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小城》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9《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9《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9《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海滨小城》,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与魅力;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描绘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海滨小城》一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

2. 语文知识: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正确用法;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写作技巧: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观察、描绘、表达等。

4.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培养家乡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观察、描绘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情感教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交流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写作技巧。

5. 实践活动:学生进行观察、描绘和表达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海滨小城》2. 内容:课文标题、作者、主要内容、生字词、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

3. 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9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9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9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与魅力,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海滨小城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海滨小城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 课文分析:通过分析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海滨小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3. 写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海滨小城的美丽和魅力。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海滨小城的感受和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海滨小城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描绘海滨小城的美丽和魅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课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海滨小城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3. 课文分析:通过分析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海滨小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4. 写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海滨小城的美丽和魅力。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海滨小城的感受和看法。

6. 总结与反思:通过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深入思考海滨小城的美丽和魅力,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海滨小城2. 重点词语:美丽、魅力、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

3. 描述: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七、作业设计1. 写作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海滨小城的短文,描述其美丽和魅力。

2. 口头作业:让学生准备一段口头介绍,向同学介绍海滨小城的美丽和魅力。

《海滨小城》名师教案(第二课时)

《海滨小城》名师教案(第二课时)

《海滨小城》名师教案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出示本课生字,检查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海滨街道交界云朵渔民遍地远处汽笛船队满载靠岸初夏机帆船整洁打扫除了来来往往银光闪闪2.拓展词语。

找出像“来来往往”一样的AABB结构的词语。

预设:匆匆忙忙磨磨蹭蹭家家户户找出像“银光闪闪”一样的ABCC结构的词语。

预设:白发苍苍风尘仆仆生机勃勃3.我们在上一节课读过课文了,谁能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自由读课文,把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概括各部分大意。

预设:(1~3):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了大海和沙滩,突出了海滨的美丽。

(4~6):具体描写了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突出了小城的美丽与整洁。

(7):总结全文,赞美海滨小城的美丽与整洁。

4.梳理条理。

按照“海滨→小城”的顺序,理清课文层次。

所有文字围绕中心展开,非常高效。

二、开门见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

预设:开篇点题。

点明文章要描写的对象——海滨小城。

三、美丽海滨1.自由读1-3自然段,说一说:作者具体描写了海滨的哪些景物?出示文段:人们走到街道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

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

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棕色的机帆船和银白色的军舰来来往往。

预设:课文描写了海天一色的景象、船只来来往往的景象。

这是美丽的海天远景。

2.读一读海上日出的情景。

出示文段: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膊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你就得哪个字更有表现力?预设:“镀”最有表现力。

写出了朝阳升起的过程,富有动感。

3.海上如此美丽,海滩是什么样子呢?出示文段: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

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海滩上的贝壳有什么特点?预设:“遍地”说明贝壳多。

“各种颜色、各种花纹”说明贝壳漂亮。

总结:贝壳的数量多而且特别美丽。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教材背景本课时是《海滨小城》的第二课时,属于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内容。

本课时主要围绕着“家乡的文化和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这一主题展开,通过描写小城,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同时通过学生的实地观察和感悟,发现和探究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

教材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感悟,发现和探究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发现、思考和表述的能力。

教材重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家乡的文化;2.发现和探究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发现、思考和表述的能力。

教材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感悟,来发现和探究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2.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思考和表述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导入新课;2.学生观察和感悟;3.小组合作讨论;4.课堂展示;5.总结归纳。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家乡的宣传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历史和特色。

然后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 学生观察和感悟教师带领学生来到海滨小城,让学生观察建筑物、风景和人物。

通过观察和感悟,让学生发现小城所体现的文化和历史。

3. 小组合作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组合,讨论小组成员所观察的文化建筑(如城楼、古桥、钟楼等)、风景(如河流、山峦、海滨等)和人物(如熟悉的老人、卖小吃的小贩、唱歌跳舞的文艺爱好者等),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

4. 课堂展示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为全班呈现小组成员所观察的文化建筑、风景和人物,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互动和交流。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机会,与学生一起发现和探究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

《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

2.学习作者按空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体会景色,学习描写方法。

2.难点
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

(2)回顾海滨小城的主要内容。

2.精读课文
(1)分别体会海滨和小城的美景。

①海滨的大海、沙滩。

②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

(2)学习按空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①理解空间顺序的概念。

②分析作者的描写思路。

3.写作练习
(1)以“美丽的公园”或“我的小区”为题,进行写作练习。

(2)引导学生运用空间顺序进行描写。

4.作品展示与点评
(1)展示学生的写作作品。

(2)从空间顺序的运用、景物描写等方面进行点评。

5.总结升华
(1)总结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描写方法的收获。

(2)鼓励学生热爱家乡,用文字描绘家乡的美景。

6.布置作业
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运用空间顺序描写其景色,写一篇短文。

第19课《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

第19课《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

教学过程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我会写海滨街道交界来来往往渔民遍地远处汽笛船队满载银光闪闪靠岸初夏散发除了整洁2.我会说。

这是一篇写景的美文,按照————————的顺序进行叙述,让我们了解了海滨和小城各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及其特点,从中体会作者对家乡的之情。

明确:海上沙滩庭院公园街道热爱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了解美丽的海滨小城。

学习任务一:圈画品味,体会海滨之美1.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思考:大海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圈画出你印象深刻的地方。

2.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

3.课堂交流。

交流预设:(1)人们走到街道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

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

“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写出了海天一色的美丽场景。

(2)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

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棕色的机帆船和银白色的军舰来来往往。

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 ,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

“棕色”“银白色”“白色”“灰色”与天空和大海的蓝色相映成趣,这是一种色彩的美。

(3)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膊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镀”字化静为动,太阳轻轻一抹,就让沐浴在阳光下的景物闪闪发光。

(4)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

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各种颜色、各色花纹”说明贝壳又多又美。

“寂寞”一词赋予了贝壳以人的情怀,让我们体会到沙滩的安静。

(5)远处响起了汽笛声,那是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

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

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喧闹”是特别热闹,写出了渔船满载而归的热闹场面,充满欢声笑语。

贝壳无人理睬,汽笛、船队、捕鱼归来,寂寞与喧闹对比,动静结合描写出海滩的美。

学习任务二:激情朗读,体会作者感情1.阅读第4自然段,先读懂段中每一句话的意思,然后想一想这些句子是围绕本段的哪一句话来写的。

海滨小城第二课时优质课教案

海滨小城第二课时优质课教案

海滨小城第二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体会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学习描写海滨小城的句子,积累语言。

3. 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描写一处自己熟悉的场景。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学习描写景物的句子。

【教学难点】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描写一处自己熟悉的场景。

【教学准备】PPT课件、相关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海滨小城》这篇课文,了解了海滨小城的特点。

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海滨小城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2. 学生自由发言。

3.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句子。

二、朗读课文,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1.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录音朗读。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描写海滨小城美丽和整洁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特点。

3.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学生点评。

4.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如:“船只的往来象穿梭,在白天是很少有的。

”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船只往来的频繁。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一片片红云中。

”这句话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凤凰树开花的美丽。

“满街的凤凰花鲜艳夺目,旁若无人般开得那么热闹。

”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凤凰花的美丽和开放时的热烈。

5.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积累语言1. 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描写景物的句子,读一读,抄写下来。

2. 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3. 教师出示一些描写景物的句子,让学生欣赏并体会这些句子的特点。

4. 学生试着仿照这些句子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自己熟悉的场景。

四、拓展延伸1. 学生展示自己家乡的图片或视频,介绍自己家乡的特点。

2. 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其他同学的描写方法。

3. 教师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短文。

《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关键词句,感受小城的特点。

2、了解什么是中心句,学会寻找段落中心句。

3、学会围绕中心句,展开一段话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中心句,学会寻找中心句。

教学难点:学会围绕中心句,展开一段话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巩固字词,复习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海滨小城》,齐读课题。

2、读读下面的词语:1)浩瀚寂寞喧闹浩瀚的大海寂寞的贝壳喧闹的海滩2)海天交界来来往往银光闪闪3)庭院公园街道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小城的公园更美。

小城的街道也美。

3、我们欣赏了浩瀚的大海,看过飞翔的鸥群,银光闪闪的鱼儿。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小城,轻松漫步吧!把书翻到79页。

二、学习文段,掌握方法1、PPT :轻声读4—6自然段,思考:1)文中写了小城哪几处景象?2)你最喜欢哪一处景象?为什么?2、生汇报 (相继板书)庭院公园街道3、学习庭院叶香PPT: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1)你从哪个词感受到了桉树叶子浓浓的香味?满街满院(2)你对满街满院怎么理解?引读:初夏,当你漫步在东院的长廊里,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当你徜徉在西院的池塘边,桉树叶子……当你徘徊在街角的书院里,桉树叶子……满街满院的香,因为有满街满院的桉树。

这里不仅写了树叶的香,也体现了桉树的数量多。

花多花美PPT: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人脑,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1)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花的凤凰花的美?热闹。

(2)引读:让我们一起走进凤凰花的世界。

我们不光知道花开得热闹,也明白了庭院里的凤凰树很多。

种类繁多PPT: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总结:我们从花开得热闹中读懂了凤凰树之多,从满街满院的香味中读懂了桉树之多,还有不同品种的树,你能用这段话中的一句话来理解整段的意思吗?——这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读懂了这一句,我们就读懂了这一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滨小城》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了解、体会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从而感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体会文中描写小城美丽景色的语句。

懂得怎样按一定顺序观察,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念方法,休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理清观察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具:实物投影,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欣赏了大海的景色,你们觉得美吗?好,请大家一边欣赏一边跟着教师回忆课文内容。

2、多媒体播放海滨录像,边看这引读。

3、作者写海滨先写了什么景色,再写了什么景色?(板书:大海、沙滩)
4、你觉得大海美在哪里?沙滩呢?(板书:色彩绚丽、动静结合)
5、在这样广阔无垠而又绚丽多彩的海滨的衬托下,小城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前往――海滨小城。

你会看到另一番迷人的景色。

二、学习第二部分:小城。

1、自由读四-七段,说说作者写了小城的哪几个地方?再想想小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学生读后交流。

(师板书:庭院、公园、街道。

美丽、整洁)
找出留给你印象的句子,读一读。

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小城的美丽和整洁的呢?
3、我们随作者先来到庭院。

学生观看录像,师范读。

指名朗读,找出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第一句)
自由读这一段,说说你觉得哪句话写得美,为什么?
实物投影出示句子: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①热闹:写出花多,花艳,争相开放。

含拟人手法。

笼罩:覆盖,花多,几乎满城都是。

一片片红云:花多,花红,很美。

板书:花美
你见过这样的树开这样的花吗?这就是海滨城市特有的。

②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③你能把美的感受带给大家吗?指名多人读,齐读。

④再看录像,加深印象。

⑤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庭院中的树――(很多)板书:树多;有……这些树都是亚热带树木,这也是海滨小城的特色。

⑥你还能找出与众不同的地方来吗?(板书:叶香)
⑦齐读第四段。

4、总结学法。

小黑板出示:先找中心句,抓特点,再理解词句,感情朗读。

下面请大家带着以下问题自学五、六段。

同学们可以分组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投影出示思考题:
⑴每一段各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划出。

⑵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用“”划出,并圈出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⑶小城的公园、街道具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5、学后交流,检查自学。

刚才,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那么你通过自学已解决了哪些问题呢?指名交流。

投影出示句子:
(1)“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一棵棵:树多。

绿绒大伞、密不透风:颜色绿,树冠大,树叶茂盛(板书:榕树大,树叶密)
指导朗读。

出示投影片,让学生再次体会公园里到处是绿树,体会榕树的大,树叶的密不透风。

看着这绿树成阴的公园,你还能用什么句子来描述它,你还想说什么?(我真想去小城的公园坐一会儿)是啊,这里真是小城人民的休闲好去处。

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理解“每逢”,并指导造句。

(2)“人们把街道……都没有。


理解“甚至”,造句。

板书:清洁
小城街道的特点还有许多路是用细沙铺成的。

你去过沙滩吗?在沙地上走过吗?那是怎样的感觉?(软软的,松松的,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这样的路也只有在海滨小城才看得到。

这也是小城的特色之一。

6、齐读第五、六段。

7、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这一段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三、总结全文。

1、小城的树美、花美、环境美,你们知道这样的美是谁创造的吗?(小城勤劳的人民)
他们在这样美丽整洁的环境中生活、工作,一定会感到很愉快。

难怪作者一开头就自豪地告诉大家――(第一句)。

2、由此可见,小城的人们都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那么你热爱你的家乡吗?好,教师布置一个作业,请大家用一段时间留心观察,
以“我的家乡在江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为开头,写一段话,介绍你的家乡苏州,写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四、板书设计:
大海(色彩绚丽)留心观察、抓住特点
海滨
美丽沙滩(动静结合)
海滨小城
整洁
庭院(树多、叶美、花美)
小城公园(榕树大、树叶密)
街道(干净、用细沙铺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