团团长-李天佑-24岁副团长-杨勇-25岁参谋长-彭雄-23岁115师344旅旅长-徐海东-38岁政委.副旅长-黄克诚-36岁参谋长-韩振纪-33岁115师344旅687团团长-张绍东-31岁政委-李雪三-28岁副团长-田守尧-23岁政治处主任-谭甫仁-28岁115师344旅688团团长-陈锦绣-27岁政委-刘震-23岁参谋长-卢绍武-32岁政治处主任-吴信泉-26岁115师344旅689团团长-韩先楚-25岁政委-崔田民-26岁参长-胡继成-23岁115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24岁政委-罗元发-28岁副团长-黄永胜-28岁参谋长-熊伯涛-34岁120师师部师长-贺龙-42岁政委-关向应-36岁副师长-萧克-31岁政治部主任-甘四淇-35岁120师358旅部旅长-张宗逊-30岁政委.副旅长-李井泉-29岁参谋长-姚喆-32岁120师358旅714团团长-顿星云-26岁)政委-彭得大-27岁参谋长-张新华-27岁120师358旅715团团长-王尚荣-23岁政委-朱辉照-27岁参谋长-喻楚杰-36岁120师358旅716团政委-廖汉生-27岁参谋长-刘子云-24岁120师359旅部旅长兼政委-王震-28岁参谋长-刘子奇-38岁120师359旅717团团长-刘转连-26岁政委-刘礼年-29岁参谋长-陈松岳-30岁120师359旅718团团长-陈宗尧-29岁政委-罗章-33岁120师359旅教导团团长-彭绍辉-32岁政委-冼恒汉-27岁129师师部师长-刘伯承-46岁政委-邓小平-34岁副师长-徐向前-37岁参课长-倪志亮-38岁129师385旅旅部副旅长-王维舟(41岁参谋长-耿飚-29岁129师385旅769团团长-陈锡联-23岁政委-黄振堂-26岁副团长-汪乃贵-33岁参谋长-刘金轩-30岁129师385旅770团团长-张才千-27岁政委-肖元礼-29岁副团长-胡奇才-24岁参谋长-袁渊-35岁129师386旅旅长-陈赓-35岁政委-王新亭-30岁副旅长-陈再道-29岁参谋长-李聚奎-34岁129师386旅771团团长(徐深吉一(28岁政委-吴富善-27岁副团长-韩东山-33岁参谋长-黄新友-26岁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叶成焕-24岁政委-谢富治-29岁副团长-王近山-23岁参谋长-孙继先-27岁129师教导团团长-张贤约-27岁。
抗战英烈魏大光 时任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二旅旅长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战英烈魏大光时任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二旅旅长导语:魏大光生于1911年。
1935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任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27支队司令员。
1939年4月任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二旅旅长。
同年8月26魏大光生于1911年。
1935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任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27支队司令员。
1939年4月任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二旅旅长。
同年8月26日,在霸县大宁口村北与日军遭遇,激战中壮烈牺牲,时年28岁。
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儿郎,愿意以其殷红的血,灌溉那独立自由幸福之花。
这是叶剑英对魏大光的中肯赞誉。
魏大光,原名魏纪青,曾用名魏占瀛,1911年9月出生于河北霸县(今霸州市)堂二里镇大韩家堡村一个贫农家庭。
为人有胆略,重义气,正直豪爽,嫉恶如仇。
1935年,在天津码头当搬运工,在工人队伍里接受了先进的革命思想,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1936年冬,因从事反日活动被捕入狱。
在狱中他结识了几位共产党员,明白了不少革命道理,懂得了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拿起枪杆子开展武装斗争,革命才能成功。
他后来常对人说:我是在监狱里上的革命大学。
1937年七七事变后,魏大光砸开牢门,破狱回乡,在党组织的帮助下,打出了抗日的旗帜,提出“好男儿上战场,打鬼子保家乡”的口号,动员有枪户献出枪支,组织起一支500余人的抗日队伍,一些进步青年纷纷前来投奔。
1938年2月28日,魏大光亲率部队取得永清吴家场反日军包围战胜利,打死、打伤日军60多人。
当地人民交口称赞魏大光是“好样的!”各路抗日武装也对魏大光的指挥和胆略深表钦佩。
生活常识分享。
八路军第120师作战部队领导成员名录

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7年8月师贺龙主关向应副肖克副主甘泗淇参周士第(1937年8月,由红2方面军和和陕北红军一部合编而成)教导团团彭绍辉副苏启胜第358旅(1937年8月,由红2军团第红28军合编而成)旅卢冬生(未到职)张宗逊副李井泉参姚喆第715团团王尚荣副顿星云参喻楚杰主黄延卿第716团团宋时轮副廖汉生参曾来古主伍晋南第359旅(1937年8月,由红6军团和红32军等部合编而成)旅陈伯钧副王震参刘子奇第717团团刘转连副陈宗尧参欧阳家祥主刘道生第718团团文年生副贺庆积帅荣(后)参帅荣罗志敏(注:八路军第120师另辖通信、辎重、特务、工兵、骑兵、炮兵等六个直属营)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7年10月师贺龙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关向应(兼)副肖克副主甘泗淇教导团团彭绍辉(兼)副苏启胜八路军警备第6团(1937年11月,由师直工兵营改称,归120师指挥)团王兆相政张达志副孙超群主王学礼雁北支队(1937年9月,由第716团第2营等部编成)支宋时轮第358旅旅张宗逊副李井泉参姚喆第715团团王尚荣政朱辉照参喻楚杰主黄延卿第716团政廖汉生第359旅旅陈伯钧政王震参刘子奇第717团团刘转连政刘道生副陈宗尧第718团团文年生政帅荣参欧阳家祥主曹家庆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7年冬师贺龙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关向应(兼)副肖克副主甘泗淇教导团团彭绍辉副苏启胜学兵团团刘开锡政曾祥煌雁北支队支宋时轮主伍晋南绥蒙支队司李躬如副司王宝珊警备第6团团王兆相政张达志副孙超群主王学礼第358旅旅张宗逊副李井泉参姚喆主张平化第715团团王尚荣政朱辉照副黄新廷参喻楚杰主黄延卿第716团团贺炳炎政廖汉生副陈本新参刘子云主王定一忻崞独立团(1937年12月组成)团顿星云政彭得大参张新华主张世良第359旅旅陈伯钧政王震参刘子奇主袁任远第717团团刘转连政刘礼年副陈外欧参陈松岳主刘理明平山独立团(1937年底组成)团陈宗尧副徐国贤崞县独立团(1937年底组成)团贺庆积政陈文彬主江勇为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8年春夏师贺龙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关向应(兼)副肖克副主甘泗淇教导团团彭绍辉(兼)政冼恒汉主梁仁芥学兵团团刘开锡政曾祥煌参彭济民宋支队支宋时轮主伍晋南独立第1支队(1938年1月,由神池、五寨地区游击队组成)支杨嘉瑞政戴文彬参张秀龙主王立忠警备第6团团王兆相政张达志副孙超群主王学礼第358旅旅长张宗逊副李井泉参姚喆喻楚杰(代)主张平化第714团(1938年1月,由忻崞独立团改称)团顿星云政彭得大参张新华主张世良第715团团王尚荣政朱辉照副黄新廷参喻楚杰主黄延卿第716团团贺炳炎政廖汉生副陈本新参刘子云主王定一第359旅旅陈伯钧政王震参刘子奇主袁任远第717团团刘转连政晏福生副陈外欧参陈松岳主谭文帮第718团(1938年1月,由平山独立团改称)团陈宗尧政罗章副徐国贤主李铨第719团(1939年1月,由崞县独立团改称)团贺庆积政陈文彬参尹保仁主江勇为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8年8月师贺龙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关向应(兼)副肖克副主甘泗淇教导团团彭绍辉(兼)政冼恒汉主梁仁芥警备第6团团孙超群政张达志主黄立清李支队(1938年6月,由第715团等部组成)支李井泉参姚喆独立第1支队支杨嘉瑞政戴文彬参张秀龙主朱民亲独立第2支队支毛少先政胡全副支唐波涛副政陈云开独立第3支队支曾来古政陈远波独立第4支队支康干生独立第5支队支孙春荣副支周群勇第358旅旅张宗逊副李井泉张平化(代)参姚喆喻楚杰(代)张平化第714团团顿星云政彭得大参张新华主张世良第716团团黄新廷政廖汉生参刘忠主金如柏第359旅旅王震(兼政)参郭鹏主袁任远副主王恩茂第717团团刘转连政晏福生副陈外欧参陈松岳主罗保连第718团团陈宗尧政刘子奇副徐国贤参李迎希主李铨第719团团贺庆积政陈文彬主邓冬仔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8年12月师贺龙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关向应(兼)副肖克副主甘泗淇教导团团彭绍辉(兼)政冼恒汉主梁仁芥警备第6团团孙超群政张达志主黄立清李支队支李井泉参姚喆独立第1支队支杨嘉瑞政戴文彬参张秀龙主朱民亲雁北第6支队支王宝珊政胡一新第358旅旅张宗逊副李井泉张平化(代)参姚喆喻楚杰(代)张平化第714团团顿星云政彭得大参张新华主张世良第716团团黄新廷政廖汉生参刘忠主金如柏独立第1团(1938年12月,由师独立第2、3支队合编而成)团毛少先独立第2团(1938年12月,由师独立第4支队改称)团张新华第359旅旅王震(兼政)参郭鹏主袁任远副主王恩茂第717团团刘转连政晏福生副陈外欧参陈松岳主罗保连第718团团陈宗尧政刘子奇副徐国贤参李迎希主李铨第719团团贺庆积政陈文彬参周三秀主张云善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9年6月师贺龙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关向应(兼)副肖克副主甘泗淇教导团独立第1支队支杨嘉瑞政范忠祥参张秀龙主朱民亲独立第2支队支张鸿卿政苏启胜主李健良独立第4支队支苏螯郭鹏(后)政谭文帮第358旅(1939年4月,由晋西北部队组成,原第358旅去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7年8月师贺龙主关向应副肖克副主甘泗淇参周士第(1937年8月,由红2方面军和和陕北红军一部合编而成)教导团团彭绍辉副苏启胜第358旅(1937年8月,由红2军团第红28军合编而成)旅卢冬生(未到职)张宗逊副李井泉参姚喆第715团团王尚荣副顿星云参喻楚杰主黄延卿第716团团宋时轮副廖汉生参曾来古主伍晋南第359旅(1937年8月,由红6军团和红32军等部合编而成)旅陈伯钧副王震参刘子奇第717团团刘转连副陈宗尧参欧阳家祥主刘道生第718团团文年生副贺庆积帅荣(后)参帅荣罗志敏(注:八路军第120师另辖通信、辎重、特务、工兵、骑兵、炮兵等六个直属营)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7年10月师贺龙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关向应(兼)副肖克副主甘泗淇教导团团彭绍辉(兼)副苏启胜八路军警备第6团(1937年11月,由师直工兵营改称,归120师指挥)团王兆相政张达志副孙超群主王学礼雁北支队(1937年9月,由第716团第2营等部编成)支宋时轮第358旅旅张宗逊副李井泉参姚喆第715团团王尚荣政朱辉照参喻楚杰主黄延卿第716团政廖汉生第359旅旅陈伯钧政王震参刘子奇第717团团刘转连政刘道生副陈宗尧第718团团文年生政帅荣参欧阳家祥主曹家庆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7年冬师贺龙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关向应(兼)副肖克副主甘泗淇教导团团彭绍辉副苏启胜学兵团团刘开锡政曾祥煌雁北支队支宋时轮主伍晋南绥蒙支队司李躬如副司王宝珊警备第6团团王兆相政张达志副孙超群主王学礼第358旅旅张宗逊副李井泉参姚喆主张平化第715团团王尚荣政朱辉照副黄新廷参喻楚杰主黄延卿第716团团贺炳炎政廖汉生副陈本新参刘子云主王定一忻崞独立团(1937年12月组成)团顿星云政彭得大参张新华主张世良第359旅旅陈伯钧政王震参刘子奇主袁任远第717团团刘转连政刘礼年副陈外欧参陈松岳主刘理明平山独立团(1937年底组成)团陈宗尧副徐国贤崞县独立团(1937年底组成)团贺庆积政陈文彬主江勇为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8年春夏师贺龙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关向应(兼)副肖克副主甘泗淇教导团团彭绍辉(兼)政冼恒汉主梁仁芥学兵团团刘开锡政曾祥煌参彭济民宋支队支宋时轮主伍晋南独立第1支队(1938年1月,由神池、五寨地区游击队组成)支杨嘉瑞政戴文彬参张秀龙主王立忠警备第6团团王兆相政张达志副孙超群主王学礼第358旅旅长张宗逊副李井泉参姚喆喻楚杰(代)主张平化第714团(1938年1月,由忻崞独立团改称)团顿星云政彭得大参张新华主张世良第715团团王尚荣政朱辉照副黄新廷参喻楚杰主黄延卿第716团团贺炳炎政廖汉生副陈本新参刘子云主王定一第359旅旅陈伯钧政王震参刘子奇主袁任远第717团团刘转连政晏福生副陈外欧参陈松岳主谭文帮第718团(1938年1月,由平山独立团改称)团陈宗尧政罗章副徐国贤主李铨第719团(1939年1月,由崞县独立团改称)团贺庆积政陈文彬参尹保仁主江勇为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8年8月师贺龙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关向应(兼)副肖克副主甘泗淇教导团团彭绍辉(兼)政冼恒汉主梁仁芥警备第6团团孙超群政张达志主黄立清李支队(1938年6月,由第715团等部组成)支李井泉参姚喆独立第1支队支杨嘉瑞政戴文彬参张秀龙主朱民亲独立第2支队支毛少先政胡全副支唐波涛副政陈云开独立第3支队支曾来古政陈远波独立第4支队支康干生独立第5支队支孙春荣副支周群勇第358旅旅张宗逊副李井泉张平化(代)参姚喆喻楚杰(代)张平化第714团团顿星云政彭得大参张新华主张世良第716团团黄新廷政廖汉生参刘忠主金如柏第359旅旅王震(兼政)参郭鹏主袁任远副主王恩茂第717团团刘转连政晏福生副陈外欧参陈松岳主罗保连第718团团陈宗尧政刘子奇副徐国贤参李迎希主李铨第719团团贺庆积政陈文彬主邓冬仔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8年12月师贺龙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关向应(兼)副肖克副主甘泗淇教导团团彭绍辉(兼)政冼恒汉主梁仁芥警备第6团团孙超群政张达志主黄立清李支队支李井泉参姚喆独立第1支队支杨嘉瑞政戴文彬参张秀龙主朱民亲雁北第6支队支王宝珊政胡一新第358旅旅张宗逊副李井泉张平化(代)参姚喆喻楚杰(代)张平化第714团团顿星云政彭得大参张新华主张世良第716团团黄新廷政廖汉生参刘忠主金如柏独立第1团(1938年12月,由师独立第2、3支队合编而成)团毛少先独立第2团(1938年12月,由师独立第4支队改称)团张新华第359旅旅王震(兼政)参郭鹏主袁任远副主王恩茂第717团团刘转连政晏福生副陈外欧参陈松岳主罗保连第718团团陈宗尧政刘子奇副徐国贤参李迎希主李铨第719团团贺庆积政陈文彬参周三秀主张云善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9年6月师贺龙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关向应(兼)副肖克副主甘泗淇教导团独立第1支队支杨嘉瑞政范忠祥参张秀龙主朱民亲独立第2支队支张鸿卿政苏启胜主李健良独立第4支队支苏螯郭鹏(后)政谭文帮第358旅(1939年4月,由晋西北部队组成,原第358旅去晋中。
该旅在当时称彭358旅,刚成立时另辖独立第2团,团长张新华。
不久该团撤销,所属部队分别补充到第714团和独立第1团)旅彭绍辉政罗贵波参李夫克主刘惠农第714团团顿星云政张世良参康干生主张世良(兼)独立第1团团毛少先政赖香宏副曾来古主李三楼警备第6团团孙超群政张达志参张全忠主黄立清雁北第6支队支王宝珊政胡一新第716团团黄新廷政廖汉生参刘忠主金如柏第359旅旅王震(兼政)参郭鹏唐子奇(代)主袁任远副主王恩茂第717团团刘转连政晏福生副陈外欧参陈松岳主罗保连第718团团陈宗尧政李铨副徐国贤参李迎希主熊冕津南自卫军司张仲翰政陈文彬副司贺庆积参郭元猷主齐剑秋独立第1旅(1939年3月,第715团与八路军晋中军区独立第4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120师独立旅,5月改称师独立第1旅)旅刘士一政朱辉照副王尚荣副政幸世修参郭征主杨琪良独立第1团团黄文征政王宝珊副曾庆云参王君实主解云清独立第2团团戈福厚政陈远波副傅传作副政顿德俊参金仲华主李兰芳第715团团李文清政汤成功参刘子云主吴融峰独立第2旅(1939年4月,由第716团与八路军晋中军区独立第5支队组成)旅魏大光政王同安副政廖汉生参赵震国李公侠副主戴文彬独立第4团团王廷文政孙占彪参徐西斌主马斌独立第5团团徐立树政范保顺参叶裕民第716团团黄新廷政金如柏副政黄新义参王绍南主颜金生李支队支李井泉参姚喆主彭得大副主饶兴独立第3支队(1939年6月,由师独立第3支队与八路军晋中军区独立第6支队合编而成)支江东升政余秋里副支贺炳炎副政唐保恒参刘忠主张元和第7团团刘彬政曾祥煌参张子星主黄家文第8团团左清臣政刘佩荣副张新华主许梗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39年12月—1940年春师贺龙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关向应(兼)副肖克副主甘泗淇教导团团喻楚杰政冼恒汉教育主任方复生主杨尚高特务团团杨嘉瑞政范忠祥副彭家诗参谷志标主朱民亲第2支队支张秀龙政李健良主龙辉瑞第4支队支苏螯政朱继先参肖饪主黄炳初第5支队(1939年10月组成)支欧阳藩蔡久(后)政陈远波王宝珊(后)第6支队支常得善政朱绍田副政朱以然主熊仕均骑兵支队(1940年2月,李支队改为第120师骑兵大队)支姚喆参姚喆(兼)主彭得大副主饶兴第3支队支贺炳炎政余秋里参刘忠主张元和第7团团刘彬政曾祥煌参刘忠坤主黄家文第8团团左清臣政刘佩荣副张新华参张新华(兼)主吴达明张358旅(1939年9月,由独立第2旅改称)旅张宗逊政张平化李井泉(后)参李夫克主金如柏第4团(1939年9月,由第4团,第5团合编而成)团徐立树政王同安副唐金龙副政范保顺参吴子杰主梁仁芥第716团团黄新廷政廖汉生参王绍南主颜金生彭358旅旅彭绍辉政罗贵波张平化(后)参李夫克李文清(后代)主刘惠农第714团团顿星云张绍武(后)政张世良参樊哲祥主潘振华独立第1团团曾来古政李三楼主罗斌警备第6团团孙超群政张达志参张全忠主黄立清雁北第6支队支刘华香政姜胜第359旅旅王震(兼政)副郭鹏参唐子奇主袁任远副主王恩茂第717团团刘转连政晏福生副陈外欧副政廖明(兼主)参陈松岳第718团团陈宗尧政李铨副周俭廉副政熊晃(兼主)参李迎希津南自卫军司张仲翰政陈文彬副司贺庆积参郭元猷副参王子良主张云善雁北支队(1939年秋组成)支徐国贤政谭文帮参胡文灿主谭天哲独立第1旅旅高士一政朱辉照副王尚荣副政杨琪良副主戴文彬主杨琪良第2团(1939年9月第1、2团合编)团傅传作政幸世修参彭济民主李兰芳第715团团李文清政汤成功参刘子云主吴融峰晋西北新军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0年2月成立总指挥续范亭参张希钦政罗贵波特务团团杨松青暂编第1师师续范亭(兼)参张希钦(兼)第36团团杨文安第37团团孙兴华工人武装自卫旅旅侯俊岩政侯俊岩(兼)参郑治章主李明参康永和第21团团周子祯副彭凯主麻志浩第22团团彭敏政王庆生决死第4纵队纵雷任民副纵李力果主刘玉衡第19团团冯基平参张桂亭第20团团王梦祥第35团团李宝森参李克林决死第2纵队纵韩钧政张文昂副纵刘德明第3团第4团第5团第6团八路军第120师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0年5—8月师贺龙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关向应(兼)副肖克副主甘泗淇教导团团喻楚杰政冼恒汉教育主任方复生主杨尚高特务团团杨嘉瑞政范忠祥副彭家诗参欧阳藩主朱民亲第2支队支张秀龙政李健良主龙辉瑞第4支队支苏螯政朱继先参肖飞主龙炳初第5支队支蔡久政王宝珊第358旅旅张宗逊政李井泉参李夫克主金如柏副主肖新春第4团(1940年7月改称第7团)团徐立树张秀龙(代)政杨秀山副唐金龙参吴子杰主梁仁芥第716团团黄新廷政廖汉生参王绍南主颜金生第359旅旅王震(兼政)副郭鹏参唐子奇主袁任远副主王恩茂第717团团刘转连陈外欧(后代)政晏福生副陈外欧副政廖明参李迎希主廖明(兼)第718团团陈宗尧政李铨副何远平副政熊晃参贺盛桂主邓利亚雁北支队司刘苏政陈凤桐副司徐国贤副政谭文帮参胡文灿贺焰藩(后)主谭天哲副主安汝涛津南自卫军司张仲翰副司贺庆积参郭元猷主张云善独立第1旅旅高士一政朱辉照副王尚荣参谷志标副参黄荣忠主杨琪良副主戴文彬第2团团傅传作政幸世修参彭济民主罗洪标第715团团顿星云政汤成功参鲁赤诚主吴融峰独立第2旅(1940年4月,由彭358旅改称)旅彭绍辉政张平化参李文清主刘惠农第714团团张绍武政张世良参樊哲祥主潘振华第5团(1940年5月由独立第1团改称)团曾征政罗斌参张全忠主寻光仰第6团(1940年5月,由警备第6团改称)团张鸿卿政王定一副政李发应参秦实奄主黄立清第3支队司贺炳炎政余秋里副司刘忠参李硕主张元和第7团团刘彬政曾祥煌参刘忠坤康干生(后)主黄家文第8团团左清臣政刘佩荣副张新华参张新华(兼)主吴达明第9团(1940年4月,由第6支队改称,不久撤销)团李硕政朱绍田骑兵支队支姚喆参姚喆(兼)陈刚(后)主张达志第1团(1940年6月组成)团邹凤山政范保顺第2团(1940年6月组成)团汪贤光政彭宝山主孙春烈第3团(1940年6月组成)团朱有德政姜文华副邓舜兰第4支队支郑乃品政曹振之参邓家泰晋西北新军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0年5—8月总指挥续范亭副总指挥张文政罗贵波特务团团陈菊生政张效忠副柴汉生主郑绍宁暂编第1师师续范亭(兼)政赤饶执参张希钦主饶兴第36团团高永祥政严尚林副杨文安主严尚林(兼)第37团团张德政王燕士参王文礼主王燕士(兼)决死第4纵队纵雷任民政李力果副纵孙超群第19团团冯基平副孙桂亭主杨叶澎第20团团王梦祥主刘仰峤第35团团李宝森政刘振堂副李克林工人武装自卫旅旅侯俊岩政侯俊岩(兼)参张新华主李明副参彭治章第21团团周子祯副彭凯主麻志浩第22团团彭家诗主王庆生决死第2纵队纵韩钧政张文昂副纵刘德明第3团团曹诚政李文炯副潘峰主王玉波第4团团李绍中政刘德明主吴罡第5团团刘绍先政李曙森第6团团熊均主李树生八路军第120师暨晋西北军区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0年12月(晋西北军区于1940年11月7日组成)军区教导团团喻楚杰政徐文烈主杨尚高教育主任方复生军区特务团团杨嘉瑞政朱民亲参欧阳藩主黄家文雁北第6支队支刘华香第358旅兼第3军分区旅张宗逊司张宗逊(兼)政李井泉副贺炳炎副司贺炳炎(兼)参李夫克主金如柏副主肖新春第7团团唐金龙政杨秀山参吴子杰主梁仁芥第8团团刘彬政余秋里副左清臣主张元和第716团团黄新廷政廖汉生参王绍南主颜金生第359旅(归留守兵团指挥)旅王震(兼政)副郭鹏参唐子奇主袁任远副主王恩茂第717团团陈外欧(代)政晏福生副陈外欧副政廖明(兼主)参李迎希第718团团陈宗尧政李铨副何远平副政熊晃参贺盛桂主邓利亚第719团团张仲瀚政曾涤副贺庆积参刘顺文主金忠番雁北支队支徐国贤政谭文帮第4支队支苏螯政贺振新参肖飞独立第1旅兼第4军分区旅高士一司王尚荣政白坚副王尚荣(兼)政冼恒汉(兼)副司雷任民参谷志标副参黄荣忠主杨琪良副主戴文彬第2团团傅传作政幸世修参彭济民主罗洪标第715团团顿星云政汤成功参鲁赤诚主吴融峰副主董新山决死第4纵队司雷任民政雷任民(兼)副司孙超群主李力果第19团团冯基平副孙桂亭主杨叶澎副主冀春光第20团团王兰麟主刘仰峤第35团团李宝森政姚仲康副吕仁礼独立第2旅兼第2军分区旅彭绍辉司彭绍辉(兼)政张平化副司张希钦参李文清主刘惠农第9团团毛少先李发应(代)政王定一参秦实奄主黄立清第714团团张绍武政张世良参樊哲祥主潘振华暂编第1师师续范亭参张希钦主饶兴第36团团高永祥政严尚林副杨文安主严尚林(兼)第37团团孙兴华政王燕士参王文礼主王燕士(兼)特务团团陈菊生政张效忠副柴汉生主郑绍宁决死第2纵队兼第8军分区司韩钧政王逢源副司侯俊岩刘德明主廖井丹第4团团王何全政武振刚第5团团刘绍先政李文炯第6团团杨开基政李曙森工人武装自卫旅旅侯俊岩政侯俊岩(兼)参张新华主李明副参彭治章第21团团周子祯副彭凯主麻志浩第22团团彭敏主王庆生洪赵纵队纵晏显升政解学恭骑兵支队司姚喆参陈刚主张达志副主曾锦云第1团团邹凤山政范保顺第2团团汪贤光政曹振之第3团团朱有德政姜文华副邓舜兰第4支队支郑乃品政孙春烈副政黄厚主宁德清晋西北新军总指挥部(仅保留名义)总指挥续范亭政罗贵波副雷任民张文昂八路军第120师暨晋西北军区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1年师贺龙(兼司)副续范亭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甘泗淇军区特务团团杨嘉瑞政朱民亲参欧阳藩主黄家文抗日军政大学第7分校(1941年7月,第120师教导团改称抗大第7分校,归第120师导)校周士第(兼)政徐文烈副喻楚杰主杨尚高训练部长方复生第358旅兼第3军分区旅张宗逊司张宗逊政李井泉副贺炳炎(兼副司)参李夫克主朱明第7团团唐金龙政杨秀山参李书茂主梁仁芥第8团团刘彬政余秋里参刘子云主张元和第716团团黄新廷政廖汉生副王绍南副政颜金生参王绍南(兼)第359旅旅王震(兼政)副苏进参唐子奇主袁任远副主王恩茂第717团团陈外欧政晏福生副周俭廉副政廖明主何宣大第718团团陈宗尧政左齐副何远平副政熊晃参贺盛桂主邓利亚第719团团张仲翰政曾涤副贺庆积参刘顺文主金忠藩特务团团徐国贤政谭文帮副马光生参贺焰藩主谭天哲补充团团苏螯政龙炳初副刘克明参宗赓哲独立第1旅兼第4军分区旅高士一司王尚荣孙超群(代)政朱辉照冼恒汉(兼)副王尚荣(兼)副政幸世修参谷志标主杨琪良第2团团傅传作政黄立清参彭济民主李兰芳第715团团顿星云政汤成功参鲁赤诚主曾祥煌决死第4纵队司雷任民(兼政)副司孙超群主刘仰峤副主王兰麟第19团团沈国栋政郭实夫参李士达主冀春光第35团团吕仁礼(代)政姚仲康副吕仁礼参李克林青年纵队游击支队支王立中独立第2旅兼第2军分区旅彭绍辉(兼司)政张平化副司张希钦参李文清主刘惠农第9团团毛少先李发应(代)政王定一副李发应参曾征第714团团张绍武政李健良副刘林参马哲武主袁意奋暂编第1师师续范亭(兼)政赤饶执副师长张希钦参张希钦(兼)主饶兴副主严尚林第36团团高永祥政严尚林副杨文安主严尚林(兼)第37团团张德政王燕士参王文礼参王文礼(兼)主王燕士(兼)游击第2支队支毛少先决死第2纵队兼第8军分区司韩钧副司侯俊岩刘德明参李敏彭治章(代)政王逢源副参彭治章第4团团王何全张开基(代)政李明成武振刚(代)参张开基主武振刚第5团团刘绍先吕怀忠(代)政李文炯副吕怀忠主森山第6团团陈菊生政李曙森参郭庆祥主张范工人武装自卫旅旅侯俊岩政侯俊岩(兼)参张新华主李明第21团团彭家诗政王庆生第22团团刘胜武政许铁民洪赵纵队纵解学恭游击第8支队支李明成第5军分区司郭鹏政胡全参刘华香主陈云开副主胡亦民兴岚直属军分区骑兵支队司姚喆副司陈刚参张成功主张达志副主曾锦云第1团团邹凤山政范保顺参方千第2团团李国良政彭宝山刘水仔(代)副余有清参何益海第3团团朱有德政姜文华副邓舜兰参姚典训第4支队支郑乃品政黄厚(代)副政黄厚神府河防司令部司刘忠政武开章副司王宝珊参李硕主王立中晋西北新军总指挥部(仅保留名义)总指挥续范亭政罗贵波副雷任民张文昂八路军第120师暨晋西北军区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2年春—秋师贺龙(兼司)副续范亭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甘泗淇特务团团杨嘉瑞政朱民亲参欧阳藩主黄家文抗日军政大学第7分校校周士第(兼)政徐文烈副校长喻楚杰主杨尚高训练部长方复生第358旅兼第3军分区旅张宗逊司张宗逊(兼)政李井泉副贺炳炎参李夫克主朱明第7团团唐金龙政杨秀山参李书茂主梁仁芥第8团团刘彬政余秋里参刘子云主刘佩荣第716团团黄新廷政廖汉生副王绍南副政颜金生参杨伯让主曾光明第6支队支黄新义第359旅(归联防军指挥)旅王震(兼政)副苏进参唐子奇主袁任远副主王恩茂第717团团陈外欧政晏福生副周俭廉副政廖明参江子炎主廖明(兼)第718团团陈宗尧政左齐副陈松岳何远平(后)副政熊晃参贺盛桂主李大同第719团团张仲翰政曾涤副贺庆积副政肖头生参刘顺文主金忠藩特务团团徐国贤政谭文帮副马光生参贺焰藩主谭文哲补充团团苏螯政龙炳初副刘克明参宗赓哲独立第1旅兼第4军分区旅高士一副王尚荣司王尚荣(兼)政朱辉照冼恒汉(兼)副司雷任民参谷志标主杨琪良第2团团傅传作政黄立清参彭济民主罗洪标第715团团顿星云政汤成功曾祥煌(后)参鲁赤诚曾祥煌杨志启(后)决死第4纵队司雷任民孙超群(后)政雷任民(兼)副司孙超群参王梦祥主刘仰峤副主王兰麟第19团团沈国栋李士达(后)政郭实夫参李士达主冀春光第35团团吕仁礼(代)政姚仲康副吕仁礼参李克林主宋绍德独立第2旅兼第2军分区旅许光达司许光达(兼)政张平化副司张希钦参李文清主刘惠农第9团团李发应(代)政王定一参曾征主田里卿第714团团张绍武政李健良副刘林参马哲武主袁意奋暂编第1师师续范亭(兼)副师长张希钦(兼参)主饶兴副主严尚林第36团团高永祥政周凯副杨文安主黄亚模第37团团张德王文礼(代)政曹铭副王文礼参李平东主李学勤游击第2支队支毛少先决死第2纵队兼第8军分区司韩钧(兼政)副司侯俊岩参李敏主郝德清副主李曙森第4团团张开基政武振刚参吴化明主刘英第5团团刘光先政李文炯副吕怀忠参张翅远主张献奎第6团团陈菊生参郭庆祥主张范工人武装自卫旅旅侯俊岩政侯俊岩(兼)参张新华主李明副主王庆生第21团团彭家诗副张贵廷主侯承章第22团团刘胜武主王鉴山第5军分区司郭鹏政胡全参刘华香主陈云开副主胡亦民兴岚直属军分区司陈漫远骑兵支队司姚喆副司陈刚参张成功主张达志副主曾锦云第1团团邹凤山政李佐玉(代)参方谦主王光铁第2团团李国良黄厚(后)政彭宝山刘水仔(代)副余有清参何益海主赖万生第3团团蔡久政白成铭副邓舜兰副政姜文华神府河防司令部司刘忠政武开章副司王宝珊参李硕主王立中晋西北新军总指挥部(仅保留名义)总指挥续范亭政罗贵波(兼主)副雷任民张文昂八路军第120师暨晋绥军区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1942年冬师贺龙(兼司)副政林枫参周士第政关向应主甘泗淇副续范亭(1942年9月,晋西北军区改称晋绥军区)军区特务团团杨嘉瑞政朱民亲参欧阳藩主黄家文抗日军政大学第7分校校周士第(兼)政徐文烈副校喻楚杰训练部长方复生第358旅兼第3军分区旅张宗逊司张宗逊(兼)政李井泉副贺炳炎副司贺炳炎(兼)副政白坚参李夫克主朱明第7团团唐金龙政杨秀山参李书茂主梁仁芥第8团团刘彬政余秋里参刘子云主刘佩荣第716团团黄新廷政廖汉生副王绍南副政颜金生参杨伯让主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