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5单元 四边形的认识 有趣的七巧板 冀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5单元 四边形的认识-冀教版

第5单元四边形的认识第1课时长方形的特征【教学内容】教材第41~42页例1及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验证、交流等探索长方形特征的过程。
2.认识长方形的长和宽,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探索长方形特征的过程。
【教学准备】PPT课件,师生各准备两张长方形的纸,学生准备直尺、三角板、剪刀。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问题情境1.教师拿出数学书,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得出:数学书的面是长方形的,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
师:同学们,数学书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朋友,谁能说一说我们数学书的封面是什么形状的?教师在黑板上贴上一个长方形。
师:你们还能说出什么?如果学生说出4个直角,给予肯定:不错,发现了直角。
师:你能指出它的4条边和4个角吗?让学生指一指。
2.提示:长方形的4条边一样长吗?学生回答后,介绍长方形有2组对边。
师:课本的封面有4条边、4个角,也就是这个(指着贴出的长方形)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
再来看长方形的4条边,它们一样长吗?师:长方形的2条长边和2条短边,在数学上分别叫做对边,也就是说长方形有2组对边。
二、合作探究1.让学生观察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长方形边和角的特点。
得出:2组对边可能相等,4个角可能是直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仔细观察一下长方形的边和角,大胆猜测一下,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如果在交流中学生说出两条长边可能相等,2条短边可能相等,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对边相等”。
同时,提示学生用“可能”相等。
2.提出同桌合作,利用学习工具验证长方形特征的要求。
鼓励学生用合适的方法验证,并提出先验证长方形的对边是否相等。
师:同学们猜测的对不对呢?现在,请同桌合作,利用手里的学习工具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我们猜测的长方形的这些特征是否正确,先来验证一下两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 第五单元 四边形的认识

第五单元四边形的认识第1课时长方形的特征教学内容:教材第41、42页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形的长和宽.知道长方彤的对边相等、4个都是直角。
2、在观察、验证、交流等活动中,经历探索长方形特征的过程。
3、在用已有数学活动经验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的特征。
教学用具:每人准备一张规则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这些图形,请同学们找一找你周围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指出教室中的黑板、门、课桌、深本等物体的面是长方形。
)师:同学找得很正确,我们这么熟悉长方形,那你们知道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索长方形有什么特点。
板书:长方形的特征二、自主探索,掌握新知1.师: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数一数它有几条边个几个角。
(学生取出长方形纸后,数边和角的个数,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使学生了解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
)2.师:我们知道了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那它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呢?(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思考和交流,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只要学生说得合理,都要给予肯定。
)学生可能想到以下几方面:(1)长方形有2条长边,2条短边。
(2)长方形的两条长边可能相等,两条短边也可能相等。
(3)长方形的4个角可能都是直角。
3.师:你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呢?长方形是不是对边相等呢?4个角是否都是直角?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一下。
(小组合作进行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想出的方法。
)学生想出的方法可能有:(1)用直尺测对边的长度验证对边相等。
(2〉用对折的方法验证对边相等。
(3)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长方形的四个角比-比验证4个角都是直角。
(学生想出的方法只要合理,都要给予肯定。
)师:全班讨论、交流自己的方法,通过你们的验证,得出什么么结论?(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得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个角都是直角。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四边形的认识|冀教版

第五单元四边形的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材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素材,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教材对四边形的概念没有下严格的定义,因此让学生感知四边形的特征是目标之一,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掌握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主要单元内容包括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用七巧板拼图。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初步认识四边形,能辨认平行四边形,能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3.了解七巧板,能用七巧板拼图。
在拼图和图案设计的过程中感受图形的美妙,感受我国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在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教学建议:长期以来,关于“几何”的课程内容和目标,在小学阶段主要侧重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较少涉及三维空间的内容,使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像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标准》将以往的“几何”拓展为“空间与图形”,是对我国传统数学课程内容的一次重大变革,符合数学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为此,小学阶段的教材削弱了单纯的平面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等的计算,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增加了图形变换、位置的确定等内容,加强了几何建模以及探究的过程。
这样,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因此,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四边形的认识第4课时 认识七巧板教学课件《翼教版》

第 4 课时 认识七巧板
认识七巧板
七巧板因为由七块图板组成 而得名,它是我国人民创造 的一种智力玩具。外国人称 它为“唐图”。
七巧板”巧“就巧在用这样 简单的七块图板可以拼成动 物、人物、建筑、车辆等各 种开关各异的图案,千变万 化,非常有趣。
用七巧板可以拼 成我们学过的图
将下面的图形分分类.
⒈
⒊⒋
⒍
方法1: 按有没有直角分
{1,3,4}有直角 ; {2,5,6}没有直角
方法2: 按对边相等
{ 1,2,3,4,6 }对边相等;{ 5 }对边不相等
方法3: 按对边相等的情况
{1,3,6}
{2,4} {5 }
下面哪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把它选出来
判断下列图形哪个平行四边形。
形。
用七巧板拼图 照样子拼一拼。
2)先说说像什么,再动手拼一拼
× • 1.判断:
•
是一个四边形。( )
√ )
•
是一个四边形。(× )
观察下面各图,是四边形的在( )里 打“√”,不是四边形的在( )里打 “×”。
(√)
(×)
(√)
(×)
(1)
(2)
(3)
(4)
(5)
(6)
(2)、(4)、(6)是平行四边形
(经过的路必须是四边形!)
12 78
3 4 56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认识七巧板并拼图|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认识七巧板并拼图|冀教版《认识七巧板并拼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七巧板是由七块图板组成的,会用七巧板拼图。
2、经历认识七巧板并用七巧板拼图的过程。
3、增强想象力和观察力,感受用七巧板拼图的乐趣和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较多的经验积累,对这三种图形比较熟悉,学生也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名称,有些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七巧板,有一点比较浅的认识。
学生能够通过对七巧板的分类、整理、比较、拼图等活动中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能够通过有趣的拼图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学生可能对比较3、5、7号图形的大小感到困难。
在创造性拼图时,有的孩子可能会遇到困难。
三、重点难点1、学会用七巧板拼图2、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七巧板1、出示七巧板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种智力玩具,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生:想。
师出示七巧板。
生:七巧板。
师:同学们玩过七巧板生:玩过师:同学们知道七巧板的来历吗生:不知道(二)介绍七巧板1、播放介绍七巧板的课件,让学生从课件中了解到七巧板的知识。
(板书:认识七巧板)2、提问:下面我们一起寻找七巧板中所蕴藏的数学知识,认真观察一下七巧板,你发现了什么?(说一说七巧板中有哪几种图形各有几个)生:七巧板中有五块三角形、一块正方形,一块平行四边形;师:真棒,回答的真好。
师:同学们还能观察出什么生:......师:总结:七巧板的五块三角形中,有两块大三角同样大,两块小三角形也同样大。
板书: 三角形 5 正方形 1 平行四边形1师:七巧板是我国人民创造的一种智力玩具,这样简单的七块图板,可以千变万化,非常有趣。
老师希望同学们都成为一个聪明的、能创造的人。
这节课,我们大家就用七巧板来拼图,看谁拼的图最棒。
(板书:七巧板并拼图)(三)、拼学过的图形1、师:同学们了解了七巧板中图形的特征,那么,用七巧板中的图形可以拼出那些我们学过的图形呢自己试一试学生动手拼一拼,教师巡视了解拼图情况。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培训第五单元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建议
通过操作活动,加 深对平行四边形的 认识,感悟平行四 边形的一些特征。
46
教学建议
实践活动:七巧 板拼图。是让学 生知道七巧板是 我国人民创造的 一种智力玩具, 通过拼图去发现 美、欣赏美、创 造美。
七巧板拼图
49
48
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放手让 学生根据自己的 经验去认识、去 猜想、去验证, 得到正方形特征。
探索正方形特征
43
教学建议
认识平行四边形
46
通过图形分类的 活动,学生初步 认识四边形 ,进 而认识平行四边 形。
45
教学建议
46
教材呈现的“自动拉门”和“篱笆”两个日常 生活中常见的平形四边形的实物,使学生感受 到平行四边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建议 长方形纸的边和角。
教学建议
41
活动二是让学生根据观察和想像,说一 说长方形可能有什么特点。
教学建议
41
活动三是让学 生对自己观察、 想到的进行验 证。
42
注意问题
教学时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充足 的时间,去观察、猜想、验证 和交流。关注的焦点是“经 历……过程”,而不是只关注 “结果”。关注学生在整个过 程中的表现。
第五单元 四边形的认识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 征,辨认平行四边形,在方格 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 四边形。
单元知识分析
已学的知识 认识图形 角的认识
本单元的知识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辨认平行四边形
后续学习的知识
周长的计算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认识四边形,能辨认平行四边 形。
数学冀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四边形的认识》

《四边形的认识》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材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素材,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教材对四边形的概念没有下严格的定义,因此让学生感知四边形的特征是目标之一,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掌握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主要单元内容包括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用七巧板拼图。
【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四边形,能辨认平行四边形,能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了解七巧板,能用七巧板拼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在拼图和图案设计的过程中感受图形的美妙,感受我国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一)长方形的认识及特征1、情境创设。
师:同学们,看黑板上都是些什么图形?(黑板上张贴着各种颜色、大小不一的长方形。
)这节课长方形想和你们交个朋友,让你们进一步了解它、认识它,你们愿意吗?那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索长方形的特征,看它们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
(板书课题)2、动手感知。
(1)数出长方形中边和角的个数。
师:拿出你的长方形纸,数一数长方形有几个角、几条边?师:谁能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样数的?(教师示范指导:指边时,要从头至尾摸出它的边,你能像这样再数一数它的四条边吗?)(课件出示)(2)认识邻边。
师:长方形的四条边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介绍邻边:这条长边和这条短边挨在一起,就像邻居一样,我们把它们叫做邻边。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5单元 四边形的认识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5单元四边形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掌握四边形的基本概念,包括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2.理解不同四边形之间的特性和关系;3.能够对所学概念进行初步应用,通过画图、简单推理等方法解决有关四边形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的基本概念;2.不同四边形之间的特性和关系。
三、教学难点:1.通过画图、简单推理等方法解决有关四边形的问题;2.理解四边形各自的特性及关系,准确辨认所学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简单介绍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概念,引导学生对四边形有一个初步认识。
2. 概念解释1.梯形教师给出梯形的定义:具有至少一组平行边(底边和上边),并且其余两边也分别相交于这两条平行边上。
2.平行四边形教师给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具有两组平行且相等边的四边形。
3.菱形教师给出菱形的定义:四边相等,四个内角相等的四边形。
3. 特性和关系1.平行四边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特性:1. 对角线互相平分;2. 对角线长度相等;3. 任意一角的补角相等。
2.梯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梯形的特性:1. 一组对边平行;2. 非平行对边之和大于平行边之差。
3.菱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菱形的特性:1. 四条边相等;2. 两条对边平行;3. 任意一角的补角相等;4.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4. 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画图或者简单推理来解决有关四边形的问题。
5. 归纳总结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以梳理所学知识:1.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的基本概念是什么?2.不同四边形之间有哪些特性和关系?3.如何通过画图、简单推理等方法来解决有关四边形的问题?五、课后作业教师布置有关四边形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并掌握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基本概念。
通过观察和解答有关四边形的练习题,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初步应用,并且对所学概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七巧板》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有趣的七巧板”是一节实践活动课。
利用七巧板拼图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数学游戏。
教材安排这次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等四边形的基础上开展的活动。
二、说教法
低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爱说、爱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的集中。
抽象的讲解对他们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教师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必须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多层次的练习活动来吸引他们,让他们乐学、爱学。
教材先引导学生认识七巧板:有几种不同的图形?每一种图形有几个?哪些图形是完全一样的?然后从简单到复杂,放手让学生尝试两块、三块的拼塔,再是四块、五块、六块的拼搭,最后是七块的拼搭。
让学生认识七巧板,并说出七巧板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基本的平面图形。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拼一拼生活中的物体。
最后,让孩子们用七巧板拼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形,充分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
让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去。
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性,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而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给了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1.经历认识七巧板并用七巧板拼图的过程。
2.知道七巧板是由七块图板组成的,会用七巧板拼图。
3.培养想象力和观察力,感受用七巧板拼图的乐趣和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是“动手做,玩中学”的活动,所以教学重点是用七巧板拼图,体会用七巧板拼图的神奇。
教学难点是学生自己看轮廓拼图。
五、说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教师谈话,由喜欢看电视和交流“七巧板”节目中的有趣事情,引出了解“七巧板”的问题。
然后播放介绍七巧板的课件。
让学生初步认识七巧板,激发学生用七巧板拼图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播放完了课件,让学生交谈从课件中了解到的知识。
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
让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关于七巧板的知识。
然后教师介绍:七巧板是我国人民创造的一种智力玩具,这样简单的七块图板,可以千变万化,非常有趣,外国人把它叫做“唐板”,非常赞赏。
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自豪。
鞠萍姐姐主持的“七巧板”节目,就是希望同学们都成为一个聪明的、能创造的人。
这节课,我们大家就用七巧板来拼图,看谁拼的图最棒。
板书:七巧板拼图。
2.让学生观察七巧板,了解七巧板中有哪几种图形。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七巧板。
3、拼图形
(1)提出“用七巧板可以拼出哪些学过的图形”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学生动手拼一拼,教师巡视了解拼图情况。
(2)交流学生拼图的结果。
要给每个学生充分展示不同拼法的机会。
学生有的用七巧板中两块大三角板拼成了一个大三角形;有的用七巧板中的两块大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正方形;有的用七巧板中的两块大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小三角形,一个正方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以及第48页用七块图拼成的大三角形,学生拼不出,教师参与拼图等等。
这样给了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感受到了用七巧板拼图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巩固新知
1.让学生看49页上的图(1),先说一说是什么,用什么图形拼出来的,再照样子拼图。
2.出示49页图(2)较为复杂的七巧板拼图,先让学生说说像什么,再让学生动手拼一拼。
3、让学生看49页图案的轮廓图,然后交流。
让学生照着书中的样子,把自己喜欢的图形拼一拼。
!教师在这里特别注意进行了个别指导和激励性评价。
拼完后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教师用了激励性的语言:这节课中大家积极动手、动脑,仿照书中的图拼出了漂亮的图形。
下课后请你,自己也设
计几个图案,拼出来给大家欣赏好吗?激励学生课下继续探索用七巧板拼图。
(五)板书。
本节课是一节活动课,所以板书仅仅体现了七巧板的组成。
七巧板:有五块三角形,一块正方形,一块平行四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