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第一胜景──鼋头渚

合集下载

鼋头渚旅游景点

鼋头渚旅游景点

鼋头渚旅游景点
鼋头渚是江苏无锡市的一处著名旅游景点,位于太湖之滨。

以下是鼋头渚的一些旅游景点:
1. 鼋头山:鼋头渚的主峰,海拔约79米。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太湖美景。

2. 鼋头亭:坐落在鼋头山上的一座亭子,是欣赏太湖风景的最佳观景点。

3. 鼋头渚公园:园内有大片的绿地和湖泊,是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园内还设有儿童游乐区、健身区等设施。

4. 鼋头渚博物馆: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太湖文化艺术品,展示了鼋头渚的历史和文化。

5. 游船观光:可以乘坐游船游览太湖,欣赏鼋头渚的美景。

6. 太湖渔文化街:位于鼋头渚附近的一个商业街区,有各类特色小吃和纪念品店,可以品尝当地美食和购买纪念品。

以上是鼋头渚的一些主要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在此欣赏美丽的太湖风光,感受江南水乡的魅力。

风景如画:无锡太湖鼋头渚

风景如画:无锡太湖鼋头渚

风景如画:无锡太湖鼋头渚无锡是中国江苏省的一座美丽城市,拥有许多令人陶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

其中,太湖作为无锡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地标之一,以其宏伟壮丽、秀丽多姿的景色而闻名。

在太湖之中,鼋头渚可以说是无锡太湖风光最美、最值得一游的地方之一。

鼋头渚位于太湖之中,被誉为“东方湖心岛”。

它是太湖最大的陆地岛屿,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人文底蕴而闻名于世。

鼋头渚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了无锡乃至整个江苏省的一颗明珠。

登临鼋头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美景。

远处的太湖波光粼粼,仿佛一片广袤无垠的蓝色海洋,而近处的岛屿、绿树、花草交织在一起,犹如一幅巨大的油画。

站在渚上远眺,悠悠太湖,苍天浩渺,仿佛能将心情都随着湖水的波动一起飞翔。

鼋头渚还是一处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文化遗址。

在这片岛上,遗留下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鼋头渚建于明代的古庙。

这座古庙建筑宏伟,气势磅礴,是一座标志性的建筑物,也是岛上的一颗明珠。

近年来,为了保护和修复这些文化遗迹,当地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使得鼋头渚的文化底蕴更加厚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除了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鼋头渚还以其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而吸引人们的注意。

在这片宝地上,游客们可以尽情享受太湖的湖上活动。

划船、钓鱼、游泳,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而岛上的山水公园更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游玩项目,如漂流、攀岩等,给游客带来了无尽的乐趣。

此外,鼋头渚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无论是蔚为壮观的水域,还是岛上的山林、花草,都展现出了自然生态的魅力。

在这里,轻松的漫步于森林之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宁静的时刻,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与此同时,无论是春天的桃花盛开,夏天的绿树成荫,还是秋天的丰收季节,冬天的银装素裹,鼋头渚都能给人以不同的美丽景色。

对于文化爱好者来说,鼋头渚也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

岛上有传统的民俗村落,游客可以体验到当地特有的工艺品和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

鼋头渚景点介绍

鼋头渚景点介绍

鼋头渚景点介绍鼋头渚,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太湖之滨,是太湖风光最为秀丽的地方之一。

作为中国四大名胜之一,鼋头渚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鼋头渚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旅游景点。

自然风光鼋头渚地处太湖之滨,四面环水,风景秀丽。

这里的山水相依,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被誉为“太湖第一名胜”。

鼋头渚的山峦起伏,碧波荡漾,湖水清澈见底。

在春季,漫山遍野的桃花、樱花和杜鹃花竞相绽放,如诗如画;夏季,湖水清凉宜人,游客可以尽情畅游;秋季,层林尽染,色彩斑斓,令人陶醉;冬季,湖水冰封,白雪皑皑,宛如仙境。

此外,鼋头渚还有着丰富的植被资源,各种珍稀植物在这里生长茂盛,为游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

历史文化鼋头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鼋头渚就已经是著名的风景胜地。

在历史长河中,鼋头渚曾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鼋头渚》。

此外,鼋头渚还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如古代的寺庙、碑刻、古建筑等,这些历史文化遗迹见证了鼋头渚的兴衰变迁,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旅游景点鼋头渚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每一处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其中最为著名的景点包括鼋头岛、鼋头寺、鼋头亭等。

鼋头岛是鼋头渚的核心景点,岛上有着古老的建筑和美丽的园林,是游客们游览鼋头渚的必到之处。

鼋头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建于唐代,寺庙内有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对于喜欢历史和文化的游客来说,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鼋头亭是鼋头渚的最高点,站在亭上可以俯瞰整个鼋头渚的美景,是拍摄风景照的绝佳之地。

总之,鼋头渚是一处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旅游景点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

无论是赏景、游玩还是感受历史文化,鼋头渚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如果您有机会来到江苏省,不妨来鼋头渚感受一下这里独特的魅力,相信您一定会留下美好的回忆。

江苏无锡鼋头渚导游词

江苏无锡鼋头渚导游词

江苏无锡鼋头渚导游词鼋头渚是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太湖之滨的一个著名景点,被誉为“莲花中心,太湖明珠”。

下面是一份大约____字的鼋头渚导游词,请您参考: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江苏无锡鼋头渚,我将为您带领参观这个风景如画、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一、鼋头渚的背景介绍鼋头渚位于太湖中心,是太湖三大群岛之一。

水域面积达2.16万亩,陆地面积达10.5万平方米。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具有独特的旅游价值。

二、鼋头渚的历史沿革据历史记载,鼋头渚早在宋代就是闻名遐迩的胜地。

渚上曾有一座古刹名为“鼋头禅院”,后来迁往今址,因此得名“鼋头渚”。

另外,鼋头渚还是文人、学士谢林的故居所在地,他在这里写下了《浮山堂杂文》等不朽的作品。

三、自然景观介绍1. 莲花池在鼋头渚的中心区域,有一个占地面积约200亩的莲花池。

每年夏季,这里的莲花盛开繁茂,各色莲花,如红莲、白莲、青莲等,绽放出迷人的芬芳,美不胜收。

2. 沙滩鼋头渚周边还有一片宽广的沙滩,是休闲度假、游泳、沙滩足球等户外运动的理想场所。

沙滩上的细沙洁净、金黄,是度假、放松身心的好地方。

3. 小岛除了主岛外,鼋头渚还有几个小岛散落在附近的湖水中,形态各异。

游客可以乘船前往小岛参观,感受岛上的清净和惬意。

四、人文景观介绍1. 鼋头渚文化广场位于鼋头渚的北端,是鼋头渚的门户和建筑群的中心。

广场上有一座高大挺拔的石塔,名为“鼋头渚塔”,塔身刻有精美的佛陀铜像,非常壮观。

2. 丰收广场丰收广场是鼋头渚上的一个露天广场,周围种植了大片的水稻和油菜花。

每年秋季,这里的稻谷成熟金黄,香飘十里,吸引着游客纷纷前来观赏和采摘,体验农耕文化的乐趣。

3. 谢林故居谢林是明代著名的文人、学士,他的故居位于鼋头渚西南的山区,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园林别墅。

故居周围有小桥流水、假山亭台,风景优美。

这里展示了谢林的生平事迹和文化贡献,是文化爱好者不可错过的地方。

五、特色活动介绍1. 水上娱乐鼋头渚周边水域清澈,水质良好,有丰富的水上项目,如游泳、划船、钓鱼等。

鼋头渚景区介绍

鼋头渚景区介绍

鼋头渚景区介绍太湖,又名震泽、具区,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鼋头渚为太湖西北岸无锡境内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鼋翘首而得名,是太湖风景名胜区的主景点之一。

太湖风光,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阔于一体,碧水辽阔,烟波浩淼,峰峦隐现,气象万千。

鼋头渚,独占太湖风景最美一角,山清水秀,天然胜景。

郭沫若吟道:“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赵朴初称赞:“鼋头渚景色胜天堂”。

一代大师的瑰丽诗句,更使鼋渚风韵名扬境内海外。

鼋头渚的美丽景致,很早以前就被人们所向往。

萧梁时,此地建有“广福庵”,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一处。

明初,“太湖春涨”被列为“无锡八景” 之一。

明末,东林党首领高攀龙常来此踏浪吟哦,留有“鼋头渚边濯足”遗迹。

文人雅士咏唱之作颇多。

清末无锡知县廖伦在临湖峭壁上题书“包孕吴越”和“横云”两处摩崖石刻,既赞美了太湖的雄伟气势和孕育吴越两地(现为江苏、浙江两省)的宽阔胸怀,也蕴涵了对此地风光尽纳吴越山水之美的中肯评价。

1918年,鼋头渚始建园林,社会名流、达官贵人纷纷在鼋头渚附近营造私家花园和别墅。

80年代后,经统一规划布局,精心缀连,后又不断扩建新景点,使这一太湖风景名胜游览之区日趋完美,面积达300公顷,成为江南最大的山水园林之一。

鼋头渚现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万浪卷雪、湖山真意、十里芳径、太湖仙岛、江南兰苑及犊山晨雾、广福古寺等10多处景点。

其中有山长水阔、帆影点点的自然山水画卷;有小桥流水,绿树人家的山乡田园风光;有典雅精致、古朴纯净的江南园林景致;还有吃、住、购、行等配套齐全的服务和娱乐设施,加上历代名人雅士游踪、石刻、书画、传说等诸多内涵深厚的文化积淀,构成了此地以天然山水为主、人工点缀为辅的生动隽美、多彩多姿的综合性、多功能风景旅游胜地。

今日的鼋头渚、魅力非凡,令人神往!鼋头渚门楼在充山脚下,呈牌楼状,上盖桔黄色琉璃瓦,建于1986年。

鼋头渚简介

鼋头渚简介

无锡鼋头渚简介来无锡必游太湖,游太湖必至鼋头渚。

鼋头风光,山清水秀,浑然天成,为太湖风景的精华所在,故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

当代大诗人郭沫若“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句赞誉,更使鼋头渚风韵流扬境内海外。

行湖春波吻石、碧水和天一色:凌山巅高阁振翼,孤鹜落霞齐飞。

远眺湖光朦胧,鸟屿沉浮;近览山峦迭翠,亭台隐约。

月晨日夕,景色幻变,雨雪,情趣迥异。

仲春四月,樱妍春桥,天高秋日,兰香小兰亭,各具风采鼋头渚景区景点鼋头渚风景区地广景多,可先登临鹿顶山舒天阁,远眺四方,一洗胸襟,再上鼋头渚,或步行盘桓于花径,或赤足涉水于低滩,或乘船弄涛湖面,坐礁凝思,登楼品茗,领略太湖山水之美,最后乘船渡湖,一探太湖仙岛灵秀、神幻之妙。

鼋头渚水面波光粼粼,百花盛开,嫩绿的垂柳,我觉得我自己陶醉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了。

有那么多的鲜花,有白色的樱花、红白相间的郁金香、黄色的洋水仙、紫色的紫草花、金黄色的迎春花、粉色的木笔花、雪白的牡丹花、粉紫色的紫荆花。

迎春花和紫草花像铃铛一样垂下来,洋水仙的花芯像一个小嗽叭。

木笔花就像一只只毛笔的笔尖。

鼋头渚的美丽景致,很早以前就被人们所向往。

萧梁时,此地建有“广福庵”,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一处。

明初,“太湖春涨”被列为“无锡八景” 之一。

明末,东林党首领高攀龙常来此踏浪吟哦,留有“鼋头渚边濯足”遗迹。

文人雅士咏唱之作颇多。

清末无锡知县廖伦在临湖峭壁上题书“包孕吴越”和“横云”两处摩崖石刻,既赞美了太湖的雄伟气势和孕育吴越两地(现为江苏、浙江两省)的宽阔胸怀,也蕴涵了对此地风光尽纳吴越山水之美的中肯评价。

景点介绍鼋门楼在充山脚下,呈牌楼状,上盖桔黄色琉璃瓦,建于1986年。

由此前行3.5公里直通老门楼。

入园有高架电动列车代步,全程3800米,越五里湖水面,穿鹿顶山隧道,直通老门楼。

老门楼位于犊山村,建于1972年,飞甍重檐,琉璃瓦顶,正面有“鼋头渚”三个鎏金大字;背面书“山辉川媚”。

太湖鼋头渚攻略

太湖鼋头渚攻略

太湖鼋头渚攻略简介太湖鼋头渚,是太湖四大岛之一,位于江苏苏州常熟市。

鼋头渚是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岛屿,也是江苏省唯一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这座被誉为“江南水乡明珠”的岛屿,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如何到达乘坐公交车从苏州火车站乘坐K232路公交车在近湖站下车,步行约10分钟即可到达太湖鼋头渚码头。

自驾车若选择自驾前往,可以通过G2高速公路或G42沪蓉高速公路前往鼋头渚。

太湖鼋头渚有充足的停车位,方便游客停车。

主要景点鼋头渚景区鼋头渚景区是太湖风景区的核心,也是最主要的游览区域。

这里汇集了太湖最美的湖光山色,水清山青,景色宜人。

游客可以在鼋头渚一边欣赏湖光山色,一边漫步在绿树掩映的小径上,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七里山塘七里山塘是鼋头渚的一大特色景点,它是一个由七个岛屿连接而成的景区。

这里有各式各样的桥梁和拱门,以及美丽的花草树木,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精美的园林中。

九龙岛九龙岛是太湖鼋头渚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得名于形状如九条龙盘踞太湖之中。

岛上有亭台楼阁、石桥流水和美丽的园林景观,是游客们拍照留念的好地方。

龙王庙鼋头渚的龙王庙是一个神秘而神圣的地方,供奉着太湖的龙王。

游客可以在这里祈求平安和好运。

黄泥浜湿地公园黄泥浜湿地公园是鼋头渚附近一个特色景区,这里有丰富的湿地植被和珍稀的湿地动物。

游走于湿地公园中,可以近距离观察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

旅游小贴士1.夏季来到太湖鼋头渚,记得带上防晒霜、太阳伞和墨镜,防止被烈日曝晒。

2.建议游客穿舒适轻便的服装和鞋子,方便行走和活动。

3.在太湖鼋头渚游玩时,尽量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

4.在太湖鼋头渚,游客可以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如鲜湖鱼、蟹黄包等。

总结太湖鼋头渚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于一身的旅游胜地。

这里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无论是太湖的湖光山色,还是岛上的各类景点,都会给游客留下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无锡鼋头渚:大美鼋头渚 感受历史的气息

无锡鼋头渚:大美鼋头渚 感受历史的气息

无锡鼋头渚:大美鼋头渚感受历史的气息无锡鼋头渚是中国江苏省无锡市的一座著名景区,也是中国四大古渚之一。

它位于太湖之滨,被誉为“江南第一渚”,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

鼋头渚的名称源自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鼋头”,相传是一只能够同时呈现鱼头、蛇身和鳖尾的神奇生物。

据传说,鼋头渚就是这只神奇生物曾经出现的地方,因而得名。

渚即小岛,而鼋查询汉字字典得知是古代一种类似于乌龟的动物,生活在江河湖泊中。

因此可以看出时遥远年代早之一个水域地区。

鼋头渚景区的面积约为4300亩,其中湖泊面积约为1600亩。

这里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感受历史气息的绝佳之地。

首先,鼋头渚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游客。

渚上盛开着五彩斑斓的花卉,里三层、外三层的杨柳像一条条翠绿的丝带轻轻飘动,湖水碧绿如镜,清澈见底。

站在渚上,远处波光粼粼的太湖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近处蜿蜒曲折的小径在湖泊旁边蜿蜒而过,让人仿佛进入了仙境。

其次,鼋头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其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

鼋头渚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文王在太湖一带设立了鼋头宫,用来纪念一位古代人物鼋头。

自此以后,鼋头渚成为了诗人、文人墨客的居住地和创作灵感源泉。

历代名人在鼋头渚寓居,留下了许多诗词文章,使鼋头渚融入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另外据部分记录,鼋头渚还是一位明朝时期江南文人传奇的故事发生之地。

可以体现出来,这里的传世文化在这里深入植根。

第三,鼋头渚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古代建筑和文物。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古老的建筑群,如鼋头宫、穴虎亭、太湖楼等等。

其中鼋头宫是鼋头渚的核心景点之一,是一个汉白玉的三进式建筑。

它庄严肃穆,气势磅礴,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而穴虎亭则是一座供奉虎神的建筑,据说这里的虎神有保护人们的安全的神奇功效,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崇拜。

太湖楼则是供游客观赏湖景的最佳地点,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鼋头渚的美景,壮丽而宏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中学时学地理。

必须熟记的就有五大淡水湖的名称,就从那时起记住了居于第三的太湖。

而循名责实亲眼看到太湖之水,则是在二OOO年四月底。

《尚书.禹贡》所载九薮之一,对应扬州的为“三江既入,雷泽氏定”,《周礼.夏官.职方氏》九泽之一有“具区”,雷泽、具区都是太湖的早期名字,又有“笠泽”、“五湖”等名称,杨泉《五湖赋》云“头首无锡,足蹄松江,负乌程于背上,怀太吴以当胸,岞岭崔巍,穹隆纡曲”。

它是一九八二年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面积为二千四百多平方公里,即“周匝三万六千顷”,该从哪里看起呢?幸好有前辈积累的经验,现代文学史上两位大诗人皆游历其间,郭沫若吟过:“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赵朴初赞道“鼋头渚景色胜天堂。

”我们早饭后就乘车去了鼋头渚公园,在太湖游船码头登上“二泉”号游船,这名字也是在做广告呢,“天下第二泉”就在无锡,是名曲“二泉映月”的诞生地,可惜我们日程没有这一项安排。

水上茫茫不见岸堤,心胸为之开阔,湖面插着许多的小旗,我们猜可能是珍珠之类养殖区的边界。

十五分钟,船停泊于“蓬莱仙境”坊下,据说真的蓬莱山在东海中,高一千里,仙境的材料并不使用秦砖汉瓦,乃是结气所成、凝云虚构,我等人间浊物,是无法立足的,那里日景所不照,人迹所不及。

外有黑色的冥海,无风而洪波百丈,不可得往来,上有九老丈人,九天真王宫是太上真人所居,唯飞仙能到其处,我们难道成了飞仙?我们登上太湖仙岛的三山,亦称笔架山,由西鸭、大矶和小矶组成,岛的特色突出了“仙气”,过会仙桥,有对联勾起游人的兴致:“过此桥是玉虚境,到彼岸非本来我。

”那么我们的确是飞仙了!走过号称“坡仙”的苏轼题写的“天街”,从天门梯云直上,此处亦有一联:“离尘了却凡世缘,到此逍遥星汉间”。

我们已不是在人世尘间了!穿摘星亭正式见到“太湖仙岛”标识,联想到“谪仙人”李白的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天衢、朝天阙,全不是人间的名称,果然天空大通无阻,犹如广衢,天衢即通,大道乃亨。

天韵台道破其中奥妙“天地大戏台,戏台小天地”,我们登岛权做进入角色,扮一回神仙不好么?到处是散放的猴子,使劲地摇晃树枝,大概是表示高兴,这么多人到它的家园做客,多热闹呀!“绿洲云海”、“至虚无上”、“玄圃”、“西华殿”全是神仙宫阙,“玄圃”在昆仑山的二级,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所居之地。

瑶池金母也有对联:“好山四面归来另眼相看,大路一条到此齐心向上”。

西华的含义是至妙之气,化而生金母,金母生在神州伊川,生来就会飞翔,她主宰阴灵之气,理于西方,亦号西王母。

象母亲一样养护群品,三界十方女子登仙的,全隶属她门下。

她的相貌“如人,虎齿,蓬发,戴胜,善啸”,人总是把神仙想成人自己的模样,俄国屠格涅夫笔下的万物之母、自然之神也是人的形象,他“梦见自己走进一座拱顶高大的地下大厦。

整个大厦里流泻着某种也是地下的、匀和的光线,大厦正中间坐着一位身穿飘动的绿色服装的端肃女性,她一手支颐仿佛正在沉思……”却不如西王母稀奇特出、皆在于此的宫阙了,金台玉楼,相鲜如流精之阙,光碧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景云烛日,朱霞九光。

灵霄宫三清殿壁画是临摹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朝云阁的,人工摩崖“仙窟荟萃”鲜艳如新,众神仙让我们目不暇接,不愧为“此地古称蓬莱,满山尽是圣人。

”水边更有花果山、水帘洞,孙悟空与玉皇大帝果真如此之近,也就用不着腾云驾雾了,没见到齐天大圣,当年护送三藏法师取经,美猴王已落户西天做起斗战胜佛了,遗下满山的猴子难道也不惧怕天神的威严吗?天神威严只是泥胎木塑,幸而猴子是活灵活现的。

仙岛一游,论及感受,想起陶渊明的四句诗:“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在精神上物我俱化,古今齐同,同游仙境,这是何等快乐!神是天地之本,万物之始,在天称神,在地称祗,称神的理由是纯阳青灵之气,造化自然,钟气之灵,太湖仙岛可当之无愧。

又坐船回到鼋头渚,座落于无锡市西南十公里的太湖充山(也叫南犊山)半岛,因其形如鼋头突入水中而得名。

鼋是背青黄色的一种鳖,头有疙瘩,俗称癞头鼋。

它在古代是一味美食,并有专门盛鼋的食器-鼋鼎。

当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郑灵公准备与众大臣共享,子公来了,食指大动,馋涎欲滴,郑灵公听了后偏不给他尝鲜,他为此大怒,染指于鼎,吮着汤水才肯离去,陆游曾作诗道:“鼋鼎若为占食指,麴车未用堕馋涎。

”我们说的“食指大动”、“染指”等词语出处就在此,成语也有“鼋鸣鳖应”。

鼋头渚在明代以前,已为人们所向往。

茂林修竹、悬崖峭壁、摩崖石刻,同太湖水辉映成趣,被认为是无锡境内的“桃花源”。

但始建园林,则是在一九一八年,那时杨翰西购下六十亩山地,营建仿帝王宫苑的“横云山庄”,以后又有王心如(王昆仑之父)、何辑五、蔡缄三、郑明山、陈仲言等建成太湖别墅、退庐、郑园、陈家花园等风景园林建筑,并建有佛宇广福寺和小南海,形成鼋头渚风景区的雏形。

八十年代又大规模扩建,游览面积达一百三十公顷。

其中“横云山庄”成为无锡市政府一九九四年一月二十四日公布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我们游览也从这里开始。

门上题“太湖绝佳处”,牌坊外形古朴典雅,斗拱相连,飞檐翘角。

此牌坊是鼋头渚公园的老大门,于一九三一年建造,当时有题额“山辉川媚”,一九七三年移到“鼋头渚”牌楼处。

一九八一年,以郭沫若手迹制作现在的匾额。

牌楼右边门洞两面分别题有“问津”、“利涉”,表明这里原来是游船停靠的码头。

一九三四年以前鼋头渚不通陆路。

游人进入重头猪,只能走水路,渡船停泊在此,名“利涉”;而游人上岸,却不知道“桃花源”在何处,所以要“问津”。

又书“天趣”、“怡情”,自然可以理解,是状物之词。

到“具区胜境”牌坊。

斗拱飞檐,一面为何绍基手书“具区胜境”;另一面书“横云山庄”。

沿湖的峭壁上刻“到此忘樱”,无锡虽然没有了铅、锡,却“充满了温情的水”。

登上位于充山之西的鼋头,绕过矗立的灯塔,只见一块未经雕琢的巨石立于绿树丛中。

正面刻有“鼋头渚”三字,为清末“梁溪七子”之一秦敦世所写。

游人到此,纷纷摄影留念。

反面“鼋渚春涛”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手笔。

站在此间,面向太湖,即可见似神龟漂游的三个小岛,其实就是我们刚下来的太湖仙岛,距离仅二点六公里,面积十二公顷,最高处不过四十九点八米,水也不太深,平均刚两米。

脚下石脉奔趋湖中状若鼋头,三面环水,长浪拍岸,松风送涛,气势磅礴,春天的无锡多东南风,太湖无日不起浪,鼋渚涛声是这里的一大特色。

若遇风和日暖,微波涟漪,涛声则清缓而流畅,和谐而有节奏;若遇狂风怒号,浊浪滔天,则轰然而鸣,犹如万马奔腾,所以鼋渚春涛是鼋渚涛声中最神奇的。

离开“鼋渚春涛”巨石,不远处即可见一八角形的“涵虚亭”,亭下崖石上刻有“明高忠宪公濯足处”字样。

高攀龙是东林学院的领袖人物之一。

被余秋雨誉为“一种楷模性的存在”、“惟一身为文化大师而又善于领兵打仗的”王阳明,影响着当时全国的学术界,敢于别树一帜、另立门户的就是无锡人顾宪成和高攀龙等,同讲学于东林书院,以静为主。

操履笃实,粹然一出于正,扭转了王阳明独领风骚的局面。

万历三十二年(一六O四年),经顾宪成、高攀龙等学者的共同努力,官府批准在无锡城东门内的东林书院遗址重建兴复东林书院。

重建工程开始于这年四月十一日,至九月九日告竣,共用了一千二百多两银子。

十月,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时称东林八君子)等人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了《东林会约》。

东林讲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适应时代、社会和学人的共同需要兴举起来的。

它规定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除了严寒盛暑外,定期会讲。

这就将原来士绅的分散游学形式变为集中固定的有组织的讲学活动。

而且书院不分尊卑、不限地区、不论长少、不收学费,只要愿意,均可参加,还提供食宿方便。

讲授方式十分灵活,有时采用演讲方式,讲了一段时间后,就穿插朗诵一段诗词以活跃气氛、开发性灵,主讲者还随时回答提问。

有时采用集体讨论方式,沟通思想、交流心得。

东林讲学博采诸家合理之言,去短集长、不执门户之见,讲学内容也较为广泛、丰富、适用,主要以儒家经史著述为主,但也兼及并包括一些必要适用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具体实际的应用与管理方面的知识在内,还与评论政事得失、乡井是非连在一起,还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身体力行。

由于东林讲会开创了一种崭新的讲学风气,引起了朝野的普遍关注。

一些学者从全国各地赶来赴会,学人云集,每年一次的大会有时多至千人,不大的书院竟成了当时国内人文荟萃的重要会区和江南讲学者遥相应合。

东林书院实际上成为一个舆论中心,这里的人们便逐渐由一个学术团体形成为一个政治派别,从而被他们的反对者称为“东林党”。

那时所谓的“党”,不同于今天的政党,而是指政治见解大致相同、在政治活动中经常结合在一起的一批人。

东林党与朝廷中的腐朽势力展开了殊死的斗争。

“濯足处”以“沧浪之水浊矣,可以濯吾足”之意,表示避世隐身,知足常乐,本身就透着清高和孤傲之气。

高攀龙等成为一时“儒者之宗”,他与权臣崔呈秀斗争,崔呈秀投奔魏忠贤为“义儿”,欲致高攀龙于死地,他得到消息后视死如归,饮酒如常,从容安排好后事,把家人赶出房门,写好遗书,穿戴整齐,仿效屈原,自沉于水曲巷宅内后园池中,给学生华允诚遗言中说“一生学问,至此亦少得力。

”比起朱熹,更是“死得象个老师”,其后也是他和他的学问又备受推崇,被毁的东林书院得以重新修复。

追溯以前,宋朝太湖之畔还兴办有“湖学”,由博通经术的胡瑗以“经义”、“治事”为中心,教养诸生,被朝廷重视。

循山路而上,有一座仿宋明的古代建筑“澄澜堂”,建于一九三一年。

中堂书有“天然画图”额,两旁抱柱上是陈夔龙撰写的对联”山横马迹,渚峙鼋头,尽纳湖光开绿野;雨卷珠帘,云拂画栋,此间风景胜洪都”,另有“霞飞杰阁浩气澄圆湛吐纳,雾列推业论波秋水有涟漪”一联,意即在澄澜堂看太湖,比在南昌滕王阁看鄱阳湖还要美。

堂下陈列着一具青铜铸成的震泽神鼋,高一点三米,长一点七米,重七百公斤,龙头鳖身,造型精美,是鼋渚三宝之一。

这个艺术品表明:鼋头渚的鼋,实际上是龙的化身。

古云:“龙生九子,皆不成龙。

”“净香水榭”、“鼋渚吉祥”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华青铜文化复兴公司铭铸,于一九八五年献给首届太湖之春艺术节的礼品,由名雕塑家徐宝庆主持创作,上镌朱复戡震泽神鼋篆刻。

另两宝是江南兰苑里面的铜犊和仙鹿,各有一段传说。

相传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被南海观音收去后,有一次到王母娘娘处送蟠桃会的礼物。

不料遇到了王母身边的贴身丫环兰儿,两个人一见钟情,每次幽会时红孩儿都会送一束兰花给兰儿。

天长日久,这件事被观音知道了,她大为恼怒,决定将红孩儿罚下凡间。

红孩儿降临凡间时,手里还死死的抓住兰花不放,于是这束带有灵气的兰花落地生根,化为美丽的江南兰苑,红孩儿也就化为了鼋头渚的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