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残回收率计算

合集下载

浅析加标回收率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

浅析加标回收率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

浅析加标回收率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农药使用量的增加和种类的增多,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问题日益突出。

农药残留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和监管。

在农残检测中,加标回收率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可以反映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加标回收率是指在实际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品,再进行检测,通过计算加标前后标准品的浓度变化,来评估检测方法的准确度。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本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标回收率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评估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加标回收率的检测,可以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进行精确测量,从而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加标回收率的研究对于推动农残检测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标回收率可以作为评价农残检测方法灵敏度和准确性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优化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推动农残检测技术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加标回收率在农残检测领域的研究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以及加强监管和管理工作都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加标回收率的准确测定,可以及时发现农产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促使生产者和监管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安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加标回收率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在农残检测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通过研究不同农残检测方法中加标回收率的表现,可以评估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和可靠性,为农残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研究加标回收率在农残检测中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提高检测方法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为农产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分析加标回收率的应用案例,可以进一步验证其在农残检测中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为推广和应用该指标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农药残留量计算公式

农药残留量计算公式

农药残留量计算公式首先,农药残留量的计算涉及到农药的施用量、降解速率、溶解度、蒸发率、吸附率以及农产品的收获间隔期和农产品的残留限量等多个因素。

根据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基本的农药残留计算公式:残留量=施用量×(1-降解速率)×溶解度×(1-蒸发率)×(1-吸附率)其中,施用量是指农药在单位面积上的使用量,单位通常为毫克/平方米;降解速率是指农药在环境中的分解速率,单位通常为百分比;溶解度是指农药在水中的可溶解性,单位通常为毫克/升;蒸发率是指农药在施用后的挥发速率,单位通常为百分比;吸附率是指农药在土壤或植物体中的吸附速率,单位通常为百分比。

上述公式中的施用量和降解速率可以通过调查或实验数据来确定。

溶解度、蒸发率和吸附率则需要利用实验室测试或文献数据进行确定。

此外,还需要考虑农产品的收获间隔期和残留限量。

收获间隔期是指农产品在施用农药后需要满足的最小生长期,单位通常为天。

残留限量是指在收获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最大容许浓度,单位通常为毫克/千克。

根据收获间隔期和残留限量,我们可以在计算公式中添加一个限制条件,使得计算结果不超过残留限量,即:若残留量>残留限量,则残留量=残留限量。

这个限制条件的目的是保证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不会超过国家或地区规定的安全标准。

综上所述,农药残留量的计算公式是一个基于施用量、降解速率、溶解度、蒸发率和吸附率等因素的复杂公式。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同时需要考虑国家或地区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安全标准,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农残计算方法

农残计算方法

测定法
(1)内标法 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照品和内标物质,分别配成溶液,精密量取各适量,混合配成校正因子侧定用的对照溶液。

取一定量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对照品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校正因子:
式中 A S 为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
A R 为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
c S 为内标物质的浓度;
c R 为对照品的浓度。

再取各品种项下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供试品中待测成分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含量:
式中 A X 为供试品的峰面积或峰高;
c X 为供试品的浓度;
为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
为内标物质的浓度;
f 为校正因子。

采用内标法,可避免因样品前处理及进样体积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外标法 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照品和供试品,配制成溶液,分别精密取一定量,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中待测成分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含量:
式中各符号意义同上。

由于微量注射器不易精确控制进样量,当来用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成分或杂质含量时,以定量环或自动进样器进样为好。

R R S S c A c A =
)校正因子(f 'S 'S X X c A A f c ∙=)含量('S A 'S c R X R A A c =)c X 含量(。

回收率计算

回收率计算

空白加标回收:在没有被测物质得空白样品基质中加入定量得标准物质,按样品得处理步骤分析,得到得结果与理论值得比值即为空白加标回收率。

ﻫﻫ样品加标回收:相同得样品取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定量得待测成分标准物质;两份同时按相同得分析步骤分析,加标得一份所得得结果减去未加标一份所得得结果,其差值同加入标准物质得理论值之比即为样品加标回收率。

ﻫ加标回收率得测定,就是实验室内经常用以自控得一种质量控制技术、对于它得计算方法, 给定了一个理论公式:1、1理论公式使用得前提条件文献[1]中对加标回收率得解释就是:“在测定样品得同时, 于同一样品得子样中加入一定量得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将其测定结果扣除样品得测定值, 以计算回收率、”因此,使用理论公式时应当满足以下2个条件:①同一样品得子样取样体积必须相等;②各类子样得测定过程必须按相同得操作步骤进行。

ﻫ1、2理论公式使用得约束条件文献[2 ]中强调指出:加标量不能过大,一般为待测物含量得0、5~ 2、0 倍, 且加标后得总含量不应超过方法得测定上限; 加标物得浓度宜较高,加标物得体积应很小,一般以不超过原始试样体积得1%为好。

ﻫ1、3理论公式得不足之处(1)各文献对公式中“加标量”一词得定义,均未准确给定, 使其含义不就是十分明确、从公式得分子上分析,加标量应为浓度单位;从公式得分母上理解,应为加入一定体积得标准溶液中所含标准物质得量值, 为质量单位。

ﻫ(2)若公式中得加标量为浓度单位, 此时得加标量并不就是指标准溶液得浓度, 而应该就是加标体积所含标准物质得量值除以试样体积(或除以试样体积与加标体积之与)所得得浓度值、这里存在着浓度换算,而在理论公式中并没有明确予以表现出来。

ﻫ2加标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计算方法及数学表达式2、1以浓度值计算加标回收率理论公式可以表示为P =(c2-c1)/c3×100%、………………(1)ﻫ式中:P为加标回收率;c1 为试样浓度,即试样测定值,c1=m 1/V 1; c2为加标试样浓度,即加标试样测定值, c2 =m 2/V 2;c3 为加标量, c3=c0×V 0/V2:m=c 0 ×V 0; m 1为试样中得物质含量; m 2 为加标试样中得物质含量; m 为加标体积中得物质含量;V 1 为试样体积; V 2为加标试样体积, V2 =V1 + V 0; V 0 为加标体积; c 0为加标用标准溶液浓度。

第三章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第三章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第三章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第四节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一、分类1、 单残留分析(single residue analysis)对待测样品中某类某一种农残定性定量(已知、未知)农药注册(中国、外国) 中国国标方法2、 多残留分析(multiresidue analysis)对待测样品中多类多种农药残留同时定性和定量(已知、未知)单种类农药多残留分析(有机磷、有机氯等)中国国标方法 多种类农药多残留分析二、专业术语1、添加回收率(fortified recovery)空白样品中加入一定浓度某一种或几种农药(C1)后,其样品中此农药浓度测定值(C2)对加入值的百分率(F )。

F=C2/C1×100%旨在衡量测定值与真值之间的误差,是制定农残分析方法准确度和可行性的指标。

一般以MRL 值水平高一个数量级、低一个数量级和同一个数量级三个浓度水平进行添加,测定添加回收率;可以单个农药添加测定单残留添加回收率,也可多种农药同时添加,测定多残留添加回收率。

至少重复三次。

测试样品具代表性(3-4种)。

测试农药具代表性(4类-5类)。

单残留回收率:80—100%,多残留回收率:70—120%。

2、最大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 ,MRLs ) 在农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法定最高允许浓度,又称最高残留限量,以每千克农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毫克数(毫克/千克)表示。

制订目的:控制食品中过量农药残留以保障食用者安全,对超标的产品采取措施,即禁止食用。

推行和指导合理用药,农产品监测超标时,表明未按规定用药。

减少国际贸易纠纷,各国均制订本国的MRLs ,国际组织FAO/WHO 也制定其相应的MRLs 标准。

制订方法:按照农药标签上规定的施药剂量和方法使用农药后,在农产品中的最大残留浓度,其数值必须是毒理学上可以接受的,由各国政府部门按法规公布。

在农残检测中,以MRL 值判断是否超标。

浅析加标回收率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

浅析加标回收率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

技术应用J1442020年2月·下浅析加标回收率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戴巧珍 刘秀芹 □ 柞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摘 要 本文以单位日常检测工作为例,通过在样品中添加标准物质求得加回收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加标回收率在检测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空白样品;质控样品;标准物质;加标回收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不再只是量上的需求,更多追求的是品质的提高,农产品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近年来,不安全农产品质量事件层出不穷,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崛起,那么,如何知道检测样品的准确率呢?作为检测人员又如何验证自己的检测水平呢?这就要用到加标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是实验室内经常用到的一种内部质量控制技术,目的是在测定样品时,通过计算回收率的方法来确定实验前处理过程是否规范,农药残留物的回收情况,以便分析实验的准确性。

1 实验过程1.1 实验标准严格按照NYT 761-2008 中关于蔬菜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的方法和仪器要求进行。

1.2 实验样品称取已匀浆好的黄瓜样品11份,每份25g 装入烧杯,顺序标注为1到11号;1.3 标准物质将三唑磷100ug/ml 的原液取500ul 稀释成 10ug/ml 备用。

1.4 实验分组实验分为四组,第一组为空白样分别标注为1和2号样,不加入任何东西;第二组为质控样,序号从3到5分别加入100ug/ml 的三唑磷300ul;第三组质控样序号从6到8分别加入10ug/ml 的三唑磷300ul;第四组质控样序号从9到11分别加入10ug/ml 的三唑磷200ul;2 实验分析2.1 样品结果计算实验结果气相色谱仪中的结果以质量ug/g 为单位,在添加标准物质时应首先换算到25g 样品中,计算出每一组所添加的标准物质的质量,计算公式为:m=c*v;在检测结果中,将每一组中的各平行样品结果取平均值作为待测物质的最终质量。

2.2 加标回收率计算方法加标回收率=(质控样测量结果—空白样品测量结果)/样品中添加质量*100%。

回收率的计算方法

回收率的计算方法

回收率的计算方法有机磷类国标:假设取5PPM某农药毫升加入到10克蔬菜样品中,则其每克蔬菜样品中农药无损失,100%回收的话,其10克蔬菜样品中农药浓度为X=(5×)/10=当将上述蔬菜样品经过前处理后,进行进样分析,其浓度结果按照公式:ρ(标样质量浓度)×V1(提取液体积)×V3(定容体积)×V4(标样进样体积)×A1(样品峰面积)W(含量)=m(样品质量)×V2(分取体积)×V5(样品进样体积)×A(标准样品峰面积)因此,通过假设可知,V1(提取液体积)和V2(分取体积)应该一样均为100毫升二氯甲烷,因为有机磷农药前处理未进行分取,是100%浓缩的。

注ρ=5PPM。

所以,ρ×100×2×1×A1 ρ×A1W(含量)= =10×100×1×A 5AW(含量)ρA1回收率= ×100% =X X×5A农业部行标:NYT 761-2008 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pdf假设取5PPM某农药毫升加入到25克蔬菜样品中,则其每克蔬菜样品中农药无损失,100%回收的话,其25克蔬菜样品中农药浓度为X=(5×)/25=当将上述蔬菜样品经过前处理后,进行进样分析,其浓度结果按照公式:ρ(标样质量浓度)×V1(提取液体积)×V3(定容体积)×V4(标样进样体积)×A1(样品峰面积)W(含量)=m(样品质量)×V2(分取体积)×V5(样品进样体积)×A(标准样品峰面积)ρ×50×5×1×A1 ρ×A1W(含量)= =25×10×1×A AW(含量)ρA1回收率= ×100% =X X×A菊酯类国标:假设取5PPM某农药毫升加入到20克蔬菜样品中,则其每克蔬菜样品中农药无损失,100%回收的话,其20克蔬菜样品中农药浓度为X=(5×)/20=当将上述蔬菜样品经过前处理后,进行进样分析,其浓度结果按照公式:ρ(标样质量浓度)×V1(提取液体积)×V3(定容体积)×V4(标样进样体积)×A1(样品峰面积)W(含量)=m(样品质量)×V2(分取体积)×V5(样品进样体积)×A(标准样品峰面积)因此,通过假设可知,V1(提取液体积)为30毫升正己烷加30毫升丙酮,总计为60毫升。

浅析加标回收率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

浅析加标回收率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

浅析加标回收率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1. 引言1.1 加标回收率的概念加标回收率是指在农残检测中,通过向样品中加入已知浓度的目标物标准品,再进行测定和浓度计算,从而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指标。

加标回收率是用于评价分析方法准确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其计算方法相对简单明了,能够客观地反映出实际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

在农残检测的实验中,我们通常会事先向样品中加入已知浓度的标准品,然后进行分析测定。

通过比较实际检测到的浓度与加标浓度之间的差异来计算加标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的计算公式为:\(加标回收率=(实测浓度-原始浓度)/加标浓度\times 100\%\)加标回收率的值越接近100%,说明分析方法的准确性越高,反之则表示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加标回收率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实验人员及时发现和纠正分析方法中的误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加标回收率的计算,还能够评价不同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为实验结果的科学性提供保障。

1.2 农残检测的重要性农残检测是指检测食品、饮用水、土壤等中残留的农药、兽药、禽药等化学物质的过程。

由于现代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化学农药和兽药,残留在农产品和环境中的农药残留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进行农残检测是确保食品安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

农残检测可以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食品中若含有超标农残残留物,长期食用会对人体造成慢性毒性作用,甚至引发严重的慢性病。

通过农残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超标农残残留,确保食品安全。

农残检测有助于维护环境的健康。

残留在土壤和水体中的农药残留物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土壤质量和水质,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通过农残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环境中的农药残留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农残检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准确监测,才能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内容字数:265】2. 正文2.1 加标回收率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加标回收率是一个在农残检测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收率的计算方法
有机磷类
国标:
假设取5PPM某农药0.5毫升加入到10克蔬菜样品中,则其每克蔬菜样品中农药无损失,100%回收的话,其10克蔬菜样品中农药浓度为X=(5×0.5)/10=0.25PPM
当将上述蔬菜样品经过前处理后,进行进样分析,其浓度结果按照公式:
ρ(标样质量浓度)×V1(提取液体积)×V3(定容体积)×V4(标样进样体积)×A1(样品峰面积)W(含量)=
m(样品质量)×V2(分取体积)×V5(样品进样体积)×A(标准样品峰面积)
因此,通过假设可知,V1(提取液体积)和V2(分取体积)应该一样均为100毫升二氯甲烷,因为有机磷农药前处理未进行分取,是100%浓缩的。

注ρ=5PPM。

所以,ρ×100×2×1×A1 ρ×A1
W(含量)= =
10×100×1×A 5A
W(含量)ρA1
回收率= ×100% =
X X×5A
农业部行标:
假设取5PPM某农药0.5毫升加入到25克蔬菜样品中,则其每克蔬菜样品中农药无损失,100%回收的话,其25克蔬菜样品中农药浓度为X=(5×0.5)/25=0.1PPM
当将上述蔬菜样品经过前处理后,进行进样分析,其浓度结果按照公式:
ρ(标样质量浓度)×V1(提取液体积)×V3(定容体积)×V4(标样进样体积)×A1(样品峰面积)W(含量)=
m(样品质量)×V2(分取体积)×V5(样品进样体积)×A(标准样品峰面积)
ρ×50×5×1×A1 ρ×A1
W(含量)= =
25×10×1×A A
W(含量)ρA1
回收率= ×100% =
X X×A
菊酯类
国标:
假设取5PPM某农药0.5毫升加入到20克蔬菜样品中,则其每克蔬菜样品中农药无损失,100%回收的话,其20克蔬菜样品中农药浓度为X=(5×0.5)/20=0.125PPM
当将上述蔬菜样品经过前处理后,进行进样分析,其浓度结果按照公式:
ρ(标样质量浓度)×V1(提取液体积)×V3(定容体积)×V4(标样进样体积)×A1(样品峰面积)W(含量)=
m(样品质量)×V2(分取体积)×V5(样品进样体积)×A(标准样品峰面积)
因此,通过假设可知,V1(提取液体积)为30毫升正己烷加30毫升丙酮,总计为60毫升。

V2(分取体积)为3毫升过柱体积。

注ρ=5PPM。

所以,ρ×60×1×1×A1 ρ×A1
W(含量)= =
20×3×1×A A
W(含量)ρA1
回收率= ×100% =
X X×A
农业部行标:
同有机磷计算方法。

注:以上W(含量)即为准确测量的蔬菜样品农药残留浓度,单位为PPM或mg/kg ,若换算成μg/kg 则需要乘以1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