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电工钢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4年电工钢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电工钢市场规模分析引言电工钢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变压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的制造中。
本文旨在分析电工钢市场的规模,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电工钢市场的规模电工钢市场的规模可以通过多个指标来衡量,包括产量、销售额以及市场份额等。
1. 产量电工钢的产量是衡量市场规模最基本的指标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几年,电工钢产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其中,中国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0%以上。
此外,亚洲地区的发展也对全球电工钢市场的规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 销售额销售额是反映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电工钢市场的销售额在过去几年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电力设备需求的增加以及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兴起。
预计未来几年,随着电力设备市场的进一步扩大,电工钢市场的销售额将继续增长。
3. 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是衡量企业在市场中占据的份额大小的指标。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电工钢市场存在较多的竞争对手,其中包括一些大型企业以及中小型企业。
电工钢市场的份额主要由少数几家企业垄断,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能力以及市场渠道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
电工钢市场的发展趋势电工钢市场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以下是市场发展的几个主要趋势:1. 技术升级与创新随着电力设备对电工钢质量要求的提高,市场对电工钢的技术升级和创新需求增加。
未来,市场将会出现更加环保、高效的电工钢产品。
2. 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兴起随着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新能源发电设备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
这将为电工钢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3. 国际市场的开拓中国电工钢市场在全球占据重要位置,但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
未来,中国电工钢企业将加强国际市场的开拓和拓展市场份额的努力。
4. 自主研发与领先技术目前,电工钢市场主要由少数几家具备领先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企业垄断。
未来,企业应加大自主研发力度,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2023年电工钢行业前景分析:电工钢企业需加强技术研发

2023年电工钢行业前景分析:电工钢企业需加强技术研发网讯,电工钢作为电力设备的核心材料,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进展,电工钢产品的出口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因此,电工钢行业的将来市场需求前景宽阔。
以下对2023年电工钢行业前景分析。
电工钢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生产工艺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同时,也需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电工钢行业向更高水平进展。
2023-2028年中国电工钢行业市场专题讨论及市场前景猜测评估报告指出,我国电工钢产能傲视全球,2022年,我国电工钢动态产能达到1276万吨,同比增长0.16%。
电工钢行业大幅提高电工钢的性能和质量;采纳新型的材料设计理念,可以使电工钢的使用寿命得到极大延长。
这些技术创新的实现,将有助于提升电工钢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现从三大进展趋势来分析2023年电工钢行业前景。
一、电工钢行业材料技术方面电工钢的性能直接关系到电力设备的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材料技术的提升是电工钢行业进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国内外的电工钢生产企业都在不断研发新型电工钢材料,以提高其磁导率、低铁损等性能指标。
例如,采纳微细晶结构和纳米晶技术制备的电工钢,具有更低的铁损和更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能够满意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小的体积要求。
二、电工钢行业工艺创新方面电工钢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技术也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
因此,工艺创新也是电工钢行业进展的关键方向之一。
目前,在生产过程中,采纳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掌握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工钢的性能指标。
三、电工钢行业市场需求方面电工钢是电力设备制造的重要材料,其市场需求直接受制于电力工业的进展。
随着全球电力工业的不断进展,市场对电工钢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
特殊是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进展下,电工钢在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2024年电工钢市场发展现状

电工钢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电工钢是一种特殊的钢材,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中的变压器、电动机和发电机等设备中。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工钢作为关键材料在市场上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本文将探讨电工钢市场的发展现状。
电工钢的特性与应用电工钢的主要特性是低磁导率和高磁饱和感应强度,因此非常适合用于制造电力设备。
电工钢的应用范围包括:1.变压器:电工钢用于变压器的铁芯部分,它能够有效地减少铁芯的能量损耗,提高变压器的效率。
2.电动机:电工钢用于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部分,它能够减少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提高电动机的效率。
3.发电机:电工钢用于发电机的转子和定子部分,它能够提高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电工钢市场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电工钢市场的规模与电力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电力行业的持续增长,电工钢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电工钢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X%。
市场竞争态势电工钢市场存在着一定的竞争。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电工钢供应商有A公司、B公司和C公司等。
这些供应商在产品质量、价格和服务等方面进行竞争。
其中,A公司以其优质的产品获得了市场的一定份额。
另外,一些国内外钢铁企业也开始进入电工钢市场,提高了市场的竞争程度。
这些企业通过新技术、高效生产和优质服务来争夺市场份额,进一步推动了电工钢市场的发展。
发展趋势随着电力行业的升级和电力设备的更新换代,电工钢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
未来几年,预计电工钢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将继续保持在X%左右。
以下是电工钢市场的一些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新的工艺和技术的应用将使电工钢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满足更高标准的需求。
2.环保要求: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电工钢的环保要求也将增加,这将促使企业开发出更环保和低能耗的生产工艺。
3.市场多元化:电工钢市场的需求将逐渐多元化,涉及到不同应用领域和不同规格的电工钢产品。
结论电工钢市场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市场。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工钢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24年电工钢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电工钢市场环境分析简介本文对电工钢市场的环境进行了分析。
首先,介绍了电工钢的定义和主要用途。
然后,分析了电工钢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市场规模。
接着,探讨了电工钢市场的竞争格局和主要竞争对手。
最后,对电工钢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建议。
电工钢的定义和主要用途电工钢是一种特殊的冷轧钢板,具有高度的电磁性能和导磁性能。
它广泛应用于电机、变压器、电感器等电气设备中,用于提高设备的电磁效应和能量转换效率。
电工钢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市场规模随着电气设备市场的不断扩大,电工钢市场也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主要原因包括全球电力需求的增加、能源转型的推进以及工业自动化的普及等。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电工钢市场的规模预计将达到xx亿美元,并且有望在未来几年内保持稳定增长。
电工钢市场的竞争格局和主要竞争对手目前,电工钢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格局。
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的钢铁生产企业和电工设备制造企业。
其中,国内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在电工钢市场具有较大的优势,而国外的一些钢铁企业则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来提高竞争力。
电工钢市场的发展前景和建议展望未来,电工钢市场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随着电气设备市场的不断扩大,电工钢的需求也将继续增长。
此外,随着能源转型的推进,对高效能源转换材料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这将为电工钢市场带来更多机遇。
为了在电工钢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应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加强与电气设备制造企业的合作,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动态,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综上所述,电工钢市场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企业才能在电工钢市场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2023年电工用钢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电工用钢行业市场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一、市场概况电工用钢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的高压输电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电动机等设备的制造中。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工用钢市场需求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二、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电工用钢市场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
2019年,我国电工用钢市场规模达到XX万吨,同比增长X%。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达到XX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X%。
三、市场竞争分析目前,我国电工用钢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的钢铁企业和国外的钢铁企业。
国内钢企具有成本优势和市场了解优势,但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而国外钢企具有先进的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但价格相对较高。
因此,市场上存在着国内外钢企之间的竞争。
此外,还有一些中小型钢企也在市场上发挥一定的作用。
四、市场前景分析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电工用钢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几年,我国电力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对电工用钢的需求也将继续增加。
此外,随着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对电工用钢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这将为拥有先进技术和高品质产品的钢企提供更大的发展机遇。
五、市场发展趋势1. 技术升级和创新: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对电工用钢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钢企应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2. 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我国电力行业将继续加强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因此对低碳环保的电工用钢产品的需求将逐渐增加。
3. 国际合作和扩大出口: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国际化发展,电工用钢产品有望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国外钢企的合作和交流。
4. 产业链延伸:钢企可以考虑通过拓展产业链,向上游的钢材矿石采购和向下游的电力设备制造等领域延伸,以实现规模化经营和降低成本。
六、市场风险与对策1. 市场竞争风险:市场竞争激烈,钢企应提升自身竞争力,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性价比。
2024年电工钢板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电工钢板市场分析现状概述电工钢板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和磁性的特殊钢板,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电力传输线路等领域。
本文将对电工钢板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电工钢板市场在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电工钢板市场规模达到XX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X%。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随着电力设备需求的增加,电工钢板市场将持续保持增长趋势。
主要应用领域电工钢板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动机、变压器、发电设备等。
其中,电动机是电工钢板的主要使用领域之一,占据了市场的较大比重。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推进,电动机市场需求的增加将推动电工钢板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市场竞争格局电工钢板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A公司、B公司、C公司等。
这些公司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市场渠道方面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此外,一些新兴企业也加入到电工钢板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的竞争程度。
市场驱动因素电工钢板市场的增长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
首先,电力设备需求的增加是电工钢板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随着电力传输线路的建设和电动机市场需求的增加,对电工钢板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其次,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也推动了电工钢板市场的发展。
新材料的推出和加工技术的改进,提高了电工钢板的性能和质量,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市场挑战电工钢板市场在发展中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来保持竞争优势。
其次,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对电工钢板的环保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原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也对电工钢板市场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市场前景总体来看,电工钢板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电力设备市场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电工钢板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此外,新的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也将为电工钢板市场带来更多机会和挑战。
对于企业而言,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将能在电工钢板市场中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2024年无取向电工钢市场发展现状

无取向电工钢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无取向电工钢是一种重要的电工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与分配系统、发电机和变压器等领域。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和主要应用领域等方面,对无取向电工钢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无取向电工钢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无取向电工钢产量达到XX万吨,预计到2025年,全球无取向电工钢市场规模将达到XX万吨。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普及。
发展趋势1.高效节能: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能源消耗的限制,无取向电工钢市场将呈现出高效节能的发展趋势。
新型的无取向电工钢材料具有低损耗、高磁导率等特点,可大幅度提高电力设备的效率。
2.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无取向电工钢市场也迎来了技术创新的机遇。
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了市场的发展,例如,采用微细晶粒结构制备的无取向电工钢具有更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和低损耗特性。
3.新能源需求:随着可再生能源的逐渐普及,无取向电工钢市场的需求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设备对无取向电工钢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为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主要应用领域无取向电工钢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 1. 发电机:无取向电工钢在发电机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其高磁导率和低损耗特性使得发电机能够在高效率和稳定性方面取得较好的表现。
2. 变压器:无取向电工钢是制造变压器的重要材料之一。
其低磁滞和低铁损特点能够提升变压器的能效和稳定性。
3. 电力传输与分配系统:无取向电工钢在电力传输与分配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其低损耗和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特性可减少电能损耗,提高电网的传输效率。
持续挑战无取向电工钢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主要包括: 1. 市场竞争激烈:无取向电工钢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制造商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来争夺市场份额。
2. 原材料价格波动:无取向电工钢的价格受原材料价格的影响较大,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可能会对市场造成一定影响。
我国电工钢生产技术的发展

我国电工钢生产技术的发展我国电工钢生产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支撑。
电工钢是一种具有低磁导率和高磁饱和度的优质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变压器、电动机、发电机等电力设备的电磁部件。
在生产技术方面,我国电工钢的制造工艺不断改进和创新。
过去,我国电工钢的主要生产工艺是冷轧加工,但这种工艺生产出的电工钢质量不稳定,磁性能和综合性能低于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电工钢生产开始采用湿法连铸轧制工艺,产品的磁导率、磁饱和度和综合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同时,还采用了先进的微合金化技术和精密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电工钢的机械性能和磁性能。
在材料研发方面,我国电工钢的研发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针对电力行业对高性能电工钢的需求,我国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自主创新,我国电工钢的磁导率、磁饱和度和抗腐蚀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此外,我国还研发出了一系列高性能电工钢,如高矫顽力电工钢、高磁导率电工钢等,满足了不同领域对电工钢产品的需求。
在应用方面,我国电工钢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除了传统的电力设备行业,电工钢还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领域,如风力发电装备、太阳能电池等。
此外,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工钢也成为电动汽车电机和变速器的重要材料。
这些新的应用领域对电工钢的品质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我国电工钢生产技术不断创新和提升。
总体来说,我国电工钢生产技术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进步。
通过技术改进和创新,我国电工钢的质量和性能逐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传统和新兴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电力行业和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工钢生产技术将继续发展,并为我国电力设备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我国电工钢生产技术的发展对于电力行业和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力工业的迅猛增长,对电工钢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不断提高电工钢生产技术,研发更高性能的电工钢材料,成为我国电力设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电工钢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21世纪以来,虽然我国电工钢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超低铁损取向电工钢、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高效电机电工钢等领域仍有待提高。
“十三五”期间,我国电工钢的发展应走绿色发展道路,在保证高质量水平前提下,在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上,进行电工钢生产工艺流程的革新,这对我国钢铁企业来说依然任重而道远,期望对我国电工钢的技术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电工钢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1.1 电工钢是电力生产到消费所有电工设备最重要的功能材料电工钢的功能水平主要以电磁性能铁芯损耗和磁感两大指标表示。
电工钢分为两大类:晶粒取向电工钢(CGO和HiB)和无取向电工钢,其使用比例一般为1∶3-4。
电工钢除用在大宗电工设备如:变压器、电动机、发电机外,还广泛用于通讯、仪表、电子、重大科研等设备上。
因此,电工钢不仅在电力发展、同时还在涉及千家万户的家用电器工业和国防建设方面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1.2 电工钢是世界用量最大的功能材料电工钢以其独特的良好电磁转换功能,伴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而同步增长,成为当今世界用量最大的功能材料,即使今天出现了诸如非晶态、微晶等电磁性能更为优良的材料,但由于其材料的特性不足及应用范围的限制、加工方式等问题,仍无法取代电工钢。
1.3 电工钢的铁损是引起社会电能损失的重要因素一国的发电到消耗过程中,有大量的电能以热的形式被损耗,其中45%是由发电和消费的电工钢设备中的铁芯材料——电工钢所引起的。
1.4 电工钢的功能水平是决定电工产品性能、效率、生产成本的关键电工钢具有低的损耗和高的磁感应强度,可使电工设备达到降低电能损耗和提高转换效率,减少原辅材料消耗、缩小体积、降低噪音等。
2、电工钢的磁性能水平衡量电工钢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是能量转换过程引起的损耗,因此,损耗PT(W/ kg)与磁感应强度B(T)就成为评价质量优劣的标准,降低铁损与提高磁感是世界电工钢技术研发的目标。
2.1 铁损PT = Ph + Pe +PaPT——总损耗;Ph——磁滞损耗Ph ∝Af A:磁滞回线面积f:工作频率;Pe——涡流损耗Pe∝B2t2f2/ρB:磁感,t:钢板厚度,f:工作频率,ρ:电阻率;Pa——反常损耗Pa = PT- Pe -Ph磁滞损耗:在磁化和反磁化过程中,由于磁性材料中夹杂物、晶体缺陷、内应力和晶体位向等因素,阻碍磁畴壁移动,磁通变化受阻,造成磁感应强度落后于磁场强度变化的磁滞现象而引起的能量损耗。
涡流损耗:是磁性材料在交变磁化过程中,在磁通改变方向时,按照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磁通的周围感生出局部电动势而引起涡流所造成的能量损耗。
反常损耗:是由于材料磁化时,由磁畴结构不同而引起的能量损耗。
◆无取向低碳电工钢和中低牌号电工钢Ph占75.80%;◆无取向高牌号电工钢由于硅含量高和晶粒尺寸较大,Ph约占60%,Pa占10%-13%;◆取向电工钢由于晶粒更大,Ph约占30%,Pe+Pa约占70%,Pa可比Pe大1-2倍。
由于电机中定子铁芯轭部设计Bm值约为1.5T,频率50Hz(或60Hz),所以无取向钢的铁损保证值用P15/50(W/ kg)表示。
变压器铁芯设计用工作磁感Bm一般为1.7-1.8 T,频率为50Hz(或60Hz),因此冷轧取向钢的铁损保证值一般用P17/50(W/kg)表示。
2.2 磁感磁感是铁芯单位截面积上通过的磁力线数,也称磁通密度,代表材料的磁化能力,单位为T。
无取向钢用于电机设计Bm约为1.5T,接近电工钢的B50值,因此,用B50作为磁感保证值。
取向钢用于变压器设计选用Bm约为1.7-1.8 T,接近B8值,因此,用B8作为磁感保证值。
3、世界电工钢制造工艺的发展及磁性改善趋势3.1 取向电工钢发展趋势目前,取向电工钢研究的主要方向是:(1)改善取向电工钢产品的磁性能,采用磁畴壁移动均匀化和细化磁畴等方法降低铁损、减小磁滞伸缩系数,减少能耗并降低变压器的噪声;(2)采用低温加热工艺和更紧凑的生产流程(如薄板坯连铸和双辊薄带连铸工艺生产取向电工钢等),降低生产成本,保持产品市场竞争力。
取向电工钢生产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在以下四方面:1)提高(110)[001]晶粒取向度的研究。
取向电工钢的磁感强度只与(110)[001]晶粒取向度或(110)[001]位向偏离角有关,为提高晶粒取向电工钢的取向度,选用对初次再结晶晶粒长大具有高抑制能力的抑制剂至关重要。
美国首先采用MnS作抑制剂,后工序采用二次冷轧法制成了(110)[001]织构位向与轧向平均偏离角≤7°的普通取向电工钢。
1968年日本新日铁公司开发了用AIN+MnS作抑制剂,高温常化后析出细小AIN粒子,对初次再结晶具有更强的抑制能力。
后工序采用一次冷轧法,配合其他工序的特殊处理,使(110)[001]织构位向与轧向平均偏离角降低到≤3°,生产出铁损更低、磁感更高的HiB取向电工钢。
近年来,新日铁住金公司采用AIN作抑制剂,脱碳退火后在>1000×10-6NH3的>75%H2+N2的连续炉内渗氮处理,控制PH2O/PH2≤0.04,渗氮量为(1 2 0 - 2 0 0)×1 0- 6,渗氮处理后在>10%H2+N2中,以15-25℃/h速度升温到(1000-1100℃)×(10-20h)退火,使二次再结晶完善后再升温至1200℃,0.2 mm厚板的达1.94-1.95T,该法生产的HiB钢中,AIN对初次再结晶晶粒长大的抑制能力较AIN+MnS抑制剂方案更强,磁感更高。
2)降低取向电工钢铁损的研究。
进一步降低取向电工钢铁损的措施主要有细化磁畴(这对降低HiB钢和≤0.23 mm厚产品的铁损更有效)、提高硅含量、减小钢板厚度以及减小二次再结晶晶粒尺寸等,由于电工钢中硅含量过高,易导致冷加工性变差,因此通过提高硅含量降低铁损程度有限,因而,降低铁损的主要目标在细化磁畴、减小钢板厚度及减小二次再结晶晶粒尺寸方面。
通过在抑制剂中添加Sn、Sb等单质元素,冷轧过程中采用时效轧制工艺,可使HiB取向电工钢二次再结晶晶粒尺寸由10mm×20mm约减小至4mm×6mm,可以使涡流损耗P17/ 50下降0.1-0.2W/kg。
减薄厚度的前提条件是应使二次再结晶发展稳定,减薄厚度可使经典涡流损耗下降,如HiB 钢由0.30mm减薄到0.23mm,磁滞损耗与异常涡流损耗不变,但经典涡流损耗由0.36W/kg 降到0.21W/kg,下降了41.7%。
用物理及化学方法可使取向电工钢磁畴细化,明显降低异常涡流损失。
如0.23mm HiB取向电工钢,经激光照射(ZDKH)处理,磁滞损耗与经典涡流损耗不变,而使异常涡流损耗由0.40W/kg降至0.30W/kg,下降25%,从而使总损耗降低。
3)铸坯低温加热生产取向电工钢工艺。
近年来,许多取向电工钢生产厂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竞相开发了多种低温加热(≤1 300℃)生产工艺,如:新日铁八幡厂抑制剂采用AIN(Al s0.025%-0.035%)为主,添加单元素Cr(0.15%-0.20%)、B(0.003%-0.004%)或Sn(0.05%-0.10%)、Bi(0.005%-0.10%)等方案生产HiB钢,铸坯加热温度降到1250℃以下。
控制热轧最后3道次总压下率>40%,最后1道次压下率>20%,经常化后,采用80%-90% 压下率的一次冷轧法,冷轧过程中采用时效处理;脱碳退火后经渗氮处理(含NH3 的H2+N2混合气),控制初次晶粒的平均尺寸d=18-30μm,可生产厚0.18-0.50 mm产品,AIN的抑制作用比普通HiB钢中AIN的抑制作用更强,二次再结晶发展更稳定,适用于制造节能变压器,而且更有利于生产表面光滑(无玻璃膜)的取向电工钢,可使P17进一步降低。
日本JFE公司不使用抑制剂,将钢中C和Al 含量均控制在小于0.01%,S、N、O均控制在小于0.003%。
铸坯加热温度降至1150-1250℃,热轧后经900-950℃、60 s常化处理,冷轧前晶粒尺寸控制在200μm以下,冷轧压下率控制在70%-91% ,在干的(H2+N2)混合气氛中,以950℃初次再结晶退火,省去脱碳退火并采用1050-1100℃低温最终退火(不需高温净化处理),制造成本明显降低,产品轧向磁性较低,但横向磁性有所提高,而且冲片性好,主要用于制作EI型变压器、镇流器及大型发电机。
韩国浦项采用以Cu2S(Cu 0.3%-0.7%)和AIN(Als0.013%-0.019%)为主抑制剂,Ni(0.03%-0.07%)和Cr(0.03%-0.07%)的方案生产HiB钢,铸坯加热温度为1050-1250℃,热轧板经900-l 150℃常化后,进行一次冷轧(压下率为84%-90%),冷轧板厚度为0.23-0.35 mm,经脱碳退火后,再进行渗氮处理。
钢中添加适量的B元素(0.0055%-0.0065%)可形成BN,进一步加强抑制能力。
德国蒂森钢铁公司,采用Cu2S+AIN+Sn作抑制剂,控制(Mn)×(Cu)/(S)=0.1-0.4。
铸坯加热温度为1050-1250℃,高温常化处理后,采用冷轧时效处理的一次大压下率冷轧。
最终退火在<10% H2+N2混合气氛中缓慢升温,防止Cu2S过早分解,成品磁性良好。
4)短流程生产取向电工钢工艺。
继德国蒂森1999年首次利用CSP工艺生产无取向电工钢之后,意大利AST钢铁公司在特尔尼(TERNI)建成的CSP还生产过普通取向电工钢和高磁感取向电工钢。
3.2 无取向电工钢发展趋势低铁损、高磁感是电工钢生产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
在高品质的前提下,为进一步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必须推动电工钢生产工艺流程的革命。
特别应该指出,炼钢(含精炼技术)的进展,对电工钢成分控制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无取向电工钢冶炼要求的超纯净化,C+S+N+O ≤60ppm,取向电工钢对抑制剂成分,如MnS、Al N等的控制,后工序获得高斯织构至关重要。
4、抑制剂在取向电工钢生产中的重要作用4.1 厚板坯加热温度高、中、低与抑制剂的形成厚板坯加热温度与抑制剂的形成原因分析(略)。
4.2 世界各国因采用不同抑制剂而使板坯加热温度不同通过以上工艺分析,其基本点在于抑制剂不同,造成板坯加热温度的不同,为避免板坯高温加热带来的缺陷,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在寻找可以降低板坯加热温度的抑制剂,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不同抑制剂与不同板坯加热温度。
凡板坯加热温度在1400℃以上的,基本上是新日铁输出的HiB生产技术,抑制剂主要以Al N 为主;凡是板坯加热温度小于1200℃的,基本上是20世纪80年代后开发的以Al N为主,且采用后工序渗氮技术的SL工艺;板坯加热温度在1280-1300℃可能大都采用俄罗斯的Cu2S 和Al N为抑制剂的一般取向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